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23100000011

第11章 将读书与写作结合起来

读书笔记是阅读的重要辅助手段,是科学地读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德〕卡尔·马克思

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延伸。读写本是一体,读写相辅相成。二者都不偏废,二者才能都得到最快提高。

——〔美〕马克·吐温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中〕杜甫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延伸,读写本是一体,二者相辅相成。一个博览群书的青少年,其词汇积累必然多,其文章立意、结构也必然借鉴得多,这样写起文章来,必然文思泉涌,出口成章。

1.读书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捷径

读书是什么?读书是吸收;写作是什么?写作是表达。吸收和表达之间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没有吸收或吸收得不够,就会直接影响到表达的水平和质量。但是这个道理并非所有的人都明白或明白得透彻。有些青少年爱好写作,整天就抱定一个“写”字,结果由于积累不足,文笔修养不深,很少有成功之作,而且在写的过程中还吃尽了苦头。一个人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除了离不开生活这个“源”之外,还需把握住读书这个“流”。流虽不能代替源,但流是源的折射和反映,特别是对生活阅历尚浅的青年人,书的流的充沛可以补充生活的源的不足,从而间接地丰富思想情感,丰富知识经验,丰富写作技能和技巧,为提高写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学士在这方面都有过切身体会,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不少经验之谈。像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杨雄的“能读千赋,自能为之”,以及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名言就都是这方面经验的浓缩。

叔本华曾说过,读书只是走别人的思想路线,写作才是走自己的思想路线,只有经过自己的思想路线把读书得来的知识消化掉,才会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丰富自己的头脑,把学到的知识,经过自己头脑的再加工,创造出更新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读书的目的。也就是说,为了提高读书的质量,并能收到更佳的效果,我们在读书的基础上,还要写出自己的新东西。

在这一问题上,朱自清认为:读书时应该时刻想着自己该怎样写这个问题?这样,读书的效率和质量都会大大提高,而从这个角度去读书,对读过的东西记忆更深刻。

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读写这种方法取得成功的例子屡见不鲜。作家竹林对此颇有体会。

一次,竹林计划要写一部中篇儿童小说,作品的内容和主题早就确定了,也经常有创作冲动,但是,总是写不出特点和新意,无奈,只好放下笔,静下心来读些书。

读书,请教别人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抉择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长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中〕鲁迅

当时,竹林刚好买了一套印度作家泰戈尔的选集。于是他就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并被作品中清新、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哲理深深地吸引住了。作品中的意境和思想,同他的思想和情怀是那么一致,于是,他就更有意识地去重读泰戈尔的有关作品《园丁集》和《惭月集》。

读过书后,竹林走出房间,来到乡间的小路上,举目远望,顿时觉得眼前的天空是那么宽广明亮,周围的一切是那么美好,都给了他一种清新、秀丽、生动、活跃的感觉。所读的作品同眼前的景物和他心中长期生活的积累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于是,他便掏出小本子,记下了当时心中的冲动和感觉,并确定了他的儿童中篇小说的构想和写法。

竹林整个构思完成后,已不是原来设想的一部中篇,而是决定要完成三部系列小说。不久,前两部《晨露》和《夜明珠》完成发表,第三部也陆续完成。

通过这个故事,不难看出,读书与写作的关系是那么的密切,读书对写作又是那么重要。读书能启迪创作的灵感,而创作又能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这样,既练了笔,又丰富了知识,这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吗?

总而言之,仅仅为了读书而读,书是读不好的,而且没有广泛读书的写作是无法成功的写作。只有二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才能将读书与写作都搞好。只有书读得多了,知识积累丰富了,写起文章来,笔下的句子和词才会跟着丰富起来。顺畅的时候就会如行云流水般自然地流淌出来。甚至,有时会有一种一发不可收拾的感觉。可见,把读和写结合起来确实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学习方法。

读书是启迪人心智的渠道,写作则是在读书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

2.读书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手段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写文章必须有充足的材料,材料从哪里来,主要是来自平时的积累,通过读书获取是最重要的途径,因此我们要与书为伴,手不释卷,牢记古人开卷有益的教诲。

秦牧说过:“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材料的仓库,装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个仓库,写作起来就比较容易。”这“三个仓库”,就是积累材料的三条途径,“直接材料的仓库”,就是说要经常写观察笔记;“间接材料的仓库”,就是说要勤写读书笔记和卡片;“语言的仓库”,就是要把随时听到、看到的优美的句子和生动的词语记下来,写作时就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有的学生预备了专门的词语手册来积累词汇,对丰富语言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读书不仅是一种乐趣,书还能给你提供多种多样的营养,给你增添无穷的智慧,迷恋上它,你便能深味其中的甘甜,从而爱不释手。

