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11900000092

第92章 黄土地的思念

1988年3月的一天,位于鄂尔多斯草原上的盐池县,寒风料峭,枯黄的土地上雪花飞舞,流沙滚滚,荒草摇曳……

这样的天气他走了,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

30多年来,他习惯了,无论刮风下雨,不管春夏秋冬,百姓来找他去看病,赶来毛驴车,坐上去了;骑来自行车,捎着去了;步行来找,跟着去了……从来没有讲过条件。可是,今天他要去的处所,不是遍布他辛勤足迹的乡村。出现在他面前的这条遥远而陌生的道路,没有欢歌,没有笑语,幽静而寂寞……他再也不会回来了。

广播喇叭播出沉痛的讣告:盐池县政协副主席、自治区人大代表王法铭先生因病逝世……人们不相信他会死去:昨天他还给60多个人诊断病情;见人还握手寒暄,谈笑风生;女儿要给他买几片“三七片”,他不让“浪费”;老伴给他做了一套毛料服,他不肯穿……

悼念的人流从他身边走过,多么想牵动他的衣襟,把他唤醒,再和他攀谈知心的话题……

哀乐声声,花环重重,挽幛飘动。面对他的遗像,人们悲痛异常,思绪万千……

王法铭,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农民家庭。他在学生时代就接受进步思想,参加了反饥饿、反迫害、反黑暗的斗争。他曾是昆明中法学校和贵阳军医学校的高材生。毕业后,他怀着抗日救国的满腔热忱,到国民党滇西陆军医院任外科医生。抗战胜利后,又随医院迁入宁夏银川,任陆军246医院外科主治军医,兼任宁夏省高级护士助产学校专业教师。在旧军队里,他目睹国民党政治的腐败黑暗,心里向往着光明道路。白色恐怖笼罩着古城银川,他冒着生命危险,以外科主任和代理院长的身份,收容了解放军伤员王生义、魏治林等十多人。在这十几个伤员伤愈后,王法铭又为他们伪造签发了“伤残通行证”,护送他们出境。解放前夕,医院的国民党顽固分子分散军用器械,转移枪支弹药,搞破坏活动,并妄图杀害解放军代表。在这关键时刻,他毅然公开与敌人斗争,全力保护军代表的安全,并带领解放军搜出了反动分子暗藏的枪支弹药和军用器械。从此,王法铭成了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队伍中的一员。王治铬调入宁夏省医院,兼任宁夏卫生学校的教学工作。恐怕还没有人知道,宁夏的第一例阑尾炎手术,正是由王法铭做的。

可是,今天他走了,走得那样匆忙。儿子不在身边,女儿不在身边,全家人没有来得及吃一顿团圆饭,他就走了。

他走得这样匆忙,台灯下放着他昨晚写的未来工作计划,笔尖上的墨汁还未干。党的十三大精神鼓舞着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他联合几位具有丰富经验的离退休老医生,开设家庭病房,把全部的余热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老区的人民。在盐池辛勤工作36年了,今天,他总觉得自己为盐池人民所做的贡献太少,想在有生之年,再多解除一些人的病痛,谁料到壮志未酬身先逝!

他去了,在盐池县这块7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留下了一行行清晰的脚印。

人们清楚地记得,1951年的春天,盐池县警卫队的战士们食用麻油中毒,王法铭奉命来盐池调查病情。

他踏上崎岖的黄土路,风沙夹着碎石扑面而来,使人睁不开双眼,噎得人透不过气来。三天的跋涉,终于到了“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盐池县。透过这荒凉的地貌,他嗅到这块广袤的老根据地春天的温馨。

在这里,他被老区人民淳厚的民情和古朴的民风所感动。他深为山区落后的医疗条件而痛心疾首,心情倍加沉重,立即写申请要求来盐池县工作。翌年春,王法铭从塞上江南的银川来到飞沙走石的盐池。从此,他就像一株枝叶茂盛的沙枣树,把根深深地扎进这大漠的沙土之中。

他担任盐池县卫生科副科长兼卫生院院长,常常下乡巡医,身背急救包,手提打狼棒,翻山越岭,徒步奔波。憨厚的老乡给他腾开半边热炕。炕是土的,心是诚的。老乡们深深地敬重这位送医上门的好医生,医生呢,也深爱这些穷苦的人民。有时,摸不到人家,就在山沟里露宿。那时,盐池的庄头是那么稀,人家是那么少。有谁能想到,当自己在热炕上熟睡时,却有一个为了给乡亲们驱赶病魔的人正在崎岖的山路上跋涉……

