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03900000055

第55章 死亡教育,提高生命质量

中国人讳言死亡是千年延续的传统,认为死亡总是与晦气联系在一起。为了这一避忌,人们甚至把“死亡”神化,令很多孩子信以为真,所以才会出现孩子动不动就做出自杀的冲动行为。其实,死亡是一个真实的东西,它并不因为亲人朋友的逝去才会离你格外地近,也不会因为你对它的逃避而格外地远。死亡就像一个警钟,不断提醒着人们珍惜今天的一切。

五个月前,小女孩因为任性而和奶奶顶嘴了。这件事过去了一个月,奶奶突然去世了。小女孩作为奶奶唯一的孙辈,按照风俗,她必须抱着奶奶的遗像,走向墓地。虽然那是自己的亲人,但小女孩还是非常害怕,甚至害怕得晕过去了。醒来之后,小女孩哭着抛下遗像,跑了出去。为这事,妈妈还责怪小孩子不懂事。之后那几天,她就连上厕所也不敢一个人去。一到晚上,小女孩就躲在被窝里偷偷地哭,妈妈问她为什么,她说:“我之前跟奶奶顶嘴,一定是我气死奶奶的!”

又过了几个月,小女孩的爷爷又离开了人世。那一天,小女孩还在学校上课没放学,她连爷爷最后一面都没见到。小女孩为这事感到非常遗憾,之后小女孩晚上都不敢睡觉,一闭上眼睛,她就害怕会出现鬼神。就连白天头脑也总想着爷爷回来找她,说她没有去送爷爷的终。

终于有一天,小女孩忍不住问妈妈:“妈妈,您说人死后真的会变成鬼魂吗?我最亲爱的爷爷奶奶几个月前还是活生生的,现在居然变成了一堆灰。我真的很害怕再一次失去亲人。你说,爸爸工作压力那么大,他身体也不太好,他能挺得住吗?他会不会也……”

面对孩子满脑子的疑问,以及她害怕死亡的严重程度,妈妈觉得很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小女孩面对亲人的死亡,会出现这种极度害怕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她之前没接触过关于死亡的知识,导致她不能正视死亡。其实死亡是人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是每一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同时人们对死亡又普遍存在恐惧焦虑而又难以正确面对的心理。“死亡教育”就是使孩子对死亡问题有观察、发问、表达记忆及感受的机会,它可以帮助孩子正确地面对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从而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死亡观;它可以消除孩子对死亡的恐惧、焦虑等心理现象,教育孩子坦然面对死亡;它能使孩子思索各种死亡问题,学习和探讨死亡的心理过程以及死亡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为处理“自我之死”、“亲人之死”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孩子勇敢地正视生老病死的问题,加深孩子对死亡的深刻认识,并将这种认识转化为珍惜生命、珍爱健康的强大动力,进而提高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如果对孩子一直回避死亡,会让他们觉得死亡是遥远的,这样做可能会使他们忽略了生的意义。只有正视死亡,它才时刻提醒人们活着的可贵。所以,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

第一招:结合情境,寻找适宜的方法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

与孩子交流死亡话题时,一定要在感同身受的同时给以诗意的解释,要结合情境寻找一些最适宜的方法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

说个家族故事。引导孩子认识死亡是自然的生命现象,可从共同分享家族故事开始。专家曾建议,可以在家人相聚聊天时,找出泛黄的照片翻阅,跟孩子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记忆中已逝的爷爷奶奶,他们从哪来?做什么?生了几个小孩?他们那时喜欢玩什么?吃什么?最开心或最难过的事是什么?也可以陪孩子把这些故事画下来,在画图说故事中,逐渐了解生与死。

拿宠物当媒介。很多家庭喜欢养宠物,宠物的寿命短,极易成为孩子接触死亡的第一次经历,父母不妨善用这些机会进行死亡教育。宠物死去经常激起孩子对死亡的疑问,小狗去了哪里?天堂是什么?我可不可以一起去?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如果孩子被鼓励发问与死亡有关的问题,并允许表达情绪,且经常被关爱,那么在遭遇亲人过世时,孩子较能从容面对。

在故事与游戏中谈生死。生死学大师库伯勒·罗斯在《关于孩子与死亡》的书里提到,透过绘画、游戏过程,有助于孩子理解或面对死亡。这几年,国内也出版了一些与死亡主题相关的童书绘本,透过亲子共读,引导孩子谈论生死大事。例如,让孩子观赏《狮子王》,当看到小狮子辛巴的爸爸死去,电视机前的孩子会跟着掉泪,其实就是在“演练”悲伤,学习让情绪有出口。

