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55100000011

第11章 任何时候都要留余地

领悟:不要把话说得太绝对

自省:方圆处世,凡事留一手

技巧:给别人留有余地改变你一生的30个关键做人智慧改变你一生的30个关键做人智慧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曾国藩

战国时,楚庄王赏赐群臣饮酒,他的宠姬作陪。日暮时正当酒喝得酣畅之际,灯烛被风吹灭了。这时有一个人因垂涎于楚庄王美姬的美貌,加之饮酒过多,难以自控,便趁烛灭混乱之机,抓住了美姬的衣袖。

美姬一惊,奋力挣脱,并顺势扯断了那人头上的系缨,私下对楚庄王说要查明此事,并严惩此人。庄王听后沉思片刻,心想:“赏赐大家喝酒,让他们喝酒而失礼,这是我的过错,怎么能为女人的贞节而辱没将军呢?”于是命令左右的人说:“今天大家和我一起喝酒,如果不扯断系缨,说明他没有尽欢。”于是群臣一百多人都扯断了帽子上的系缨,待掌灯之后,大家继续热情高涨地饮酒,一直饮到尽欢而散。

过了三年,楚国与晋国打仗,有一个臣子常常冲在前边,最后打退了敌人,取得了胜利。庄王感到惊奇,忍不住问他:“我平时对你并没有特别的恩惠,你打仗时为何这样卖力呢?”他回答说:“我就是那天夜里被扯断了帽子上系缨的人。”

正因为楚庄王给臣子留了余地,才换来了下属的忠心耿耿。留三分余地给别人,就是留三分余地给自己。

韩非子《林下篇》说:“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不可复也,则事寡败也。”这就是说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如果鼻子刻得大了,我们还可以修得小一点,如果鼻子本来就刻得很小,那就根本没有办法补救了;如果眼睛刻得小,还可以再加大,如果把眼睛刻得太大,就没法再缩小。做人处事也是这样,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给自己留一条后路,这样才不会遭致失败。

领悟:不要把话说得太绝对

古人有训:“为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话到底分几分,没有定数。我们在生活中要把握的尺度是莫把话说太绝,以免自打嘴巴。

经理把一项采购任务交给一位员工,这件采购工作是有相当的难度,经理问他:“有没有问题?”他拍着胸脯回答说:“没问答,包君满意!”过了三天,没有任何动静。经理问他进度如何,他才老实说:“不如想象中那么简单!”虽然经理同意他继续努力,但工作的进度远远低于经理的要求和目标,经理对他的印象也因此大打折扣。

王帅和同事闹不愉快,气愤万分的他向同事说:“从今天起,我们断绝所有关系,彼此毫无瓜葛……”说完话还不到两个月,他的同事成为他的上司,王帅因为自己讲过太过绝对的话,只好辞职他就。

这都是把话说得太绝而对自己造成窘迫的例子。把话说得太绝就像把杯子倒满了水,再也滴不进一滴水,再滴进去水就溢出来了;也像把气球灌饱了气,再也灌不进一丝丝的空气,再灌就要爆炸了。当然,也有人话说得很绝,而且也做得到。不过凡事总有意外,使得事情产生变化,而这些意外并不是人能预料的,话不要说得太绝,就是为了容纳这个“意外”。杯子留有空间就不会因加其他液体而溢出来,气球留有空间便不会因再灌一些空气而爆炸,人说话留有空间,便不会因为“意外”的出现而下不了台,可从容转身。所以很多政府官员在面地记者的询问时,都偏爱用这些宽了眼,诸如:“可能、尽量、或许、研究、考虑、评估、征询各方意见……”这些都是不肯定的字眼,他们之所以如此,就是为了留一点空间好容纳“意外”,否则一下子把事情说准了,结果事与愿违,那不是很难堪吗?当然,一个有责任心的政府官员是不应该如此的,但做人做事有时实在是不得不如此。

言多必失,酒多必危。在交谈中,你把话说得过满,就会把所有信息展现给他人,自露不足。

一个年轻人想到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里工作,爱迪生接见了他。这个年轻人为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说:“我一定会发明出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爱迪生便问他:“那么你想用什么器皿来放这种万能溶液呢?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吗?”

