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06300000025

第25章

西太后选用两名年轻的奶妈,让她们每天洗净全身,穿上大红紧身上衣,只露出奶头,跪在西太后床前供她躺在床上吮奶吃。

(摘自《清宫太监回忆录》)

杨嬷嬷十八岁被选进金府当奶妈,整整六十年之后,七十八岁啦,也就是公元一千九百八十六年仲夏,她请求离开金府,还乡去与儿孙们团聚几天,领略一丁点儿天伦之乐。这事儿却在金府上下引起了深深的不安和惊慌。

“老爷子!”杨嬷嬷嘴唇发白,哆嗦着对九十高龄的金老先生恳求着,“我伺候您全家六十年啦。小辈儿的不知道,您老爷子可是个见证人,今儿个是我头一回请假呀!您哪能不赏我这点儿情哩。十年讨饶一天,我总共朝您告六天假。六顺,我一准顺顺当当地按时赶回来,决不耽误。唉……您还信不过我吗?”

“信得过,信得过……人之常情!”

金老先生这天属于头脑清醒的时候,靠了助听器,把杨嬷嬷请假的话儿每个字都听得真切。惟其清醒,听得真切,一股凄凉伤感的心气才由衷而发,麻酥酥、凉丝丝,顺着后脖子一直爬上天灵盖,连他干涩的老眼也湿润了,迷蒙了。他只能尊重这“人之常情”。

听了老主子这句宽厚话儿,杨嬷嬷在几秒钟之内就摘心扯肝般地悔恨起来。“老爷子呵,要不是,要不是亲骨肉来勾我的魂儿,我就是把舌头咬掉了,嚼碎了,咽进肚里去,也决不敢说这请假的话儿呀……”

金老先生点点头,没再说什么。他觉得,再开口,八成会走调儿,透出些呜咽哽噎之声,对老年人(不论他自己还是杨嬷嬷)的健康都非常有害,有悖于养身之道。

那么,杨嬷嬷只请六天假,回一躺平谷县的老家,金府里的老主子和小主子们又何必惊慌不安呢?这可要从金府说起。

北京的紫禁城,俗称皇城,如今是闻名遐迩的故宫博物院了。就在这皇城根(当然是紫色城墙外边啦),一条不起眼的小胡同里,有一片废弃了的王爷府。现在是居民乱住的大杂院。大杂院这个名称十分精当,既大又杂。那三教九流、五行八作、贫富荣衰、江南塞北的各样人家,总共一百多户拥挤在里边,每人平均三点四平方米住房面积,“三世同堂”者大有人在,好比一个巨型沙丁鱼罐头,塞得满满的,早就超过了“见缝插针”的扁平结构而向双层床三层床的立体空间跃进了。一户至少升着一个火炉子,冬天放在屋里取暖,一百多个烟筒伸向院子,对口冒烟;夏天又全都搬到屋檐下烧饭炒菜,互相烘烤着。邻居之间,真是呀:油盐酱醋千般味,烟熏火燎尽相知。

这个大杂院里真的就这么挤吗?真的。也不尽然。在院内一角,有个小跨院,独门独户,碧瓦粉墙,雕梁画栋,飞檐回廊,至今仍保留着王爷府的影子。它不是国务院参事室,也不是北京市文史资料馆(这些单位具备保护文物的觉悟水平和经济能力,占用了王府尚能保持王府建筑物的老模样),而是一代名医“金一趟”的住宅。附近的老北京们仍然习惯于叫这个小跨院为金府。这因为,老中医金一趟本人便是一位前清的贝子,也就是亲王的儿子。他始终占据着亲王府“祖业”的这一个小犄角,几经战乱,“改朝换代”,悠悠岁月九十年,非但未被扫地出门,而且衣食优裕,名声显赫,经久不衰。

自从一九一一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胜利,宣统皇帝逊位;一九二四年冯玉祥的大兵将溥仪逐出紫禁城,同时把享受民国“优待条件”的前清王公大臣们赶出各自的府邸;时至今日,像金一趟这样依然盘踞王府(即使仅仅是一角)的遗老遗少,恐怕已是绝无仅有的了。

