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01500000044

第44章 入学风波——三皇子上学

嘉庆帝第三子绵恺六岁即入上书房读书。直到皇父去世、二阿哥绵宁即位,他还学业未成,尚需专门师傅侍读。围绕着他十余年漫长的读书生活,发生了一起又一起风波。

绵恺生于乾隆六十年六月。生母钮祜禄氏原为嘉庆帝的侧福晋,嘉庆皇帝即位后封其为贵妃,在孝淑皇后逝世后继位中宫,先是封为皇贵妃,六年四月立为皇后。绵恺因此为嫡子。嘉庆五年二月,绵恺到了入学的年龄,皇帝令有关司职人员为其备好文房用具,又从八旗大员子弟中挑选出十余名跟随小厮,由钦天监择选吉日,送他入上书房读书。二月十五日,离入学之日还有两天,肃亲王永锡派本府太监给绵恺递进一份礼物,其中除笔墨等学习用具外,另有玉器陈设等物。这永锡本为皇太极长子豪格的后代,按血统也是宗室成员,并且永锡儿媳与皇后钮祜禄氏同为礼部尚书、承恩公恭阿拉之女,因此自觉与当朝皇帝更亲近些。在他看来,当时皇后居后宫之首,其子绵恺必受皇帝重视,将来很可能继承皇位,所以向皇后递进礼物,以示亲好。不想被嘉庆皇帝获知,非但不领情,反而动了怒,连声指斥其为“太不应该了”、“冒失之极”,并下旨对永锡予以制裁。

嘉庆说:“历来皇子上学,朝廷中的大臣本就不该过问的。”也就是说这是皇上自家的事,外人起什么哄,倒霉的永锡管错闲事了。“而且永锡只是一个远枝的亲属,三阿哥上学与他有何干?如果他事先起奏一下,我是一定不会同意的。”意思是永锡没把我这个皇帝放在眼里。“而且他送的礼物中还有玉器,这就更不应该了。他事先不和我打招呼,暗地里托太监送进皇后的房中,你说这叫什么事?太冒昧了。”他还在圣旨中气势汹汹地质问永锡:“你和别人攀亲戚是你的事,关我和皇后什么事?

宗人府:

官署名,中国古代管理皇室宗族的谱牒、爵禄、赏罚、祭祀等项事务的机构。分别职掌收发文件、管理宗室内部诸事、登记黄册、红册、圈禁罪犯及教育宗室子弟。设立于明朝初期,洪武三年(1370年)称大宗正院,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改称宗人府。其长官为宗人令,此职为亲王担任。我儿子上学?你什么居心呀?”最后竟下令将永锡所管镶蓝旗汉军都统及管理圆明园八旗事务职任全部革退,另交宗人府议处,并传集各亲王、郡王将永锡所进物件当众掷还,弄得永锡十分难堪。

御纂朱子全书嘉庆帝之所以这样做,用他的话说是为了“崇尚节俭,反对浪费”,而且还要扼制宗室王公和朝廷大臣中日益滋长的“竞尚奢华,争呈宝物”的歪风,以禁绝攀比,恢复满洲淳朴风气。而这一点确实也是他亲政以来的整饬内政、革除积习流弊的着眼点,曾三令五申,严令禁止呈进宝物,并对违例者给予惩处。这次他又拿宗室王公永锡开刀,是为了进一步表明自己惩贪戒奢的决心。除此之外,也有考虑对皇子教育这一因素。一来嘉庆帝奉行内廷皇子不准与外廷大臣交往接触的老规矩,防止将来相互攀附结纳,生出弊端;二来鉴于当时满族贵族中崇尚奢华之风日渐盛行,非常担心自己的儿孙趋尚虚浮之俗而丢掉淳朴旧风,不能把祖宗家业传之久远,因此对他们的言行举止时刻注意并严加要求。在他看来,皇子涵养之功必自幼龄始。绵恺入学,永锡送玉器陈设,对其检束身心有害无益。鉴于此,他才这样毫不留情地将永锡革职问罪。永锡丢官,成为绵恺入学生活经历中的一段插曲。

