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28700000011

第11章 结婚纪念照的故事

历经抗战烽火的磨难,“文革”十年的浩劫,每次搬家,父亲都小心翼翼地把他和母亲的结婚纪念照压在书桌的玻璃板下,以便他每天伏案写作时都能看到这张照片。

这张父亲、母亲婚后纪念照,历经抗日战火的磨难,岁月沧桑的变迁,“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得以保存下来,由于它的“幸免于难”,就更加弥足珍贵了。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打响。父亲丢弃了一切财产,手提一只皮箱,匆匆到了重庆。半年后,母亲抱着我和3岁的三家兄,冒着日机的轰炸,涉水登山,经历了千难万险,完成了千里寻夫的历险记,终于和父亲在重庆团聚了。而这张照片,随外婆避难到了故乡安徽潜山,在外婆的箱底里,静静地躲了8年。抗日战争在8年的奋战后,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我们一家也终于在北平团圆了。经过了8年炮火的袭击和敌机的狂轰滥炸,才知道和平的可贵,经历了漫漫长年的分离,才知道亲人团聚的温馨。父亲在北平北沟沿甲23号的新家,看到花木扶疏的院子,坐在窗明几净的书桌前,自然和重庆山村茅草屋的滋味大不一样,他非常珍惜这全家的团聚和新的生活。所以当他重新看到及把玩和母亲合摄的纪念照时,真是百感交集,他情不自禁地把这张纪录着他和母亲幸福时光的照片,拿去复印,并且感慨系之的在照片后面用毛笔楷书写下了:

民国三十五年

古历八月初六

吾人十五年

结婚纪念

恨水

周南

复印于北平

父亲把题好字的纪念照,小心翼翼地压在书桌的玻璃板下,这样在他每天伏案写作的时候,都能看到这张照片,会使父亲想起在战争年代他们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生活。1949年父亲大病以后,我们从北沟沿搬到了砖塔胡同43号,父亲又亲自把这张纪念照,压在书桌玻璃板下。他平时沉默少言,严肃而不苟言笑,生性忠厚而有些木讷,喜怒哀乐皆不形之于色,很少表露自己的感情。所以我一向对父亲是敬畏多于亲近。但是他在不经意间默默做出的这些“小动作”,却含蓄真切地表达了父亲对母亲深厚诚挚的感情和丰富无比的内心世界。

“文化大革命”初期,我家的左邻右舍,都进到了红卫兵的光顾,叱骂之声不绝于耳。我们为了保护父亲,怕红卫兵小将来“抄家”,就把当时认为是“四旧”的东西,收藏起来,母亲的照片当然是在“四旧”的行列之中。突然有一天,就见父亲拖着行动不便的身体,在北房的三间屋里,翻动了所有桌子的抽屉,在寻找着什么,等我们听到了响动,要过去帮忙时,只见他又走向我们住的南屋,急切地问我们:“你们看到了压在玻璃板下,你娘带着金锁的那张照片了吗?”当内子告诉他,是我把这张照片藏起来了。父亲便没作声,转身进了北屋,随后他又做出了一个令我们意想不到的举动,他用有些颤抖的手,把我们收起来的母亲照片,又全都挂在他的床头,与这些照片朝夕相伴,似乎仍然和母亲生活在一起,他像守护神般地守护着这几张纪录着他与母亲渡过的幸福时光的照片,为此哪怕被“抄家”,被“批斗”或是为此送命,也在所不惜!这几张照片一直伴随着他到生命尽头。

父亲曾多次写诗赞咏这些照片,在1960年3月7日写的《黄日》五律四首中有诗云:

黄日团团下,斜穿古粉墙。

人闲空远望,雁老不成行。

贴壁双鸯影,招魂一瓣香。

镜前愁理发,重泪湿衣裳。

1961年8月8日(农历六月二十七日)父亲对着悬挂的照片,不禁前尘影事又上心头,他伏案写诗云:

期近周南逝世二周年

欲语拈巾笑未能,十年薄幸我何曾。

竹楼忆语三更雨,书案多思夜半灯。

私祝名花仙国去,遥呼冰骨玉阶升。

披袭姿表当风立,壁画空教众口称。

这是父亲诗咏母亲身穿裘皮大衣的一帧小照,临风玉立,光彩照人,邻里朋友来了,都会情不自禁赞一声:真美!父亲对灯夜读,看累了书,看看壁间的母亲倩影,心中便会感到慰藉和温情。

1963年,父亲脑血管痉挛,大病之后,手抖颤,握笔写字己经很困难了,但在母亲逝世近4周年之际,他仍然写诗抒怀:

无题

一庭花影淡如无,若染风尘仔细除;

