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92000000027

第27章 施琅将军的收台方略

明末清初的泉州(包括晋江),是一个风云人物辈出的地方。先有抗倭英雄俞大猷;又有一代大思想家李贽、政坛高官李光地;还有就是一代名将洪承畴、郑芝龙、郑成功、施琅……一个个或驰骋疆场叱咤风云,或文场杀伐特立独行,硬是将“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泉州托举进历史文化名城的殿堂!

施琅本是郑芝龙的部将,因能征善战尤其善于海战而深得郑芝龙的赏识和重用;又因两人在抗清问题上发生分歧,郑芝龙投靠清军,施琅便同他分道扬镳。郑成功力主抗清,施琅便同郑成功联合在一起,成为郑成功的重要战将和谋士。郑成功率领军队驻扎在厦门与金门的岛屿上,并且以此两岛为抗清力量的根据地,实与施琅提出的战略战术思想相关。在郑军中,是施琅最早提出在台湾海峡的若干岛屿上建立军事据点,一旦清军因攻势猛烈而郑军抵抗不住时,郑军可以退守到台湾海峡的岛屿上暂作休息,以图将来。另外,施琅还提出:在厦金两岛设置据点,还可以添置后勤粮草军械,作为军需保障。这样,郑军即使不能胜过清军,却也可以做到不被清军彻底消灭。施琅分析说,清军乃东北方军队,他们的优势是铁骑战马和兵士剽悍,因而善于沙漠作战、平原作战,但并不善于山地作战,尤其不善于海上作战,郑军恰恰熟悉海上地形地物和风讯海潮,又善于驾驭战船,还拥有岸上火炮,虽不善攻却也善守,完全有把握将清军挡在海峡西岸。正因为有了施琅提出的“厦金根据地”战略思想,郑军战胜时可在大陆补给兵员和粮草,战败时可以退守到海上据点休养生息。

现今的厦门被称之为“海上花园”,可在300多年前的明末清初,却是时常兵马杀伐的疆场,烽火和硝烟不时地飘散在海峡上空。逃亡的民众和流血的兵士,将这片丰饶的土地浸染出哀痛和悲伤情调,勾画出一幅幅幽怨悲悯的图景。1651年的夏天,郑成功率领军队奔赴广东南澳勤王,只留下他的兄弟和一部分兵员看守厦门。清军将领马得功得到密报,就率领大军乘此偷袭。郑成功的亲属害怕,不敢抗击,携带家眷和财宝逃亡而去。关键时刻,是施琅带领60多名兵士进行坚决的顽强抗击。有人劝施琅说,郑成功因为与你施琅在一些军事战法上产生分歧,他已对你不很信任了,你还为他卖命死战?施琅回答:我战,是为朝廷为民族为百姓而战,并不是为某个人而战。旁人又劝说:敌强我弱,敌军千余,我才60,寡不敌众,我必败无疑!施琅回答:要善战谋战,不是死打硬拼,谁敢说必败?确不可动摇军心!果然,施琅以60余兵马,实施谋略而战,擒贼擒王,先将统帅马得功之弟弟斩杀,继而奋力直击马得功本人,马得功侥幸逃脱,清兵乱了方阵,死伤无数,余者纷纷逃亡。施琅以少胜多,打了一个漂亮的“厦门保卫战”,待迎接郑成功从南澳归来,获得嘉奖。

应当说,施琅年轻时就是位善谋善战的将领。他胜在地利与人和,也胜在谋略和勇猛。

施琅因善海战,被时人称之为“海霹雳”。然而“海霹雳”施琅同郑成功(后为郑经)沟通不够,致使郑施两家的矛盾升级,以后直接导致了施琅投奔去了清军。这是不可更改的历史。在这个问题上评判施琅选择性的对与错都是幼稚的。对于有大才能的人而言,选择的对错难以言断,建立历史的不世之功可能更有意义。康熙大帝之了不起,就在于他不因为施琅杀过无数清兵而拒绝他,相反康熙意识到施琅的战将价值,非常大度地接纳了施琅。朝廷任命施琅为福建同安副将,不久后又任命施琅为同安总兵,让他领兵打仗,并且主要负责对台湾的军事剿抚。在取得一些战绩后,施琅又被朝廷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他这时已完全将收台当成了最重大的军事任务。

