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91000000023

第23章 要么最好,要么放弃——没有爱就没有性

关于出家人,人们常常有这样的疑问:他们是不是生理有问题?他们的性欲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2004年1月,在北京的一次心理学的聚会上,有人也问到台湾圣严法师这方面的问题:

问:我是做心理咨询的,时间不长,也才10年,经验比较浅,我问的问题可能比较简单幼稚:佛教是怎样看待性需要的?因为性对于老百姓的生活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但佛教对待性的问题实际上是采取回避的态度。我做咨询时曾经遇到一个青少年,他处于性发育时期,就是青春期。他的情况特别疑难,在全北京转了一圈,也没有治疗好。在我这里,只能说是好了一点,可以上学了。他的问题就是青春期性发育、性冲动。关于这一点,弗洛伊德已经指出,人类有性压抑、性冲动。这对于心理学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只能是知道这个事;精神病学呢是用药物压下去,吃点药。吃完药,全身发麻,头脑发晕。我想知道佛教是怎么面对性问题的?

圣严法师:问得好,但许多人不敢回答。佛教是这样的:并不否定人的性需要,性的反应。不管是谁,在性成熟以后,一定会有生理反应。在佛教徒中,只有少数人出家,多数人是在家里。在家人是可以结婚的,性不要泛滥,正常的性活动是没有问题的。但出家人的性问题怎么处理呢?你想问的是这个问题,这也是很简单的一个问题。我们出家人是自己愿意出家的,并没有人强制我们。出家人有性的生理反应?有。出家人也是正常的人。性功能正常的人才能出家,不正常的人是不能出家的。出家以后,因为性与饮食不一样,没有饮食会饿死,没有性的生活不会饿死,也就是说,可以用心理的方式来调节自己。我自己不希望有性,在家的人中也有许多人是独身的,不想结婚,也不是说在男女关系上乱来,他们可能就是没有性的需求,就是不要性。这是我们自己选择的道路,我们应该自己会处理和调整。怎么调整呢?(问提问题者:你是想出家吗?提问者答:我是想知道一些方法。)方法是这样:如果有了性的反应,就马上告诉自己:我是出家人,既然出家了,就应该放弃。如果有诱惑怎么办?出家以后,性的诱惑是常有的,但这诱惑也是一种烦恼心。我们还是用这个观念的方法来告诉自己:我出家了,把它当作一盏红灯……

也许是由于当时场合不太适合谈这样的问题,圣严法师没有深入回答方法是什么,但他已经清楚地说明了佛教徒在性问题上的立场。对于不少人来说,对于佛教徒在性问题上的立场和状态都不太理解。

要理解佛教徒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我认为需要先了解佛陀,回到佛教的产生过程上。要追溯2500多年前的情况,不是容易的事,姑且把理解建立在传说之上。

据说,佛陀17岁的时候,父亲净饭王就替他选了邻国的耶姝陀罗为妃。“窈窕的姿态,像仲春的柳絮;美好的娇容,像初降人世的仙女。”

在优裕的生活环境中,“表面上看来,太子有时候也会浮现微笑,而他的内心深处,却是愈感空虚和孤独。”

佛陀的这种“空虚和孤独”实际上是具有强烈的终极关切的状态,他渴望探索宇宙的真理、生命的意义。只有理解他的这一特点,我们才能够理解他对待性爱的态度。

现在的人们常常说:

“性爱,性爱,没有性就没有爱。”

这没有错。但如果颠倒过来说,其意义应该更加深刻:

“性爱,性爱,没有爱就没有性。”

所谓“没有爱就没有性”是什么意思呢?

