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33900000001

第1章 初春的阳光

这是杭州蔡官巷林家宅院的最后一进院子,白粉的墙,黛色的瓦围着这个院落,院子里栽有枇杷、海棠。北面三间房子一溜儿排开,宽敞的厅堂两厢,东边是徽因娘的卧室,西边是徽因婶婶的住房。娘和婶婶这会儿都到徽因祖母居住的前院尽媳妇的本分去了,静静的后院里只有徽因。徽因躺在娘的卧室里养病,6岁的徽因出水痘了,按老家福建的说法,叫做出“水珠”。

往常这个时候,徽因正和表姐们一道,在前院的花厅跟着大姑母念书呢。“水珠”会传染,所以大姑母严禁表姐们到后院来看徽因。

徽因盼望有人来后院,不仅是因为病中孤独、像被囚禁似的,还因为她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自己出“水珠”。徽因喜欢“水珠”这个美丽的名称,她不觉得这是病,她因自己出“水珠”而有了几分骄傲和几分神秘的喜悦。她期盼有人和她分享这份喜悦。

她集中注意力听着各种细碎的声音。那些声音从外院传来,似有似无,显得不十分真切,更让她有一种梦境般的感觉。她觉得过了好长时间,可到底没有等来一个人。

她终于不耐烦了,慢慢地下了床,趿着鞋,走到了房门口。菱形镂花的木门斜斜地向着厅堂开着一扇,徽因扶着门框向外张望。

正当下午时分,厅堂当中的一张八仙桌异常寂寞地立在那里。桌上没有纸笔墨砚,也没有花瓶和插花,倒是每天吃饭时,那上面总是会有咸鱼、酱菜一类极寻常的小菜。可徽因却看呆了。她看到,厅堂的桌子上下映着一片金色的阳光,那阳光泄泄融融地铺开,桌、椅、窗棂,浴在澄明的光霭中,看上去像是静物图案。徽因不明白,顶寻常的厅堂,在春天阳光的映衬下,怎么会带上这样一种动人的气息。

徽因顺着窗前的椅子爬上了桌子。她望望窗外,院子里粉墙疏影,暗香浮动。她看看身边,桌上有娘梳妆用的镜箱。她拉开镜箱上的一个个小抽屉,一边玩着那抽屉拉手上花篮形状的小铜坠儿,一边听外面脆生生的鸟语。小小6岁女孩的心中,便永远留下了初春那一汪生动恬静的阳光。

在这阳光的映衬下,一张孤独的桌子,一角寂寞的厅堂,一只精巧的镜箱,一声清脆的鸟语,还有“水珠”——那小孩子疾病的美丽名字,一起流动成了一种莫可名状的情绪,久久弥漫在她的心中。

多年以后徽因才明白,这莫可名状的情绪就是诗意。这诗意的阳光伴随着她,映照了她的一生。

林徽因是父亲林长民和母亲何雪媛结婚8年后的第一个孩子。

1904年6月10日,徽因出生于杭州。祖父林孝恂得知孙女出生的消息,喜悦地吟哦着《诗经·大雅》中的诗句:“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他为孙女起名为徽音。

徽音改名为徽因是30年代初的事情。当时她经常有作品见诸报刊,而另一位经常写诗的男作者名叫林微音,报纸杂志在刊发他们的作品时,常把俩人的名字搞混。《诗刊》为此还专门发过更正声明。

徽因说:我倒不怕别人把我的作品当成了他的作品,我只怕别人把他的作品当成了我的。从那以后,林徽音遂改名为林徽因。

林徽因原籍福建闽侯。祖父林孝恂字伯颖,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一直在浙江做官。历任金华、石门、仁和、孝丰知县和海宁知州。在任期间,他创办了养正书塾、蚕桑职业学堂,是清朝末年创办新学的先驱之一。

林孝恂有五女二男七个孩子,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是长男。为了林家子侄辈的教育,林孝恂在杭州家中设立了家塾。家塾分国学与新学两斋,国学延请林纾为主讲,新学延请林白水为主讲。徽因的父亲、叔叔和姑姑们,从小打下了国学深厚的根基,又受到了新学的启蒙。

