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91000000001

第1章 什么是“后人本心理学”

一、什么是“后人本心理学”

“后人本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是20世纪70年代从美国兴起的,目前势头仍然强劲的一种心理学的新思潮。迄今为止,心理学已经有四大思潮:弗洛伊德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心理学、后人本心理学。故“后人本心理学”又称“心理学的第四思潮”,或简称“第四心理学”。

“后人本心理学”的英文原文是“Transpersonal Psychology”。“Transper-sonal Psychology”的中文译法目前还有“超个人心理学”、“精神心理学”等。这些译法各有一定的优点,但也有一定的弊病。它们共同的最大问题是不能够传达出后人本心理学与人本心理学之间的密切关系。“超个人心理学”这一译法容易引起误解,人们也许会感到困惑,在个人之外还有什么心理呢?或者,有些人会把它与研究特异功能的心理学联系起来。“精神心理学”这一译法虽然强调了后人本心理学的精神性的方面,但它仍然不容易让人看明白,它容易与“Spiritual Psychology”混淆,也没有表达出后人本心理学有比以前几种心理学思潮更大的涵盖面的特点。把“Transper-sonal Psychology”译为“后人本心理学”可以避免这些问题,从字面上也可以讲得通。“Trans”有“超越”、“贯穿”等意思。既然是“超越”、“贯穿”,则肯定是在之后。所以,从“Trans”也可以引申出“后”的意思。“personal”的意思就是“个人”、“人”。关键在于,这种译法更加接近“Transpersonal Psychology”存在的实际。

后人本心理学的出现有深远的社会基础。

目前整个世界的发展取向正在转型,从对“有增长而无发展”的GDP(国民生产总值)的盲目崇拜,转向到超越。实现这一超越的指标就是“GNH”,即国民幸福总值(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美国社会学者保罗·瑞恩(Paul Ray)和同事经过长达15年的研究,对大量的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1998年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词汇:“LOHAS”。“LOHAS”是英文“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的缩写,其意思是“健康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我国有人把它生动地翻译为“乐活”。“乐活”的概念目前在美国已经被广为认同,2006年的乐活论坛甚至已经是第10届。据美国2005年第9届乐活大会公布的数字,美国至少有6000万的乐活族。

美国评论家平克指出:“有非常大量的证据显示,当收入高某种小康水平以后,更多的钱对提高生活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的作用十分有限,真正给人带来满足和幸福的是金钱以外的东西:满意的工作,密切的关系,过有意义的生活等。我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从生存斗争中解放出来,会有更多的人追求生活的意义,追求生活的目的和那种超越感。”在某种意义上,“后人本心理学”的宗旨正是“追求生活的意义,追求生活的目的和超越感。”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威廉·福格尔(Robert William Fogel)提出“第四个大觉醒”(the fourth great awakening)的概念。他讲述了对自我实现的追求是如何从这个星球上的一小部分人扩大开来的,在发达国家尤其如此。也有人把这叫做“意义需求”(meaning-want),也就是说,地球上的一部分人已经从“物质需求”(material-want)转到“意义需求”了。

美国密执安大学的唐纳德·英格尔哈特(Ronald Inglehart)把这种价值观的变化称为从物质主义价值向后物质主义价值的发展。他认为,达到一定物质生活水平所带来的自由使人们能够追求更多的东西,这是一种享受。

后人本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首推肯·威尔伯(Ken Wilber)。除了他以外,后人本心理学著名的发言人还有弗朗西斯·沃恩(Frances Vaughan)、罗杰·沃尔士(Roger Walsh)、查理·塔特(Charles Tart)等。

二、后人本心理学的主要特点

1993年,美国出版了由罗杰·沃尔士和弗朗西斯·沃恩合编的《超越私我之路》,这是比较权威的关于后人本心理学的一部著作。罗杰·沃尔士和弗朗西斯·沃恩收录了该书出版前的关于后人本心理学的代表性文章46篇,作者共33人,其中肯·威尔伯的文章最多,共8篇。该书的内容包括各种后人本心理学的体验、静修、开悟、做清醒梦的意义、致幻剂对人的意识的影响、后人本心理学与科学、后人本心理学与神秘体验论、长青哲学、濒死体验、深度生态学、后人本心理学与社会、后人本心理学与全球危机等。

按我理解,后人本心理学是一个范围广阔、边界比较模糊的心理学思潮,它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尽管有关这一思潮的研究者们的观点不尽相同,从它与个人的成长、人类自身的发展以及人类与生态的协调来看,具有后人本心理学倾向的心理学家至少一般都认同下面这些特点和理念:

1.赞同长青哲学。以更加开放、广阔的心态理解人性,认为人是宇宙进化的产物,宇宙的进化具有从物质到生命、从生命到意识、从意识到灵性这样一个过程。与宇宙的进化相应,迄今为止人有4种性质:物质性、动物性、人性、灵性(神性)。这是一种新的关于人性的模型,是迄今为止对人性最丰富的理解。

2.在对人类最高潜能的理解上,反对还原论,一般反对把人的人性和灵性(神性)割裂开。对人的神秘体验持开放的科学态度。

3.把健康的概念扩展到“身、心、灵”整体的“大健康”。也就是说,按照后人本心理学的观点,如果一个人身体健康,心理上也没有什么问题,但却缺乏终极关切,他仍然不算真正的健康。肯·威尔伯在自传《一味》的前言中曾经这样写道:“这本札记的主旨乃是要强调身心灵并非互不相容,肉体的欲望、心智的理念、灵魂的了悟都是宇宙神性的完美展现……”这不仅是《一味》的主旨,也可以看成是后人本心理学的主旨。作为一种心理学的新思潮,后人本心理学的首要贡献是拓宽、丰富和深化了对于人性的理解。把健康的概念扩大到“身、心、灵”的“大健康”。(详见本书第二部分对“大健康”问题的阐释。)

4.灵性的开发是人的潜能的深度开发,只有通过灵性的开发,人才能够活出自己的“真我”。灵性的开发与人的其他性质并不冲突,人通过不断整合自身的能量越来越成为一个更加全面发展的人——“全人”。

5.高度重视人类文明的精髓——宗教,但认为成长和宗教没有必然的联系。把心理治疗与静修(或者称“灵修”)结合起来,把人的成长看成是一个连续统一体。

6.对于东方文化更加注重,从东方文化中吸取大量营养,包括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

7.对人的意识的研究更加丰富多彩。研究领域扩展到意识的异常状态,包括禅修、“清醒梦”、濒死体验等。

8.对人的动力结构的看法更完整和丰富。例如,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扩展为6个层次,即在自我实现之上再加上“自我超越”。依照笔者的意见,在“自我超越”之后还可以加上一个层次:“大我实现”,即体悟到大精神的层次,或者灵性(神性)得到开发的层次。人的需要的满足,应该最终发展到自我实现需要、自我超越需要,甚至大我实现需要占优势的层次。

9.后人本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是“整合学”。“这是一种统合物质、肉体、心智、灵魂和灵性的研究途径,也就是涵盖整个‘大存有巢’的研究途径。例如物理学涉及物质的层面,生物学涉及肉体的层面,心理学涉及心智的层面,神学涉及灵魂的层面,神秘体验论涉及灵性的层面。”整合的前提是接纳。后人本心理学是迄今最能够接纳各种心理学的思潮。

三、马斯洛与后人本心理学

后人本心理学的产生并非空穴来风,从起源上讲,它是人本心理学继续发展的必然结果。

后人本心理学并不是一种与以往心理学派别没有关系的新的心理学,而是一种有着新的人性观、更广阔的视野的心理学研究取向。

最早使用“Transpersonal”这个词的人是马斯洛。马斯洛不仅是“人本心理学之父”,而且也是“后人本心理学”的重要奠基者。马斯洛在晚年产生了关于后人本心理学的思想,1968年,马斯洛曾经写信给安东尼·苏蒂奇(Anthony Sutich),和他讨论“第四心理学”的问题。他希望有一种新的心理学,能够“超越个体性,超越单独的个人的发展,而进入到含义更广的更具包容性的某种事物。”他曾经考虑使用“Transhumanistic Psychology”(直译:超人本的心理学)这一术语,后来才确定用“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把“Transpersonal Psychology”译为“后人本心理学”,其好处是传达出了“Transpersonal Psychology”与“Humanistic Psychology”(人本心理学)之间的密切关系,即第三心理学和第四心理学之间的密切关系。

马斯洛在1968年再版的《存在心理学探索》的序言中写道:“我认为,人本主义的、第三种力量的心理学是过渡性的,是向更高的第四种心理学发展的准备阶段。第四种心理学是超越个人的、超越人类的,它超越了人性、自我同一性和自我实现等概念,是以宇宙为中心,而不是以人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所谓“以宇宙为中心,而不是以人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是指突破以前的以人为中心的狭隘,以最广阔的视野来看人。