台湾自古乃中华国土。明末由郑芝龙率军守护。后来小有一段时间被荷兰侵略者占领,是郑成功统帅数万大军用武力收复的。郑成功逝世后,他的儿子郑经接任,为延平王。郑经操劳过度,身体十分虚弱;高层内部争权夺利,矛盾重重。郑经一死,他的儿子郑克臧虽聪明能干,却被兄弟郑克塽的岳父冯锡范用药毒死,然后立年幼的郑克塽为延平王,实为傀儡政权。对于台湾岛内的这些政坛变故和政治隐患,施琅是十分清楚的。早在康熙还未亲政的时候,他就上疏朝廷,提出“围台剿台”的方略,尤其指出台湾内部政坛角逐,人心分散,实为收台好时机。但因为当时朝廷手握大权的是鳌拜,他对收复台湾毫无兴趣,也就把施琅上疏的折子压下不理。后来有朝中大臣重提收台问题,皇帝下旨诏施琅进京面谈。施琅到了京城,虽以充足理由提出收台谋略,却迟迟得不到朝廷的具体收台指令,更没有一个具体的收台时间表和路线图。朝廷里总有一些善猜疑的小人,他们以施琅曾是“降将”,与台湾现任首脑关系密切为由,不给施琅收台的实质性解释,总是敷衍他搪塞他。施琅躯体内涌动着一腔爱国收台热血,却一直被蒙在鼓里受欺骗受糊弄。等到他发现自己一直未被清政府所信任而滞留京城空耗时光时,他内心的悲痛和哀伤深至骨髓。他十分委屈而又悲凉地向朝廷提出要离开京城回到福建老家做收台准备时,朝廷高官却不允许他开拔离京。他几乎在被软禁的日子里小心翼翼地过着被监控的不自由生活。然而即便这样,也无法冷却他内心坚决收台的愿望与热情,更无法动摇他为国家统一而战的坚定信念。

在京城不自由10余年的施琅,并没有完全虚度。他仍在收集有关福建、台湾的任何资料音讯,不论白天还是黑夜,只要一空闲,他就伏案读书,思考问题,悉心研究风潮信候,推敲收台方略,不断修改说词。他原先只从国家军事战略上考虑,建议朝廷收台;后来他又从闽、越、粤等省的民生上开阔思路,提出收台增加诸省地方税赋的建言。他在《边患宜靖疏》和《尽陈所见疏》中强调:“从来顺抚逆剿,大关国体”;边省“赋税缺减,民困日蹙”,必须速平台湾,“以裁防兵,益广地方,增加税赋”,使得“民生得宁,边疆永安”。他仍以收复台湾为己任,积极结交京城里的高官或者大文人大学士,不断地向他们宣传自己的平台方略,取得朝廷公卿侯王们的支持,也取得文人学士们的声援。有史料记载说:“公(指施琅)时以内大臣奉朝请,即慨然有澄清之志。每篙目时艰,音欷扼腕,声泪俱下。”朝堂之上,皇帝和大臣看到施琅收台的决心那么大,感情那么诚挚,个个为之动容。那些在京的闽籍高官或者乡贤到施琅府上拜访,施琅除了请他们喝“闽南功夫茶”外,再就是向他们陈述他的“平台方略”。他甚至还拿出他自己画的平台草图,为朋友们一一解说。“凡征战机宜,以及绝岛巨浸,险阻厄塞之处,如列诸掌”。史家评论说,施琅在京的10余年里,平台思想和平台方略日渐成熟,这为他后来实施平台收台招抚郑氏集团,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已经亲政的康熙重提收台问题,也是福建人的京城高官李光地抓住机会,向康熙力荐施琅,保他收台成功。朝廷于是复任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少保衔,让他统领水军收复台湾。

这时候的施琅十分清醒,他认为,要打有把握的胜仗,必须进行足够的准备。他从几个方面着手,先是“海禁”,派出军事力量封锁台湾海峡,不准任何商船从海上运输物质前往台湾,也不允许台湾商船进入大陆进行贸易,为的是断绝台湾物质储备,将台湾“困死”;接着,加强福建水师的海上军事训练,特别训练海上进攻科目;同时做好后勤粮草、军械、枪炮、战舰等的准备工作,用朝廷下拨的大批军费,添置新的武器装备;组织特别小股部队,研究海上地形地物,风讯潮汐,收集台湾郑氏集团的任何政治军事行动信息。为了不因发动攻台战争而殃及闽、越、粤等海边渔民及其他百姓,也为了防止台湾方面有人潜入大陆沿海渔村,施琅还提出要求,沿海一线百姓家家户户向后退居30里,政府负责帮忙百姓迁居,并提供简易的安居房屋。

