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92000000023

第23章 抗倭英雄戚继光

每次登临福州于山,我总怀着一种敬仰和肃穆的心情。那是因为,在这座市内中心地段的秀美山中,不仅有供游人观赏的山树美景,还有众多名胜古迹,如九日台、狮子岩、集仙岩、小华峰以及应鳌石、倚鳌轩、揽鳌亭、接鳌门、步鳌坡、耸鳌峰等等。传说,早在战国时代,有一支从北边来的“于越族”迁到这里生活,因而将这座山取名为“于山”,此后一直沿用至今。然而,在于山上最让我醉心的是纪念明代著名抗倭英雄戚继光的“戚公祠”。祠不算大,里面的文物古迹也不算太多,但戚继光在闽抗击倭寇的英雄事迹却长久萦绕在我的心头……

戚继光生于1528年,逝于1588年,字元敬,号南塘。他与福建晋江人俞大猷齐名,都是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在他们之前,任兵部尚书的张经乃天下第一抗倭英雄。不幸的是,张经被嘉靖皇帝斩杀。临死前,张经向皇帝举荐了戚继光。戚继光不负众望,屡建战功。他和俞大猷等率军转战于闽、浙、粤沿海诸地,不断抗击来犯倭寇,历时10余年,大小80余战,终于全面扫平倭寇。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戚继光的父亲戚景通因病去世。16岁的戚继光袭任父职,做了登州卫指挥佥事。四年后,戚继光奉命率领一批士兵远戍蓟门(今北京市东北),春去秋归,每年一次,干得不错,上司满意,士兵拥护。21岁那年,戚继光考中武举,次年进京会试,正逢蒙古俺答汗兵围北京城,戚继光奉命守卫京城九门,坚决抗击来犯之敌。他还两次上书朝廷,陈表守御方略,得到朝廷重视。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戚继光被提升为都指挥佥事,管理山东登州、文登、即墨3营25个卫所,防御山东沿海疆域,成为手握重兵的一方将领。

明朝中后期边境时有战火燃烧。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倭的日本鬼子并不安分,这些来自日本的海盗被国人称为倭寇,他们出没东南沿海一带,不时地在辽阔的海面上掀起惊涛骇浪。倭寇抢掠时遂分成几队、十几队甚至几十队,以当地奸民为向导,用海螺号互相联络。倭寇刀枪磨得雪亮,且大多用武士刀,杀伤力极强。他们还擅长双刀、弓箭、枪,惯于设伏偷袭,常用“川”字或“一”字长蛇阵。由于当时明朝军队腐败,地方军队战斗力极差,对倭寇的古怪战法不熟,一经交战,明军便退,常吃败仗。

戚继光接到朝廷派他和俞大猷、胡宗宪等抗击倭寇的指令后,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倭寇袭扰我东南沿海的路数和战法以及兵力部署,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由于他带兵守防山东时就熟悉沿海地形地物,懂得用兵,又有韬略,这样,他和俞大猷统兵作战,很快取得浙江“龙山所之战”的胜利,大批量地消灭倭寇。戚继光善于总结,他悟到:明军“兵无专统,谋不佥同”所带来的负面作用是,士兵训练无章,毫无战斗力,指挥系统紊乱,长官常常调动不了士卒。为此,戚继光向上级禀报,要求由他领头组织训练一支强而有力的军队。开始,上司没有回音。戚继光便再次上书,提出练兵建议。但由于种种原因,上司仍然没有批复。戚继光虽然愤慨,却也隐忍。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九月,戚继光第三次提出组建新军的报告,提出到浙江义乌招募农民和矿工的建议。上司看戚继光如此执著,便予以同意。到义乌后,戚继光提出“四要四不要”的严格挑兵方法。“四不要”是:不要城里人当兵,这些人大都贪生怕死;不要在官府里任过职的人当兵,这些人不好指挥;40岁以上和长得白的男人不予征收,这些人战斗力差,吃不了苦;胆子特别小的和胆子特别大的男人,也不征收。他制定征兵的“四要”是:一是征收标准的农民,这类人敢拼会赢;二是征收黑大粗壮、皮肉结实的壮汉,这类人有战斗力;三是征收目光有神的智慧型汉子,这类人肯动脑子懂得打胜仗;四是征收见了官府还得有点怕的老实厚道男人,这类人懂得尊重长官听从指挥。很快,一支由义乌的农民和矿工组成的3000多人的军队被组建起来。戚继光对这支军队进行了严格训练,并更新了战舰、火器等装备。然后,他又将这些士兵编成分队,配发武器。从此,这支军队转战各地,取得了辉煌战绩,时人称之为“戚家军”。由于戚继光在浙江台州抗击倭寇一仗中声威大振,歼敌万余,他被提升为都指挥使,他的“戚家军”也闻名天下。