徽因两岁那年,父亲赴日本留学,在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法律。徽因与母亲跟着祖父母生活。

在徽因幼年的记忆里,父亲就是那个成年不在家的人,父亲就是一封封从日本寄回来的信。那些信都是写给祖父母的,信中抨击时弊,谈论政治,抒发抱负;徽因和母亲是父亲在信的末尾一笔带过的一句问候。

徽因四岁了。祖父让她跟着表姐,由大姑母发蒙读书。

徽因喜欢和表姐们在一起读书玩耍。大表姐孟瑜、二表姐孟亮是大姑母的女儿,三表姐语儿是三姑母的女儿。孟瑜比徽因大五岁,孟亮比徽因大三岁,语儿比徽因大两岁。四个女孩在一起,一时好得像一个人,一时又会为一点小事争执不休。大姑母总是由着她们闹,不到不可开交之时,她是轻易不会出面调停的。

大姑母常对家人赞叹徽因聪颖灵秀。一起读书的几个姐妹中,数徽因年龄最小、也最贪玩,听讲时看似漫不经心,可每叫她背书时,她总是滔滔成诵,口齿伶俐清晰。

1910年,林长民从早稻田大学毕业。回国后,与同学刘崇佑在家乡福建创办了福州私立法政学堂,他担任校长。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林长民把法政学堂交给别人管理,他奔走于上海、南京、北京等地,到处宣传革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他就任临时政府参议院秘书长。他发起组织了“共和建设讨论会”,拥戴流亡日本的梁启超为领袖,并促其回国。

民国初年,风云际会,各种政治力量“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林长民作为民初立宪派的名人,始终旗帜鲜明地拥护共和,反对复辟。张勋复辟期间,时任国务院参事的林长民支持段祺瑞讨伐张勋复辟,后被段祺瑞政府任命为司法总长。

随着林长民升迁的脚步,徽因一家由杭州搬到上海,而后迁居北京。

徽因12岁了。这两年她个子长得特别快,和小表姐语儿一般高了。家里把她和表姐们一起送进英国教会办的培华女子中学读书。这里的教师都是外籍的,授课全用英语,学校有严格的校规,学生平时住校,星期天才可以回家。

12岁的徽因姿容秀丽,梳两条细细长长的辫子,笑起来颊上有两个深深的酒窝。她从小多病,看上去有些纤弱,似一株婷婷的嫩柳,纤细柔美,又带有几分青涩。

新学期一开学,学校发下了新校服。培华女中的新校服是量着每个女孩的身材做的,十分可体。星期天,徽因和表姐们相约穿着新校服去照相,那是北京最好的一家照相馆,她们各自照了单人像后,又在一起照了合影。优裕的生活和良好的教养使林家的女孩子个个美丽大方、文雅出众。她们的校服是五四时代女学生装的改良:中式的偏襟立领琵琶扣圆摆上衣,西式的及膝百折裙,深色丝袜,黑色带襻皮鞋,典雅秀丽中又有种洋派。走在大街上,引得行人纷纷驻足。

几个女孩平日在学校并不一个班,星期天凑在一起,唧唧喳喳有说不完的话,她们争先恐后地讲述着学校的趣事,抱怨着学校繁琐的规矩。徽因和表姐们在一起时,是活泼的小妹,从小就具表演才能的她模仿着英文习作课上老师的语调,还惟妙惟肖地配合着动作:“姑娘们,读书吧,多读书不仅能教会你们写作,还能教会你们热爱这个世界。亲爱的。”姐妹们笑成一团。

可是,只有小表姐语儿知道,徽因其实并不快乐。徽因心里有一个结,那是一个解不开的结。在学校时,徽因盼着回家,可每次回家,她又有说不出的沮丧和压抑。

徽因很小就知道,父亲不喜欢母亲。母亲的心很苦,母亲常常背着人哭。

徽因的母亲出身于浙江嘉兴一个商人家庭,14岁嫁给林长民做了二夫人。林长民善诗文,工书法,儒雅风流,才华超群;而她却是个没有受过教育的旧式妇女。从小生长在商人家庭的她既不懂琴棋书画,又不善操持家务,所以,她既得不到丈夫的疼爱,也得不到婆婆的欢心。

