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4300000020

第20章 难得糊涂: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有一首流行歌中唱道:“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至少梦里有你追随。”说得是男女情爱。事实上,“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也不失为一种高明的处世韬略。

处世中的清醒,就是对世事人情的透彻洞明,是对自身的深刻认识和准确定位;惟有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到“醉”。这里说的“醉”,并非真醉,而是形“醉”实“醒”:是建立在“明明白白”上的“糊里糊涂”,是根植于“内智”之上的“外愚”,是包藏过露锋芒的“拙朴”。

古往今来,有很多智者,在处世上做到清醒容易,做到“醉”就比较难了。由于不能“糊涂”,不能“外愚”,不能“拙朴”,招来不虞之灾,不速之祸者,实在难以尽数。

所以,把聪明藏起一半,把清醒掩起一半,将眼睛闭起一只,将“尾巴”夹起一截,才是超人的智慧,才是真正的高明!

戒矫戒傲,夹着尾巴做人

在目前流行的语言是“包装”,就是把自我宣传好,把其缺点掩饰起来,把其优点放大。在一个流于社交应酬,盛行宣传、广告、包装的商品时代,“笨人”无疑是可笑的。但实际上人际关系最根本在真,在诚,无论交际的技巧如何老练,若无善心,过于工于心计,其处世不会久长,交友不会长久。

宋儒吕本中在《童蒙训》中说:“每事无不端正,则心自正焉”。有了诚心方能办诚事。交友、处世首先不是一个技巧问题,而是一个诚心问题。所以他认为“凡人为事,顺是由衷方可,若矫饰为之,恐不免有变时。任诚而已,虽时有失,亦不复藏使人不知,便改之而已。”这就是说处人待事千万不要虚情假意,矫揉造作,意不由衷,口是心非。

在今天首先要学“笨”些,而不是学“精”,就是说多保持一些诚实的东西,少来些虚假的东西,按此法其必有大成就。若顺应商业化社会那种只重交际技巧,矫揉造作的路子发展,不会有大作为,充其量只能当个公共关系部的主任。

人生处世要放长远眼光,大智若愚,这一道理是中国大儒们努力所做的。曾国藩给其弟的信就说明了这一点:

弟来信自认为属于忠厚老实一类人,我也相信自己是老实人。但只因为世事沧桑看得多了,饱经世故,有时也多少用一点机巧诈变,使自己变坏了。实际上因这些机巧诈变之术总不如人家得心应手,徒然让人笑话。使人怀恨,有什么好处呢?这几天静思猛省,不如一心向平实处努力,让自己忠厚老实的本质还我以真实的一面,回复我的本性。贤弟此刻在外,也要尽早回复忠厚老实的本性,千万不要走入机巧诈变那条路,那会越走越卑下。即使别人以巧诈待我,我仍旧以淳朴厚实待他,以真诚耿直待他,久而久之,人家有意见也会消解。如一味勾心斗角,互不相让,那么,冤冤相报就不会有终止的时候了。

曾国藩是最反对人傲气的,他的家书中,指出傲气是人生一大祸害,切要根除,他说:古来谈到因恶德坏事的大致有两条:一是恃才傲物,二是多言。丹朱不好的地方,就是骄傲和奸巧好讼,也就是多言。

在另一封信中他又讲到这个问题,告诫其弟一定要戒牢骚。信上大意说:

在几个弟弟中,温弟天资本是最好的,只是牢骚太多,性情太懒。以前在京城就不爱读书,又不爱作文,当时我就很担心这一点。最近听说回家以后,还是像过去那样牢骚满腹,有时几个月不提笔作文。我们家如果没有人一个一个相继做出大的成就,其他几个弟弟还可以不过分追求责任,温弟就实在是自暴自弃,不应把责任完全推托给命运。我曾见过我的朋友中的那些爱发牢骚的人,以后一定有很多的挫折……这是因为无故而埋怨上天,上天就不会给他好运;无故而埋怨别人,别人也决不会心服。因果报应的道理。自然随之应验。温弟现在的处境,是读书人中最顺畅的境地,却动不动就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一百个不如愿,实在叫我不可理解。以后一定要努力戒除这个毛病……只要遇到想发牢骚的时候,就反躬自问:“我是不是真有什么毛病以致心中这样的不平静?”不狠心自我反省,不决心戒除不足。心平气和谦虚恭谨,不只是可以早得功名,而且始终保持这种平和的心境,还可以消灾减病。

