登陆注册
14717000000016

第16章 修养心性宜清心寡欲

洪应明说:“隐逸林中无荣辱,道义路上无炎凉。”意思是说:远离尘世,退隐林泉的人,就会忘掉一切荣辱;一个讲求仁义道德的人,对于世俗的贫贱富贵看得很淡而无厚此薄彼之分。

在这个浮华喧嚣的都市,人怎样才能出淤泥而不染,近墨而不黑呢?这需要修养心性,做到清心寡欲。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欲有存焉,寡矣。”

——语出《尽心下》

洪应明说:“隐逸林中无荣辱,道义路上无炎凉。”意思是说:远离尘世,退隐林泉的人,就会忘掉一切荣辱;一个讲求仁义道德的人,对于世俗的贫贱富贵看得很淡而无厚此薄彼之分。

在这个浮华喧嚣的都市,人怎样才能出淤泥而不染,近墨而不黑呢?这需要修养心性,做到清心寡欲。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欲有存焉,寡矣。

——语出《尽心下》

孟子说:“修养心性的最好方法是减少物质欲望。一个人的欲望不多,那善性纵使有所丧失也不会多;一个人的欲望很多,那么,善性纵使有所保存,也是极少的了。”

心无邪念,忘却荣辱,摆脱是非,不为功名利禄而折腰,方能享受到恬淡安逸,胜似闲云野鹤的生活。

世人感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在官场为功名所累;心有欲望,其行为便不轨;一辈子也就葬送在大喜、大悲、大乐之中。

有这样一个关于释尊的故事。

一日,释尊与众弟子在山林中落座,身旁有野鹤飞过,数只白虎也在石崖上休憩,细听释尊讲话。有一俗人路过,便问释尊为何修养身性的人总显得如此平静,并洋溢着喜悦的光辉?释尊回答:“他们不为过去的事悲伤,不幻想还未发生的事,当下对他们而言是足够的,因此,他们会显得喜悦洋溢。不追求未来,也不为过去而神伤,就不会像砍下来的芦苇般逐渐枯萎。”

那人又问:“为什么人经常为自己的健康、名声及财产烦心?”释尊说:“人总想掌握千变万化的事物,结果愈是担心未来,愈对生活失去信心。”

“那身为一个人该怎么办呢?”那人问。

“一个老是想改变生活现况的人,无法领悟何谓平静安宁的心。”释尊回答。

“如何能拥有一颗平静安宁的心?”

“修行。”

“修行?”

“是。努力行善,禅定涤心,尽力修炼。如此一来,不良的影响可以减少,而得到宁静就更容易了。修行的人只知道要善良、公正、正当,勿循原路回头寻求过去,珍惜尚未到来的将来;有洞察力的人可清楚看见当下就是此处、此刻,如此的智者求取成就,遇任何事均不曾迷惘或动摇。与其浪费精力担心将来,不如把握此刻可以做的事,充分发挥潜能。因为现在是过去的孩子,未来的父母。”

那人听后,低头沉思了一会儿,然后拜别释尊往出林的出口走去。

一个人要想修炼成真正了悟人生的豁达之士,内心要既无寂寞也无喧哗,应该加强心性的修炼,凡事适性就能永远处于逍遥境界了。

释尊的话并不一定每个人都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但孟子的言论却直白的讲出了修养心性的最好方法,那便是减少物质欲望。

《菜根谭》曰:“欲其中者,波沸寒潭,山林不见其寂;虚其中者,凉生酷暑,朝市不知其喧”。

意思是说:“一个内心充满了欲望的人,能使平静的水潭荡起汹涌波涛,即使身在老林也难以平静;一个内心没有杂念的人,即使在盛夏也会感到凉爽,即使身在闹市也不觉得喧嚣。”

可见,欲望对一个人心性的影响何其巨大。

《醒世恒言》载:录事薛某,一日在高烧睡梦中梦见自己化为鲤鱼跃入湖中,遇一老者垂钓,但终因难耐钩上之饵的诱惑,张嘴咬钩,遂成老者钓物。冯梦龙点评说:录事薛某被钓皆因“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贪婪所致。

欲望就像石头,心如同湖水,心有欲望便如同石头跌落湖中,“欲望”越大,湖面愈不平静。保持湖面平静的惟一办法便是拒绝外物的入侵。

智者慧语

做到不求名,不求利,才能过着自己朴实无华的生活,与人为善,与人无争,既悠闲又快乐。

链接解读

原文精华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欲有存焉,寡矣。”

今译

孟子说:“修养心性的最好方法是减少物质欲望。一个人的欲望不多,那善性纵使有所丧失也不会多;一个人的欲望很多,那么,善性纵使有所保存,也是极少的了。”

同类推荐
  • 自主与和谐: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研究

    自主与和谐: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研究

    针对研究者对菜布尼茨形而上学体系的种种不同理解,本书试图以个体的整体关系问题为主线对它进行系统探讨。除引言和结语外,本书共分四章。第一章从广阔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的特殊经历的角度考察菜布尼茨研究形而上学问题的动机、出发点和目的,试图揭示菜布尼茨研究形而上学的思相实质和真实意图。第二章集中探讨菜而尼茨怎样使个体成为真正的实体并说明个体何以成为独立自方的实体。第三章着重阐述菜布尼茨怎样说明独立自主的个体之间的有序共存和协调变化的普遍和谐问题。第四章讨论菜布尼茨关于个人自由和社会正义的思想,第五章分析菜布尼茨的上帝论。第六章主要研究菜布尼茨的两大逻辑原则及其与他的两大形而上学原理的关系。
  • 墨子原来这样说

