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75600000012

第12章 《随笔》鞭挞社会

1833年的一个秋夜,狄更斯走在舰队街上,他突然拐进了约翰逊巷,把一份稿件塞进了《月刊》杂志的信箱里。

原来,狄更斯以现实生活为素材,写了一篇文章,标题为《白杨庄晚宴》。他由于追求玛丽亚遭了惨败,就以写作来冲散心中的悲苦,这时他心里忐忑不安地想:“不知道这篇文章能否被发表?”

后来,这篇文章发表在《月刊》的12月号上。

狄更斯听到这一消息后,激动得难以言表,他来到威斯敏斯特会堂,在那里躲了整整半个小时,由于难以按捺住自己的兴奋和得意,他的眼满是泪水。他很想找个人与他分享这份快乐,但他这时却不想见街上的行人,因为这种样子给人看到不太合适。

后来,他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歌手亨利·科尔。在给科尔写信时,狄更斯的手直发抖,以致写的字他自己都分不清。

科尔接到信后马上来找狄更斯,他紧紧地拥抱着他在初恋中失意的朋友:“狄更斯,我真为你高兴!作为好朋友,我真诚地向你表示祝贺!”

《月刊》杂志的编辑给狄更斯回了一封信,明确地向他说明:

亲爱的狄更斯先生,我们很欣赏你的文章。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确告诉你,我们不会付与您任何稿酬,为我们杂志撰稿是件有名而无利的工作。

这封信并没有对狄更斯的创作热情产生影响,他仍然一篇篇地把自己的随笔寄去。

起初,这些随笔发表时都是不署名的,后来,随着发表的文章越来越多,狄更斯在高兴之余也感觉有点遗憾:“文章不署名,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似的,我应该为自己起个笔名。嗯,起什么名好呢?对了,我最爱小弟弟博兹了,原来我给他取了个绰号叫摩西,但这个名字用鼻音念就可笑地成了博塞兹,去掉中间那个音,就叫博兹了。”

于是从1834年8月开始,狄更斯的随笔用上了“博兹”这个笔名。

博兹的随笔很快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其中有一篇还被某个演员改编成了滑稽剧,并搬上了阿德尔菲剧院的舞台。

同时,一些报刊全文转载了这些随笔,并且大加褒扬。狄更斯虽然备受赞誉,但依然没有得到任何报酬。这时,他开始觉得有必要从这些虚名中走出来,而要求得到一定的稿酬了。

他同意《时事晨报》无偿登载他的几篇随笔;但是当这家公司创办了《时事晚报》时,他就给编辑乔治·霍格思写信要求加薪:

名誉固然重要,但创作的酬劳也应该获取,我相信,我的要求是合理而不过分的。

而他们也果然给狄更斯增加了薪水,他的工资从每周5基尼增加到了每周7基尼。

于是他开始为晨报写连载作品,取材多是乡村生活与伦敦生活。他把雾都奇异的诗意表现得那样生动具体,使读者感到异常亲切。另外,狄更斯由于这些随笔,他已经在伦敦的文化界小有名气了,一些名人开始主动与他结交。

第一个是比狄更斯大7岁的英国小说家哈里森·安斯沃思。1834年,他的长篇小说《鲁克伍德》在社会上产生不小的轰动。

安斯沃思与狄更斯相见恨晚,很快就成为知心朋友。安斯沃思在肯塞尔·洛奇有一座别墅,他经常在那里举行星期舞会,他邀请狄更斯前去。

狄更斯高兴地答应了:“亲爱的安斯沃思先生,我正好也很喜欢跳舞。”

狄更斯在舞会上结交了很多圈里的朋友,特别是有朋友介绍他结识了出版家约翰·麦克隆。

麦克隆对“博兹”的随笔极为推崇,他握住狄更斯的手,热情地说:“早就拜读过博兹的随笔了,文章写得如此成熟和老辣,没想到他竟然是个玉树临风的英俊青年,真让人佩服!”

狄更斯激动地拥抱了这位出版界的前辈:“麦克隆先生,很幸运能够结识到您。我非常渴望能与您合作。”

1836年,在麦克隆的帮助下,狄更斯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二卷本随笔集——《狄更斯随笔集》,由英国著名插图画家和漫画家克鲁克香克为该书作为插图。

第二年,又出版了一部一卷本的《狄更斯随笔集》。

虽然当狄更斯开始撰写《博兹随笔》时,还只有21岁,但是这些随笔已经足以显示,他已是一位世态人情的缜密的观察家了,而且他以后蜚声文坛的那种幽默才华,也在这里有所展现。

同类推荐
  •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唐僧玄奘,年少时跟随兄长出家,于藏经楼专职抄写佛经,过目不忘。28岁时,不顾朝廷禁令,冒死偷渡玉门关,独自一个人踏上漫漫西行取经之路。沙漠中迷路,高山遇雪崩,六次遭强盗,甚至被异教徒当成活人祭品……沿途艰险不断、诱惑不断,玄奘未曾动摇。4年时间,1400多天,玄奘终于穿过西域二十四国,于公元631年到达西行目的地——印度那烂陀寺。此后十余年,玄奘游遍印度,虚心求学,吸取各宗各派之精华。在曲女城辩法大会上,玄奘与大乘佛教斗法、与小乘佛教斗法、与婆罗门教斗法、与各派智者斗法,18天无一人挑战成功,一举成为全印度第一高僧,征服全印度,修得正果。
  • 中国名人地图