像普天下学童一样,绵恺入学先由读书识字开始,授课师傅为大学士玉麟。嘉庆十年六月,玉麟调任吏部侍郎,嘉庆帝于是命二阿哥师傅秦承业改充绵恺之师。秦承业接旨后上折陈谢,言称“我一定会更加努力,不辜负皇帝的希望”。本想向皇帝表白求恩,他不负圣上重托、悉心教导皇子之意,结果倒引起嘉庆帝的反感,下圣旨指责他说:“向来大学士、翰林等派去充当阿哥的师傅的命令下达之日,你们本来就应该好好准备一下,准备任课的老师有事,你们好随时去补充,这是你们应该做的,从来就没有人因为被任命为皇子的老师而谢恩的。而且你教前两个皇子的时候,你怎么没谢恩?这次谢恩,动机不纯,居心不良。再则你的奏折中有邀功和阿谀奉迎的意思,认为自己被任命为绵恺的老师是皇上抬举你,认为作其他阿哥的老师不如绵恺的老师荣耀。都是我的儿子,有什么区别?这次你说为三阿哥当老师光荣,难道你上次为二阿哥当老师就不光荣?老师就该以教学为己任,你却挑三拣四的,你什么居心呀?”

戴殿泗:

(1746~1825年),从小爱读书,但智性钝拙。因坚持勤苦攻读,数年后文思豁然。清嘉庆元年(1796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继入值御书房,参与修《高庙实录》,官至日讲起居注。为人外和而内刚,襟怀豁达。一生研究群经,博观诸史,旁通百家之言,尤以诗文名于世。象牙雕群仙祝寿塔清竟将秦承业降为编修,逐出上书房,改派温汝适为绵恺师傅、戴殿泗为督课伴读。就此事,嘉庆帝似乎有鸡蛋里挑骨头的嫌疑。但在嘉庆帝看来,儒臣入值上书房教育皇子,责任重大,理应克勤克慎。嘉庆十一年十一月,皇帝发现绵恺师傅戴殿泗等时常早退,又传谕申斥说:“以前师傅们离开上书房时,一定都会把某时某刻离去写在知官门太监登记,以备日后的稽察。而现在的师傅并不按旧日章程而行,太监们也不闻不问。”嘉庆气坏了,于是传命将戴殿泗、桂芳、万承风三位师傅各罚俸半年,并重申今后上书房师傅不得无故早散,必须遵前例每日按时登记。如再有任意疏懈者,一经查出,必严惩不贷。为了保证绵恺等有效利用上书房学习时间,十二年五月嘉庆帝又对上书房的课程和作息时间做了调整:将原来初伏至伏暑炎热期间的半工半读课,改为夏至后至立秋前实行,还明确规定二阿哥、三阿哥及各师傅均每日于午初(上午11点)散学,其他伴读之阿哥及其师傅每日巳正(10点)即可散学。

嘉庆帝对自己儿子的教育如此重视,可绵恺在学习上并不努力,品质也不甚淳朴,这使嘉庆帝十分忧虑。十四年特调周系英到上书房教书,专任绵恺师傅,并特意叮嘱他,不但授读讲习诗文,还当教导三阿哥为人居心以忠厚为本。周系英请加授《资治通鉴》,以便使绵恺能知古今治乱兴衰之故,了解民间疾苦,获得教益。这很符合嘉庆帝心意,因此极力赞同。但经过一段时间,在绵恺身上没见什么成效,嘉庆帝对此很失望。十五年七月初五,嘉庆帝偶然查看内左门登记名单,发现周系英等三位师傅当日均未到上书房,立即找来绵恺询问。绵恺告诉说,他与二阿哥一大早就到上书房,至午刻回宫也没见师傅影儿。嘉庆帝即刻令军机大臣传周系英查询,周系英说他住的澄怀园门内外积雨太深,行走困难。嘉庆帝听后,发问道:“宫中六院也有积水,各部院衙门仍照常奏事,大臣中老年者都没误班,澄怀园距宫门那么近,你有什么不能到的?分明是懒惰苟且偷安,擅离职守。”经过这件事,嘉庆帝感到绵恺学习上无长进,乃是授业师傅不尽职尽责的缘故。于是将周系英降一级调用,又给绵恺换了几个师傅,然而他的学业仍无进展。嘉庆心里很生气,指责绵恺说:“最近听说你好长时间不写诗文,对学习置之不理,这哪有个学习的样子!过去我还没当上皇帝的时候,没有一天不写诗作文的,现在虽然日理万机,可我还在政事之余写几首诗,作几篇文章。阿哥你在书房里没有什么其他的事,又没让你管理旗务,你每天卯时进去申时出来,又不肯留心学习,这不是白白浪费时间,旷废心志吗?你不专心于学业,一定会把精力放在其他的事情上。”其后又苦口婆心教导绵恺说:“每天写写诗作点文章,看看经史,可以陶冶性情,增长知识,而且每天有正事干,才不会放纵自己,才能有所收益。从今以后,每日必须作诗,每三五天,必作一篇文,不可间断,不能只想着玩。”还令人将此话录下来,交上书房存记,以便随时对绵恺进行督促和约束。而此时绵恺已经是24岁的成人,还需皇父这样训戒,真是丢尽了面子。