她为林长民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徽因和小女儿麟趾。林长民对两个女儿疼爱有加,对她却始终十分冷淡。小女儿麟趾因病夭折后,林长民又在上海迎娶了年轻美貌的三夫人程桂林。从此,徽因的母亲就过着被丈夫冷落遗忘的生活。当时徽因母亲才31岁。

徽因唤程桂林为“二娘”,二娘为爹接连生下了几个弟妹。二娘和弟妹们住在前面的大院,徽因和娘住后面的小院。父亲回家后,总是呆在前院。前院有弟妹们的欢笑吵闹声,前院还有父亲买给二娘的各式新奇物件。徽因喜欢前院堂屋里的那架自鸣钟。钟上有个小门,到了钟点,小门就会自动打开,从里面跳出一只小鸟,翠绿的羽毛,嫩黄的嘴,小鸟好笑地点着头,几点钟就叫几声。

徽因只要一去前院,回来就会听到母亲的数落。她数落前院,抱怨父亲。她边数落边哭,哭自己命苦,哭死去的温顺的小女儿。每当这时,徽因心里就交织着对父母又爱又怨的复杂感情。她爱父亲,却怨他对母亲冷漠无情;她爱母亲,却恨她在抱怨和嗟叹中使父亲离开得越来越远;她爱那些同父异母的弟妹,却又小心翼翼地怕伤了母亲的心。

这一切在徽因的心灵里,留下了痛苦的记忆,对她的性格形成有久远的影响。也直接影响着她以后的人生选择。

多年以后,林徽因已成为一位颇有名气和影响的女诗人。1937年4月18日,她在《大公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了一篇小说,题目是《绣绣〈模影零篇四〉》。小说写了一个凄惨哀婉的故事:乖巧俊秀的女孩儿绣绣生活在一个不幸的家庭,母亲懦弱无能、狭隘多病,父亲娶了新姨娘又生了小孩子;绣绣整日挣扎在父母亲无穷无尽的争执吵闹之中,挣扎在没有温情、没有爱怜、只有矛盾和仇恨的亲人之间,渐渐因病而死去。

小说最后以绣绣的小朋友“我”的口吻写道:“……那时我对绣绣的父母两人都恨透了,恨不得要同他们说理,把我所看到各种的情形全盘不平地倾吐出来,叫他们醒悟,乃至于使他们悔过。却始终因自己年纪太小,他们的情形太严重,拿不起力量,懦弱地抑制下来。但是当我咬着牙毒恨他们时,我悟到此刻在我看去无疑问的两个可憎可恨的人,却是那温柔和平的绣绣的父母。我很明白即使绣绣此刻有点恨着他们,但是缔结在绣绣温婉的心底的,对这两人到底仍是那不可思议的深爱!”……

虽说这只是一篇虚构的小说,可也从某个角度反映了少女林徽因的心绪。

…………

1920年,林徽因16岁了。培华女子中学英国贵族式的教育,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举止和谈吐。徽因美丽聪慧又热情,无论是在同学中还是在家里众多的姊妹中,她都是最被喜爱的女孩。

而这几年,徽因父亲的仕途和抱负却屡屡受挫。

1917年11月,林长民因北洋政府的官场斗争,被迫辞去司法总长一职。这之后,他曾与同道好友汤化龙、蓝公武赴日游历,曾担任巴黎和会观察员,还曾著述撰文,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1920年,林长民以“国际联盟中国协会”成员的身份被政府派赴欧洲访问考察。这是一次为时一年半的长旅,林长民决定携女同行。

正是北京的早春时节,虽然阳光明亮,却仍是春寒料峭。这一天,徽因收到了父亲的信,父亲在信中告诉徽因:“……我此次远游携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观览诸国事物增长见识;第二要汝近在我身边能领悟我的胸次怀抱;第三要汝暂时离去家庭烦琐生活,俾得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