年轻人正是把话说绝了,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如果把“一切”换为“大部分”,爱迪生便不会反诘他了。

以下的状况是你在说话时应该注意的:

1.做事方面:

①对别人的请托可以答应接受,但不要“保证”,应代以“我尽量,我试试看”的字眼。

②上级交办的事当然接受,但不要说“保证没问题”,应代以“应该没问题,我全力以赴”之类的字眼。

这是为了万一自己做不到所留的后路,而这样说事实上也无损你的诚意,反而更显出你的谨慎,别人会因此更依赖你,事没做好,也不会责怪你。

2.做人方面:

①与人交恶,不要口出恶言,更不要说出“势不两立”之类的话,除非有“杀父夺妻”之仇。不管谁对谁错,最好是闭口不言,以便他日需要携手合作时还有“面子”。

②对人不要太早下评断,像“这个人完蛋了”、“这个人一辈子没出息”之类属于“盖棺论定”的话最好不要说,人一辈子很长,变化很多的。也不要一下子评断“这个人前途无量”或“这个人能力高强”;总之,应多用“是……不过……如果”之类的话语。

当然,状况并不只这几个。把话说绝有时也有实际上的需要,但除非必要,还是保留一点空间的好,既不得罪人,也不会把自己陷入困境。总之,学学政府官员,多用中性的、不确定的词句就对了。

自省:方圆处世,凡事留一手

绝招即是除非自己,别人无法了解的招数。并且是左右逢源,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招数。绝招之组成,正若下棋藏了棋路一般。要杀得出来,杀得回去。留绝招的基础是杜绝用感情成分干预。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的青年人来说,有一点必须明确,那就是这个世界远非你想象中那么简单,做人做事,不妨先给自己一个“保护层”。

曹操是个老奸巨猾的谋略家,此人精通权术,诡计多端。他深知留一手的妙处,为了防止部下对自己发生不利的行为,就告诉他周围的侍从说:“在我睡觉时。你们不能随便靠近我,靠近了,我就会杀人,这样做了之后自己还不知道,你们应当时刻注意这一点。”有一天,他假装睡着了,有一个好心的侍从看见他盖的被子掉了,就上前想给他盖好,不料曹操突然坐起来,挥剑把侍从杀死了,接着又躺下睡觉。醒了以后他假装不知地问道:“是谁把侍候我的人杀了?”自从这件事发生以后,每逢他睡觉,再也没有人敢靠近他。曹操说:“要是有人想害我。我的心里就有所感觉。”大家听他这样说,都将信将疑。有一天,曹操把他最宠信的侍从叫到身边,对他说:“你怀里藏把刀,悄悄地来到我身边,我一定会说心里有所感觉,要是抓你对你用刑,你只要不把这件事的实情说出去,保管对你不会有什么损害,事成之后我还将重重地报答你。”这个侍从信以为真,所以在被捕以后一点也不害怕,最后被曹操下令处死。这个人临死前才知道上当,但为时已晚。从此以后,人们都以为曹操确实有这种遇危心动的本领,想谋害他的人也就不敢动手了。

在人际交往中,免不了会遇到出卖、故意中伤、陷阱等种种料想不到的事情。如果事先预料这些事的发生,并加以防范,才能确保安然无恙。

美国大富翁老范德比七十九岁死了夫人,八十岁时又续弦。新人竟是一位芳龄十八岁的美貌少女。

这位姑娘并不傻。她看上老范德比的不是其人而是其遗产。为此她特意对老范德比讲:“娶我可以,但必须让整个纽约的人都知道我是你合法妻子。”目的是防止老范德比死后他的子女不认账。

结婚那天排场之极。老范德比雇用了纽约市的两个乐队,一队在前,一队在后。新郎新娘则坐在一辆六驾马车上,招摇过市。所到之处,人们空巷而出。

在入洞房时,老范德比一本正经地对新娘说:“夫人,我们现在是亲密的夫妻了,为了避免以后的麻烦,也为了你日后的幸福,我已立了遗嘱,你看。”

新娘拿起一看。只见上面写道:“如果我婚后一年内死了,夫人可获遗产十万元;如果两年内死,获二十万元;如果三年内死,可获三十万元;以此类推。”

新娘看完后,心中凉了半截。她本想尽快找机会把老家伙搞死,好早日得到他的遗产。谁知道老家伙竟想出个死期与遗产成正比的“鬼”主意……

可见,留一手绝招,才能防患于未然,才能少吃亏,避免被别人暗算。在为人处世上,尤其是在官场上,如果上司没有留一手绝招,恐怕久而会受制于下属。聪明的领导都会留一手,以防不测。只有你手中留有一手可以绝对制胜的绝招,才能形成向心力,才能有效地防止下属的叛逆之心,任何时候,你都能处变不惊,因为你可以静观时变,而后全力出击,挽狂澜于即倒。

不管做什么事,都要给自己留条退路,不要把事情做绝了。

有只狐狸惊慌失措地跑进一个村落,喘得上气不接下气,四肢发软,很是狼狈。树上的一只鹦鹉问道:“狐狸先生,发生什么事了?”狐狸气喘吁吁地说:“后……后面有一大群猎犬在追我!”