马斯洛思想的变化与发展可以说本身就体现了人本心理学与后人本心理学之间的逻辑关系。马斯洛的心理学思想具有极大的开放性,他所奠基的人本心理学是一种通向超越性心理学以及后人本心理学的桥梁。正如他指出:“我们需要某种‘大于我们的东西’作为我们敬畏和献身的对象。”在这里他已经有了关于终极关切的体悟。在马斯洛的后期著作中,更是有不少关于后人本心理学的思想。

早在1954年初版的《动机与人格》中,马斯洛就曾经在自我实现需要之后,谈到了认知和审美需要,他似乎已经感觉到,“自我实现需要”并不能够涵盖所有更高的需要。马斯洛当时也没有考虑宗教与人本心理学的关系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必须从他的思想发展过程来理解,与他早年所持有的对宗教的态度有关系。马斯洛出生于俄罗斯的犹太教家庭,由于他自身的素质和童年的一些经历,包括他母亲常常吓唬他“上帝会惩罚你!”使他对宗教抱有一些不好的看法,也就没有研究宗教与人的需要的关系。这样,尽管马斯洛强调了心理学要以人为中心,强调了人性的高境界,强调了高峰体验,但他关于人性的模型仍然是不充足的。

到了晚年,马斯洛对于人的理解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在1966年发表了《宗教,价值观,高峰体验》。此时,他对宗教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他对灵性的东西更加关注,在提出“后人本心理学”的同时,他也提出了“超越性需要”(mataneeds)等概念,但他没有详细研究这一需要与需要层次论的关系。

马斯洛晚年还发表了《Z理论》这一文章。这一文章为后人本心理学开辟了新的发展领域。他把自我实现者分为两类:“健康型的自我实现者”和“超越型的自我实现者”,并且对他们作出了详细的区分。一共归纳了24条两种不同自我实现者的区别。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一种自我实现者没有或者很少有超越性体验(包括高峰体验),一种自我实现者经常有超越性体验。前者是“健康型的自我实现者”,后者是“超越型的自我实现者”。

“健康型的自我实现者主要是更实际、更现实、更入世、更能干和更凡俗的人,他们更多地生活在此时此地的世界或者生活在我们简称为匮乏性的王国,匮乏性需要和匮乏性认知的世界。”

超越型的自我实现者是有较多超越体验的人。“这些人往往是‘实干家’,而不是沉思者或者冥想家;他们是有效率、重实际的,而不是审美的;重视现实检验和认知,而不是情感和体验。”

马斯洛的这种划分实际上扩展了自我实现的概念,把原来的自我实现的人分成了两种。在1954年的《动机与人格》中,马斯洛在关于自我实现者的描述中并没有做这种区分。这两种自我实现的人实际上是有层次上的差别的。这种差别可以从不同意义上来理解。

从基本生存状态理论看,“健康型的自我实现者”是有更多人际交往时间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有较多的通心。“超越型的自我实现者”是有更多独处时间的人,其独处时的状态更多的是存在性独处。

另外一种意义就是把“健康型的自我实现者”理解为自我实现需要占优势的人,“超越型的自我实现者”是自我超越需要占优势的人。

在马斯洛去世前一年的一篇文章中,他更是明确地把“超越性需要”这一需要与需要层次联系起来:

“人性所必须的是,当我们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我们就会沿着归属需要(包括群体归属感、友爱、手足之情)、爱情与亲情的需要、取得成就带来尊严与自尊的需要,直到自我实现以及形成并表达我们独一无二的个性的需要这一阶梯上升。而再往上就是‘超越性需要’(即‘存在性需要’)。”这篇文章马斯洛生前没有发表,后来经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霍夫曼的编辑,收入了《洞察未来》一书。

在这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到问题的关键,马斯洛所做出的这种区分,实际上已经把超越性体验从自我实现的概念中抽离出来了,不再把超越性体验作为自我实现的一个必要条件。也就是说,自我实现是可以有超越性体验的,但没有超越性体验者也可以是自我实现的人。如果把超越性需要作为第6个层次,我们就可以把经常有超越性体验的人称为“超越者”。与没有超越性体验的自我实现者相比,他们潜能的发挥更加充分,自我实现的程度要更高一些。

正是由于如此,我们可以认为,马斯洛有补充其需要层次论的意图。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原来共有5个层次的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补充后,可以扩展为6个层次,在“自我实现需要”之上,再加上“自我超越需要”。

四、后人本心理学与世界的长青哲学

为什么在人本心理学之后会出现后人本心理学?