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大肆劫掠桃渚、圻头(均属浙江)。戚继光率领军队迅速赶到宁海(今属浙江)扼守桃渚,很快击败倭寇。倭寇逃走,并乘机袭击台州(今浙江台州)。戚继光顺势而为,斩杀倭寇头目,将倭寇残余人员逼进瓜陵江,全部溺死。在圻头的倭寇赶去救援,戚继光在仙居中途伏击,倭寇被全歼,无一逃脱,前后九战九胜,俘虏斩敌1000多人,淹死的倭寇不计其数。浙东倭患得以平息。戚继光被加俸禄三级,“戚家军”威震华夏!

戚继光率领他的“戚家军”进入福建,是在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此前,福建的倭患也很严重。由于戚继光和俞大猷在浙江领兵作战,狠狠地打击了盘踞在浙江的倭寇。狼狈逃窜的倭寇便纷纷从温州(浙江温州)往福建宁德、连江方向迁移,一时间倭寇在福建的活动更加猖獗。

当时,倭寇一支筑巢于宁德城外海中的横屿(时人称夺命岛),另一支筑巢于福清的牛田,这两支倭寇队伍时常袭扰福建东部沿海,百姓深受其害。戚继光受命入闽剿倭,打得第一仗就是“横屿之战”。横屿是宁德县东北的一个小岛,离岸约有10里,和大陆之间隔着浅滩。涨潮时,岛屿四周海水苍茫,岛与陆地分开;潮退后,露出一片海滩,尽是泥淖。倭寇在岛上结下大营,修筑防御工事,侵占已达三年之久。戚继光为了渡过浅滩,命令士兵铺上干草,随着鼓声向前运行。到达横屿岸边时,倭寇早已布成阵势,“戚家军”奋勇冲杀,放火焚烧倭巢,倭寇四处逃窜,明军乘胜追击。战斗从开始到结束,不过三个时辰,“戚家军”就将横屿倭寇悉数尽歼。福建横屿岛渡海之战共消灭倭寇1000多名,斩首348颗,俘虏29名。

随后,戚继光率领军队攻打福清的牛田和莆田的林墩两大倭寇。就在浙江抗倭时,戚继光发明了一种新战法,他根据沿海地带地形多浅滩多淤泥,道路弯曲,兵力不易展开以及倭寇善于设伏、敌我短兵相接等特点,创造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著名的“鸳鸯阵”。一个鸳鸯阵由11名士兵组成,在这11个人中,有一个人是队长,他站在队伍的前列中央,其余10个人分成两列纵队,站在他的背后。虽说只有10个人,他们却持有四种不同的武器,并组成了五道互相配合的攻击线,在队长身后,是两名持有标枪的盾牌兵,他们用盾牌掩护自己和后面的战友,并首先投掷标枪发动进攻。掩护盾牌兵的,是站在他们后面的“狼筅兵”,所谓狼筅,是一种特制的兵器,形状十分怪异,以长铁棍为主干,上面扎满铁枝和倒刺,往前一挺,跟铁丝网一样,任谁也过不来。“狼筅兵”的后面,是4名“长矛兵”,他们是队伍的攻击主力,看见敌人,就使用长矛前刺,队列的最后,是2名短刀手,防止对手迂回,从侧翼保护长枪手。这个阵形前后11人互相配合,互相掩护,构成一个首尾照应的杀阵。而且此阵形还可以变换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五行阵:即队长身后的两列纵队各自分开,以5人为单位进行布阵,“狼筅兵”迈步向前,与盾牌并列,形成第一道防线,2名长枪手跟随其后,短刀手殿后。此阵形多用于狭窄地区的巷战;另一种是三行阵:即狼筅兵迅速上前,超越所有同伴,站在队伍的最前面,2名长枪手紧跟在他的身后,盾牌手和短刀手分别站在长枪手的侧方,保护他们的侧翼。阵形在“狼筅兵”的带领下,开始发动进攻。在攻打牛田的倭寇时,戚继光使用了这一作战方法,很快就将这个岛屿的倭寇荡平。“牛田之战”,击溃上万倭寇,斩首688颗,创造了“戚家军”无一人牺牲的历史性伟绩。

