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02500000006

第6章 我的父亲梁巨川

梁濑溟

促成我之自学的,完全是我的父亲。所以必要叙明我父亲之为人,和他对我的教育。

吾父是一秉性笃实的人,而不是一天资高明的人。他做学问没有过人的才思,他做事情更不以才略见长。他与我母亲一样天生地忠厚,只他用心周匝细密,又磨炼于寒苦生活之中,好像比较能干许多。他心里相当精明,但很少见之于行事。他最不可及处,是意趣超俗,不肯随俗流转,而有一腔热肠,一身侠骨。

因其非天资高明的人,所以思想不超脱,因其秉性笃实而用心精细,所以遇事认真,因为有豪侠气,所以行为只是端正,而并不拘谨。他最看重事功,而不忽视学问,前人所说“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不被其泽”的话,正好点出我父亲一副心肠。我最初的思想和做人,受父亲影响,亦就是这么一路(尚侠、认真、不超脱)。

父亲对我完全是宽放的。小时候,只记得大哥挨过打,这亦是很少的事。

我则在整个记忆中,一次也没有过。但我似乎并不是不“该打”的孩子,我是既呆笨,又执拗的。他亦是很少正言厉色地教训过我们,我受父亲影响,并不是受了许多教训,而毋宁说是受一些暗示。我在父亲面前,完全不感到一种精神上的压迫。他从未以端凝严肃的神气对儿童或少年人。我很早入学堂,所以亦没有从父亲受读。

十岁前后(七八岁至十二三岁)所受父亲的教育,大多是下列三项:一是讲戏;父亲平日喜看戏,即以戏中故事情节讲给儿女听。一是携同出街,购买日用品,或办一些零碎事,其意盖在练习经理事物,懂得社会人情。一是关于卫生或其他的许多嘱咐,总要儿童知道如何照料自己身体。此类之嘱告或指点极其多,并且随时地不放松。

还记得九岁时,有一次我自己积蓄的一小串钱(那时所用铜钱有小孔,例以麻线贯串之)忽然不见。各处寻问,并向人吵闹,终不可得。隔一天,父亲于庭前桃树枝上发见之,心知是我自家遗忘,并不责斥,亦不喊我来看。他却在纸条上写了一段文字,大略说:一小儿在桃树下玩耍,偶将一小串钱挂于树枝而忘之,到处向人寻r,-J,吵闹不休。次日其父打扫庭院,见钱悬树上,乃指示之。

小儿始自知其糊涂云云。写后交与我看,亦不作声,我看了,马上省悟,跑去一探即得,不禁自怀惭意。即此事亦见先父所给我教育之一班。

到十四岁以后,我胸中渐渐自有思想见解,或发于言论,或见之行事。先父认为好的,便明示或暗示鼓励。他不同意的,让我晓得他不同意而止,却从不干涉。十七八岁时,有些关系颇大之事,他仍然不加干涉,而听我去。就在他不干涉之中,成就了我的自学。

我很早有我的人生思想。约十四岁光景,我胸中已有了一价值标准,时时用以评判一切人和一切事。这就是凡事看他于人有没有好处,和其好处大小。

假使于群于己都没有好处,就是一件要不得的事了。掉转来,若于群于己都有顶大好处,便是天下第一等事。以此衡量一切并解释一切,似乎无往不通。若思之偶有扦格窒碍,必辗转求所以自圆其说者。一旦割然复有所得,便不禁手舞足蹈,顾盼自喜。此时于西洋之“乐利主义”、“最大多数幸福主义”、“实用主义”、“工具主义”等等尚无所闻。却是不期而然,恰与西洋这些功利派思想相近。

这思想,显然是受先父的启发。先父虽读儒书,服膺孔孟,实际上其思想和为人乃有极像墨家之处。他相信中国积弱全为念书人专务虚文,与事实隔得太远之所误。因此,平素最看不起作诗词、作文章的人,而标出“务实”二字为讨论任何问题之一贯主张。务实之“实”,自然不免要以“实用”为其主要涵义。而专讲实用、实利之结果,当然流归到墨家思想。不论大事小事,这种意思在他一言一动之间到处流露贯彻,其大大影响到我,是不待言的。

