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19200000003

第3章 不可选择的环境,可以选择的人生

一、环境对命运的影响

法国启蒙教育家卢梭曾说过:“人应该生而自由,但却处处受缚。”

可见,自由与束缚之间的矛盾,是难以调和的。每个人所降生的环境,对他的生活、事业发展机遇等多方面都会有影响。经济条件好并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对待小孩的方式,与居住在贫民窟家庭的孩子,肯定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人在幼年时期对于这个世界给予它们的机会是毫不知情的,在他们的幼年时期,他们以为他们四周的生活环境是生而如此,是稳定、是合理的。小孩不会有意识地去观察他们的社会关系,其实,正是这种关系正在深深影响他们日后的生活和工作。

就生活环境与人的未来成长的关系问题,美国一家调研机构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十四岁至十六岁的学童。从未来从事什么事业这一项调查中发现:出身于工人阶级的学生在问及他们对未来的事业需求是什么时,他们的回答是“找一份好的工作”,甚至有些人的回答是“我想当店员”、“我喜欢靠双手做工”。对于这些学生的择业选择,他们的老师有更为精练的解释,那就是这些学生应该把工作看成是学校的一种延伸,因为他们希望在毕业以后找到工作,并凭借工作来挣钱。他们大多数没有什么追求进步的意识,他们的意识仅仅是离开学校,能够找碗饭吃就行,仅此而已。然而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当问及出身于中产阶级的学生们时,他们的回答却是“拓展自己的事业”。

正是因为这样,在美国,社会学家划定人的阶层时,常常先问这个人的职业。小孩依据父亲的职业分类,妻子则依据丈夫的职业分类。数十年来,社会学家已认识到职业和社会阶层的密切关系,虽然彼此的界限不十分清晰,相互的适应也不尽完善,但事业的发展确实是这种结果。

在美国的此项调查,表明了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对他的未来的人生、事业等方面会产生几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属于某一社会阶层,必然会产生某种心态。进行这项调查的社会学家曾调查过一位叫理查德的人,理查德说:“我念书的时候,每个孩子都盼望将来能当军官、医生、律师、会计等这类收入颇丰的职业,我们觉得那些都是成人应当要做的事。”

理查德是一位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这是他对未来工作和事业的心态。而另一位出身于工人家庭的孩子哈瑞的心态则是:“我以前在学校念书的时候,没有真正想过事业不事业,每个学生只对找个饭碗或找张饭票有兴趣。”

有意思的是,属于某一特殊阶层的人,都有一种可以觉察的特征——譬如口音——这种特征足以影响别人,尤其是雇主。假如这一特征得到了雇主的认同或赏识,工作的机会就较容易获得。

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必然构成他对未来事业的心态,这是生活环境对于一个人生活和工作产生影响的心理前提。另一方面,由于社会阶层是比较封闭的一种形态,因为人往往只喜欢和他们相似的那种人聚合,这也就是所谓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比邻环境只会吸引某一个阶层范围内的人。同样的,友谊形态也与社会阶层相关,社交圈为某一类型的人提供机会,社会学家所称的“生存机会”,多半是由社交圈子决定的。

同样还是美国的那项调查,有一个接受调查者叫做凯瑟琳,她的家庭背景属于上层阶级,她说:“我的许多好机运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我认识某些人,而他们又认识某些人的缘故。我目前的工作起步很顺利,因为我父亲认识那里的董事长。这不算是公平,如果我表现很差,他们早晚也会遣我走的,只不过我比别人多了一些机会而已。”

二、社会阶层容许变动

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未来生活和事业的影响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一个人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当然是好事,但是如果没有的话,是不是就应该自暴自弃,放弃积极进取的可能呢?

其实,阶级阶层并不是牢不可破。它不但有变动的可能,它还是可以对人重新进行组合和接纳。并不是工人阶级出身的人就永远属于个人阶级,他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这种现状,使自己的人生获得成功,进入中产阶级的行列。现实生活中这种例子早已经是屡见不鲜。事实上,很多人就在往上爬,并且有很多人离开了他原来的阶层,跨入了他们生命旅程过程中的新阶段。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原本属于农民家庭的孩子,他们的生活质量和事业上的发展前景,都是无法和城市市民阶层的人所能进行比拟的,但是正是社会阶层容许变动,从而使得出身于农民家庭的孩子有了一个改变目前生活现状的机会,他们可以通过升学来实现他们晋升入非农民阶层的愿望。

当然,升学并不是他们提升社会阶层,改变生活现状的唯一机会,尤其在当今这样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中,每一个的发展机会都很多,只要努力争取,艰苦奋斗,改变自己的社会阶层,改善自己的生活境况并不是不切实际的事。但是,较为普遍发生的,仍是跨度不大的社会阶层变化。比如下流社会阶层向中产阶级社会阶层的变化,而很少有人能由下流社会阶层直接向高层社会阶层转化。

