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27700000111

第111章 孩子的“钱意识”不可忽视,要从小就培养

在当代社会,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是不可忽视的。要让孩子以积极主动的姿态确认金钱的重要性,让孩子从小懂得金钱的价值、使用技巧、正当投资等正确的积累方式以及金钱与人格的关系等。

在家庭生活中,孩子少不了与钱财发生关系,这时,家长要创造一种环境,来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使之形成理财的品质和素质。这种品质和素质有可能在孩子将来的事业中转化为一种经营管理能力。

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可以从零花钱入手,激发孩子的理财兴趣,继而教给孩子理财的方法与原则,让孩子从小理解挣钱、花钱、投资、储蓄的理念,培养孩子节约用钱、科学理财的习惯,培养孩子对于金钱的正确态度,让孩子形成正确的金钱观,教育孩子对于金钱不能贪婪,不能轻视,不能成为它的奴隶,不能低估它的作用,应该合理地得到它,正确地使用它。对于孩子的理财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与孩子一起购物时启发孩子理性消费。

带孩子去商店之前和孩子达成协议:今天去商店你只能买一样东西,或者你只能花多少钱。这实际上对孩子是一个约束,他可能得花费很多精力来决定买什么东西。在花钱方面不给孩子约束是不行的,适当的拒绝孩子是必要的。你必须让孩子知道,不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一位父亲带着10岁的孩子跑了3家商店,目的是买到一辆同一品牌、同一规格中最便宜的自行车。最后,父亲用节省的20元钱买了一副孩子向往已久的乒乓球拍。这位父亲的做法很正确,他的行为给孩子做了很好的示范,使孩子知道了什么是价格差,什么是明智消费。

2.让孩子在花钱中学会花钱。

孩子入小学以后,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些零花钱,至于钱的使用,要让孩子自己拿主意,大人轻易不要干涉。对于用钱得当的行为,家长可以赞扬或适当奖励,对于花钱不当的行为,家长可以提醒或适当惩罚。当孩子得不到太多的钱时,他就会自己慎重制定自己的购买计划,这才能培养他的理财意识。当孩子拥有足够的金钱,可以任意支配不受限制时,反而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所谓“富不过三代”,恐怕道理就在这里。当然,孩子经常身无分文,从来不进商店,从来不买东西,一切都由家长安排打理,这也不利于锻炼他们的理财能力。所以,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花钱的机会,让他们去买菜,买日用品,让他们购物时考虑价格差,购物节省的钱归孩子所有,作为奖励。这样,使他们在花钱中学会花钱,在购物中学会购物,并且也使他们了解到家里的钱是怎么花出去的。

3.从管理零花钱的实践中学习理财。

给孩子零花钱目的是什么?除了方便孩子之外,还要让孩子从小懂得财务预算,懂得收入与消费的内在联系。美国的父母总是有偿地向孩子提供零花钱,不会一味无条件地满足子女的花钱要求。放纵子女过分的消费欲望,只能助长孩子的恶习。这种恶习一旦养成,到了他成年以后,当他靠自己有限的收入生活时,当他需要做出重要的理财决定时,就会显得手足无措。

做父母的,应该把给孩子的零花钱看作是孩子作为家庭成员应分到的家庭收入的份额,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不应把它看作是父母对子女的恩赐。与此同时,家长应鼓励孩子承担一些家庭成员的责任,譬如做一些必要的家务。在美国的家庭里,如果需要雇人做的杂务由孩子们来完成时,父母就会付给孩子一笔额外的“收入”。他们认为,这样做会使孩子了解到劳动与报酬的关系,加深对劳动意义的认识。

为了牢固树立孩子的理财责任感,父母可以对孩子如何使用零花钱制定一些准则,这些准则应包含以下内容:

定期、准时发给孩子零花钱,不用孩子提醒。这种不提前、不拖后的做法,是为了让孩子学会掌握收支平衡的原则。也是为了让孩子强化“没有收入就没有支出”的意识。

零花钱的数额应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和孩子的年龄而定。这是为了让孩子知道消费要“量力而行”的原则。对孩子的花钱行为进行一些必要的约束,以便使孩子的消费习惯符合家庭的经济状况。

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孩子的零花钱一般由孩子自己支配,家长不宜做过多干涉。这是为了让孩子学会如何在花钱时做出正确的选择。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发现孩子在理财方面的特点,然后再有针对性地给以评价指导。如果孩子没有支配零花钱的权力,自己手里的钱还要由家长掌控,孩子就会失去理财的兴趣。

4.从储蓄罐开始培养储蓄意识。

教育孩子懂得节约用钱,其目的不仅仅是对金钱的合理使用,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一种品质。因为,人的一生谁也保证不了没有个天灾人祸,更难以保证一辈子不缺钱花。无论何时,总会有贫富差别,所以必须教育孩子如何挣钱和如何花钱,这是人一生必须具备的自立能力。

孩子在小时候就应该有一个储蓄罐。一般来说,孩子3岁的时候就要鼓励他们把自己的零用钱存起来。在孩子6岁的时候,就要在银行以孩子的名义开一个帐户,让孩子把自己的钱存到银行,让孩子自己保存存折,家长不要代管,如何使用由他们自己负责,取款时在家长陪伴下自己操作。这种做法可以帮助孩子养成终生储蓄的好习惯,使他们长大后知道妥善地保管钱财。

