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72800000002

第2章 家有家规

现代媒体,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媒体,在形容国家元首的家庭生活时,总有一个通用的名词——第一家庭。无论是美国的总统,或是英国的国王,都是这样称呼。

而不管在哪个西方国家,“第一家庭”的生活,都是媒体关注的热点,包括元首的太太和儿女,总是被关注度最高的。绯闻炒作自不必说,甚至连元首的太太用什么化妆品,女儿穿什么衣服,儿子梳了啥发型,有时都会被当做重大新闻炒作一时。

而放在历史上,所谓“第一家庭”,自然指历代皇室家庭,这个家庭的成员们,也向来是后世“八卦”的重点,比如民间文艺作品里关于“金枝玉叶”和“龙子龙孙”的诸多演绎,诞生了无数经典的作品,至今还传唱不衰。“第一家庭”里家庭成员的生活,既引人关注,又令人艳羡,到今天更不例外。比如许多互联网上火爆一时的穿越小说,主人公“穿越”回去,不是做了皇子,就是当了公主,要么就是娶了公主,嫁了驸马,胆子大点的,干脆直接穿越成皇帝。总之是诸多“穿越”题材的首选。个中的原因,按照许多穿越小说读者的调侃说:穿越到皇室去,故事既好看,主人公还能少奋斗十年。

然而,这充满诱惑力的第一家庭,真个像旁观者想象的那样,是既“好看”,又能“少奋斗”吗?至少,明朝的“第一家庭”未必是。

俗话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放在明朝身上,“国法”自然是指《大明律》,至于家规嘛,当然就是《皇明祖训》了。

比起《大明律》的如雷贯耳来,《皇明祖训》在现代历史爱好者中,显然是知名度不高的。然而,如果放在明朝“第一家庭”的成员们身上,其意义却恰是反过来的——一个普通的明朝凤子龙孙,哪怕是最不务正业的“二世祖”,要给他说《大明律》,他也许会嗤之以鼻,但要给他搬出《皇明祖训》来,恐怕他会立刻吓得腿肚子发软,个别犯事且胆小的,当场晕过去的可能都有。因为,这是明朝皇室的家法。

家法的制订者,便是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只要联想一下这位铁腕强人在位三十年干过的事——严刑峻法惩贪,株连数万的“洪武四大案”,律令苛刻到残暴的诸多法令。便可想象,这部规定了明朝之后近三百年皇室子孙行为规矩的“家法”,定然如一块重如泰山的磐石,足以压得后世子孙喘不过气来。

《皇明祖训》,由明朝皇帝朱元璋亲自主持编纂,始编于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完成于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最早的名字为《祖训录》,由朱元璋亲自主抓且作序,据焦竑的《国朝献徵录》里说,当时为了编订这部家法,朱元璋还特意面向全国举行海选考试,甚至派亲信大臣四处查探,广泛搜罗各地司法人才,优中选优组成了主编团队。之后,朱元璋又于洪武九年(1376年)和洪武二十八年(1393年)对“家法”两次修订,经丰富完善之后,正式定名为《皇明祖训》,由刑部刊刻,分发皇室子孙人手一份,从此成为明朝之后近三百年,皇室子孙的行为准则。对于明朝“第一家庭”的所有成员(包括皇帝本人)来说,这部煌煌法典,仿佛是一张紧密的网,从出生开始就把人紧紧束住,一言一行,它都管着。

单从目录上看,这张“网”显然编的很大,除了首章为朱元璋亲自撰写的序言《祖训首章》外,其余内容分为十二章,分别为“持守”“严祭祀”“谨出入”“慎国政”“礼仪”“法律”“内令”“内宫”“职制”“兵卫”“营膳”“供用”各章。可谓范围广阔,内容全面,条令完善,细则精致,堪称中国历代法典中的成熟之作。

而若细看内容,却更会发现,这张“网”不但编得大,“绳子”还用的粗。每一章都有完备的条令,且主题思想明确,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极其细化。比如“持守”一章,主题思想是教导皇室子孙要勤俭持家,“严祭祀”一章,规定了皇室子孙祭祀祖先的基本礼仪程序,更强调祭祀贵在“敬诚”,“谨出入”一章,主要是针对后世的历代帝王,告诫他们处理国事不能轻举妄动,按照现代的话说就是要淡定。“慎国政”一章,同样是针对帝王,告诫他们兼听则明,处理国家大事必须要有耳目,同时要禁止民间擅自议论大臣,也就是要钳制言论。“礼仪”一章,除了规定了诸如觐见,祭祀等皇室活动的宫廷礼仪外,更重要的影响,是给东宫(太子府)以及各亲王(皇子)拟定了二十个名字,规定子孙必须以此为准顺序使用,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看明朝皇室成员姓名的时候,总会发现诸多不认识的生僻字,全是以此顺延下来的。“法律”一章,主要是讲皇室成员犯法后,依据其身份和罪行情节,给出不同的惩罚条例规定。“内令”一章,是针对“第一家庭”的女性,尤其是皇后的,规定皇后不得干政。“内宫”一章,讲后宫的成员编制,品级划分,职责规定。“职制”一章,一是说册封爵位的程序,二是说皇室子弟的授官规定。“兵卫”一章,是讲各亲王的仪仗规模,以及各藩国军队的调度规定。“营膳”一章,规定各王室成员的饮食规格。“供用”一章,讲朝见皇帝过程中,沿途的花费预算以及开支规定。十二章的内容,可谓事无巨细,上至国家大事,下至吃饭穿衣,都无所不包。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这张“粗绳大网”,就牢牢罩住明朝皇室家庭成员中的每一个人,直到这个王朝终结。

