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21200000022

第22章 五十年的师生情

几个小学六年级的同班同学和一位仅教过他们一年政治课的老师之间的师生情谊,保持了整整五十年,而且还正向下个世纪延续着。这也许算是个小小的奇迹吧!

正月初一凌晨,江雪辰从沈阳来电话,告诉我不要给杨敬纯老师电话拜年,更不要去看她。她现在心脑血管梗塞发作,正静卧治疗,经受不住兴奋刺激。七十五岁的老人了,又一生坎坷,多灾多难,她能熬过去吗?我甚为焦急和忧虑。五月一日雪辰又来电话,说杨老师的病情大有好转,已能下床在室内活动了,沈阳的几个同学已约定,5月6日去看望她。问我前列腺切除后,身体恢复情况,能否如约前往。我连忙说:“我一定去,一定去!”

我们和杨老师的师生情是从沈阳刚刚解放开始的。1949年春季一开学,我们就读的西塔小学来了一位一身女八路装束的青年教师——杨敬纯,立即成为全校的新闻人物,在广大师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杨老师担任我们六年级的政治课,和她的接触自然也就多了起来,我开始和共产党员有了交往。她那朴实无华、娓娓动听的教学风格,谆谆言语,由浅入深的教学艺术;她那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师长形象,立即受到了同学们的尊重和信任,尤其是她给我们讲了那么多有关共产党是干什么的,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的革命道路,讲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赵一曼、夏红秋等抗联烈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她那人格的魅力和革命者的风范,磁石般地吸引着我们。我和雪辰、侯振声、黄士信等同学,开始常到她家里去,谈这谈那,她则向我们谈人生,谈理想,鼓励我们读高中、上大学。我们师生之间的情结,就这样开始凝聚了。

1950年初,杨老师调到府北小学任校长,我们也分别上了初中后,还依然常去她家谈心。年末,我和侯振声被批准参军后,她带领几名同学,在北市场一家相馆拍了一张为我俩送别的照片(这张相片虽然已经发黄了,可至今我仍然珍藏着),对她当时喜忧参半的复杂感情,四个月后我才理解。

1951年3月,在我与侯振声即将入朝参战之时,并未将此事告诉杨老师和雪辰,直到入朝后的四月,我才给他们写第一封信。而这第一封信就向他们报告了侯振声同学在入朝后的第十七天,即四月十日就已牺牲的不幸消息。

1953年12月20日。我因公回国,顺便请几天假回家探亲,晚上!雪辰陪我去看望杨老师,他告诉我说,杨老师现在是文庙小学校长。她拒绝了好几位厅局级老干部的追求,和一位某大学历史系毕业,现在是市三十中学历史教师戴舒荫结婚了,就住在文庙小学。我对杨老师这种不慕荣利、不攀附权贵,愿与知识分子结为终身伴侣的操守与志趣,一股无限敬佩之情,从内心深处油然而生。可谁又能料到,正是她这一令我赞叹不已的操守与志趣,造成了她大半生的不幸。

雪辰进屋就喊上了:“杨老师,你看谁来了,”我在门口整理一下军容,也跟着进去了。先给戴老师敬礼,给杨老师敬完礼后,她才认出我来,一把抱住我就哭了起来,边抽泣边喃喃地说:“就回来一个,就回来一个……”我来看望她,固然使她惊喜,但更多的是因为再也见不到侯振声同学而悲伤。她给我摘下军帽,抚摸着我佩带的短枪,仔细端详着我,又破涕为笑了。瞅着戴老师颇为骄傲地说:“你看我的学生多英武啊!”我向他们讲述了侯振声牺牲的情况和我所知道的朝鲜战争大概情况。这些话题差不多了,戴老师才有机会和我说话:“听杨老师说你很喜欢文学和历史,在战场上仍不忘读书学习,这很好。但首先你要读懂、读通、背会这本书。”说着从书柜里抽出系列本的《共产党宣言》递给我,并接着说:“不读这本书,你就不懂中国革命,不知道为什么喊毛主席万岁……”正是遵从戴老师的教诲,我才开始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从文庙小学出来,已是午夜时分,雪下得更大了。

从此之后,我每次回国,都要到杨老师任校长的同泽二校、三十中学新住所去看望杨、戴二位老师。1957年8月,我回国休假,到家的第二天,从小西门上车,去三十中学杨老师家。车到一经街,我从后边看见杨老师从中门上车,我边喊杨老师边向前挤。不料想杨老师神色惶恐地扭过头去,根本不想理我,刹那间我蒙了,不知所措。到桂林街车站,她回头看看我,点点头就下车了。我下车跟在她身后,来到三十中学校门口对面的一小片树林里,待我走近向她行礼后,她流着眼泪对我说:“戴老师已被打成‘右派’了,为了不株连你们,今后不准给我写信、打电话,更不准再来看我,别为我担心……”还没等我醒过神来,她双手掩面,跑进校门去了。我呆呆地怔在那里,不知该如何是好。真不明白,一个要求我背诵《共产党宣言》、读马列主义的人,怎会成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呢!在这种情况下,杨老师还在关心爱护着她的学生。她那失神的目光,消瘦、苍白的脸颊,跑去的背影,都已镌刻在我的心中……

