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79600000007

第7章 松下论处世(二)

交上了坏朋友的人,是难以得到世人的敬重的。

——[俄]克雷洛夫特别是对年轻人,松下希望他们能多回顾历史,并从中得到启示。

历史造就了无数大德圣哲、英才俊杰,他们足以为人榜样楷模,足以为人钦服效法。就连那些不知名的小民百姓,也可以给我们启示。

影响松下人生的人物有许多,除了他所列举的圣德太子及中国古代的四位人物外,他认为,在平常不知不觉中,接触到许多有名、无名的人,而每个人都是很好的经验传授者,在似教非教与似学非学中,我们都可以潜移默化。

无论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无论是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还是那些不知名的人,都有相当杰出的人物。松下以为,这些人皆可以成为为人处世的榜样。

松下尤其敬重各行各业中的专业人士,他从这些人的工作中汲取了许多人生的养分和经验。

松下认为,所谓专家,就是那些有十足敬业精神的人。为了某一细小环节,他们可以做数小时的准备工作,一旦干起来,又雷厉风行。

有一年,美国的管理杂志周刊出版了一本《经营管理》。他们为了将松下的照片刊登在该书上,因此邀请他在东京车站八重洲的总公司展览室里与他们见面。

当天,松下在约定的时间——下午一点来到展览室,那位外国摄影师早已在那边等候了。后来松下才知道他们早在一个钟头前便已来到此地,他们事先研究摄影的场所,布置好了背景,架设好了道具,一切准备就绪,就等他的到来。

当时真令松下吃惊。因为约定好的拍照时间为一个小时,何况只要刊登一张照片,因此他认为大概照个两三张即可完成。可是,当他们安置好相机按下快门时,又令松下相当惊异。

不到一个钟头的时间,他们已照好了一百二三十张黑白及彩色照片。平均不到三十秒钟照一张。当他们拍彩色时,不断地更换各种颜色的背景;同时还要调整角度、笑容、谈话姿势等。完成这些工作后,相机的快门宛如电光石火般地响动着,那种敏捷熟练的动作真是令人佩服万分。

松下曾经照过很多次相,可是,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快速的拍照动作,这种精神真令他敬佩。当工作告一段落之后,松下便与那摄影师喝茶聊天。他并不是《经营管理》杂志的专属摄影师,他只是接受类似“TIME”或是“LIFE”等一流杂志社的委托,走遍世界各地为他们拍取所需要的照片。他是一位通讯社的摄影专门人才。

那个通讯社将特派员分派到世界各地工作。他在数天前曾经潜入炮火连天的前线从事摄影工作。有一次当他正在拍照时,一颗炮弹落在他的身旁爆炸,在千钧一发之际,他抱着相机滚进壕沟里。他刚刚完成这次危险的任务,来到日本。

松下认为,这即是所谓的专家。假如不能秉持那种敬业精神,绝不能成为一位真正的专家。

谁都能体会出这位摄影师的敬业精神。为了在约定时间内完成工作,必须在一个半小时前准备妥当,然后集中精神,以惊人的敏捷速度工作。即使在战场中,照样全力以赴,拼命地工作。美国工业界个人平均生产量比日本超出10倍,因此相对地也有10倍的收入。这种成果绝非偶然,这是因为他们都具有这种敬业精神的缘故。

交朋友并影响别人意见的最稳妥的方法是,尊重对方的意见,让他有重要感。

——[美]卡耐基松下认为,即使未来三天的事情无法预料,也要干好眼下的工作,即使是一瞬间的胜负,也要认真准备。

松下并不特别喜欢相扑,而是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了相扑的画面,认为它是一种很好的运动,可也无法一下就说出它的精华之处。他只是喜欢看到当两种结实的力量碰撞之后,瞬间便决定胜负的场面。

相扑的裁判在比赛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当双方聚气凝神,等待裁判一声令下,只要能站稳姿势,胜负就已略见分晓了。即使是横纲或大关(日本相扑的两种最高荣誉称号),当他不能站稳脚步而受到对方的攻击时,也要陷入苦战,甚至有时会栽在对方的手里。松下认为,相扑包含着人生中进退的各种哲理。

为了要参加这种比赛,力士们从一大清早便要接受严格的训练,累积种种的攻守经验,以便未来在比赛中一展身手。耐寒的樱花随着春天的来临而含苞怒放,随着春天的离去而飘落满地。相扑与这种现象非常相似。日本以樱花当国花,并以相扑为国技,因为它们有着相同之处,和日本人超越常理的国民性更是相似。

当松下看见电视上介绍相扑选手的训练方式时,对他们能够接受那么严厉无比的训练,感到十分敬佩。他们执着信念,想在这一行里崭露头角。而为了一瞬间的胜负,他们以认真的态度不断地接受严格的训练。力士们必定都具有这种不畏艰辛的自觉。这种在比赛中一瞬间决定胜负的自觉性,即是经过长久经验的累积而产生的。

人生变幻无常,今天一帆风顺,明天或许一败涂地,这是常例。当然,也不乏身处逆境,却能突破重重难关的事例。

即使不能了解眼前三天的事物,我们也必须拼命地工作。这即是“尽人事、听天命”的道理。择善固执,过着充实的生活,这才是不会后悔的人生。

当人们面临困境时,往往会陷入悲观、绝望的漩涡中。可是,当你遭遇到这种困难时,要勇敢地生存下去才是最重要的,绝不可因此而失去了希望和信心。当你熬过难关之后,另一条康庄大道必定展现在你的面前。松下认为,厄运过去之时,好运必定降临在你的身上。

这种道理正如等待春天开放的樱花一样,耐心等待是非常重要的。可是绝不可心存侥幸,漫不经心地等待幸运的来临。每当想起相扑力士为了争取一瞬间的胜负,而不断地接受严格地训练。松下就认为我们必须以那种认真的态度来过着充实的人生。

松下指出,不必再去找寻别的工作,适合你的工作其实就是你现在的工作。不论明天如何改变,现在仍然应该全神贯注地做好你的工作。

你大概不会对自己的工作抱着很大的兴趣吧?我们只是将每天的工作当成正业罢了。譬如有人每天坐在输送带前装配成品,或是每天跟计算机在一起,或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可是大概没有多少人会发自内心地喜欢他所做的事情。

我们要用哪种态度去处理我们的正业呢?正业应当是生活的中心。假如从事不适合自己的职业,必定会痛苦难熬。松下认为人人必须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环境,可是真正适才又适用的例子毕竟不会太多。假如能将自己的工作当成正业而全力以赴,必定可以深切认识生存的价值。

在你的周遭,可能会发生种种困难的问题。假若你秉持着认真的态度拼命工作,不久之后,成果便会展现在你的面前。大家都能这么做,则公司必定能欣欣向荣。相扑所以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即是力士们不断地接受严格训练的成果。我们应该秉持这种认真的态度来面对人生以及自己的正业。

在确保终身幸福的所有努力中,最重要的是结识朋友。

——[古希腊]伊壁鸠鲁历史故事“赤穗浪士”以及戏剧“忠臣藏”的四十七义士形象,令松下十分敬佩,他认为只有人类才具备那种崇高的情操。

日本的元禄时代是国泰民安的太平岁月。武士们因承平日久,也流行着懦弱的作风,因此爆发了四十七义士的讨伐事件。他们以发扬武士道精神为号召,所以连德川幕府的官员们也待命助阵。可是,最后他们却被判以扰乱法律的罪名,全体人员被迫切腹自杀。

