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03200000026

第26章 合著黄金铸子昂 陈子昂《感遇》(三十四)赏析

王英志

推荐词

最能体现陈子昂“汉魏风骨”的当为《感遇》诗。杜甫称曰:“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陈沆赞曰:“子昂《感遇》,雄轶千古。”

陈子昂《感遇》与阮籍《咏怀》相通,这表明在创作实践上他主要承继“正始之音”。在《感遇》总题下的三十八首诗并非写于一时一地,乃诗人“感于心,因于遇”而作。其内容或批判社会现实,或写志士的坎坷遭遇,或抒个人怀才不遇之愤,确实“兴寄”不绝,亦颇见“风骨”。

金代元好问曾高度评价初唐杰出诗人陈子昂(661-702)诗歌革新的功绩:“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论诗三十首》)确实,陈子昂是扫除六朝余风、开创有唐一代新诗风的破旧立新之骁将,在中国诗歌史上堪称有功之臣。

《新唐书》陈子昂本传指出:“唐兴,文章承徐(陵)、庾(信)余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卢藏用《右拾遗陈子昂文集序》言之更详:“宋齐之末,盖矣。逶迤陵颓,流靡忘返。至于徐、庾,天之将丧斯文也。后进之士若上官仪者继踵而至,于是风雅之道,扫地尽矣……道丧五百年而得陈君。君讳子昂,字伯玉,蜀人也,崛起江汉,虎视函夏,卓立千古,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这都赞扬了陈子昂横扫轻靡诗风,倡导刚健诗风,从而恢复“风雅之道”的实绩与影响。陈子昂既有诗歌革新的实践,同时又有诗歌革新的理论作为指导。这些理论主要体现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其核心是揭示了“汉魏风骨”说。他高举复古之旗号,开拓革新之道路: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咏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听,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显然,陈子昂之所以要提倡“汉魏风骨”乃是针对晋宋以来“风雅”之道“逶迤颓靡”之弊而发的。“汉魏风骨”说包含几层意思。

一、以时代而言,实际是倡导“建安”风骨与“正始之音”,反对齐梁以来的诗风。这一思想上承刘勰,下启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刘勰《文心雕龙》评建安诗人曰:“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明诗》)“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时序》)又评正始诗人曰:“唯嵇(康)志清峻,阮(籍)旨遥深,故能标焉。”(《明诗》)“嵇康师心以遣论,阮籍使气以命诗;殊声而合响,异翮而同飞。”(《才略》)这些正是陈子昂推崇“建安作者”与“正始之音”的着眼点。晋宋以还,则“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明诗》),或如李白《古风》所言“自从六朝来,绮丽不足珍”,白居易《与元九书》所指斥的“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适足成为“汉魏风骨”的对立面。

二、以诗的本质特征而言,“汉魏风骨”与诗的“兴寄”相联系,要求表现社会内容与深刻的思想感情,或如陈子昂《喜马参军相遇醉歌序》所云,“夫诗,可以比兴也”,以代替“以义补国”,发扬诗歌风雅美刺、批判现实的传统。

三、诗有“兴寄”的内容,尚须以端直有力、明朗刚健的风格来抒写,故推重“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诗作。所谓“骨气”与“风骨”毫无二致。在《文心雕龙·风骨》篇中“气”与“风”就是相通的,明人曹学?批语说得好:“气属风也。”“端”即形容文骨之“结言端直”,“翔”形容文气之“骏爽”飞动。“音情顿挫”则指感情表现与音调之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光英朗练”要求词采明朗精练。“金石声”喻诗之发聩震聋的感染力量。这些皆与“逶迤颓靡”之软弱无力相对。