作为一种准备,我们可以先来理解马斯洛描述的自我实现的人。自我实现的人在性爱上的态度与真正的修行者是接近的。对于他们来说,生活最重要的取向就是潜能的充分发挥。他们所追求的是需要满足的整合。在他们看来,性和爱是统一的。纯粹的性,只是一种生理需要。在不能够整合的情况下,宁肯选择高级需要而不是低级需要。

下面是马斯洛关于自我实现的人的一些描述:

“自我实现者的性与爱能够,而且在绝大多数时候的确是完美地交融在一起的。”

“自我实现的男人和女人总的说来倾向不会为性而性,仅仅有性也不会得到满足。……如果没有感情,他们会宁愿完全不要性生活。但我相当确定的是,有几个这样的例子,在其中,因为至少是在当时没有爱或感情,性活动被放弃或被拒绝。”

“在自我实现者身上,性欲高潮既比在普通人身上更为重要,同时又不如在普通人身上那么重要。性体验经常是一种深刻、几乎是神秘的体验,但如果性欲没有得到满足,性的匮乏也容易为这些人所忍受。这并不是一个悖论或矛盾。它是由动力心理学理论引发出来的。在更高需要层次上的爱使那些低级需要及其挫折和满足变得较不重要、偏离生活中心,也更容易被忽略。但是,一旦这些低级需要获得了满足,更高需要层次上的爱也使人们更加专心致志地享受这些需要。”盂“自我实现者一方面比普通人远为强烈地享受性活动,另一方面又认为性活动在整个参照系中远远不是那么重要。”榆“应该特别强调的是,自我实现者对待性活动的这种复杂态度不可避免地导致这样一种情形:性高潮可能会带来神秘体验,但在其他时间里可能很不重视它。这就是说,自我实现者的性快乐可以十分强烈,同样也可以毫不强烈。这与那种认为爱情是一种神圣的喜悦、一种心旷神怡、一种神秘体验的浪漫观点是相冲突的。的确,自我实现者的性快乐可以是十分微妙的,而非十分强烈。它可以是一种轻松愉快、有趣的体验,不必是严肃、深刻的体验,更不必成为一种中性的责任。这些人并不总是生活在激奋之中的——他们通常处在一个比较一般的强度水平上,轻松愉快地享受性活动,把它当作一种令人愉快、心旷神怡、妙趣横生、令人舒适、回味无穷的体验来享受,而不是把它当成一种翻天覆地的迷狂的情感体验。自我实现的人显得远比普通人更坦然地承认自己为异性所吸引。我有这样一个印象,即自我实现者倾向与异性保持一种相当轻松的关系,同时,他们偶尔还十分愿意为异性所吸引,但同时,比起其他人来,他们很少滥用这种吸引。”

当人成佛之后,是不是他的人性的部分都消失了呢?

佛陀是人,他也有性需要。由于受历史的条件的限制,在佛陀的时代,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爱情。现代意义上的爱情,其前提必须是两性平等。当时还远谈不上妇女解放,女性的发展,远不如男性。在王宫里面,尽管美女成群,但没有一个能够真正理解他的女性。

如果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来套,也许这些美女只达到了归属需要,最多是自尊需要占优势的水平。

对佛教感兴趣的朋友,不难想到这样一个问题:佛陀既然要普度众生,而众生一般都是有家庭的。为大家树立一个家庭的典范,岂不是更好?佛陀在成佛之后,为什么会选择独身生活呢?难道成家就不能够传道了吗?

在这里,我大胆妄为,把佛陀看成一个普通的、正常的人,不揣冒昧地从心理学的角度尝试做一些理解。

心理学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地图不是实际的疆域。”

任何人在头脑中形成的关于所爱的异性的印象,都不是对方本身,而只是关于对方的“地图”。或者说,只可能是自己人格中的关于这个人的次人格。在爱中,是很难避免投射的。我们把自己关于异性对象的“地图”或者次人格投射在对象身上。我们在爱,实际上我们所爱的人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对方,爱的只是头脑中的对方。

真正的爱是双方都有大我实现,在对方身上都能够看见“大我”。尽管大家不可避免还有一些次人格不相同,但由于大家的“大我”都是同样一个东西,这种情况下的爱是最真实的。

所以,如果没有人格的高度共鸣,没有两人的真正的通心,真正的爱是不可能的,只会有无休止的烦恼。大家都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都按照自己心中形成的关于对方的次人格来要求对方,所以生出无穷的矛盾。

