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24000000017

第17章 坎尼之战

坎尼之战是欧洲名将汉尼拔·巴卡的巅峰之作,战役过程就不说了,直接看摘自美国人杜普伊《战略之父汉尼拔的军事生涯》中的描述:

双方各有多少兵力今天已无从确知,古书上也众说纷纭。现在我们清楚的是罗马军在人数上占有巨大优势,其列入战阵的兵员组成大约为步兵六万六千人,骑兵七千人。留守营地的罗马军约有一万人。汉尼拔可能有大约三万二千步兵与一万骑兵,余下大概有五千人守卫大营。汉尼拔显然为这场战役做了好几天准备,制订了一项旨在抵消罗马军巨大数量优势的作战计划。在他的战线前列,他部署了他的巴利阿里籍投石手与轻长矛手,以他们为散兵。在其主战线的左翼是由其胞弟哈司德鲁巴尔率领的伊比利亚与高卢骑兵。哈司德鲁巴尔恰好从西班牙来此探望兄长。他们旁边是半数的非洲重步兵,现在已用前几场战役中缴获的罗马武器武装起来。再旁边,在战线中央,交替排列着穿紫边白麻布短军服的伊比利亚步兵与惯于几乎裸体作战的高卢步兵单位(我们虽无确证,但是此时汉尼拔显然已经吸取了罗马棋盘式方格阵形的若干特点)。他们旁边是另一半非洲步兵,处在右翼的是努米比亚骑兵。布好战阵以后,汉尼拔命令中路的伊比利亚与高卢步兵向前挺进,致使其战线中段呈弓形前突。汉尼拔的指挥位置在其部队中央。

瓦罗的军团还是采取罗马人惯用的三线战斗编队,罗马骑兵在右,其盟国的骑兵居左。轻武装部队也按常规部署在主战线前方。但当瓦罗发现迦太基军利用河湾地形至少使其左侧面得到保护后,他也开始改变自己军团的队形,使其战线缩短,以此与汉尼拔的战线相匹敌,他把各中队的正面收拢以加长其纵深,并使行列之间的距离缩小。经过这些改变,罗马军各中队实施机动的余地大大减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变得过于狭窄。这使罗马军从一开始就处于不利地位,因为他们是以一种完全生疏的新队形进入战斗的。

……

瓦罗现在命令全军出击,战斗于是开始。当罗马军团快要冲到迦太基主阵地时,两军散兵从战线的空隙中后撤。双方骑兵遂开始冲锋。在迦太基军左翼,哈司德鲁巴尔率领的西班牙与高卢骑兵很快就压倒了冲向前来的罗马骑兵。罗马骑兵大部被杀,其残部沿河道受到追歼。

在迦太基战线右翼,数量居于劣势的努米比亚骑兵勇敌罗马军左翼骑兵,双方的战斗不分胜负。战线中段,集结起来的罗马军向较为薄弱的伊比利亚、高卢步兵战斗线推进。高卢兵与伊比利亚兵缓慢后退。他们的凸形战线先恢复平直,然后又变成凹形。随着迦太基战线的后撤,越来越多的罗马士兵向中心涌入。这正是汉尼拔所希望的。罗马军挤作一团,连挥动武器都有困难。就在此时,他们发现左右两侧的重武装非洲步兵突然包围他们的两翼并向中央压迫。

在此同时,哈司德鲁巴尔及其凯旋的骑兵显然已绕过罗马全军,从背后攻击与努米底亚部队相对的罗马左翼骑兵。罗马骑兵落荒而逃,努米底亚骑兵策马追击。哈司德鲁巴尔则急急赶去从后面攻击落入圈套的罗马军团,切断其退路。罗马人虽然勇气不减、奋战不息。结果还是成千上万地遭到杀戮。

坎尼战役就此结束,罗马军战死沙场的步兵多达四万,骑兵也有四千,留守罗马大营的一万士兵全数被擒。霍尔沃德在《剑桥古代史》中写道,这是‘汉尼拔的最高成就。它以其时机选择上的无比精确,骑、步兵战术的高度协调,表现出它是古代战争史上一个无与伦比的军事艺术典范’。