手扶案头痴久立,墙间新挂美人图。

母亲在父亲的眼中,永远是那样的美丽、温柔、飘逸,所以父亲才能对母亲的小照痴情地久望……

同类推荐
  • 冯玉祥在西北

    冯玉祥在西北

    本书展现了冯玉祥将军在我国西北地区从事军事、政治活动的历史足迹。包括:初到西北、首次督陕、派兵入甘、固甘援陕、解围西安等。
  • 宁夏名人

    宁夏名人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史记》中记载的宁夏人:乌氏倮;开边大将:蒙恬;“梁半朝”:汉代乌氏梁氏家族;壮节侯:傅燮等。
  •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林语堂一代国学大师,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被提名人。著有《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并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蜚声世界文坛的中国作家林语堂》由厉向君所著,可供广大文学爱好者们阅读。
  • 京剧四大名旦

    京剧四大名旦

    本书介绍了京剧四大名旦,分别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和荀慧芳,通过这四大名旦让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京剧的魅力。
  • 青帮最后的大佬:“太爷”张仁奎

    青帮最后的大佬:“太爷”张仁奎

    青帮大佬张仁奎极富传奇色彩。清末科考成为山东滕县头名武秀才,加入过义和团,八国联军入京时,曾护送慈禧西逃。他拜青帮“礼”字辈沈淦为师,成为“大”字辈。张仁奎曾密见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在抗战时,他鼓励弟子为抗战出力,不当汉奸。张仁奎在上海隐居时,成立了“仁社”,与黄金荣的“荣社”,杜月笙的“恒社”三足鼎立。上海滩各帮会一旦与军界、政界发生矛盾,几乎都要找“德高望重”的“张老太爷”出面调解。他的徒子徒孙们遍布军、政、商、学各界,且多属名流。
热门推荐
  • 中国女子大学风云录

    中国女子大学风云录

    还原你不知道的历史细节,再现你未听过的尘封往事。1939年7月20日,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在毛泽东的倡导下成立。在两年多的时同里,上千名身份各异的热血女青年奔赴延安。她们有的曾与宋美玲两度握手,有的也曾与毛泽东、贺龙、叶剑英并肩作战,有的在美军、国军的眼皮下窃取情报,有的成为了开国元勋的夫人,有的成长为著名外交官或资深学者,有的则化作啼血杜鹃,将激情与刚烈留给了悲壮的历史。本书作者历时十余载,遍访百名当事人,用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讲述了一段充满血与火、爱与恨的厚重而又浪漫的历史,记录了那一代人的前世今生,使阅读者不胜感慨,令评论家为之动容。
  • 好好工作不折腾

    好好工作不折腾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的纪念大会上,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
  • 寻欢诀

    寻欢诀

    痴人不解红尘乐,却道愿如神仙好。二十余年如一梦,半缘修道半缘君。——————如果快乐是一块方糖,吃完了,小孩就长大了。那么这就是一个长大了的小孩夺回方糖的故事。
  • 祁姝传

    祁姝传

    年仅15岁的聂祁姝,觉得她的人生就是个悲剧,父母相继离世,最疼爱的弟弟也病亡,被整个家族厌弃,迫不及待的把她嫁给八十多岁的武安伯,难道真的是红颜薄命?不,不是的,原来一切都是阴谋,要奋起,要反抗,且看她后宅中如何斗败奸佞,后宫中如何叱咤风云,然而当一切真相都水落石出,她又情归何处呢......ps:爽文,喜欢的小伙伴收藏一下吧~另:架空历史,考据党慎入!
  • 小故事大哲理

    小故事大哲理

    在一本普通的书中,除了我们放进去的东西之外,我们找不到别的什么。但是在一本好书中,心灵能找到存放大量东西的空间。
  • 天降神童

    天降神童

    一个从天而降的神级婴儿,从小与魔兽为伴。白纸一般的童真,因为人类社会的恩怨情仇,人间冷暖而被迫成长。无法想象的责任,是承担?还是放弃?当认清一切之后,是接受现实?还是改变未来?各种不同桥段,各种奇幻冒险,尽在天降神童!!新人作者,望各位路过的书友大大能赏脸看一看,要是觉得还行的话,就送个收藏呗!要是有什么意见的话,更是甚好!无论好坏,一定虚心接受!
  • 骇客帝国

    骇客帝国

    石诺在天堂平凡地度过了23年,直到某天两个黑衣人拜访他的住处,开始了一段追寻自由之路。
  • 爱上这个季节

    爱上这个季节

    “夏未央,你想离开好啊,前提是给北冥家先生个小孙子,再走。”某男腹黑的说道。“我才不要。”夏未央反抗道,“那可由不得你”......一年后“夏未央,我们该生二胎了”.........
  • 秦月楼

    秦月楼

    天下的分裂该由谁结束?万国的王究竟谁是天下的王?谁又能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天下?千秋万代…
  • 朴栎紫的人生日记

    朴栎紫的人生日记

    一名叫朴栎紫的逗比,啊呸,是少女。经历了许多事情后撰写了自己的人生日记,当然,有喜也有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