鹦鹉听了心急地大叫:“哎呀!你快到村口那薛大婶家里躲一躲吧。她人最好,一定会收留你的。”狐狸一听:“薛大婶?不行,我前两天偷了她的鸡,她不会收留我的。”

鹦鹉想了想,又说:“没关系,石樵夫的家离这儿不远,你去他那躲起来呀!”狐狸却说:“也不行,几天前我趁他上山砍柴,偷吃了他养的金丝雀,他们一家正痛恨我呢!”

鹦鹉又说:“那么你去投靠施大夫吧,他是这村里唯一的医生,非常有爱心,一定不忍心看你被抓的。”狐狸尴尬地说:“那个大夫?我上次去他家把他存储的肉吃得一干二净,还踩烂了他精心栽种的郁金香。我没脸去找他。”

鹦鹉无奈地问:“难道这个村子里没有你可以信赖的人了吗?”狐狸摇头:“没有,我平时已经把他们都得罪了。”鹦鹉摇头叹气:“唉,那么我也救不了你了。”最后,这只平日耀武扬威的狐狸,就被猎犬抓住了。

所谓预留退步,有两重意义:一重意义是为个人的安危荣辱计,避免兔死狗烹的结局,功成身退,挂冠归去,蹈入山林,就像范蠡泛舟五湖,张良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那样;另一重意义是为事业成败计,使你的上司能用人不疑,放手专任,而不敢于临敌变计,临阵易将,以免功败垂成。

高明的人总是承认事物总有看不透、不可料的一面。事实上,而世事诡谲,风波乍起,非人所尽能目睹,所以主张立身唯谨,避嫌疑,远祸端,凡事预留退路,不思进,先思退。满则自损,贵则自抑,所以能善保其身。

唐朝郭子仪平安安史之乱的事迹已为人所熟知,但很少人知道,这位功极一时的大将为人处世却极为小心谨慎,与他在千军万马中叱咤风云、指挥若定的风格全然不同。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郭子仪进封汾阳郡王,住进了位于长安亲仁里的金碧辉煌的王府。令人不解的是,堂堂汾阳王府每天总是门户大开,任人出入,不闻不问,与别处官宅门森严的情况判然有别。客人来访,郭子仪无所忌讳地请他们进入内室,并且命姬妾侍候。有一次,某将军离京赴职,前来王府辞行,看见他的夫人和爱女正在梳妆,差使郭子仪递这拿那,竟同使唤仆人没有两样。儿子们觉得身为王爷,这样子总是不太好,一齐来劝谏父亲以后分个内外,以免让人耻笑。

郭子仪笑着说:“你们根本不知道我的用意,我的马吃公家草料的有500匹,我的部属、仆人吃公家粮食的有1000人。现在我可以说是位极人臣,受尽恩宠了。但是,谁能保证没人正在暗中算计我们呢?如果我一向修筑高墙,关闭门户,和朝廷内外不相往来,假如有人与我结下怨仇,诬陷我怀有二心,我就百口莫辩了。现在我大开府门,无所徇私,不使流言蜚语有滋生的余地,就是有人想用谗言诋毁我,也找不到什么借口了。”

几个儿子听了这一席话,都拜倒在地,对父亲的深谋远虑深感佩服。

中国历史上有大功于朝廷的文臣武将,多数的下场都不好。郭子仪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数朝,身居要职60年,虽然也几经沉浮,但总算保全了自己,以80多岁的高龄寿终正寝,给几十年戎马生涯划上完美句号。这不能不归之于他的留有余地的谨慎。

技巧:给别人留有余地

古人云:“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留余地,就是不把事情做绝,不把事情做到极点,于情不偏激,于理不过头。这样,才会使自己得到最完美无损的保全。在平时的工作与生活中,给别人留有余地,同样是一种可以帮你成功的美德。