坎尼之战是那么的经典,以至于可以用来表现这个战例的地方太多了,可以放在第四章“歼灭”、第五章“队列和军阵”、第九章“联合作战”等,我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放在第三章“包围”中,因为以劣势兵力包围并吃掉优势敌军的战例太少见了。

现在来看看它为什么是经典。前面一直在讲突破、分割、包围和歼灭。简单地打个比方就是把一整个蛋糕切成小块再吃掉,基本理论是非常简单的,但怎么切怎么吃就是水平问题。汉尼拔告诉我们,吃蛋糕不必按部就班,谁说一定要先突破再分割再包围最后歼灭的?

一、汉尼拔的胃口

这并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汉尼拔明显居于劣势,可是偏偏居于劣势的他居然计划全歼罗马人,这真是个疯狂的想法,正是这个疯狂的念头成为了世界军事史上的杰作。那他的胃口能吃得下吗?

汉尼拔面对的是块巨大的蛋糕,大到超出他的胃。可是事后的结局告诉我们,汉尼拔的胃口绝对比他的胃大。表面看起来,他没按常规出牌,不是按“突分包歼”四部曲来的。他才不去正面突破呢,罗马人的重步兵方阵不是吹的,以他的劣势兵力去正面硬突会打成消耗战而撞个头破血流。汉尼拔远在意大利——罗马人的本土——作战,罗马人损失一个可以补充一个,汉尼拔损失五个才能补充一个,他可耗不起,常规的正面硬突决不是办法。罗马人看起来是他嘴边的美食,可同时也是只巨蜥,这是场非洲岩蟒和欧洲巨蜥之间的生死搏斗,一个不巧巨蜥反过来会吃掉他。

岩蟒要吞掉猎物当然是整个的吞下肚,这也正是汉尼拔的想法,这就意味着他要用4万人去包围7万人。可直接指挥部队去包围罗马人显然是不现实的,于是汉尼拔设计了一个圈套,他把他的阵型摆成“凸”型,有点像中国人的锥形阵,好像要大举进攻和罗马人大干一场似的。这个阵型的妙处就在于让罗马人认为这是场正面对决,然后自己冲上来。

同时,为了保证包围行动能顺利进行,汉尼拔必须让罗马步兵方阵的侧翼失去保护。这倒不是什么难事,罗马骑兵的战斗力很弱,不是他骑兵的对手。现在,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罗马人自己来帮助汉尼拔完成这次惊世骇俗的包围了。

二、汉尼拔的吃蛋糕法

前面就说了,汉尼拔要一口就吞下罗马军团。随时战斗的进行,汉尼拔的凸型阵的第二个妙用显现出来,中间凸出的实力较弱的伊比利亚、高卢步兵挡不住罗马人的攻势开始向后退,阵型由凸型变成直线型又变成凹型。这使得罗马人感觉到胜利的曙光,他们一直在前进,他们一直在胜利,至于败退的骑兵们就不用去管他们了,这些贵族老爷们实在没用,每次都被汉尼拔打个落花流水。但没关系,骑兵的败退丝毫不能影响罗马人的士气,他们相信就凭重步兵方阵一样能打败汉尼拔,他们坚信不疑他们的重步兵方阵是天下无敌的。

随着汉尼拔阵型的中央部分越来越向里凹,大量的罗马方阵向这涌来,汉尼拔的两翼步兵逐渐包抄了罗马人的侧翼。汉尼拔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让他只凭借自己的兵力是无法突破分割罗马步兵方阵的,但汉尼拔根本不准备这么干,调动敌人才是最优秀的将军要干的事,现在多好啊,不用去硬碰硬我的两翼就慢慢完成了对罗马人的包抄,省事省时省心省力,完全是坐收其成。