盛气凌人也罢,牢骚太盛也罢,都是自傲的一种表现。自傲是人生一大误区。做人自谦,从个人来说这是最老实的态度,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个人无论如何神通也不过宇宙间一个尘埃而已。更何况山外青山,楼外楼。水平高的人多的是,只是你未看见而已。从外人来说,自谦也是最实际的。夹着尾巴做人不是虚伪而是诚心。朱熹在给其长子家信中说:“凡事谦恭,不得盛气凌人,自取耻辱”。这就是说自谦招福,自傲招害。《三国演义》中马谡,纸上演兵,盛气凌人,结果兵败人亡。所以《颜氏家训》中说:“满招损,谦受益。”真是为人之真言。

所以,为人处世,尾巴不要翘得老高老高,而是应永远放下来,夹起来。这样做似乎弱些,似乎软些,一时还会让小人得志,其实笑到最后的一定是你。真正聪明的人处世的高明之处正在于着眼于大处,着眼于长远。

抓大放小,难得小事糊涂

现实人生确实有许多事不能太认真,太较劲。特别是涉及到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太认真,不是扯了胳膊,就是动了筋骨,越搞越复杂,越搅越乱乎。

顺其自然,装一次糊涂,不丧失原则和人格;或为了公众为了长远,哪怕暂时忍一忍,受点委屈,也值得,心中有数(树),就不是荒山。有时候,事情逼到了那个份上,就玩一次智慧,表面上给他个“模糊数学”,让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是“难得糊涂”。

评职、晋级时,某候选人来百般游说你,讨你个“民意”,你明知道他不够格儿,可又不好当面扫他的兴,这时候你该怎么办?不哼不哈,或嘻嘻哈哈,划“〇”时再较真,不失原则;人格哪,似乎也不失,当事人问到了,坦诚指出他不够格儿的地方,不问,顺其便。

“难得糊涂”是既可免去不必要的人事纠纷,又能保持人格纯净的妙方。

“难得糊涂”作为“牢骚气”,原本就是由“不公平”而发的。世道不公,人事不公,待遇不公,要想铲除种种不公,又不可能,或自己无能,那就只能祭起这面“糊涂主义”的旗帜,为自己遮盖起心中的不平。假如能像济公那样任人说他疯,笑他癫,而他本人则毫不介意,照样酒肉穿肠过,“哪里有不平哪有我”,专捡达官显贵“开涮”,专替穷苦人、弱者寻公道,我行我素,自得其乐。这种癫狂,半醒半醉,亦醉亦醒,也不失为一种“糊涂”,这种糊涂真正是“参”透、“悟”透了。

晋代人裴遐在东平将军周馥的家里做客。周馥做主人,裴遐和人下围棋。周馥的司马劝酒,裴遐正玩在兴头上,所以递过来的酒没有及时喝。司马很生气,以为轻慢了他,就顺手拖了裴遐一下,结果把裴遐拖倒在地。在旁边的人都吓了一跳,以为这种难堪是难以忍受的。谁知裴遐慢慢爬起来,坐到座位上,举止不变,表情安详,若无其事地继续下棋。王衍后来问裴遐,当时为什么表情没有什么改变,裴遐回答说:“仅仅是因为我当时很糊涂。”

另一个晋代人谢万,字万石,是谢安的弟弟。曾经和蔡系争一个座位,蔡系把谢万从位子上推了下去,把帽子和头巾都弄得快要掉了。谢万慢慢站起来,拍拍衣服,边坐座位上,边说:“你差点儿弄伤我的脸。”蔡系说:“本来就没有考虑到你的脸。”后来两人都没有把这件事挂在心上,当时人们都称赞他们。

