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31100000015

第15章 尊重孩子的朋友

把孩子当朋友,也要把孩子的朋友当朋友。

――(中国)成佩华

【经典事例】

上小学4年级的楚湘与她的同桌张叶很要好,每天在学校两人都形影不离。楚湘经常邀请张叶来家里一起做作业,或者一起玩耍。两个孩子在一起相处得十分愉快。

但是,一段时间后,楚湘的妈妈突然告诉她,要她不要再和张叶来往了。楚湘不解地问妈妈:“为什么不让我和张叶玩?”

妈妈说:“她学习不好。你看她考试考那么差,你和她一起时间长了,学习也会退步的。要玩就和你们班上的尖子生一起玩。”

楚湘一听就不高兴了,反驳道:“张叶不就是那么几次考得不好吗?再说了,除了学习,从其他方面来看,她都是个不错的朋友啊!”

妈妈不再听楚湘的辩解,只是留下一句话:“你要是还跟张叶在一起,我就去学校让老师帮你调班级!”

楚湘委屈得掉眼泪,她该怎么跟张叶解释啊?

【智慧点拨】

想必有不少父母都会遇到楚湘这样的情况,而且他们的处理办法应该也与楚湘的母亲相类似。因为他们担忧,孩子都具有很强的模仿性,而且爱玩又是他的天性,一旦他和学习不好的朋友交往,就会影响到他的学习态度,也影响到他的进步与健康成长。但是,尽管父母的担忧听来很有道理,可这种想法却是片面而偏激的,带有功利的味道。

父母要知道,孩子们在一起,除了学习还有许多活动,他们也许是因为兴趣爱好相同,也许是因为脾气秉性类似。父母不应该将孩子的一切都围绕在学习上,也不应该自认为孩子和朋友除了玩耍就不会做别的有意义的事情。孩子们之间也有互相帮助的时候。所以,孩子交朋友应该是广泛的。而且只要是正常的朋友,他们之间的交往与沟通,都能够让孩子有所收获。

所以,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朋友,并且还要鼓励孩子多建立一些合理的友谊关系。俗语说:“朋友多了路好走。”由此可见,交朋友对于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建议】

孩子需要朋友,孩童时代的友谊都是十分珍贵的。而父母若是因为不尊重孩子的朋友而造成孩子朋友的缺失,这将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对于他的未来成长也极为不利。因此,父母应该丢掉旧俗的观念,用新的眼光去看待并尊重孩子的朋友。

1.赏识孩子朋友的优点。

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地方,每一个人也都会有自己的闪光点。孩子有优点,但孩子也有缺点,而有时候孩子的朋友具有的优点,正好是孩子所做不到的。通过朋友间的相互帮助,孩子有可能会改掉缺点。

因此,父母应该善于发现孩子朋友的优点,并且还要赏识他的优点。让孩子知道父母也是欣赏自己的朋友的,而且父母的赏识,也能激起孩子想要努力弥补自身缺点的心理,从而更加努力改善。

当然,要父母赏识孩子朋友的优点,也不是说要拿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做比较,更不是借别人的优点来讽刺孩子的缺点。父母也要注意把握好赏识的度。

2.对孩子的朋友要真诚相待。

孩子的朋友都是性格迥异的人,有符合父母心中好朋友要求的孩子,也势必会有父母认为是“坏孩子”的朋友。而有许多父母有这样的一种做法,当孩子将所谓的“坏朋友”介绍给父母的时候,父母表面上对孩子朋友十分客气,而一旦朋友不在孩子身边,父母就会反复告诫孩子要远离这样的人,或者干脆就蛮横地单方面阻止孩子与朋友交往。

父母的如此做法,都是不真诚的表现。父母这种两面派样的做法,不但会影响孩子与朋友间的感情,影响孩子的情绪,更重要的是也会影响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3.鼓励孩子多交往。

父母鼓励孩子多交往,也是对孩子朋友的尊重。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伯恩特曾经说过:“一个孩子只有经常和朋友们在一起,才能增进友谊……友谊建立在共同兴趣的基础上。如果你的孩子朋友不多,那么就努力培养他的多种兴趣。这样,在参加共同活动中,可以逐步建立朋友之间的友谊。”

由此可见,让孩子多交一些朋友,可以促进孩子兴趣的培养,也可以锻炼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而对于孩子的新朋友,父母也一样要用尊重的态度去对待。

4.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友谊关系。

对于孩子的朋友,父母既不能“草木皆兵”,将自认为的对孩子没有好处的交际关系全部切断;同时也不能不予理睬,任孩子因为好奇而陷入不恰当的交际圈。所以,父母要帮助孩子建立起正确的友谊关系。

著名教育家谢觉哉曾经在《交朋友的道理》一文中提出:“要交‘益友’,不交‘损友’。”因此,父母要在尊重孩子自身意愿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的交友原则,让孩子多与品性纯良的人做朋友。而且父母也要告诫孩子,对待朋友要真诚热情、彬彬有礼,同时也要学会宽容,不计较个人得失。

【金玉良言】

赏识尊重孩子,同时也赏识尊重孩子的朋友,这样的父母才会让孩子感觉到被尊重,也感觉到被信任。而且,父母通过尊重孩子的朋友,也能促进孩子之间的友谊和交往,从而促使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同类推荐
  • 30天精通儿童心理学