失败的倭寇往南逃窜,他们集结在莆田林墩,依仗河沟纵横,构筑巢穴。但正应了那句俗语“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声威猛烈的“戚家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取倭寇在林墩的大本营。官兵们游水进逼,奋勇杀敌。驻在宁海桥的张谏部与“戚家军”前后夹攻,与倭寇短兵相接展开巷战。战斗打得十分激烈。“戚家军”奋力进击,连克倭寇暗设的堡垒10余座,歼敌3000多名,解救被倭寇掳走的百姓2000多人。倭寇残部仓皇败退到平海后遁逃出海。戚继光和俞大猷再次取得历史上著名的“林墩抗倭大捷”。此役烧死和淹死倭寇3000名左右,斩首960颗。在这期间,戚继光和俞大猷联手,还领军在福清葛塘消灭300多名倭寇,斩首150多颗,夺得“葛塘之战”的胜利。为缅怀戚继光恩德,倭患被扫平后莆田各地民众纷纷立祠纪念戚继光。江口建惠德祠,涵江建功德祠;忠门莆禧、江口东岳观等地竖起高大的戚继光石雕像。黄石镇林墩南塘湖畔建立起“戚继光纪念馆”,原名“戚公祠”,1995年在戚公祠原址上兴建纪念馆,1997年被批准为莆田县文物保护单位,现定为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大厅伫立着高达2.1米的戚将军塑像,威武雄壮。

随着福建横屿、牛田、林墩、葛塘等几大倭巢被戚继光和俞大猷消灭后,倭寇只要一听到“戚家军”的威名,就吓得丧魂失魄、胆战心惊。为了补充兵员,戚继光乘着休战的空隙,暂时离开福建。倭寇得知后个个窃喜,以为“戚家军”不在,又可耀武扬威。他们以6000兵力欲攻占兴化府(今福建莆田)。抗倭将领刘显派士卒八人携带文书前往,想招降倭寇。倭寇杀死这8名士卒,穿上他们“天兵”的衣服,欺骗守将入城,夜晚破门迎接倭寇入城。城内官员,有的弃城逃走,有的被倭寇杀死,城中被焚烧抢掠一空。倭寇在此滞留两个月,随后又在平海卫建立老巢,四处袭扰我兴化沿海百姓。朝廷得报,下令戚继光和俞大猷再次率领军队赴闽平倭。