    墨子原来这样说

    墨子是一位尊天信鬼神而苦行救世的宗教家;是一位爱好和平的使者;是一位充满爱心与理想、重视民利民生的思想家;是一位崇尚统一,推崇圣贤政治的哲人。是的,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集鲜明特色与争议于一身的先哲。因此,《墨子原来这样说》针对墨子所提出的意志修为、尚贤使能、尚同控制、人间兼爱等方面都做了详细分析与解读,让我们与先哲墨子进行一场心灵的碰撞与对话吧!《墨子原来这样说》是“诸子如是说系列”丛书之一,由姜正成编写。
  • 曾国藩冰鉴(第八卷)

    曾国藩冰鉴(第八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本尼迪克特文选

    本尼迪克特文选

    思想者往往在压制和束缚中呼吸,但思想者的思想却永远是自由的。即使思想家的生命结束了,但思想的种子却会留下来。总有一天,这种子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万古长青。《思想者的足迹》是一套有着深邃的科学与人文思想的丛书,所选书目皆是对其所处时代与人类文明进程有着重大影响的著作,语言流畅,用词审慎。我们编撰本丛书,旨在带大家走进思想者,感受思想者所具有的独特的智慧魅力。也希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得到更多的启发,吸取更多的科学、人文精神的养料。
  • 荀子

    荀子

    《荀子》为战国时人荀况所著,是一部阐述先秦儒家思想的著作。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本书由荀况编著。
热门推荐
  • 乐在末世

    乐在末世

    杨真一个平凡的男子,末世来临让他摆脱了过往那种受人歧视的生活。没有任何野心却有着美好梦想的他希望在末世里寻找一片乐土与家人过着快乐生活。一辆豪华客运车搭载着杨真一家人,在末世里冒险。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是梦想成真?还是被末世阴暗拖入地狱呢?请各位看官,慢慢欣赏~~~~~
  • 明暗交纵

    明暗交纵

    前言:男人,不仅想用权力来掌控着别人,更多的是想满足自己内心深处,那为所欲为的狂热欲望,一朝手握权,红颜永不迁。利益作为食物链的尖端,也是食物链的末端,更是每个人时时刻刻存在的心腹大患。渡过并肩作战,却在尘埃落定后宴席尽散,各收各的离合悲欢。曾共婵,今聚散,花镜否极萧中暖,浮夸不及玥裙环。
  • 夜宴与花蕾

    夜宴与花蕾

    故事讲述出生乡村的人在大城市生活追逐梦想的种种现实与无奈。
  • 男人是口井

    男人是口井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请看好你的灵魂

    请看好你的灵魂

    如果有一天,当你醒来,发现你已经不是你,你该怎么办?
  • 不会推理断案的王妃不是好军师

    不会推理断案的王妃不是好军师

    她特种兵退役后成为商界奇女,却在同一天痛失双亲、遭到好友和男友背叛。他神秘冷情,不管前世今生却只对她情有独钟,他对她说你生我生,你死我死。穿越到另一个时空的她,智计无双,谋略天下。穿越到另一个时空的他,盖世战神,权倾天下。穿越到另一个时空的他和她,并肩携手,谱曲另一个时空的精彩。最后,她对他说:治理好天下。他对他说:留下的才是最痛苦的。
  • 腹黑校草霸爱甜丫头

    腹黑校草霸爱甜丫头

    在一个豪华的酒店门口,某男竟然当着她好姐妹的面前把她壁咚在墙角边,而且,最让误会的地方就是——从她们的角度看他们像是在激烈的接吻,由于这一举一动,让叶芯茹瞬间胀红了她那娇羞的小脸,她怒吼道“顾梓橦,你给我走开”,他顾梓橦,曾经谁的话也不听,但这次他竟然笑着走开了……最最可气的是,她居然和这个霸道少年一班,而且她就坐在他的前面,她想着是不是上辈子欠你多少钱啊……就这样两个人的命运终相缠,火花相擦在一起。
  • 千金复仇:不死的翅膀

    千金复仇:不死的翅膀

    【本书已出版上下册】因两年前塔塔的坠楼身亡而深陷困扰,为调查一向乖巧的姐姐的离奇死亡,黎离转入三流高中,心怀恨意地在姐姐曾经读书的地方,寻找她的战场,亲手制造出一连串的阴谋。当英雄全部退后,只剩我们,跟自己决斗。
  • 花千骨之番外

    花千骨之番外

    上一世她们爱的两败俱伤,这一世他们又会发生什么惊人的故事呢?敬请期待
  • 少年成长必读名著第四辑——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少年成长必读名著第四辑——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这童话自1865年出版以来,一直深受不同年纪的读者爱戴,相信是由于作者巧妙地运用不合逻辑的跳跃方式去铺排故事。《爱丽丝梦游仙境》这本书已经被翻译成至少125种语言,到20世纪中期重版300多次,其流传之广仅次于《圣经》和莎士比亚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