后人本心理学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有重要的思想来源。世界的长青哲学(Perennial Philosophy)就是后人本心理学的重要的思想来源之一。所谓“长青哲学”,根据阿尔道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的概括,是指25个世纪以来,“时而以这种形式,时而以那种形式,源远流长,无休无止”的一种普遍的世界范围内的哲学。阿尔道斯·赫胥黎认为,“长青哲学”主要有这样一些核心思想:

1.物质和个体化意识的现象世界,即物体(thing)、动物、人,甚至诸神(gods)的世界,都是“神域”(Divine Ground)的显现。在神域里所有部分的实在都有其存在状态,离开神域,它们是不存在的。

2.人类不仅能够通过推理来认识神域,而且能够超越推理,由直觉来认识其存在。这种及时(当下)的知识让知者和所知的对象融合在一起。

3.人具有双重的天性,一个是现象的小我(phenomenal ego),一个是永恒的大我(eternal Self)。后者是内在的人,是精神(spirit),是灵魂中神性(divinity)的火花。如果一个人真正渴求的话,他有可能与大我产生认同,从而与神域产生认同。因为,神域与精神在本质上是相同或者类似的。

4.地球上人的生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认同自己永恒的大我,得到关于神域的一体的知识。

长青哲学认为人有“双重的天性”,既是“小我”,又是“大我”,而“小我”能够和“大我”融合在一起——这实际上是一种非常乐观的关于人生的观点。第四心理学认同这一点,对人的潜能也就有了最开放的理解。人的目的就在于“与永恒的大我联系在一起”,这也就是潜能开发的方向。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天人合一”的观念与长青哲学也是一致的。(关于这种说法,参见后面关于“全子”的论述。)

这里还有一个比较关键的概念是“神域”,从后人本心理学的立场看,它不能够按照世俗的观念机械地来理解。它不是指人格化的神以及有形的东西存在的地方,它指的是迄今人类还不能了解的决定宇宙运行的力量,其含义相当“客观规律”或者肯·威尔伯的“大精神”的概念。

肯·威尔伯十分强调长青哲学的重要性。他认为,长青哲学的核心范畴是“存在之巨链”(The Great Chain of Being)。所谓“存在之巨链”,是指整个实在是一个连续统一体,就像链条一样。一端是物质,一端是精神(spirit)、神性(godhead)或者超意识(superconscious)。这个层次是按照意识的程度来进行排列的。“存在之巨链”可以说有三个层次:物质、心智与精神。它也可以说有5个层次:物质、身体、心智、灵魂与精神。长青哲学关于人的主张就是,人们应该不断成长和发展,达到大精神的层次,实现终极同一性。这也是人的神性的实现,是人最完美的状态。

同类推荐
  • 大学生的人格维度与心理健康研究

    大学生的人格维度与心理健康研究

    作者在广泛参考国内外及港澳台专家关于心理健康标准论述的基础上,通过开放式问卷,大量搜集大学生群体对心理健康的看法,据此制定出评判大学生人格特征的词汇表,让大学生自己作评价,最后作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出心理健康大学生的人格维度。另外,作者在深入研究心理健康大学生人格维度的基础上,还系统而详细地探讨了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大学生的孤独感与恋爱、大学生的焦虑与社会支持、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学生社团、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校园流行语、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价值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网上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朋辈心理咨询、大学生与强迫症、大学生与职业认同等问题。
  • 一个抑郁男孩的30小时

    一个抑郁男孩的30小时

    本书是著名心理咨询师顾歌,全程记录抑郁症男孩G的治愈过程的咨询手记。作为业界第一部抑郁症案例的全程记录,顾歌通过真实生动的心理咨询对话中,对抑郁症男孩G深入分析与专业解读。此书由SMG《相约星期六》主持人倪琳、朱桢,《生活启示录》编剧王丽萍以及《爸爸去哪儿》总导演谢涤葵等业界名人联袂推荐。出版方漓江出版社表示,这本《一个抑郁男孩的30小时》堪为心理咨抑郁者的自助宝典,咨询师的咨询指南。对于抑郁症患者,以及想要了解、帮助他们的亲友,都是一部答疑解惑的宝典;对于咨询从业者和普通读者,也是一本深入浅出的优秀读物。
  • 五维人格论:心理实验及发现的哲学思辨

    五维人格论:心理实验及发现的哲学思辨

    童年的回忆总让我们难以释怀,对童年的研究在心理学上有着特殊的价值。为什么人类的童年如此与众不同?很多动物也在“童年”迅速发育。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的意义吗?自我、自主、自我完善、自我实现、个体自我和人类自我各是怎样的?人类自我在当前灾难不断的自然威胁面前该如何走向?不仅我们每个人生存的价值在于“当前”,所有生命个体生存的价值皆在于“当前”,这是遗传将生命延续和串联,诠释着生命存在的根本价值。
  • 我的第一本阳光心理学