面对十分猖獗的倭寇,已被任命为福建总兵官的俞大猷和副总兵官的戚继光,组织万余部队进攻。占据兴化城的倭寇见“戚家军”来势威猛,且战且逃,不久就退出了兴化府城。狡诈的倭寇认为,平地作战不是他们的强项,而是“戚家军”的强项,便在兴化东南的平海卫筑巢据守。对于倭寇的作战心理,戚继光是明了的。他和俞大猷一同找到时任福建巡抚的谭纶,共同商讨对策,很快形成作战思路。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为中路,刘显(福建、广东抗倭将领)为左翼,俞大猷为右翼,向平海卫发动总攻势。倭寇仓皇应战。“戚家军”是正面进攻,官兵们组织火器猛烈射击,直打倭寇营地,倭寇战马受惊,乱跑乱窜。倭寇首领眼见如此惨状,也乱了方寸。面对企图逃跑的倭寇,刘显和俞大猷在左右两翼组织士兵进行强势阻击。倭寇大败,纷纷四处逃落,命小的被杀;命大的逃到另一个叫许家的倭巢。明军乘胜追击,直逼倭寇老巢。这回他们采用的是火攻,在敌寇营地四面放火。倭寇或被烧死,或被杀死;一些逃窜者也多坠崖、蹈海而死。这仗下来一统计,倭寇共被斩首2200余人,抢救被掠夺的百姓3000余人。谭纶向朝廷报功,戚继光功居榜首,俞大猷、刘显次之。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福建“平海卫之战”不久,又有大批倭寇在我东南沿海陆续登陆。同年十一月,倭寇约20000人围攻福建仙游,城内居民昼夜死守,双方伤亡都很严重。这时俞大猷调走,戚继光被朝廷任命为福建总兵官。他和巡抚谭纶统兵往救,驻扎于仙游城外20里处。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当时戚继光的部队只有6000人,而倭寇有20000多人,敌我力量悬殊巨大。打,还是不打,许多人心存疑虑。戚继光到底是战神。他分析,若不打,百姓遭殃不说,大明王朝也没有形象和威信。所以打是无疑的。然而打又有几种:一是强攻,速战速决,那样最好,但敌强我弱,胜算几无;二是等待援兵,打有把握之战,但会坐失战机,被掳百姓性命难保;三是采用谋略智取,即调集所有兵力先攻其薄弱一点,然后再各个击破。经几番研究论证,戚继光和谭纶决定采取第三种办法剿灭倭寇。戚继光进行周密部署后,指挥部队分道向仙游进军。当时倭寇结为四巢,分别盘踞于东、南、西、北四门。戚继光用集中优势兵力取其一点的战法,率领他的“戚家军”从中路直冲倭寇最弱的南巢,其他各路配合作战。倭寇总兵力强,但南门之敌弱小,因而被“戚家军”打得丢盔弃甲、抱头鼠窜,全线崩溃。倭寇得知南门被击破,未战就先乱了方寸。他们以为“戚家军”有数万攻城,赶忙做好逃跑准备。“戚家军”非常清醒,虽然倭寇被击败一部,实力仍在我军之上。戚继光和谭纶还是“柿子专拣软的捏”,朝倭寇兵力相对弱地西门之敌杀去,果然奏效,西门之敌被歼灭。戚继光乘胜追击,很快又解决了北门和东门的倭寇。这样一来,“仙游之围”得以彻底解除。戚继光的这次以寡敌众大获全胜的“仙游攻城战”,成为中国古代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之攻城战的绝佳范例,体现了戚继光卓越的军事才能。“仙游之战”击溃倭寇10000余人,杀死倭寇1000余人,斩首近500名。

经过一番小小的休整,戚继光又组织了沿海一带的“王仓坪战斗”,击溃倭寇近万名,斩首177颗。在组织“蔡丕岭战斗”时,“戚家军”奋勇杀敌,再次击溃倭寇7000余名,杀死敌人1000多名,斩首160多颗。

戚继光再次入闽,是在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由于俞大猷调广东任职,戚继光仍以福建总兵官的职位和俞大猷联手作战。当时,福建南部漳州诏安县梅岭有个叫吴平的人,他与倭寇勾结,招纳海盗、地痞10000多人,盘踞在梅岭一带,到处骚扰百姓。春天桃花盛开的时候,戚继光率军攻占梅岭。吴平所部乃乌合之众,他们见“戚家军”攻势凶猛,便率部南逃,占据闽广交界的南澳岛。戚继光跟踪追击,将南澳岛封锁起来。十月,戚继光率军在龙眼沙登陆。此役,戚继光的战法是军事围剿加“攻心战”。一方面,他率领大部队围困敌寇,切断敌寇与外界的任何联系;另一方面,他根据敌寇中成分复杂,有许多被迫加入的农家子弟的现状,亲自操刀撰写“劝降檄文”,又命人向吴军散发,以图瓦解敌寇。吴平所部看到“劝降文告”议论纷纷,军心动摇。“戚家军”乘势进攻,大获全胜。吴平丧魂失魄,率领部下遁入森林。月底,戚继光与俞大猷合力进讨,吴平所部被歼灭数千,投降者数千,惨遭失败,仅有800余人乘船逃脱。戚继光和俞大猷发扬“穷追败寇”的精神,继续领兵进剿吴平残部。吴平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遂投海自杀。

