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71900000007

第7章 防范传染性疾病的日常措施

不当的生活方式是滋生传染性疾病的温床,应当在生活中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为自己铺上防病的床垫。

——〔西〕安德烈·

维夫斯

传染源是滋生传染性疾病的罪恶温床。远离传染性疾病的侵害,呵护健康圣地,首先应远离传染源,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在于医学知识的普及和科学文明习惯的养成,更在于人们日常防范措施的落实和完善。现代传染病菌花样翻新,无孔不入,生命力顽强,日常生活中丝毫的纰漏,都给传染病菌造成扩散和繁衍的机会。在长期实践中健全起来的对传染性疾病的日常防范措施,筑造了抵御传染病菌的长城,能把传染病菌杀死或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人们生活于一张安全保护网里。

了解一些传染病的日常防范措施,对于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减少和杜绝被传染菌病感染十分必要。其意义,已完全超出了防传染病传播的层面,在培养了我们的生命保护意识的同时,也为文明的进步和健康的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1.远离传染源:安全度过每一天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明确传染源的危害性,远离传染源,是防范传染病感染的根本措施。

(1)病人作为传染源

病人是最重要的传染源,因为病人体内存在大量病原体,又具备某些促进向外播散病原体的症状,因此排出病原体的数量大、机会多,有些传染病如麻疹、水痘,病人是惟一传染源。

[1]病程各期及其传染性

传染病的病程可分为潜伏期、临床症状期和恢复期。各期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同,主要取决于他们是否排出病原体及其数量和频度。

a。潜伏期: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临床症状出现的这一段时间称为潜伏期。各种传染病均有固定的潜伏期,但其长短不一,短至数小时,如细菌性食物中毒;长至数年,如艾滋病的潜伏期2~10年或更长。潜伏期的变动可能与侵入病原体的毒力、剂量、感染的途径和宿主的抵抗力有关,一些传染病在潜伏期末可排出病原体,因而具有传染性,如麻疹等。

b。临床症状期:此阶段病人都可以排出病原体,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由于此时病原体在人体内繁殖最多,有些症状又利于病原体排出,如腹泻、咳嗽、喷嚏等,因此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也大。

c。恢复期:一般讲恢复期传染性逐渐消失,但有些传染病如伤寒、痢疾、乙型肝炎等在恢复期仍排出病原体,时间长短不一,甚至可终生排菌(毒)。

[2]各型病人传染性强弱

临床症状明显的病人是重要的传染源,这是由于:

a。病人体内病原体数量多。

b。临床症状有利于病原体的排除和传播。

c。病人常需要他人护理,增加了传播的机会。

但另一方面,由于症状明显常需卧床休息或被隔离,也限制了病原体的播散机会。

轻型或非典型病人,由于症状轻微易被误诊或延误治疗,不被隔离,这类病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非常重要。常见到轻型病人从事餐饮、副食行业或托幼工作,引起传染病暴发的事例。

对于隐性感染者一般需作血清学诊断或作病原学检查才能发现,许多隐性感染者具有传染性,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可忽视。对从事餐饮、副食、托幼等重点行业人群常规体检则更显重要。

(2)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

病原携带者指无任何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无论是带菌者、病毒携带者、原虫或蠕虫携带者统称为病原携带者。

[1]潜伏期病原携带者

指在潜伏期内携带病原体者。这类携带者多在潜伏期末排出病原体,相关疾病有霍乱、痢疾、伤寒、水痘、麻疹、甲型肝炎等。

[2]恢复期病原携带者

指在临床症状消失后仍能在一定时期内排出病原体者,相关疾病有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伤寒、痢疾、乙型肝炎等。一般情况,恢复期携带病原体时间较短,但少数可持续较长时间,个别可持续终生。凡携带病原体在3个月以内者称为暂时性病原携带;超过3个月以上称为慢性病原携带,如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等。病原携带者往往有间歇排菌现象,应反复多次检查,至少3次阴性才可认为不带菌。应加强对重点行业的工作人员(餐饮、副食、水源、托幼等)体检并严格管理此类人员,否则易引起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3]健康病原携带者