他对工作一丝不苟,对技术精益求精。一天,他巡查病房时,听见一个病人在呻吟,走过去一问,病人说针打疼了。他掀开被子一看,病人的针眼还流着血。他马上找到护士询问,并发现针头钝了。他严肃地批评了护士,讲明了医生的责任就是减少患者的痛苦,他要求护士把用钝的针头磨尖了再使。有人粗心大意损坏了医疗器械,他一定要求赔偿;出现了医疗事故,他一定要查清责任。

“文化大革命”初,王法铭被加上莫须有的罪名,关押坐牢长达6年。一些好心朋友奉劝他,离开盐池吧。远在杭州的妹妹,为他联系好了调动单位,苦苦哀求他:“回来吧,哥哥!难道几十年你在外地的罪还没有受够?”他不愿离开盐池的土地,不愿离开盐池的人民。他说:“盐池人民养育了我,我还没有为他们作出什么贡献,咋能就这么走了?”外地来的知识分子因忍受不了艰苦的自然条件,一批一批地走掉了;土生土长的年轻人一旦成了知识分子,也再不愿意回到这块土地上。他不走,宁可蹲在盐池继续“劳动改造”。当时,政府还没有彻底给他平反,把他安排到城郊的二堡村参加劳动。整整两年,他赶过车,送过粪,放过驴,喂过羊,凡农民干的活他都干过。每当暮色给山村带来沉寂,农民一天的疲劳全部泄在热炕头上了的时候,他窗前的灯还在闪烁着,炕头炕尾围坐着身无分文的社员,都来找这位不要钱的医生给他们看病。是呵,他是医生,怎么忍心看着人民在病痛中呻吟?他不顾一天劳动的疲乏,拈起细细的银针……常常熬到东方发白,雄鸡四鸣。

四周静极了,像午时的酣睡。他走着走着,想起了一桩心事,出门之前竟没有和孩子们告别。他是多么慈祥的父亲,他是多么爱孩子,同样,他又是多么需要孩子的爱呀!在武汉工作的弟弟来了,在银川工作的女儿、女婿来了。在北京进修的小儿子接到爸爸病重的电报,风尘仆仆从千里之外赶来。匆忙之中,也没有顾得上和他们说一句话,没有问一问他们的学习、身体、工作……他走着,突然发现路边开满了斑斓的山花,花瓣上托着晶莹的露珠。他弯下腰一看,原来,不是花,是女儿的脸盘;也不是露珠,而是女儿的泪花。“爸爸,要是您听我们一点儿劝告,也不会走得这样早……”女儿呜咽地说着。“不说这些了,来让爸爸好好看看你们。”他慈祥的目光像一条温暖的溪流,从儿女们身上流过,最后,落在爱人老荆身上,他心里一阵难受。六年的牢狱生活,老荆和孩子被迁到农村,尝尽了人世辛酸。六年啊,人生最好的年华,孩子正是学知识长身体的时候。儿子看出了他的心思:“爸爸,我们会像您一样热爱这块土地。”王法铭嘴角浮起了宽慰的微笑。还用得着再说什么吗?日日夜夜辛勤耕耘的种子,已经在孩子心里长成了大树。

告别了孩子,他继续匆匆前行。40年前,曾在黄河上坐羊皮筏子来到银川,又从银川平原来到盐池草原。从盐池南部山区麻黄山、大水坑到鸦儿沟、苏步井,穿过叶军公路,走向柳杨堡乡的路……这一切一切,是多么熟悉呵,每一个场面,都是一个美好的回忆。

古老的盐池城大概也没有忘记,有一天,急救室里抬进来一个女患者,双眼紧闭,昏昏沉沉地躺在床上,简直像一个死人。身边几个没有成年的孩子流着泪,一个衣衫褴褛的男人哀求着……经诊断,病人需要马上动手术。血从哪里来?没有血库,没有地方买血,也没有钱买血。怎么办?王法铭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血注进了这个普通农民的血管里。为了挽救垂危的病人,他曾几次这样地献出自己鲜红的血液。他的心向着清贫的农民,多少次,他还将旧衣服、粮票、钱送给他的病人……

他是一位出色的医生,他是称职的领导。为了响应党关于领导班子年轻化的号召,他带头让贤,多次向组织申请,辞去县医院院长职务,而后不顾花甲高龄,不顾身患高血压疾病,不畏山区道路坎坷不平,不嫌农村条件艰苦,深入村头巷尾、田间灶头,耐心向群众做说服教育工作,亲手做各种节育、绝育手术3649例,从未发生过一次事故。