他凭的什么呢?许多老北京都知道,找金大夫看病,不论患者是谁,也不论病情多重,他只给你开一次处方药单,“拿回去照方抓药,文火煎服。有效多吃,没效少吃。有效没效,下次都甭来啦。听明白了吧?下次要是再来,就等于您当众抽我嘴巴!”据说,凡是服了他的药,没有不见效的。天长日久,有口皆碑,一传十,百传千,北京神医“金一趟”名声大噪。沿途设岗、驱车坐轿前来金府请他看过病的各类要员,从孙中山到汪精卫,从蒋介石到林彪,从土肥原到司徒雷登,以及郭沫若、梅兰芳、江青、张恨水……赤橙黄绿青蓝紫,各色人物,数不胜数。所以就连无法无天的红卫兵满城“破四旧”的时候也未曾触及金一趟的灵魂和皮肉,被迫承认中医还是老的好,中药方子还是“旧”的能治病。

更重要的,是金一趟及其家人会秘密地制作一种起死回生的中成药“再造金丹”。这可不是花钱就能买的。不对症,自然不给吃;对症的,也得当面吃当面嚼当面用温汤送进肚,还得当面用盐水漱口。连牙缝里的药渣子也不准你带出金府去。据传闻,当年北京市革委会主任谢富治的夫人当卫生部长的时候,想要一颗再造金丹,金一趟答得挺干脆:“我只有一颗脑袋,您要不要!”

既然金一趟如此硬气,不可一世,那么,一名风烛残年的老妈子请六天假回乡省亲,又何必大惊小怪哩!

不,事情很复杂。杨嬷嬷在金府六十年,对一切都熟透了!金一趟唯恐她泄露天机,把再造金丹的宫廷秘方传出去……如今是什么世道?都说认钱不认人啦……他猛然想到了“风烛残年”,九十岁啦,可不就像露天野地里点着的一支蜡么,谁保哪边不吹来一股风呢,人死如灯灭,一口气,刹那间,冥冥之中,永世不得再投胎。赶紧把秘方传了吧!传给谁?

传给谁?传给谁?

金府无后。无后!无后……

留在人间吧……一种混沌的声音在耳际嗡嗡响着,由近而远,越来越远,金一趟又陷入了精神恍惚的状态。

金一趟原名金奕屏,是否与肃亲王善耆的子女们同属一支一辈?他自己不说,别人也没考究过。自从著名的日本女间谍川岛芳子被国民政府处决之后,他更是讳莫如深。川岛芳子原名金壁辉,是肃亲王的第十四格格。善耆将她送给日本浪人川岛速浪作了义女,才改用日本名字的。至于彼此都姓金,金一趟倒是作过一点解释:“金,就是爱新觉罗。不是汉人百家姓里那个金!”他的意思,只承认与金壁辉同族而并非同姓——离远点儿好。

一九二六年,金一趟“而立之年”得子,十分欣慰,立刻派陈管事到京东去选奶妈。陈管事是留在这座小跨院“王府”中的最后一名太监了,老家在京东一百四十里的平谷县,所以在小少爷尚未出生时,他就多次向金一趟吹嘘平谷奶妈身子骨壮实奶水足了。