从大自然知生死。让孩子体悟四季转换,比如看叶子从新生到凋零的过程。有一位临床心理咨询师通过让孩子种树,在花开花落中明白“花谢便是死亡,但另一朵花又诞生了”。又如,孩子第一次接触死亡概念可能是看到鱼缸里一条鱼浮在水面上,不动了;也可能是看到路上一条狗躺在地上,不动了。可以在这些具体情况中讲“死亡”的概念,虽然“死”的不同,但都是死亡。

千万不能对孩子说谎,否则当孩子长大一点以后知道真相时,会觉得父母欺骗了他们。比如父母说:“××死了,就是他走了,到别的地方去了”;“××死了,就是他睡着了”;“××死了,就是老天爷叫他去了”等等。应该实话实说,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对他们说。比如,可以说:“××死了,他不会回来了。每个人都会死,不过要很多很多年以后才会死,你现在还小,不要去想它。”

第二招:根据不同孩子的性格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

对于性格外向的孩子,要实事求是,排除恐惧。外向的孩子,一般都会将自己的困惑讲出来。这时候,父母应该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告诉他这个事实:死亡是生命中的一个过程,就像大自然中花开花落一样,每个人都要经历。如果孩子比较小,不能理解,可以拿身边的动植物打比方。而对于中学生来说,他有了一定的接受能力,完全可以想清楚是怎么回事。

此外,在死亡教育的过程中要突出生命教育,强调生命的价值所在。正是因为我们都会死亡,生命或长或短,我们都会离开这个世界,不管是以什么方式,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更加珍惜生命,挖掘自身潜能,尽力去完善过程。

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要适时探讨,消除偏差。内向的孩子一般不容易表露自己的情感,即使有问题也会憋在心里,这就是那些表面看起来很乖巧,也很顺从的孩子往往比那些外向的孩子容易自杀的原因。他们常常遇到一些困惑,总是想凭借自己的能力去解决。比如,关于死亡的困惑,他们很可能上网去查,这时候理解就出现偏差。

作为父母,在平时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氛围,对于这些忌讳的话题,也应该适时、主动地和他探讨。比如可以根据有关死亡的新闻及时和他对话,问问他对死亡的看法,留意他的情绪变化,然后再科学地解释这样的事情,消除他的认识偏差。

如果孩子遭遇亲人离世,要增加他们的安全感,让他们的情绪得到充分的宣泄。对于孩子来说,亲人离世打击非常大,一方面,自己亲近的人突然走了,他会感到孤单、无助;另一方面,看到大人伤心痛苦,他自己内心的恐惧感会更大。大人在发泄自己情绪之后尽量要给孩子更多的关爱,让他感觉到,虽然一个亲人去世了,但他的爱并没有减少,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这时候,他也愿意将内心的感受讲出来。

此外,陪孩子一起谈感受也是减压的有效方法。等孩子内心平静一些,父母不妨跟孩子一起思念,想想美好的事,将这种压抑的情绪宣泄出去,然后从感伤中走出来。

同类推荐
  • 中国传媒经典个案(1998-2008)

    中国传媒经典个案(1998-2008)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悦读MOOK(第十一卷)

    悦读MOOK(第十一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平民历史

    平民历史

    本书记录的故事,都发生在60-70年代动荡无序的中国。如果你曾经历过文革时期的暴风骤雨,如果你曾度过苦乐交融的知青岁月。如果你曾是77年艰难而又幸运的大学生,那么,40年前在时代磨难中经历过的一切苦乐与血泪,真正的历史是不容忘却的。本书试图给你的记忆一条清晰的线索,以个人“心灵史”的视角,呈现给你平民心中最深切的记忆。
  • 高校教学管理与教学方法研究

    高校教学管理与教学方法研究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如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是目前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成绩,伴随而来的是政府、社会、学生、家长和高校自身对教育质量的高度关注。现代高等教育的两个核心问题是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家长都希望孩子进入一所管理规范,教学质量优秀的高校,并不希望高校出现一方面强一方面弱的现象。
  • 东宫·西宫(王小波作品)

    东宫·西宫(王小波作品)