四、具有“汉魏风骨”之作可以“洗心饰听,发挥幽郁”,即洗人心目,舒散郁愤,具有教化的社会功能。

陈子昂的诗作正是其“汉魏风骨”说的具体实践,具有风骨矫拔的特征。后人评之曰:“追建安之风骨,变齐梁之绮靡,寄兴无端,别有天地”(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一),“能超出一格,为李、杜开先”(刘熙载《艺概》),皆信非虚誉。最能体现其“汉魏风骨”说者当为《感遇》诗。杜甫称曰:“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陈拾遗故宅》)陈沆赞曰:“子昂《感遇》,雄轶千古。”(《诗比兴笺》)陈子昂《感遇》与阮籍《咏怀》相通,这表明在创作实践上他主要承继“正始之音”。在《感遇》总题下的三十八首诗并非写于一时一地,乃诗人“感于心,因于遇”(《唐诗别裁集》卷一)而作。其内容或批判社会现实,或写志士的坎坷遭遇,或抒个人怀才不遇之愤,确实“兴寄”不绝,亦颇见“风骨”。这里试析其“发挥幽郁”之《感遇》第三十四首,作为“汉魏风骨”说之诗例,从而具体显示其美学思想。诗曰:

朔风吹海树,萧条边已秋。亭上谁家子,哀哀明月楼。

自言幽燕客,结发事远游。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仇。

避仇至海上,被役此边州。故乡三千里,辽水复悠悠。

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何知七十战,白首未封侯。

陈子昂“少以豪子驰侠使气”,后乃闭门读书,览尽“经史百家”,“慨然立志”(见卢藏用《陈氏别传》),欲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他二十四岁举进士,初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赏识,官至右拾遗。后对武后弊政屡加批评,但“言多直切,书奏辄罢之”(同上),而终未受重用,不得施展其政治抱负。他曾两次随军出征,后一次因受排斥打击,乃辞职还乡——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最后被县令段简收系狱中,忧愤而死,年仅四十二岁。陈子昂的经历有两点与其《感遇》第三十四首密切相关而值得注意:一是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与正确的政治见解,又敢于指斥时弊;二是他并未能实现其政治理想,胸中郁积着怀才不遇之忧愤。此诗就是借写一游侠的怀才不遇,为之鸣不平,来表现自己壮志未酬的“兴寄”,并对统治者埋没人才予以讽喻。

诗的开头两句以苍劲古朴的笔触勾勒出诗中主人公的时空背景,构成阔大的意境,又渲染出悲凉的气氛:“朔风吹海树,萧条边已秋。”“朔风”,北风;“萧条”指树木凋零;“海”,指渤海;“边”,边塞。背景是深秋时的海边要塞,凛冽的北风吹刮着浩瀚大海岸边的树木,呈现出一片凋零、萧瑟的景象。背景画面苍凉,但气势飞动。“海树”以“海”叠加于“树”,就使得这个意象雄浑而有风骨。动词“吹”,副词“已”,亦用得骨劲气遒。

在广阔萧条的背景前,于苍凉的氛围中,诗人的镜头又推出一个近景,从而引出诗的主人公:“亭上谁家子,哀哀明月楼。”“亭”,亭堠,指边塞哨所;“楼”,指亭上的戍楼。“明月楼”,化用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之句,既具体点明此时乃深秋月夜,又使形象充满“哀”怨,使人联想到“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七哀》)的境界。曹植为“建安作者”之冠冕,钟嵘誉之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诗品》)。此诗三、四句学习《七哀》但并不照搬。《七哀》写女子,此写游侠;子建尚有“柔情丽质”(钟惺《古诗归》),子昂却刚健质朴。这两句是从诗人的眼光来写:那亭楼上的戍卒不知何许人,正在明月之下悲哀地徘徊。“哀哀”叠音字,极写楼上人之悲哀情态。此诗重在写人的情态与内心世界,因此未具体描写人的外貌。但通过下面诗句对其内心世界与经历的抒写,我们却可以想象出大概。