指整个感染过程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排出病原体者,相关疾病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脊髓灰质炎、白喉、霍乱、乙型肝炎等,健康病原携带者可能是隐性感染的结果。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意义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携带者的类型、排出病原体的数量、持续时间,更重要的取决于携带者的职业、个人卫生习惯、社会活动范围,以及环境卫生、生活条件和卫生防疫措施等。

(3)受感染的动物作为传染源

许多动物的传染病可以传染给人,如布鲁菌病、炭疽、狂犬病、牛型结核、钩端螺旋体病等。这些疾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中是在动物之间传播的,不管有没有人参与,它都可以传播,这类疾病称为动物病(zoonoses)。其中有一些是动物(主要是哺乳动物)和人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称为“人兽共患病”,即人类和脊椎动物由共同的病原体引起的,在流行病学上又有关联的疾病。另外也可以通过动物食品或其他产品的传播使人致病。由各种病原体所引起的“人兽共患病”约200种以上。这些动物病在自然界野生动物间不依靠人而传播,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传给人,这种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如鼠疫、森林脑炎等。

某些节肢动物可以通过卵而垂直传播,把病原体传至下一代而起到传染源的作用,如恙螨传播立克次体,蜱传播森林脑炎病毒。

作为传染源的动物主要有:

[1]家畜及家养动物作为传染源所能传染主要疾病的牛、绵羊:炭疽、布鲁菌病、血吸虫病等。

猪:钩端螺旋体病、乙型脑炎、布鲁菌病、旋毛虫病等。

狗:狂犬病、黑热病等。

猫:弓形体病、空肠弯曲菌病等。

[2]野兽:狼传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等。

[3]啮齿类动物:鼠疫、弓形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森林脑炎、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恙虫病、Q热、立克次体病、蜱传回归热等。

[4]鸟类(家禽及野禽):流行性乙型脑炎、鹦鹉热、森林脑炎、空肠弯曲菌肠炎等。

动物作为传染源的危险程度,主要取决于人们与受感染动物接触的机会和接触的密切程度(特别是分泌物、排泄物),另外与传染动物的种类、密度等有关。

2.隔离传染源:划出安全线

隔离,就是把有传染性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置于不传染他人的条件下,防止病原体扩散,便于管理和消毒。同时,病人可得到及时的治疗,早日恢复健康,起到控制和消灭传染源的作用。隔离在预防传染病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隔离必须早期和及时。传染病病人,特别是重症患者,可排出大量病菌、病毒等病原体,传染给周围人或污染环境,造成大流行。因此,对病人隔离得越早越好。要想早隔离,必须早发现、早诊断。一旦确诊,要及时隔离。

隔离必须严格彻底。病人的吃喝拉撒住、医疗、检查等均应在隔离处进行。病人的一切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物都必须严密消毒。直到隔离期满方可解除隔离。隔离期根据病种不同而长短不一,或者根据患者症状及排菌消失的原则来决定期限。

根据传染病的种类、阶段来决定隔离的种类。比如,乙型脑炎只能通过蚊子吸血传染,故只需防蚊隔离,防止蚊子飞入病房就能达到不传染的目的。血吸虫病、恙虫病、森林脑炎、钩端螺旋体病,并不会直接传染人,病人也就不需要隔离。

隔离能有效阻断传染因子扩散,使之不能进入健康人体内,达到阻止传染病传播的目的。在实践中,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1)呼吸道隔离

主要针对通过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肺炎、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等),病人应单独住(同种病可住一室),通往其他房间的门窗尽量不开。病人在咳嗽、喷嚏时使用纸巾遮住口鼻部,用过的纸巾等应焚烧。吐痰的病人应用有盖的杯子作为痰杯,痰杯内应有20~50ml消毒剂,痰杯每日消毒1次。病人使用的餐具、口杯等物品应固定专用,每日消毒。病人外出必须戴口罩,其他人进入病人房间亦应戴口罩。接触病人前后均应洗手(消毒)。