坐上金府的骡拉轿车,陈管事兴冲冲地回到了平谷县。平谷、三河一带,几百年来都是出太监和奶妈的地方,就像保定府那边一样。究其原因,除了这里人多田少,农民生活十分贫困之外,就是那些当了太监而又受宠发财的极少数人,把白花花的银子捎回老家盖房置地所造成的影响。不少终年劳碌难得温饱的贫苦农民,竟然认为这也是一条摆脱困境的出路。有的父母狠着心肠,把自己的亲生儿子十一二岁就送去“净身”,也叫“去势”,然后再走门路把这不男不女的孩子送进后宫或者各座王爷府。三十岁的陈管事永远忘不了这些门路。他本人和许多小太监,当年就是从这两条门路引进而“献身”的。一处是北京城里南长街会计司胡同里的毕五家,一处是地安门方砖胡同的小刀刘家。毕、刘二人都是清朝的七品官儿,专营进送太监的活计。孩子们先由亲爹亲大爷的送到这儿“挂档子”报名;然后“审议”一番,也就是特殊的考试吧,内容包括审视相貌是否端正,身体有无疾病,还要交谈,类似口试,看你反应机敏不,口齿伶俐不?一切合格,办手续,由孩子的亲爹亲叔伯在“献身”契上画押,永不反悔。此时,家长领了赏银立即走人,一切的一切,全都拜托给毕五或者小刀刘了,生死不问!余下的事儿倒也简单,小刀刘们把动手术的小刀放在火上烧一烧(消毒),也没有止痛药,就象阉猪阉狗那样把个男孩子活活地“割”了……陈管事永远记得十九年前这一刀造化。所以,今天他坐着蓝布帏子的小鞍轿车,盘着膝下无物的双腿,穿着真丝纺绸的光滑裤褂,摸着同样光溜溜的下巴颏儿,闻着提神醒脑的鼻烟,一路打了许许多多痛快淋漓的大小喷嚏,便趾高气扬地回老家选奶妈来了。

眼下虽然是民国十五年了,金府挑选奶妈却依然沿用着老规矩。那契约条件既宽大又严格。不成文的条件是:体格健壮,性情平和,相貌端正,头胎初乳。成文的字据是:进府之后管吃管穿,另赐月银四两(现改为银元五块);丈夫儿子等等亲属一律不准进府探访;在府奉侍终身,生养死葬。这最后两条——不准探视和终身服役,是金府的特殊规矩,大概与那神秘的再造金丹有关,怕奶妈偷走了宫廷秘方。

陈管事好不神气啊!来到他在村里建造的青砖大瓦房里一坐,立刻有几位本家大伯大婶的躬身上前问寒问暖,敬酒献茶,同时争相推荐奶妈子。这些人图的是二十元酬银,自然十分殷勤;陈管事身负重任,效忠主子,也不怠慢。他并不休息,边吃边喝边干,眼耳口脑手并用,没到半天就亲自检查了十几名送上门来的竞选奶妈。平谷话管姑娘叫姑奶奶,为了表示这些刚刚生下头胎的小媳妇儿年轻力壮,推荐者故意叫她们奶姑娘,而不称奶妈。“张家奶姑娘,还愣着干啥?快脱褂子呀,请陈公公看奶子!”“李家奶姑娘模样儿生得俊!大脸盘,双眼皮儿,身子骨也壮实!”“她是咱陈家的姑奶奶哩,啊不,现时刚变奶姑娘,您不信就挤一下瞅瞅看,奶水能滋三尺远!”

乱乱哄哄,竞竞争争,领进屋来的其实都是些个女孩子。由于早婚,这些刚生头胎的小奶妈儿,最大的也不超过十八九。陈管事亲手给她们检查全身,连耳朵眼儿脚趾头缝儿也得察看清楚,有一丁点儿皮肤病也不行呵。小奶妈子们害羞,其实是无知,陈公公他是太监嘛,也是蹲着撒尿的角色,你怕他个啥?

日头偏西,陈管事已选定了十八岁的杨春妮。这个小媳妇虽然不属陈姓的本家姑奶奶,却生着一张瓜子脸、双眼皮儿、高鼻梁、薄嘴唇……容颜俊秀,透着一股子灵气。金府的小贝子吃了她的奶,“七分像爹娘,三分像奶妈”,所以容貌也很要紧;杨春妮的小丈夫杜七儿,抱着刚出世十五天的孩子站在房门外,现身说法,足以证明她符合“头胎初乳”的条件——初乳最“壮”,金府的小贝子怎么能吃“寡汤剩水”的多胎奶哩!杨春妮的奶子胀成了两个半圆球——金府的小贝子一准是大胃口,饿着了还行!杨春妮的……总之,选定了。陈管事当场掷下五十块白花花沉甸甸的“袁大头”,二十酬掮客(其实是他的本家嫂子),三十赏杜七儿。吃罢晚饭,连夜登车回府。