1958年夏,我从朝鲜复原回到沈阳。雪辰陪我到大南门外杨老师家里去看望她。向她详细汇报了我决定复员的原因和经过。杨老师说:“一个有家庭历史问题的军官,早点回来也好。”她告诉我说:“戴老师被定为‘极右’正在凌源劳改队服刑改造。组织上已找我多次谈话,要我站稳立场,与老戴划清界限,断绝关系。可我绝不离婚,我相信老戴绝不是坏人,更不是反革命,我要尽心抚养好两个儿子,等他回来。”我能说什么呢,一和安慰的话语都是多余的。

我被分配到抚顺工作后,从雪辰信中知道,戴舒荫老师于1960年死于劳改队中。后来杨老师也被撤去了校长职务,到聋哑学校当教师。在“文化大革命”中,多次被批斗、劳改,直至被清除出党,就连两个孩子在学校也饱受欺凌。在此期间,我和沈阳的几个同学,还是经常去看她。

1994年4月,雪辰来电话说:“咱们几个都已相继退休了,该和杨老师好好聚一聚了。”我和老伴欣然如约前往沈阳。这下子雪辰家可热闹了,厨房里煎炒烹炸,客厅里谈笑风生。几个小学同学海阔天空地闲聊着。杨老师乐了,大家先是给她鞠躬问好,继而簇拥着、搀扶着进入室内落座。她看看这个,瞅瞅那个,一直乐得合不拢嘴。看来她和戴老师相继平反昭雪后,心灵上的创伤逐渐在愈合,精神状态也很不错。不过,真的能全部愈合吗?想到这里鼻子直发酸,我急忙点支烟,掩饰过去了。

酒菜摆好,人已落座,可就雪辰却并不急于举杯,而是慢腾腾小心翼翼地为每人调制一杯三色鸡尾酒。虽然这既是兴奋激动,也是要在我们师生面前留一手。当然也博得了热烈掌声。话题是从争排引起大开始的。雪辰举杯声明:“我已改为属鸡了,而且是一月生人,有户口本为证”。并对我老伴说:“称呼你三十多年嫂子,你也够本了……”话音未落,雪辰的三个孩子小宾、小萍、小涛不干了,齐声说:“叫易伯母都这么多年了,我们坚决不改!”引起了大家的哄笑。杨老师笑着说:“难怪我儿子对你们这几位舅舅印象非常深刻。”我立即站起来反对:“此言差矣,岂能以年龄大小而乱了辈分。”其他同学也一致反对这一称谓:这已是早就开始争论不休的一笔大糊涂账。

张长春一口就把鸡尾酒干了。说了句:“这酒什么味,不咋的。”然后用手一指我们几个同学说:“看看我们哥几个,没有一个是坐小车级的人物。这都是因为当年杨老师不给讲升官发财之道啊!”刘嘉舜接话:“天天讲为人民服务。”杨老师说:“这样挺好,挺好!”

王之信不紧不慢地说话了:“我说同学们哪!你们还记得不?当年杨老师给咱们上第一堂时,大家鼓掌请她唱一首歌,可她却羞得不得了,竟然面对黑板唱了起来……”我们几个都跟着起哄似的喊道:“记得,记得!”杨老师辩解地说:“你们都是十六七岁的大小伙子,我哪敢面对面地唱……”可王之信不依不饶地又说了句:“我说同学们哪!当年杨老师可是最偏向江雪辰的呀!”我几个同学又是发出了“记得,记得”的喊声。“他没有父亲,生活十分困难,我对他确是关心的多一点……”杨老师边说边给之信夫妇每人挟一只大虾,并接着说道:“哪有算四十多年前老账的,我也偏向你一回,”说完自己也笑了。此时我们杨老师的音容笑貌无不再现了当年的青春活力。我想,我们几个给予杨老师的慰藉与欢乐,在她晚年的精神生活中,是无人能够替代的。

回顾我们与杨老师五十年的师生之情,可以说是诚挚而又纯洁的,丝毫没有功利主义色彩。那么它产生与发展的思想基础又是什么呢?我想原因可能有许多,但有两点也许是重要的:一是她是我们走上革命道路进入社会的引路人;二是我们都是碌碌无为的平民阶层。至于它所反映出的文化内涵,我就更说不清楚了。

五月六日上午,王之信夫妇、张长春夫妇、刘嘉舜、黄士俊、江雪辰和我,今年近七旬的老人,在谈论完今怎样为杨老师过教师节后,一同从雪辰家出来,去看望大病初愈的杨老师,雪辰手捧着缎带字有:“祝杨老师健康长寿”字样的花篮,其他人则拎着奶粉、麦乳精、治疗和保健药品,满怀师生间的深情厚谊向杨老师家走去……