(2)消化道隔离

主要针对消化道传染病(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霍乱,阿米巴痢疾,细菌性食物中毒等),病人应单独进餐,餐具固定专用,每餐后消毒;病人的大便、呕吐物应消毒。病人在便后应严格洗手。接触病人或病人的大便时可戴橡胶手套,接触后应立即洗手消毒(戴手套也应洗手消毒)。

(3)血液/体液隔离

血液或体液隔离适用于乙、丙、丁、庚型病毒性肝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等。尽量不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过性生活应用安全套,不共用注射器。皮肤有破损时接触病人应戴手套,皮肤无破损接触了病人的血液/体液,用肥皂类、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2~3遍。如血液/体液洒于地上,用高效消毒剂如含氯消毒液或漂白粉干粉倒于血液上,没过(或大于)血迹范围,搅拌后半小时再清扫倒入厕所。

(4)昆虫隔离

适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及登革出血热、斑疹伤寒、疟疾、黑热病、回归热等。有相应的防蚊、防虫设备(纱窗、纱门、蚊帐、灭蚊器等),每日喷洒有针对性的杀蚊、虫药物。

(5)接触隔离

狂犬病、皮肤炭疽病等,需采取接触隔离。严重的病人应单独住,密切接触病人和接触病人伤口、脓液或引流液,应穿隔离衣、戴乳胶手套。进出病人房间和接触病人都要认真洗手。接触病人伤口的物品处理程序是:消毒-清洗-再消毒。病人伤口换下的敷料须立即用双层不透水、气的材料包装后送去焚烧。

3.常见传染病的隔离期限

传染病的隔离期限原则上是根据病人传染性的期限来决定的,传染期结束或消除了传染性时,才可解除隔离。

一般来说,按该种传染病的最长传染期订出隔离期,有条件的地方,应以细菌或病毒的检验结果,证实病人不再排放病菌、病毒才可以解除隔离。但多数情况下是按照事先制订的隔离期限执行的。传染病的隔离期限。

4.消毒:净化你的生活空间

消毒,就是用一切方法消灭或清除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消毒,是切断传染途径的重要方法,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发生、流行和致病微生物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日常生活中时刻离不开消毒。如洗手洗脸,就是一种物理性消毒方法,可清除手和脸上的细菌,保持皮肤清洁,否则易受细菌感染而生疖疮等。特别是当家庭中有传染病人时就更需要消毒,随时把病人排放细菌、病毒等病原消灭,防止传染给健康人。因此,消毒不论是在平时还是在有传染病发生时,都十分重要,必须随时进行消毒,确保身体健康。

消毒的种类很多。按是否发生传染病可分成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按消毒方法可分物理消毒、化学消毒、生物消毒等。

(1)疫源地消毒

这种是指存在着或曾经存在过传染源的地方,如病人的住室或病人入院、死亡前的住室及病畜的棚圈等地方,会污染上大量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对健康人有很大的威胁,必须经过消毒处理,杀灭或清除这些病原体,才不会传染给健康人,故应进行消毒。

疫源地消毒依消毒时间之不同,又可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两种。

随时消毒,是指病人、病动物等传染源仍在时,随时可排出病原体。为了防止传染,就需要随时随地进行消毒。如对病人的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使用的物品要及时消毒,迅速杀灭病原体。随时消毒的特点是多次、重复地进行消毒。

终末消毒,是指病人、病动物等传染源住院、转移、死亡以后对其住处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目的是完全消灭或清除传染源留下的一切病原体,使其无害化。这种消毒主要是针对病原体抵抗力比较强的传染病,如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肺结核、炭疽等。一些抵抗力较弱的传染病病原体,如麻疹、百日咳等,病人走后不需要做终末消毒。