留余地,其实包含两方面的意思,给别人留余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也不要把别人推向绝路,万不可逼人于死地,迫使对方做出极端的反抗,这样一来,事情的结果对彼此都没有好处。另一方面,给自己留余地,让自己行不至绝处,言不至于极端,有进有退,以便日后更能机动灵活地处理事务,解决复杂多变的问题。

日本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以其管理方法先进,被商界奉为神明。他就善于给别人留有余地。后腾清一原是三洋公司的副董事长,慕名而来,投奔到松下的公司,担任厂长。他本想大有作为,不料,由于他的失误,一场大火将工厂烧成一片废墟,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后腾清一十分惶恐,认为这样一来不仅厂长的职务保不住,还很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这辈子就完了。他知道松下幸之助从不姑息部下的过错,有时为了一点小事也会发火。但这一次让后腾清一感到欣慰的是松下连问也不问,只在他的报告后批示了四个字:“好好干吧!”松下的做法深深地打动了后藤清一的心,由于这次火灾发生后没有受到惩罚,他心怀愧疚,对松下更加忠心效命,并以加倍的工作来回报松下。

松下幸之助给下属留有了余地,也给自己公司留下了更快发展的余地。人都有求生存求发展的本能,如果有百条生存之路可行,在竞争中给他断去99条,留一点余地给他,他也不会跟你拼命。倘若连他最后一条路也断了,那么,他一定会揭竿而起,拼命反抗。想一想,世界之大,何必逼人无奈,激人至此呢?给别人留余地,本质上也是给自己留余地。断尽别人的路径,自己的路径亦危;敲碎别人的饭碗,自己的饭碗也脆。

清朝红顶官商胡雪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宽容有度的胸襟,为他在商场中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有一段时间,胡雪岩与庞二合伙做丝业收购,两人齐心协力,逼压洋人,抬高国人丝价,为了这件事,胡雪岩费了大量心血,做得实在不容易。谁知到了后来临近交货时还出了一个乱子,那就是朱福年暗是捣鬼。

作为庞二的档手,朱福年野心勃勃,想借庞二的实力,在上海丝场上做江浙丝帮的首脑人物,因而对胡雪岩表面上“看东家的面子”不能不敷衍,暗地里地处心积虑,并想打倒胡雪岩。但是,他不敢明目张胆地跟胡雪岩对着干,一切都在暗中操作。所幸,另一个员工尤五最先发现问题,派人告诉管事古应春,古应春又来告诉当时身在苏州的胡雪岩,听得古庆春细说原委,胡雪岩渐渐有了办法,要制服朱福年。

他们可以将庞二请出来,几个人合伙给他演一出戏,慢慢揭穿他的把戏,朱福年就没得混了。做得狠一点的话,让他在整个上海都找不到饭碗。

但是,在对待吃里扒外的朱福年时,胡雪岩还是牢牢记住“饶人一条路,伤人一堵墙”的道理,因此,胡雪岩在这件事的处理上是极为漂亮的。

朱福年做事不地道,不仅在胡雪岩与庞二联手销洋庄的事情上作梗,还拿了东家的银子“做小货”,他的东家庞二自然不能容忍。依庞二的想法,他是想要彻底查清朱福年的问题,狠狠整治他一下,然后让他滚蛋。但胡雪岩觉得不妥。胡雪岩说:“一发现这个人不对头,就彻底清查之后请他走人,这是普通人的做法。最后是不下手则已,一下手就叫他心服口服。诸葛亮‘火烧藤甲兵’不足为奇,要烧得他服帖,死心塌地替你出力,才算本事。”

胡雪岩的做法是:先通过关系,摸清了朱福年自开户头,将丝行的资金划拨“做小货”的底细,然后再到丝行看账,在账目上点出朱福年的漏洞。然而他也只是点到为止,不点破朱福年“做大货”的真相,也不再深究,让朱福年感到自己似乎已经被抓到了“把柄”,但又莫明实情。同时,他还给出时间,让朱福年检点账目,弥补过失,等于有意放他一条生路。最后,则明确告诉朱福年,只要尽力,他仍然会得到重用。

