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92400000029

第29章 认识自恋的情感特性

自恋是人性的基本特性之一,英语中的自恋这个词,直译成汉语是水仙花。它来自于一个美丽的古西腊神话:美少年那西斯在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便爱上了自己,自此茶饭不思,憔悴而死,变成了一朵花,后人称之为水仙花。心理学借用这个词,把描绘一个人爱上自己的现象称为自恋。

研究认为,女性自恋往往较多地表现为情感自恋和仪表自恋,而男性自恋者更多表现为习惯自恋和思维自恋。但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过分的自恋都会使自己远离社会,使自己走向极端,为此,女性需要正确对待自己的自恋心理。

了解自恋的表现

一般来说,自恋分成一般性的自恋和病态的自恋。一般性自恋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一点,具体表现为自我欣赏和自信等,病态自恋则是过分的热爱自己,以及热爱自己所属的组织或集体,并要求其他人也跟自己一样热爱这一切。

女人有一点自恋,也不失一种可爱。但过度的自恋却是一种病态,是一种会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的自私情感。那么,过度自恋的人通常会哪些具体表现呢?

(1)只爱自己

爱自己本没有错,但如果过头了,就显得自恋了。过于爱自己的女性,心理就像一面用来自我欣赏的镜子,任何时候,自我意识中,兴趣点都在自己身上,与外界交往,也只是在求证自我的魅力指数。

对于自己的任何性情、身体器官、容貌等过分在意,总是要找出几点能证明自己很优秀的理由。既使是自欺欺人,自恋女性也会对他人的疑问预备好完美的解释,既使说服不了别人,也会摆出一副不屑的表情。

(2)习惯征服

自恋的女性心理其实很脆弱,所以需要时刻求证自我的魅力,以强化自信心。她们找个男朋友,就绝对不能对其他女人表达好感,无论从表象还是从内心,都要求男方对自己绝对忠诚。否则,自恋女性就会有些神经质,自信心就会崩溃。

(3)角色周旋

自恋的女性因为虚荣会周旋于男人群中,并且可以与多个男人弄得很暧昧。她这样做的深层原因,是她认为这是一种求证自我魅力的方式,与其说她享受这种乐趣,还不如说它很欣赏这些过程中所散发的自我芳香。

(4)过分自信

自恋的女性,看自己的优点时总会用“放大镜”,看自己的缺点时,会用“变色镜”,她会从另外的角度把缺点也说成优点,从而,毫不心虚地给它赋予色彩感,并在公开场合予以充分展示。

所以,自恋的女性在说话的声音、语调、走路的步态、身体语言等方面,具有特别的敏感度和自我训练度。因为她无时不刻站在自我的门口,一只眼盯着外界,一只眼进行着内视。她们总会不失时机地展示自我的魅力,尽管这种魅力让局外人觉得惨不忍睹。

同时,她们习惯在意识深处安置着一面镜子,以便随时用这面镜子来欣赏自己,并且习惯拿这面镜子照照其他的女人,以便来做一些对比,找到自己足以自信的东西,或是找到自己的与众不同。

(5)不容他人

自恋的女人,总是在与自己恋爱,善于生活在自我的心理优秀之中,自我陶醉,自我欣赏,自我宽容,当别人说自己的坏话时,一般的情况下,自恋的女人就会表现出不屑,认为这些人在忌妒自己,并会耿耿于怀。

(6)非常自私

自恋的女性,因为本质上过于爱自己,所以,感情上表现出相当的自私。但其自私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对他人的占有。在她的逻辑中,别人越在意她,她的魅力才越强大,所以,她要求自己想要占有的人要不惜任何付出,甚至是生命,让她来得到自我魅力的确证。否则,她会用折磨来残忍地报复对方。