无论是哪种跨度的社会阶层的变化,除了具有特殊的技能而致使他的社会阶层发生变化,绝大多数还是通过教育这一手段使自己的社会阶层得以发生变化。

现实生活中,每看到一则招聘启事,都会有学历的要求。学历和才能并不完全等同,但是在绝大多数人身上,学历仍是一个人受教育程度的表象特征。

教育上的成功与社会阶层的提升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人曾做过一次访问,凡是已使社会阶层超过他们父母所属社会阶层的人都觉得,教育是改变社会阶层的主要方式,只有流行音乐或财富拓展这一类专业不需要正规教育。一个父母为工人阶级的大学生,差不多都免不了会转入另一个社会阶层:这个转变和进入虽然要关闭一些门,但也为失业机会开放了另一片天地。

在这一次访问中,有几位被采访对象生长于工人家庭,他们从十六岁时就开始做蓝领工作,后来他们为了求取进步,二十多岁就开始预想未来失业发展的可能。他们由此发现,花部分时间再接受教育是一种必要的辅助,所以他们便利用晚上的时间去当地的技术学院读书。

教育是一种工具,能够帮助人们突显于庸碌的同事之上。

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的社会,是一个崇尚竞争和自由发展的社会。竞争和发展,靠的是才能,才能从什么地方来,答案很显然,才能来自教育。现实生活中,用人单位拒绝未达到某一教育水准的人,这样的事例早已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

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深受正规教育或专业训练的影响,不过,有时候一个人的自我拓展和非正规的学习也非常重要,也能对他的事业成功取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这是因为一个人的自我拓展和非正规的学习,同样会发展他的才能。

目前担任某文艺杂志编辑的乔治先生,原本是数学系毕业的,他之所以能胜任这项和数学并无关系的工作,是因为他在学校曾编辑过学生报刊,毕业后,他在娱乐活动方面的出色表现,给传播界留下的印象要比他的数学学位深刻得多。

对于乔治在编辑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功,同样是由于他所接受教育的缘故。教育包括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的教育包括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正规教育通常指学校教育,非正规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则很多,比如自学。现在就有许多人由于种种原因,所接受的正规教育不能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通过自学,他的才能得以扩展,同样满足了个人的发展需要。

英国有位知名律师沃森,他专为工伤致残人员打官司。他在事业上的成功,就是得益于自学。沃森接受正规教育的程度很低,后来参军、退伍,退伍后他进了一家工厂,在这期间,他通过自学,获得了律师资格证书。

沃森开办了一家律师事务所,连续几次为因工伤致残的下层劳动者打赢得了官司。沃森在律师行业所取得的成功,并不是得益于他所接受的正规教育,而是得益于他的勤奋自学,得益于他所接受的非正规教育。

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一个人所受的教育的的确确多方面影响着他的事业。例如有些人拥有的技术已经过时,或者过于专业,结果因为市场对他们的专业才能需求日渐减少,他们在事业上的处境就较为不利了。

前不久失业的威尔,曾是一家工厂的制图员,由于该厂引进了电脑设计设备,威尔的工作量便减少了一半,但是威尔聪明地用这段时间去学习,提升他的技巧,以便下一次有机会重新上岗就业。

其实,很少有人能了解教育好比是放射线,也有半衰期。但是,教育又不完全同于放射线,这是因为教育原有资格的价值衰退,完全取决于社会环境和技术发展程度。美国的一位电子专家曾说:“我的电子技术只要过几个月就会过时,而不是几年,所以,跟上时代变成了我的主要任务。人一过四十岁,真的会不知道如何继续当电子专家。”

这位电子专家道破了重要的一点,一个人即使通过教育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现状和社会阶层,但还是应该有危机感,应该不断地接受继续教育。最后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教育程度本身虽然不可或缺,但对投入大多数的事业而言,却未尽然。用人单位对录用者个人能做什么比较感兴趣,而不只是注意他们所具备的教育程度,也就是他们的学历感兴趣。

一般来说,他们要找的人既是受过正规教育的人,又是具备某些没有固定规范的个人发展潜力的人。所以,有几位被访问者曾谈到自己的天性,认识自己的欲望,发挥自己所长的重要性。

三、人生的局限与无限

在“社会阶层容许变动”中,我们谈到了提升社会阶层不可或缺的手段是接受教育。对于教育和择业的关系,已经谈及了很多。在这一节,我们再探讨其它一些对于择业构成局限的因素。

先谈谈性别因素。在现代社会,虽然男女平等的观念已普遍为人所接受,但是不可否认,在择业的束缚方面,性别因素仍然在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

在工作上,明显的性别因素还是存在的。例如国家鼓励女性从事科研项目,但是在学校,女性多半还是避免研读科学科目,只愿意在未来的事业上从事辅助角色。此外,有的女性为了养育小孩还会放弃自己的事业。因为这样一些原因,女性所获得的收入和地位,和男性比较起来,总是比较低的。

在此可以以一九八四年的英国为例,当时英国女性的年工资只有男性的74%。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因为在传统上,开创事业一直是男性为主。同样是一份来自英国的数据说明了这一问题。一九八二年的英国女性就业人口只占40%,而其中6%的人所做的不外乎文书、福利以及教育的工作。