这些都是历史上有名的装糊涂的故事,受侮受损的一方都没有为自己的难堪而大发其怒,记恨在心。相反,都表现出了宽宏大量,毫不计较的美德和风度。结果不仅没有受到更多的伤害,反而得到了大家的敬重,也使伤人者感到无地自容。

人一生不应对什么事都斤斤计较,该糊涂时糊涂,不计较、糊涂处置的是一些不关大局的小事情;但却不是没有原则地和稀泥,抹光墙。对重要问题,原则问题,就不能糊涂,该聪明时就得聪明。有句成语“吕端大事不糊涂”,说的正是小事装糊涂,不耍小聪明,而在关键时刻,才表现出大智大谋。中国古代这样的大智若愚者是很多的。

宋代宰相韩琦以品性端庄著称,遵循着得饶人处且饶人的生活准则,从来不曾因为有胆量而被人称许过,可是在下面两件事上的神通广大,实在是没有第二个人,这才是“真人不露相”的注脚。对于这样的老好人谁会防范呢?

当宋英宗刚死的时候,朝臣急忙召太子进宫,太子还没到,英宗的手又动了一下,宰相曾公亮吓了一跳,急忙告诉宰相韩琦,想停下来不再去召太子进宫。韩琦拒绝说:“先帝要是再活过来,就是一位太上皇。”韩琦越发催促人们召太子,从而避免了权力之争。

担任入内都知职务的任守忠这个人很奸邪,反复无常,秘密探听东西宫的情况,在皇帝和太后间进行离间。有一天韩琦出了一道代头敕书,参政欧阳修已经签了字,参政赵概感到很为难,不知怎么办才好,欧阳修说:“只要写出来,韩公一定有自己的说法。”韩琦坐在政事堂,用未经中书省而直接下达的文书把任守忠传来,让他站在庭中,指责他说:“你的罪过应当判死刑,现在贬官为蕲州团练副使,由蕲州安置。”韩琦拿出了空头敕书填写上,派使臣当天就把任守忠押走了。

要是换上另外的爱耍弄权术的人,任守忠会轻易就范吗?显然不会,因为他也相信一贯诚实的韩琦的说法,不会怀疑其中有诈。这样,韩琦轻易除去了蠹虫,而仍然不失忠厚。

大智若愚,即小事愚,大事明。这是一种很高的修养。愚,并非自我欺骗或自我麻醉,而是有意糊涂。由聪明而转糊涂,由糊涂而转聪明,则必左右逢源,不为烦恼所扰,不为人事所累,这样人生一定幸福、快乐。

藏锋露拙,匿其锐示其弱

高明的人待人处世,特别注意藏锋露拙,匿锐示弱。

这里所说要藏锋露拙,匿锐示弱,并非是要人埋没自己的才能,而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导致祸端,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专长。追求卓越和超凡出众,本身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但一味孤芳自赏,无视周围环境,就会与人格格不入,招人厌恶,千方百计让你过不去。

战国末期韩国贵族韩非(约前286—前233年)与吴起、商鞅的政治思想一致,著书立说,鼓吹社会变革。他的著作流传到秦国,被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看到,极为赞赏,设法邀请他到秦国。但才高招忌,入秦后,还未受到重用,就被李斯等人诬陷,屈死狱中。宏图未展身先死,这样纵使有满腹经纶又有何用。如果韩非不是招摇才华,而是谦卑抱朴,等待时机,或另待明主,或婉转上奏,使自己的政治抱负得以施展,相信他并非仅仅就是一个思想家,同时又会成为一代名臣巨相,而不会是一个悲剧人物。

有成语曰“藏芒毕露”。锋芒本是刀剑的尖端,它比喻显露出来的才干。古人认为,一个人若无锋芒,那就是提不起来,所以有锋芒是好事,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在适当的场合显露一下既有必要,也是应当。

然而,锋芒可以刺伤别人,也会刺伤自己,运用起来应小心翼翼,平时应插在剑鞘中。所谓物极必反,过分外露自己的才华只会导致自己的失败。尤其是做大事业的人,锋芒毕露既不能达到事业成功的目的,又失去了身家性命。