    30天精通儿童心理学

    本书融专业性、知识性、可读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全面介绍了儿童心理学知识,书中援引了大量典型的故事和案例,贴近现实生活,将晦涩的专业知识寓于轻松的故事中,让你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快速了解和掌握儿童心理。
  • 好孩子是这样教育的

    好孩子是这样教育的

    “柔和”并不是家长抛弃自己在孩子面前已经树立起来的“权威”,转而用一些小伎俩、小把戏来愚弄孩子;“柔和”也不是一种软弱、低效的管理手段。“柔和”的真正目的在于:帮助父母在孩子心里树立一种全方位的、绝对的、不容动摇的权威。通过本书,广大家长可以了解如何更好地建立和保持这种权威。
  • 父母必懂的卡尔威特教育法

    父母必懂的卡尔威特教育法

    本书由《卡尔·威特的教育》的亲身体验者和直接受益人(小)卡尔·威特亲自撰写。在本书中,他对父亲的教育思想进行了分类、归纳和总结,同时对其不足之处进行了客观公正的批评。
  • 别让考分误了孩子的前程

    别让考分误了孩子的前程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没有哪一个家长不注重孩子的考分。然而,从孩子未来成才的角度看,家长更需要重视的应是孩子的素质培养。发展的时代向您呼吁:既要重视孩子的考分,更要重视孩子的素质!考分只是一时的手段,盲目追分有害于孩子的身心发展,素质才是一生的根本,全面发展才能成就孩子美好未来!通过本书,希望让家长和孩子一齐走出“考分”的误区。
  • 父母新知:教孩子集中注意力

    父母新知:教孩子集中注意力

    家庭教育畅销书《我家小孩不拖拉》作者闻少聪最新力作。本书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着手,帮助家长分析孩子的问题,用一些实用的心理学小技巧、小训练,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形成好习惯。为了让家长好懂易学,本书用案例、讲方法,帮助家长用有针对性的办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培养注意力的关键,在于让孩子始终把要做的事放在心上,始终“念着”这件事。让孩子投入、专注,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能够保持注意,保持一种认真的态度,这样他们才能够走向成功。
热门推荐
  • 乱世:魔尊夫君不要跑!

    乱世:魔尊夫君不要跑!

    主角宅美男箫连心因一场车祸,莫名其妙就接收了灵魂互换这种狗血设定。这不换不要紧,一换竟处处被战斗力NO.1的主子各种欺压(调戏)!刚开始:死丫头!又给本王惹是生非!后来:宝贝~本王想亲耳听你叫一声夫君。且看一个无脸无皮,身世奇葩的逗比女汉子把江湖闯得鸡飞狗跳,让人啼笑皆非。
  • 独宠:首席军医王妃

    独宠:首席军医王妃

    她,国际首席军医,医术、毒术堪称第一,一朝穿越,首席军医的称号还能不能戴?大婚前夕,竟满身吻痕躺在青楼门口,失身?退婚?呵呵,好玩!傻子?连皇城第一才女都自愧不如是傻子?皇城第一废物?瞬间解决十几个武者是废物?武林高手?她有随身系统还怕你?一天,霸气冷漠腹黑七王爷看着手上的东西问道:“娘子,这是什么?”她不语,暗腹:她要不要一枪蹦了他?看首席军医如何华丽变身,只是,这二货王爷怎么还跟着她?
  • 王俊凯之爆宠爱妻

    王俊凯之爆宠爱妻

    在凄凉秋瑟的细雨中行走,寂寞是指尖的凉和心底的痛。在这冷冷的夜里,寂寞不请自来,穿过肌肤,直抵灵魂深处!抬头望着一望无际的天空,王俊凯你在哪?我想你了。作者qq:3371177564
  • 碎骨

    碎骨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荣光,即使跌落圣坛,也没人能够否决你的存在,这则小说,便是这样一个故事,我辈皆平等,谁敢高高在上。
  • 王子殿下请温柔

    王子殿下请温柔

    人人都知道冷帮是个很强大的帮派,但却不知道冷帮之首居然是个女的,她!到底有多厉害?
  • 网游之侍神者

    网游之侍神者

    作为神的使者,难道就一定要是,手上泛起温暖的白光,以圣光的力量,为战友抚平伤口。总是站在队伍最后面,看着队友的背影,为队友守护到最后一刻?不,这不是我,我不是这种孱弱的治疗者。我是一个被蛛后青睐的杀戮者;我是一个能让秩序恐惧的破坏者;我是一个在谱写黑暗画卷的执笔者;我是永夜-黑暗之王,让我带你们走进侍神者的世界。
  • 黄粱二梦

    黄粱二梦

    这是一个梦,没有尽头的梦。其实这就是短篇故事而已。
  • 契约空间

    契约空间

    我穿越到了异界,为了重返家园,为了拯救爱情,毅然踏上了异世界从未有人成功的成神之路。而我的成神之路,希望由你们来见证……
  • 活尸2:潜龙危机

    活尸2:潜龙危机

    揭秘中国历史上最神秘的异能人特种部队潜龙。无双被日本人与活尸大军逼的走投无路只好闯进止步镇前方的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没想到竟在山内发现了神秘的南越古国的遗址……
  • 科学知识大课堂——探险的世界

    科学知识大课堂——探险的世界

    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