对于女性和男性,他们的工作心态究竟怎样了。在美国,曾有社会学家做过一项“立契蒙调查”,这项调查中被调查的女性对象对于事业有如下的看法:

女性比较不考虑“事业”,比较倾向于“找工作”。

女性缺少个人发展和自我的决断才能,是她们获得事业成功的基本障碍。

想对提高人类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即意味着女性需要准备减少自我的扩充,而去顾及别人的幸福。

因扮演家庭和工作角色而产生的问题不少,有时候,问题足以压倒人。

孤立和高度的挫折感,在女性中比较常见。

单纯追求权力者,仅见于极少数女性。

家庭主妇和母亲的角色不受社会赞赏,这表示,选择扮演这两种角色的女性,会觉得自己属于较低层次。

尽管面临着这么多社会上及传统上的不利,不过找工作,或拥有事业的女性人口,已经在逐渐增加。但是这些女性人口和男性人口比较起来,仍是属于小的群体。一九八五年,英国管理研究院的院士中,女性只占2·4%。当然,这并不是说女性没有这个工作才能,出现这种现状,传统观念给当代人的束缚现今犹在。

传统的观念以为,男人只要有卓著的事业就是最幸福的。因此,男性可以把很少的精力或不把精力放在家务和家庭上。这一点,对于女性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在西方,有些女权运动者为此感到愤慨,在她们看来,女性的事业同样和男性的事业一样,比家庭更为重要。但是,这种女性毕竟还是少数,大多数女性还是把家庭责任放在首位。

其实,所谓绝对的成功是没有的。一个人对于成功的评判,全得看他的需要与希望而定。从这一点出发,男性和女性事业间的不平等,可以用两个方法加以判断:一是把这种不平等当做是生理上的差异所致,从而完全接受;另一种是把这看作是历史的不公正的产物,以过时来看待它。

现代心理学家一直在争议一个问题,那就是两性间的态度、价值、行为和需要的差异,究竟是源自于基本的生理差异还是源自于社会环境。

心理学家争论的这个问题很重要,假如相信两性基本上相同,那么一个人的性别就不会影响他选择事业的机会,反之,如果一个人相信两性间真有很大的差异,那么,不管是男性或女性,其所具备的不同天性,都会反应在事业上。

法国有一位过去曾是著名女权运动者曾这样发表过她的观点:“我跟每个人一样,一直受到善意的宣传影响,所有的人都告诉我,当一个女人应该怎样去想,如何去感觉。我自己就曾是一个女权运动者,并且不断地花费时间和许多大嗓门、但很友善的女性讨论,我们一起讨论我们共同的不幸。不过,现在我不空谈理论了,我终于明白,当一个女人,只是我作为一个人的一部分。所以,在女权运动的群体里当一名战士,是愚蠢而有破坏性的行为。”

在此,我们不对女权运动本身作任何评论,不过,通过女权运动这一社会现象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性别问题对事业的挑战特别具有挑战意味。男人觉得他们很难充分把时间分配到工作、家庭和休息三方面;女性则在家务需求和工作需求的协调方面感到困扰。凡是在这两方面能找到平衡的人,似乎都做到了以下几点:

重视内心指导。

欣然体验做一个男人或女人。

对长期负担甚于承诺。

避免受社会风尚所左右。

就其需要希望和需要寻求深度满足。

承认自己需要依赖别人。

事实上很少人能够完全漠视性别问题——用人单位在用人态度上通常歧视女性,并且在行动上,男性雇员也歧视女性。每个人都必须找出自己的欲望,以便充分发挥自己的性别特色,并使自己获取事业上的成功。

择业的局限性还表现一个人的年龄上。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杰出的人物之外,每个从业者都受到年龄的限制。

一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上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步学习、操作和休闲。这三个阶段没有真正的前后之分,从某些角度来说,把这三个阶段融合起来,反而更为客观。事实上,有少数人是在一般认定从事事业的年龄之后,才开始事业的重要阶段。

曾任英国首相的邱吉尔,他四十岁之后才开始把绘画当做有益的消遣。曾任美国总统的里根是七十岁后才当上美国总统的。

当然这两位是特殊事例,一般的情况下,大多数人还是不能和他们相提并论。岁月就好比是金钱投资,所以每个不珍惜时光的人,都应该扪心自问:“我的时间应该怎样投资,才能获得最大的回报。”年龄对于年长的人来说,越加显得重要;而对于高龄人来说,年龄就是最最重要的因素了。

有一位目睹过不少拓展事业的事例的老人说:“年龄是一切。”在大部分正式的事业中,一个人怎样获得机遇,就要看这个人能否投入、能否突破。这就好比站在移动的通道上,你可以一下一下移动,但当你再回头时,机会已经跑掉了。你如果幸运,得以看见一个新机会,但机会终究会终结。这一番表述可能比较抽象,这里可以用一个医学上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一个人到了中年,实在不可能再接受训练成为一名医生——除非他已有了若干医学背景。