绵恺胸无大志,学业不努力,嘉庆帝对他很不满意,以致影响到绵恺的封爵。二十四年正月,嘉庆帝六旬大寿,分封皇子,比绵恺小十岁的四弟绵忻受封为亲王,而绵恺只封做郡王。直到二兄绵宁继位,才由其授封亲王。但同时指出:“皇弟你不喜欢学习,功课十分差,即使当了亲王离开上书房了,但还要继续学习,你要在本衙门用心读书。”特派人去侍读。说此话的时候,他们的皇父刚去世两天。道光帝在热河安排嘉庆帝丧葬之事尚未回京,在万事纷乱中却想到为绵恺张罗侍读师傅,可见对他是何等印象,绵恺的学问也实在差得可以了。道光十三年五月皇后去世,在商量丧礼时,绵恺来了一句“百姓如丧考妣,四海遏密八音”之语,把道光气得差点跳了起来。这句诗是形容百姓的痛苦心情,跟皇后去世是八杆子打不到的事,皇帝正在丧妻之痛时,又生出了这样的事。于是绵恺被罚俸了十年,又一次尝到不学无术的苦果。道光十八年五月,民妇穆氏状告绵恺私囚其夫,经查属实,降绵恺为郡王。七个月后,绵恺去世,道光帝才下令恢复其亲王爵,谥曰“恪”。

同类推荐
  •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是一代大师梁实秋最经典散文作品集,也是迄今为止最完整的梁实秋自传,由其生前关于自身生平的经典文章辑录而成。在书中,他一改平时幽默、诙谐的文风,用细腻而又真挚的语言深情回忆了自己的个人经历和生活环境,包括儿时的家庭生活,清华八年的求学生涯,赴美留学的学习经历,全景展现了一代大师青少年时代的成长轨迹,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文化习俗。志满中年,立志交游,他写下赴台前后的见闻、感想和游历;离开故土,家国之思,他回忆人生最重要最快乐的时光,对故友至亲的深切缅怀,饱含浓郁的怀旧情调和人生哲理,让读者看到梁实秋闲散恬淡、幽默风趣外表下更真实、感性的一面。
  • 有趣的中国圣人

    有趣的中国圣人

    圣人使自身的品德与宇宙的法则融为一体,智慧变通而没有固定的方式。本书遵重史实,以通俗文学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历代中国圣人的家世、成长、功业、文章和思想,既是以文学创作形式把历史圣人推向社会大众的一次有益探索,又是挖掘整合历史圣人财富的生动实践。精选了十位中国历史上的圣人,其中包括孔子、孟子、苟子、老子、庄子、管子、墨子、韩非子、孙子、鬼谷子。他们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著书立说,为丰富、完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爱因斯坦——完美解释宇宙的人

    爱因斯坦——完美解释宇宙的人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学家之一,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集大成者和奠基人,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1999年,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图说世界名人:爱因斯坦(完美解释宇宙的人)》介绍了爱因斯坦的生活历程,包括他学习、工作的各个阶段及受迫害的日子等。从“少年时代”到“最后的日子”都收录在《图说世界名人:爱因斯坦(完美解释宇宙的人)》中。
  • 名士风流——竹林七贤