这一下,朱福年心惊不已,自己的毛病自己知道,却不明白胡雪岩何以了如指掌,莫非他在恒记中埋伏了眼线?照此看来,此人莫测高深,真是步步小心才是,他的疑惧流露在脸上,胡雪岩就索性开诚布公地说出了一席话,这段话很有水平:“福年兄,你我相交的日子还浅,恐怕你还不知道我的为人,我的宗旨一向是有饭大家吃,不但吃得饱,还要吃得好。所以,我决不肯轻易敲碎人家的饭碗,不过做生意跟打仗一样,总要齐心协力,人人肯拼命,才会成功,过去的都不用说了,以后看你自己,你只要肯尽心尽力,不管心血花在明处还是暗处,我说句自负的话,我一定看得到,也一定不会抹杀你功劳,在你们二少爷面前帮你说话。或者,你若看得起我,将来愿意跟我一起打天下,只要你们二少爷肯放你,我欢迎之至。”

这番话,听得朱福年激动不已:“胡先生,你说到这样的金玉良言,我朱某人再不肯尽心尽力,就不是人了。”他对胡雪岩是毕恭毕敬,显然是对胡雪岩彻底服帖了。要知此人平日里总是自视清高,加之东家庞二“强硬”,所以平日里总在有意无意间流露“架子大”的味道。此刻一反常态,才是真正内心的表现。

饶人一条路,伤人一堵墙。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以信为本,得饶人处且饶人。胡雪岩的宽容大量收服了朱福年,也靠信义结交了庞二,成为互相依托的股东,这为胡雪岩以后闯入上海丝业又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所以说,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没有宽容大度的胸怀是不可能的。

不给别人留余地,就等于伸手打别人耳光的同时,也在打自己的耳光。人生就是这样,不让别人为难,不让自己为难,让别人活得轻松,让自己活得自在,这就是留余地的妙处。给别人留有余地,他一定会感激你,协助你,这也就等于给了自己一次成功的机会。

所以,你要培养自己的这种美德,切忌如下“四绝”:权力不可使绝;金钱不可用绝;言语不可说绝;事情不可做绝。

放别人一条生路,让他有个台阶下,为他留点面子和立足之地,这不太容易做到,但如果能做到,对自己则好处多多:

1.该饶人处且饶人。

得理不饶人,让对方走投无路,有可能激起对方“求生”的意志,而既然是“求生”就有可能是不择手段,这对你自己伤害,好比老鼠关在房间内,不让其逃出,老鼠为了求全,将咬坏你家中的器物。放他一条生路,他“逃命”要紧,便不会对你造成伤害。

2.做事做人,下手不必过重过毒。

人海茫茫,但却常“后会有期”,你今天得理不饶人,焉知他日不二人狭路相逢?若届时他势旺你势弱,你就有可能吃亏,“得理不饶人”?因为这对你的“大好处”影响并不大;至于“小好处”,好处既小,更没有不饶人的必要。

同类推荐
  • 读《史记》学生活

    读《史记》学生活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开国皇帝。《秦姑皇本纪》以编年记事的形式,记载了秦始皇及秦二世一生的主要活动和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反映了秦王朝建立前后四十年间风云变幻的历史场景。
  • 为公司工作为自己打拼

    为公司工作为自己打拼

    有一本流行一时的书讲了一个道理:不功利的人往往会更为顺利地获利。原因很简单:功利的人常常在追逐功利的过程中丧失原有的目标。而不只盯着“利”字的人因为排除了功利的干扰,反而能做出更加正确的判断。尤其是,这种品格常常会化为脱俗的人格魅力,极容易令上司欣赏。
  •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

    本书从“是什么让我们内心弱小”和“如何让自己变得内心强大”两个核心出发,用通俗风趣的语言、犀利深入的分析,以凤姐、范跑跑等网络红人、古今中外人物诸葛亮、苏格拉底等和当下热门话题为例,分析我们在职场、人际、两性、社会等各种关系中的心理状态和博弈关系。
  • 青少年教育自助金点子-找准人生坐标——明确目标

    青少年教育自助金点子-找准人生坐标——明确目标

    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被继母陷害,受父亲晋献公怪罪,被逼逃亡到翟国。因他为人贤德有才干,声望很高,所以晋国的一些知名人士跟去翟国追随他。重耳在翟国一住就12年。这期间晋国发生大乱,献公死后,以里克为首的大臣们,发动政变,杀死了骊姬的独生子奚齐和公子卓子,清除了骊姬和她的党羽。大臣们公议,派人迎接重耳回国做国君。重耳考虑到,自己这样回去,就等于承认在幕后操纵:趁父亲丧葬时策划叛乱和主使人杀死两个异母弟弟,因而坚决拒绝。大臣们没法子,后来只好接了他的异母弟公子夷吾回去做国君,就是晋惠公。晋惠公猜忌重耳会回来抢夺君位,便派出刺客到翟国去行刺他。重耳事先得到消息,被迫匆匆离开翟国,再次过上流亡生活。
  • 大学毕业生建功立业先进事迹报