因为在讨伐之前,早已抱定殉身的决心,所以他们都能秉持着临危不乱、光明磊落的武士道精神进行讨伐,而事败被捕之后,毫无怨言地接受死亡的命运。

虽然他们的作法与现代道德观念不尽符合,可是松下认为他们都具有崇高的情操。他认为,在这故事中,隐藏着许多我们必须学习的情操。

我们能够有四十七义士那种崇高的精神,每天认真地从事工作吗?松下认为那种人真是少之又少。

松下提出赤穗浪士的故事,即是想再次强调埋头苦干的重要性。自古以来便流传着“帮工三天”的俗语,这句话的含意是,虽然只有三天的经验,可是那种经验却能让你终生受益无穷。假若你不能保持这种态度,那么必定不能学得一技之长,当然也不能顺利完成工作。

积极的说法,即是无论你明天会有如何的改变,现在仍要全神贯注地做好你的工作,这种态度才是赤穗四十七义士的精神所在。

假如在帮工三天之中,能够集中精神,拼命地工作,必定能体会出敬业的真正内涵;假如在三之中能够秉持船场商人那种临危不乱的乡土骨气,拼命地工作,往后面临任何难题时,必定能迎刃而解。

松下感到,经过长年辛勤流汗所积蓄起来的一百万,要比继承和馈赠的二百万更有价值。想要完成一件了不起的工作,最好抱着“成功没有捷径”的心理。

当提起凡事皆为我师的话题时,松下便忆起了一个旅馆女服务员给他的启示:

那位女士在东京的一家旅馆工作,当时已经有相当长的资历了,因此她打算做点小生意,以便年老后能过着安定的生活。某一天,她跟一位住店的客人聊天时,对客人说:“我打算经营一家像这样的旅馆,可是我的资金不够,你是否可以将钱借给我?我已找到适当的场所,我想尽可能地将它买下来。老板也赞成我这么做。”

客人问:“那么,现在你的手头上有多少资金呢?”女服务员答:“我把在此工作15年的收入,全部积存了下来。可是仍然不够,希望你能帮助我。”话一说完,客人便毫不犹豫地答道:“好,不够的钱我借给你。”

松下听了这一段话后百感交集。女服务员熬了15年之后,存了一些积蓄,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答应借钱给她的那位客人更是非常伟大。那位客人大概是被女服务员不辞劳苦常年累月积蓄下来的金钱所代表的价值打动了心坎。

经年累月积存金钱,与不劳而获的金钱相比,那种价值感真有天壤之别。因此她必定能慎重地使用这些血汗钱,也因此才有人适时且乐意借钱给她。这便是有价值的钱会换来更多的金钱的道理。

在以前,当有适当机会时,老板经常会替长年为他效劳的伙计找一家店铺,并且让他自力更生。

一生中交一个朋友谓之足,交两个朋友谓之多,交三个朋友谓之难得。

——[英]亚当斯可是在今天的社会里,绝不可能有这种现象。因此大多数的人都是在一家公司终其一生。假若你想辞去工作,创造自己的事业,那么从创业开始,你就必须跟现在的老板一样,兢兢业业地工作,维护自己辛苦建立起来的招牌。

每个雄心勃勃的年轻人,都想试着去创业,这自然是可贺可喜的事。但是他们的思考能力以及处事方针,都相当草率。松下觉得大多数的年轻人,都想依赖别人的援助,在处理事情的态度上,更有着比较幼稚的倾问。

按部就班地工作,累积长时间的经验,这是自立之前必须有的准备。勤劳工作、诚恳待人是迈向成功的唯一途径。这与没有尝过辛苦而获得成功的滋味迥然不同。不下工夫,却能成功,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假如你有100万元的资金,在刚创业时,你却又想增资200万元。在这种情形下,你必定要向亲友借钱。如此好高骛远,妄想一步登天的事例,在目前的社会中,已是司空见惯。

可是,借钱给你的亲友有何感想呢?他们必定会以先前那位顾客问那个女服务员的口气说:“你那100万元是从哪里得来的?”假如你答道:“那些钱是向哥哥借来的……”如此会有什么结果呢?你必定借不到钱。假如你跟那个女服务员一样,工作了15年,好不容易才积存了100万,而且你有一股创业的冲劲,那你可以很容易地借到200万。

从大哥那边不劳而获的100万元以及长年流着汗水换来的100万元,松下认为后者的价值才能获得别人钦佩后的贷款。这绝不是老派作风,而是极富人情味的做法。

在日新月异的二十世纪,很少有类似那位女服务员的辛勤地持续工作15年的例子了。可是,即使5年、10年所累积下来的金钱,都具有非凡的意义,这种道理是不会改变的。

不只是金钱,当我们向人家请教学问时,道理也是一样的。经过自己仔细地研究思考,与从来不动脑筋而请教别人,这二者之间有极大的差别。假如你所请教的人也随便回答你的问题,那些答案是否对你真正有益呢?

大多数的人在追求成功的路程中,都希望选择简便的途径。假如我们想要顺利地完成一件工作,最好能抱着“成功没有捷径”的心理。无论经营自己的事业或是处理国家大事,道理都是相通的。

松下曾说过这样的话:假如你没辛劳到尿水发红,你就不要埋怨一事无成;假如你劳累得要便血了,虽无巨大成就,也必定欣欣向荣。

松下认为,成功没有捷径,只要按部就班地埋头苦干,便会创造出令人满意的成果。也就是说,只有勤奋地工作,才能顺利地达成理想。无论从事何种工作,这个道理都适用。

有一次,松下去拜访松下电器公司一位代理商。当他跟那人聊天时,那人对他说:“最近的生意不大理想,赚不到钱。你可以替我想个主意吗?”这位老板经营的是他父亲留给他的41年历史的老店,当松下听见他这样诉苦时,非常同情他的处境,也感到非常不好意思。在日本经营事业,想站稳脚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自己的代理店生意不好,业绩不理想,这实在是件尴尬的事情。

人类自我实现的意识很强,因此要有接纳他人的雅量,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德]夏目通利因此松下便问他:“你接掌令尊店面已经有20余年,目前也雇用着四五十位员工,在经济不景气中,业绩不好这原是很自然的事。可是,到目前为止,你的尿水曾经变红吗?”松下为何提出这个唐突的问题呢?因为他突然想起在自己当学徒时,老板告诉他的那句话。因此他同样用这句话来问这位老板。

“经营事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当你碰见困难时,必须彻夜不眠地思考该采取什么对策,才能突破困境。当你精疲力竭,尿水便会渗着血液而变成红色。由于如此处心积虑,往往会有良好的对策,你会因此发现一丝曙光,困难也将会迎刃而解。这或许是夸张的说法,我认为必须有两三次小便发红的经验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

松下认为,这不只是对商人而言,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应该能历经这种思虑的痛苦而创造出成果来。可是,这句话乍听之下,未免太幸灾乐祸了。突然面对松下这个问题的老板答道:“不,我从来没有过这种经验。”“那你还没有尽力。”松下真想这么告诉他。

“假如目前你的生意兴隆,你的尿水当然不会变红。可是,这家40年历史的老店,它的前途完全在你的掌握之中,当面临困境时,你还没有担心到尿水发红,却只会向我诉苦,我认为你还没有全力以赴,这绝不是一位肩负四五十位员工生计的老板应有的作风。你假若不处心积虑地去推展事业,怎能为四五十个员工带来安定的生活呢?因此身为厂商的我,绝不能因此而降低厂价。我希望你能认真地思考提升业绩的方法,直到尿水变红为止。你必定可以想出一个对策。”