不过我父只是有他的思想见解而已,他对于哲学并没有兴趣。我则自少年时便喜欢用深思。所以就由这里追究上去,究竟何谓“有好处”?那便是追究“利”和“害”到底何所指。必欲分析它,确定它。于是就引到苦乐问题上来。又追究到底何谓苦,何谓乐。对于苦乐的研究,是使我深入中国儒家、印度佛家的锣匙,颇为重要……

父亲的信任我,是由于我少年时一些思想行径很合父意,很邀嘉赏而来。

例如我极关心国家大局,平素看轻书本学问而有志事功;爱读梁任公的《新民丛报》、《德育鉴》、《国风报》等书报;写日记勉励自已。这既有些像父亲年轻时所为,亦且正和当时父亲的心理相合。每于晚饭后谈论时事,我颇能得父亲的喜欢。又如父亲向来佩服胡林翼慷慨有担当,郭嵩焘识见不同于流俗,而我在读到《三名臣书牍》、《三星使书牍》时,正好特别重视这两个人。但这都是我十四五岁至十九岁时的事情,后来就不同了。

说到父亲对我的放任,正是由于我的思想行动很不合父亲之意,且明示其很不同意于我,但不加干涉,让我自己回心转意。我不改变,仍然昕我所为,这便是放任了。

不合父亲意的思想行动是哪些呢?正如《思亲记》原文说的:“自(民国)元年以来谬慕释氏,语及人生大道必归宗天竺;策数世间治理则矜尚远西。于祖国风教大原,先民德礼之化,顾不知留意。”

实则时间上非始自民国元年,而早在辛亥革命时,我参加革命行动,父亲就明示不同意了,却不加禁止。革命之后,国会开会,党派竞争颇多丑剧,父亲深为不满,而我迷信西方政制,以为势所难免,事事为之辩护。虽然父子好谈时事一如既往,而争论剧烈,大伤父心。此是一方面。

再一方面,就是我的出世思想,好读佛典,志在出家为僧,父亲当然大为不悦。但我购读佛书,从来不加禁阻。我中学毕业后,不愿升学,以至我不结婚,均不合父意,但均不加督促。只是让我知道他是不同意的而止。这种宽放态度,我今天想起来仍然感到出乎意料。同时我今天感到父亲这种态度对我的成就很大,实在是一种很好的教育。不过我当时行事亦自委宛,例如吃素一事(守佛家戒律)要待离开父亲到达西安时方才实行。所惜我终违父意,父在世之时坚不结婚,其后我结婚,则父逝既三年矣。

八十忆父(节录)

钱穆

先父之幼年苦学及科名

先父讳承沛,字季臣。前清同治丙寅年生。先祖父卒,先祖母年四十一,先父年仅三岁。自幼有神童之称。双目炯炯发光,如能透视一切之背后,亦称“净眼”,云能见鬼神,过十二岁始不能见。幼时发奋苦学。盖得先祖母之教督。

家中无书房,在塌屋基后面,即素书堂后进西边有破屋三间。自素书堂西半被拆,此处无人居住,殆为坏了风水,皆已他迁。先父一人读书其中,寒暑不辍。

夏夜苦多蚊,先父纳双足两酒瓮中,苦读如故。每至深夜,或过四更,仍不回家。时闻有人唤其速睡。翌晨询之,竟不知何人所唤。有业师,乃颛桥王翁,在七房桥南十里外。先父隔旬日半月,始徒步一往问业。