四、人生的最关键时刻

人生的最关键时刻究竟是什么时候,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先让我们来看一则故事:,美国企业界巨头——洛克菲勒家族迎来了它的第三代成员,作为父亲,他是怎样教育儿女的?小约翰·戴·洛克菲勒是一位注重父亲责任和特权的人。他的一个朋友曾警告说:“任何人若有你这样多的钱财和五个儿子,就有权利指望家里至少有四只黑羊(暗指败家子)”。小约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自己承认,几乎没有一天,他和洛克菲勒夫人不在儿女如何成型的问题上担心受怕。说到底,他们是第三代洛克菲勒,当时流行的格言是:“富到穷,三代中”。在另一意义上,他觉得这是真正考验自己的才能之处。在培养儿女,尤其是培养五个儿子方面,将更多地依赖他作为父亲的作用,当然还有爱妻阿比的协助和合作。宗教感渗透着洛克菲勒一家的日常气氛。不论住在纽约市的五十四街,或者周末和假日住在波坎铁柯山,也不论去缅因州度夏,这个家庭总少不了晨祷、礼拜。主日是每一个人:父母、儿女和家务助手都遵奉的休息日和精神交流的日子。直到纳尔逊长到十几岁,父亲从来不放松种种规矩,主日禁止娱乐消遣,尤其禁止打网球。浸礼会教派所禁止的吸烟、饮酒和其他一切罪恶,在洛克菲勒家庭里是严行禁止的。从学习听懂别人说话的时候起,对经就成为男孩生活的一部分。父亲爱他们,孩子们是决无怀疑的。圣经教训他们,“对主所爱的人,你纠正他;加工厂甚至像父亲对自己所喜欢的儿子一样。”几乎没有一天父亲没有“纠正”他们的机会。眼睛沿餐桌一扫,尖叫一声谁的名字,通常就足以制止犯错误的人。但是最重要的,父亲每一次谴责都是必须要记住的事情。洛克菲勒先生认为,当父亲的任务是花尽量多的时间教训他们,始终作为一位父亲,决不作为一个相互平等的人或一个伙伴。对每一个儿女,在他们七八岁时,依其成熟程度而定,灌输金钱这一主题。你自己掌握的钱,随你的意愿去处理。但是金钱并不仅仅意味着立即花用的东西。假使你要一样比你一周津贴还贵的特殊东西,你必须节约到有足够的钱去买这件特殊东西。所以你不得不节省一些津贴。但那时候若有人比你更需要这笔钱时,你还必须施舍这些钱。洛家的津贴开始是每周三角。他让每一个儿女知道,他指望在这三角钱中他(或她)要“既花用又储蓄和施舍”。多少呢?虽不强迫你这样做,却暗示你每周储蓄一角,捐给教堂一角,花用一角。还有一个附带条件。

因为金钱实际上只是一项工具,能够用它做许多事,能用得适当,也可用得不适当。父亲每周检查,看巴布斯、约翰或纳尔逊在如何处理钱。因此,每个孩子在领到津贴的同时还会得到一个小帐本,他们必须在这上面记载自己是怎样处理津贴的。每分钟都必须说出用途和写明日期,每项开支都必须作出解释,如果帐目记得好,就能指望增加他们的津贴。津贴随年龄而增加:十一二岁时每周约一元,十五岁时二元上下。可是在一元这条线上,父亲就指望每个孩子能对处理津贴交待清楚。因此实行奖惩制度。如果记帐正确,处理得当,下周的津贴就增为一元零五分,而且以后每周五分。否则,津贴就相应下降为九角五分,随后九角和八角五分。每星期六早餐之后,每个孩子——巴布斯、约翰、纳尔逊、劳伦斯、温斯洛普和戴维——一个一个排队走进父亲的办公室,接着就严格核对帐目和发放下周的津贴。从童年时代到离家上大学,津贴一笔接一笔,帐本一本接一本连下去,一直继续到参加工作,挣得收入为止。只要他们接受父亲的钱,他们就得载明用途。例如,给过纳尔逊一笔数目很大的结婚礼金去周游世界,可是他必须同时携带一本黑色小帐本。洛克菲勒家的儿女必然懂得金钱的价值。从一开始。他们的津贴就比他们当时需要的少。蓄意使他们处于经济压力之下。获取更多钱的唯一方法是挣得这笔钱。家庭杂务总是有的,波坎铁柯山的庄园和缅因州的产业上有许多事可干:逮到走廊上的苍蝇每一百只可得一角钱,捉住阁楼上的耗子每只可得五分钱,背柴火、剁柴火和拔草都可以得到钱。家庭杂务决不是逼着他们干的。经济压力起着充分的作用。纳尔逊和劳伦斯,当时一个九岁,一个七岁,就乐于取得擦全家皮鞋的特许权:皮鞋每双五分,长统靴每双一角。小洛克菲勒在看到孩子们做家务挣钱时是非常高兴的。

