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41000000002

第2章 国家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

一、战略与国家战略思想的发展

(一)战略的含义与演变

战略是一个内涵不断扩展与充实的概念。在古代,“战略”一词仅意味着一个军事将领的作战计划,随后演变为“战争的艺术”。到19世纪,战略意味着一个国家对战争的整体倾向。到20世纪中期,战略与外交政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现在,战略一词已被广泛运用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从对“战略”运用的演变看,战略的含义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指军事战略,意为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二是对全局的、高层次的、重大的问题进行筹划、决策、抉择与指导。

(二)战略概念的发展历程及国家战略的出现

第一阶段是古典阶段。“战略”主要是与战争密切相关的概念。我国最早使用“战略”一词的是公元3世纪晋代司马彪所著《战略》一书,而最有代表性又影响深远的是《孙子兵法》,战略理论家孙子的“庙算”就是战略层次的筹划和决策。在我国古代,战略、庙算、兵法都用来指导战争的谋划、组织及管理。在西方,论及“战略”始于公元6世纪末东罗马帝国皇帝莱斯的《将道》一书。到19世纪,随着战争规模的空前扩大,“战略”与“战术”层次逐渐分开。德国克劳塞维茨(1780—1831)在《战争论》一书中认为:“战术是在战斗中使用军队的学问,战略是为了战争目的而运用战斗的学问。”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谋略。

第二阶段是现代战略阶段。“战略”发展为“大战略”的新的、较高层次的概念。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现代化的战争,它涉及政治、经济、科技、外交、文化等军事以外的领域而不仅指战争,是涉及国家各领域的全局性的问题。英国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在其1929年出版的《历史上的决定性战争》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大战略”的概念,并把“大战略”和“战略”区分开来。他指出:“正如战术是军事战略较低一级的运用一样,(军事)战略是‘大战略’在较低一级的运用。”他还指出:“大战略的任务是调节和指导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全部资源,以达到战争的政治目的。”1935年英国军方首次采用这一概念并将大战略定义为“是最积极地运用国家全部力量的艺术,它包括运用外交、经济压力、与盟国缔结有利益的条约、动员国家工业和分配现有人力资源以及使用陆海空三军使之协调行动”。

中国发展战略概论第一章国家战略概述第三阶段是当代战略阶段。战略概念多样化,而官方正式用语以“国家战略”为主。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而深远的变化和影响。东西方两个集团长期处于冷战状态,对立双方的竞争和较量逐步从军事对抗转向政治、经济、外交等更广阔的领域,使“战略”的概念扩展到对国家全局及各领域的筹划、决策与领导,它的外延也从军事和战争领域扩展到经济建设、国家安全、社会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对外交涉与合作等领域,战略的概念也开始多样化,官方用语也开始采用“国家战略”及类似用语。如美国从二战后初期采用“大战略”转向后来改用“国家战略”。

美国“国家战略”的含义是:在平时和战时使用武装力量的同时,发展和使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心理力量以实现国家目标的艺术和科学。英国人使用“大战略”和法国人使用“总体战略”,着重于调动和运用国家综合力量防止、准备和进行战争并夺取战争的胜利;而美国及一些国家使用的“国家战略”则着眼于谋求国家利益,国家的安全利益也在其中有重要位置。本书所论述的“国家战略”也是着眼于谋求国家整体利益,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进行统筹与谋划,对国家安全、政治、军事、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对外交涉与合作进行全面安排、科学决策的概念。

二、国家发展战略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一)国际战略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国际战略概念的提出是“战略”的内涵和外延由纯军事领域向非军事领域扩展的结果。正式把“国际战略”作为一个科学概念提出来的是邓小平。邓小平1979年3月30日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现在可以看得更清楚,毛泽东同志在他晚年为我们制定的关于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关于中国站在第三世界一边,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争取第二世界国家共同反霸,并且同美国、日本建立正常外交关系的决策是多么英明,多么富有远见。这一国际战略原则,对于团结世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改变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对于打破苏联霸权主义企图在国际上孤立我们的狂妄计划,改善我们的国际环境,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战略策略的基本原理与当代国际斗争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国际战略”这一科学概念及相关理论,既为开展国际战略学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丰富和发展了“国家战略”、“大战略”及“国家发展战略”的概念、内涵与外延。