毪父既卒,先兄及余所见,尚留有当时窗课两本,皆律赋及诗,不见有八股文及其它存稿。余时时喜诵此两册窗课,惜今皆忘之。犹忆两题,一日《春山如笑赋》,乃短篇,余特爱其景色描写。由七房桥南望,仅见秦望山一抹。余长而喜诵魏晋以下及于清人之小品骈文,又爱自然山水,殆最先影响于此。又一题日《岳武穆班师赋》,以“十年之功废于一旦”为韵,全篇共分八节,每节末一句,各以此八字押韵。乃集中最长一篇。余尤爱诵。余自幼即知民族观念,又特重忠义,盖渊源于此。至其押韵之巧,出神入化。余此后爱读宋人四六,每尚忆及先父此文。

先父以十六岁县试入泮,以案首第一名为秀才。主学政者特召见先父及同案第二名。面告先父:“汝文托意高,结体严,可期文学上乘,然恐不易遇识者。”又日:“汝尚年幼,而为文老成有秋气。”又顾第二名,日:“汝年长,乃屈居彼下,然为文有春气,他年福泽,当胜于彼。”

先父体素弱。人泮后,凡三赴南京乡试,皆在场中病倒,不终试而出。此后遂绝意场屋。有一次,试题为((齐人将筑薛》。先父仅完此题即出。文中用意,特写一将字,又模拟《公羊传》文体为之。一时人竞传诵,名大噪。远近来求从学,前后达四十人。然经先父指授得意者,亦多赴试不中。先父此后,遂亦不复从事于授徒教读之生活。

先父对余之幼年教诲

先父爱子女甚挚。尝语人:“我得一子,如人增田二百亩。”余之生,哭三日夜不休。先父抱之绕室,噢咻连声。语先母日:此儿当是命贵,误生吾家耳。自余有知,先父自鸿声里夜归,必携食物一品,如蛋糕酥糖之类,置床前案上,覆以帽或碗。余晨起揭试,必得食。及余七岁人塾,晨起遂不见食品。

先母告余日:“汝已入塾,为小学生,当渐知学大人样,与兄姊为伍,晨起点心,可勿望矣。”余下一弟,先父最所钟爱,不幸早天。先父抱之呼日:“必重来我家。”次弟生,眉上有一大黑痣。先父喜日:“我儿果重来矣。”

先父为先兄与放大风筝某伯父家一堂兄,聘一塾师,华姓,自七房桥东五里许荡口镇来,寓某伯父家。携一子,三人同塾。翌年秋,先父挈余往,先瞻拜至圣先师像。遂四人同塾。师患心痛疾,午睡起,必捧胸蹙额,绕室急步。

余童马矣无知。一日,二兄逗余,笑声纵。翌日上学,日读生字二十,忽增为三十。余幸能强记不忘,又增为四十。如是递增,日读生字至七八十,皆强勉记之。因离室小便,归座,塾师唤至其座前,日:“汝何离座?”重击手心十掌。

自是不敢离室小便,溺裤中尽湿。归为先母知,问余,不敢答。问先兄,以实告。先母默然。一日傍晚,先父来塾,立余后,适余诵《大学章句序》至“及孟子没”,时师尚未为余开讲。先父指没字问余,日:“知此字义否?”余答,“如人落水,没头颠倒。”先父问:“汝何知此没字乃落水?”余答“因字旁称三点水猜测之。”先父抚余头,语塾师日:“此儿或可前生曾读书来。”塾师因赞余聪慧。先父归,以告先母,先母遂告先父余溺裤中事。年终,先父因谢师歇塾。

……为余兄弟学业,移家至荡口,访得一名师,亦华姓,住大场上克复堂东偏,余家因赁居克复堂西偏,俾便往返。时余年八岁,师为余讲《史概节要》及《地球韵言》两书。余对(《地球韵言》所讲如瑞典挪威日夜长短等事更感兴趣。讲两书毕,不幸师忽病,不能坐塾,诸生集庭中凿池养鱼,学业全废。余家遂又迁居。在大场上之北另一街,一大楼,已旧,北向,余一家居之。余兄弟遂不上塾。余竟日阅读小说,常藏身院中一大石堆后,背墙而坐。天色暗,又每爬墙上屋顶读之。余目近视,自此始。