所以,有才华的人应该隐而不露,该装糊涂时一定要装糊涂,待机而行动。

杜祁公有一个学生做县官,祁公告诫他说:“你的才华和学问,当一个县官是不够你施展作为的。但你一定要积存隐蔽,不能露出锋芒,要以中庸之道治理县政,求得和谐安定,不这样的话,对做事没有好处,只会招惹祸端。”他的学生说:“你一生因为正直忠信被天下尊重,现在却教我这些是什么原因呢?”杜祁公说:“我为官多年,做了许多职位,对上被皇帝知道,对下又被朝廷的官员相信,所以能抒发志向,现在你当县令,什么事情都会发生,牵涉到上下官吏,那县令可不是好当的,如果你不被别人了解,你怎么能施展你的抱负呢?只会惹来灾祸罢了。这就是我要告诉你不方不圆,在中庸之道中求得和谐的这些话的原因啊!”

洪应明的《菜根谭》:“矜名不若逃名趣,练事何如省事闲。”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喜欢夸耀自己名声的人,倒不如避讳自己的名声显得更高明:一个潜心研究事物的人,倒不如什么也不做来得更安闲。这正是“隐者高明,省事平安”之谓。

自古就有“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意思就是人的才华不可外露,必深明韬光养晦之道,才不会招致世俗小人的嫉恨,而使你的事业一帆风顺的发展下去。

避招风雨,谨以安身立命

古往今来,有不少智者、仁人,因为其才能出众,技艺超群,行为脱俗,招来别人的嫉妒、诬陷,甚至丢了性命。于是,避招风雨就成为一些高明的智者仁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处世安身的应变策略。

三国时期曹操的著名谋士荀攸,智慧超人,谋略过人,他辅佐曹操征张绣、擒吕布、战袁绍、定乌桓,为曹氏集团统一北方、建立功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在朝20余年,能够从容自如地处理政治漩涡中上下左右的复杂关系,在极其残酷的人事倾轧中,始终地位稳定,立于不败之地,就在于他能谨以安身,避招风雨。曹操有一段话形象而又精辟地反映了荀攸的这一特别的谋略:“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可见荀攸平时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内对外,对敌对己,迥然不同。参与军机,他智慧过人,连出妙策;迎战敌军,他奋勇当先,不屈不挠。但对曹操、对同僚,却不争高下,表现得总是很谦卑、文弱、愚钝、怯懦。

有一次,他的姑表兄弟辛韬曾问及他当年为曹操谋取袁绍冀州的情况,他却极力否认自己的谋略贡献,说自己什么也没有做。他为曹操“前后凡划奇策十二”,史家称赞他是“张良、陈平第二”,但他本人对自己的卓著功勋却是守口如瓶,讳莫如深,从不对他人说起。他与曹操相处20年,关系融洽,深受宠信,从来不见有人到曹操处进谗言加害于他,也没有一处得罪过曹操,使曹操不悦。建安十九年(214年),荀攸在从征途中善终而死,曹操知道后痛哭流涕,说:“孤与荀公达周游二十余年,无毫毛可非者。”并赞誉他为谦虚的君子和完美的贤人。这都是荀攸避招风雨,精于应变的结果。

清王朝的开国元勋范文程,在清初复杂而动荡的时期,先后辅佐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福临三朝四个统治者,在清初政治舞台上活动了50年,对国家的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运用避招风雨的方略处世安身,获得了极高的赞誉。

范文程所活动的那个时期,民族矛盾异常复杂尖锐。在后金和清统治阶层,一直存在着对汉人的疑忌和歧视。范文程身为汉人,又是大臣,在这种微妙环境里,处境自然十分险峻。一方面,他要忠于清廷,建功立业;另一方面,他又要小心谨慎,在内部权力倾轧中保存自己。因此,他虽然得清朝最高统治者的赏识,官至大学士、太傅兼太子太师,但他仍为人深自廉退,处处小心。顺治九年(1652年),他受命“监修太宗实录”时,知道自己一生所进奏章多关系到重大的决策问题,为免得“功高震主”,便把他草拟的奏章大部焚烧不留,而在实录中所记下的,不足十分之一。功成引退后,他“辟东皋为别业,稍构亭馆,植弄木,引亲故,徜徉其中,时以诗书骑射课子弟,性廉好施与”。太太平平地度过了晚年。