(二)国家战略与国际战略、国家发展战略

“国家战略”与“国际战略”、“国家发展战略”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概念。一方面,它们都是属于“国家级”的概念,是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进行筹划、谋略的战略,是国家的总体战略。另一方面又各有侧重:“国际战略”是由政府而不是由军队制定和组织实施的,侧重于在国际关系领域中谋求国家利益,并把谋略的范围限定在对外关系领域;“国家发展战略”是有关国家发展方面的战略,更多地是涉及政治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法制发展、生态环境发展等领域,通常不涉及军事、外交等领域;而“国家战略”则是国家的总体战略,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教育、法律、军事、外交、安全、意识形态、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发展战略,它也是一种发展战略,是比“国家发展战略”范围更广的国家总体战略。本书所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有时也涉及“国家战略”的领域。

(三)国家发展战略及其一般特征

如上所述,国家发展战略是对一个国家整体发展的统筹、谋划、抉择与决策,是站在战略高度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安全、法制、教育、意识形态、生态环境等与时俱进地进行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与科学决策。国家发展战略具有以下一般特征:一是全面性和统率性。国家发展战略是对国家的较长发展进程的、具有全局性意义的重大问题和领域进行全局性、统率性的筹划、谋略和抉择,以达到预期目标,而不是对某项具体工作、个别事件的部署、处置。二是长期性和相对稳定性。由于战略是关于某一问题或领域的全局性和长远性的筹划和谋略,战略一旦制定,就必须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长远性。三是前瞻性。战略必然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有远见卓识,有战略眼光,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面向宇宙空间;有预见,能对未来的发展动向、格局、趋势作出科学的预测。四是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国家发展战略必须实事求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分析预测基础上,能纵观全局、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系统协调,能有所为、有所不为,使战略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四)国家发展战略的要素与结构

国家发展战略是一个战略体系,有着相对稳定的结构。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前主席马克斯韦尔·泰勒上将提出了战略的三要素:“战略=目的 途径 手段”,这一公式适用于军事、政治、经济等领域。就国家发展战略来说,用泰勒的公式来套就是:

国家发展战略=国家发展战略目标 国家发展战略方针(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各种途径) 国家发展实力。我国21世纪的国家发展战略是: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是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建立国家发展战略体系,与时俱进致力创新求发展。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手段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及不断增强国家综合实力,致力改革开放,实现以和平发展寻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国家发展战略的基本要素应包括:国家利益、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及战略体系、国家发展战略形势(机遇、挑战、出路)、国家发展战略指导思想或战略思想、国家发展战略决策(战略方针、战略布局及部署、战略组织)、国家实力等。

国家发展战略体系一般不包括国家战略或国际战略中传统领域的军事战略、外交战略及意识形态战略(如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反和平演变战略)。国家发展战略通常主要包括:经济战略、政治战略、文化战略、高科技战略、能源战略、安全战略等。

同类推荐
  • 阿里·沙里亚蒂思想研究

    阿里·沙里亚蒂思想研究

    沙里亚蒂的著作最明显的特征是强调人的思想。他不仅不畏惧西方的霸权文化,而且通过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复兴了古老的波斯文化,捍卫了伊斯兰教的地位。沙里亚蒂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对当时伊朗社会的转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一方面关注中产阶级的命运,另一方面以一个负责任的知识分子的身份从现代社会学的角度深入研究伊朗社会,积极探索拯救社会的新途径。沙里亚蒂对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他的思想在当时的青年一代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即使是在今天,仍有许多大学生阅读他的著作,从他的思想中汲取文化营养,了解伊斯兰信仰。
  • 论道中国发展——金帝雅论坛实录

    论道中国发展——金帝雅论坛实录

    本书是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李晓西教授主持,在北京金帝雅酒店召集国内官产学界高层人士和著名专家学者畅论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政策(是谓金帝雅论坛)之实录文集。目前一共举办了十次。包括宏观经济分析、经济市场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技战略、绿色经济、西部大开发回顾与展望、气候与经济、交通现代化、创新机制体制、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真知灼见,精彩纷呈,极有价值。
  • 政务工作全书(上)

    政务工作全书(上)

    全面披露中国近五年政治体制改革重要内容,真实反映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若干动作,具体描述中国特色政治管理体制改革全过程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十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十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指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科学理论。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命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关系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党的思想作风建设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党的思想作风建设