如果一方已经达到“大我实现”的层次,而另外一方没有达到,没有人格的高度一致和共鸣,“大我实现”的一方就会感觉这种爱情是不完全的。

如果他想寻求完全,他就必须在对方身上加上一些幻想的成分。而这样,他所爱的就不是对方了,而是一个幻想的对方。在这里有一种分裂,有能量的浪费。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佛陀。佛陀在世的整个期间,都没有女性能够和他匹配。他是一个要求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人,与其勉强,不如把能量用在普度众生上。别人说他是牺牲,其实不是,他是在做自己最愿意做的事情。

也就是说,对于性爱,佛陀的态度其实并非视若异己,一味排斥,而是接纳、升华和超越。如果性爱是有助大我实现的,那么就是可以采纳的。如果性爱无助甚至有害大我实现,那么就升华和超越。这也就是:要么最好,要么放弃。也就是说,对于佛陀来说,即使有其他行为选择,佛陀仍然是佛陀。这正是“青青翠竹,总是法身”。

以上只是从心理学角度的一种大胆猜想。总之,我认为佛陀并不是神,只是神性得到充分开发的人。他的所有行为都是我们有可能理解、学习和模仿的。

成佛后的佛陀有32相,其中与性有关的是“马阴藏相”。所谓“马阴藏相”,是指男根密隐体内,有如马阴。据说,修行好的出家人其男根都会发生变化。性功能仍然不会变化,但睾丸会收缩、变小。这大概是由于其能量已经转化为大慈悲和大智慧。

“要么最好,要么放弃。”现在,有人还在继续走这条道路。例如,后人本心理学大师肯·威尔伯就是这样。没有真正可以爱的对象的时候,他可以一连若干年享受独身,一旦有崔雅这样的人的时候,他又可以倾心相许。

现在的情况和佛陀的时代已经有很大区别,女性已经高度发展起来。在现在的时代,女性的优势正在逐步彰显。所谓“新好男人”(吸收了女性一些固有优点的男性)的概念也开始出现。一男一女共同生活,未必就不能征得殊胜的境界。男女之间的“我-你”关系,也是一种很高的美好生活和关系。

不光是佛教徒,对于现代人来说,“要么最好,要么放弃”,也许是对待性爱的一种新的方式,尽管追求和体会到这样境界的人还不多。

人在性的问题上完全可以达到一种自由状态:既能够感受性的魅力,受性的吸引,但不会受性的支配。这听起来似乎有一些矛盾,但却是实际存在的事实。可以清楚地说,在某些时候我自己也有这样的体验。

当人处于这种状态的时候,传统生活的逻辑已经不适用了。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位男性,你达到了这种状态后,你能够欣赏美女的美丽,而这种欣赏不会唤起动机。值得注意的是,在你感觉自己超越性冲动的时候,她们的美并没有消失。

凤凰台这段时间正在接连播放选美比赛的节目。我饶有兴趣地看了一些。

梁东和窦文涛常常会问一些有趣的问题。尽管他们在美女面前感到紧张,但是美女们似乎更紧张,问题回答得毫无趣味,有时候甚至显得不知所措。

我有一种感觉:对于美女,如果没有让她们回答这些问题,你会感到她们的美有一种神秘,这使她们对于你有一种难以抗拒的吸引力,甚至使你在生理上有某些反应。

但是,一旦这些神秘的面纱揭开,这种吸引力就并不是那么不可抗拒了。因为你发现她们不过是一些还不很成熟的女孩子而已。

为了能够欣赏她们的美,是不是宁愿让她们有一种神秘呢?