    本书包括王小波《他们的世界》——第一本中国男同性恋研究的专著,电影剧本《东宫·西宫》和其他四部未竟稿。
热门推荐
  • 在此刻

    在此刻

    济群法师:一代高僧用佛法智慧解读世人困惑,指导世人找到心灵的家,回归觉性的故乡《在此刻》(寻真问道的不二法门)身在此刻,心不能定,皆为想要得太多。物质的丰裕并不能带来身心的安顿,需要向内在去寻找。本书是济群法师随笔集,作者立足于当下,讲生命轮回,讲日常生活,通过寻常人生的悲欢喜乐来阐释禅机妙义,知道人们理解生命真相。如一盏明灯,点亮蒙尘的心灵,踏实淡定活在此时此刻。
  • 轮回神魇

    轮回神魇

    当时空的秩序陷入混乱,神明也不再降下指向光明神谕月光不再垂怜星辉愈发遥远神死了魔灭了没有了信仰的约束之后,谁还能限制愚昧众生灵魂深处的狂乱?阴影笼罩下的源大陆,潜藏的黑手推动着混乱的蔓延谁为了一己之私?谁仗剑只为守护?那抹划破天际凄艳长虹,是燃尽战意永恒不灭的荣耀!
  • 萌妖嫁到:老公,请签收

    萌妖嫁到:老公,请签收

    狐妖妖自认为穿越到现代,可以称霸世界。但,谁来告诉她,她的法术呢?为什么她只剩下一门读心术。读心术就读心术,但谁又能来告诉她,为什么对眼前这个男人无效,反而他能读出自己的?“老公,你就告诉我,你在想什么,好不好?”“想和你永远在一起。”“……”“那你觉得我在想什么?”“想和我永远在一起。”“……”
  • 30几岁要想的开

    30几岁要想的开

    三十几岁的人,已步人而立之年后的门槛,对人生的憧憬最为热切,对事业的期盼最为浓烈,其身心也最易感到疲惫。有道是,人生的征程中阳光与风雨同在,要活得明白、活得自在,就要想得开,想得开的人拥有淡定的心境、取舍的心胸、理解的宽容、知足的快乐、明智的退步、忍让的人生态度,远离虚荣的陷阱,理性面对挫折,正确对待功名成就。
  • 真玄仙魄

    真玄仙魄

    玄仙奇灵争天地,万灵台上傲众生一样的人,不一样的人生红尘梦里一思意,浮沉彼岸两相忘
  • 七星耀九州

    七星耀九州

    浩瀚宇宙深处,存在着一方名为九州的世界。而在那九州大陆之上,自古便流传着一则神话:相传天地初开之际,苍天昏暗,山河破碎,狂风暴雨,洪涛泛滥。满天神明眼见大地生灵死伤无数,便集众神之力,运无上法力,聚天下七大灵气之精华成灵珠,分别镇压天地间暴乱的地水风火雷电光明黑暗七大灵气。至此之后九州大陆才得以平静,百姓才得以安息。但数百年过后,大陆上却流传出这么一句话:七星聚汇,九州为尊,长生不老,化身为神。便是因为此话,九州之上,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至今未平。
  • 泰坦尼克号

    泰坦尼克号

    1912年4月15日,载着1316号乘客和891名船员的豪华巨轮“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撞而沉没,这场海难被认为是20世纪人间十大灾难之一。1985年,“泰坦尼克号”的沉船遗骸在北大西洋两英里半的海底被发现。美国探险家洛维特亲自潜入海底在船舱的墙壁上看见了一幅画,洛维持的发现立刻引起了一位老妇人的注意。已经是102岁高龄的罗丝声称她就是画中的少女。在潜水舱里,罗丝开始叙述她当年的故事……
  • 冷傲校草恋上琉璃少女

    冷傲校草恋上琉璃少女

    为了你我可以付出一切,为了你我可以放弃世界,可是我能和你在一起吗?我本就不属于这个世界。我的到来只会为这个世界增添太多不公平的竞争,最后,我应怎么办?
  • 怒宋

    怒宋

    男人天生的使命就是保护自己的土地和女人,当面对蛮族入侵的时候,每一个男人都有义务用自己胸中热血去抗争,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也在所不惜。很热血的故事开始了。
  • 网游之星域纵横

    网游之星域纵横

    “伟哥”是这样一个人:工作懒惰,但游戏拼命;事业倒霉,但游戏鸿运。甚至,全世界公认的最强悍美女玩家“海糖露”也对他情有独钟。于是,他便成为“劫难重重神秘恐怖的星域世界”里最顶尖的人物。然而,让方伟感到极度不可思议的是:玩个游戏也能让他成为名垂青史的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