他被推选为县政协副主席。离开了医疗单位,但他的心仍在患者身上。他在县药材公司门市部摆下一套桌凳,为自己重新开辟一块职业的园地。一年四季,除了在县政协开会和下乡调查的时间而外,他都在药材门市部坐堂行医。窗外挂有一块牌子———王法铭医师诊疗处。老乡爱戴他,信任他,前来医病的人络绎不绝,常常忙得他中午顾不得回家吃饭,只啃几口冷馍馍了事。有人也许会以为,凭他高超的医术,这几年一定捞到了不少外快。其实不然,他完全是义务为老百姓治病,分文不收。乡亲们心里过意不去,有的给他做一双布鞋,有的给他绣一双鞋垫……

几年来他诊治的患者达3万多人次,咨询服务1600多人次。就在他去世的前一天,还在门诊部给患者治病,为盐池人民脱贫致富出谋划策……次日凌晨他竟再也未睁开双眼,永远地告别了父老乡亲。

王法铭走了,确实走了。他一生清贫如洗,给自己、给亲属什么也没有留下。他没有遗言,没有财产,可是他却像一块燃烧过的煤,把光和热留给老区人民———

他艰苦朴素,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下乡工作拒绝特殊招待。搞绝育节扎工作,常常在老乡的炕沿下一站一整天,腿站肿了,脚站肿了。乡里的领导看他实在太累,过意不去,想给他改善生活,他却说:“我和大家一样嘛,算了算了。”

下乡巡回检查归来,妻子把热腾腾的面条端来,他却坐在竹椅子上发出鼾声。他太累了,双腿放不到床上。妻子帮他卷起了裤腿,摸着他那失去光润的肌肉,一按一个坑。他的双脚肿得像是缺碱的馒头。看着他疲乏的身躯,一种痛苦使她的心仿佛裂了,她不明白他为了啥:“老王呵,你有病,不能再这样干下去了,身体吃不消,不服老是不行了……”第二天,他仍旧背起手术包下乡了。

有人说,王法铭的品质像一朵圣洁的荷花。在当今某些人搞不正之风的情况下,他不懂得收小费,不懂得捞油水,不懂得闹待遇,所想的只是贡献、永无休止的贡献。

人们不会忘记,在第一个教师节期间,他拿出500元捐献给辛勤耕耘的园丁。幼儿园的孩子不会忘记,慈祥的王爷爷连续多年为他们义务检查身体。

他没有忘记自己是人民代表,深入基层,体察民情,反映民意,参政议政。就在他去世的前五天,他再次被推选为自治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他高兴地对老伴说:“党和人民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要为国家出力。我虽然60多岁了,总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一个低沉的、真切的声音划破寂静的长空,从草原,从黄土地,从12万老区人民的心中发出:“王法铭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他走了,真的走了。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把这条路形容为阴森悲凉,黯淡无光。错了!你瞧,他走在这条路上并不寂寞,来为他送行的人络绎不绝!一队队,一行行,像一条条小溪流,从四面八方涌来。那两鬓斑白的,是他同在这块土地上耕耘的战友;那泪眼迷离的,是他医治过的患者;那声声呼唤着的,是他从死亡线上救起的生命。真挚的泪雨汇成爱的湖泊,深情的花环编织成美的祝愿,条条挽联铺成不平凡的道路。他不是走向荒凉的墓穴,是走向人民火热的心田。

他走了,真的走了,走出很远很远了。可是问问他的孩子,他们的回答是:“爸爸没有走。”问问周围的同志,他们的回答是:“老医生没有走!”他正像文学大师鲁迅说的:“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正死掉了。”他的思想,他的品格,已经熔铸进与他相识的或不相识的所有人们的心中!他走了,像黄土地上的沙枣花,留给人们一股清香……

作者简介 吴旬山,男,汉族,中共党员,宁夏盐池县人,1949年11月生。1965年参加工作,1985年至1988年于宁夏广播电视大学档案专业进修。曾任盐池县政协文史委员会干事。1990年调往北京工作。

同类推荐
  • 回归的江河

    回归的江河

    本书是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多年努力和付出的总结。通过书中案例,展示了通过景观设计能够有效解决城市发展中许多方面的问题。其中,代表性工程包括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上海合流污水治理工程、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重庆鸡冠石污水处理厂、世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和世博轴及地下空间综合体工程等。
  • 找不到北