由于多年实行“海禁”,台湾成为孤岛,不但物质奇缺,人心也很是涣散,加上郑氏政治集团内部明争暗斗,互相残杀,导致分裂现象产生。施琅觉得这时候攻台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攻台的施氏内部条件也已具备,于是在1683年夏天,施琅统率福建水师从铜山(今福建东山)出发,向台湾发起攻击。施琅有着多年海上征战的经验,他的攻台谋略是,先不打击台湾本岛,而是选择力量比较薄弱的澎湖进攻,不费多大力气就将澎湖的守军刘国轩部拿下。从军事要地上讲,施琅攻下澎湖等于有了一块攻击台湾本岛的跳板或基地。这时施琅采取的战法是“剿”与“抚”结合,一方面大军压境,取“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先古战法;另一方面进行政治宣传攻势,不断派人进入台湾直接向郑氏集团首脑喊话,提出朝廷“招抚之策”,迫其就范;再一方面抓住郑氏集团内部出现分裂的良机,派人入台收买延平王的族叔和一些部属重臣,索取郑氏集团的秘密情报;又派遣降将刘国轩秘密入台直接说服郑克塽接受清廷招抚。郑克塽和其岳父冯锡范看到施琅大兵压境,又听了刘国轩的劝说,认为台湾本岛人心已散,风声鹤唳,守则难保,战则不敌,士卒疮痍,后果不堪设想,还是应当请降,保住现有地位和生活待遇,以免今后追悔莫及。思考再三后,郑氏集团的首脑们最终做出接受施琅招抚的决定。

1683年的8月13日,施琅率他的大批舟师顺利驶入台湾岛,刘国轩等带领岛上文武百官前往迎接。台湾本岛终于顺利招抚,回归到大中华版图。朝廷嘉奖施琅,万民欢呼,普天同庆!

施琅进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亲自前往拜祭郑成功之庙,对郑氏祖孙四代人(郑芝龙、郑成功、郑经、郑克塽)经营台湾的功绩予以高度评介,把清廷派他收台抚台认定为顺应民心顺应天理顺应国情的伟大爱国之举。

施琅虽与郑氏集团有着民间传言的“深仇大恨”,但他在招抚台湾郑氏集团后,从上到下一一善待,未对郑氏族人或兵士进行任何贬低打压,充分表现了施琅作为一个大军事家所具有的宽阔胸襟和化解私仇私恨的大度大量。后来,施琅还在发现郑氏家族中的有用之才时,特意向朝廷呈报,希望朝廷能够量才录用。为此,郑氏家族感恩戴德,旁人也跷起拇指称好。

台湾被收复后,如何处置台湾建设台湾,清廷内部意见不一。一些官员认为,台湾孤悬大洋之外,语言不通,声息皆无,主张“空其地,任夷人居之,而纳款通贡”。大臣们的意见呈报到康熙手上,康熙也认为,“台湾仅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信息传到施琅耳朵,他十分着急,上疏朝廷说:“亲历其地,备见野沃土膏,物产利漙……一切日用之需,无所不有,且舟帆四达,丝缕踵至……实肥饶之区,险阻之域。”他认为台湾“北连吴会,南接粤峤,延袤数千里,山川峻峭,港道迂回,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无论从军事、政治,还是经济(包括海上通关贸易)上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必须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和开发建设,一方面把我泱泱中华的优秀文化传播到台湾去,另一方面,教导台湾本土民众树立大中华意识,学习先进的农业耕种技艺和已经兴起的商业文化,达到教化台湾民众归顺中华之目的。施琅还以国际视野的大视角分析问题,提出管理和建设台湾,有利于保我台湾永久归于中华,虽夷人(指荷兰)“无时不在垂涎窥视台湾”,但有我军民守防,朝廷撑腰,台湾就无大碍。如若放弃台湾,就有可能落入荷兰人之手,那样就会“种祸后来,沿海诸省断难宴然无虞”。施琅从各个角度全面阐述了管理台湾和开发、建设台湾的必要性,得到康熙皇帝的赞同。施琅还从繁荣和发展台湾经济、开启民生的大局考虑,奏请朝廷下令撤销对台湾的海禁,为的是尽快恢复已十分凋敝的台湾经济。

朝廷采纳施琅的建言后,下诏命令他领兵驻守台湾。

同类推荐
  • 为了现代的人生:鲁迅阅读笔记

    为了现代的人生:鲁迅阅读笔记

    为了现代的人生,鲁迅作出了他独特的文学选择。认真阅读和理解鲁迅文学世界中的“为人生”的实质意义,将有利于我们对鲁迅文学基本思维的细致勘探。
  • 鸢尾几度花

    鸢尾几度花

    本书是作者的散文集,书中内容从作者的高中黄金时代开始,一年一年追溯下去,到轻狂时代,到竹马时代。有柔情有硬气,有怜悯有叛逆,有含蓄有锋利。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过程,看文字由青涩稚嫩的学生腔蜕变成成熟历练,又看着复杂纠缠的文字回归到最初的天真与纯粹。在这里,疯狂与无邪并存。厚厚一叠,没有形式只有真实。在这里,有无数等待证实的梦想。厚厚一叠,没有形式,只有真实。在这里,可以听到笔锋划破纸张的声音,是情感的颠簸。厚厚一叠,没有形式只有真实。时光会在记忆回溯中开出鲜艳的花朵吗?鸢尾花开在春天,梦想启程在春天,这一切都同青春一般美好。
  • 拯救大地