    我的第一本阳光心理学

    通过对全世界最权威的55个心理学规律和原理的介绍,让你全面知晓蛰伏于心灵深处的惊天力量。当你开始运用本书中所提供的心理学策略来指导自己的生活时,你已经开始踏上了清扫蒙昧心灵、奔向成功和幸福的光明之路。
  • 人一生要知道的心理学全集

    人一生要知道的心理学全集

    你是不是正为上述种种问题而感到心力交瘁、无所适从呢?你想了解心理学吗?你想运用心理学获得生活的幸福吗?本书将揭开神秘的心理世界面纱,运用心理学知识,结合大量实例,对关系人一生的爱情、婚姻、家庭、职业、人际关系等给予深刻剖析。通过它,可以加强心理引导,增强情绪修养,培养乐观心理品质,构建和谐社会。请在这本书的带领下,走进心理健康的世界,去收获属于你自己的幸福和成功。
热门推荐
  • 社交英语口语,看这本就够

    社交英语口语,看这本就够

    因为本书是我社英语编辑部耗时2年8个月,诚邀十几位中外籍资深英语教师参与撰写、编辑、审校等工作才制作完成的,其目的就是为了给广大英语学习者打造一套“真正实用的社交英语口语大全”。本书共分为7大类:衣、食、住、行、乐、情、节日,全面涵盖老外在社交中谈得最多的100个话题。
  • 重生之娱乐大亨

    重生之娱乐大亨

    这是一个重生者的故事,重建一个IT王国。那年,杰西卡·阿尔巴刚刚出道,刘亦菲还很青涩,林志玲流光四射,李银美纯洁动人……
  • 所有的秘密都是深爱

    所有的秘密都是深爱

    四年前,齐小雨在外公的葬礼上第一次见到陈秋末时,爱情的种子在她的心中悄然埋下。他是她外公的得意门生,是纳税大户OM集团的CEO,是商界新贵,他们的距离遥远得令她心痛。但从遇到他的那一天起,她的生活开始发生变化,大学生活也开始变得多姿多彩。幸福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降临,齐小雨坚守的纯真爱情,经历漫长的等待,终于开花结果。本书描写现代灰姑娘与豪门公子的爱情故事,包含有浪漫的大学生活、英俊的豪门公子、新奇的商界风云等现代元素。
  • 美男师傅太妖孽

    美男师傅太妖孽

    一次偶遇,她看见妖孽师傅英雄救美,明明自己的功夫不咋地,却在一旁奚落他。她不服,要求比赛。双方达成协议,谁输谁拜谁为师!在跟美男师傅回家时,又将发生什么爆笑的事锁定《美男师傅太妖孽》,让你笑到太平洋!
  • 守护甜心之唯梦心跳

    守护甜心之唯梦心跳

    唯梦文,是唯梦的可以来看,这是第一次写,写的不好,请大家见谅
  • 大神的呆萌沫沫

    大神的呆萌沫沫

    苏沫沫因为室友的一个赌约,向排行榜第一的大神表白,结果表白错人了,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进来敲敲门砖吧!
  • 逆袭仙机

    逆袭仙机

    炎黄二帝创造了华夏无尽的辉煌。外族入侵,主角家族遭受灭顶之灾。忍辱负重,披荆斩棘,踏上复兴之路。
  • 妖孽王爷遇上鬼才妻

    妖孽王爷遇上鬼才妻

    她,是上市公司的千金,从小被称“鬼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是跆拳道冠军,一场车祸,将她变成了她——凤凝雪。她四岁丧母,从小无人疼爱,自请带发修行,遭人暗杀,意外被高人相救,走上人生巅峰,寻找身世之谜。他,北冥国三皇子,人称战神,却遭人暗算,双腿残废,她遇上了他,将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魔道录

    魔道录

    主角千羽在师傅被魔人所害的情况下出山复仇,对外面世界一无所知的千羽在女伴和朋友的陪伴下,一起入秘境,收神兽,参加比武大会,对抗魔兽攻城等等,最后面对魔族之人的时候,千羽才发现众神兽与自身间的惊天秘密,他们要面对的将是人族与魔族的一场血战,他该何去何从,面对人魔两族他又该如何选择
  • 我最美好的回忆

    我最美好的回忆

    “夏安!”……每当方渠大声叫着他的名字,夏安就会屁颠屁颠的跑过来……等到时光一天天老去,再次呼唤他的名字,却是永远也见不到他了………方渠,一个在爱情里迷糊的小女孩。夏安,一个倔强,始终不肯放弃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