先父母对子女,从无疾言厉色。子女偶有过失,转益温婉,冀自悔悟。先伯父家从兄来住吾家,一日傍晚,邀余同往七房桥。谓:“汝当告婶母。”余往告先母。先母以余戏言,未理会。待晚饭,两人不至,乃知果往。先父偕侍从杨四宝,掌灯夜至七房桥。余已睡,披衣急起,随先父归。途中,先父绝不提此事。至镇上,先父挈余进一家汤团铺吃汤团,始回家,先母先姊先兄,一灯相候。先母先姊谓余:“汝反吃得一碗汤团。”促速先睡。

先父每晚必到街口一鸦片馆。镇中有事,多在鸦片馆解决。一夕,杨四宝挈余同去,先父亦不禁。馆中鸦片铺三面环设,约可十许铺。一客忽言:“闻汝能背诵《三国演义》,信否?”余点首。又一客言:“今夕可一试否?”余又点首。

又一客言:“当由我命题。”因令背诵诸葛亮舌战群儒。是夕,余以背诵兼表演。

为诸葛亮,立一处;为张昭诸人,另立他处。背诵既毕,诸客竞向先父赞余,先父唯唯不答一辞。翌日之夕,杨四宝又挈余去,先父亦不禁。路过一桥,先父问:“识桥字否?”余点头日:“识。”问:“桥字何旁?”答日:“木字旁。”问:

“以木字易马字为旁,识否!”余答日:“识,乃骄字。”先父又问:“骄字何义,知否?”余又点首日:“知。”先父因挽余臂,轻声问日:“汝昨夜有近此骄字否?”

余闻言如闻震雷,俯首默不语。至馆中,诸客见余,言今夜当易新题。一客言:

“今夕由我命题,试背诵诸葛亮骂死王朗。”诸客见余态忸怩不安,大异前夕,遂不相强。此后杨四宝遂亦不再邀余去鸦片馆,盖先父已预戒之矣。时余年方九岁。

先父每晚去鸦片馆,先母先姊皆先睡,由先兄候门。余见先兄一人独守,恒相伴不睡。先父必嘱先兄今夜读何书,归当考问。听楼下叩门声,先兄即促余速上床,一人下楼开门。某一时期,先父令先兄读《国朝先正事略》诸书,讲湘军平洪杨事。某夜,值曾国荃军队攻破金陵,李成典、萧孚泗等先人城有功。先父因言:“此处语中有隐讳。”既为先兄讲述,因日:“读书当知言外意。写一字,或有三字未写。写一句,或有三句未写。遇此等处,当运用自己聪明,始解读书。”余枕上窃听,喜而不寐。此后乃以枕上窃听为常。先兄常逾十一时始得上床。先父犹披灯夜读,必过十二时始睡。

先父或自知体弱多病,教督先兄极严。先兄犹及赴晚清最末一期科举,然不第。时镇上新有果育小学校,为清末乡间新教育开始。先父命先兄及余往读。

先兄入高等一年级,余入初等一年级。先父对余课程,似较放任,不加督促。

某夕,有两客来闲谈,余卧隔室,闻先父告两客:“此儿亦能粗通文字。”举余在学校中作文,及在家私效先兄作散篇论文,专据(《三国演义》写《关羽论》

《张飞论》等数十篇,私藏不予先兄知之,乃先父此夜亦提及,余惊愧不已。此后遇先父教导先兄时,亦许余旁听。谓若有知,不妨孱言。

先父体益衰,不再夜出赴鸦片馆,独一人在家据榻吸食。先母先姊灯下纺纱缝衣,先兄伴读一旁。先父每召余至鸦片榻前闲话,历一时两时不休。先母先姊先兄私笑余;“汝在兄弟中貌最丑,陪侍父亲,却能多话。聒聒竟何语?”