这大概不是对顾客所该说的话。可是为了彼此的利益,松下还是诚恳地希望他能振作起来。一般而言,有很多商店虽然业绩不好,可是仍然继续经营,那必定是老板跟店员都在拼命工作,生意才能欣欣向荣。这是辛苦的事情。可是为了企业与员工双方的利益,非付出这种代价不可。

不久以后,松下又碰见了那位老板。那人对松下说:“托你的福,销售量日有增加,生意也一帆风顺。”

因为在听了松下的话后,回到店里他马上召集所有的员工,将这番话告诉他们。他希望员工们改变原来的工作态度,并且彻底地改进推销策略。然后那位老板每天必定亲自拜访两三家顾客,并且动手安排陈列在店里的商品。此外,还亲自清扫垃圾。这全都是经过仔细思考之后,所做出的改善活动。

经过半年的努力,一些零售店的老板对他有了良好的印象,加上他热心推销产品的结果,店里的业绩已蒸蒸日上,往日的阴云一扫而空。

这个老板改变工作态度,甚至彻底到清扫垃圾。这件事情,不禁令松下忆起40前的往事。当时他在乡下设立了新厂,这时候新年刚刚来临,松下看到没有人愿意打扫员工厕所,身为厂长的松下,便在员工面前,扭开了水龙头亲自清洗厕所,他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羞愧。只要带头去做,部属自然奋力跟进,勤劳的风气也因此展开。

松下认为,大自然中隐藏着无穷奥秘,孕育着无数灵感,可以给人以许多启示。如果我们能够向宇宙万物学习,那就会有无数老师活在心中。

在松下电器公司中央研究所的大门前,耸立着一尊家喻户晓的爱迪生铜像。松下声称自己虽然不了解爱迪生,可是任何人都知道他发明了留声机、电灯、照相机等上千种的发明物。发明即是创造世上原本没有的事物,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可是爱迪生毕生尽力于此,发明了上千种的事物,这种成果真是非同凡响。

切不可讥诮遭遇不幸的人们,因为谁可以保证自己能永久安乐呢?

——[法]拉·封丹很多人可能都认为,爱迪生自幼便是天聪资明,跟着伟大的老师勤学的学生。但是事实上,他小时候却被老师认为是个低能儿,并且遭到退学的厄运。

他只读了三个月的小学,并没有从学校得到太多学问。可是,爱迪生从小便喜欢研究各种事物,因为他对自然现象以及世上的事物,并不只抱着观望的态度。他在研究事物时,经常会思索着“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的问题。当他看见人们在捕捉鸟儿时,便想着“为何鸟类能在天空飞翔”?于是认真地研究羽毛的构造。他更曾经满身油垢地爬入停止的蒸汽火车中,研究内部机械的构造,遭到司机严厉的斥责。

爱迪生经常细心地观察自然现象,希望能够创造出有利于社会的东西。秉持着这种至诚,方能创造出上千种的发明物。当他成年之后,他由声音的振动触发了振动板的听筒而得到了灵感,因此发明了留声机,他观察事物的心实在太敏锐了。虽然没有任何人指导,可是他证明了自然界的事物,都可以当他的老师。

在人们的一生中,有很多我们所不了解的事物,因此发明新的事物是一项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假若你能接受适当的指导,那固然是很好的事,可是即使没有人能指导你,也不要抱着悲观的态度。爱迪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虽然没有接受学校的正规教育,却能以宇宙万物为师,因此能在世上留下那么伟大的成就。

假若我们都靠自己的力量来开创人生,并且能向宇宙万物虚心学习,那么,我们必定可以开创一条康庄大道。也就是说,依照你的学习态度,必定有无数的老师活在你的心中。

大自然隐藏着许多深奥的道理,更孕育着无数的灵感。可是我们经常忽略这些事物的启示,这是非常可惜的。

我们如果能虚心地接受并观察呈现在眼前的所有事物,必定可以掌握时机,获得灵感。凡事虚心地接受之后,才能产生热诚的心境,秉持着这种心境,我们才会茁壮成长。这就是“虚心学习,凡事皆可为我师”的道理。

松下指出,无论领导还是部属,无论干部还是员工,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凡事不假借他人,自己挺身去做,方才算是立身之人。

在日本面临破产边缘的公司,往往由于老板灵机一动,便能挽回颓势,开创生机。凡事不需假借他人,自己挺身去做是十分重要的。

在日本的战国时代,一国大将的实力与国家的兴亡息息相关。松下认为这足以说明责任的重要性。一个精明的大将能使他的国家国运昌隆;相反的,一位无能的大将必定导引他的国家走上灭亡之途。

无论哪个国家,都是由贤相良将所辅佐而成的。若大将所下达的命令,他的部下能拼命去完成,那么这个国家的前途光明,是可以预卜的。

所谓大将,相当于今天社会中有“长”字头衔的领导人物,他到底要如何尽他的责任呢?松下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绝不可丧失了责任感。松下经常以此警戒自己,并时常如此告诫员工。

公司要能顺利地发展,不只是老板的责任,也要靠各个精明能干的干部以及所有同仁的努力,不至于有老板叫他向东,他却走西的员工。假若听从老板的指示却招致失败,这很明显的是老板的责任。

对待人应当像侍候小孩一样,而对某些人更应当像侍候医院里的病人一样。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同理,无论一个部门的业绩良好与否,都是领导者的责任。但是部属的意见是非常宝贵的,如果由于采用部属的意见而招致失败,这种错误也必须由部门主管来承担。

假若你的部属中有爱唱反调的员工,你必须跟上司商量,将那个人调到适合他的工作单位,假如对不尽职的员工没有这种对策,因而降低了自己的领导能力,这种责任也要主管自己来承担。

然而并不是科长就必须负经营成败的全责,而股长却一点责任也没有。股长也必须对他所领导的全体员工负责。同样的,每个员工也必须对自己份内的工作负全责。

在二十世纪的今天,松下尤其想高声疾呼,希望能唤醒大家对这种责任感的重视。松下认为,假若每个人彻底地了解自己的责任,然后坚守自己的职责,社会必定能繁荣进步。经常听见这句话:“既然各位决定这么做,那么……”这是缺乏责任感的语调。假若大家决定这么做,而自己认为行不通,就必须这么说:“我坚决地反对。可是既然大家决定这么做,我也没办法。但是我身为主管,我不敢负起这个责任,所以我宁愿辞职。”松下认为,至少要秉持着这个态度才是负责的表现。

不管担当什么工作,都很需要强烈的责任感。尤其是领导者,更不缺少。

不论是在学校、社团、公司、俱乐部或任何众人聚在一起的场合,如果不能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就很难得到大家的信赖与合作,并且无法扮演好领导者的角色。相反,责任可以引来信任与合作。

每一个人都难免会迷惑、害怕,甚至有时候会感到莫名其妙的忧伤,这些都是人性上的弱点。如果你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去推动某些事,那么在遭遇挫折时,就很容易向现实低头,而放弃了自己的原则。反之,如果能心存使命感而不畏艰难勇敢向前迈进,便可以克服自己人性的中的弱点,而以莫大的意志去推动事情了。

所以站在领导立场的人,首先就要确立自己的责任,抱着使命感求其贯彻,尤其要将使命感牢记在心,不仅自己如此,更要传给别人,以激发大家的热忱。虽然说这是一个功利的社会,人们都被利欲所支配着,但当自己觉得有某种使命时,就往往会产生为使命殉死的决心。因为,除了财利,成就感和受人尊敬也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

六让生命永恒

每当追寻历史的时候,都会发现那些人的精神,仍然活在其中。但愿我们能把他们伟大的精神,在现代的社会中,更发扬光大。

松下认为,真正领悟人生的人,是将生命与工作结合,并从中获得快乐。

松下经常对他的员工说,现在正是开展人生坦途的大好时机。身为松下电器公司的员工,你们对将来有何计划?有什么具体的想法?

