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08200000001

第1章 钻字诀

——民国时期,所有厚黑者都把钻营作为求官手段。善钻者,如老鼠打洞,悄无声息,平步青云;不善钻者,也如蚂蚁筑穴,点滴搬运,直至功成。而蒋介石的钻营却是介于这两者之间。他进可攻,退可守,处处为自己留了活路。

◎把每个机遇都看作跳板

人生是一个向前向上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无数的机遇。蒋介石作为历史上著名的大投机者,在向上钻营的过程中,抓住了几个较大的机遇,其一是到日本留学,其二是参加辛亥革命,其三是争取黄埔军校校长的宝座。

20岁时,蒋介石踏上东渡日本留学的轮渡,但没有机会学习自己最感兴趣的日本军事。所以当他听说国内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招生的消息之后,又肄业回国报考,读了一年书后再以保送生的身份去往日本接受留学。这次,他终于如愿在日本接受了较发达和完备的军事教育,并且成为一名士兵,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而当蒋介石在日本驻屯新县高田(现名上越市)的陆军第13师团野炮兵第19联队入伍不到一年的时间,中国国内传来了冲击性的新闻。1911年,革命军在武昌义举,终于点燃了决定中国命运的辛亥革命战火。革命军一夜之间,夺得武昌,树立军政府,翌日,汉口、汉阳相继光复。时间迫不及待,陈其美从上海发来十万火急电报,催促蒋介石归国,因为革命军亟需要训练有素的实战指挥官。蒋介石事后回忆道:这一年我正是25岁,我觉得我们军人效命的时候到了,于是立即从日本回国,参加实际的革命工作,开始献身于革命事业。直到现在,都是为了贯彻我当初从军报国的理念。我在青年的时候,能够立志从军,而且千方百计,不顾一切的挫折困苦,达到了我从军当兵的志愿;如今回想起来,实在是我平生最快意的一件事。这一次当了逃兵的经历,也是蒋介石戎马生涯的开始。

而之后担任黄埔军校校长,更是蒋介石政治生涯中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契机。正是以黄埔军校校长为跳板,蒋介石才得以飞黄腾达,进而跃向权力的巅峰。黄埔军校校长的位置在当时的国民党内并非是特别显赫的职位,而黄埔军校校长人选,开始也并非是蒋介石。蒋介石一方面让张静江替自己当说客,一方面用罢职向孙中山施加压力,最后终于被孙中山正式任命为黄埔军校的校长兼粤军参谋长。并且利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对黄埔军校的支持,蒋介石在国民党内迅速崛起。

可见,蒋介石对机遇十分重视。他每一次都把机遇当做跳板,一步步达到目的。可以说每一次的环境更换,都是不断跳跃,不断攀高的过程。但是我们每个人在“人往高处走”的同时,也要认清所去的方向,切不可一味追高,而导致走上歧途,否则最终会摔得更惨。

◎果断离开不利发展的环境

人生的境遇,往往因“舍”、“得”的选择而改变。有些人一直执迷于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就算境遇不尽如人意也不想轻易改变,怕舍弃之后,连手上仅有的好处都失去了。但是对投机者来说,每次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之后,曾经的机遇就成了现在的约束。他们会离开不利于自己发展的环境,打破现状,有所突破。

蒋介石当初为了参加辛亥革命,就放弃了在日本接受军事训练的机会,做逃兵回国。那时蒋介石入伍还不满一年,不允许请假。为了归国,蒋介石向师团长长冈外史提出了请假报告,长冈外史予以拒绝。不得已,蒋介石只好跟交情不错的联队长飞松宽吾商洽,好不容易得到了短假,这是联队长职权范围内所能核准的最大时限。一同请假的同学,有张群、陈星枢两人。正式奉准的假期,虽然只是48小时,但从此离营赴义的实情,已为袍泽和长官所知。好友曾悄悄地为之设宴惜别,祝贺其迈向人生的旅程。主持别宴的日本军官高举着酒杯说:“日本军人在道别时,饮水干杯。这种水杯,是日本武士诀别之际,传杯共饮誓不生还的表现!”当时的景况,真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气概。