接下诗转入主人公的自述,是全诗的主体部分。前面不明说楼上戍卒到底是“谁家子”,有“弯马盘弓故不发”(韩愈)的顿挫之致,既引逗读者的遐思,又可把“哀哀”的情调渲染足,而不分散笔墨在无关宏旨之处,可见作者“朗练”之功。在此基础上,才如《六哀》“借问叹者谁,自云宕子妇”的句式一样,挑明主人公的明确身份与经历、内心。“自言幽燕客,结发事远游”:“幽燕”,战国时燕国之地,汉以后置为幽州,故连称为幽燕,属今河北北部与辽宁西部一带;“客”,指从外地(幽燕)来的人;“结发”,古时男子二十岁束发而冠,表示成人。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尚勇崇武,故只“幽燕客”三字就足以表明此人乃一侠士,并初步给人以孔武有力、具有侠肠义胆的感觉与联想。“幽燕客”胸怀大志,刚一成年就离家远游,以求建功立业。他不是恋巢的家雀,而是欲搏击四海风云的雄鹰。他既是豪侠之士,又值血气方刚之年,故疾恶如仇,愿铲尽天下不平事,敢作敢为,对贪官恶吏就难免有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侠义之举:“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仇。”“赤丸”:据《汉书·尹赏传》说,长安有一群少年专门谋杀官吏替人报仇,事前设赤、黑、白三色弹丸,探得赤丸者杀武吏,黑丸者杀文吏,白丸者处理丧事。这两句写出主人公的孔武有力与打抱不平的侠义精神,写得“骨端气翔”,遒劲矫拔,令人胸胆为之开张。“赤丸”与“白刃”、“杀”与“报”、“公吏”与“私仇”,皆对仗工整,韵律铿锵,“有金石声”,颇似五律之对仗句式。从诗“情”来看,也颇有“顿挫”之效。如果说“亭上谁家子,哀哀明月楼”是抑,显得低沉,那么至此则一扬,显得高昂,痛快淋漓。此诗感情的基调是沉郁悲凉,故写扬旨在反衬抑。

在以四句写“幽燕客”回忆往日侠骨铮铮与豪情胜慨之后,又回到今日现实的境界中来:“避仇至海上,被役此边州。”既然杀公吏、报私仇,触犯刑律,则难免身陷囹圄乃至以命抵命;而“幽燕客”壮志未酬,岂甘坐以待毙?于是避逃海上,并来此边塞之地从军。这其中自然亦有投身疆场,借一刀一枪以建功封侯的幻想。谁料明珠暗投,他在“此边州”并未能显示身手,展其抱负,其勇武之力与铁义之胆亦皆不为在上者所重视。他碌碌无为如同凡夫俗子。英雄失路,心绪悲凉,虚比一行,早知如此,何必远游?久在异乡为异客,又处此坎坷之境,最易生故乡之思:“故乡三千里,辽水复悠悠。”“故乡”,当指幽燕之地;“三千里”,乃夸饰之词,形容遥远;“辽水”即辽宁省辽河;“悠悠”,兼指时、空的长远,与陈子昂著名的《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相通。此处形容辽河水流之远与长流不息,同时亦寓有“幽燕客”忧思悠悠不尽之意。一个“复”字下得颇有力,也使诗显得“音情顿挫”:故乡既远隔千里,“复”有辽水阻拦,真是有家难回。难道只能在此边州磨尽壮志豪气,而至老死吗?此可愤之一也。更令人愤恨与羞愧的还不在于个人的荣辱升降,而是胡兵屡犯、主帅无能:“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一“每”一“常”都颇遒劲,突出其愤其羞,爱国感情郁积是极深厚的。“胡兵”原指汉朝时的匈奴军队,此当比契丹军队(详后);“汉国”即汉朝,此实喻唐朝。“愤”针对胡兵入侵,显得有力,“羞”针对主将昏庸无能,显得深刻。这两句既是批判社会现实,也寄寓“幽燕客”怀才不遇之愤,其弦外之音当为:倘自己被重用,即可“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使国家免遭失败的耻辱。诗末四句是借用汉朝李广的典故来写“幽燕客”的不平,后两句更明确点明:“何知七十战,白首未封侯。”据《史记》载:李广作战骁勇,带兵有方,被匈奴号曰“飞将军”而闻风而避之。李广尝自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又感叹道“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李广不仅“白首未封侯”,甚至被迫演出“引刀自刭”的惨剧。“七十战”却“未封侯”,是何等强烈的对比!“何知”,犹言怎么知道,领末尾两句,对此结局有出乎意想、难以理解之感叹,益显示“幽燕客”的不平之意。这两句亦堪称全诗画龙点睛之笔。“幽燕客”借李广来鸣不平,陈子昂则借“幽燕客”以抒愤。这就是诗人“兴寄”之所在,亦是从诗整体上运用“比兴”。