    找不到北

    与其致力于对黑车的清理打击,不如倾力竭力甚而像我们常常做的那样——举全市之力——做好我们的城市公共交通工作。
  • 启迪世界的100部文学作品(下)

    启迪世界的100部文学作品(下)

    本规划是广州市未来15年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及其相应设施建设的依据和蓝图,共设有6个课题、15个专题。
  • 当代学者自选文库:谢冕卷

    当代学者自选文库:谢冕卷

    本套书选收我国当代人文社科领域著名学者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和专著中的重要章节,旨在总结和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术研究之精华、学术繁荣之盛况,使优良的学术传统、严整的学术规范得以承传光大,使一代学人的优秀学术成果以新的面貌进入21世纪以至更远的时代。
  • 开国帝王的大谋略

    开国帝王的大谋略

    本书通过历史事实,不仅详细地阐述了开国帝王的雄才大略、高瞻远瞩、深谋远虑,而且更着重介绍了这些开国帝王在用人、纳谏、理政、变革、决策等各个方面的巨大智慧。
热门推荐
  • 都市之最强吸血鬼

    都市之最强吸血鬼

    他是永夜岛的最后一个吸血鬼,却附身到了一个落魄,寒酸的帅小伙身上,但他的任何能力都未消失。于是慢慢走上人生巅峰。
  • 处世智典———影响一生的心态

    处世智典———影响一生的心态

    本书深刻地描述了人生处世经验,为你提供了战胜生活中的尴尬、困顿与郁闷的种种神机妙策。
  • 剑侠情缘:大漠如烟

    剑侠情缘:大漠如烟

    我想,若人生可以重来一次,我依旧如此。她是毒谷的一只小毒萝,却总是爱穿着喵萝的校服呆在大漠。他是大漠的一只喵哥,本该不羁成性,却甘愿为她呆在大漠。“为什么你这么喜欢大漠?”“因为我本体是喵萝啊。”“......毒毒,我有小鱼干你跟我走不?”“不跟。”穿着朔雪的毒萝不安分地跳上跳下,“你跟我走,回大漠。”
  • 醉衣

    醉衣

    【你嫁衣如火灼伤了天涯,从此残阳烙我心上如朱砂】她爱她,为嫁给他,她不惜一切代价。她气疯了二哥,叛逆爹娘,终于嫁入了皇宫。可是他却恨她,为折磨她,他处处配合她的计划,让她如愿入了宫。殊不知当她踏入宫门的一刹那,便是命运的交错……
  • 我和我的余生

    我和我的余生

    别在树下徘徊,别在雨中沉思,别在黑暗中落泪。向前看,不要回头。即便从开始选择的路是错的,亦不后悔。世上本无对错,何有过不去的山梁坎坷。一个结局应对的则是一个新的开始。世世代代、永不变更。看小人物一生生活百态。“爱恨亦有,他乡故知也罢”。终到头来化作一杯黄土。然彰显现时代现实主义。人生何为何不为、面对现实主义的残酷核打击,逃避亦好、面对也好。最终得到的只是不能言语的“生活启录”。
  • 异界之杀戮之主

    异界之杀戮之主

    亘古长存的传说,已经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渐渐的淡出了人类的视线之中,唯有魔兽,精灵,鬼魂,英灵,巨龙......种种低端之生物卑微的活着。远古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无数屹立在大陆巅峰的强者以及生物消失。这个秘密将有一个杀手的进入,开启一条命运之路。当传说再次成为现实,当软弱的生命再次站在巅峰,是否还会再次消失呢?拭目以待!
  • 心之安处

    心之安处

    女子的灵魂却偏偏穿越成为了男婴,木已成舟,陈然不接受也得接受,但是重生后的未来,她一定要自己掌握!不求荣华,不求富贵,唯心安而已。
  • 听嵩

    听嵩

    红雨瓢泼泛起了回忆怎么潜你美目如当年流转我心间渡口边最后一面洒下了句点与你若只如初见何须感伤离别——许嵩
  • 桥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
  • 幻世生

    幻世生

    轻裘骏马少年郎,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纵然权倾天下,风华绝世,不过一场浮华云烟散。岁月倥偬梦缱绻,酒阑灯灺销魂处,心若断肠,何处是归乡?千万执着为魔障!那早已注定的结局,没有给我们改变的时间,就已经曲折的结束,成就了完美的结局。所以,离情,前途漫漫,人生曲折是如此不可计数。所以,云城,浴火涅槃,尽未来不可计劫,化尽罪恶证菩提。所以,玄川,血染杀场,终归一代帝王江山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