日本军队规定,如果在48小时内不能归队,便会被当作逃兵,由宪兵开始查缉。但是怀抱着坚定的回国之心,蒋介石同学三人由高田乘火车,首先到了东京。蒋介石是浙江人,张群是四川人,两人分别向本省同盟会的东京支部领取旅费。之后都换了衣服,蒋介石穿和服,张群和陈星枢穿日本学生服,掩蔽身份。三人甚至买了毒药,各自贴身存放,决心在逃跑失败的时候自杀。可见他们的确是有舍生就死的决心。后来三人再乘火车前往长崎,最终登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而日军当局查缉未果,给了蒋介石等人以“退队”的处分。蒋介石和张群等人离开日本高田回到上海的日子,碰巧是蒋24周岁生日的前夕。此时,尚离武昌首义之后不到三个星期,革命军方面,担任总指挥的黄兴等人才到达武汉;已经光复的省区,也还只有湖北、湖南、陕西、山西四省。等候他的,是在家乡浙江省杭州的平生第一次作战。

蒋介石收到召唤他回国参战的邀请书时,没有顾虑当个逃兵会遭到日本军方的通缉,也没有为不能够进一步学习和深造感到可惜,而是毅然想办法逃脱回国。可以说蒋介石的投机策略是宁愿舍掉生命,也要换回更利于自己发展的环境。

蒋介石这种向上钻营的投机策略,像围棋中的“玲珑”棋局一般。当棋面进入一个僵局时,先放弃眼前的短暂利益,再利用空出来的阵地,卷土重来。

◎敢于尝鲜,无所不试

投机者中少有保守经营,故步自封的人。投机两字就是和冒险联系在一起的。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投机者往往要敢于人先,赌博似的在一个新项目上押上大量资本,甚至是身家性命。这种大手笔的气势有可能为他们赢得一夜之间的暴富,也可能让他们一夜之间满盘皆输。

蒋介石尝鲜的勇气充分体现了他大投机者的本性。他可能算是中国最早的股民之一,在1920年左右,他就在上海筹设证券物品交易所并参与投资。

辛亥革命之后,因为革命经费十分困难,孙中山命令中华革命党的同志在上海筹设证券物品交易所。之后,蒋介石召集了陈果夫、朱守梅、周枕琴、赵士林等人商议。1920年7月1日,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开幕。而陈果夫当经理、朱守梅当协理的上海证券交易所54号经纪人号,宝号名称“茂新公司”也在7月开张了,主要的业务是代客买卖证券、棉花。因为本钱不足,陈果夫还经常去“晋安钱庄”通融放款,方便快速扩大经营。

谁晓得“茂新”号子开张第一天就折了本。因为一位上场的代理人,场账不清,让“茂新”开始就亏了1700多元。为了避免号子搁浅,“茂新”开革了一名误事的代理人。因为垫不起本钱,开始采取很保守的经营手法,不敢大肆对外拉生意。

但蒋介石的这次投机生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逐渐,“茂新”的经营慢慢上了轨道,股本由1万元增加到1.5万元,后来又扩增到3万元,生意差的时候,一天赚取佣金30元以上,生意鼎盛的时候则有2000余元。后来,陈果夫又和朱守梅等友人,组织了一家做棉纱、金银生意的经纪人,号子的名称叫“鼎新”,陈果夫等人同时做棉花、棉纱、金银、证券四种大生意,这时“茂新”、“鼎新”真是车水马龙。据陈果夫的讲法,从开始到交易所失败,营业额总在数万万元,佣金收入约为20余万元。

可是,好景不长,交易所在开办之后的第三年,上海发生了首次的股市崩盘。“茂新”、“鼎新”两家号子全部停业关门。累算之后,还亏欠交易所60万元左右。这时蒋介石想办法填补了亏空之后,又开始寻找新的投机方向。刚好这时南方的革命形势有了戏剧化的转变,蒋介石也就抓紧时机,开始忙于筹办黄埔军校,原先在上海流连股票投机生意的党人,纷纷朝黄埔转移。