所以,每一个选择穿越到明朝“第一家庭”的朋友,“穿越”成功的第一件事,也同样是被这张大网牢牢的罩住,从国家大事到家长里短,从纵横捭阖的政治风光到日常生活的吃喝拉撒,从宅在家里到出门游览观光,事无巨细,都有这部《皇明祖训》牢牢管着。每天的生活有了它,简直处处变成了雷区,吃饭花费多了点,穿衣服穿的另类了点,拉家常的时候说话随便了点,甚至一不留神打个喷嚏摔个跤,都有可能不幸犯法。

而犯法的后果,却是极其严重的,因为这张“粗绳大网”,每一个绳子打的都是“死扣”,真撞上了,天王老子都没得救。虽然在《皇明祖训》的序章上说,皇室宗亲犯法,如果是罪行比较轻,可以由皇帝召集在京城的宗亲商议裁决,如果重了,则要由皇帝召集在外诸王和在家重臣一起商议,而且犯法的皇亲,只许政府官员揭发,却不许司法部门擅自缉拿,看似对皇室很照顾。然而问题在于,“皇亲”的身份本身就敏感,犯在皇亲身上的罪,一不留神,就容易被扣上“谋反”的帽子。甚至一些诸如吃饭穿衣之类的小事也不例外。如果运气不好,活在当场皇帝打算整治皇室宗亲,加强集权的年头里,《皇明祖训》更成了皇帝整治家属的最好工具。比如明成祖朱棣在位的二十二年,便是明朝皇亲宗室,尤其是亲王们获罪的“高峰期”,比如周王朱粛,嫌自己家里的宫室太寒酸,找人翻修了一下,结果就被人告发,按照《皇明祖训》的规定,他家的宫殿规模因此“越礼”了,属于“僭越”罪,吓得朱粛在朝堂上连连磕头,被明成祖朱棣臭骂一顿后打发回家,削夺了三处护卫,总算捡了条命。朱棣的侄儿隐王朱尚炳,因为生病没有亲自接见朝廷使者,这下触犯了《皇明祖训》里的“礼仪”规定,结果朱棣写诏书斥责,居然一下子就把朱尚炳给吓死了。朱棣的弟弟代王朱桂,被人告了三十二条大罪,其罪名中,连吃饭花费超标,出游的时候仪仗队多了几个人,都成了“谋反”的罪名,可这几条也恰恰是《皇明祖训》规定范围内的,结果朱桂也不幸中招,被革除了官属和护卫。而这几位倒霉的皇亲,在明朝绝不是哪个年代的个例,相反贯穿始终,某些犯事的皇亲,尤其是藩王,可以说是“躺着也中枪”。

所以穿越到明朝当皇亲,有《皇明祖训》管着,处处陷阱时时小心,一不留神就要躺着中枪。这般的处境,套一句穿越剧的名称说,那真叫“步步惊心”。

当然朱元璋穷尽一生智慧,制订这样一部严苛的家法,绝不是为了让后人“步步惊心”,相反,却是为了大明王朝的繁荣昌盛。出身草根农民的他,在总结前朝兴亡教训的时候,把皇室的腐化堕落,当做其中重要的一条。所以煞费苦心,严格要求,正是为了让大明朝,逃过这条历史的教训。

可无意中导致诸多子孙“躺着中枪”的朱元璋绝想不到,大明王朝,到底没有逃了这个历史教训。他煞费苦心制订出来的规矩,却还是被后人开头脑筋陆续破坏,直到大明王朝最终也中枪——灭亡!