余恧然不能对。及后思之,亦不记当时先父对余何言。要之,先父似从不作正面教诲语,多作侧面启发语。何意愚昧,竟不能仰副先父当时之苦心灌输培植于万一!滋足愧也。

先父之病及卒

先姊以侨居上海之先四姑夫母之介绍,远嫁汉口番禺曾氏。婿往来经商沪汉间,来沪亲迎。先父母举家赴沪送嫁,翁婿晤叙经月,乃各归。先父自归后即病。医言乃肺病,痰喘日增。晨过十一时不能起床。先母必命余上楼唤醒,陪侍下楼午餐。先父饮食素清简,率常以鲫鱼汤、银鱼鸡蛋、面筋塞肉、熏鱼、瘦肉丸、虾仁等数味为止。先母精烹饪。先父在外得佳肴,归告先母,必能依所言调制,惬先父之意。及病,午膳只仅上述中一味,饭半碗。晚进稀粥一瓯。

先母尤擅制各色腌菜酱菜,精美独出。其后以教先后诸媳,皆不能及。先母知先兄及余皆嗜此,犹亲为之,留供余兄弟寒暑假归食。及先兄又卒,余奔走在外,先母亦垂垂老亦。余不尝此等珍味,迄今已四十余年。

先父病甚,遂移寝楼下,淹滞在床不能起,逾两月馀。夜间每面墙侧卧,口中常呓言:“为时尚早,可稍待。”初不知其意云何也。上海先四姑母率两子,及其它戚属,来住余家者日众。4月23日夜半,先父忽告家人:“我明日午前当行,今当有所嘱咐。”先召先母至枕边,次及先兄。又次及余,只一语,日:

“汝当好好读书。”先母挈两幼弟至前,先父日:“此两儿,当待其两兄教导。”

次及先父两族弟,一属五世同堂,一为放大风筝家某伯父之弟。此两人皆先父夙所照顾,欲其续理宗族事者。又次及来余家之亲戚,皆分别各有所语。及黎明,先父日:“镇上人系念我病者甚众。我可待晨十时始行。犹及与彼辈道别。当告就近一家,他家必相率而至。”朝旭方升,告一家,他家果络续至,皆镇上士绅。先父起身,靠高枕而坐,见来者,拱两手日:“来生见。”又有店佣,有家仆,亦有不相识者,闻声登门,先父亦皆拱手语此。及十时,先父日:“余行矣。”遂瞑目。

同类推荐
  • 唐诗之美

    唐诗之美

    本书作者撷取30位极具特色诗人,以每人的一句不常见而又浓缩了诗人性情的诗句为题,以一首诗为窗,轻轻打开,整个大唐朝绚烂的诗意天空映入我们眼帘,并附有原作欣赏、诗人小传。
  • 元曲之美

    元曲之美

    本书作者选取了二十位具有代表性的元曲作家,用充满爱和美的笔触,如诉衷肠般通过品评曲人们的作品、思想生平,让我们了解元曲、欣赏元曲,最终爱上元曲,并附有原作欣赏及曲人小传。
  • 楚辞(中华国学经典)

    楚辞(中华国学经典)

    《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是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 名著导读之外国名著

    名著导读之外国名著

    在浩如烟海的人类文化发展史中,文学无疑是一颗耀眼璀璨的明珠,它如一个向导,引领着我们在这一片纷繁复杂的密林里遨游;它是一条小路,指示我们通向梦的彼岸。
  • 女人与风景

    女人与风景

    不安的早晨,十八岁少女敏感的目光,二十岁男子黑风箱般的胸膛,长凳两个不安的形象,谁影响谁呢,莫非要怪花皮书陡然多出一章。
热门推荐
  • 幻想乡日常

    幻想乡日常

    一只不知道幻想乡的小管家到了幻想乡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文笔拙劣,请多担当———————————————————————————————————作者当兵去了,两年后归来
  • 辟邪嫁衣