不是的。

我说在神秘的面纱揭开后,这种吸引力就并不是那么不可抗拒了,这并不是说美女就没有吸引力了。她们的美依然存在,你可以欣赏造物主是如何造就了一个艺术品。如果你使她们的美更有韵味,你还可以重新启动自己幻想的能力,赋予她们一些内在的品质。但是你清楚这是你自己的加工。你能够分清楚哪些是她们的,哪些是你自己的。对于美,你是自由的。你是美的主人。

美女,并不等于心灵也美。对于那些心灵不美的美女,她们的美是变幻不定的。只是当你幻想她们的时候,她们才是美的。

对于人类,性不仅仅是一种动物本能,它已经进化为一种奇妙的双向交流,这种双向的性交流至少包括三个层次,即身、心、灵。因为人的概念包括这三个层次。

“身、心、灵”整合的爱情只是一种理想吗?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范例?

我认为,肯·威尔伯与妻子崔雅的爱情关系应该说是一个这样的范例。我认为他们都是体悟了自己的“大我”的人。

同类推荐
  • 弗洛伊德9:自我与本我

    弗洛伊德9:自我与本我

    此卷收录四部分内容。《超越快乐原则》修正了弗洛伊德早期的本能学说,第一次提出人存在着死的本能与生的本能,并把这两种作用相反、同时并存的力量的斗争视为整个生命运动历程的决定者。《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系统论述了关于“群体的本质就在于它自身存在的力比多联系”的理论。《自我与本我》谈及意识、前意识、潜意识,阐述了自我从本我、超我从自我分化的过程。《抑制、症状与焦虑》是弗洛伊德对压抑与焦虑及心理防御机制关系理论进行修正与补充的主要论著。
  • 心理医生对你说全集

    心理医生对你说全集

    本书针对大众日常容易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提供具体的自我诊断测试、行为分析以及自我矫正(疗法)指南等。涵盖了心理障碍的主要症状,包括忧郁症、强迫症、人格障碍等以及目前比较流行的一些普遍心理问题。每种类型的心理异常,都设计了一个针对此心理异常的总体测验或者分类测验,以便读者进一步鉴别心理异常的情况和类别。每个心理异常包括自我诊断测验、测验结果的解释与建议、矫正心理异常的建议措施、预防该类心理异常的建议等。通过书中的诊断性自测,你可以了解自己的心理趋向,以便及早地发现不健康的心理信号。
  • 我们都爱发神经

    我们都爱发神经

    本书是心理学的最后一块隐秘,幽默另类、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各种“发神经”现象,如间歇性抓狂、玩失踪、间歇性话痨、“报复式”暴饮暴食等,配有大量生动真实的案例,并附作者独到分析,教你如何一眼看穿“发神经”的所有秘密和怪癖。
  •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手册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手册

    学习基本哲理和道德的理论,使自己变成一个高尚的人。做到心胸开阔,知足常乐,不患得患失,不自寻烦恼。具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和道德观是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基本要素。科学地、客观地、勇敢地面对现实、适应现实。能和周围的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要充分了解自己,愉快地接纳自己,注意劳逸结合。学习、工作适度,业余生活丰富多彩,才能保护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健康。
  • 女性职场潜伏心理学

    女性职场潜伏心理学

    本书内容包括:新人篇——职场要耐得住寂寞奋斗篇——学做杜拉拉,职场攀升靠奋斗上司篇——玩好老鼠与猫的游戏同时篇——你可以不聪明,但不可以不小心等。
热门推荐
  • 多年之后再见你

    多年之后再见你

    女主人公萧然失恋了,便去了酒吧点了一杯烈酒喝了下去,结果喝醉了,撞到了一个强壮的男子(古暗)身上,,萧然叫古暗陪她睡一晚,古暗不愿意,萧然就放弃了,但却吐了古暗一身,古暗很是生气,便和萧然开房了……
  • 异界之数据人生