避招风雨的应变策略,初看起来好像比较消极。其实,它并不是委曲求全,窝窝囊囊做人,而是通过少惹是非,少生麻烦的方式,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特长。

居安思危,凡事留有余地

“功成身退”是一种退守策略,是指一个人能把握住机会,获得一定成功后名利已有,留有余地,见好就收。

老子的知足哲学就包括“功成身退”的思想。这位智者认为,过分自满,不如适可而止;锋芒太露,势难保长久;金玉满堂,往往无法永远拥有;富贵而骄奢,必定自取灭亡。而功成名就,激流勇退,将一切名利都抛开,这样才合乎自然法则。因为无论名或利,在达到顶峰之后,都会走向其反面。

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破釜沉舟,置之死地,不得已用于一时一事则可;而不分场合地用于一生一世,则非智者所为。

所谓预留退步,又有两重意义:一重意义是为个人的安危荣辱计,避免兔死狗烹的结局,功成身退,挂冠归去,蹈入山林,就像范蠡泛舟五湖,张良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那样;另一重意义是为事业成败计,使你的上司能用人不疑,放手专任,而不敢于临敌变计,临阵易将,以免功败垂成。

高明的人总是承认事物总有看不透、不可料的一面。事实上,而世事诡谲,风波乍起,非人所尽能目睹,所以主张立身唯谨,避嫌疑,远祸端,凡事预留退路,不思进,先思退。满则自损,贵则自抑,所以能善保其身。

唐朝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的事迹已为人所熟知,但很少人知道,这位功极一时的大将为人处世却极为小心谨慎,与他在千军万马中叱咤风云、指挥若定的风格全然不同。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郭子仪进封汾阳郡王,住进了位于长安亲仁里的金碧辉煌的王府。令人不解的是,堂堂汾阳王府每天总是门户大开,任人出入,不闻不问,与别处官宅门禁森严的情况判然有别。客人来访,郭子仪无所忌讳地请他们进入内室,并且命姬妾侍候。有一次,某将军离京赴职,前来王府辞行,看见他的夫人和爱女正在梳妆,差使郭子仪递这拿那,竟同使唤仆人没有两样。儿子们觉得身为王爷,这样子总是不太好,一齐来劝谏父亲以后分个内外,以免让人耻笑。

郭子仪笑着说:“你们根本不知道我的用意,我的马吃公家草料的有500匹,我的部属、仆人吃公家粮食的有1000人。现在我可以说是位极人臣,受尽恩宠了。但是,谁能保证没人正在暗中算计我们呢?如果我一向修筑高墙,关闭门户,和朝廷内外不相往来,假如有人与我结下怨仇,诬陷我怀有二心,我就百口莫辩了。现在我大开府门,无所隐私,不使流言蜚语有滋生的余地,就是有人想用谗言诋毁我,也我不到什么借口了。”

几个儿子听了这一席话,都拜倒在地,对父亲的深谋远虑深感佩服。

中国历史上有大功于朝廷的文臣武将,多数的下场都不好。郭子仪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数朝,身居要职60年,虽然也几经沉浮,但总算保全了自己,以80多岁的高龄寿终正寝,给几十年戎马生涯划上完美句号。这不能不归之于他的这种“居安思危,留有余地”的谨慎。

装愚守拙,形醉而神不醉

看电视连续剧《水浒》的人都知道,极喜武松“醉”打蒋门神的精彩片断:手握酒杯,仰脖而干,身子东倒西歪,步履轻飘虚浮,蒋门神于漫不经心之际,鼻梁突着一拳,尚未回过神来,眼额又遭一腿……当其终于醒悟这绝非是酒鬼的“歪打正着”之时,其身已受重创而无还手之力了。这就是所谓“醉拳”,乃武术中一高难度拳术,委实厉害之极了!