    辟邪嫁衣

    辟邪剑出,江湖浩劫在所难免,龙门镖局因护送辟邪剑而惨遭灭门之灾,武功天下第一的龙剑飞却一点防身之术都没有传于其子龙天,文弱的龙天却毅然踏上了护送辟邪剑的重任,途中发现父亲的结拜兄弟武林盟主楚鹏竟然就是灭掉龙门镖局的凶手,与他朝夕相处又互相爱慕的天香又惨遭毒手,至此,他终于明白江湖险恶。无意间龙天又发现楚鹏杀武当,峨眉,昆仑,崆峒四派掌门,意欲再夺武林盟主之位,龙天又与来历不明的香花雪,神秘组织的鬼魅宫宫主一同前往武林大会,又一场风波暗潮涌动…………
  • 剑侠传

    剑侠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科技狂人异界游

    科技狂人异界游

    科技天才杨廷,在做时空跳跃的实验时,弄错了时空坐标,穿越到了异界一个修真废物身上。最主要的是和他一起穿越的还有自己一手缔造的科技王国昆仑大厦!这下热闹了,在这个人人修武,实力为尊的异世界,他将会怎样走出一条怎样的崛起之路?丹药?神器?我的都是批量生产。啥?你是武学奇才、修炼高手?还会飞?,不怕,老子有导弹、氢弹、原子弹!看我打不死你!杨廷出品,必属精品!杨廷科技,天下无敌!杨廷,这个名字必将成为异世界的禁忌!让整个异世界为之震颤!
  • 写给青少年的新版十万个为什么(写给青少年的书)

    写给青少年的新版十万个为什么(写给青少年的书)

    《写给青少年的十万个为什么(新版)》内容丰富多彩,知识点全面更新,涵盖了动物世界、植物王国、地理奇观、人体奥秘、天文奥秘、科学常识、生活常识等方方面面,这些孩子们最感兴趣一时又难以解答的问题,《写给青少年的十万个为什么(新版)》都给予了科学翔实的回答。有趣的故事,简明的插图,独特的问答设计,把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为什么”阐释得清晰易懂,让他们在轻松获得知识的同时,又在趣味阅读中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相信此书必将成为青少年成长学习的良师益友,作为青少年学习课本知识外的有益补充。
  • 护花天王

    护花天王

    蒙拐骗样样拿手,吃喝玩乐样样精通,统统可以成为泡妞的不二秘法。潜龙在渊,终有一日会龙腾九天!看叶霆宇玩转校园,艳猎花花都市,各色美女,手到擒来。
  • 美女的贴身保镖

    美女的贴身保镖

    【完结】《美女的贴身保镖》第二部《仙女的贴身保镖》已发,叶枫接下来会怎么样,请大姐家去看《仙女的贴身保镖》。
  • 其实,一直喜欢你

    其实,一直喜欢你

    她,是林家千金林月儿,却从小在外婆身边长大,不知自己的身份;他,是蓝家少爷蓝影,冷傲如他。一次意外的相逢,将两人绑在了一起,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天集

    天集

    天集宿舍小大室长小二小三小四小五小六小七小八小九小十仿佛时间大概是没过多久还像初见却已早不是昨天。。。。。。静寂风波璀璨岁月晓梦渐深揉乱年华谁怜惜风中的碎雪谁轻叹隔桥的溪帘谁又问今时的枯叶令不绝至行不退,愁云似灰流斑斓,花影似花天上还是那片云我们在这片时间维度相遇,只是我们,早已不是我们。就像,从前的与现在的,早已不同...
  • 九龙封神记

    九龙封神记

    风流潇洒的慕容俊,身怀多种异宝,穿越到了未知的大陆。。。居然附体到了恶名昭彰的‘九龙门’一个小捕快的身上。纳尼?这就是传说中的‘正义使者’吗?美女!权利!我来了!拳打高富帅。。。脚踢白富美。。。我的地盘听我的!还有那传说中的终极任务,寻找遗失在九州大陆的九颗龙珠。。。据说集齐九颗龙珠后,就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穿越,悬疑,搞笑,言情,玄幻,官斗,这里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看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