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55100000018

第18章 聪明外露,不如智慧深藏

领悟:装糊涂是你处世最好的外衣

自省:巧妙地隐藏自己的实力

技巧:聪明外露,就可能祸及自身改变你一生的30个关键做人智慧改变你一生的30个关键做人智慧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苏轼

中国旧时的店铺里,在店面是不陈列贵重的货物的,店主总是把它们收藏起来。只有遇到有钱又识货的人,才告诉他们好东西在里面。倘若随便将上等商品摆放在明面上,岂有贼不惦记之理。不仅是商品,人的才能也是如此,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才华出众而又喜欢自我炫耀的人,必然会招致别人的反感,吃大亏而不自知。所以,无论才能有多高,都要善于隐匿,即表面上看似没有,实则充满的境界。

孔子曾受教于老子,老子对他说:“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即善于做生意的商人,总是隐藏其宝货,不令人轻易见之;而君子之人,品德高尚,而容貌却显得愚笨。其深意是告诫人们,过分炫耀自己的能力,将欲望或精力不加节制地滥用,是毫无益处的。

领悟:装糊涂是你处世最好的外衣

人生在世,不应对什么事都斤斤计较,该糊涂时就糊涂,该聪明时就聪明,小事糊涂,不要小聪明,关键时刻,才表现出大智大谋。糊涂处世,收获智慧,让人认为你无能忽略你的存在,关键之时,不动声色先发制人,使人不知云里雾里。沉默是金,大智若愚是智者的自保方式。无论才能有多高,要善于隐匿,即表面上看似没有,实则充满的境界。

中国古代的道家和儒家都主张“大智若愚”,而且要“守愚”。大智若愚并非真愚,大智若愚的人给人的印象是:虚怀若谷,宽厚敦和,不露锋芒,甚至有点木讷。其实在“若愚”背后,隐含的是真正的智慧大聪明。大智若愚,这是兵家的计谋,也是处世的方略。

古人以为做一个真正明智的人,察又有“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什么叫“能不察”呢?就是在一群人中,唯有自己洞察了这件事的本质,而又偏偏有人不愿你把事实的真相说出来,于是只好装作不知,以免自己的智慧太过而遭不测。

春秋时,齐国有位智者叫隰斯弥。当时当权的大夫是田成子,颇有窃国之志。一次,田成子邀他谈话时,两人一起登临高台浏览景色,东西北三面平野广阔,风光尽收眼底,唯南面却有一片隰斯弥家的树林蓊蓊郁郁,挡住了他们的视线。隰斯弥在谈话结束后回到家里,立即叫家仆带上斧锯去砍树林。可是,刚砍了几棵,他又叫仆人停手,赶快回家。家人望着他莫名其妙,问他为什么颠三倒四的?隰斯弥说:“田之野唯我家一片树林突兀而列,从田成子的表情看,他是不会高兴的,所以我回家来急急忙忙地想要砍掉。可是后来一转念,当时田成了并没有说过任何表示不满的话,相反倒十分的笼络我。田成子是一个非常有心计的人,他正野心勃勃要谋取国位,很怕有比他高明的人看穿他的心思。在这种情况,我如果把树砍了,就表明了我有知微察著的能力,那就会使他对我产生戒心。所以不砍树,表明不知道他的心思,就算有小罪而可避害;而砍了树,表明我能知人所不言,这个祸闯的可就太大啦!”