打仗是人类最古老的职业,罗马人作为尚武的民族从来不缺高材生,那点基础的东西大家都玩过。汉尼拔这个阵型是不是个圈套对罗马人来说不重要,没有钻套的勇气和解套的本领就不要出来混江湖。凸型阵最弱处在中央,是个老兵就知道,避实击虚是任何一个军队的老祖宗都要教的,不把这作为突破点简直是天理不容。哪怕战后复盘,再打一次坎尼,罗马人还是这个突破点。这是由罗马人兵种配置和战术特点决定的,他们的胜机就是突破,分割汉尼拔,至于接下来先吃左边还是右边,完全取决于他们的心情。

如果汉尼拔的对手是亚历山大和他的马其顿方阵,到了这个份上亚历山大只有举手投降的份。可罗马方阵不是脆弱的马其顿方阵,他们的方阵根本不怕你汉尼拔包围他,他们可以四面为战。

现在,汉尼拔貌似包围了罗马军团,战场态势好到不能再好。那么他是不是就此赢了呢?如果以为坎尼之战汉尼拔就是靠这个凸型阵的变化赢的,那这个战例根本不必拿出来说,顶多是个漂亮仗,想挤进经典排行榜很难。

三、什么是包围?

到底什么是包围?把敌人围起来就算是包围了吗?

显然不是,在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每次都能包围陆战1师,可每次都没有什么效果,把敌人围起来这只是包围的第一步。如果汉尼拔只是像志愿军那样围住了罗马人,并不能开始对罗马人进行屠杀,这只是开始一场四面八方的围攻,这只是战斗的刚刚开始。他还得想办法从罗马基本方阵与方阵之间的空隙进行突破,分割出来几个小方阵,再包围再吃掉;这样战斗又成了消耗战,而且因为汉尼拔的兵力劣势,他自己阵型的纵深会变薄,反而给了罗马人突破分割他的机会。所以,如果仅仅以为汉尼拔是靠阵型的变化使罗马军团钻进了他的口袋就打赢坎尼之战的看法是不正确的。

是的,汉尼拔现在确实面临危险,机会和危险都是并存的。他是包围了罗马人,但只要罗马人突破他变薄的阵型,汉尼拔就会完蛋。但汉尼拔完全掌握了包围的真谛,他很清楚完成第一步后必须迅速压缩罗马军团的防御空间,说白了就是要尽可能地让敌军挤成一团,越紧越好。远古的人类早就在捕猎中发现了这一点,而人类的老师——各种掠食动物学会得更早。在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中,敌军只有第一排的战士能和你搏斗,而且其受伤后无法得到后排战士的更换,因为完成队形转换的空间被你压缩了。在现代战争就更方便了,敌军无法调动甚至连展开重武器阵地的空间都没有,只能任凭你的火力消灭他们。

这就是汉尼拔要做的,他深知现在他面临的弊病,但他绝不会给罗马人去利用他弱点的时间。只有压缩了罗马人的防御体系,汉尼拔才算真正完成了包围。这样,虽然汉尼拔的军队数量少,可他们能在每个局部都形成以多打少,每个局部的优势整合起来就成了全局优势。这就是坎尼之战最经典的地方。天才——汉尼拔绝对无愧于这一称号。

四、胜负手

那么汉尼拔是怎么完成对罗马人防御体系的压缩呢?霍尔沃德评论说“它以其时机选择上的无比精确,骑、步兵战术的高度协调,表现出它是古代战争史上一个无与伦比的军事艺术典范。”

在时机的选择和把握上有这么几点:

1.在阵型中央一直后退的步兵要停止后退,要突然加力顶住,这应该是计划内的,本身中央部分步兵的退却就不是溃败,而是有组织地后撤,阵型不乱力量不减。这样就产生凸型阵的第三个妙用,让罗马人认为这是汉尼拔的垂死挣扎,让他们认为胜利就在眼前,从局面上看也似乎是这样。挺住罗马军团的攻势只是第一步,这是为了保证纵深不被击穿,同时诱使罗马人发力。