前曾说陈子昂两次从军出征。第一次于垂拱二年(636)随乔知之征金徽州都督什固始,颇为顺利。第二次于万岁通天元年(696)跟武攸宜北征契丹李尽忠、孙万荣,活动于东北边陲。《感遇》第三十四首所写的地理环境正是东北边塞,故“幽燕客”乃是诗人构思的北征契丹之士卒形象。主将武攸宜刚愎自用,又“无将略”,“与孙万荣战于东峡石谷,唐兵大败”(《资治通鉴》)。子昂曾出谋献策,以改变战局,但不被武氏采纳。陈子昂为之失望悲愤,乃有此“感遇”篇。此诗“词旨幽邃”(朱熹《朱文公文集》卷四),它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借“幽燕客”之“言”批判当时主将之误国,并寄寓自己之悲愤。这正是其所谓“吾无用矣,进不能以义补国,退不能以道隐身……夫诗可以比兴也,不言曷著?”(《喜马参军相遇醉歌序》)“幽燕客”是当时边塞普通士卒的代表,借个别以反映一般,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形象。这首诗一扫初唐残留的六朝无病呻吟的诗风,乃诗人确有所感而发,故感情沉郁深厚,内容充实有力,富于强烈的现实意义,实可以“洗心饰视,发挥幽愤”。诗之风格迥异于齐梁与初唐的轻靡绮艳,无论是写“朔风吹海树”的背景,还是写侠士“赤丸杀公吏”的壮举,以及愤胡兵、羞汉国的内心感情,无论是用实词“吹”、“杀”、“报”、“愤”、“羞”,还是用虚词“已”、“复”、“每”、“常”、“何”、“未”都“结言端直”,遒劲有力,内含飞动之势。写感情亦抑亦扬,诗韵平仄协调,并不乏律诗的句式,益觉铿锵有力;语言质朴雅正,精炼明朗,确实体现了其“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汉魏风骨”说。

(发表于《名作欣赏》1985年第4期:合著黄金铸子昂——简析《感遇》第三十四首)

同类推荐
  • 黑白之间——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任侠者

    黑白之间——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任侠者

    长久以来,游走于黑白世界的侠客,被我们“神话”成世间公平、正义、良知的最佳化身,在他们的身上,承载了数千年专制社会下弱势群体太多的利益渴求与美好愿望。但是,无论是从具体的历史长河来看,抑或就武侠文学的理性分析而言,侠客们不可能成为社会的真正“救世主”和“良心”。事实上,民众应有的权利保障之路还须依赖于社会的真正转型。《黑白之间(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任侠者)》从历史和文化的双重角度考察了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任侠者群体。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荣辱利害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荣辱利害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西域要冲:阳关

    西域要冲:阳关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王维笔下幽怨凄凉的别绪,千百年来牵动着多少游子的心弦,也使人们对千古盛传的阳关心驰神往……
  • 四美图

    四美图

    本散文集收录了作者创作的四十余篇散文作品,文字清新流畅,其中有对童年、青春的歌颂,有对家乡的怀念,还有对人生的感怀。
  • 中华起名全典

    中华起名全典

    本书通俗系统地介绍了姓名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阐述了起名的标准、构思、原则、方法、禁忌等,重点则落在起一个好名字的具体方法上,并专门编写了起名参考,通过欣赏古今佳名、分析男女好名实例,参阅男女起名常用字,在酝酿名字、选音择字寓意时,提供较为实用的参考。本书广搜博纳,融知识性和可读性于一体,可谓美名之列锦,文化之汇流,知识之集萃,数典论事,包罗宏富,雅俗并兴,亦庄亦谐,妙趣横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适合城乡广大起名者和姓名学爱好者阅读和使用。
热门推荐
  • 追婚:天价前妻