阅读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自然接触,和社会接触。好的作品,是文化的积淀,智慧的显露,语言的精粹。经常阅读,可以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品尝到成长的欢乐。最快乐的事莫过于谈论作品中的人、事、景、物,比划,模拟,评是说非,精彩的语言记录在心爱的本子上,经常翻看、品味,久而久之,就成为自己的语言。如读冰心的《笑》:古道,流水,湿烟,绿树,新月,驴儿踏泥而过,赤脚的孩子在道旁向着我们微笑,茅檐,雨滴,麦垄,葡萄架,海上涌起的明月,倚着门儿的老妇人向着我们微笑。这些都美极了,使人仿佛置身于如画的美景之中,情不自禁地像作者一样“回头”看,享受着人间美好的永恒的微笑。阅读时思想长上翅膀去遨游,去认识,去感受,天上,人间,其乐无穷。读书时展开联想,也是一种乐趣。虽然有时想得不一定恰当,甚至乱联系,但思想活跃,对作品的某些方面谈自己特有的看法,也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

读书能开启思维的门扉,增长见识,常与书为伴不仅乐趣无穷,而且能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意思是说没有米,再巧的媳妇也做不出饭来。可见材料的重要。作文也是如此,手中积累了大量素材,才能有东西可写,写出好文章。

对青少年来说,作文的材料来自于丰富多彩的生活,青少年的眼睛好比一架录像机,把见到的事情一一录下来,经过思考、分析,记在心里,这就是写作的基本素材。著名作家吴伯箫曾说过:“大地风物,社会生活,是无限丰富,绚丽多彩的。说,说不完;写,写不尽,它们是创作的源泉。作者只要向生活汹涌的大海汲取一点一滴、一枝一叶(印象鲜明的景物形象),都可以做有意义的记载、说明、赞颂或讴歌。”

因此,青少年不妨从平时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抓住自己对一些事物的兴趣,慢慢引导,帮助孩子积累写作素材。

(1)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注意随时积累直接材料

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中〕鲁迅

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按道理讲不愁没有写作的材料,可事实并不如此,一到作文课上,就有不少同学反映没东西可写。这是什么缘故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做出多方面的努力。

谁要想接触丰富的社会生活,谁就应该投身到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去。比如:积极参加兴趣小组的唱歌、跳舞、绘画、书法、体育活动等;从事科技制作、养花植草、饲养动物;走出校门参观、游览、访问;多看优秀的课外书、电视、电影、戏剧等等,这样就解决了“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个人生活单调、呆板”的矛盾;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陶冶了情操,也就从根本上开发了写作的源泉,获取了第一手的写作素材。

(2)持之以恒,积累生活中间接的写作素材

积累就意味着一点一滴、日积月累,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积累间接材料(如剪报、摘抄、心得体会、内容提要),主要是多看书、勤做笔记,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材料随时记下来,时间长了,自然会积累起大量丰富的材料,写作文时就不愁没内容可写了。

3.课外阅读有益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读好书,孩子就不怕写作文,写作时就会有神来之笔。

例如:

作家赵丽宏小时候特喜欢读书,不管什么书拿来就读。他的小学语文老师见他爱读书,就在班上表扬他:“要想写好作文,就要像赵丽宏那样,多读课外读物。”作文课上老师常常把他的作文念给大家听。

课下老师要他准备几个小本子,一边读书,一边把书中精彩的描写抄下来。赵丽宏当然老老实实照办了,很快就抄满了好几本。其他同学也学他的样,“抄书”行为风靡一时。

书越读越多,作文越写越顺。不管什么题材,他都能得心应手。

接下来,赵丽宏常常困惑:自己在作文中如此这般引用别人的文章片断,算不算“剽窃”呢?慢慢地,他开始怀疑这种做法是否合适,并从内心厌恶抄书行为,逐步尝试用自己的话来进行描写。小本子不能不记,因为老师要检查;可是赵丽宏又不想抄别人的文章,怎么办呢?他灵机一动,干脆自己模仿着写,“骗”老师。

那时,赵丽宏实际上已经完成了每个人都要经过的一个飞跃:从模仿别人到摆脱别人。

有了这样的功底,赵丽宏终于成为我国当代著名散文家和诗人。

国外许多家长都非常注重引导孩子读书。歌德小时候,母亲就不断给他朗读;美国总统布什的母亲,一直为他导读到中学。

日本早在1960年就推出“每日阅读20分钟”计划,要求家长督促孩子每天早上朗读20分钟,共同分享阅读快乐。

在瑞典,家长给孩子读书或和孩子一起读书,是许多家庭每天的必修课。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中国少年儿童报刊工作者协会发动全国215家少儿报刊,于2001年向全国30万所中小学的2亿名学生发出了“每天课外阅读10分钟”的倡议。