这表明他的孩子在发展一种自给自足的观念。他特别要求他们干并不喜欢的事情。他相信,那有助于训练一个人妥善处理生活中困难的意志和决心。“今天许多孩子有一种倾向,循着最容易的路走,走阻力最小的路线。可是人们不可能完全过这样的生活。孩子以后怎么能知道如何避免做不应当做的事?一个混乱的头脑是未经训练的头脑。”他坚信这一点。当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物资不足和定量供应的时候,洛克菲勒家就转向战时经济。所有的孩子都忘不掉厨房里的那排玻璃杯,这些玻璃杯上面小心地贴着每个人的名字,里面装着他这一周的配给糖。必须为孩子们烤一块蛋糕或甜馅饼的时候,就从他们各人的玻璃杯里取出等量的食糖干这件联合事业。他们的父母对配给制是十分严格的:国家制定的限额必须由全体人民分担。对于到星期四就已经用完食糖配额的人,毫无例外地须等到下星期一再分。那年在波坎铁柯山,孩子们开始办“胜利”菜园,种莴苣、黄瓜、西葫芦和南瓜。戴维还太小不能参加,可是其他孩子都因出售自己的产品而感到极大的喜悦。小约翰按时价向六岁的温斯洛普买他种的南瓜,但是三个大男孩却把他们的产品用儿童车推到市场上去,卖给当地的食品杂货店。胜利菜园经营了两年,随后纳尔逊和劳伦斯分出去经营获利更多的养兔事业。他们买进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的“兔妈妈和兔爸爸”,把它们繁殖的后代卖给研究所,获取他们所认为的“净利”。自给自足是父母训练孩子们的目标。孩子们懂得了怎样为自己做一些事。诸如,教每个孩子怎样整理出门用的旅行箱,怎样折叠裤子和上衣使它们不出现皱纹。教男孩们缝补衣服,而且是父亲教。这样,他们长大后就会相信烹调和缝纫之类的事不一定仅是妇女的工作。这些家教将会留在他们心里。在几乎半个世纪之后,在竞选美国总统时,纳尔逊竟使坐在他竞选飞机里的工作人员大吃一惊,当时他裤子的后缝裂开了。这位家财亿万、争取共和党提名为总统候选人的人物,旅行针线包里找出针线,自己动手缝补裤子。男孩们长大到虽以处理照相机时,父亲就和他们订下合同:凡是他们照每张好照片,他都将付给胶卷钱和冲洗费。发现父亲喜爱和收买风景照片后,孩子们就开始在森林里学习拍摄照片。父亲解释他曾怎样安排在波坎铁柯山和海豹港产业的小径上散步、骑马和赶车。目的在于维护四周环境的自然美,尽可能少更动上帝的构图,铺设一条小径或大道,让观赏者看到他四周最美的景色。再往后,当男孩们长得更大时,简单的远足扩大为深入原始森林的背包旅行,一口气走四五昼夜。孩子们学会了扎营和自卫的本领。进而开始吸收父亲对大自然的深厚持久的爱。岁月流逝,孩子们都长大成人了。事后看来,洛克菲勒第三代在各方面都继承到了比金钱更多的东西。依赖心理是每个人获得幸福与成功的大敌,试想如果一个人遇事就去找别人拿主意,而不是独立自主地去发展自己的事业,那么成功的希望就会非常渺茫,因为别人不会永远帮助你。真正生活的实质在于独立。或许你非常害怕冲出依赖关系,但如果问问你在精神上依赖的那些人,就会惊奇地发现,他们最钦佩的,正是那些敢于独立思考、独立行事的人。你要是独立了,别人就会尊重你,特别是那些拚命要支配你的人会更敬佩你。依赖关系好比鸟巢,在这里哺育雏鸟再好不过。不过,鸟儿大了总要飞走,而飞离鸟巢去独立生活才是真正美好的。不仅飞走的小鸟会幸福,看着它飞去的母亲也会感到幸福。

一口气读完这个故事,你一定已经明白,人生的最关键时刻究竟在哪里了。

歌德有一句流传甚广的名言:“一个人,即使驾着的是一叶脆弱的小舟,但只要舵掌握在他的手中,他就不会被任何波波涛摆布,而有选择方向的主见。”唯有如此,才能以坚定、自信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掌握住生命之舵。这段话揭示了人生的成功真谛。一个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气馁、不自暴自弃,源于其内在的力量——完美的精神内核在发光。

荷兰的一位诺贝尔获得者,著名的物理学家海克幼年时对科学实验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为此,家里专门腾出一层阁楼,让小海克把它建成了“天文台”和“实验室”,小海克被自己的这一席天地迷住了,成天钻在里边不出来,可是有一天竟闯下了大祸,做实验时,由于不小心燃起了火,被大风一吹,将整幢楼烧掉了一半。这可把小海克吓坏了,他自知为此肯定要受罚,就逃出了家门,整夜不回家。后来,母亲好不容易才在一个田野的小草垛里找到了他。母亲不但没有责怪他,还对他说:“为了研究科学,你就是把家里的宅子全拆了,把田地全毁了,我们也决不会埋怨你!”