    追婚:天价前妻

    她是RH阴性血拥有者。她嫁入豪门,三年豪门阔太,麻雀上了枝头成了凤凰。她婚后三年未有所出,为治疗身体尽快受孕,她每年接受两次大检查。怎料这却是一场可悲的笑话,与她结婚不过是为了能得到一个固定血源,为他的初恋情人换血治病,而她因为过量抽血,这一生难拥有孩子……**她带着领养的女儿回到安宁市,曾经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却没想到,本不愿再有相交的人会再次遇上,再次见面,唯有心灰,还有意冷。正妻牵着的是养女,而第三者牵着的竟是与她前夫所生的儿子,她此生不会再有孩子,但破坏了她家庭的第三者,却牵着一个与他容貌相似的孩子,何其讽刺,何谓悲凉。
  • 蓝星神域

    蓝星神域

    在某一天,地球被一名外来源生神改变了法则,并创造出了无数奇异的物种,就连其中最低等的虫子吗,都不是人类所能够抵抗的,人类的文明也在这一刻彻底的覆灭了,然而就在这种族即将灭绝的最后一刻,另一个神秘的存在出现了,她将这个本改变了的世界,再次重铸,并给与了人类最后一次希望,她将人类之中一些原本平庸而不起眼的人,普生成了英雄,并给与他们几乎无限成长的潜力,而与此同时,她也将那名源生神的力量,彻底的压制住了,并将最后狩猎神的职责,交给了人类,让人类自己,来拯救自己的世界,当然,这世界现在所发生的一切人类是一无所知的,现在,这些英雄们所要做的事情,那就是先活下来。全书生物英雄,均在作品角色之中。
  • 续梦阁:情深缘浅

    续梦阁:情深缘浅

    “我能让你梦见过去未来,跟随时光穿梭,知道你想知道的秘密!”“这天地间何种妖物没有,却偏说我惑乱世间的妖物?”“天地之大,有情终可相守,只可惜,我没那般好命!”却无人知,我想要的,只是携手一人,浪迹天涯,可上天却总未让我得偿所愿!续梦阁,只不过是在事事都尽后,能给的最多慰藉罢了。“今生我只求一瓢饮,一箪食,行遍天下即可!”
  • 帝神记

    帝神记

    少年楚枫乃是前任帝神转世,今生他天资卓绝,看他如何在修成前世帝神
  • 中国股市20年投资智慧

    中国股市20年投资智慧

    本书作者曾任券商研究员、私募基金经理等职,玩股堂证券社区创始人兼投资总监。历经多轮牛熊转换,对证券市场有深刻的体验和理解,是中国股市投资智慧的领悟者和发掘者。本书通过对中国股市二十年的回顾与总结、细致深入的研究,分析20年中国股市里的得与失,得出适合中国人的股市投资智慧,是一本权威、实用、不可多得的股市智慧指南。
  • 奔马

    奔马

    黄豆芽向往能骑在马背上奔跑,他冒着被父亲打骂的危险以自家的西瓜作为交换,向牧马的伙伴换取骑马的机会,当愿望终于实现时结尾一句“我不会骑”却让梦想在现实束缚下走向无奈。
  • 家有首席校草,有点过

    家有首席校草,有点过

    我叫白凉生,我是一个阴间的游魂,你愿意听听我的故事吗?
  • 清梳琉璃碎

    清梳琉璃碎

    “小姐你醒了?”她笑了笑,“嗯,醒了”“小姐你别打死我!”啊咧?“月儿你醒了。”“没。”“要你相公我把你吻醒吗?”她一个鲤鱼打挺翻身下了床“不!我拒绝!”【男主腹黑,女主性情难测】
  • 极宠我的娇宝贝

    极宠我的娇宝贝

    我是一名高中生,性格孤僻,有点自负,还有些怪异。喜爱小说,爱好幻想,总想着天上掉馅饼,一夜暴富。会遇到一个又帅又有钱的理想男友,可是本人不说长得怎样,就单单是身材就不堪入目,又胖又矮,还总自以为是,正是应证了那句丑人多作怪啊。可突然有一天这样的生活被打破了。。。。。
  • 群众工作力

    群众工作力

    《群众工作力》由洪向华主编。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