这是一种典型的自保之术,所谓“察见渊鱼者不祥”是也。所以古人说:洞察以为明者,常因明而生暗,说的就是精于察人而产生的副作用,即“好丑在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士君子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而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

唐太宗有一次为了审察手下的文官中是否有贪官污吏,悄悄地叫心腹拿了国库绢去试贿。有一个管宫门的官吏不知,受了一匹,立即被太宗抓起说要处死。于是裴矩就对太宗说,这种考察方法不义,是陷人于法。明明是你叫人去送给他的,反过来又说人家受贿,这不是用计害人吗?这样下去,将来还有谁敢上朝做官呢?太宗听了,自感无言以对,于是召集文武,宣布自己的过错,以安抚人心。

糊涂处世,能息弥事端,力挽狂澜。过于执着,仅仅是能出事、滋事、扰事、闹事,被卷于漩涡之中,抛于险浪之巅。

清代文学家、书画家郑板桥,刻有一枚图章,上面刻的是四个篆字:“难得糊涂”。所谓“难得糊涂”实际上是清楚不过了。正因为他看得太明白、太清楚、太透彻,却又对个中缘由无法解释,倘若解释,更生烦恼,于是便装起糊涂,寻求逃遁之术。

现实人生确实有许多事不能太认真,太较劲。特别是涉及到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太认真,不是扯着胳膊,就是动了筋骨,越搞越复杂,越搅越乱乎。顺其自然,装一次糊涂,不丧失原则和人格;或为了公众为了长远,哪怕暂时忍一忍,受点委屈,也值得。有时候,事情逼到了那个份上,就玩一次智慧,让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是“难得糊涂”。

自省:巧妙地隐藏自己的实力

人人都会想表现聪明,装糊涂似乎是很难的。《菜根谭》说:“鹰立如睡,虎行似病。”这就是说老鹰站在那里像睡着了,老虎走路时像有病的模样,这就是他们准备捕捉食物前的手段,所以一个真正具有才德的人要做到不炫耀,不显才华,这样才能很好的保护自己。

古时有“扮猪吃虎”的计谋,以此计施于强劲的敌手,在其面前尽量把自己的锋芒收剑,“若愚”到像猪一样,表面上百依百顺,装出一副为奴为婢的卑恭,使对方不起疑心,一旦时机成熟,即一举把对手结果了,这就是“扮猪吃虎”的妙用。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当时刘备落难投靠曹操,曹操很真诚地接待了刘备。刘备住在许都,以衣带诏签名后,为防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此迷惑曹操,放松对自己的注视。一日,曹操约刘备入府饮酒,谈起以龙状人,议起谁为世之英雄。刘备点遍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张绣、张鲁、韩遂,均被曹操一一贬低。曹操指出英雄的标准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刘备问:“谁人当之?”曹操说,只有刘备与他才是。刘备本以韬晦之计栖身许教,被曹操点破是英雄后,竟吓得把匙箸也丢落在地上,恰好当时大雨将到,雷声大作。刘备从容俯拾匙箸,并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将自己的惶乱掩饰过去。从而也避免了一场劫数。刘备在煮酒论英雄的对答中是非常聪明的。

刘备藏而不露,人前不夸张、显炫、吹牛、目中无人、装聋作哑不把自己算进“英雄”之列,这办法是很让人放心的。他的种菜、他的数英雄,至少在表面上收敛了自己的行为。一个人在世上,气焰是不能过于张扬的。