松下常与人谈起,将工作视为和自己生命同样重要,而不能感受喜悦的人,应该退出产业界。真正领悟人生的人,必能察觉到,将生命寄托于工作中,所获得的喜悦,是多么真实的感受。

你若赢得一个人的心,就得允许他把你驳倒。

——[英]狄斯累里这并不是要你一天二十四小时埋头苦干,而是说在八小时或十小时的工作中,要忘却一切,全神贯注于工作,这样才可感觉到工作所带给你的真芷喜悦。如果在工作中,不能体会到这种乐趣,那就丧失了工作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了。松下有时候到工厂巡视,听到轰轰的马达声,看到办公室内,大家专心一意办公的情形,觉得能和大家一起工作,内心实在充满了温馨和欢喜。

工作的喜悦,是人生最快乐的事,也是最根本的喜悦。人们喜欢穿名衣,吃美食,有种种欲望,往往借着满足这些欲望而获得喜悦。然而,人的工作愿望,实在比上述的欲望更加强烈,而且满足工作的愿望后所得的喜悦,比其他的更强烈、更有意义。

松下感到,别人只看得到你认真工作,却感受不到你从勤奋中所得到的快乐。

人们应在年轻的时候,就培养成“勤勉努力”的习性,懒惰与勤勉两种习性,都不能轻易地消失掉。而到了年纪大时,想改变懒惰成为勤勉,就很困难了。所以,必须自年轻时,培养成勤勉的习惯才行。

培养成勤勉习性的人,虽然上了年纪,也由于习性的关系,不减勤勉且更努力;虽然他不自觉是勤勉努力,可是其所做所为,会自然表现出勤勉努力的行为。这可以说是他无形的财产和力量。

松下自己小时,在当学徒的七年当中,在老板教导之下,不得不勤勉从事学艺,也不知不觉地养成了勤勉的习性。所以,在他人视为辛苦困难的工作,而松下看来却不觉得辛苦,松下青年时代,始终一贯地被教导要勤勉努力。当时如果去掉勤勉努力,松下不知道一个青年人还所剩几何?

因为青年人有所期望,才需要勤勉努力,此乃人生之一大原则。从前的戏剧、电影中,也常有这种“期望青年”与“赞美青年”的故事编织在内。可是,现今如说出这些话,恐怕会被青年人大骂一顿。

松下之所以如此举例说明,是看到今日的社会上,勤勉努力固然有,但是却少了。无论商店或公司行号中,有勤勉努力者就有发展,虽然在这方面,大家不会有所宣扬。而实际上,这个社会仍是被勤勉所推动,且在这种推动中欣欣向荣。因此,松下觉得需要向现在这些年轻人,讲一讲解勤勉努力之重要性。

而且更进一步地,使他们确认良好的习性与习惯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它会产生坚强的力量。

因此,培养出良好的习性,是最重要的。如果所养成的是不良或者懒惰的习性,那么将来想改变,就困难了。所以,一定要在青年时期,就置身于努力勤勉的环境中,这样的人生才比较恰当。

而且在今日的社会形势之下,财产是不可靠的。以前德川时代或者明治初年,都以家为中心,将财产留传给子孙。因此,那一个藩或某一位城主有了问题时,就召其子或弟兄中适合当城主的人,立为次代的城主,这是以家为中心的制度,既以家为中心,那么家是有意义而且是可靠的。

而现在的时代有了财产,当子女继承时,就被遗产税征收得所剩不多。况且,现在是一种多变化的社会,一朝一夕对事业的兴废影响很大,变化很大,所以现在这个时代,财产是极不可靠的。

没有比人更善于社交,又不善于社交的。

——[法]波德莱尔那么有没有比财产更可靠的东西呢?有的,那就是永远寄托于自身的学问、艺术、技术等,这是终身不会被人剥夺的东西。其他还有歌唱等上乘的技艺才能,也是终生不会离开自己的东西。

由此看来,勤勉努力的习性,也就是终身不会脱离其人的终身财产了。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地对真正财产的价值判断有所认识和分析才行。

事实上,在这社会中,对有良好习性的人,不太被人称赞是尊贵或伟大,也不会认为他很有价值。而对技艺方面,譬如:歌唱得很好的,名声很快就会传开来,随即广为人知。但松下认为技艺一项,虽也是附于本身不能分离的东西,但有时候,勤勉与努力,却比较有用而又可靠。今日的情形,在职业场所方面,仍是希望先采用勤勉努力的工作人员。有良好的习性的人,松下认为比较容易拿高薪或奖金。然而,事实上,多数人却不了解它的价值,因此,松下认为大家应该无所顾忌地提升对具有良好习性者的评价,这样才算是真正对勤勉习性的价值有所认识。

松下认为,守则或规定就好像支撑树苗的支柱,树苗能独立自主之后,才能拿掉它。

听说以前有个国家,曾订定一种“学生守则”,规定义务教育中之学生,应遵守许多的条款,最后一条还规定:如不遵守本规则,可将其退学。

在这些守则中,特别引起松下注意者,是“对校长及先生,应起立敬礼”,规定学生迎接校长或老师时的仪礼态度。还有一条是“听从父母的教训,爱护弟妹。”“清洁房间,整理自己所有的日常物品等等。”连家庭中琐碎的事务,也都规定在这二十一条守则里面,针对这些准备作为社会一分子的学生,使之懂得应遵守的基本常识。

松下在仔细考虑以后,觉得人类对规则的反应,假如没有订出罚则的话,除非圣人,否则很少会遵守的。

这可说是人类普遍的特质,因此美欧各先进国家,也都认清了这一点,对各项守则或规定,均订定严罚的条款来实施惩罚犯者。

人类教养,没有新旧之分或特定国家之别。无论哪国人对受教者,均是教以共同生活中应有的态度、目的,并伸展“人性”的进步。

这可能不是适切的比喻,但对人类的教养,就好像支撑树苗的支柱一样,因为树苗幼稚,在没有能力成长伸直之前,需要“支柱”来支撑,便不怕风吹雨打了,等到能够独立,就不再需要支柱了。而人类之教养就是这样的。

不管你是如何伟大的人物,在孩童时期,也需要“支柱”来支撑。等到某一时期,借“支柱”帮忙,确立了方向,奠定了基础后,就可以独立发挥自己个性了。不论任何人,都要接受正确的教养,有的是由先辈教导、培育、教养,然后踏进社会而成为社会有用的人物。

松下在偶然的机会,到四天王寺去时,管长(管理一个宗派之长)拿出该寺传世之宝两卷卷轴给他看。

其中一卷,据说是建立该寺的圣德太子亲笔写的卷轴。说起圣德太子,我们日常使用的一万元纸币上,就印有他的画像。他首次制定十七条宪法,皈依佛教,并大力推广,是本世纪初大化革新的导因。

由于是用汉文写的经过管长说明,才知道卷轴上写的,是有关该寺的规则、寺院的面积、应该建立怎样的建筑以及该做怎样的事等等,都有详细的记载。其中还有一项,是象现在的社会福利之类的事项。原来,救济贫病的制度,竟然在大约一千三百年以前就制定实施了。松下为此非常兴奋,也非常感动。