认识自恋的原因

病态自恋女性的通常表现为狂妄自尊大,过于自负,自视清高,其病态的主要成因是受幼年的某些创伤有关,这些创伤性的失败带来的发展阻滞着在原始的婴幼儿的无所不能自身的精神结构里。随后,作为一个未满足的原始需要,残留在成人的真实自我里,消耗自我的能量。

作为一种补偿,在人际交往中,她会将一个理想化的客体当做自体客体以维持自恋的失衡,以及对赞美无限的需要来证实自己的无所不能。主要的原因有:

(1)家庭环境因素

单亲家庭在病态自恋形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单亲家长对独生子女的宠爱和亲昵非常注重,另外,父母是因感情不好而离异的,那么父亲或母亲对对方的怀恨和不满常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使孩子觉得他人都是不可爱,不宜接触的,从而促使病态自恋的产生。

(2)教养方式不当

父母经常有意识无意识地当着孩子的面或他人的面称赞、宠爱自己的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中,有的父母对子女,尤其是父亲对女儿,母亲对儿子过分亲昵、宠爱,使这些孩子从童年起就产生把自己与异性尊亲认做一体的心理而出现病态自恋的倾向。

(3)缺少同龄伙伴

我国提倡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在家中缺少异性的同性伙伴,如果家长不鼓励孩子去结交朋友,不为孩子提供条件,甚至还加以阻碍,就会促使孩子从幼年期就产生病态的自恋心理。

(4)受到过多打击

病态自恋的女性在成长的过程中,与同性或异性交往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自己的精神上或肉体上受到重大的打击等,都会转化成为病态自恋。

纠正自恋的方法

事实上,极度自恋的本质是极其自卑,但是,自恋型人格障碍者不像一般自卑的人,直接为自己的缺点不足而痛苦不安。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对自身的缺点不是故意视而不见,她们遮蔽回避自己问题,刻意美化自己,甚至到了自欺欺人的程度。

这类人往往无法从现实不适应、不如意的痛苦中超脱出来,而在自己制造的这种美丽的幻象中获得自恋快乐。心理的上的这种巨大的满足,又诱使自己继续欺骗、演戏、幻想、陶醉,以至成了一种自我无法再意识到的习惯。为此,打破这种恶性循环正是自恋人格心理纠正的重点。

(1)解除自我中心观

自恋型人格的最主要特征是以自我中心,而人的一生中,以自我中心的阶段是婴儿时期。由此可见,自恋型人格女性的行为实际上是退化到了婴儿期。因此,要纠正自恋心理,必须了解自己在婴儿时期的行为。我们可把自己认为讨人厌烦的人格特征和别人对自己的批评罗列下来,看看有多少是与婴儿期相关的。

如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一旦不被注意便采用偏激的行为;喜欢指使别人,把自己看成太上皇;对别人的好东西垂涎欲滴,对别人的成功无比嫉妒等。

通过回忆自己的童年,我们可以发现以上人格特点在童年便有其原型。如总是渴望父母关注与赞美,每当父母忽视这一点时,便耍无赖、捣蛋或做些异想天开的动作以吸引父母的注意;童年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是仆人;总想占有一切,别的小朋友有的,自己也想有。明白了自己的这些行为都是童年幼稚行为的翻版后,在以后的生活中,便要时常告诫自己:

第一,必须努力工作,以取得成绩来吸引别人的关注与赞美。

第二,自己不再是儿童了,许多事都要自己动手去做。

第三,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好东西,我们只能自己努力争取自己应得到的,但不是嫉妒别人应得的。

另外,还可以请一位和我们亲近的人作为监督者,一旦自己出现自我中心的行为,便给予警告和提示,督促我们及时改正。通过这些努力,自我中心观是会慢慢消除的。

(2)学着去爱其他人

对于过分自恋的女性来说,光抛弃自我中心观还不够,还必须学会去爱别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体会到放弃自我中心观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我们要获得爱首先必须付出爱。通过爱,我们可以超越人生。