自此,东南沿海的倭患尽数平定。

戚继光是军事天才,这一点不仅古人认可,今人也认同。他出身于将门世家,具有很好的军事禀赋。他一生打过大小80余仗,歼灭各种来犯之敌和山贼、汉奸达18万之巨,且几无败绩。“戚家军”百战不败的原因主要是:戚继光有先进的治军思想,以先进新潮的理念指导军队行动;有一支训练有素的“戚家军”,能征善战,无往不胜;有当时东亚地区甚至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部队,如后膛的神威将军炮、佛郎机炮、大口径的加农炮发、鸟铳、倭刀、铁甲,“戚家军”的装备绝对是东亚第一,世界前列。倭寇虽然强悍,但战法陈旧,套路死板,模式僵化,加上倭寇虽有万只火枪,却很少火炮。而“戚家军”作为一支地方军队,其火器的先进程度甚至直逼京都神机营。戚继光不但能征善战,而且颇有创造性。“鸳鸯阵”为他创造之一;“狼筅器”为他又一创造;他在福建福清一带抗倭时,为解决士兵征战途中的吃饭问题,还创造了“福清光饼”;他能根据不同的地形地物和作战对象,编制不同的营队;他很善于向同时代人学习,如向俞大猷学习棍法,向唐顺之学习枪法,并以此训练士兵,不久他就创造了流传后世的“三十二势长拳”。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时,主要训练步兵和水师协同作战。为此他设计出自己的士兵编队法,即步兵编制依次为队、旗、局、司、部、营,每队12人,每营2699人。“队”是基本单位,各人分持不同的武器,作战时集体配合;水师编制则以“哨”为单位,将不同船支配为“一哨”,每“两哨”为一营,共设四营。北调蓟州后,为对付大规模的蒙古骑兵,戚继光将“鸳鸯阵”加以发展,创立了由车、骑、步相互配合的联合兵种。车兵抵御敌军的冲击,步兵以车为掩护出击敌军,骑兵则包抄突袭。各兵种协同作战,这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军事思想。

《明史·戚继光传》专门讲到戚继光之所以取得战争胜利,有赖于当国大臣徐阶、高拱、张居正的先后倚重信任。尤其是张居正,给戚继光诸多支持,使戚继光能够更加自由发挥其长。当然,这只是外因,真正起作用的还是戚继光自己。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戚继光不但有军事实践、胜仗记录,更有军事理论。他所著《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扬名天下,既是他屡次实战经验的总结,又是他在军事理论上的提升,成为中国古代军事战略的著名宝典。《纪效新书》写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书中阐述了选兵、号令、战法、行营、武艺、守哨、水战等内容,还吸收了同时代人的可贵经验,如卷12收录了俞大猷的《剑经》,卷14收录了各个拳派的拳法。这本书是他抗击倭寇的经验总结,也是他训练“戚家军”的必读教程,深受后人推崇。《练兵实纪》是戚继光镇守蓟州时撰写的兵书,完成于隆庆五年(1571年)。练兵方面,戚继光主张严节制、明恩威、正名分,训练时要练伍法、练胆气、练耳目、练手足、练营阵,关于行军队形、行军规则、野营布置、宿营规则,及作战纪律、注意事项,戚继光也作了系统阐述。练将方面,戚继光认为将领必须德、才、识、艺四德兼备。兵种方面,戚继光详细介绍了马营、步营、辎重营的组织以及各兵种的挑选及操练方法。《练兵实纪》是戚继光守边经验的总结,与《纪效新书》同为中国古代兵书的经典。据说,毛泽东和蒋介石这两位现代军事大家,都曾反复研读过戚继光的这两部著作。