没有社交,没有适合我们口味的社交,人就永远得不到满足。

——[美]托·杰弗逊至于另外一卷卷轴,笔迹虽然不同,内容却与圣德太子所写的完全相同。据说这卷是后醍醐天皇亲笔写的。

大化革新后约七百年,曾经发生所谓“建武中兴”,打倒镰仓幕府后,将政权还给朝廷。完成这次王政复古的后醍醐天皇,是一位伟大的明君,尽量亲自执政,遇到饥馑时,甚至减少自己的三餐,施给饥饿的人民吃。

后醍醐天皇正在考虑自己要做些什么时,偶然看到圣德太子卷轴,而深有感触。他认为这卷珍贵的卷轴,已有七百年的历史,再常打开来看,恐怕会损坏,所以重新亲笔写了一卷新卷轴。另外附上但书,写明他是照圣德太子所写的抄录,指示大家使用这卷。

当时,松下对四天王寺珍藏这么了不起的国宝,深深感到亲切与尊敬。

日本历代以天皇为中心,已经拥有二千数百年的历史传统。从这长久的历史所累积的体验,确实很宝贵。而如何有效利用,使整个日本在精神上与物质上都能一并发展,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任务。

松下对历史一向很感兴趣,年轻时,就常常阅读讲谈书,或听有关这一类的故事与戏剧。即使很忙碌,偶尔也会从电视或电影上观赏,或与人交谈,有时想到什么,就请人查各类参考书籍。这时松下所顾虑的,就是对历史的态度,也就是历史观,是不是过分强调人的丑陋面即负面?

所谓历史,绝对不是他人的事,可以说是自己的面貌。虽然,主要是以过去的事物为对象,但今日的面貌,是由这事象所产生的。我们必须坦诚认识过去的长短,好的一面,务必继续发扬光大。对祖先努力的成果与累积的智慧等等,我们以何种态度去继承、去使用,都会影响改变今后的历史。因此,我们不能只以个人所见来处理,更要好好观察美善的一面。

事物都有正面与背面。人有长处与短处。一个人的行为也有美与丑。

白天整齐地打着领带工作,回到家以后,也要换上宽松舒适的睡衣,两面都是同一个人的生活。如果只从正面去看,会不公平,只从背面看,又可能发生误解。如果要使一个人正常成长,对他的背面要加以考虑,对他正面的美,更要承认鼓励及发扬。对任何人与事都要这样。

朝日电台的广播节目中,有个“洗心”的节目。谈话的人是大阪府知事(市长)佐藤义诠先生。他平实地谈着有关人的生活与思考方式,不带说教味,又具有时代意义。听了后心灵确实被说得很清爽。

他举了中外古今许多有名人士的例子。比如,为万人幸福从政,为宣扬宗教真理而受苦的事迹,看到他们在险恶环境中坚定持守,而终于获得辉煌成果的高贵情操。

每当追寻历史的时候,都会发现那些人的精神,仍然活在其中。但愿我们能把他们伟大的精神,在现代的社会中,更发扬光大。

松下认为,训练人才应有以人性为主的模式,并确立赏罚分明的制度。追求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是人之为人的所在。

根据外表判断是多么容易上当,而俗人又是多么重视这种根据外表的判断啊!

——[法]卢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人才,成为对国家、社会、民族以及历史的进步作出有益的贡献的人。但是,社会、历史、时代不一定都会给每个人以公平的机会。任何一个不经过艰苦的磨炼,不具备一定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人是不会成为人才的。在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能否成为人才,一个人能否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关键并不在别的什么原因,而更多的则是依赖于时代和外部和条件。

松下说:“提到人才造就,就必然提到管教孩子的问题。尊敬老师,听从父母,爱社会国家,这是古往今来,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社会都应这样做的,是人类共通的基本道理。所以有关的人性教养的问题,是没有新旧、不分国别的、不分民族的,是人类共同的生活态度。”

对人性的调教,犹如竖上支持幼苗的支架,由于支架的帮助和支持,树苗才能顺着一定的方向成长,不会弯曲变形。人同样也必须接受正确的教育,由老师、先辈、父母的教诲才能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中国有句古话叫“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很有道理。在一个人成才的过程中,外部的。后天的教育起着尤为多面的作用。没有后天的正确的引导,很难想象一个人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在美国或欧洲,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很严厉的,如果一个小孩踏入禁止入内的草坪,不要说父母,就是过路人也会加以斥责的。而这些成人和父母,他们已养成一种毅然严肃对待生活的心胸。平常当孩子们跌倒时,大人们也不去扶他起来。无论孩子如何哭叫,都只静静地等待他自己爬起来,最有代表的是洛克菲勒对孩子的教育。孩子违反了父母的交待代,或做了坏事,绝不轻易放过,必作彻底的追究,让他明白他的作为是错误的。在这样严厉的管教中,孩子们自然养成自主独立的精神。并能辨别自己的权利与社会的责任,承担起自己作为社会成员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由于已养成了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行动能力,让他自由就没有问题了。为了能够如此,在他们的国家中,这种管教的模式已经成为传统习惯了,所以孩子们无论在家庭、学校、社会,都身在这种人性管教的教育环境里,这是造就人才的第一先决条件。正因为西方人在此环境和条件下,所以塑造了西方人的肯干、敢干、能吃苦、能独立完成任务的独立人格。

松下认为,如果没有这套塑造人才的教育方式,西方的文明与发展很难想象的。每个人能不能成才,能不能对社会和国家有所贡献,在不同的国度都有不同的标准,因此,不同的国家,人才的选择与造就方式也是不同的。不管怎样,人才的造就和培养是需要条件的。没有条件,人才是不能成为人才的。

松下指出,小时学自父母,学校学自老师,工作后学自社会,从小学起,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抱着学习的心态,宇宙万物皆可为师。

70年代初叶,松下幸之助办起了他自己早已想办的“松下政经塾”(学院)。这所民间的政治经济学院招收百十来名学员,松下每月都要来这里演讲一次。松下所讲,当然难免鼓励大家学习的内容。他的话,往往十分中肯。

松下说,互相学习彼此的长处是必要的。一般的观念里,塾长和你们的关系就像老师和学生一样,但是我没有这种想法。当然,论年龄我在某些方面可以当你们的前辈,但也有很多方面必须向各位学习,希望你们有这种观念。

认为这个人很伟大,就盲目地学他,等到发现他的缺点时,就会大失所望。你们必须抱着我有缺点的观念和我交往。我认为,各位所描绘的形象还是不太好,希望你们以赤裸的松下幸之助为对象,彼此交谈,否则我不可能从各位身上得到任何东西。

和蔼的笑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

——[英]虫钠勉特学习不能光靠别人教导,必须先自己思考、判断、吸收,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如果我有好的地方,你们尽量吸取,无法吸取的时候,只有全靠自己注意、研究和下功夫,不能像以前一样只记老师所教的,最主要的是各位自己要努力学习。

如果不肯学习,当然就无法取得成就。小时候学自父母,在学校学自老师,就业以后向社会学习。学习之后,才能拥有自己的想法。

只要抱着学习的心态,宇宙万物就都可以为师。从不言不语的树木和石头、秋夜闪闪的星空,到一切自然的现象,以及先辈严厉的斥责,后生善意的建言,无一不可以为师。不论面对什么事情或任何人,都要有谦虚、坦诚的学习心态。愈是虚心学习的人,愈能激发新的思想,拥有独特的舒意。