(2)预防性消毒

这种在健康人的家中及公共场所尚未发生传染病时,为防止发生传染病而进行的消毒。如餐具、茶具、酒具的消毒,衣被的晒洗,水果和蔬菜的消毒,食前便后洗手等。经常进行预防性消毒是生活、文化水平提高的标志。另外,人人、家家做好预防性消毒工作,将会大大减少传染病、食物中毒及一般细菌感染的发病,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5.常见传染病的消毒方法

传染病种类很多,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也很多,它们的抵抗力有强有弱,感染者排出病原体的方式各不相同,传染方式也不一样。各种传染病的消毒方法不尽相同,需要引起人们的特别注意。

6.杀虫:消灭传染病菌的携带者

与人类历史相当甚至更古老的蚊蝇等害虫,在与我们形影不离朝夕相处中,传播给人类大量的防不胜防的传染疾病。防范传染性疾病,必须从病菌携带者入手,杀灭害虫已成为人们战胜传染性疾病的主要措施之一。

(1)家庭卫生害虫的危害

家庭卫生害虫对人身的健康有很多危害,大致可分为以下三方面:

[1]传播疾病

家庭卫生害虫至少可以传播几十种人类疾病,其中疟疾、登革热、痢疾、伤寒、肝炎、鼠疫、地方性斑疹伤寒、森林脑炎、流行性出血热及钩端螺旋体病等危害相当严重。如按蚊传播的疟疾,建国前我国每年被感染的人有3000多万,80年代每年被感染的人仍有60万。

[2]影响休息

蚊子、跳蚤等的叮咬吸血,苍蝇、蚂蚁等的骚扰,即使不传播疾病,也影响人们的休息和工作质量。

[3]损害财物

这些卫生害虫污染食品和粮食,既导致疾病的传播,也造成极大的浪费。有的害虫对家具、衣物、书画、家畜构成一定的危害。

(2)家庭杀虫的原则

杀虫的原则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好的杀虫效果,同时尽量避免副作用。任何杀虫药物都是一种有毒物质,即使是毒性较弱、副作用较小的拟除虫菊酯,也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如果能用物理杀虫或防虫方法解决问题,就不要使用药物。物理杀虫或防虫方法很多,如冷处理、热处理、拍打、粘捕、防虫网、防虫门窗等。

药物杀虫尽管有许多副作用,如环境污染、抗药性等,但它毕竟是一种快速、简便、有效的方法。因此,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要使用。如何合理应用药物,是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害虫大量孳生时,尤其是在虫媒传染病流行时,必须使用药物快速杀灭,控制害虫的数量。选择药物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尽量选择对害虫毒性强、对人畜及非目标生物毒性低、污染小的药物。滴滴涕曾是一种很好的杀虫药物,但对人畜、非目标生物的毒性很强,既杀灭害虫,也杀灭益虫。另外,它在自然界中不易分解,造成很大的环境污染,且有致癌作用。因此,目前已被世界各国禁用。有机氯、有机磷类药物的毒性较强,污染较大,应尽量少用或不用。即使使用,也要选择毒性较低的品种。目前,提倡用拟除虫菊酯类药物,它对害虫的毒性强,对其他生物的毒性小,且易自然分解,污染小。

生物杀虫剂的针对性较强,基本无污染,要大力发展。

杀虫方法还应注意避免产生抗药性,做到不同方法的协同性和可持续性,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等。

对某种害虫的有效控制,有时必须采用多种方法。在几种方法同时或先后使用时,它们应是互补的,才可能提高灭效,不至于造成资源浪费,不至于产生更多的副作用。

以消灭蟑螂为例。当蟑螂密度、数量较高时,最好用速效药物进行处理,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将大部分蟑螂杀灭。

7.家庭杀虫剂的使用方式

杀虫剂的使用因防治对象、剂型、应用环境和目的不同而各异。杀虫的方式很多,最常见的、适于家庭环境的主要有滞留喷洒、空间喷洒、撒布药粉、烟剂熏杀、投放毒饵等。

(1)室内滞留喷洒

是指使用具有残效的触杀制剂,喷洒在室内墙面、板壁等处,当害虫栖息在该物表面时,因接触杀虫剂而死亡。因为,这种喷洒方法对害虫的毒效可维持一定时间,且留待害虫自行接触而中毒,所以,称作滞留喷洒。药效持续时间一般可达1~3个月,个别的可更长。