    异界之数据人生

    小白一个,文笔白痴,热心,好人卡无数,怎么悲催怎么来。你怎么看!
  • 百花小说-映山花开的村庄

    百花小说-映山花开的村庄

    本书包含短篇小说《黑皮信封》、《会说话的香水》、《一个包子》、《白手帕》、《一杯凉白开水》、《人生的梯子》,中篇小说《枪手奇遇》、《谁是失败者》、《心酸的婚礼》、《患难的真情》、《惊魂的捆绑》、《绝不饶恕》,有浪漫的生活,有曲折的情节,令人感动。
  • 五行灵珠劫

    五行灵珠劫

    西域珍宝五行灵珠在月圆夜催动,成之,可功力倍增;不成,则倍受蚀骨之痛。鬼绝谷女使火女在抢夺灵珠时与武林盟主徒弟景然、云非凡、卓薇薇不打不相识,四个年轻人纠缠相伴。意外寻得的身世解开鬼绝谷和灵珠之谜,可特立独行的她会改邪归正吗谁说妖女不可以做主角?
  • 菜鸟上枝头

    菜鸟上枝头

    杨杨最讨厌三样东西:第三者,榴莲,还有小白脸。可这小白脸却非常不怕死地一直在她身边打转。遇到这么个无赖小白脸,杨杨该怎么办?反击?但是爱情菜鸟岂是腹黑小白脸的对手?
  • 半城锦绣

    半城锦绣

    苏家有女不知名,簇锦攒花胜玉箫。她只是一个普通女子,纵是命归黄泉,纵是借人身躯,纵是居于深宫,纵是脱身无果,也不曾想要借着旁人的身份,再活这另一世。苏锦便只是苏锦,爱恨、悲喜、生死,皆由自己说了算。然而她亦知晓,若要逃离这深宫、这牢笼,亦不是易事。半启星眸做旁观,微勾朱唇是计谋。只是,这个纵然满身繁华,也可孜然一身的女子,又能否当真独善其身?
  • 实相般若波罗蜜经

    实相般若波罗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家庭第一:创建完美和谐的两性世界

    家庭第一:创建完美和谐的两性世界

    本书结合大量富有哲理的故事,对两性关系中的是是非非及产其产生的原因,做了详细的分析。它主张两性之间应该互信互爱、相互支持、相互尊重、彼此包容,提出了促进两性间美满和谐的“四大基石”和“五大守则”,并具体介绍了处理两性关系的一些实用技巧。阅读本书,对于完善两性关系、保持美满婚姻,使夫妻结伴走完幸福人生,相信会有开卷有益之效。
  • 浴火重生:废柴逆天复仇

    浴火重生:废柴逆天复仇

    睁眼就重生,凭什么?想活你也得凭本事!精彩人生也可以从死亡开始!意外死亡,怀揣着生的希望从地狱爬回来,却发现老公和好姐妹早已勾搭成奸,阴谋无处不在,亲眼目睹了父母的惨死,小小稚儿都不肯放过,如此遭遇怎能不让人疯狂!是的,我是疯了,渣男小三,就算死我也要拉你们下地狱!剁手剁脚太便宜,我要你命!欠我的我会千倍百倍讨回来!谁知命运弄人,当以为不会再爱时,发誓要杀死的男人已对自己用情至深,上辈子从没注意的小弟居然一直暗恋着自己。还幸运得到个帅哥萌宠,对自己不离不弃,他这是爱上我了?人不能跟命挣?我偏要挣一挣!重生,我要的幸福……
  • 网游之前线突击

    网游之前线突击

    还记得儿时的记忆吗?魂斗罗,打击者1945,打飞机石破天惊。还记得曾经的疯狂吗?网吧,红警,CS,CF穿越火线。那些经典,不是游戏是回忆……如果你还记得,跟随我们一起找回那些曾经的玩伴和回忆。退伍士兵杨凡重拾曾经网络游戏,前线突击,经典再现!硝烟弥漫的战场,隐匿着危机;眼花缭乱的任务,暗藏着宝藏,多人合作的游戏,考验的是团队合作。===========================================QQ意见群:181821769第一次写军事+网游题材,请大家多给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