《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其待人接物极有讲究,且善于从小事做起:元春省亲与众人共叙同乐之时,制一灯谜,令宝玉及众裙钗粉黛们去猜。黛玉、湘云一干人等一猜就中,眉宇之间甚为不屑,而宝钗对这“并无甚新奇”,“一见就猜着”的谜语,却“口中少不得称赞,只说难猜,故意寻思”。有专家们一语破“的”:此谓之“装愚守拙”,因其颇合贾府当权者“女子无才便是德”之训,实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之高招。

“醉拳”之厉害,在于一个“装醉”,表面上看来跌跌撞撞,偏偏倒倒,踉踉跄跄,不堪一推,而其实呢,醉醺醺之中却杀机暗藏,就在你麻痹大意之时,却挨上了“醉鬼”的狠招。

愚者和装愚者是迥然相异的两种人。装愚的,是“外愚而内不愚”,“愚”是“愚”在皮毛小事,不涉宠旨,无关大局,而“精”却“精”在节骨眼上,事关一生命运。蒋门神遭武二郎一顿狠揍而退出霸占的快活林,最终死于二郎刀下,喋血鸳鸯楼,自是恶贯满盈,令人痛快之至;而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却令人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

装醉打拳乃格斗上乘技法,装疯卖傻是人情操纵的一流功夫。那些能够使他人“买”下自己傻气的人,正是人生中“最伟大的推销员”。他们的成功自古至今皆无例外。

在政治风云中,有时当危险要落到自己头上时,通过装傻弄呆,还可以达到逃避危难、保全自身的目的。

公元239年,魏少帝曹芳被曹爽控制,架空了司马懿的兵权。司马懿虽然甚为不满,但一时又无能为力。为了免遭曹爽的再度加害,同时也为了隐蔽自己,以待时机,司马懿告病居家,不问朝政。一日,曹爽派心腹李胜去探视司马懿,以查虚实。司马懿也知道曹爽的用意,因此,当李胜来到时,只见司马懿躺在床上,两个侍女正在喂他喝粥,米粥洒满了前胸。李胜与他说话时,司马懿故意做出气喘吁吁的样子,话也听不明,说也说不清。李胜回去后,详细报告给曹爽,并说:“司马公不过是尚有余气的尸体而已,形神已离,大人不必再对他有何顾虑了。”曹爽最感棘手的就是司马懿,听到他不会久留于人世,心中无比高兴和放心,在朝中更加肆无忌惮了。司马懿则加紧秘密组织力量。成功地打了一次“醉拳”。公元249年正月,魏少帝曹芳拜谒高平陵,曹爽兄弟及其亲信皆随同前往,司马懿乘机发动兵变,废免了曹爽兄弟,不久将其全部处死。

同类推荐
  • 想出头,先学会低头

    想出头,先学会低头

    如果把人生比作爬山,那么有的人在山脚下刚刚起步,有的人正向山腰跋涉,有的人已信步顶峰。但不管身处什么位置,都请记住:要“自视甚低”,时时警醒自己。即使“会当凌绝顶”。也要记住低头。因为,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不低头就难免有碰头的时候。社会上有这么一种人:他们能力超群、才华横溢,但也恃才傲物.认为自己不可或缺。因此狂妄自大,不能很好地与周围的人相处。这种人虽然优秀,却总是与成功擦肩而过,因为他们不懂得低头。
  • 聪明人的俱乐部

    聪明人的俱乐部

    本书是各种各样的经典思维游戏的汇总,是形形色色的终极智力挑战的集合。其中有图形、数字、问答、计算、拼图、迷宫等多种类型的智力训练。引导读者打破常规思路,学会变换角度地进行思考,从而全面地提升思维,用特殊的洞察力与创造力解决问题。
  • 思路决定出路全集

    思路决定出路全集

    思路之中,包含的是智慧、心胸、品质和魅力,它更孕育着无穷的能量。想要成为生活中的佼佼者,就应该多动脑筋,勤于思考,学习和积累经验,善于发现新思路,以更快、更好的方法克服现实生活中的困难。
  • 禅道与人道