对罗马人来说,眼看就要赢了啊,虽然现在迦太基人在拼命反抗,但这是徒劳的,我们加把劲他们就完了。一旦罗马人发动最后的总攻,就会出现两个变化:第一个变化就是迦太基阵型中央部分的抗力突然变强,罗马人亦要加大力量,这会使罗马人阵型的首部向锥形变化,这样在两个力的碰撞下罗马军团头部自动压缩,他们要破;第二个变化就是汉尼拔反攻的机会到来。我不懂拳理,但我知道当一个拳手全力挥出一拳时,他会露出空当,而往往他的对手就是利用他的拳已经击出,尚未来得及收回保护自己空当时的瞬间对他的软肋击出一拳,往往这一拳就是决定胜负的一拳。这就是金庸老先生常说的旧力已去、新力未生,现在就是汉尼拔最好的机会。

2.在罗马人发力的同时,汉尼拔的两翼步兵要完成包抄。一定要把握住时机,包抄太早会让罗马人意识到不对,这样两翼只能死拼;包抄太晚更不用说了,太危险,自己的袋底可能会被击穿。

3.骑兵从背后发动进攻的时机。一定要在两翼步兵即将完成包抄的时候发动猛攻,罗马方阵的战斗队形是比较松散的,人和人之间的间隔有近2米,这是为了灵活地实施阵型变化。这样松散的队形是不能抵挡骑兵的,哪怕是轻骑兵;所以,在面对骑兵来袭时罗马人会马上收拢战斗人员结阵对抗。这就是骑兵进攻的全部意义,要的就是你收缩阵型,而这时发动猛攻的不再是骑兵,而是变成了包抄过来的步兵,不能让罗马人的阵型再次变换了,不能让他们恢复到战斗队形。这个就是两翼步兵包抄后进攻的时机,道理和前面说的拳理一样,进攻时机就在对手阵型变换时。这样罗马军团的尾部也被迦太基人压缩了。这个同时也是高度精确的步骑协同,配合的动作要非常非常准确。

我们说了这么多,其实在战场上就是短短几分钟内就发生这样的战局变化,而要达成这样的效果,至少要有上千次的训练,训练不到位是绝对不行的。这好比一部精密的仪器,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它的工作。这才是坎尼之战罗马人为什么会败得那么惨的根本原因,自从看了这个战役后我就认定,汉尼拔,绝对是超一流的天才,亚历山大是比不上他的。

从本章讲述的三个战例可以看到,如果把包围比作一个网,在网住对手的时候必须同时考虑到:不让对手钻出你的网(突围),不让旁人来救援(阻援),收紧你的网(压缩)。当完美地做到这三点时方可称为真正地包围了敌人,为歼灭敌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类推荐
  • 我的三国之旅

    我的三国之旅

    主要讲述一对情侣由于时空错乱穿越到了三国时代,与三国中的各位豪杰发生的一系列故事,绝对良心作品,小说虽是穿越题材,但没有和平时的穿越剧一样那么扯,绝对没有任何黑历史人物的意思,纯属小说剧情需要,希望各位读者多看看有意见可以给我提,如果正确在下绝对虚心受教。。。
  • 忆抗战

    忆抗战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浴血奋战,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光辉业绩,可很多人却不曾知晓有多少平凡却不简单的英雄故事已被时光所掩埋。董毕平,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一条与人民大众相同的路,为抗战胜利做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并在抗战胜利后不图名利、不求回报,默默的作回了一名普通农民。
  •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西洋战场:浪涌烽烟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西洋战场:浪涌烽烟

    1939年9月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世界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就拉开了序幕;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式开始;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昭示世界反法西斯伟大战争取得全面胜利。
  • 地下特工队

    地下特工队

    本故事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胶济铁路中段山东省八路军三支队十团特工队临淄益都的英雄儿女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日本强盗与1938年1月初,占领山东境内的重要城镇和胶济铁路,临淄益都段的英雄儿女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炸铁路,炸火车,杀鬼子,惩汉奸,同日寇展开了殊死的斗争八年抗战,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和新中国诞生的曙光,在中华民族的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他们的名字与日月同辉,与祖国的江河大地永恒,永垂千古。
  • 三国之薛仁贵雄霸天下