人们处于劣势时会有求胜的谋略,然而没有隐藏的功夫就会过早泄露天机,不能在充分准备之后狠狠打击对方。用心忍,下手狠,可达一招制胜之功。

魏帝曹芳时,曹爽、司马懿共同辅政。曹爽要大权独揽,排挤司马懿,司马懿表面回避,暗中却为夺权作准备。正始九年(248年)冬天,曹爽的党羽李胜出任荆州刺史,曹爽令他以向司马懿辞行为名,察看他的动静。司马懿早就看出李胜的来意,便装起病来。见李胜时,他让两个婢女扶着,手中的衣服连连落在地上。他又用手指指嘴,意思是说我渴了,婢女端来一碗粥喂他,司马懿一边喝,粥却一边从他的嘴角流出,流满了前胸。李胜见到这种情况,不禁生出怜悯之心,说:“听说您旧风疾复发,没想到病成这个样子!”司马懿说话非常缓慢,才能接得上气。他说:“听说你要到并州为官,那里接近胡人,你要好自为之。”李胜说:“我不是要去并州,而是去荆州。”司马懿又装作没听清,胡乱打岔,李胜一再大声解释,司马懿才听明白。他说:“你要到荆州作刺史,我料想快不行了,这可能是与你的最后一面,我们今天是生死之别,我要让我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与你结为朋友,你不要抛弃他们。”说完这话便流泪哽咽,样子十分凄惨。李胜回去后,向曹爽汇报了司马懿的样子,曹爽便放松了对司马懿的警惕。后来司马懿乘曹爽不备,发动政变,夺得大权。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是苏轼的观点。本来有大勇,却装出怯懦的样子,本来很聪明,硬装作很愚拙的样子,如此可以保全自己的人格,同时也可以做到不随波逐流。真正的大智大勇者未必是大肆张扬的人,徒有其表,也要看其实力。“盖众川合流,务欲以成其大;土石并砌,务以实其坚,是故大智若愚焉耳。”百川合流,而成其大;土石并砌,以实其坚,这才是大智若愚。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你怎样标榜自己,充其量都是个普通人,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因为自己过去的奋斗,这里面有着别人的不少心血。因此,名人的尾巴夹得很紧,他们和别人的差距不在于他是一个名人,而在于他们知道人这一辈子都不容易,得活自己的,更要尊重别人的。正如《菜根谭》所说:“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因为“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平气和者百福自集。”

过于炫耀自己的能耐,有时反而有可能导致人生的失败。

魏王的异母兄弟信陵君,在当时名列“四公子”之一,知名度极高,因仰慕信陵君之名而前往的门客,达3000人之多。

有一天,信陵君正和魏王在宫中下棋消遣,忽然接到报告,说是北方国境升起了狼烟,可能是敌人来袭的信号。魏王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放下棋子,打算召集群臣共商应敌事宜。坐在一旁的信陵君,不慌不忙地阻止魏王,说道:“先别着急,或许是邻国君主行围猎,我们的边境哨兵一时看错,误以为敌人来袭,所以升起烟火,以示警戒。”

过了一会儿,又有报告说,刚才升起狼烟报告敌人来袭,是错误的,事实上是邻国君主在打猎。于是魏王很惊讶地问信陵君:“你怎么知道这件事情?”信陵君很得意地回答:“我在邻国布有眼线,所以早就知道邻国君主今天会去打猎。”

从此,魏王对信陵君逐渐地疏远了。后来,信陵君受到别人的诬陷,失去了魏王的信赖,晚年沉溺于酒色,终致病死。

任何人知道了别人都不晓得的事,难免会产生一种优越感,对于这种旁人不及的优点,我们必须隐藏起来,以免招祸,像信陵君这样知名的大政治家,因一时不知收剑而导致终身遗憾,岂不可惜?

《易经》上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无此器最难,有此器不患于此时。英国19世纪政治家查士德斐尔爵士曾对他的儿子做过这样的教导:“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更聪明。”夹尾巴是一种道德选择,因为这不仅代表着你的清醒,还代表着你对以往朋友帮助的感谢。如果你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必然把尾巴翘得高高的。抑制不良的欲望,就要保持一颗平常之心,赶走狂妄的情绪。趾高气扬的人要获得人生的增长点,就应该向一切尊重人类生命的道德力量鞠躬,不要担心自己表现出愚蠢的样子,人应该全面地发展,就得质朴谨慎求实。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尾巴绝不是旗帜。我们衡量一个人有多么成功,从来不看它的尾巴有多么高,要看的是他脚踏实地的能量。而且,以别一个角度考虑,他只要投入,就很难有翘尾巴的时间,翘尾巴是闲人的专利,因为他们“无事”,所以总想表露自我,从而生出些“非”来。而奋斗者恰恰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他们考虑的是如此更上一层楼,坐在冷板凳上不知疲倦的他们没把屁股露出来,所以,他们一直受到别人的尊重。