松下认为,热忱,仅能鼓荡起生活的激情,坚定实现理想的毅志,也能像磁铁一样吸引周围的人与你同行。聪明加上热忱,必然如虎添翼。

虽然头脑好,却毫无创意,一事无成,这种人比比皆是。相反的,某些人脑筋不见得多好,却能不断地创造出令人激赏的杰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一个人的热忱。这种人比聪明人更能提出中肯的构想。聪明加上热忱,更是如虎添翼。释迦牟尼就是这样的人物。假若他只有聪明的头脑,恐怕只会陪伴着王妃和王子,在城里过着安稳的日子,偶尔探讨真理罢了。可是,他并没有这么做。因为他担忧当时混乱的世态,对自然界的法则抱着疑问,为了探求宇宙的奥秘和人类的真相,他毅然决然地离开城堡,过着修道者的生活,最后终于悟出博大精深的教义。除了聪明之外,他还具有无与伦比的热忱,抛开是非观念,下定决心完成这项任务。就因为他是一个果断而热忱的人,所以能够创造出影响人类巨大深广的伟大宗教。

怀抱着彻底治愈疾病以及拯救病患者的热忱的医生,和只了解病理的聪明医生相较之下,两者真有天壤之别。因为前者看过无数病患,马上即可了解病因,但是他绝不会按照一般的状况,以治愈疾病为满足。相反的,他会细心地研讨,确定初珍是否正确,并且为每一位患者研究出最佳的治疗法。

类似的经验,许多人都有。热心地工作,不假于外力,新方法和构想常会不可思议地浮现在眼前。工作也是同样的道理,虽然目前处理工作的方式非常新颖,可是这并非极限,因为还有更多尚待开发的领域。在开发之初,我们必定会面临困境,受到各种恶劣情势的阻挠,可是往往就在此时,我们能够突破瓶颈,发现所要找寻的东西。

处在顺境时,由于前面是一条平坦的大道,因此会怠惰了思考能力,限制了潜力的发挥,而无法获得任何成就。而当面对要解决的各种困难,虽然非常艰辛,可却是一个提高彼此能力以及使全体成长的绝佳机会。贯注热忱,必定能开拓新的道路,做出超乎常理的事情。生活在这种具有人生价值的时代,是非常有意义的。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越,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反之,如果知识才能稍有欠缺,只要有蓬勃的热忱或坚决之意志,即会从中产生许多善果。即使个人没有具体的呈现,他人见到此人热忱如斯,也会由衷地给予一些有形或无形的协助。这种情势,足以弥补个人所欠缺的才能和知识,使工作得以顺利地进行、完成。

倾听对方的任何一种意见或议论就是尊重,因为这说明我们认为对方有卓见、口才和聪明机智,反之,打瞌睡、走开或乱扯就是轻视。

——[英]霍布斯松下认为,人的寿命是有限的,但人生却是无限的人。人作为人类是普遍的、无限的,作为个体是个别的、有限的,即有生有死的。经过对人生过程的研究之后,松下看到对这种对立不能作简单的、浮面的理解。不能认为个人有死,个人就是有限而没有无限,个人就是个性而没有共性。应当看到类与个体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类是由个体的集合构成的,没有个体就没有类,而个体也体现着类,没有类也不成其类的个体。一切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人类也一样,有生有灭,因为它包含有矛盾:它自己既是类,是普遍的存在,但它又只能作为个体而直接存在着。它通过个体而直接存在,也通过个体的死亡而实现自己的发展史。

这就是说,个体的死与类的死,具有不同的形式,前者是直接的,后者是间接的。类的无限性不是没有死,而是相对于个体的有限性而言的,是同类的新个体代替旧个体的悠久持续的序列。类与其个体是互补而存在的。人类相对于永恒的宇宙而言,也是有限的存在,是无限物质世界发展的一个环节。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的有限性中也包含着永恒宇宙的无限性。

这个有限与无限的关系,正是思想家们思考生死和不朽的根据。大体说来,儒家注重个体的有限性,佛家注重类的普遍性,道家注重宇宙自然的无限性。儒家注重个体的有限性,所以注重现世的人生,强调在有限的人生中创造不朽的功绩,体现出个体死的意义。佛家注重类的普遍性,所以注重在理想的众生佛性的发扬中,实现人的永生,摆脱个体的死的有限性。道家注重宇宙自然的无限性,所以主张回归自然,使人与自然形体合一。对于回归自然来说,个体和类的互补都是无所谓的。这就是道家所谓不要从过去和未来划出现在,不要从无限中划出有限的奥妙所在。

儒、佛、道三种生死观,各有各的道理和可取之处,但从根本上说来,儒家的思考更富有现实性和实践价值。不能离开个体追求类的普遍性和无限性。真正的而不是幻想的无限性,就存在于每一有限的个体之中,具有有限的存在。而每一个有限的个体也都体现着类的普遍性和无限性。按照现代科学的理解,无限概念意味着无限大的东西在其定域因素中、在无限小的甚至在无广延的点中的存在。个体就是类的普遍性和无限性的定域因素。这种互补关系不仅体现着个体对类的依赖性,而且也体现着类对个体的依赖性、无限对有限的依赖性。

黑格尔曾把有限与无限的辩证思考运用于人的生死和不朽问题。他认为,同类的全新个体代替死去的个体所呈现的类的不朽,是简单的、无终结的序列,是恶的无限。它之所以是“恶”,就在于它是简单的循环,就像动物的生命,其类的过程就是它的生命力的顶点,而个体则不能达到自觉自主的存在,只是屈服于族类。而虽然有了个体相继的序列,但仍然没有超出个体生命的直接性的、感性的存在。在黑格尔看来,这不是“不朽的生”,而是“不死之死”。人类如果不能超出于盲目服从必然性的阶段,也只能是处于这种恶的无限,或者处于超越恶无限的过程中。因此,要促进这个超越恶果无限的过程,就必须逐步使直接的个体胜过类,提高个体的“生的无限性”,提高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在认识和驾驭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规律的基础上,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历史过程。

黄金虽多有尽时,结交一成无竭期。

——高适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提高个体的“生的无限性”。个体所体现的无限性,不只是通过时间、空间形成体现的实体性。这种实体性还不等于个体的无限性。从时间上说,如果个体是没有主动精神的、无所作为的个人,即使他在时间上延续百年,再通过新的个体继续延续下去,也还不等于人生的无限性,因为各个个体是被动的生存,没有联系起来的力量。从空间上说,个体的空间存在只是外在形式,无数个体的空间组合,并不等于生的无限序列。有限与有限相加还等于有限。如果个体是没有主体性和创造性的个人,那么个体的组合就永远不能形成超过个体的整体力量。这就是说,个体只有作为独立的主体,超脱出有限的外部条件的束缚,充分发挥精神的创造力,发挥意志的创造力,使这种精神、意志的创造力客体化,永久化,才能真正体现个体的无限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个体的无限性是通过理想目的及其实现出来的。这就是个性中的共性。只有当一个人沉浸于对真理的思考,热心于对德行的践履,愉快地进行审美体验时,他才能意识到个性体现共性的无限性。在这里,个性就是作为普遍的个性存在,作为无限性的有限存在,普遍性和无限性就存在于个性之中。这就是个体的不朽性的根据。