当孩子提出合理的购物要求,而花费又比较大时(如购买复读机),家长可以建议,家长出大头,孩子也从他的储蓄中拿出一点,共同满足孩子的要求。这样,孩子就会觉得,所购买的东西中也有自己的劳动,用起来特别高兴,也会特别爱惜,也进一步强化了他储蓄的积极性。哪怕孩子拿的是极小的一部分,也必须让他拿。

同类推荐
  • 小店淘金大全集

    小店淘金大全集

    本书讲述了一个个店主的成功创业故事,从中揭示其创业灵感、经营艺术、经验教训等,然后深入总结其行业特点和市场前景,为后来进入者助力支招。
  • 告别“蜗居”:“80后”购房指南

    告别“蜗居”:“80后”购房指南

    购房要慎重,尤其是“80后”的年轻人。本书针对“80后”的性格特点和切身实际,对中国房地产现状、购房程序、办理贷款流程以及购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一一表述,目的是让“80后”年轻人对购房的各个环节更加清晰明确,帮助他们规避购房中的各种欺骗行为,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全书脉络分明、通俗易懂,适合所有年轻人阅读。
  • 家庭理财指南(小夫妻版)

    家庭理财指南(小夫妻版)

    本书从小夫妻家庭理财的准备开始,为他们勾勒出一幅美妙的家庭理财图景,并对在家庭理财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疑难问题作了解答。
  • 跟庄细节:跟庄获利细节

    跟庄细节:跟庄获利细节

    本书既从宏观、全局的角度刻划了庄家的形态,又提供了战胜庄家的可操作性绝技。
  • 会赚钱,会花钱(Mbook随身读)

    会赚钱,会花钱(Mbook随身读)

    这本《会赚钱会花钱》告诉大家的是一些鲜为人知的财富规律和投资理财方面的技巧和观念,教您学习怎样像富人一样思考,并且能够让您掌握更专业的投资技巧和理财方法,使您获得较多的回报,迅速跻身于富人的行列。
热门推荐
  • 结缘:幸福箴言

    结缘:幸福箴言

    有聪明、有能力,不一定能解决问题;有慈悲、有智慧,一定可以克服困难。在《结缘:幸福箴言》一书中,星云大师通过《给人一些因缘》、《结缘的重要》、《逆增上缘》等九十余篇励志小品文,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教会读者如何广结善缘,获得幸福,拥有智慧圆满的人生。
  • 城市狩猎者

    城市狩猎者

    在城市里生活的人们就如野兽一般的狂野,归根结底其实城市的部分人们已经彻底的失去了人性,他们变得残忍,冷酷,绝情,勾心斗角,为了能从城市中虚伪的活着他们都退化到了原始,每天不停的寻找自己的猎物,成为真正的狩猎者。
  • 金融魔女:霸道总裁的专宠女友

    金融魔女:霸道总裁的专宠女友

    他曾经是那么骄傲,不可一世,然而有一天,当这个不起眼的小丫头闯入他的生活,一切似乎都在发生着改变......
  • 我的初恋是EXO

    我的初恋是EXO

    吴诗雨,本是一个幸福的女孩,她有迁就她的父母和哥哥,还有和她关系很好的朋友。可谁料命运不饶人,竟夺走了她的一切。
  • 哥哥姐姐弟弟

    哥哥姐姐弟弟

    一个普通乡下妇女的生活史,为了家人付出了一切。
  • 仙妖一念间

    仙妖一念间

    微小说人无完人,仙无完仙,妖有妖因。一念一天地。
  • 无影至尊

    无影至尊

    一道哭涩深情的怪梦不断在无影脑海中响起,她到底是谁?灵魂觉醒的他,才知道自己竟是五百年前陨落的至尊武帝千无影!无影,一个普通的子弟,得奇遇获得一枚天下旷古神秘灵玉和两部神秘功法,从此坐拥美女,鏖战各个位面,武动星辰踏上了至尊之路,天下以我为尊,我若破天,谁敢劈我!我要你死,谁敢拦我!
  • 霾来了

    霾来了

    穹顶之下,同呼吸,共命运!崔永元力荐!柴静之后关注《霾来了》。中国首部由环保局长撰写的环保题材作品。《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环球时报》《中国环境报》《解放日报》《南方人物周刊》、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人民网、新华网等上百家媒体报道。精彩章节被《中国日报》翻译成英文向全球推介。在环保系统内部,许多人把《霾来了》看作环保宣传教育的生动教材。这部环保小说,在普及环保知识、宣传环保法规、纠正错误观念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人民日报》这部出自环保官员之手,旨在反映和影响现实的虚构作品,在现实维度里制造出热度。在环保圈子里,它一时间炙手可热。被一些环保官员视为“工作指导手册”。
  • 强受来袭老公快上天

    强受来袭老公快上天

    钟初然原本可以从天黑一觉睡到天亮,再从天亮睡到黑,可是自从有了他“诸臬辰!你怎么又来了!”“叫老公!”“……老公,说好了!今天不许打扰我睡觉!”“嗯,不打扰,你睡你的,我做我的。”“特么你这样子我要怎么睡!”“闭着眼睛睡”“……”说白了这就是一个懒的可能某天睡死过去的女人和一个外表高冷禁欲内则一肚子坏水无限爽歪歪的故事。
  • 管理局

    管理局

    作为管理局员工,无论你在自然文明、机械文明、高科技文明工作时,牢记两点:“一、不能违反他们的规则,二、不能让他们违反管理局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