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02500000063

第63章 三松堂断忆

宗璞

转眼间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快一年了。

去年这时,也是玉簪花开得满院雪白,我还计划在向阳的草地上铺出一小块砖地,以便把轮椅推上去,让父亲在浓重的树荫中得一小片阳光。因为父亲身体渐弱,忙于延医取药,竟没有来得及建设。九月底,父亲进了医院,我在整天奔忙之余,还不时望一望那片草地,总不能想像老人再不能回来,回来享受我为他安排的一切。

哲学界人士和亲友们都认为父亲的一生总算圆满,学术成就和他从事的教育事业使他中年便享盛名,晚年又见到了时代的变化,生活上有女儿待奉,诸事不用操心,能在哲学的清纯世界中自得其乐。而且,他的重要著作《中国哲学史新编》,八十岁才开始写,许多人担心他写不完,他居然写完了。他是拚着性命支撑着,他一定要写完这部书。

在父亲的最后几年里,经常住医院,1989年下半年起更为频繁。一次是11月11日午夜,父亲突然发作心绞痛,外子蔡仲德和两个年轻人一起,好不容易将他抬上救护车。他躺在担架上,我坐在旁边,数着脉博。夜很静,车子一路尖叫着驶向医院。好在他的医疗待遇很好,每次住院都很顺利,一切安排妥当后,他的精神好了许多,我俯身为他掖好被角,正要离开时,他疲倦地用力说:

“小女,你太累了!”“小女”这乳名几十年不曾有人叫了。“我不累”,我说,勉强忍住了眼泪。说不累是假的,然而比起担心和不安,劳累又算得了什么呢。

过了几天,父亲又一次不负我们劳累和担心,平安回家了。我们笑说:“又是一次惊险镜头。”十二月初,他在家中度过九十四寿辰。也是他最后的寿辰。

这一天,民盟中央的几位负责人丁石孙等先生前来看望,老人很高兴,谈起一些文艺杂感,还说,若能汇集成书,可题名为“余生札记”。

这余生太短促了。中国文化书院为他筹办了庆祝九十五寿辰的“冯友兰哲学思想国际研讨会”,他没有来得及参加,但他知道了大家的关心。

1990年初,父亲因眼前有幻像,又住医院。他常常喜欢自己背诵诗词,每住医院,总要反复吟哦《古诗十九首》。有记不清的字,便要我们查对。“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他在诗词的意境中似乎觉得十分安宁。一次医生来检查后,他忽然对我说:“庄子说过,生为附赘悬疣,死为决疣溃痈。孔子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张横渠又说,生吾顺事,没吾宁也。我现在是事情没有做完,所以还要治病。等书写完了,再生病就不必治了。”我只能说:“那不行,哪有生病不治的呢!”父亲微笑不语。我走出病房,便落下泪来。坐在车上,更是泪如泉涌。一种没有人能分担的孤单沉重地压迫着我。我知道,分别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希望他快点写完《新编》,可又怕他写完。在住医院的间隙中,他终于完成了这部书。亲友们都提醒他还有本((余生札记》呢。其实老人那时不只有文艺杂感,又还有新的思想,他的生命是和思想和哲学连在一起的。只是来不及了。他没有力气再支撑了。

人们常问父亲有什么遗言。他在最后几天有时念及远在异国的儿子钟辽和唯一的孙儿冯岱。他用力气说出的最后的关于哲学的话是:“中国哲学将来要大放光彩!”他是这样爱中国,这样爱哲学。当时有李泽厚和陈来在侧,我觉得这句话应该用大字写出来。

然后,终于到了11月26日那凄冷的夜晚,父亲那永远的思索的头脑进入了永恒的休息。

作为父亲的女儿,而且是数十年都在他身边的女儿,在他晚年又身兼几大职务,秘书、管家兼门房,医生、护士带跑堂,照说对他应该有深入的了解,但是我无哲学头脑,只能从生活中窥其精神于万一。根据父亲的说法,哲学是对人类精神的反思,他自己就总是在思索,在考虑问题。因为过于专注,难免有些呆气。他晚年耳目失其聪明,自己形容自己是“呆若木鸡”。其实这些呆气早已有之。抗战初期,几位清华教授从长沙往昆明,途径镇南关,父亲手臂触城墙而骨折。金岳霖先生一次对我幽默地提起此事,他说:“当时司机通知大家,不要把手放在窗外,要过城门了。别人都很快照办,只有你父亲听了这话,便考虑为什么不能放在窗外,放在窗外和不放在窗外的区别是什么,其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是什么。还没考虑完,已经骨折了。”这是形容父亲爱思索。他那时正是因为在思索,根本就没有听见司机的话。