技巧:聪明外露,就可能祸及自身

世上有真聪明与假聪明之分。有些人以为聪明绝顶,没有任何对手,其实最容易失败者,正是此类人。真聪明者往往让人不知其聪明,而以最大限度地做成大事为要。

三国时期,杨修在曹操手下任主簿,起初曹操很重用他,杨修却不安分起来,起先还是耍耍小聪明,如有一次有人送给曹操一盒奶酪,曹操吃了一些,就又盖好,并在盖上写了一个“合”字,大家都弄不懂这是什么意思,杨修见了,就拿起匙子和大家分吃,并说:“这‘合’字,是叫人各吃一口啊,有什么可怀疑的!”

还有一次,建造相府,才造好大门的构架,曹操亲来察看了一下,没说话,只在门外写了一个“活”字就走了。杨修一见,就令工人把门造窄。别人问为什么,他说门中加个“活”字不是“阔”吗?丞相是嫌门太大了。

杨修有个毛病就是不看场合,不分析别人的好恶,只管卖弄自己的小聪明。当然,光在这些还不会出什么大问题,谁想他后来竟渐渐地搅和到曹操的家事里去了。

在封建时代,统治者为自己选择接班人是一个小极小严肃的问题,而那些有希望接班者,也不管是兄弟还是叔侄,简直都红了眼,所以这种斗争往往是最凶残、最激烈的。但是,杨修却偏偏不识时务地挤到这场危险里去,而且还忘不了卖弄自己的小聪明。

曹操的长子曹丕、三子曹植,都是曹操选择继承人的对象。曹植能诗赋,善应对,很得曹操欢心。曹操想立他为太子。曹丕知道后,就秘密地请歌长(官名)吴质到府中来商议对策,但害怕曹操知道,就把吴质藏在大竹片箱内抬进府来,对外只说抬的是绸缎布匹。这事被杨修察觉,他不加思考,就直接去向曹操报告,于是曹操派人到曹丕府前盘查。曹丕闻名后十分惊慌,赶紧派人报告吴质,并请他快想办法。吴质很冷静,让人来转告曹丕说:“没关系,明天你只要用大竹片箱装上绸缎布匹抬进府里去就行了。”结果可想而知,曹操因此怀疑是杨修帮助曹植来陷害曹丕,十分气愤,就更讨厌杨修了。

还有,曹操经常要试探曹丕、曹植的才干,每每拿军国大事来征询他们的意见,杨修就替曹植写了十多条答案,曹操一有问题,曹植就根据条文来回答,因为杨修是相府主簿,深知军国内情,曹植按他写的回答当然事事中的,曹操心中难免又产生怀疑。后来,曹丕通过曹植的随从,把杨修写的答案呈送给曹操,曹操气得两眼冒火,愤愤地说:“匹夫安敢欺我耶!”

又有一次,曹操让曹丕、曹植出邺城的城门,却又暗地里告诉门官不要放他们出去。曹丕第一个碰了钉子,只好乖乖回去,曹植闻知后,又向他的智囊杨修问计,杨修干脆告诉他:“你是奉魏王之命出城的,谁敢拦阻,杀掉就行了。”曹植领计而去,果然杀了门官,走出城去,曹操知道以后,先是惊奇,后来得知事情真相,愈加气愤。

最后机会果然来了,建安24年(公元219年),刘备进军定军山,他的大将黄忠杀死了曹操的爱将夏侯渊,曹操亲自率军到汉中来和刘备决战,但战事不利,要前进害怕刘备,要撤退又怕人耻笑。一天晚上,护军来请示夜间的口令,曹操正在喝鸡汤,就顺便说了:“鸡肋”,杨修听到以后,便又耍起自己的小聪明来,居然不等上级命令,只管教随从军士收拾行装,准备撤退。曹操知道以后,他竟说:“魏王传下的口令是‘鸡肋’,可鸡肋这玩意儿,弃之可惜,食之无味,正如我们现在的处境一样,进不能胜,退恐人笑,久驻无益,不如早归,所以才先准备起来,免得临时慌乱。”曹操一听,差点把脑血管气炸,大怒道:“匹夫怎敢造谣乱我军心!”于是喝令刀斧手,推出斩首,并把首级悬挂在辕门之外,以为不军令者戒。