从这里我们可以理解到,无限性并不在遥远的天边,不朽性也不在死后的未来,它们就在个体生命的现在,就在人生的实践过程中。意识到这一点,正是人的自我意识的真正觉醒。当人类还处在未开化阶段时,由于不了解死的意义,也不了解生的无限性的价值。但在自我意识增强以后,死具有了重大意义,因而对生的无限性和不朽的意识也日益增强。对死和不朽的不自觉,反映着人类对生的不自觉,即主体意识的不成熟。个人也是这样。当一个人还没有自觉到作为人的普遍性、无限性时,他还只是一个自然或一个动物。所不同的是动物不自觉其自然存在,不是把自我作为目的而存在,自然人则是自觉地把自我作为目的存在的。在有限的个体中,他追求自己的目的,根据自己的欲求决定自己的行为。他只知道他自己,只满足自己的特殊欲求,而与群体、共体相脱离。这样,他就仅仅把自己局限在有限性中,而丧失了与普遍性的联系。他的生命的结束,也就是他的一切的结束。不言而喻,只要一个人停留在这种不觉醒的阶段,他就只能是行为的普遍原则的奴隶,就没有跳出有限的束缚追求无限的自由。

松下指出,生命是与世界的一定的关系。人生的过程就是建立与世界的关系的过程,体现这种关系的就是人生所成就的事业。真正的伟人、杰出的英雄,创造了伟大的业绩,同世界和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着广泛的影响。因此,即使他们死去,他们所受的损失也只是轻微的、暂时的,因为他们留下了伟大的业绩,密切的联系,广泛的影响。这种对世界的联系,将永远发生作用,而且要比他本人在世所起的作用还大。

普通人相反,首先把看得见的肉体要求当作生命的目的,被强烈的感觉欲望所蒙蔽,对理性所指示的同世界联系的目标不能理解。他们对献身于看不见的、理性的目的不能忍受,甚至惧怕、反感。他们不知生命的本质是什么,一生的活动都努力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斗争,努力获得个人的欢乐、幸福,逃避不幸和死亡,最后结果却使他的人生同他的寿命一起结束。因为他的生命只为小我,只同偏私的、易逝的事物联系起来,像动物一样同世界和人类没有建立联系,所以也只能像动物一样死去,而投有留下什么影响。这正是人生的不理智。人生的辩证法正是:看得见的、感受得着的享受转瞬即逝,而看不见的、理性所能达到的仁德和功绩,则能永世长存。

假如你要别人尊重你,你首先就要尊重自己,这是最重要的。只有这样,只有当你尊重自己以后,你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中国传统哲学离开宗教较远,对神灵佛仙也并不重视。但是中国传统人生哲学很重视人生的不朽。当然,也可以说是人死后的不朽,但中国儒家人生哲学对于不朽,正是注重生的不朽。自孔夫子的思想开始,就是抱着“不知生,焉知死”的观念,是从“生”来理解“死”和对待不朽的。

中国传统的人生不朽思想,最典型的表述就是“三不朽”说。《左传》记载:鲁大夫叔孙豹回答范宣子问什么是不朽时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并指出,“世不绝祀”之世禄,只是保姓爱氏,以守宗谱,并不是不朽。意思是,对一个人来说,人生的不朽不是显赫的家世,高官厚禄,而是以高尚的品德为后人所效法,能为国家和人民立下功劳,建立功业;能在思想上留下可遵循之言,在理论上有所贡献。

一般说来,思想、品德,可以说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方面,功业则是人生的外在方面。两个方面统一起来,就是儒家所一惯倡导的。“内圣外功”的境界。人生贵在内心的纯朴、高尚,同时要表现为行动的功业建树。所以,“内圣外功”是人生不朽的精华所在。

中国传统的不朽观,与现代科学的不朽观基本上是一致的。现代科学所说的不朽,不是什么“灵魂不死”,或“灵魂转世”,而是指存在的不朽,包括物的不朽和人生的不朽。物的不朽是指静力学意义上的物体静止,人生的不朽则是动力学意义上的活生生的有思想的人的不朽。这种不朽既表现为人们内心的精神、品德,也表现为它们的客体化的实践结果。它首先是通过人们之间的思想、感情的亲近和继承性实现的。由于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特殊关系,人的精神能够在保持智慧、经验的主要内容上,转移到别人的意识中,扩展到普遍的共同意识中,成为人类经验和智慧的积淀。

人的精神继承性的根本意义,就在于人类的行为、劳动和生活的客体化。所谓客体化,不是人的关系变成物的关系,而是人的思想和意志转化为外部世界的变化,即通过劳动创造世界。不仅是个人的劳动,而且社会的生产实践,共同使人的思想和意志客体化。实践是实现人们之间思想和感情交流、继承的基础。在这种社会实践中,每个人都是在别人的生命中存在着,继续着,因而成为人生不朽的因素。

这里有两个基本的心理取向:一个是对真理的追求。个人如果不预先从别人那里得到某种真理的知识,就不可能认识世界和预见世界的变化、发展。而如果不用某种新的贡献充实这种知识内容,他也不可能使自己客体化。渴望了解外部世界,探索世界变化、发展的规律性,这是实践着的人的内在禀性。正是这种禀性使生活的理想具有了动力学的性质,并使思想、意志的客体化和不朽成为可能。

第二个心理取向,就是道德理想。在人的意识中的不朽的东西,就是对理想和善的追求,是自我完善的期待和为他人献身的道德理想。在这种意义上,不朽的人,就是道德上有自我意识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这种道德理想和真理追求相融合,就构成人的内在人格,并通过劳动创造和事业成就表现出来。因此,不朽的真谛归根到底在于劳动和创造,不朽的人就是劳动者和创造者。当个人把理智、激情和人格客体化的时候,当人性在世界上获得不朽的存在的时候,就是人生最幸福、最壮美的时候。一个人能有这种幸福和光荣,死亦足矣!

尊重别人所尊重的人,就是尊重他本人,因为这说明我们赞成他的判断,反之,尊重他的仇敌,则是轻视他。

——[英]霍布斯上述中国传统的“三不朽”和现代科学的不朽观,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强调人生的主动精神,强调积极进取的不朽的意义。在现代科学人生观看来,个体必须是有活力的、自主的、有创造性的,才能够在整体中保存自己的贡献而不朽。如果个体的行为和生活没有活力和自主性,没有进取精神和创造性,那么它的存在就是被异化的、残缺不全的,甚至可以说是虚空的,因而也不具有不朽性。因为不朽在于精神、人格和劳动创造。这正是中国传统的“三不朽”思想所包含的基本精神。“三不朽”的根本精神在于“立”。不立就没有德、功、言。立就是自觉自主地去思想、去创造、去建功立业。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先立乎其大者,则小者不能夺”的思想在不朽观上的继承。其实,这种精神还可以上朔到更早的“自强不息”观念。自强才能不息,而不息就具有不朽的意义。从这一点上来说,任何一个人只要他积极进取,诚实劳动,作出有益的贡献,他的一生就具有不朽的意义。

当然,人生不朽的范围和时间有大小、久暂的差别,但这个差别不是天赋的、命定的,而是由人们的一生所创造的价值决定的。

一个人如果只把自己同自己联系起来,他就失去了同世界的联系,只剩下个人的小天地,他的死就会像一个小动物一样,轻轻地在世上消失,在人们心目中也不会留下纪念。

一个人如果只把自己同财产、荣誉、权力联系起来,就会造成一颗紧缩的心,一旦失去这些东西,就会像失去“我”一样,失魂落魄,痛不欲生。他一旦离世,这一切都将同他分离。

这样的人,把自己人生的目标、范围划得太低、太小,因而不能同世界相联系,通过自己为他人、为社会的劳动和贡献,留下不朽的印迹。如果能打破这种狭隘的自私目的和生活的小天地,就会在可能的条件下,经过自己的努力,作出对他人、对社会有益的贡献,从而在同世界的联系上留下自己的业绩。