他的生命就是不断地思索,不论遇到什么挫折,遭受多少批判,他仍顽强地思考,不放弃思考。不能创造体系,就自我批判,自我批判也是一种思考。

而且在思考中总会冒出些新的想法来。他自我改造的愿望是真诚的,没有经历过二十世纪中叶的变迁和六七十年代的各种政治运动的人,是很难理解这种自我改造的愿望的。首先,一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促使了多少有智慧的人迈上走向炼狱的历程。其次,知识分子前冠以资产阶级,位置固定了,任务便是改造,又怎知自是之为是,自非之为非?第三,各种知识分子的处境也不尽相同,有居庙堂而一切看得较为明白,有处林下而只能凭报纸和传达,也只能信报纸和传达。其感受是不相同的。

幸亏有了新时期,人们知道还是自己的头脑最可信。父亲明确采取了不依傍他人,“修辞立其诚”的态度。我以为,这个诚字并不能与“伪”相对。需要提出“诚”,需要提倡说真话,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大悲哀。

我想历史会对每一个人作出公允的不带任何偏见的评价。历史不会忘记有些微贡献的每一个人,而评价每一个人时,也不要忘记历史。

父亲一生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很低,他的头脑都让哲学占据了,没有空隙再来考虑诸般琐事。而且他总是为别人着想,尽量减少麻烦。一个人到九十五岁,没有一点怪癖,实在是奇迹。父亲曾说,他一生得力于三个女子:一位是他的母亲、我的祖母吴清芝太夫人,一位是我的母亲任载坤先生,还有一个便是我。

1982年,我随父亲访美,在机场上父亲作了一首打油诗:“早岁读书赖慈母,中年事业有贤妻。晚来又得女儿孝,扶我云天万里飞。”确实得有人料理俗务,才能有纯粹的精神世界。近几年,每逢我的生日,父亲总要为我撰寿联。九零年夏,他写最后一联,联云:“鲁殿灵光,赖家有守护神,岂独文采传三世;文坛秀气,知手持生花笔,莫让新编代双城。”父亲对女儿总是看得过高。“双城”指的是我的长篇小说,第一卷《南渡记》出版后,因为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便停顿了。我必须以《新编》为先,这是应该的,也是值得的。当然,我持家的能力很差,料理饮食尤其不能和母亲相比,有的朋友都惊讶我家饭食的粗糙。

而父亲从没有挑剔,从没有不悦,总是兴致勃勃地进餐,无论做了什么,好吃不好吃,似乎都滋味无穷。这一方面因为他得天独厚,一直胃口好,常自嘲“还有当饭桶的资格”;另一方面,我完全能够体会,他是以为能做出饭鹅经很不容易,再挑剔好坏,岂不让管饭的人为难。

父亲自奉俭,但不乏生活情趣。他并不永远是道貌岸然,也有豪情奔放、潇洒闲逸的时候,不过机会较少罢了。1926年父亲三十一岁时,曾和杨振声、邓以蛰两先生,还有一位翻译李白诗的日本学者一起豪饮,四个人一晚喝去十二斤花雕。六十年代初,我因病常住家中,每于傍晚随父母到颐和园包坐大船,一元钱一小时,正好览尽落日的绮辉。一位当时的大学生若干年后告诉我说,那时他常常看见我们的船在彩霞中飘动,觉得真如神仙中人。我觉得父亲是有些仙气的,这仙气在于他一切看得很开。在他的心目中,人是与天地等同的。

“人与天地参”,我不只一次听他讲解这句话。《三字经》说得浅显,“三才者,天地人”。既与天地同,还屑于去钻营什么!那些年,一些稍有办法的人都能把子女调回北京,而他,却只能让他最钟爱的幼子钟越长期留在医疗落后的黄土高原。一九八二年,钟越终于为祖国航空事业流尽了汗和血,献出了他的青春和生命。

父亲的呆气里有儒家的伟大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到“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地步;父亲的仙气里又有道家的豁达洒脱。秉此二气,他穿越了在苦难中奋斗的中国的20世纪。他的一生便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的一个篇章。