这番鼓励非同小可,它在一生中一直激励着海克去奋斗,当他在事业上遇到困难时,母亲对他的鼓励就会回响耳边,让他重新树立起信心,去战胜困难!

人生的最关键时刻,来自他生长的那个环境、教育环境等等。这些环境,有一些是可以改变的,有一些则是难以改变的。

我们可以把人生的最关键时刻的重要性比作旅行者决定怎样去做一次旅行,第一个最重要的选择是要搭乘飞机、火车、轮船还是自己开车,或骑山地车呢?在旅行者决定了选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之后,接下来就不用再做什么重大的决策了,一切的细节全包括在第一个决策里。如果是选择骑山地车,同时便决定了是否要带睡袋;如果是决定搭乘飞机,那么就要决定搭乘那班飞机。

由此可见,旅行方式一旦决定,其它的则都变成细节问题而已。国外有的研究机构,把人生和事业的抉择点分为八个方面。

第一、你上学时擅长什么学科?

这一抉择点从年龄上来考查一个人从出生到十六岁的时间段。

有的人的事业道路开始得很早,甚至在出生以前就开始了。小孩在学习时,所专长的科目无疑会引导他走向自己的事业生涯。

这种例子很普遍,比如,不擅长于科学的学生,长大后很少从事技术性职业。

一个人接受怎样的训练,将会影响他的人生态度以及问题思考的方式。这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一个人的事业基础,早在他成熟之前就已经奠定了。

基础奠定后,一个人就要开始计划未来。比如一个人很小的时候,就要立志当作家,像这样的梦想,要想成为现实,就必须转化为有效的选择方式。

此外,一个人日后的工作态度和习惯,也都是在这个时候建立的。

第二、资格够了吗?

这一抉择点从年龄上来考查一个人从十六岁到二十岁的年龄段。

一个人在他接受完基础教育后(其时大致为十六岁),有的年轻人可能到超级市场当售货员去了;有的年轻人则有可能继续投入到另一阶段的教育;还有一些人可能会结婚生子;而有一些讲究实际利益的人可能会去当学徒,多掌握一门生存的技能。

处在这个青少年后期的阶段中,年轻人会发现自己的兴趣、趋向、才能和短处;他们往往认识一些拥有事业,而且也喜欢那些事业的人,他们会以这些人为榜样。

不论在哪个国家,处在这一年龄阶段的人,大部分有爱好“追星”的习惯,他们对于“星们”的追求简直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那些“星们”就是他们心目中的榜样人物。

对于这一年龄阶段孩子,他们的家长总是苦口婆心地教导他们要保持一定的成绩水准,这样,他们在未来社会才有充分地选择工作的机会。

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假期的工读和非全天的工作,可以为他们提供有益的工作经验。

第三、选择什么样的机构或单位?

这一抉择点从年龄上来考查一个人从十六岁到二十三岁的年龄段。

年轻人早晚要离开学校加入某一机构或组织工作,至少在程序上一定如此。

今天,失业扼杀了许多甚至尚未开始的事业。寻找一个工作是关键大事,年轻人应该学会勘察市场、求职、面试的技巧。不是所有职业都能使人有所发展、有所进步,年轻人应该学会根据职业的性质,区别不同职业的差异。

成为机构的一员,是投入社会的一项重要的桥梁。年轻人必须吸收新的期望、习惯、传统以及团体中的尊卑秩序,努力谋求他人的接纳。此外,他们必须学会一般的规矩,以求受人赏识,而被提拔至更有权、有更多回报的高层职位。

第四、择业的目标有多高?

这一抉择点从年龄上来考查一个人从十六岁到三十岁的年龄阶段。

一个人事业的基础通常在三十岁以前便已经奠定稳固,所以,他决定自己的事业要达到何种程度的进展,他就必须自问:“我希望我的工作生涯有多长?”

想要创立一番事业的人,就必须在工作生涯的头一阶段内获致必要的技巧和资格。从心理方面来说,这个阶段的特征是自信的成长。十年一无所成,必然会产生挫败感,而获取广泛经验的最佳时机,是在担负家庭或其他妨碍前进的负担之前。

渐渐地熟悉工作给人带来的不适应,渐渐地适应新的纪律、新的要求、这个过程就是一种训练。许多年轻人觉得自己所学的太博太广,这并不是好现象,这种人必须去专注学习某种才能。

此外,与上司保持良好的关系也特别重要。在渐渐体验机构或单位的生活之后,受训练的人便需要对该机构做有效的贡献,同事也是开始营建一条工作纪录的轨迹。

第五、工作中各种生活平衡吗?