虽然曹操事后不久果真退了兵,但平心而论,杨修之死也实是死在自己耍弄聪明。设想两军对垒,是何等重大之事,怎么能根据一句口令,就卖弄自己的小聪明,随便行动呢?无论有没有前面所说的那些芥蒂,单这一点也足以说明杨修其人是恃才傲物,我行我素,只相信自己,不考虑事情后果的。杨修的办事为人,确实值得考虑,我们只应把它作为前车之鉴,切不可把他当成聪明的楷模。

如果你能顺利地看透对方的本意,事情是不是就算完了呢?不,双方的斗智这时才真正开始。能透视对方的内心,只不过使你得到一种有利武器罢了,更重要的是,你应如何使用抓在手中的这把利器?如果这懂得使用的方法,只知道手拿利器乱挥乱舞,不但不能击中别人,相反的很有可能伤害到自己,因此切勿乱用这把容易伤人的利器。

许多智商极高的人会做出各式各样自毁前程的蠢事,聪明人为什么会遇到失败的尴尬呢?

1.自以为是。

聪明人总是比一般人多知道些事情,因此,很容易就以为自己无所不知。

2.孤立无援。

一个人如果特别聪明,那么他从小就容易离群孤立,因为他觉得自己和其他儿童格格不入,对思维比他们慢的人不耐烦,于是很自然地会物以类聚,只和别的聪明少年交往。成年后如果继续保持这种习惯,“天马行空,独往独来”,不屑与人合作,并用自己的聪明排斥他人的经验,拒绝接受他人的意见,大事就不妙了。

3.不顾后果。

聪明人总是在想“我的下一个高招是……”由于他们老是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他们都喜欢行附带招,结果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害。

4.过分好胜。

许多聪明人都不了解一个简单的事实:强中更有强有手,那山更比这山高,即使你站在某一领域的顶点,你在这方面胜人一筹,也并不等于在另一方面也一定能成功。

聪明人失败的关键原因在于:看不起别人,常把自己摆在高高的位置上,而且做事不计后果,总想把打败。

耍小聪明的人有两种灾祸,一个是被人猜忌防范而招祸,一个是自己会把事情办坏而难成大事。它可以使人得意于一时,获得心理上的满足,然而,终究还是自毁,永远不会取得真正的、伟大的成功。一个欲成大事的人若耍小聪明就会早早被扼杀在摇篮里,一个处处被人防范的人怎么能真正取悦于上司和同事?又怎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因而,凡欲成大事的人要从杨修之死中吸取深刻的教训以警戒自己:

1.才不可尽露。

杨修是绝顶聪明的人,也算爽快,且才华横溢,其才盖主。这恰恰犯曹操的大忌。殊不知,有些帝王将相是不喜欢别人胜过自己的。而杨修却恃才放旷,无所顾忌,碰上曹操这个生性多疑的“奸雄”,能不碰壁吗?