    名士风流——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指魏晋时期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成七位名士,他们常在竹林中聚会,因此得了这个雅号。在混乱黑暗的时代,竹林七贤把老庄哲学的无为、尚真与返归自然的精神发展到了极致,形成了一种自由解放的新气象和不伪饰、不矫情、顺其自然的新的道德风尚。东晋之后,竹林七贤的影响逐渐传播开来。随着时光的推移,他们已成为魏晋时期文人精神理想的一种象征。
  • 中国十大文豪——白居易

    中国十大文豪——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二十日,出生之地是今河南省新郑县。白氏先祖本为胡人,是西域龟兹国的王候。后来汉化较深,生于官宦之后,诗书之家,白居易从小就受汉文化的熏陶。
热门推荐
  • 甜蜜霸爱:绝宠小娇妻

    甜蜜霸爱:绝宠小娇妻

    她想离开,但是孩子是他和她之间的牵挂,他说:“你走,孩子留下”他知道,她不会放下孩子的,所以他要锁住她,一生一世。而孩子就是他和她解不开的扣,紧紧相连。
  • 冷情公子请留步

    冷情公子请留步

    一帘烟梦,咫尺幻境,让她结识了本不属于自己世界的他。醒来却已身处异世,宫闱内乱,与她何干?然而命运偏偏把她牵扯上剪不乱理还乱的种种爱恨纠葛当中,移花接木?复仇?阴谋?背叛?她不懂,不舍,不忘,却做不到不恨。梳梅懒落,清茶催凉。繁华几何都将褪去色泽。在这最后的年生里,偏偏只忆得青楼把酒,几度欢畅。他的暖笑,他的琴声,他的画扇。又是一轮歌台暖响,浅浅低吟,歌落何,饮酒成昔,诀来还环。
  • 空亡屋

    空亡屋

    世上有一种屋子,屋门永远开一半,关一半。开着的一半,代表活人进来。关着的一半,代表死人进来。这种屋子,叫做空亡屋。而我,正好是其中一间空亡屋的屋主。三年的时间,见识了缠人的恶鬼,也见识了缠鬼的恶人。
  • 双职业全能剑士

    双职业全能剑士

    说我是死宅!?不!如果说待在家里就算宅的话,我仅仅只算个伪宅~时不时的上上小网,打打小游戏,看看小萝莉~不过这上网有时候也是会出现故障的……“只听夸嚓一声!”“裤裆烂了!?”“NO,NO,NO~““那莫非你蛋裂了!?”“我擦,你不要猥琐的行不行!”“那好吧,除非你穿越了,如果其他的你都别给我说。”老艾新书,求各位看官收藏推荐!
  • 火引冰芯

    火引冰芯

    千年前,他为了称霸六界而走火入魔,甘愿沦为邪灵的奴役,放纵自己的贪欲和暴虐;千年后,他却甘愿抛掉一切修为和权力,只为换她一笑……
  • 允诺易生

    允诺易生

    他是放荡不羁的懵懂少年,他是风度翩翩的白衣校草,他是机智聪明的成熟暖男,他是帅气呆萌的国民男神——李易峰,为她放弃一切,只为博她欢心。
  • 漆黑控觉

    漆黑控觉

    在这个七衡的世界里,有一种普遍的力量,叫做魔力,生命体将其纳入体内并加以应用,便会形成了魔法。他,一个体内不能储存着魔力的人,却被早已预谋着成为开启七神兵之一的钥匙。有人以占卜预知这事,却是无能为力,仍奋尽其力,意想挽救他。事毕,他才发觉父母二人均为木偶,利用他做出钥匙的,竟是其父。到底,其中的缘由是什么?
  • 黑金人

    黑金人

    煤老板们的一掷千金,成就辉煌,是天时地利人和,大家耳熟能详而在煤老板身边的,还有一群社会从未关注的人群,一群矿区长大的孩子,不甘心做一辈子煤矿工人的命运,在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卓越的社会背景下,这遵从丛林法则的时代,演绎一场改变命运的血雨腥风的故事。
  • 灵天之路

    灵天之路

    这是一条鱼要奋斗的故事,大海就是它的世界。有一天,看见了一片天空,那天空很美……美的让它忘记了,它的一生离不开水。于是它悟了。一朝化龙,四海惊。
  • 探索未知-神秘的城堡文化

    探索未知-神秘的城堡文化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