    拯救大地

    一个迄今为止对极大多数哲学家、文学家仍然淡漠的命题,实际上已经困扰人类很久了如何拯救大地,这种报告性环境保护文学值得我们认真拜读思考。
  • 绿原笔谈

    绿原笔谈

    本书收录了《回族文学民族特点初探》、《新时期回族文学的发展》、《回族文学与回族文化传统》、《当代回族小说创作论》、《回族文学的自觉与发展》等文章。
  • 画在京西古道

    画在京西古道

    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刊发在文学刊物及报刊中的散文作品,全书分为行走、记忆、大医、印象、人生、纽带六个部分,在文中,作者以简洁的文字、犀利的笔触,描写了生活和工作中的美好,抨击了社会中的丑恶,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热门推荐
  • 外交官夫人回忆录

    外交官夫人回忆录

    本书是以作者踏上旅途开始,并以回到故乡作结。由于她的旅途主要是穿越广袤的俄国和俄领中亚,全书最初就是在对这一路的描写上展示了独特的风格。书中生动地描写了一个英国外交官家庭20世纪初在喀什生活工作的经历,其中讲到的一些喀什本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在今天的喀什仍然能寻觅到踪迹。
  • 女娲娘娘

    女娲娘娘

    女娲氏是五氏之四,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她和伏羲同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中华大地经过三皇的辛勤努力,中华世界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人们的生活依然艰难。这时,伟大的各种神祇人物,应运而生。就在三皇之后,又经过漫长的若干年代,出现了下列五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五氏的“氏”的原意也是神祇,但神性比“皇”更少些,可列入第三个级别神祇。女娲氏;一位美丽的女神,身材象蛇一样苗条。
  • The Seven Poor Travellers

    The Seven Poor Travell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凌志

    天凌志

    楚云,两世为人,本是一孤儿,无意间穿越到青海大陆一个弃子身上,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却又不甘于现状,且看他平步青云,直上九天。
  • 阎王独宠:鬼妃当道

    阎王独宠:鬼妃当道

    他曾坐拥冥府,掌管轮回,人称血煞阎罗。转世为人,他韬光养晦近千载,本想掀起滔天浪,毁了碍眼的天下。却无意变成了她的奴。只要她说的话,便是真言,他就无法违抗,她受的伤,就会痛在他身,避无可避。这叫他如何甘心?于是他闹翻了天地,但却在最后,知晓了情为何物?她前世为剑,斩了冥王首,沾了因果缘,浴火重生今世为人,却成了世上最无用的鬼差。他傲然说道:“女人,冥府太暗,天下可还喜欢?”没想到那女人却说:“不喜欢,我喜欢黑暗中和你嘿嘿嘿!”男人一把把她圈在怀里:“我为王,你为后,如何?”她却说:“我为王,你为妃,可有意见?”
  • 凤铃儿

    凤铃儿

    她,从小父母就相继去世,一个人无依无靠的生活,她有着绝美的容颜,为了活着,整天打扮成乞丐的样子在街上乞讨,还时不时偷人钱财,你认为她这是在行窃吗?他,一个外表冷漠,绝情,神秘和长得很妖孽的男人,他在她的眼中是一个危险的男人,她自认为可以偷走所有的东西,可是她发现却偷走不了他的心。她,就是凤铃儿,而他,是她心中的一辈子。
  • 中学理科课程资源-感受化学生活

    中学理科课程资源-感受化学生活

    追溯数理化的演变历程,对话最新颖权威的方法,探索最成功的课程教学,感受最前沿的科技动态,理科教育的全程解码,数理化的直面写真。
  • 白容

    白容

    他这一辈子错过了太多,最后只求她可以原谅自己
  • 诸君你们可愿做我儿子

    诸君你们可愿做我儿子

    有人曾问我女儿喜欢自己怎么办?我呵呵一笑,女儿喜欢爸爸有什么不好?那人继续说不是那种喜欢……我看了看挖了挖鼻孔,那就把她们嫁出去嘛。然后我一醒来,发现我出现在一个异世界,身份还不得了,关键我竟然是个大叔!还成家了!我去,我连成家最关键的啪啪啪是什么感觉都没有尝试过啊,孩子都一堆了,全世界这里一个女儿那里一个女儿,什么情况啊,我什么时候播种全世界了?!“艾莉啊,今天你看上哪个小伙子了,告诉爸爸我,我立马上他家门帮你定婚约!”“爸爸什么的,最讨厌了!爸爸大笨蛋!大笨蛋~”
  • 查理九世之鬼林区冒险

    查理九世之鬼林区冒险

    多多他们接到了一份神秘的信,请中提到,让他们去28鬼林区。他们又开起了一次全新的大冒险。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