戚继光常年征战,忙于军事,却也抽空学习诗词歌赋。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这篇《七绝·马上作》是戚继光诸多诗词中的一首。戚继光创作了不少诗文,万历十年(1582年),他把历年所写的诗文编为《止止堂集》,分《横槊稿》3卷、《愚愚稿》2卷。“止止堂”是蓟州总理署中的三间书房,堂名出自《庄子》——“虚室生白,吉详止止”,有谦抑自持的含义。其中不少诗歌体现了他的胸怀抱负,如上面这首《马上作》即是。他还在《辛亥年戍边有感》中写道:“结束远从征,辞家已百程。欲疲东海骑,渐老朔方兵。并邑财应竭,藩篱势未成。每经霜露候,报国眼常明。”戚继光的高远报国情怀也在《韬钤深处》一诗中得以展现:“小筑惭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现了一位功勋卓著的大军事家旨在天下平安而不是做官封侯的宽阔胸襟,读后让人感慨敬佩。

戚继光是一位不甘寂寞想做大事又有大才能、且能做成大事的大将军。他为国家海防和边疆的安宁奉献了一生。他曾在一本兵书的空白处写下《望阙台》一诗: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读罢此诗,一位洒尽心血的老将军大功臣的形象如影像似的在眼前闪过……

再读戚继光的《登石门驿新城眺望》,那种报国英雄守防将军的光辉形象,更是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

万壑千山到此宽,边城极目望长安。

平生自许捐躯易,遥制从来报国难。

尚有二毛惊岁变,偶闻百舌送春寒。

庙堂只恐开边衅,疏草空教午夜看。

戚继光晚年有些凄凉。

同类推荐
  • 莲心

    莲心

    本书是作者从公开发表的几十万字里精选而成的散文集。乃体察万物留痕,书写灵魂成长。以文字为药,细烹慢熬,医治时光里温柔的疼痛和生命中隐秘的渴望。笔调清新优美,思想灵动澄明。如同一朵从血液里盛开的莲花,带来抵达人心的温暖和芳醇。
  • 深夜谈吃

    深夜谈吃

    可以下饭的疗愈美文,献给食物的赞美诗。胃舒服了,心才能安定下来;肚子美满了,一切便都美满了。每天奔波于都市的钢铁丛林,紧张了一天坐下休息的时候,吃,是最温情的疗愈;在失恋的伤口还隐隐作痛,忧伤的情绪还不能够释怀的时候,吃,是比借酒浇愁或深夜痛哭都更治愈的神器。很多人都有一颗自由的心,却仍不幸纠缠于凡尘琐事。很多食物,它可以填饱你的胃,却无法满足你的灵魂,很多人的伤痛记不清,记住的反倒是分手的那一道菜。无处安放的情绪,都能在细细品尝中找到它应得的归宿。如果心情找不到倾诉的耳朵,那么请打开《深夜谈吃》,在这里为心灵寻得一处柔情似水的安慰吧!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1鲁迅2叶紫3周文4卢隐5刘云若5萧红6林微因7许地山8徐志摩9朱自清10穆时英11鲁彦12闻一多13郁达夫14邱东平15蒋光慈16洪灵菲17朱湘18石评梅19刘半农20戴望舒21梁遇春22胡也频23周韬奋
  • 随想录

    随想录

    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本书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书中痛苦回忆;他在书中深刻反思;他在书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书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
  • 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上册)

    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上册)

    上世纪80年代,有识之士提出了现当代文学的整体观问题,并力图贯通曾被政治意识形态“阻隔”的现代与当代文学的历史。“整体观”或者“20世纪文学”的构想是带革命性的,它使现当代文学史的写作掀开了新的一页。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却发现,在获得了一种宏观学术视野的同时,或者在被输入了一个新思维框架的同时,我们并没有真正获得如何“贯通”和将整体观“具体化”的途径,整体观也还没有真正渗透进文学史的骨骼和血脉之中。因为我们需要追问:究竟在哪些重大问题上,现、当代文学原本就是贯通着的?对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来说,这就形成了一个有待于不断发现的学术空间。
热门推荐
  • 花下爱上

    花下爱上

    她们,家族继承者,因家族需要,从小就被送到家族历练的地方,过着非人的生活。一位冷美人,一位傻女孩,她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一起度过最艰难的时候,成为对方最好的朋友,知己。他们,同是家族继承者,同样的经历。一位在寻找自己的青梅竹马,一位在等待自己的另一半。一位学霸,一位花花公子。当他们遇到她们,是错过,还是幸福美满?
  • 鹿晗:我爱你,你是我的劫