自恋型的爱就像是幼儿的爱,不成熟的爱,因此,要努力加以改正。生活中最简单的爱的行为便是关心别人,尤其是当别人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如当别人生病后及时送上一份问候,病人会真诚地感激我们;当别人在经济上有困难时,我们力所能及地解囊相助,便自然会得到别人的尊敬。我们只要在生活中,多一份对他人的爱心,自己的自恋情况便会自然减轻。

贴心小提示

如果您已经染上了自恋的病症,下面有三个锦囊,可以帮助您突破自恋的包围。

1.不去挑剔

尝试着把专注的目光从自己身上移开,去关注离自己最近的人。当您的注意力被外部世界吸引,您会发现自恋不自觉地融化了,甚至会认为根本不存在什么自我。例如您在一个无名的地方看见一朵无名的花开了,您就会觉得美丽,此时在您的世界里就只有花的美而没有了自己。

2.自我分析

尝试做一个自我分析,最简单办法就是列出自己的性格优势以及劣势,同时列出与自己的性格相关的真实事件。通过自我分析,一个人甚至可以找到命运的曲线。性格决定命运,人站在命运之上,根据自己的经历产生的态度处理接下来的问题,命运也不过是这样的不同事件的连接。自恋的人会因此找回自己的真实。

3.归零策略

当自恋损害了自己的生活,它就是垃圾,扔就要彻底。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是归零法则。

生活中的人应该在适当的时候为自己归零,让自己回归到零状态。如果您是一个高级职员,在您的职位上作出的业绩都写在了功劳簿上,可是您被提升成经理,在心态上就有必要归零。您会说我很优秀,也没有人不承认您优秀,您的优秀是蚂蚁的优秀,您战胜了诸多蚂蚁脱颖而出,您已经进化成大象,跟您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也是大象。

为此,当自恋成为一种病,当您被自恋情结控制,健康的生活就会无形中遭到侵蚀,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极力避免并远离的。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心理健康课

    青少年心理健康课

    怎样去除心理阴影?怎样给自己一个快乐的心情?本书针对青少年生活中的性格培养、情绪控制、对自我和身边世界的认识、青春期特殊心理、常见心理症结,以及交往和学习中的心理问题等,采取故事和说理相结合的形式,以鲜活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给出各种有效的方法。给予你一定的启发,帮助你解决成长道路上的迷惑,带给你更多的快乐和关于成长的思考。
  • 让生活更快乐的哈佛实用心理学

    让生活更快乐的哈佛实用心理学

    《让生活更快乐的哈佛实用心理学》从哈佛大学进行的心理课程出发,通过精彩的心理测试、有趣的故事以及科学好玩的实验等,让人们轻松地体验从其他大学或心理学机构学不到的趣味心理课,从而让人们在简单的学习中得以升华,重新审视自身的心理、行为模式及人生走向。
  • 读懂自己只需一周:催眠师手记

    读懂自己只需一周:催眠师手记

    继《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之后,狂想代理人高铭再度发力,续写姊妹篇《催眠师手记》。历时三年,高铭再次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深入催眠诊所、心理诊所,获悉珍贵一手资料,化身心理福尔摩斯,探寻埋藏在人内心深处的秘密,打造国内第一部心理推理纪实档案。身在钢筋水泥丛林,我们丢掉了健康、快乐……还有自己。
  • 咨询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派别众多,《咨询心理学》选择有代表性的理论进行详细说明,让读者从深度和广度上把握理论与方法,避免对理论学习的多而不精、精而不深。对有代表性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都从其背景、发展演变、核心理论与方法、优点与局限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说明,让读者对这些派别有一个全面清晰的把握。该书案例与理论联系紧密,让读者很轻松地领会和把握相关的知识。《咨询心理学》是大学应用心理学及其相关专业本、专科学生,以及中小学教师、教育心理工作者们的学习和培训用书;同时,《咨询心理学》对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职业的人们,尤其是对初学者,都是非常实用和有价值的读本。相信读者读后,会有所感受。
  • 探梦手记1:揭开我们梦里那些人生的真相