    三国之薛仁贵雄霸天下

    双穿?一次不够,再来一次!看戟神薛仁贵横扫三国,统一天下。更有无敌系统相助,没城池,没兵马,没谋士,没武将,没神兵。。。看我无敌系统相送。席卷八荒,横扫六合。
热门推荐
  • 网游之死神战记

    网游之死神战记

    《黄金时代》一款来自外星人制作的网游,引进地球后。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且看杨树这个傻X在游戏中的逗比生涯。。
  • 踏星凌天

    踏星凌天

    万年一个轮回,无穷无尽,名为“玄战”的战争又一次开始了……是高高在上的存在无聊时的游戏?还是幕后黑手精心策划的阴谋?亦或是两者之间的一场博弈?“我不愿做一颗棋子,终有一天,我要凌驾于天际之上,将那万千星辰都踩在脚下。”
  • 空间之百花女王

    空间之百花女王

    说我土渣子?空间在手,时尚我有。说我没人爱?空间在手,美男我有。
  • 倾世盛宠:邪王的嗜血医妃

    倾世盛宠:邪王的嗜血医妃

    上一世,她是医毒双绝的当世奇才;这一世却成了被庶妹抢了未婚夫的嫡出小姐。刚一穿越过来,就带着浑身恶臭,被妹妹们奚落不止,还被自己的未婚夫一巴掌扇倒在栏杆上,摔死了。现在,她既然来了,就由不得那些奸人在她面前逞威风。欺辱她?灭之!陷害她?杀之!暗杀她?诛之!“王爷,你是又中春药了,还是被狐狸上身所以中了魅邪?”“王妃,你说的太对了,不知王妃对本王的玉颜玉肤可还满意。或者说,王妃打算亲自用身体来检验一番?”扑倒……早上醒来,浑身酸痛。炸毛,发怒!“……邪王,我要休了你!”“爱妃生气了啊?都怨本王,是本王没有侍候好爱妃!爱妃别急……咱们继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冰封深渊

    冰封深渊

    神话从这里开始宇宙在这里结束――深渊墓碑每一任冰封之地的主人,都是这世界最强的魔法师,也是最强的武士。而另一个与冰封之地齐名的无尽深渊,传说那里通往另一个世界。
  • 口袋妖怪之默然之旅

    口袋妖怪之默然之旅

    不用简介,好看不好看,看了才知道∪?ω?∪好吧!上是作者卖萌。。。
  • 无生天

    无生天

    剑曰无生。这是一把曾弑神杀佛诛仙的剑,也是一把被漫天神佛联手镇压的剑。不知在宇宙中隐匿了多久,无生剑再没有半点消息。直至一天,有人从心脏中,拔出了它,名曰无生的邪道至尊利器。又是一阵血雨腥风,与天下为敌,本非我意。
  • 闲情艺致

    闲情艺致

    安迪·沃霍尔的作品,你真的看得懂吗?欧洲顶级收藏家是如何创业的?艺术的就是美的吗?我们希望能找一种更精确的方式来表达艺术和生活带给人们的原始感动,产生共鸣并且更为珍惜。
  • 天降贤淑男

    天降贤淑男

    星野樱编著的《天降贤淑男》内容介绍:“你知道所谓男人应该要怎样吗?”“知道啊。东女族规:要温柔贤良,三从四德,在家从母,成婚从妻,妻死从女。”“喂喂,这都把女人的活抢完了要我去干吗?让我告诉你何为真正的男人味!他应该人高马大,纽扣永远只扣到第三颗,走着潇洒自如,站着风流倜傥。偶尔点一支烟,单手捏起我的下巴,低头把一口烟雾喷到我脸上,带着半沧桑半深情半无奈半忧伤半明媚的神情对我说,‘女人,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人’。“等等,你喜欢这种……牲口禽兽?”“这叫男人味!”“好,妻君,你在外面怎么风流倜傥我不会过问的,可是我们不先办蘸事的话,你这辈子都当不了牲口的女人!”
  • 似水芳华

    似水芳华

    她平凡,普通,也执着而可爱,她喜欢他,即张扬又收敛。当她以为,她可以放弃的时候,他告诉她,他喜欢她,喜欢了整整一个青春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