蒋介石敢于吃螃蟹的勇气让他走在了别人的前面。但是专业知识欠缺、策略失误、目光短浅和急功近利的态度使得他这次的尝试以失败告终。

◎为前途拜遍码头

“拜码头”是过去的一句黑话,说的是新人刚到陌生的环境,向本地原有的龙头老大拜见请安,以表示尊重老大的地位,希望老大多多关照。只要拜了码头,就意味着弱势者向强势者的服软示好。一般的无名小卒都会争先用这个方式找到一个靠山。而略有地位的人则会躲避这种程序,以维护自己的尊严。

而蒋介石并不遵循“男儿膝下有黄金”的古训,他在逆境时低头,换得更多的机会。他为了200元路费,甘愿屈尊向黑道跪拜示好,熬过了暂时的难关。

当时的蒋介石在上海已经小有名气,在革命队伍中也已经颇有人缘,除了成为国民党元老人物陈其美的心腹好友外,他也成为孙中山眼中的青年才俊,寄予厚望。再加上在上海进行投机生意时,和上海各方面都有联系,三教九流中也认识了不少朋友。

但是证券交易所倒闭之后,大量股票成了废纸,众多证券持有人纷纷找当事人逼债,蒋介石被逼得几乎走投无路。因为在上海,青帮势力庞大、羽翼广丰,所以,债主们纷纷出资雇佣青帮门徒代行收账,催促还款。蒋介石虽然想去广州投奔孙中山,但是无奈一来缺少路费;二来青帮人马众多,难以逃过他们的眼线。所以他想到了去找青帮头子黄金荣帮忙。

蒋介石了解到黄金荣和自己的老乡和旧交虞洽卿关系密切,就托虞洽卿替自己表达想要拜黄金荣为老头子的愿望。黄金荣是法租界警务处中唯一的华人督察长,他指挥上海码头上“三十六股党”,“租界里八股党”和手下“一百零八将”为租界当局效劳,同时也在暗地里经营走私、绑票等勾当,聚敛钱财。在上海法租界里,将帝国主义势力和帮会势力就此熔为一炉。

黄金荣听了虞洽卿的话,考虑后也就答应了蒋介石的请求。一是因为想要和虞洽卿搞好关系;二是不想跟革命党人为难,免得将来出什么事断了自己的后路。于是在拜帖仪式当天,蒋介石捧着简陋的门生大红帖子,跪在垫子上“叩叩叩”磕了三个响头,就算入了帮会。

按照青帮投师拜祖的常规,拜师应有蜡烛、香、压帖贽敬。照当时黄金荣的身价,压帖贽敬至少是几百元,还有几千元的。而黄金荣是有意结交虞洽卿才答应收蒋介石的,所以非但没计较,还考虑到蒋介石当时的困难,送给他200元大洋,并鼓励他去广州。在黄金荣的庇佑下,蒋介石抛下一屁股烂账,离开上海直赴广州,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这一举动让当时沪上的许多人鄙夷,也被很多革命党人所不耻。而大投机者蒋介石却以这种善钻营的本领,在绝境中又找到了一条生路。

同类推荐
  • 大唐腹黑录

    大唐腹黑录

    建国以来最杰出的反腐奇才,不慎穿越大唐,被卷进了四大门阀的家族争斗。泯灭正义、抛弃良知,不择手段、不惜代价,他的眼中只有四个字。——家族利益!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是他立身处世的手段。博揽群淑,善解人衣,是他流连花丛的标榜。色艺双绝,名播大江南北,以琴技震惊当代的天下第一名妓,收。刁蛮任性,泼辣火爆,大唐首富的骄蛮孙女,收。风华绝代,才情横溢,以诗文震慑当世、从不把任何男子放在眼里的冰美人,收。……门阀版的《纨绔子弟》大唐版的《楚氏春秋》且看史上第一腹黑的穿越者,如何玩弄权术、整饬对手,把他的家族捧为大唐第一门阀。且看史上第一风流的穿越者,如何左拥右抱、环美在侧,妻尽天下美女、享尽人间艳福。发布三个QQ群,1群:67673286;2群65427539;3群62846273
  • 战国风云之大燕帝国

