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天地之间,转瞬来去,就像是偶然登台、仓促下台的匆匆过客。人生既然如此短暂,活在世上就要珍惜人生,对于名利与金钱,要学会放弃。
在日常生活中,当自己的利益和别人利益发生冲突,友谊和利益不可兼得时,首先要考虑舍利取义,宁愿让自己吃一点亏。郑板桥曾说过:“吃亏是福”。这绝不是阿Q式的精神自慰,而是对一生阅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在朝为官,一日忽然接到老家书信。拆开一看,原来,张家与一个姓叶的侍郎家毗邻而居,叶家重建府第,将两家公共的弄墙拆去并侵占三尺,张家自然不服,引起了争端。家人千里捎书来请他出面干涉。张英并没有倚仗官威欺压邻居,而是给自己家人寄了一首打油诗:
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英以万里长城为例,告诉家人,钱财身外,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如今虽然万里长城仍然耸立,王朝却几度更替,修建万里长城的秦始皇早已不在了。人总是难逃一死,就是多争来几尺地又有什么意思呢?
张家人看了信,主动把自家的墙往后退让三尺。邻居也受到感动,也往后退让了三尺。于是中间出现了一条六尺宽的胡同,两家和好如初,留下“六尺巷”的一段美谈。
大凡平民百姓,最难吃亏的是财,最难忍受的是气。往往被财所迷,被气所激,做出不可收拾局面的事来。一打官司,难免为了争个输赢而打点官府衙门,大多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为人耻笑不说,自己还可能倾家荡产。
这样的关口,相争必俱伤,相和必俱保,实在不值得争赢斗狠,种下仇恨。
钱财乃身外之物,不值得相争。像长城那样宏伟的工程,秦始皇死后尚不能拥有,将国比家,道理还不是一样吗?人赤条条来到世上,又赤条条复归黄土,争来争去没啥意思,更何况还要惊动官府、伤害邻居呢?
“让他三尺又何妨”,一件小事便表现了做人的宽宏大量,一件小事,也表现了豁达大度的性格与高尚的人品。
在现实生活中,名誉和地位常常被作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所以追求名声、地位和荣誉,已成为人们的奋斗目标。在很多人心目中,只有有了名誉和权力才是实现了自身价值。
名誉与权势,如水流花谢皆为身外之物,万万不可一味地去追求。如果为了争名夺利不择手段,那就无异于害人害己了,这样的人生又有何乐趣?何况,争名夺利不但不会使你流芳千古,而且有可能会让你身败名裂。
“焦耳”这个名字我们中学学物理时就很熟悉。1843年,焦耳提出“机械能和热能相互转化,热只是一种形式”的新观点,这无疑促进了科学的进步。他前后用了近40年的时间来测定热功当量,最后得出了热功当量值。
事实上,与焦耳同时代的迈尔是第一个发表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科学家。当迈尔等人坚持不懈地证明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正确性,终于使得这一定律被人们承认的时候,名利欲望的膨胀驱使焦耳向迈尔发起了攻击。焦耳发表文章批评说,迈尔对于热功当量的计算是没有完成的,迈尔只是预见了在热和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值比例关系,但没有证明这一关系,首先证明这一关系的应该是自己。随着焦耳发起的这场争论的扩大化,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也一哄而上,纷纷对迈尔进行了不负责任的错误指责。迈尔终于承受不住这一争论和批评带来的压力,特别是焦耳以自己测定热功当量的精确性来否定迈尔的科学发现权,使得迈尔陷入有口难辩的痛苦境地。这时,迈尔的两个孩子也先后因故夭折,内外交困中的迈尔先是跳楼自杀未遂,后来得了精神病。
虽然当年的迈尔被逼进了疯人院,但今天人们仍然将他的名字与焦耳并列在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奠基者的行列。焦耳为争夺名利而导致的失误,也为人们世世代代所遗憾和谴责。
下面是发生在西班牙的一个真实故事:
德米尔是一个小工厂的保安,日子过得平淡无奇。有一次,他买了10张足球彩票,其中一张竟然让他中了大奖,奖金是7000万美元。一夜暴富,这令他真是喜出望外。于是,他马上辞去了保安员的工作,开始挥金如土,过上了奢侈豪华、荒淫无度的生活:今天看球赛,明天观斗牛,吃饱喝足了就去嫖妓。10年后,德米尔变得一无所有,债台高筑,最后铤而走险,入室抢劫,被打入了大牢。
就这样,一笔巨额彩金使一个人由穷人一跃而变成了富翁,又从富翁跌为了穷光蛋,更可悲的是7000万美元竟买断了他的自由。
无可否认,进入了利益中心的人,可以拥有无数身心上的享受。正因为有利益,有诱惑,才会有那么多人奋不顾身地去追求。人生诸多烦恼,多由贪婪名利引起;人间诸多祸患,也多由贪婪名利所致。因此追求名利的时候,更应该铭记的是:君子爱财、爱名,都得取之有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对个人而言,各有各的追求;对社会而言,各有各的贡献。一个快乐的人不一定最有钱、最有权,但一定是最聪明的,他的聪明就在于懂得人生的真谛: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灿烂。可遗憾的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依然有许多人不但对功名利禄趋之若鹜,甚至把它看成是一个人全部的生存价值。
旷世著作《飘》的作者玛格丽特·米契尔说过:“直到你失去了名誉以后,你才会知道这玩意儿有多累赘,才会知道真正的自由是什么。”盛名之下,是一颗活得很累的心,因为它只是在为别人而跳动着。我们常羡慕那些名人的风光,可是否了解他们的苦衷呢?
英国大哲学家罗素说:“人之所以有道德,是因为受的诱惑太少。”更具体地说,人之所以有道德是因为他欲望少,在诱惑面前欲望少,也就意味着诱惑少了。所以,学会以淡泊之心看待名利,乃是免遭厄运和痛苦的良方,也是超然于世的大智慧。只有对名利真正拿得起放得下了,才能拥有圣贤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