    大学毕业生建功立业先进事迹报

    为大力宣传优秀大学毕业生投身基层建功立业的感人事迹和可贵精神,集中展示当代大学生高扬爱国主义旗帜、艰苦创业、报效祖国的昂扬风貌,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2011年4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组织大学毕业生建功立业先进事迹报告团,赴各地高校巡讲。本书收录了6位报告团成员的报告稿及巡讲活动期间有关媒体的新闻报道,旨在引导广大学生勤奋学习,深入实践,提升思想道德素质,转变择业观念,增强创业信心,坚定报国理想,在服务祖国、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中成长成才、创造美好人生,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热门推荐
  • 聊斋剧作三种

    聊斋剧作三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隐婚首席观察报告

    隐婚首席观察报告

    她被人设计,成为了他传说中的女朋友。殊不知,在此之前,她早已嫁给了他,成了他的隐婚妻子!结婚两年,除了一纸结婚证,她和他的生活再无交集,谁料老爷子一声令下,她被空降为总裁秘书!她以下属的身份默默站在他身后,为他打点生活,辅助工作,无视他的一再挑衅!他听见别人讨论她的男朋友,还撞见她相亲!直到她和别人亲密的照片传得满城风雨,他阴冷警告,“我是不是该提醒你,你是谁的老婆!”第二日,奄奄一息的陆秘书颤抖地在自己的私密日记《总裁观察报告》里‘节操’一栏郑重填下:没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本草蒙筌

    本草蒙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新定诗格

    新定诗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一轮

    太一轮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神灵有性却以众生为偶,一个布满迷的少年背负着离奇的命运,亲人的逝去,爱人的仇恨,眼见神魔诸多杂碎,便要踏破九天,改动那千年才开启一时辰太一之轮,新款长篇神话《太一轮》邀您共赏。
  • 伯乐之眼

    伯乐之眼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叫李远航,我拥有一双在人群中可以发现“千里马”的眼睛,不管你是厨子,司机,还是小白领,我都能发现你不为人知的潜力。想要成为成功人士,其实是件很容易的事,前提是……你要先碰见我!(来来来,骚年,我看你骨骼清奇,万中无一,不如你把这本书翻开看看可好?)
  • 全职修真系统

    全职修真系统

    一个受尽各种讽刺的少年死了,然而,从21世纪带着他的修真系统称霸修真界,仙界。他的名字叫做龙天下!
  • 宜室宜家的女子

    宜室宜家的女子

    十二年过去,孙宜萧不改当初清澈无比的眼眸。她坐在典雅的欧式沙发上,一身华贵繁复的装扮,映衬出她紫罗兰般神秘优雅的气质。一张温润洁净的小脸委婉浅淡的笑容不染俗世尘埃。展信濛在侧,他的人生曾经风起云涌。如今也都安静闲适了。他的眼神不离她身,将她小心安放,免她一世烦忧。既然他们已经渡过缘法,那么在另一个他温柔痛苦的眼眸中。一切应该化为灰烬.................
  • 呆葫小帝后:帝君你别跑

    呆葫小帝后:帝君你别跑

    第一次见面,她说,“帅哥你别跑,你是跑到天涯海角我也要追到你!!”他挑眉悠哉悠哉地看着她说,“有本事你追到我再说啊~”第二次见面某帝对着满堂朝臣霸气侧露地说“想本君立后?除非天上掉下来”然只听头顶啊的一声,某女玩瞬移从天上掉下来,直接把某帝扑倒……某天,某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挑起某帝的下巴,霸气侧漏的道,“帝君你别跑哦~”某帝“好,本帝不跑,咱生娃”说着横抱起某女往房门跑去,某女哇哇大叫,指着一边看戏的娃子们“都这么多娃了,还不够?!”(菜鸟写书请多指教)
  • 挽言黎歌:愿君淡淡爱

    挽言黎歌:愿君淡淡爱

    他拉住她的手微微一笑:我们回家吧!她温柔回挽住他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