据河南家乡的亲友说,1945年初祖母去世,父亲与叔父一同回老家奔丧,县长来拜望,告辞时父亲不送,而对一些身为老百姓的旧亲友,则一直送到大门,乡里传为美谈。从这里我想起和读者的关系。父亲很重视读者的来信,许多年常常回信。星期日上午的活动常常是写信。和山西一位农民读者本恒茂老人就保持了长期的通信,每索书必应之。后来我曾代他回覆一些读者来信,尤其是对年轻人,我认为最该关心,也许几句话便能帮助发掘了不起的才能。但后来我们实在没有能力做了,只好听之任之,把人家的千言信万言书束之商阁,起初还感觉不安,时间一久,则连不安也没有了。

时间会抚慰一切,但是去年初冬深夜的景象总是历历如在目前。我想它是会伴随我进入坟墓的了。当晚,我们为父亲穿换衣服时,他的身体还那样柔软,就像平时那样配合。他好像随时会睁开眼睛说一声“中国哲学将来会大放光彩”。我等了片刻,似乎听到一声叹息。

不得不离开病房了。我们围跪在床前,忍不住痛哭失声!仲扶着我,可我觉得这样沉重的孤单!在这茫茫世界中,再无人需我侍奉,再无人叫我的乳名了。这么多年,每天清晨最先听到的,是从父亲卧房传来的咳嗽,每晚睡前必到他床前说几句话。我怎样能从多年的习惯中走得出来。

然而日子居然过去快一年了。只好对自己说,至少有一件事稍可安慰。父亲去时不知道我已抱病。他没有特别,的牵挂,去得安心。

文章将尽,玉簪花也谢尽。邻院中还有通红的串红和美人蕉,记得我曾说串红像是鞭炮,似乎马上会劈劈啪啪响起来。而生活里又有多少事值得它响呢?

同类推荐
  • 许你一首风雅的歌:一生最爱的100首诗经

    许你一首风雅的歌:一生最爱的100首诗经

    《诗经》中古老的故事和情怀,至今仍有新鲜温度。“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人面桃花相映红,古诗里的婚姻,如画一般美好;“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方距离虽然咫尺可见,却是远在天涯,伊人之美氤氲如烟,若即若离,穿越千年之后依然鲜活如初;“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般洗练如白描的誓言,真是最动人的爱情表达。
  • 书香醉我

    书香醉我

    本书收录的书评及读书笔记大多是作者读后的所思,基本上算是读书札记。这里的书评大多是有感而发,自觉写作。也有个别篇什是受朋友所托。主要内容包括: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冒烟的石头》读余、踏得钢丝成大道——闲说《谁能牵猫散步》等。
  • 名家散文:散文是会生长的

    名家散文:散文是会生长的

    本书是散文、随笔作品集。是针对中小学生的阅读需求,把作者数十年在写作路上的阶段性成品一一展示出来,力求通过作品本身的不断进步与精彩,提供给读者一个“探求成长”的视角,吸取教训,获知经验,从而在人生的道路上,象“散文是会生长的”的一样,自己也能不断地长大成人。而对于更广泛的成人读者来说,《散文是会生长的》则提供了一个“逆视角”,重在总结既有人生的种种感悟,以更智慧更勇敢地面向未来。这是一部特色明确,内涵丰富的佳作!
  • 中国话剧研究(第12辑)

    中国话剧研究(第12辑)

    我以为,《命运》的讨论,视野略嫌狭窄,思路也显得闭塞,就事论事,加之简单的决定论的思维方法,导致简单的结论:或是悲观,或者是盲目乐观,有的则陷于清谈空论。
  • 被召唤的传统:百年中国文学新传统的形成

    被召唤的传统:百年中国文学新传统的形成

    本书主要研究百年中国文学的“传统”,内容包括:中国文学的创造机制及其现代意义,外来文化资源与中国新文学“传统”的塑形、现代体验与中国新传统的形成、被误读的新文学传统。
热门推荐
  • 解说十大佛语