徽因捧着父亲的信读了又读。春风刮得正紧,她生怕突然一阵大风会把信刮走,会把这梦一般的激动和喜悦刮走。她把信紧紧地贴在胸前——到欧洲去、和父亲一起到欧洲去,这是多么让人神往的事啊!她感到眼前那一片初春的阳光明亮得眩目,心中仿佛有鲜花在盛开。

同类推荐
  • 隋炀大帝杨广(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隋炀大帝杨广(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隋炀帝杨广被后人称为是中国历史上最荒淫腐化的昏君。杨广自幼狡猾奸诈,以种种假象迷惑父亲隋文帝杨坚和皇后独孤氏,并取得他们的欢心,继而将心爱的女人香娘作为诱饵对太子施美人计,致使太子失宠,从而夺取太子位。取得太子位后,杨广迫不及待地凶狠地谋杀了父皇,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当上了皇帝的杨广大肆奉行享乐主义,美人为重,江山为轻;游玩为重,社稷为轻。为了游玩,开凿了南北大运河,使数以万计的百姓死于劳役。杨广为显示国威三次攻打高丽,征调全国二百多万军队,结果以惨败而告终。最后在起义军和反叛军的威逼下,卫队逼宫,杨广被迫自尽。
  • 习惯就好

    习惯就好

    关于独立,关于偏见,关于成长,田朴珺首次执笔发声,细说独立女人,笑看偏见传闻!不煲鸡汤,只啃骨头!王石不推荐?习惯就好!中国演艺圈最具争议性的人物田朴珺,身兼演员、王石女友、电影制片人、杂志专栏作者等多重身份,首次以作者的身份出版的第一本随笔集——《习惯就好》。主要收录了田朴珺从被中戏退学到跨入演艺圈,转战地产界、到去纽约游学生活等重要的人生阶段所发生的各种奋斗经历、感情经历以及思考感悟等。本书将会首次揭秘田朴珺本人多年闯荡演艺圈以来的各种被大众误解的争议事件,并且第一次回应与地产大亨王石的“红烧肉”事件,力求展现一个不一样的田朴珺到大众面前。
  • 中华帝王第一卷

    中华帝王第一卷

    《中华帝王(全4卷)》帝王作为历史的重要角色之一,是当时左右和影响国家、民族的关键人物,研究他们的是非功过,治乱兴替,在一定意义上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个人成败,并对我们现代人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中华帝王(全7卷)》所选辑的帝王传记,以皇家修订的正史为主线,辅之以别史、小说家言、笔记、见闻等,以修补正史的不足。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龙魂天子:千古流传的大清帝王

    龙魂天子:千古流传的大清帝王

    本书讲述了12位皇帝的性格、才干、气魄、成败、是非,以及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整个过程,反映了他们曲折起伏的人生和政治生活,再现了大清王朝的兴衰成败、治乱祸福的脉络,深刻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由乱到治、由治到乱的内在规律。
热门推荐
  • 野生高中记

    野生高中记

    在陌生的年纪,谈一段陌生的情,落花无意。卸下简单的幼稚,装上强说的成熟,流水无情。把无奈过成一种习惯,何尝不是生活。装上一份温软,贴心放好,这一路,孤单不孤独,怅然安详。且看矛盾与自然并存的高中生活,简单的同学心,躁动不安又不负责任的流氓情。
  • 鸣道

    鸣道

    三世重修,只为一道;人有情,道无情;与人争,与天争;唯我道,一切皆可斩了。
  • tfboys之爱在高中

    tfboys之爱在高中

    蓝墨萱和陈思雨,夏沫伊三位千金小姐,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来到了重庆,转到了重庆八中,新的校园生活,又是怎么样?懵懵懂懂的恋情种子已经种下,六人之间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这是我第一次写这样的小说,写的不好请见谅哦!
  • 百世独宠:冥王的小萌妃