这一抉择点从年龄上来考查一个人从三十至四十岁的年龄阶段。

一个人到了三十、四十岁,事业的形态大体已经建立,同时也有了它的事业方向。例如,超级市场的供货人员,常常会感到受该职业的局限越来越大。但是,该超级市场的其他人员,如主管人员则会因为不断地接受挑战,而获得新的才能。

一个人到他的事业稳固之后,他通常也已经发展出了独立的个人生活,家庭和家人对他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这时,他们比较为难的是时间的分配问题。

这段时期,表现最重要的是,所负担的责任会越来越重,并需要用特殊的才能和技巧才能解决好这一问题。另外,在工作上,他又要费尽心思改进工作成效。

担任高级角色的人,必须在通才或专才的事业方面作一个选择,这个选择过程若能引起当权者的注意很重要。这样,在与周围的人比较起来差异会日益明显,他们会知道怎样去处理好各种复杂的问题。

第六、是否要重定工作方向?

这一抉择点从年龄上来考查为一个人从三十八岁至四十五岁的年龄阶段。

一个人到了四十岁的时候,他的事业生涯已经过半。这个时候,他有许多经验可以回顾。在这个中年时期,主要的疑问是:“接下去的岁月准备做些什么?”

有的人需要重新去衡量他的事业,重新做出决定。这一结果有时候会产生巨变。这当中,常会有新的成长机会,但是也有可能反而退化。譬如,隐约知道事业到了高峰,接着也许慢慢滑落,甚至急转直下。

四十岁给人的影响一直不好,在国外,有“中年危机”的说法。人到中年,各种生活的压力都向他压来,所以大家认为这是个体验“中年危机”的时期。这个阶段会刺激人重新估定生活生活和工作的各个层面,许多人会因此发现生命中另一层新的严肃的意义,但在心理方面,却也会理解到人生的有限。

这时,对于“你就是你”的意义会日益领悟,但从这个领会中可流露出深度的自信。

走到这个时期的人,必须依据当时的实际情况重定事业的目标,他们渐渐要面对有才干的年轻人。这时,更换工作比较难,因为,未来的用人单位,通常不会给年龄大的人机会,光是看你的年龄,就把他们给刷掉了。

第七、如何贡献?

这一抉择点从年龄上考查一个人从四十岁到六十岁的年龄阶段。

经过事业中期那种重定方向的混乱之后,是一个颇为安宁的时期。原则和价值对这个时期的人比较重要,而乐于发展别人的才能,但是他们也可能继续求取新的才能。这个阶段的人,常需要对政治性质做个判断,这个评判或许包括价值和政策的困难抉择。

此外,他们也应该考虑到长期的发展范围。

事业上不成功的人,到这个阶段就要面临迥然不同的调整,他们不得不忍受这种调整,说不定这个时候,还会把工作看成一种监禁,所以,寻找自我满足的嗜好很重要。凡是事业得不到满足的人,都会发现这个时期是个危险的时期,因为这个时期太容易退化而不能前进。

第八、如何退出?

这一抉择点从年龄上考查一个人从五十五岁到七十岁的年龄阶段。

一个人中老年期面临的问题是:“我如何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准备退出工作?”许多人都接纳退休的观念。退休,是一个人人生的转折点。

这时,有些选择被封闭了,而有些选择却开始开放,理智的决定可以给个人带来更大的利益。

走到这个阶段的人会发现,他们的生活已经较少受儿女的需求以及工作压力所左右,他们往往有时间沉思或做出其它追求。

在实际方面,这时期的人必须决定钱财、住房、退休等问题。他们可能做的另一件事是,比以前更投入地方社区方面的活动。

曾经活跃、专注事业的人,可能很难接受权威、责任以及影响力的锐减,他们的才能也可能因身体的衰退或学识跟不上科技而减弱。退休对他们的自我看法会造成威胁,退休的人的地位已经不如一名在职的高层人士,他们很难找到展现才能和精力的突破口。

同类推荐
  • 青年创业课:三年之内成为富翁的人脉经营

    青年创业课:三年之内成为富翁的人脉经营

    培养自己的人脉圈,找出自己人脉关系中的贵人,向他们借力,就能大大加快自己积累财富的速度;人脉中也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潜规则,只有善于思考,提高警惕,才能避开雷区,在经营人脉的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内容环环相扣,实用性强,希望大家在认识到人脉的重要性的同时,学到成功经营人脉的策略和具体方法。
  • 工作有方法:年轻人要掌握的101个业绩倍增法则

    工作有方法:年轻人要掌握的101个业绩倍增法则

    本书《工作有方法——年轻人要掌握的101个业绩倍增法则》,从计划、执行、时间、整理和简化、人际关系、心理建设、听、说、读、写、衣、食与行等角度,为你列出了最终的参考方向与解决方案。
  • 提高为人处事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提高为人处事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为人处事很重要,这一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问题是如何才能提高为人处世的水平,让为人处世的能力,真正成为搭上人生顺风车的助力。不管你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人,都应该拿出一副低调的处世姿态。以此为原则决定处事方式的取舍,可以避开许多不必要的人生障碍,人生的路会因此顺畅许多。
  • 有一种感动让你泪流满面