    鹿晗:我爱你,你是我的劫

    我是你的鹿饭,你是我们的鹿晗。——芊牵细雨此作品,为本大大的一个大坑。初次写文,多多关照。
  • 王者圣殿

    王者圣殿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身逢乱世命不由己。乱世江湖,鱼龙混杂,磨练二十载,可否睥睨天下?
  • 重生医妃闯天下

    重生医妃闯天下

    何青莲,前世中医世家传人,意外死亡,魂穿到一个叫日月轮回的异世大陆的穷乡僻壤的小村庄里,一年后,意外救下了男主李天佑,异世孤寂的她对丰神俊朗的他暗许芳心,且看她一双巧手如何创业发家致富,进宫勾心斗角,钓男神,让男神愿者上钩的……
  • 随口禅阴阳眼

    随口禅阴阳眼

    沈青和林夕是一对恋人,因林夕发生车祸而人鬼殊途。为了延续这段感情,沈青不惜和林夕双双转世。却不料在转世的过程中出了一点岔子。沈青一个人来到了洪武三十一年的明朝,还魂到一个叫江帆的算命先生身上。凭借着在转世过程中无意中借来的仙人神通,江帆具有了他自己都不知道的‘随口禅,阴阳眼’。随口禅,随口成禅,随口一句话就符合天地至道。即便不符也能改变天地至道。阴阳眼,白日断阳间冤情,夜晚知鬼门恩怨。一系列精彩的故事由此而生......
  • 驱鬼道长之校园奇谈

    驱鬼道长之校园奇谈

    龙跃为了寻找古书的下落,来到H市的一所大学里。没想到古书还没找到,却卷入了一次次离奇又恐怖的案件当中。禁区里的楼上黑影、还有着极极恐怖的阴灵。还有那个被称为杜总的人。学校瞬间被多个势力笼罩起来,显得异常的恐怖!他们都是为了什么?又有什么目的?让我们来看看龙跃是怎么一次次的揭破谜团!胆小勿进。《本作品在第五章后面开始用第三人称》。
  • 凌冬罗盘

    凌冬罗盘

    叶初夏一直认为人生是充满奇妙的,也就是说,自己脖子上挂着一个摘不下来的罗盘应该算是正常的咯?也就是说,这个罗盘还有时空穿梭这个能力自己也不应该奇怪咯?也就是说,每次穿越后自己面对着那些开了挂的敌人也不能惊讶咯?
  • 闲人事务所

    闲人事务所

    一家由闲人开的的书店,白天做活人生意,晚上便是处理鬼怪的闲人事务所。
  • 蔷薇花开

    蔷薇花开

    本书作者:染颜、惹闲。(=^ω^=)此文悬念多多,想一目了然的读者慎入。“我一直在做一个梦,梦见一个裙角绣着蓝蔷薇的女孩在漫天飞舞的蔷薇花瓣中向我伸手,可是我无法动弹,无法触及她,直到她远去,模糊,消失。我不知道她是谁,甚至我还来不及记忆她,她就那么消失了,我能感受到她对我很重要,甚至已经超过我的生命。”看着窗外的一大片蔷薇随风轻飘,他的心有一种莫名得阵痛。
  • 邪王掠亲:皇倾宠的神秘血妻

    邪王掠亲:皇倾宠的神秘血妻

    她,是千年传承的纯血贵族,沉默寡言,冷酷无情。他,是代代相传的吸血猎人,外柔内冷,诡异难测。在一场阴谋机遇下,他们初次相逢,相互对立、相互提防。——仇视一生的他们,被宿命拷上了束缚的枷锁。但殊不知,一把看似控制命运的枷锁,却经历不起岁月的摧残。而当他们卸下了枷锁时,等待彼此的契机又是什么?有兴趣看古言血族的亲们,请动动小指头,点击下方的书架,将作品收藏,下次就能更容易观看阅读木木哒。?(?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