《辽宁职工报》

1994年

同类推荐
  • 国家万岁:记因战争而伤残的中国勇士

    国家万岁:记因战争而伤残的中国勇士

    本书描述的是一名负伤的中国赴缅甸远征军军人,在从缅甸返回山东老家的路上,所遭遇的具有传奇色彩的经历。本书讲述了悲壮的中国远征军伤兵集体自焚事件,“二战经典戏剧”惠通桥事件,远征军伤兵闹事事件。中日骑兵队苏鲁战区恶战,智救八路军女战俘、日本军人化装进攻遭八路军伏击等传奇故事。作者苏建新以细腻丰富又不失幽默的笔法将抗战时期的敌后战事与生活,军人的爱意情仇等故事串在一起,构成了一部风云变幻,惊险不断,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精彩作品,让人读来耳目一新。难以放下。由于作者本人就是战争伤残军人,其独特的家庭背景和战史研究背景。
  • 幕后珍闻

    幕后珍闻

    当您在舞台前或者银幕上,观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的时候,本集报告文学想告诉您:幕后珍闻——《中国革命之歌》诞生记。
  • 大嘴话水浒

    大嘴话水浒

    写尽了芸芸众生,写尽了世间百态,也写尽了人生的千般意味,万般感慨,而其中所蕴含的各种种样的学问,更是让人刚刚一管窥豹,就已觉收获颇丰,益处多多。《大嘴话水浒》是关于《水浒传》阅读的随笔。本书作者拿梁山说事,用《水浒》喻人,评英雄好汉,看世态人情。或是或非,或褒或贬,聊侃品评之间,道尽《水浒》中的成事规则、管理智慧与做人学问。
  • 铸就生命和事业的辉煌:叶斌长篇通讯选

    铸就生命和事业的辉煌:叶斌长篇通讯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如春雷惊地、蛟龙入海之势突飞猛进,各行各业呈现出勃勃生机,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大批“勇立潮头,敢为天下先”的人才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他们的成长、成才及所取得的成绩令人赞叹。这些人物中,有从事行政工作的,有企业界的,还有文化界的,也许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只是浪花一朵,但他们的创业和奋斗精神却彰显了时代的发展和改革的进步。
  • 中华成语故事1

    中华成语故事1

    成语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智慧结晶、语言精华,历经漫长的岁月变迁,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在劳动人民的口耳相传中,成语不断地产生、发展和演变,逐步走向成熟,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纽带。
热门推荐
  • 我的合约老婆

    我的合约老婆

    消失八年的林羽重返都市,和周家大千金签订了一份为期三年的夫妻关系合同,并住进了香林公寓。为了保护大姐,把林羽赶出香林公寓,周家三位千金齐心协力,各种手段层出不穷,苦肉计、离间计、美人计、栽赃嫁祸计等等接踵而来……面对周家三位千金诸多阴谋诡计,林羽是否能够一一化解?
  • 我心向明月:唯爱

    我心向明月:唯爱

    相爱,是匆匆那年的一见倾人,再见倾心,亦或是他们之间,上天,早已注定了结局
  • 凌辰落初雪

    凌辰落初雪

    浮夸而暴躁的城市,如同抽象派艺术家笔下,扭曲的时间轨迹和破败不堪的空间线条。豪不唯美,却能摄魂夺魄。高楼林立,马路纵横,人行漠然。似乎这是一场关于繁荣的盛宴,需要摇滚的造势,需要演讲家的熏陶,更需要舞蹈家助兴吆喝。场面劲爆,人性疯狂,热舞与爱吾同时进行。当镜头拉近,一切劲爆与狂欢,啜泣与压抑,傲慢与无知肆掠而来……
  • 超级二班

    超级二班

    这个世界上所有不可能的事都会在这个神奇的超级二班里发生。。。
  • 国民学渣之试卷请绕路

    国民学渣之试卷请绕路

    写出学渣心灵,坏学生的生活,不喜勿喷噢~
  • 道门娱乐霸主

    道门娱乐霸主

    打小热爱小说,电影的项羽穿越了。这个科技发达的天龙星,只有发达的科技,却没有震憾人心的金庸古龙,更没有催人泪下的《白蛇传》。一本小小的《聊斋》,一个小小的专栏,让他走上了致富之路。由娱乐报刊走向影视,还开发出一款款优质游戏。身为修道之人,不单在写别人的故事,同时也写着自身的故事。……
  • 牵丝不为戏

    牵丝不为戏

    这是一位缼筋少女与一只温柔腹黑的木偶之间跨越“生殖隔离”的爱情
  • 分离,是为了再一次相遇

    分离,是为了再一次相遇

    夜,是那样凄凉。独自一人徘徊在机场,是那样的形单影只…3年时光匆匆,可却历练出了这样一个慕晴晴。3年来,她有想过放弃,有想过自杀,有想过忘却。但,如今的她已是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前500之一的企业家。“三年了,我们早该相见了!”
  • 鸽子情缘

    鸽子情缘

    望鸽子飞向天之巅情像消失于梦似烟若问天老天默然逝去仍是会挂念用血写写我一生痴鱼雁可一一让你知字字心酸鸽子情缘越想我越凌乱受伤鸽子爱在那里复原情意将挚诚岁月内磨练红尘里相爱无奈差一线我用死断绝怀念
  • 最强四人组

    最强四人组

    一次偶遇,却组成一个团队。一个团队,却搅动天下风云。一场风云,却改变时代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