    解说十大佛语

    对佛门中的十大佛语从个人的视角做出了全新的诠释。
  • 高中等会儿

    高中等会儿

    五彩斑斓的高中生活留给了我不可磨灭的回忆,闲暇寂寥时我总会想如果当初我勇敢的迈出那一步。结局会是这样吗?
  • 潇洒不放纵

    潇洒不放纵

    爱我的人,请继续;恨我的人,别放弃——一个少年,孤身一人。为了求学,寄人篱下。本应该一生平凡,但一次偶然使它变得年少轻狂,只为追求理想。作者以此小说祭奠了那些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加QQ1065359708作者广泛采纳读者意见
  • 混世在明末

    混世在明末

    世界上最杯具的事情是什么?有比不带金手指穿越到乱世更杯具的吗?操蛋的西北、操蛋的东南、操蛋的辽东,操蛋的京城、外加不怎么操蛋的江南……这就是真实的明末!周俊恰恰就穿越到了这个操蛋的乱世,成了流寇马匪的头目。无权无钱无粮,但是胯下有马、手中有刀,手下有人!此外,还有一点点勉强能称得上金手指的东西,怎么办?凉拌!做个混世魔王!混它个天翻地覆,混出个锦绣前程!
  • 故人飞花美酒剑

    故人飞花美酒剑

    我手里握了把刀,你叫我用他去杀一个人。你手里拿着把剑,你用剑在泥地上刻了首诗。我喜欢江湖,即便我不喜欢打打杀杀,争霸天下。我喜欢酒,即便我有时候没钱买酒。我更喜欢女人,即便是不爱我的女人。我只是个普通人,江湖,只是个不得不去的地方。”常老三,山的那边的那边,有个地方,叫做江湖”
  • 我叫龙啸神

    我叫龙啸神

    当你走在路上时,突然看见一个人不人,鬼不鬼的东西,你该怎么办?当你梦想着你的梦时,发现伙伴们已经成为了丧尸,你又怎么办?是悲哀,是伤心,是自暴自弃,还是勇往直前,努力拼搏?每一个人都会害怕,但不代表胆怯,找到丧尸们的阴谋吧。
  • 风花雪月:总裁文系列

    风花雪月:总裁文系列

    有钱人那么多掉下来个救苦救难的好不好?咣当——1铁饼:小熙,我是绝对不会放开你的!2铁蛋:大婶儿,刚刚是你把我捅下来的?3铁板:竟敢踢我?!来呀继续踢,来呀,死鬼~4铁锤:抢男霸女抢男霸女抢男霸女…话痨镇:型文而已别当考据党喔四篇故事大宠小虐HE结局
  • 厨娘江湖

    厨娘江湖

    一段江湖谣传的古经,引起的一场惊天大密。上至天子,下达百姓,无不是这场阴谋的参与者与受害者。四方大国,万里江川,血案连起,却又终沦为无头公案,压入史册。凤玉,仅一个厨娘,却成为众矢之的。碎玉阁阁主的纠葛,孟国太子的怜惜,以及那不由控制的记忆碎片。当一切风平浪静过后,还能否笑谈今生……
  • 鬼医轻撩:邪尊,快点追

    鬼医轻撩:邪尊,快点追

    她,是医药世家天才家主苏晴羽,一朝穿越异世。她,是临月国人尽皆知的三无公主,人人皆笑她,殊不知躯壳下的灵魂早已经更替。当她成了她,一手使毒,一手用医,看她如何玩转于整个天下。但,当她准备走上出任CEO迎娶高富帅时,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湿胸”是谁?“小羽儿,嫁给我。”他对自己面前的女子说道。“追上我在再说。”她笑着张开了口。当他终于追上她的时候,她一袭轻装,正欲逃跑。“孩子都有了,还想往哪跑?”他说着,拎出了两只正在挖墙脚的包砸。看着这两只,她一时语塞。等到被某男压倒在床上后,她才反抗,“我不嫁!”
  • 凤还九天:王妃要逆天!

    凤还九天:王妃要逆天!

    她是落日山脉山脚下一药农捡回来的孤女,是碧落国的帝姬,下一任的国君,是凤族唯一的幸存者,凤族高贵的玄女。同一个人,三种不同的身份,皆源于一场阴谋,而随着她身份的不断揭露,另一场阴谋又悄然酝酿。他是凌云国尊贵的王爷,是天玄大陆最神秘的组织——暗域的尊主。他冷酷无情,杀伐果断,传言他的三尺之内绝无女人,直到她的出现…他与她的婚姻是王命,他与她的相遇是偶然,他与她的缘分确是命中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