    探梦手记1:揭开我们梦里那些人生的真相

    梦境是一种真实。梦境的真实是基于我们潜意识层面的,是一种体验的真实,是一种内心世界的真实,存在于心灵世界,并且真正主宰着我们的生活。无法感知心灵世界的真实,我们就无法完整地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人性,认识世界。
热门推荐
  • 洛洛魔兽历险记

    洛洛魔兽历险记

    天真傲气的牧师洛洛与她的小伙伴们的魔兽冒险故事,一个响彻艾泽拉斯的英雄传说。
  • 魔校审判者

    魔校审判者

    看搞笑主角带你闯学校,看美女,打魔王。偶尔卖卖萌吐吐槽。
  • 那山那水那流氓

    那山那水那流氓

    钱小愚自认为自己是一条连狗都算不上山野小民,但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他咬死过落入平阳的虎,也吠过赫赫有名的仙宗祖师,被人关起门打过,也被逼得跳过墙,一双狗眼看人低,也被逼急了大有玉石俱焚淋你一头狗血的豪情。这么一个从贫瘠的山窝中走出,其生命却如墙头野草一般根红苗壮的生长的少年终将浮沉一生,生旦净末丑,一人一故事,蓦然回首,古道西风,那个曾骑着瘦马的少年,拍马而行,马蹄上也卷起一缕淡淡红尘的小流氓,走向一条修仙大道,成为仙道中的老流氓。
  • “再续石头记”水黛奇缘

    “再续石头记”水黛奇缘

    当金玉良缘即成,世外仙姝林黛玉会何去何从?嫁给了北静王她会幸福吗?而那块石头又被称神瑛侍者的贾宝玉,终日里伴着山中高士晶莹雪薛宝钗,到底是不是意难平?大观园里的小姐和丫头们今后的命运如何,贾府众人的命运如何
  • 留白教育:宽松管教让孩子更出色

    留白教育:宽松管教让孩子更出色

    本书是一本家庭教育读物,共分九章,内容包括:留白式教育,给孩子的成长留些空间时间安排上,控制三分,留七分让孩子“反刍”自立能力上,三分圈养,七分放养物质生活上,三分富养,七分穷养个人隐私上,三分关注,七分空间等。
  • 姜亮亮的青春

    姜亮亮的青春

    大家好,我是作者亮亮,现在青春期不管对家长还是孩子都是一场劫难,这本书记录着我青春时期的叛逆,会告诉大家孩子的青春期应该如何正确的面对,下面是我的故事。
  • 我的粉色水晶手链

    我的粉色水晶手链

    首先,我要说的是,我是一男的,纯爷们。那就有人会问了,既然是男的,怎么写本书却起了一个这么文艺的名字啊?对此我的回答是这样的,之所以书叫这个名字,那是因为那串手链儿装载了我青年时期一段十分珍贵的记忆,而这本书,也算是缅怀我曾经逝去的青春。
  • 长寿的奥秘

    长寿的奥秘

    本书着重为读者介绍了世界上5个最长寿的地区、古代最长寿的30余位寿星及国内外近50位高寿老人,从他们的养生保健生活故事中揭开了人类健康长寿的“奥秘”。
  • 道若极尽

    道若极尽

    万物道之始,天地初开时......道之极尽,是什么?本书讲述的有热血,有激情,更有儿女情长......
  • 唯有你如此不同

    唯有你如此不同

    言情小天后谢楼南悬爱新作:一边谈情说爱,一边解谜破案!高冷腹黑又毒舌的推理大作家,遇上淡定犀利金牌编辑,看两人如何你来我往针锋相对,又如何默契十足解谜破案,并抽丝剥茧揭开大神作家的“去世”之谜,化解兄弟恩仇、家族恩怨,外加煲煮甜如蜜糖的爱情蜜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