    中国名人地图

    本书是彩色中国文化地图系列丛书的一种。编者应用地图的理念,从地域范围来关注中国名人,解读人与地的关系,以名人的“功名、事业、文章”为经,以文化影点为纬、勾画出一条卷名人与地域、文化、历史交相辉映,绚丽多彩的名人地图。版式设计贯穿“文化地图”的全新理念,将300余幅包含多种文化元素的精美图片与流畅生动的文字有机融合,不仅让读者神游于全国各地的名人景点,饱览美不胜收的文化景观,更让读者从不同角度了解名人,并从中获得地理、历史、文化、旅游等方面的知识和全方位的艺术享受。
  • 中国最有钱途的男人——马云

    中国最有钱途的男人——马云

    这个男人当过老师,这个男人见义勇为,这个男人当过不受欢迎的推销员……就是这个男人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中小企业的命运和前途,改变着中国的商业生态。这个男人叫马云。大师带您品读亚洲的下一个“比尔·盖茨”——马云的成长历程与战略决策。全面揭示全球领先电子商务网站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的成功历程与人格魄力。一本专为创业者与企业家所做的枕边书。
  • 王氏宗谱

    王氏宗谱

    太原王氏的祖祠,建于全国闻名的旅游风景名胜区太原晋祠博物馆内,晋祠是中国现容的少数帝王家祠之一。子乔祠是晋祠晋溪书院的主体建筑。
  • 二十位人性见证者

    二十位人性见证者

    20世纪上半叶,电影还不发达,电视刚刚起步,一批优秀的摄影家,开始用镜头叙述时代的变迁,记录人生百态,揭露最真实的人性。他们的镜头里有各色各样的人物、城市和农村、战争与和平、时间与细节……同时,这些作品都打上了强烈的个性化的印记,表达出摄影家的观念、情感以及他们观察和触摸外部世界的方式,他们是20世纪的“人性见证者”。作者阮义忠以亲切活泼的笔调及丰富的摄影作品,介绍了桑德、布列松、卡帕、阿勃丝、寇德卡等二十位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杰出摄影家的生平经历与影像风格。
热门推荐
  • 巅峰战帝

    巅峰战帝

    男子汉大丈夫活在这世上,最重要的就是一股气!一股不平之气!一股勇往直前,无坚不摧之气!谢云寒在一次次浴血拼杀中顽强的活下来,在地狱的深渊中挣扎出来,在尸山血海中爬起来,天才?高手?皇族?甚至——仙和神,凡是欺压我的,我都一一踩在脚下!越战越勇,越挫越强,横扫三界无人敌,巅峰战帝的脚步谁人能挡?!
  • 爱与现实背离

    爱与现实背离

    仅以此文献给所有二十一世纪在现实的摧残下,饱经沧桑爱的不容易。把青春的这趟混水洒进脑后岁月的洪流,出了校门从此天各一方还是彼此天涯?终归出不了炎黄蚩尤的这片天下。何苦装做糊涂让自己糊涂骗自己真该忧伤?没有什么人是不能改变的,墨守成规的都是错的。决定下了撞了南墙也不回头,只是害怕如今的不迷惘也是图做坚强,男人本不该忧伤,现实却逼着他彷徨,我不怕努力拼搏,却也害怕最后的绝望。
  • 太后十八岁

    太后十八岁

    丫丫的,为什么别人穿过来不是皇后就是贵妃,她穿过来就是太后,妖孽太上皇相公老是欺负她,酷酷皇帝老是刁难她,原来是她那丞相爹爹想要谋朝篡位啦,丫的,老娘不干了,老娘要回家了,不然连小命都要没了,等咱找到高僧就可以回家了,小说里都是这么写的,这是大师?就算带发修行,谁允许和尚长这么帅了?“大师,您收了我吧。”“本寺不收女人。”“你要是不收我,我就一头撞死在这树上”她坚定。“让她撞。”大师此语一出,她彻底傻眼,她碰到的又是什么妖魔鬼怪?
  • 千百种爱情

    千百种爱情

    什么样儿的人都有——在爱情里,就是有千百种爱情的面目,不一定是最完美,却是最适合自己的。本文有些另类,不是从一而终,而是短篇集结,算是小柒的随想。
  • 绝世弑神

    绝世弑神

    当一天太阳落下,第二天的太阳还会升起么。
  • 重生之军中妖娆

    重生之军中妖娆

    从一个女人熬成女王,从一个受虐狂转身为一个女强人!夏暖的前生其实是部剩女憋屈史!夏暖的重生是个反憋屈史!神马叫做事业爱情双丰收?在她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有钱赚,还有个老实巴交的好男人,这就是福分!
  • 界乱苍穹

    界乱苍穹

    太古年间,有神秘陨石自星空飞来,分散落入十方大陆。万族观陨石,开灵智,悟大道,飞天遁地,摘星拿月……上古年间,陨石腾空而起,聚拢而撞,发出灭世之光。无数的强者陨落了,大陆破碎了……万年后,少年墨尘背负家族使命,手持圣剑,脚踏神龙,闯入了这个人与神与魔与邪,万族共舞的世界,开启了一段逆天强者的传说。
  • 菜鸟生存日记

    菜鸟生存日记

    公国突然从大神变成了菜鸟!这下如何是好,看来他要开始一段全新的旅程了
  • 五言古

    五言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管理精英不会告诉你的心理学

    管理精英不会告诉你的心理学

    本书中的每个心理学策略都分为黄金寓言、黄金案例、黄金提示三个部分,从古代的哲理寓言引入主题,然后进行案例分析,得出结论。书中的策略不是武林拳谱、祖传秘方,而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经验之谈,虽然称不上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都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希望能够给广大读者朋友以启发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