    战国风云之大燕帝国

    战国,一个先秦文化璀璨的时代。诸子百家,奠定了中华文明;战国末年,七雄争霸,一个穿越而来的现代人,将在这乱世之中谱写怎样的篇章???此书最大的目的在于宣扬先秦的学术思想和文化。
  • 大明张居正

    大明张居正

    大明权相张居正重生了。拥有巅峰权术的他无意中改变了历史。因恶人陷害。家族在巅峰时突然崩塌。未婚妻将嫁他人。这让他如何能够忍受?他要凭借自己的巅峰权术,迅速崛起……
  • 中西文明的对照

    中西文明的对照

    在本书中,许倬云先生以宏阔的视野与通俗的语言,从石器时代开始,为我们分别描绘出一幅东西方文明的对照图,为东西方文明各自发展的路径,清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
  • 墨染隋唐

    墨染隋唐

    千古一帝杨坚,开创开皇之治,统一了战乱割据了近四百年的中国。雄才大略的杨广,打通丝绸之路,大运河千古流淌,三征高丽扬我国威。然而如同大秦般,二世而亡,原因何在?杨墨来到这个时代不是为了见证与改变,而是带去了千年后的崭新思想。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能激起怎样的火花?封建与民主的交战会有如何的结果?杨墨的金手指又能不能撬开历史的必然?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热门推荐
  • 南统大君内丹九章经

    南统大君内丹九章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至尊山大王

    至尊山大王

    大家要耐心,美女萝莉都会有的。我们是山贼,是土匪,好吧,任何贬义词尽管丢来,我们的志向很伟大,那就是抢尽每一个不服我们的豪绅土財!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路走,留下买路钱!高官,留下厚禄!豪绅,留下金砖!美女,抱歉,我虽然不是色狼,但还是请你呆在这里供兄弟们瞻仰一番!看主角重生之后,如何成为南宋第一个高素质的山头领!拜托,我们本来就是强盗好不好!尽情期待《至尊山大王》。PS:新书阶段,求包养,求呵护,求各种推荐和收藏!
  • 特种作战

    特种作战

    特种兵龙翔奉命潜入滨海,侦破贩毒集团。龙翔一身正气,面对金钱、美女的诱惑,岿然不动,正义之剑,高悬于朗朗乾坤;浩然正气,涤荡污泥浊水。长剑如虹,上演一曲正气之歌。
  • 仙轮

    仙轮

    知今生者大智,知来世者近妖,而若参透前世,九天十地,任我逍遥!…………
  • 花剑

    花剑

    我这一生,看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看过浩瀚无边的星空,看过拔地而起的山峰,看过风拂过去的草原,也看过妖灵发怒时,他们颤抖的脸。…………我想写一本可以温暖和感动你们的书。
  • 重明鸟飞

    重明鸟飞

    有人说,他们真的见过重明鸟,那是一种万里而来的神鸟,是有火灾之兆毕方鸟的克星,人也叫她重睛鸟...
  • 玄尊

    玄尊

    一朝旧友叛,根断旧人散。漫漫飘荡途,红颜同相濡。遇得高人助,重生浴火燃。神火手中握,道心心中留。海到尽头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一次,我再也不会再让过去之事再度发生。定让负我之人,血债血偿!
  • 韩竹恩传

    韩竹恩传

    在你无望完成的事情上,你也要训练自己去做。因为即使是左手,由于较少练习而使功用变差,但只要勤加训练,左手握起的缰绳却比右手握得更紧。
  • tfboys帅气未婚夫

    tfboys帅气未婚夫

    女主角瑾涵和两个闺蜜来到中国见未婚夫tfboys的事情,又是怎么除理感情的呢?又是怎么对服情敌的呢?
  • 龙戏人间

    龙戏人间

    世家子弟因天赋过人而遭嫉妒,落入乡村变孤儿,却巧合被医学世家纵脉传人收留,王浩,这样一个轮回觉醒者,也继承两大世家传承,从草莽开始崛起,最后一步步走向人类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