2.人不可耍“小聪明”。

杨修的确很聪明,他能聪明得看透别人看不到的许多东西,能猜透别人猜不透的许多东西。然而,他又太愚蠢了,愚蠢得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终于,他的表面的聪明使他愚蠢地走上了绝路。他小聪明的过分外露,他小聪明无节制的滥用,注定了他在尔虞我诈的官场,成不了大气候。注定了他在通向权力的道路上成为失败者。

成就一番辉煌伟业,一要虚心谨慎,切忌恃才放旷,无所顾忌;二要胸有成府,千万不要出不必要的风头,耍小聪明。

真正灵活的人是深知什么叫“聪明”,什么叫愚蠢的。耍小聪明出尽风头,到头只能更招人厌,杨修是中国历史上这类人的典范,从他的一些事迹中可以看出,他的才智的确过人,但太喜欢在曹操面前强出头,最终还是走上了被毁灭的道路。

同类推荐
  • 职场新人脱胎换“装”指南

    职场新人脱胎换“装”指南

    社会新人,拼的不是脑浆是装腔!你的世界在别人看起来有多妙,就看你装腔的功夫好不好!对于初入职场的新人来说,如何让职场老鸟们一眼看见你时不生出反感情绪,那么,要装就装全套,360度无死角!
  • 思考制胜

    思考制胜

    现代成功学奠基人,世界著名励志大师。曾担任过美国两位总统威尔逊和罗斯福的顾问,在人际学、创造学、成功学等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和崇高的地位。希尔关于成功学的作品自问世以来一直风靡全球,创造了人类出版史的奇迹,是所有梦想成功、追求成功者的必读教科书。
  • 老板不说,但你要做到的事

    老板不说,但你要做到的事

    有些事老板没说,但是员工要去做;有些事老板没交代,但员工心里要明白。事实上,所有老板都更喜欢积极主动的员工,所以有些事别让老板来教。本书作为一本企业老板和员工可以共同分享的职业培训书,从工作习惯入手,告诉员工在工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和学习改进的地方,涵盖了工作态度、方式方法、执行、团队合作、关注细节等多个方面,帮助员工实现从普通到优秀再到卓越的蜕变,最终成为职业化的、卓越的职场精英。同时,作为企业送给员工的培训读本,本书为企业老板说出他们想告诉提醒员工的事,让老板不用事必躬亲即可拥有素质高、能力强的员工。
  • 心灵瑜伽:如何正确把握自己的心态

    心灵瑜伽:如何正确把握自己的心态

    《心灵瑜伽:如何正确把握自己的心态》以独特的视角,阐明快乐的真谛。文字优美.语言流畅.书中收集了关于爱情、友情、家庭等充满睿智的故事和震撼心灵的情感历程,以及关于心灵污点的警喻……它们会告诉你怎样去领悟生活、感知生活和享受生活.帮你阐释心理的困惑.助你寻找快乐的秘方,从而使你不被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所困,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快乐地面对世界。
  • 卓越员工的12项修炼

    卓越员工的12项修炼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员工就是企业的根本,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一个企业要想发展,要想成就一番伟业,就必须要有一群卓越的员工为之而奋斗。然而,在绝大部分的企业里,员工的素质良莠不齐,有高有低,有好有差。众所周知,一只木桶的容量不是由那块最长的木板决定的,而是取决于那块最短的木板。所以,只有你把那些短块的木板加长,木桶才能装更多的水。企业也一样,只有当你的整个团队成员都爱岗敬业、明确目标、团结合作、自动自发、勇于负责、注重细节、高效执行、精打细算、懂得感恩、勇于创新、追求结果、与企业同舟共济,这样你的企业才会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最终走向卓越,成就长青基业。
热门推荐
  • 仙生请留步

    仙生请留步

    漫漫修仙路,拜师第一步。那仙生您收下我吧?我保证天资聪颖。(废话你都活过一辈子的人了),我一定吃苦耐劳!(你当本仙生是招全日制打工仔啊?)我能够顺利飞升!(知道你灵根好,可灵气也要够你修不是?)那,那,那,我就缠上您了,仙生您就收了我吧!(这个我信。)不过收字太难听,走,修仙去。哎!仙生等等我!-----------------------啊,蔓蔓简介无能的,其实看内容吧,看内容吧!
  • 天庭代理系统

