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富家子,很喜欢吃饺子,几乎天天都吃。他吃饺子也吃出了精,只吃当中有馅的部分,而且只咬一口,剩下两头尖尖的皮全都被他扔到后院里去了。
人有旦夕祸福。没过几年,他家突然起火,所有的家产化为灰烬。父母在救火的时候受伤,又在急怒中相继病逝。
这个落魄的富家子变得身无分文,几乎连吃的都没有了。
所幸,还有一个老仆人对他非常好,老爷夫人去世以后还一直照顾他,并把他带到自己的家里去住,但是老仆人的家里条件也不怎么好,每顿饭都只能给他吃一碗面糊糊。
富家子这个时候明白了,以后只能靠自己了。于是发奋读书,三年后终于考取功名,并回来作了县太爷。他来到老仆人的家,一定要感谢当年的施饭之恩。
老仆人这才道出实情:
“其实,你不要感谢我,我并没有给你什么,当年你吃的那些面糊糊,都是我以前在后院收集的你丢弃的饺子皮尖。当时晒干后装了好几麻袋,本来是想备不时之需的。正好你有用,就又还给你了。”
酷评
吃蛋原理
一个人家里养了一只母鸡,这只母鸡每天为他下一个鸡蛋。
对于这只鸡下的蛋,他面临三种选择:一、坚持每天吃一个蛋(收支平衡)。二、每天吃一个蛋,总感到不过瘾,有一天狠下心来,杀了母鸡吃掉(透支消费)。三、先不吃鸡蛋,等到第10天有了10只鸡蛋时,把它孵成小鸡,假如其中死掉2只,成活了4只雄鸡,4只雌鸡;过一段时间,4只雌鸡再加上老母鸡每10天总共能产出50只鸡蛋,再把这50只鸡蛋孵成小鸡,如此循环往复数月,让这些母鸡每天产蛋达到1000只,这时候的主人即便每天吃5个鸡蛋也没有什么问题了。
“吃蛋原理”在生活中具有现实意义。勤劳与节俭,是绝大多数人致富的必由之路。相反,懒惰与奢侈,会让人堕落、贫穷,甚至失去生存的权利。
我们不应该忘记中国的古训:成由勤俭,败由奢。成功由勤劳节俭开始,失败因奢侈浪费所致,即使到了很富裕、很有钱的时候,这个朴素的真理也不会过时,何况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人民仅仅走在奔小康的路上。
我们更要有居安思危的观念,要作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同时,这个故事还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拥有资源的人不一定成功,善用资源的人才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