蓝布帏厢的小鞍轿车,铁瓦大木轮子,咯登登地在大马路上行走着。车上五个人。跨坐在车辕左侧的车把式得了两元酒钱,心里美滋滋的,不时抡起长鞭抖个脆响儿,啪!啪!单抽辕骡子的耳朵根,蹄声得得,响的更密些了。跨坐在车辕右侧的杜七儿,只有十五岁,却说(虚岁)十七,根本不懂这是怎么一回子事。去年娶了个“女大三,抱金砖”的媳妇,原本也是为了给全家烧火做饭喂猪打狗听使唤的,如今送进王爷府去当奶姑娘,兴许那吃喝穿戴比在自己家里强得多。爹妈都说过,“杜七儿呀,你要真疼你媳妇,就让她进北京去吧,那王爷府里金砖墁地,比咱家的热炕头还舒坦呐!”想来此话不假,亲爹亲妈亲口讲的嘛。蓝布帏子里边,陈管事倒头呼呼大睡,大功告成啦!而且,这次雇奶妈的钱,总数是一百块大洋,除去明面上的花销,我这一趟也落下四十八块,全都留给了我的爹妈;而且,我爹说啦,只要有钱,太监也会有儿子,从本家侄子里挑一个过继的,上赶着来哩;而且,你金一趟三十得子,我与你同庚,也要三十得子!而且……谁他妈的再敢说太监断子绝孙,我就,我就娶个媳妇叫你们瞧瞧!想来想去,天无绝人之路,焉能断子绝孙?想得头头是道,最大的安慰就是有钱,有钱就可以宽心大睡。

这辆骡车上,蓝布帏子里边,此时只有杨春妮独自垂泪。她怀抱着亲生儿子,给他喂奶,吃吧,吃吧,这是你最后一晚上吃娘的奶啦。娘不是人,是一只羊!咱家不是喂着一只奶羊吗,赶明儿你就吃羊奶去吧……可是春妮不明白,陈管事为啥让杜七儿抱着孩子跟车送行呢?后来,过了好几年,她才知道女人的奶汁必须让孩子天天吸着,一停就会憋回去。

第二天黄昏,车到东直门脸儿,陈管事发话了:“杜七儿,你就甭进城啦,抱着孩子下车吧。再赏你一吊钱,就在这门脸儿外边吃顿饭。别进城!等会城门楼子上一打点就关城门,小心把你关到城里,叫巡警逮了去做苦工!也别在关厢住店。吃完饭,揣两个大火烧,趁着大月亮地儿就原路往回踅吧。甭耽误,别把孩子饿着了。放心过好日子去吧。你媳妇月月挣钱,逢年过节还能得赏钱哩,晃眼砸手的袁大头自会流水样的给你捎到家。人活着图个啥?买房子置田地,上孝顺父母,下造福儿孙,我也是这样献身的人嘛,哈,你也快变成小财主啰!有一句话你给我记两辈子:金府可不是好惹的!你跟你这怀抱着的儿子,日后就算吃了豹子胆,发了横财,也千万不要进府来探亲!”

陈管事为啥一口气说这么一大堆呢?原因好几层:首先,他是个精明强干的管事,明知道这样雇奶妈跟买丫头差不离儿,好话坏话硬话软话都必须说周全,叫杜七小两口儿听明白,断了那小夫妻之情,死了这条心,免得日后惹事生非;第二层,我陈公公不停嘴地说话,你俩也就得注注地竖着耳朵听,不容你小夫妻互诉衷肠,再说点子掏心掏肝牵魂动魄的私情话儿,更免得小奶妈伤心动情的那么一折腾,气血不顺瘪了奶;第三呀,说完就动手,迅雷不及掩耳,你俩还发愣哩,骡拉轿车往路边一停,一脚踢在杜七儿屁股蛋子上,不由你不下车;哔啦,一吊铜钱掼到地下,不由你不弯腰拣钱;回过头来叉开双手就到杨春妮怀里夺孩子……孩子哭,亲娘叫,好不凄惨!