    有一种感动让你泪流满面

    为了给朋友们一个寄托情感和心灵之所,我们特意选编了几十篇感人的美文故事,这其中有震撼人心的人间真爱;有感人至深的师生情谊;有揭示人性的善良之美;有净化心灵的童真童趣……这些真挚的情感,总能给人最强烈的震撼;这些动人的故事,总能让人潸然泪下。在感受真情挚爱的同时,本书也会让你领略到一种清新的异国风情,书中的几十篇译文来自世界各地。这些作者身份不同、立场不同、角度不同,但那些发自肺腑的感言却把大家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是指引人生方向的世界经典老书,提升人生价值改变人生命运的永恒成功励志经典。没有谁能避免是天生的普通人,也没有任何人天生就是平庸之辈。《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告诉我们永恒的处世之道,她激发我们成功的潜能,使我们在成功之路上如得神助!
热门推荐
  • 神皇

    神皇

    看主角历尽千险,奇遇连连,在机缘巧合中,能否达到……
  • 22岁以后不可不知生存智慧

    22岁以后不可不知生存智慧

    22岁恰是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的年龄;22岁,恰是涉世未深、阅历不足的阶段。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社会、立足社会?怎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融入职场、决胜职场?怎样才能以最佳的姿态经营人生、开创人生?答案就是要有生存智慧!所谓生存智慧,是指以怎样的心态修身,以怎样的方式处世。本书围绕每个初入社会的年轻人都可能会遇到的诸多问题展开分析,同时以一些名人或者成功者的相关经历及众多普通人在职场或交际场上的相关的经历为论据,让年轻人看到生存智慧在二十几岁这个人生真正的起始阶段所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也让年轻人真正学会修身养性,学会人机博弈,学会职场生存智慧等。
  • 烽燧

    烽燧

    被迫结束电子竞技生涯的他,带着五个DOTA英雄的能力,重生在了另一个位面。地狱领主的强悍肉搏、骷髅射手的精湛箭术、恶魔巫师与受折磨灵魂的毁灭性魔法,以及影魔诡异而致命的能量操控。这一世,他注定不凡。“田间荒,民死路边;苍生劫,英雄拔剑;定天下,烽燧台歇;不复见,十里狼烟。”———叶岩·信德维拉
  • 盛唐缔造者

    盛唐缔造者

    那夜,血染红玄武城门,李二浑身杀气,誓夺帝位!那夜,神秘的系统,带着王林,关上历史的大门!缔造万年盛唐,王林愿意作历史长河最粗的那根白骨……
  • 童尸

    童尸

    你知道鬼是什么吗?当你独自一人睡在房间里,抬头看到窗帘上印着巨大的魔影;当你在洗澡时,老觉得有一双绿色的眼睛在背后盯着你看;当你走早夜路上,老感到有脚步声追随在你身后,可回头却什么都没有……这时候你会怎么样?是不是心惊肉跳之后发现只不过是虚惊一场?因此我得出答案,鬼就在你心中!
  • 细节改变历史(清·清风浊梦)

    细节改变历史(清·清风浊梦)

    历史很神奇。翻开史书,风云激荡,骇浪惊涛。是什么在主宰着沉浮?当我们看到一个盖世英雄喋血沙场,战局就此扭转,大势就此变幻;当我们看到一个周密的谋划,因为偶然疏漏,功败垂成。在扼腕叹息之余,我们难免会想到,假如……
  • 世界经典怪诞神话故事

    世界经典怪诞神话故事

    本书为教学课外辅助读物。补充学生课外知识,选取一些中外经典名著供青少年课外阅读。本册选取世界经典神话故事作为经典主题。
  • 弑天道帝

    弑天道帝

    灵武元年,太空中坠落了天地法则幻化成的天石,炼化天石的武者,就可以得到特殊体质而成为‘神体者’。炼化天石获得‘不朽仙体’的不死人林乱,飞升异界,斩灭三千荆棘,斗破亿万星河,揽六界神女、魔女、妖女,诛八荒鬼灵、妖邪、神佛,踏碎九天,放肆桀骜,帝临寰宇,成就无上道帝巅峰。
  • 走在阴阳路

    走在阴阳路

    主角莫棋因为在爷爷的房间中发现一本神秘的古书,从此便走在上了阴阳先生的道路。当莫棋遇见奇葩的西门建仁又会惹出何等的笑料呢?鬼怪事件奇出不穷,人鬼恋?僵尸情?天地人三书,轩辕剑。这一切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 四国演义

    四国演义

    美国经济的起飞并非历史的偶然。安德鲁·卡内基、约翰·洛克菲勒、杰伊·古尔德和摩根四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商界人物引导美国创造了无可比拟的财富和惊人的生产力,并成为全世界的统领者。他们是19世纪美国经济迅猛增长时期站在幕后的大亨,而正是这一时期使美国在日后成为了这个星球上最富有、最具创造力、生产力水平最高的国家。这四位巨人既充满魅力又各有缺点,通过生动而引人入胜的描述,作者莫里斯向我们展示了他们怎样把美国这个新兴而又渴望财富的国家变成了一个世界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