课外阅读本该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一项活动,然而现在他们的课外阅读量很少,除了作业负担太重、缺时间外,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家长和老师没有尽到责任,没有或不善于启发、指导他们课外阅读。

4.既要“读完写”,又要“写完读”

写好作文的一个关键,就是要处理好读和写的关系。光读不写不行,光写不读也不行。在目前中学生功课压力甚大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并不简单。

先说“读完写”。所谓“读完写”,就是趁所读的范文佳作在脑中还有比较清晰的印象时进行写作,模仿范文写几篇内容、类型相似的习作。这时自己会很自然地把范文中好的词句及其表现手法用上。久而久之,这些精华便成为自己的了。

浙江省嘉定一中的章小龙在很长时间里作文的抒情部分总是写不好,便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当看到好的抒情散文时,他便专心地读几遍,揣摩体会,并模仿着写点抒情的文章或片断。比如说,他特别喜欢秦牧的散文《土地》,经常反复诵读。参加联合国举办的国际中学生“外空探索”作文比赛时,他就在自己的习作《啊!地球!》中,写了这样一段:

“此刻的我,正被一种强烈的感情所缠绕。它究竟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那是思念故乡的表现。因为,每当我学到《我们的故乡——地球》一课的时候,每当电视机中出现地球风光的时候,每当老人们请求死后埋到地球上的时候,每当人们以崇敬的目光,注视着那从地球上带来的泥土——‘乡土’的时候,这种强烈的感情之火,便会在我的心中燃烧、燃烧……”

读书不在多而在精,有选择地读几本书效果反而好,读书太滥只能满足消遣而已。

——〔英〕西德尼·谢尔顿

文章的这一部分得到了评委老师的赞赏。他们认为写得有味道。其实这是他模仿《土地》写的,当然在模仿中注入了自己的东西,是模仿而不是照抄。

“读完写”虽然能够帮助我们熟悉各种写作形式、写作风格,丰富词汇,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但还是很不够的,还要有“写完读”这一环节作为补充。

所谓“写完读”就是文章写完之后,放上几天,读点书或者其它有关联的文章以后,再拿出来重读,就容易发现它的缺陷。因为写文章,不管是谁,都不可能做到字字准确、句句精彩,难免有败笔,思想内容也需要不断加深、提高和充实。而一篇作文刚刚完成时,心里一定非常得意,怎么读都很顺,甚至会感到自己写的都是“精华”,这时怎么会舍得“割爱”呢?但隔上几天后,往往会有新的思路,或者新的体验和认识,头脑也冷静下来了,这时回过头来再看看自己的文章,就比较容易看出问题,会感到某些地方是非改不可的了。

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好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法〕伏尔泰

章小龙的习作《啊!地球!》从构思到初稿完成,用了一个星期。这对于他这个习惯于在两节课内完成一篇作文的学生来说,是个特例。刚写完这篇作文时,他越看越觉得好,好得简直挑不出毛病。可是过了三四天,交卷前夕,重新一读,竟觉得到处都有问题。因为这三四天中,文章是搁在一旁的,但脑子一直在思索。于是对这篇文章从内容、结构到标点符号,做了一次很大修改。后来又改了两次,删去了几个过渡段落,加上了前面提到过的那个抒情部分。定稿后与初稿一比,简直看不出是一个人写的了。这篇文章在参加联合国中学生“外空探索”作文选拔赛时获得了全国一等奖。

“读完写”与“写完读”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说“读完写”是培养写作能力基础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写完读”就是写好作文关键的一环了。

同类推荐
  • 智慧背囊——最让你机智聪明的智慧故事

    智慧背囊——最让你机智聪明的智慧故事

    如果生活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汪洋,故事便是汪洋里飘荡的小舟;岁月是一座望不透顶的高山,感动便是高山上绿荫的草木。最优美华丽的文字,最温馨动人的故事,最睿智的人生哲理,最经典的“智慧背囊”。阅读“智慧背囊”,是一种快乐。打开快乐与智慧的大门,亲吻那带着新鲜露珠,透着淡淡清香的玫瑰吧!拥抱那闪着壑智火花、充满青春气息的人生大树吧!
  • 神至之笔的古韵诗词

    神至之笔的古韵诗词

    收录了少年行;采莲曲;戏赠杜甫;劝学;励学;人日立春;苦吟;野望;咏柳;边词;湖口望庐山瀑布水;采桑子;忆秦娥;小重山;苏幕遮;贺新郎;夜游宫;浪淘沙令;苏武令等唐诗宋词。
  • 影响世界的百位名人(中华阅读文库)

    影响世界的百位名人(中华阅读文库)