所以,人生的不朽问题,根本上说不在死后,而在生前的立德、立功、立言。人生的不朽也不在于有死无死——因为人是必死的,而在于是否“及身而暂”,是否人死如灯灭,如虫亡。“死是另一个层次的生命”。这句话如果不为宗教意识所模糊,还是提高人生信念的深刻哲理。如果一个人的死,不是简单地表现为肉体的死亡,而是指人的伟大精神、贡献的客体化和历史作用,那么这正是“死而不亡”、“虽死犹生”。

同类推荐
  • 做事要懂心计

    做事要懂心计

    做事懂“心计”,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做事懂“心计”,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尽情挥洒,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做事懂心计,才能做到“长袖善舞,多财善贾”,成为驰骋商海的成功人士。“心计”成就事业,“心计”成就人生,“心计”也会成就你的理想。做事要学会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做事要懂心计》所讲的做事“心计”,将会为你带来全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为你迈人这个社会舞台的中心助上一臂之力。
  • 给心灵做个按摩

    给心灵做个按摩

    本书依据人们工作的性质和环境,针对许许多多困扰他们身心健康的问题,深入剖析产生的原因,循循善诱,提出了一系列实用、有效的帮助职场人解除情绪困境的方法,如掌控不良情绪法、保持良好心态法、自我暗示法、宣泄调节法、催眠疗法、色彩疗法等。
  • 聪明女人要懂点话语操纵术

    聪明女人要懂点话语操纵术

    高品质的沟通,应把注意力放在结果上,而不是情绪上,沟通从心开始。作为女人,懂一点话语操纵术,不仅可以让自己在社交上左右逢源,更可以驾驭人心,让他人为你所用。了解对方想听和不想听的、喜欢和不喜欢的,以及对方的担心、顾虑等,如此便打开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大门。懂得说话技巧的聪明女人能轻松驾驭生活,并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我们如果在交谈中根据不同人的性格、兴趣爱好,从不同的话题入手,常常可以比较容易地开启对方的心扉。
  • 你要的幸福,藏在你不愿做出的选择里

    你要的幸福,藏在你不愿做出的选择里

    我们每一天都要面对各种选择,小到交通、吃饭、购物的选择,大到工作、交友、情感的选择,可以说,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选择。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因为内心的恐惧、成长的经历、顽固的习惯等因素束缚,不敢直面选择,甚至采取逃避的态度,结果常常后悔自己当初。其实,我们每个人想要的成功和幸福,往往就蕴藏在那些人们不愿做出的选择里。本书从人生、自我、困境、职场、人际、机遇、取舍、情绪等8个方面,教给读者一套完整的选择方案,帮助读者走上幸福的人生路。
  • FBI教你10秒钟掌握超强攻

    FBI教你10秒钟掌握超强攻

    《FBI教你10秒钟掌握超强攻心术》之中所辑录的攻心策略从心理、语言、人际交往、对抗技巧等多个层面详细解读了“攻”的法门,同时也让每一个希望掌控自己生活的人了解如何做到进退有度、明哲保身,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攻心”与“守城”的高手。
热门推荐
  • 命运也许会指向你

    命运也许会指向你

    生活在同一座城市的三位不同的女孩,她们的生活中有酸甜苦辣,她们经历过这些后才迎来了美好的人生!这是我的第一部作品喲
  • 凤凰女的奋斗人生

    凤凰女的奋斗人生

    柳二叶从一个农村姑娘,依靠自己的聪明与智慧,几番波折,几番努力,并经过自己不懈的打拼与奋斗,终于走进了城市,取得了成功。
  • 龙珠战士修真行

    龙珠战士修真行

    地球青年看龙珠时,电脑发生爆炸,穿越异界,不过穿越自然有福利,和沙鲁融合,竟而拥有了沙鲁体内所有的龙珠战士血脉。召悍弟,抢美女,修真世界逍遥游战强敌,败猛士,龙珠战士修真行
  • 神仙泪

    神仙泪

    他父母双亡,天煞孤星,别人都敬而远之,偏就她像个狗皮膏药非要赖上来,一说下山历劫,二说赚钱糊口,却没想到她将自己当成了历劫的度厄星君,拿来避劫用。他惆怅,这个迷糊小仙,难道不知道度厄星君是位女仙吗?她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弃,百来岁的时候又被师傅踢下山度劫,好在,她运气不差,一下山就遇上了下凡历劫的度厄星君,先收了个狐狸小徒弟,又顺手找了个竹妖做知己,再拜了一个和尚做师傅,正得意洋洋之际,星君的前世情妇找上门,还有亡魂前来索要身体,更可怕的是,他竟在山中藏了个美貌道姑!
  • 惟祸仙途

    惟祸仙途

    当冷血杀手穿越成为修仙世家的傻子一枚,却收获了上一世穷极一生都渴望的亲情。安安心心只想当个米虫混完这辈子,不想有些人却见不惯她过的舒心,非得来谋夺她的地位,强抢她的小宠,还要揍她的男人。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啊!当睚眦必报的腹黑女踏上修仙这条路的时候,也不知是谁的福又是谁的祸!
  • 一世荣光

    一世荣光

    “无尘,别来无恙。”你可知我等了你多久“无尘,你逾矩了。”你可知我爱了你多久“无尘,我名无心。”你原唤红泪一切不过是我的错却使你亲手切断了我们之间的缘------------红泪,源于我眼角的红色泪痣从前,我存于天地之始,唤为无泪现在,我存于混沌之间,唤为红泪漫长的岁月我只不过换了一字只希望你,能认出我-----------我自知你与我无缘但你投身于我族我便给你一世荣光
  • 微笑的声音

    微笑的声音

    18年。。。长久的等到他。十几年前,那个梦是什么意思,那句话是什么意思。。。几年后,梦再次出现,抓住他。。。不然我会怎样。。。那个他,像阳光照进我黑暗的世界,逐渐向他敞开心房,并爱上了他。。。但是,并不长久的幸福。。。爱我还是她,请选择。。。他没有选,那,我离开,谢谢你给我美好幸福又残忍悲痛的青春与爱,那就,祝你幸福。。。再见我曾经爱过的你。。。
  • 合同制鬼差

    合同制鬼差

    古老相传,人死后魂魄离体,但是却贪恋人间,不愿离去,日积月累,便化为恶鬼滋扰人间。而阴间鬼差却碍于阴阳相隔无法跨界拿这些恶鬼,所以便有了‘走阴差’的存在。走阴差必须身居阴阳眼,但是多数人都不愿意从事这样行业。陈润被诓骗签下了这份合约,从此开始接触世间不为人知的一面…………
  • 狂傲特工妈:妖孽爹地腹黑宝

    狂傲特工妈:妖孽爹地腹黑宝

    亲眼目睹心爱男人的婚礼,她心软,放弃任务。酒吧,她意外和某男滚了一夜床单,却偷偷溜走。七年后,她携宝强势回归。“汐宝贝,你这么腹黑这么妖,一定是基因变异了吧?”洛晴天眯眼,细细端量着妖孽的汐宝贝。“妈咪,你确定不是另一半基因作怪?宝贝这么聪明可爱,你怎么能这样说呢?”汐宝贝无辜的看着洛晴天。“聪明?可爱?宝贝,这不是你的代名词。”洛晴天无奈。狂傲妻,腹黑宝,妖孽爹地被降服~……
  • 团结友爱

    团结友爱

    《团结友爱》按照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思想品德形成及发展的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把我国的传统美德“团结友爱”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