(2)空间喷洒

是把杀虫剂直接喷射到室内空间,使害虫沾着药剂雾粒而中毒死亡。它与滞留喷洒不同的是直接毒杀害虫。它属于速杀,基本没有持效。这类喷洒的器械很多,如最适合家庭环境的气雾罐有手持式喷雾器、手推式喷雾器、肩背式喷雾器,以及较大的气雾机、气雾发生器、热雾机、超低容量喷洒器械等。

(3)撒布药粉

是最早应用的杀虫方式之一,多用于处理蚊、蠓孳生场所及灭虱、灭蚤、灭蜱螨、灭蟑螂等卫生害虫,或灭家畜体外寄生虫。可以直接撒布,或用各种喷粉器在地面或空中喷粉。

(4)使用烟剂

使用烟剂一定要注意安全,一是防火,二是注意室内有无人或家禽等。使用后要开窗通风,等烟雾散尽后人再进入。

(5)投放毒饵

虽然有的毒饵中加了引诱剂,但引诱力毕竟有限。因此,投放毒饵一定要到位,即放到害虫经常出没的地方。另外,毒饵的剂量要适当,还要及时补充或更换位置,以期达到理想的杀灭效果。

8.灭鼠:引爆移动的活体炸弹

家鼠到处活动,吃的东西又杂,身体内外接触、携带的细菌、病毒等很多。据统计,共有30多种疾病可由老鼠传播给人。其中,危害最大的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有史以来,死于鼠传疾病的人数,远远超过直接死于战争的总人数。可见其危害之大。

(1)家鼠传播疾病的途径

[1]体外寄生虫(如跳蚤)

如家鼠得了鼠疫,发高热,血液中繁殖了大量的鼠疫杆菌,这时,如果跳蚤吸血,把细菌吸进胃里,细菌继续在跳蚤胃里繁殖。在家鼠病死后,跳蚤找新的供血动物吸血,就可把细菌反吐给供血动物,使之得鼠疫病。这里所说的新的供血动物,既可能是另一只家鼠,也可能是人。总之,借助于跳蚤作媒介,把鼠疫传播开去。

[2]通过皮毛、粪、尿中的细菌、病毒直接污染人的食物、用具

当人接触这些被污染的皮毛、粪、尿后会被传染而患病。一只家鼠一年排粪1.5~2万粒,排尿相当频繁,又经常换毛,污染面相当大。美国调查过原粮被老鼠的粪、尿污染情况,发现污染率接近80%。

[3]直接咬人,造成外伤和感染

这种情况虽然少见,但也不可忽视。有的国家调查发现,每年被老鼠咬过的人数约占总人口的万分之一,而且多数是婴儿和无依无靠的老年人、病人。

此外,家鼠的活动还影响人的休息,造成间接危害。

总之,家鼠对人的危害严重。家鼠的数量越多,密度越高,危害越大,所以,要努力减少家鼠的数量,降低它的密度。

(2)灭鼠需要遵循的原则

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尤其是近20年的工作,大多数人认为,要取得减轻以至消除鼠害的实效,灭鼠要遵循以下四条原则:

[1]综合治理

过去消除鼠害不够满意的主要原因是治标多,治本少,而且治标的手段单一,不少地方只用鼠药,以致效果越来越差。老鼠繁殖快,适应性强,人们投放毒饵虽能毒死大批老鼠,但总会留下一些。这些老鼠利用毒鼠后更充足的食物和更宽敞的隐蔽场所,迅速繁殖后代。同时,毒鼠区周围的老鼠,仍然处在高密度的条件下,食物紧张,居住拥挤,便积极向低密度地区扩散,使毒鼠区的鼠密度迅速回升,除了残余鼠的繁殖,还有周围鼠的迁入因素。为了抑制老鼠的繁殖,阻止老鼠的入侵,毒鼠区也要注意治本。控制老鼠的食物,摧毁老鼠的窝巢,把当地的容鼠限量降低。同时,灭鼠方法要变换,使老鼠难以适应。