杜七儿呆呆地在路边站着,他也才是个十五岁的大孩子呀,此时好像弯了腰驼了背的小老头儿,更像半截木头桩子……车上,杨春妮死抱着儿子不撒手,可这个没满月的小家伙浑身嫩肉细骨头,当娘的怎么忍心下死劲抢夺哩!她护又护不住,夺又夺不过,急了,张嘴往那小胳膊上使劲咬一口,早被经验丰富的陈管事一巴掌打了个歪脖儿。

她两眼发黑,黑暗中又迸出许多金星。骡拉轿车咯登登地又摇晃起来。这生离死别的时刻,奇丽的金星……我苦命的儿啊!

同类推荐
  • 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

    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

    全书按体例共分为五部分。“古今”部分剖析国人对男女情事的心理、批判清末民初的腐败统治、悲慨古今民告官的悲惨下场。“公器”部分认为,权力乃天下之公器,不是官员个人的财产,不可私相授受,揭露官场的症结、教育制度的不合理之处。“乡村”部分关注乡村的权力结构、乡村的变化、农民工和城市的关系以及工会如何援助农民工。“风气”部分批判社会上的冷漠风气、不正常的师生关系、现在读者的不正常阅读、社会机构的衙门化、文化界的造假。“世相”部分深刻揭示出当今社会的阶层已经出现固定化的趋势,个人机会的公平是社会健康发展的保障;尊重消费者权利、尊重公民的权利是社会的当务之急。
  • 警路留痕

    警路留痕

    本书的作者是派出所的所长,多年的警察工作让他经历了各种类型的案件。本书即是作者从警经历的真实记录,书中不仅包含了对现实生活中真实案件的介绍,情节惊奇,让人觉得匪夷所思,触目惊心,也有作者的文学创作,如小品剧、漫画、诗歌等,以及作者对生活、工作和人生的一些感悟。
  • 沉酣一梦终须醒

    沉酣一梦终须醒

    本书的编纂收录了《红楼梦》研究史上非常有影响的学者胡适、唐德刚、高阳等“红学”研究大家关于《红楼梦》研究的经典论述,对与20世纪以来关于《红楼梦》的研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解析,从研究的流派上来分包括“索隐派”“新红学”“评论派”等,让读者对于《红楼梦》有一个全面地,多角度、多侧面的了解,对于《红楼梦》书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和文化背景等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是一部难得的佳作。
  • 巴金与《收获》研究

    巴金与《收获》研究

    本书研究《收获》这份对当代作出独特、重大贡献的文学期刊的存在和价值。主体部分将文学理论和人物访谈相结合,对巴金与《收获》研究中几乎所有的重要问题都依据实证材料作出了阐述。
  • 原来三国演义可以这样读

    原来三国演义可以这样读

    本书采用七言诗的形式,把《三国演义》全部重新改编,用简洁、轻快、整齐、优美的七言押韵组诗,把《三国演义》重新呈现出来,是一种全新的创作。
热门推荐
  • 重生之逆苍天

    重生之逆苍天

    常言道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可是没有记忆的重生算什么?忘了要记住的人,也忘了应该恨的人。就算是重生了一把,又能怎么样呢?是的还能怎么样呢?
  • 捡来的爱情:误惹霸气校草

    捡来的爱情:误惹霸气校草

    她,在学校里她倍受欢迎,接二连三的遇到帅哥。他,是一个恶魔的男孩,他风流无比,只要他想到得到的没有他得不到的。在他遇见她的那一刻起,他便改变自己。他是她老姐老公的儿子,对她倍加的疼爱有加,甚至为了她差点付出了生命。最终她会选择谁呢?是深爱的那个他呢?还是救命恩人呢?读者群:150966487欢迎大家的加入,加入时写上女主名字。
  • 紫铃公馆

    紫铃公馆

    碧瓦朱甍的校园里为何有那么一个不协调的旧楼?三个月前的灵异事件隐藏着什么惊天秘密?经历一番心惊肉跳,毛骨悚然的恐怖事件后的女主角结局如何?想揭开一切谜题的真相,请亲自去《紫铃公馆》寻找答案!
  • 重生之校园威龙