    禅道与人道

    本书是在深刻领会禅学精义,拜读佛教思想的基础上,对古今传承的禅的故事、禅的思悟、禅的智慧,进行了深入的发掘,撷取其中对现代人生颇具开悟与启迪的哲理名言与精思妙论,与实际生活融会贯通有机结合,加以浓缩概括和精要点评,使读者阅读后产生一种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触动,从而为自己的未来人生做出积极有益的选择。
  •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

    现代社会,纷繁复杂、瞬息万变,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在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往。要想从这波诡云谲的人生之海中,绕过波涛汹涌的暗流,驶过错综复杂的险滩,寻找一个人生航向的指南针,就必须要学习和掌握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具有了解他人心理变化与动向的本领,具有认清环境和辨别他人的能力,从而摆脱无所适从的困惑,使你在风云突变之际,能从容地让心灵栖息在生命的港湾。
热门推荐
  • 不悔不怨

    不悔不怨

    “既然你觉得我比冰糖葫芦好看那你喜欢我吗?”“嗯。。。喜欢,虽然。。。你不好吃,但是我还是喜欢。”“那你愿意和我住在一起吗?我会给你很多很多糖葫芦吃的。”“这个真的吗?会有很多糖葫芦吗?”“对的”说着扬起了一个大大的笑容,笑得好似一只诱拐小白兔的大灰狼。“嗯,怨儿,愿意!”辛不悔笑道“这可是你说的哦,好了,时辰不早了,我们一起进宫吧。”一见钟情,一世宠爱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培养青少年化学爱好的故事

    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培养青少年化学爱好的故事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护花武神在异界

    护花武神在异界

    天苍苍野茫茫,谁家娇妻守空房,我住隔壁我姓王,你有困难我帮忙!美女有难不帮忙,嘿嘿,岂敢自称是流氓!立志成为职业流氓的小混混王龙飞意外穿越到了异世界,自此拉开了辉煌的人生篇章。“大丈夫志在四方!好男儿就应该出去闯荡!天天窝在家里岂会有艳-遇?”轻松搞笑文,要的就是一个酸爽!
  • TF,Boys

    TF,Boys

    声明:本小说在早已完结,只是发到网页上,纯属虚构,很早以前就写完了,当时还小,文笔可能比较稚嫩,喜者可看。……关于TFBoys
  • 几个人事工作者的琐事

    几个人事工作者的琐事

    李东文,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悲伤公主的死亡双翼

    悲伤公主的死亡双翼

    她,拥有天使般的容颜,却是坠入人间的魔鬼。世界第一大黑帮残泪的帮主,世界第一跨国公司m.e.s的总裁,如此优秀的她却有一段不可告人的秘密,他们,拥有帅气的容貌,却是十二个恶魔。仅次于残泪的世界第二黑帮的十二位帮主,世界第二大跨国公司m.x的十二位总裁。
  • 血色契约:复仇之恋

    血色契约:复仇之恋

    十年前,她们的父母被仇家所杀,在她们心里埋下了复仇的种子,十年后,复仇女王华丽归来,你们准备好接受我们的复仇了吗?在复仇之路中,会有谁来唤醒他们沉睡的感情?
  • 老子的智慧:大道无所不在

    老子的智慧:大道无所不在

    本书作为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老聃的经典著作,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为其时诸子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它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论证了“道”和“德”这两个核心概念,在为政、处世等方面也有深刻的见解。
  • 混迹灵界

    混迹灵界

    热血?青春?兄弟?情谊?恋人?柔情?家人?亲情?叶秋大声的喊道:我一样也不要少,我会用我的命,用我的全部去守护。
  • 山之南水之北

    山之南水之北

    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南阳作家群新作丛书》包括《非斯》《白鱼儿》《第七个是灵魂》《蓝色寓言》等五个长篇小说,及《村子》《云上的日子》等十部散文。文坛老将行者的《非斯》再攀艺术高峰,带领读者在创世神话的奇境中,对宇宙和世界的存在作最根本的思考,试图在西方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建立桥梁。文坛常青树廖华歌的《村子》用爱去感知疼痛,解读村子永恒的语言。还有王俊义的《第七个是灵魂》、陈明远的《云上的日子》、池长生的《桐柏山寨》等大批佳作,也都受到读者的热烈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