[2]群策群力

老鼠虽然栖息在各家各户,但灭鼠工作必须在较大范围内协同行动,效果才能持久。灭鼠也要讲规模效应,零打碎敲只能暂时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努力提高灭鼠效果。过去的调查证明,如果效果只有30%~50%,等于给剩下的50%~70%的老鼠改善了生存条件,反而帮助它们淘汰老弱病残的个体,对老鼠的种群有利。

[3]因地制宜

老鼠的生活习性与它周围的环境关系密切,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条件下,消灭老鼠的办法也要有所不同。一方面,粮库里灭鼠就和工厂里不一样,在集贸市场灭鼠也和一般居民区有些差别。另一方面,任何方法每用一次,等于对老鼠进行一次选择,甚至一次训练,能够被这种方法消灭的基本上死亡了,剩下的不容易被同种方法消灭。也就是说,不要连续用同一种方法灭鼠,哪怕是初用时效果很好的方法也不行。家庭内灭鼠也要注意。

[4]持之以恒

防治鼠害是长期任务,不可能一劳永逸,所以,既要解决当前问题,也要有长期打算。从一家一户来说,依自己的条件和情况,从防鼠做起,实现御鼠于家门之外。在此之前,要有计划地采取局部防鼠和灭鼠的措施,如食品防鼠和适时布放鼠夹、鼠药等。

同类推荐
  • 中医养生药膳与食疗全书

    中医养生药膳与食疗全书

    本书以中医药膳、食疗为主要内容,共分为药膳基本知识、疾病的药膳与食疗、补益养生药膳三篇章,包括药膳的制作方法、药膳的应用原则、常见疾病的药膳与食疗、中老年养生保健药膳、女性保健药膳等。
  • 不生病的吃法

    不生病的吃法

    错误的饮食观念让我们每天吃进大量的非健康致病毒害物质,“你,就是你所吃食物的产品!”“服毒”怎么能不生病呢?其实,人类完全可以靠适当的饮食,加上心智的提升,达到身心的全面健康。1.疾病是我们吃出来的;2.癌症的预防必须从饮食入手;3.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4.饮食也要顺应天时;5.为什么说素食让人更健康?6.瑜伽修行者的饮食方法;7.最美昧的素食菜谱。相信你在读完后,将会懂得如何通过改变饮食习惯让自己生活得更加健康快乐。
  • 健康食品资源营养与功能评价

    健康食品资源营养与功能评价

    本书围绕中医食疗学、经典营养科学、现代营养科学,对食品资源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作了多层次的论述。
  • 我是怎样战胜癌症的

    我是怎样战胜癌症的

    我现在动手写这本书,全是由《夺命》给“招惹”下写的,纯粹是叫《夺命》“逼”的。患中晚期胃癌之初,我就想:只要癌魔大发慈悲,两三年内不拘我走,我便写一本谈我抗癌的书,供癌症患者宣泄感情。后来我写了,并承蒙人民军医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的热情帮助与大力支持,被冠以《夺命》的名字正式出版发行了。
  • 活筋壮骨保健法

    活筋壮骨保健法

    活筋壮骨保健法骨正筋柔,气血自流。气血受阻,百病丛生。人类疾病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与骨歪筋硬有关。为此,本书围绕活筋壮骨推出一系列自我保健法,以期实现筋长一寸,寿延十年。作为科普读物,可供读者体验参考。
热门推荐
  • 林汉达小传