    重生之校园威龙

    一名成绩优异的天才学生,却选择了另外一条人生路,带着一干热血少年,从校园开始,卷起一路风云,纵横天下!单纯小学妹、温柔女教师、暴力霸王花、懵懂小萝莉、冰霜女杀手等各式各样的美女接踵而至,却是让他的铁血生涯凭添了无数的柔情岁月和暧昧风光……
  • 焱火灭

    焱火灭

    暮色像悬浮在浊流中的泥沙,在静止的时候,便渐渐沉淀下来。太阳西坠,人归家、鸟还林时,黑乎乎的云彩像奔马一样来回的翻滚着,天色黑沉沉地暗了下来。列车在黑灰色的天空下呼啸的前进着,天赐望着窗外的一切,又回首望了下肩膀上好像两把锋利无比的“砺剑”似的熠熠生辉的学员肩章,左手里紧握着赵天国送他的那枚军勋章,右手拿着几个好兄弟最后一次在“打铁”集训时的合影,慢慢的闭上了双眼,感觉过去一切,像刚刚发生过的一样……谨以此文献给全国的消防卫士们和已经退伍的消防英雄们,以及即将踏入消防的兄弟姐妹和所有的消防部队家属及关注消防的人们。
  • 废材逆袭:绝世武神九小姐

    废材逆袭:绝世武神九小姐

    一次意外,诗诗失去了父母,她为了为父母报仇当了杀手,在一次刺杀行动中,发生了爆炸,诗诗被一丝红光带到了另一个世界,在这里,她是一个胸大无脑,空有美貌的花瓶,被亲姐姐害死。没关系,就算是废物,我也会活出一片灿烂的天地,从此之前的杀手ghosts走上了虐渣渣之路。“唉唉唉,你是谁啊,我不认识你。”“无妨,只要本王认识你就好了。”“手手手,喂,手放哪呐。”他是天下第一美男兼天才,对所有人冷漠,唯独对她不一样,在她眼里,他是呆萌小王爷,在他眼里,她是腹黑小王妃,呆萌配腹黑,绝配。坑文不解释
  • 绿光迷雾

    绿光迷雾

    中秋佳节,皓月当空,一件惨绝人寰的凶杀案严重破坏了节日的气氛,谢昭立誓追凶,却遭遇幕后势力的重重的阻扰,展开了惊心动魄的历险旅程。真相渐渐地浮出水面,竟是一个惊天的秘密.......
  • 房地产投资原理

    房地产投资原理

    本书从城市化、人口、城市兴衰、房地产周期、房地产与经济波动、保障房、房地产企业商业模式、房地产股票估值、土地市场改革等视角深入地研究了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的情况,通过仔细研究和总结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力求能够在对中国特色因素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未来做出准确的判断。
  • 毒手宠妃

    毒手宠妃

    莫名的穿越,变成林府不受宠的嫡长女,不但爹不疼,还有继母在前面迫害,同父异母的妹妹在后面谋害。接踵而来的阴谋,孰可忍,孰不可忍。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别怪我心狠手辣。“什么,想用权势压本小姐,想都别想,我身后还有个高高在上的王爷宠着呢!”
  • 往事最终化为尘埃

    往事最终化为尘埃

    闺蜜的背叛,排挤,抛弃,失去的疼痛,麻木,悲戚,直至堕落。“我曾经以为我有了许多,其实到了最后我才懂得,原来都是我以为罢了。”“初晴,不要恨下去,不要报仇。记住,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他们可以在你最危险的时候拉你一把,也可以推你下去。这不能怪他们,这个就是世界。要记住,我永远在这。”“你就这样撑起了我昏暗倒塌的世界,让我看到了一丝光亮,而当我准备从黑暗中离开的时候,你却不在了。”最后才发现,我谁都不曾恨过。也许只有时间能够刻画,他们曾经单纯而善良的模样,时间改变的是一切,最初的美好最终一点点地被时间泯灭。愿你我笑颜依旧如暖阳初晴,最终的最终,往事化为尘埃,随风飘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