比如朱元璋的《皇明祖训》中规定,后世的皇帝不能设丞相,有奏请设立丞相的官员,将被处以极刑。可就是在明朝第三代皇帝——永乐皇帝朱棣在位的时候,发明出了“内阁”这个新机构,主要由“大学士”这种官员组成,品级只有五品,工作是皇帝的秘书。可就是这帮人,以后权利越来越大,挂着“五品”的小头衔,却基本都由二品的文官重臣兼任,到了明朝中后期,还出了诸如严嵩,张居正这类的铁腕人物,呼风唤雨纵横捭阖,比丞相还丞相。又比如他在《祖训》中严禁宦官干政,可后来明朝宦官们地位节节攀升,从中期到晚期,陆续出了王振,刘瑾,魏忠贤之类的铁腕人物。权力喧嚣一时。就连他规定最为细化的“祭祀”一条,后世帝王的遵守程度也不高,明武宗之前,历代帝王还亲自参与祭祀,到明武宗的时候,就不怎么常去了。明世宗朱厚熜倒是来得勤快,但规模却铺张浪费,远超朱元璋时候的规矩。到了二百年后著名的“张居正改革”时期,彼时年幼的万历皇帝好奇,打算亲自去祭祀,结果把持大权的张居正说:祭祀这种事,本身就是个形式,皇帝没必要亲自去,找个太监代表了就行。要是朱元璋泉下有知听到这番话,估计能从棺材里气活过来。

如此的事与愿违,怕还是应了一句老话: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朱元璋更料想不到的是,这些“死规矩”,不但没有达到目的,相反很多时候,却给后人“挖了坑”。

最典型掉进坑里的,就是朱元璋生前最疼爱的亲孙子——建文帝朱允炆。朱元璋前脚刚驾崩,后脚朱元璋的亲儿子朱棣,就扯旗造了建文帝朱允炆的反,朱棣的造反檄文里,就有拿《皇明祖训》说事的章节,比如之前朱允炆担忧藩王的威胁,厉行削藩,结果朱棣就在檄文里质问说:《皇明祖训》里明文规定,后世子孙不能变更祖宗的法,你削我的藩,就是变更祖宗的法,我就有权来讨伐你。历时三年的“靖难之役”因此爆发,朱允炆最终被朱棣给“削”了。

而还有些坑,后世的皇帝虽然没有掉进去,但诸多子孙,却难以幸免,比如《皇明祖训》里规定,皇室的子孙,都要有礼部来赐名字,有了名字,就能享受国家的供应,一生衣食无忧。可明朝后期腐败严重,礼部给皇室取名字,那也是要明码标价的。可许多王爷早已穷困潦倒,哪有钱送?结果有些“王爷”直到七老八十了,还是没有名字,一生贫寒无助。更倒霉的是,朱元璋规定皇室子孙不能出去工作,这下更惨,有些“王爷”既没有国家养,又不许自食其力,甚至活活饿死在家里。如果“穿越”过去,成了“第一家庭”中这样的成员,那倒霉去吧。

而不管是挖坑,或是变样,大明“第一家庭”的日子,还是照着这部家法的规定,过了三百年。日子过的咋样,还是需要分头来看看。

同类推荐
  • 最强昏君系统

    最强昏君系统

    你有你的诗和远方,我有我的懒和嚣张,划船不用浆,一生全靠浪。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这是一个最强昏君的养成故事。
  • 当庆此生

    当庆此生

    恶搞一把历史,诉说一段穿越。看宅男侦探迷,如何穿越古代破奇案。看官场纷争乱,怎样演绎一场传奇事。看女子半边天,究竟各色红颜爱哪般。本来兴致勃勃,要写个几百章再发。不过想来也没人看,我就边写边发,不攒稿子了。
  • 悠然我思

    悠然我思

    把想到的用文字写下来,把写下来的慢慢品味,就有了些感慨,就把感慨结集成册。
  • 100件世界历史大事

    100件世界历史大事

    本书遴选了世界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00件大事,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这些大事或开时代之先河,或为历史转折点,或决定着历史的走向,改变了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人类的命运。编者通过简明的体例、通俗的语言,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地讲述了这100件大事的来龙去脉,并揭示出每件大事对世界历史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同时,简约大方的版式、美轮美奂的图片、准确到位的图解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为读者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了解历史大事、把握历史大势的同时,获得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愉悦的审美感受。
  • 三国第一校长

    三国第一校长

    谢逊穿越了,来到了熟悉又陌生的汉末时代。时值光和年间,袁隗老儿执教太学,掌士族牛佴;太监张让创鸿都门学,揽天下庶民。何进的小侯学府,庞德公的岳麓山院,荀爽的颍川书院,郑玄的彭城玄门,管宁的辽东隐门………“经史院博士班照,参见校长。”“政法院博士武曌,参见校长。”“军事院博士李秀宁,参见校长。”“歌舞院博士周宪……面对眼前莺莺燕燕的小娘子们,谢逊只想说一句话:“其实,校长才是三国最好的职业!”
热门推荐
  • 血生罗盘