    百世独宠:冥王的小萌妃

    新书来袭《宠萌小仙:上神请接招》【宠文,已完结】二十一世纪一名普通小职员意外死亡初到地府,打翻了孟婆汤,后来又撞到了冥界大BOSS被罚在地府干活,后来得已转生成人。长大后,外出不小心看到了某男洗澡,真的真的不是故意的,再说了你都光明正大的洗了,还怕别人光明正大的看啊?虽说身材貌似不错......撞到了一堵肉墙,揉着鼻子不悦道:“谁啊?这么硬?”鼻子都要掉了。“你是鬼,没知觉的,不会疼。”一道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响起。
  • 限时宠婚:男神,结婚去

    限时宠婚:男神,结婚去

    某天,男神慕司霆问苏麦,“我喜欢一个女孩,怎么做才能追到她?”苏麦回答“花、烛光晚餐,再加壁咚!”第二天,慕司霆捧着玫瑰,邀请苏麦吃了顿饭,临走前,将她推到墙上来个壁咚。苏麦一边猛擦着嘴,一边恼火的指着慕司霆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哪有找师父预习这个的?”慕司霆邪魅一笑,“可我要追的女孩,就是你啊!”
  • 祭苍天

    祭苍天

    一个少年。承载地球五千年的大气运,背负上千亿生灵死前的希冀。他叫封弃,从地球来到了中天天域。天赐炼魂图出世,天地法则骤变,战神时代开始走向末路。星将、使者、徽记、语者,战神时代的辉煌,却是上天的战神,极致之上,长生无理的悲哀。开纹、封纹、最强意志,地球先一步进入纹印时代。法、势、理三大体系,长生、天意、天主,神灵净土、幽灵冥土……不死终得永生!!!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有着时代交替的动荡;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繁荣大世已经来临;这是封弃的世界,他必须走到最顶端。
  • 狱妻归来:老公请接招

    狱妻归来:老公请接招

    她在狱中迷迷糊糊被人侵占,生下一对龙凤胎,却又在迷迷糊糊中被人抱走。两年后,当她出狱,找到未婚夫,“凌,狱期满了呢,你说过只要我替你坐了牢,你就娶我的,对不对?”“傻子,你是坐过牢的女人,而我是成氏未来的继承人,你认为,我会娶你吗?”他的眼里满是嫌恶。跌跌撞撞回到家中,后母却一脸凶相的将她撵出,“死不要脸的,在外面偷偷结了婚还敢回来!滚回你的夫家去!”到了民政局才发现,自己户口上已被打上了‘已婚’的标签,老公叫路振伦,可是,路振伦是谁?
  • 修真界移动电商帝国

    修真界移动电商帝国

    林向南醒来时,眉心有颗发光的“灵种”,它下面还有个“移动电商系统”悬浮着。前世“两匹马一辆车”旗下业务如淘宝、微信、扣扣、百度等都被打包在这个系统里面。现在系统里的APP都空着,要大量用户入驻填充!这套移动电商系统与他的修炼有着密切关系。按系统的说法,若有人入驻系统,他本人便可以使用那人的一成力量!这看起来好像很少,但是经不住人多啊!想想若入驻使用那些APP的人数达到了前世那般骇人程度,光是想想都让人激动呢!这本书讲述的是“废种”林向南在修真世界里,用“移动电商系统”踏上别开生面修真征途的故事……大伙嗨起来,书快肥了,多推荐收藏来准备宰杀吧!书友群:296579585,微信公众号:d12jh8
  • 寻金决

    寻金决

    云南洞外洞之九霄云梯、西藏的什刹鬼海、它们逐渐问世人间。李一凡承蒙祖上传下的宝坻罗盘及寻金口诀,将引入他踏上寻宝之路,探究玄学八卦,一手握罗盘,通阴阳、知五行、解八卦、勘风水,测尽那天下不为人知的宝穴秘处。
  •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以问答形式,分中草药基础知识、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和附表三部分,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中草药的基本知识。其中,中草药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了中草药的基本性能及其使用方法、贮藏保管等用药常识;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简要介绍了50余种临床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常用中草药用附表形式作了简单介绍。《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通俗实用,可供家庭、基层中西医药工作者以及中医爱好者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