    《影响世界的百位名人(中华阅读文库)》本书分为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他改变了历史、俄罗斯帝国的创始人等章节。
  • 安全教育九年级(上)

    安全教育九年级(上)

    《安全教育》系列编写的是孩子安全教育的图书。本书主要讲述的是自我保护能力是孩子们快乐健康成长的必备能力。只有学会自我保护,远离危险,我们的孩子才能拥有幸福,享受美好的生活。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牛虻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牛虻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热门推荐
  • 网游之遇到妖孽

    网游之遇到妖孽

    游戏里,她是那个单纯可爱的小染,一次相救,二次求婚,对象都是那个腹黑而又猜不透的寻隐不遇。他为她杀人,陪她见证奇迹,这样霸气而又腹黑的男人,嫁不嫁?现实中,她是那个傻乎乎的萌妹子唐小染,他是那个长相妖孽性格诡异的苏浔遇。她是他的员工,一次次不期而遇,她的憨傻能否打动他的心?唐小染,虽然你不喜欢腹黑男,可还是命中注定的缘分,逃得掉吗?这是一只小白羊和小黑狼因为网络游戏的催化而相恋的故事。
  • EXO生生世世

    EXO生生世世

    他们前世是情侣,下一世会不会也是情侣呢?谁来告诉我?
  • 剑冲天

    剑冲天

    在这个百兵皆尊,唯剑独卑的异世界,秦天只想和手中的剑一起,走下去......
  • 乞记

    乞记

    乞求生计,诸般艰辛,求天,求人,求己,冷暖自知
  • 走阴人

    走阴人

    清末民初,大清天命已至,时下政局动荡,各地军阀势力割据一方,明争暗夺,挖棺盗宝,清皇陵阴宫棺木下方用于震慑鬼魅之物的“七星煞阵”被触动,以至天地阴灵之物纷纷苏醒,转化为人,借尸还魂……但物性有相生相克,既有鬼妖作祟,亦有正义之士持罡正法。佛门降魔经、茅山符咒术、勾魂法术、奇门遁甲、西域妖术、苗疆蛊术,等等纷纷现世。清末民初时期共有四位阴阳宗师凭己之力,拯救众生安危;这四人正是:“僵尸道长毛小芳、驱魔龙族马氏一家、茅山宗师林九叔、阴阳通使白世宝”。我们就讲讲这个白世宝……(注:起点中文网A级签约作品,请放心点击收藏!)
  • 坏坏魔王失恋史

    坏坏魔王失恋史

    五十年前,魔界燧明国大乱,皇族惨遭屠戮,上古传闻,只要聚齐纯阳与浑阴双剑,借之洞悉创世奥义,就能引天动地,皇子坏坏因机缘巧合,轮回人间,几经周折,征服魔界各族,并挑战神界。偶然发现一个巨大阴谋,于是他再次落入了新一轮拼杀中!他进军都市,他游戏人间,他笑傲花丛!
  • 过去的好故事

    过去的好故事

    本集所选《边关野菊花》、《军粮》、《一枝梅盗宝》、《包公捉鬼》等几十篇作品虽然都是古代题材,但多是以新故事笔法创作,并借鉴吸收传奇、武侠、民间传说的表现形式,语言生动,故事丰满,人物鲜活,情节曲折,饶有趣味,通俗而不低俗,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且不乏时尚感和幽默感,其中很多作品立意高远,以古喻今,警人醒世,好读耐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
  • 无证天才整容师

    无证天才整容师

    一个不起眼的神秘少年,不但是豪门家主的忘年交,而且还是一名天才整容师!更出奇的是他不但拥有罕见的整形手术器械,还拥有强大而神秘的“天魔眼”……他是如何在华夏大陆开启一段无证整容的神话?尽请关注昨夜花酒出品的都市整形小说《无证天才整容师》
  • 异眼途

    异眼途

    雨莫是一个高中生,她有着普通的人生,每天都过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生活,但她有一个秘密。雨莫喜欢独来独往,是因为她不得不独来独往,她必须习惯,没有亲人,没有朋友。雨莫的父母抛弃了她,因为她一出生便有一双一看见月亮就变红的眼睛,在农村,不,在整个地球上,这是史无前例的,父亲很害怕,因为自从她出生家里就莫名其妙发生许多怪事。直到有一天,是她满十个月时,一个道长从门口经过,明明已经走出很远,但又回来,在一束红光的指引下,来到雨莫身前……
  • 魔法师的战争

    魔法师的战争

    这是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无敌的魔法师统治世界,他们与诸神比肩。不屈的战士奋勇抗争血与泪交织。没有压迫只有自由我们不是神的奴隶我们生于魔法时代但我们追求战士的豪迈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