    《党建工作实务: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回顾我国走过的六十年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党的建设工作始终是同我党和我们国家的命运前途息息相关的。无论是普通的群众,还是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对党和国家政治经济等各个系统的体制、制度等知识有所了解,对党的工作和建设知识有所熟悉,才能把握国情,理解相关国家政策,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政治素养和工作服务水平,为党政工作的开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和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热门推荐
  • 情萦六道

    情萦六道

    古老相传,当杀破狼三星汇聚为一条直线的时候就是六道大乱将其之时...
  • 通往梦城的火车

    通往梦城的火车

    本书是常聪慧小小说精选集。作者以清新朴素的文笔,描绘出一个个真实可感的形象,堪称小小说力作。行文自然流畅,结构严谨,构思巧妙,表现手法多样新颖,虚实结合,回环起伏,情感真挚,情节生动可感,气氛感染力强,既体现出文学传统叙事风格,又运用了现代文学表达方式,富于语言的文字美,结尾引人深思,令人回味,适合中小学生阅读。
  • 永生血歌

    永生血歌

    大道煌煌,道法自然,世俗凡人顺则昌,逆则亡。而修真问仙以证大道者,逆则仙,顺则凡。自古以来,大凡世间修真者之所欲求,其意莫不在于得道成仙,修得永生不死。然则,即使炼得了永生不死之躯,那又能如何?还不只是看似潇洒地在世间挥舞了一场凄怆神话的起始、高潮与败落。脱离了诸天轮回,最终,还是摆脱不了那永世的孤独与苍凉……
  • 月之恋歌

    月之恋歌

    江湖第一人——青帝的外孙,归海鑫枫在不谙世事的年纪发誓爱南宫月一生。南宫月出生寒门,美丽无双如广寒宫的月神。归海鑫枫从小玩世不恭,为了能够让他继承父亲的家业,青帝开始对他进行魔鬼般的训练,与他若聚若散的南宫月实则用情至深,而归海鑫枫无法洞悉女儿心,感情路上并不顺利,寻找真爱的路上探出惊天秘密,身边的人面临着危险,归海鑫枫能够和月神相伴一生吗?
  • 我的花样少女时代

    我的花样少女时代

    男主徐太宇,富家公子转学来到一所叫圣英的学院,进到高二三班,进入班级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女主林真心,深深被她吸引。可是林真心是圣英学院出名的才女,漂亮有才华,全校男生心目中的女神,从一开始的讨厌到之后的慢慢喜欢上徐太宇却浑然不知,再到之后疯狂追求徐太宇,快点来看女神的蜕变吧!
  • 我和天使老婆一起捉鬼的日子

    我和天使老婆一起捉鬼的日子

    我叫张小凡,母亲死得早,15岁时,身为道士的唯一父亲张守明也突然得“怪病”死了。我家老头子死之前,除了把他一些降魔除妖的:法器,道符等交给我外。还交给我一张看起来很旧很旧,旧得都有些发黄的一张“羊皮纸”,而我正是因为这张古老的羊皮纸,18岁那年我遇到了,我最爱的那个“她”。魔法,道术,我们一起灭僵尸,魔鬼,吸血鬼,孤魂野鬼。
  • 霜隼下晴皋

    霜隼下晴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邪灵鬼道

    邪灵鬼道

    “鬼”所有的人都知道,他们是生活在黑暗里的生物,与我们人类不在一个空间里,即使这样我们之后的交集依然存在,接下来请一起走进我的故事!文飞一个即将退役的军人,一次意外行动,让他加入一个神秘的组织,开始他神秘而惊悚的一生!
  • 半月轮回

    半月轮回

    她是轮回城的公主,每一世都只为守护它而生。公主的历练,让他们相遇,遇上太阳之子,感化魔王,以为就此和平,却没想真正的恶魔就在身边。每一世的等待,换来的却是她将成为别人的妻子,这一世,即使毁她的城,他也要得到她!
  • 最强魅力系统

    最强魅力系统

    刘谋上班族,资深撸sir,网文爱好者,文艺青年。人生理念:当你感觉过得不幸福快乐的时候,多看看那些过得比你还惨得人!被系统抽中后,本以为会超能力傍身,各种尖端武器在手,之后勇闯世界!但当他看到系统道具列表后彻底懵逼了。玫瑰花、香水、包包,这尼玛明显套路不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