    林汉达小传

    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前参加民主运动还是从事教育问题、语言文字问题的研究,或是翻译工作、历史普及工作,其出发点都是为了国家和民族,为了广大工农群众。不了解汉达先生这种光明磊落的人生观,就无法理解为什么他在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下能那样冒着掉头的危险奋不顾身地进行斗争,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对党交给他的任何行政工作都那样全力以赴,为什么在他被错误地划为“右派”以后依然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那样忠心耿耿,为什么对学生、对朋友总是那样热情爱护、关心备至,为什么他在身患严重心脏病的情况下仍能够那样夜以继日地完成周总理交给的翻译任务。今天我们纪念他,就要学习他的这样一颗纯净、单一的心和对自己信念的赤诚。
  • 错惹亿万帝豪

    错惹亿万帝豪

    他能给她一世豪宠,却也能赠其满目疮痍。他精心策划一场骗局,只为取得她身上的神秘晶片,用做扩展商业帝国的奠基石。婚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然而婚后生活精彩连连。曾经,她天真的以为,这个霸道的亿万帝豪会宠自己一生一世。直至他的青梅竹马出现,这份婚姻的平静也被打破。他们秀恩爱,晒幸福,出双入对不顾她的感受。孩子无端流产,他以特殊的爱来补偿她,以为感情能再次升华,岂料,真相背后另有用意。哀莫大于心死,她决定反击,不料,再次掉入他设好的圈套。为救肝癌晚期的小三,他不惜要挟再次怀孕的妻子,经过一次流产,她发誓要好好保护肚子里的孩子。可惜,怎么也斗不过那个可恶的男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雁过留声

    雁过留声

    雁过留声(yànguòliúshēng):谚语。比喻人离开了或者死了,应留个好名声。常与“人过留名”连用。出自元·马致远《汉宫秋》第四折。
  • 余七护卫你战住

    余七护卫你战住

    余七,21世纪顶尖保镖。风听雨,21世纪能力仅次于余七的保镖。他们在一次保安任务中被杀,却在醒来后发现自己完好无损的来到了古代,什么鬼!为了活下去,他们应聘了八王府的护卫,从此走上了对抗各种对手的路途。余七说:“这年头,工资不好赚啊!”
  • 网游决战天下

    网游决战天下

    一本关于《决战》的小说,还记得2002年的那个夏天吗?我们一起来回忆那些关于决战的故事吧!
  • 欧星史诗无主之城

    欧星史诗无主之城

    上帝不止掷骰子,他是个赌棍,开着布加迪在人间奔驰。
  • 浮生镜记

    浮生镜记

    腹黑少女不断攀登,野心勃勃要做女王。上一世是天上的女王,这一世投胎成了凡人,也要做女王!
  • 心有灵犀梦江山

    心有灵犀梦江山

    【女强、宠文、、爽文、美男超多】她本神族族女,却有灾星之体,极阴之质,带来灭门之祸毁谷之患,世人却皆趋之若鹜,为了得到她,不惜血溅三尺,踏碎一地尸骨!五行之男皆上品,眉眼如画之润下,孤冷怪异之曲直,热血单纯之炎上,妙手神医之从革,神秘鬼魅之稼穑……为让自己体质改变,平了那血雨腥风,求一个世间和平,她必须寻齐五男并与之结合。然,一生一世,只能有一双人,情与义之间,终难平衡。她爱的,只有他,怎去管世间刀光剑影、乱世纷争……
  • 极客幽恋

    极客幽恋

    一个技术宅的灵异经历:我只是个黑客,是什么让我慢慢认知了那个未知的世界。
  • 第一萌妃:狐王追妻万万次

    第一萌妃:狐王追妻万万次

    一朝穿越,顾浅浅横跨三个时空寻找三世恋人,是妖娆美艳的九尾狐王?是仙姿潇洒的天宫上仙?还是霸气冷傲的千年魔王?“嗷,都喜欢怎么选?点兵点将……”正当顾浅浅左右为难时,一个十岁萌娃突然出现,抱着她大喊“亲亲娘亲!”“等等……我是你娘亲,你爹爹是谁?”于是,一大一小的两只,开始了一场逆天的五界寻亲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