    天庭代理系统

    有一天一个稀奇古怪的小飞人出现在李乐的面前。小飞人一脸正经的对他说:“拯救世界的任务就交给你了,为了爱与和平,让我们一起战斗!”李乐脸色郑重的点了点头,庄重的接过天庭代理人的职务。小飞人告诉他,只要有积分什么都可以兑换。于是李乐托着下巴,若有所思的看着传说中的蟠桃人参果,风火轮金箍棒金刚琢,嫦娥织女白素贞.“这些我真的都能得到?”“只要有积分,要多少有多少哦!”小飞人扑打着一对小翅膀,认真的点了点头。于是李乐带领着天兵天将,吃着蟠桃人参果,玩着紫金葫芦金箍棒的美好生活在一个不小的都市里快乐的生活着。哦,还有几个侍女。竟然是……仙女?【新书《穿入聊斋世界》已发,求收藏
  • 狂傲天穹

    狂傲天穹

    当世界一切都阴暗,那最后一点光明,该如何去保留
  • 神眼剑狂风

    神眼剑狂风

    这是争霸热血的世界,这是天骄挥舞群雄纷争的乱世,这是血与火交织的残酷大道,这是至强者才能够卓立的绝巅,这是问鼎仙道的盛世!来自最末的家族少年,觉醒了隐藏体内的血脉,开启神眼,从此,世界因此震荡!一艘幽灵船,满载罪恶,怀着无以尽述的复杂心情,他,要通过最大的考验重临故地!
  • 树下月桦

    树下月桦

    如果说生活是一本书,我们就是书里那有趣的文字。看似简单快乐,可却无法挣脱束缚。命运就像铁轨一样,畅通无阻,偶尔上帝会跟你开一个小玩笑,突然的变向行驶会让命运有些许颠簸,可是改变的方向并不会让你迷失自我,反而会更好的欣赏美景,也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或某个人。这个人会一直陪伴你走下去也说不定。
  • 夫君,爱我到我碗里来

    夫君,爱我到我碗里来

    她——穿越五年之久没有出过一次门!穿越到一个历史都没有记载的朝代,她古灵精怪,霸气外露!一次面具大会,她遇到了他,并且还出言不逊得罪了他。他——是当今的太子,品学兼优,不喜女子,一次偶遇他遇到了她,从此他便日夜思念着某女子!她的出现,她的背影,深深的烙印在了他的心里。haha!且看女主如何遇六位美男,如何驯服六匹烈马!
  • EXO独宠我

    EXO独宠我

    她,苏沫雪,是一个孤儿,天真活泼可爱,从小是由院长带大,在星辰学校上大二时,被选为去韩国圣樱学院的交换生,遇到十二位不一样的少年,他们能擦出怎样爱的火花
  • 强袭风暴

    强袭风暴

    众生相生,众生相死,存在的是那轮回的盘子。万事方来,万事方去,带不走的是沉淀在心中的记忆。在这机甲纵横的时代,一位仙侠世界穿越过来,却失去修行能力的人能够做什么?是低调,还是高调;是创建一个国度,还是充当游侠英雄?当一个个阴谋想他袭来的时候,他又能做什么?是直面面对,还是猥琐反击;是斗争到底,还是退而再战。当一波波美女扑面而来的时候,他又会做什么?是接受呢,还是……接受呢。白林站在花丛中犹豫了。
  • 太一道士

    太一道士

    一个孤儿被遗弃道观,学道下山归来,看他演绎出怎样一幅画卷
  • 桃色都市

    桃色都市

    男未婚,女未嫁,勾勾搭搭,多融洽。狼性毕露,衣冠楚楚的都市生活。这样一片能量消蚀巨大的暗域,是围绕胴体的滥用和挥霍,是负能量的扭曲、恶搞与狂欢。耻感被拆散了骨架,道德满地找牙,被普遍遵从的主流共识被弃之如敝屣,交易成本一律向着主流价值尺度的反向攀升。桃色都市书友群:455299582,喜欢桃色都市的友友们一起来happy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