    血生罗盘

    忘川河畔,舍子花开。废材少年手执至宝血生罗盘,逆天改命,君临天下。我龙战今日在此发誓:“于我有恩之人,哪怕上刀山,下火海,吾也必当涌泉相报!”“若是害我者,阴我者,妄我者,吾也必当十倍奉还。生生世世,不死不休!”新建了一个书友qq群:515934115。加群的身份验证上写个血生罗盘书友就可以了。谢谢各位书友的支持!
  • 一捧清水似莲花

    一捧清水似莲花

    爱的供养-杨幂把你捧在手上虔诚地焚香剪下一段烛光将经纶点亮不求荡气回肠只求爱一场爱到最后受了伤哭得好绝望我用尽一生一世来将你供养只期盼你停住流转的目光请赐予我无限爱与被爱的力量让我能安心在菩提下静静的观想把你放在心上合起了手掌默默乞求上苍指引我方向不求地久天长只求在身旁累了醉倒温柔乡轻轻地梵唱我用尽一生一世来将你供养只期盼你停住流转的目光请赐予我无限爱与被爱的力量让我能安心在菩提下静静的观想我用尽一生一世来将你供养人世间有太多的烦恼要忘苦海中飘荡着你那旧时的模样一回头发现早已踏出了红尘万丈
  • 遗忘之血

    遗忘之血

    准肆掉进了地狱,当他以为重见光明时,却发现这不过是另一个地狱......(简介无用,本文百分百原创,绝对能给各位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看了之后绝不后悔。)
  • 五禽术

    五禽术

    年轻的毅辉一次的不经意的发现和随后不断的总结,以虎、豹、猿、鹰、熊为原形基础,最后创造出了一套全新的修炼功法,并以此快速的得到了发展、立脚,最后改变了整个玄天大陆的修炼界。
  • 为什么送孩子去美国读书

    为什么送孩子去美国读书

    越来越多的中国父母希望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美国去读书,然而他们对美国的学校教育缺乏直观的了解,于是,什么时候送孩子留学最合适,留学对孩子成长有哪些利弊等问题,令广大父母、老师迷茫、不知所措。鉴于此,作者直观地阐述了美国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各级学校管理,如课程安排、授课内容、作业布置、考试方式等,从根本上为那些想把孩子送美国去读书的家长和老师们答疑解惑,也为有留学想法的人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 网游之缘定三生

    网游之缘定三生

    追梦的少年,在一次次的打击后,依旧在坚持,坚持着自己的梦想。知道有一天终于明白什么是生活,什么是命运。命中注定在人生的一个巅峰时,也会是另一个低谷。但为什么命运却是如此的伤人,想要的永远得不到。作为狮子,是不会放弃的,哪怕是遍体鳞伤也会去坚持那些过去的梦想。
  • 家世旧闻

    家世旧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琴魅天下

    琴魅天下

    大概他永远都记得她离开前的话,她说:我成为人人得而诛之的杀人狂魔。毁了我,你是行大道,你的大道是天下苍生,而我的大道,是你。我和你不一样,我为你,宁负天下。希望你记住,和你的对弈,不是我棋差一招,不是你技高一筹,我只因情深,才会惨败。381375121.欢迎加入
  • 拾真之路

    拾真之路

    当今世间,修真之风盛行。修真之术,有金、木、水、火、土五行属性之分,泾渭分明,人人与生俱来皆有自身对应属性,运用种种密法将之催发到极致,几可呼风唤雨、竟有震撼天地之威。楚开,楚家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怪才”。3岁识字,5岁熟读上古经典,7岁已精通琴棋书画、音律医术,人人谓之曰神童;怪在怪在,如此神童,自身属性居然一无所有。一无是处者除了浪费粮食还有何用?遂好事之人皆谓之曰废物。家道中落、寄人篱下,曾经的贵公子尝尽世间百态;五行缺五行的废物如何在弱肉强食的修真界行走,甚至生存?拾是寻找,是探索。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天道无情、人心有情;天地不仁、人心有仁,所以,这也是一个关于“情”的故事。
  • 野有蔓草,一往情深

    野有蔓草,一往情深

    有一晚星星特别亮,我试图在星空中找寻牛郎织女的影子,可我从没认真观察过它们的样子,没有人在我身边为我讲说,我都分辨不出了,可是很意外的,一个故事出现,我突然觉得很兴奋。爱情的故事总是美好的,即使会有一个悲伤的结局,我设想过,也见证过许多或美好的,或凄凉的爱情,却从没人告诉过我,如果没了交流,时间的流逝是否会磨平最初强烈浓郁的悸动。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我只知道,也许那些年你没在我身边,可你在我心里,从未走开,我没有忘记,就和你一样,不孤单地孤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