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4200000001

第1章 煤之殇,晋之殇

当人们把煤炭和矿难联系在一起时……

当人们把贫穷和山西联系在一起时……

作为一名始终关注山西的作者,此时此刻,我感慨万千。

山西人对于煤有十分复杂的感情。

曾几何时,资源大省山西在“一煤独大”的发展思维主导下,时至今日,其经济重心仍没突破“地下”。

用专家的话说,“由此导致了整体经济结构的‘非均衡性’发展”。

众所周知,在中国诸多省市区行列中,山西是一个地域狭窄、经济欠发达、人民生活相对贫困的西部“小字辈”级省份。

如今摆在我们眼前的现实是:只有一部分山西人一天天地富了起来。

然而,在不经意间,当历史的指针回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时,当地人的“煤运”在这里拐了个弯。

随着国际国内能源经济形势变化,煤炭产业的“市场含金量”节节攀升。煤炭一度成了名符其实的“黑色黄金”,加之市场需求关系的日趋紧张,更加刺激了煤炭产业的发展。

于是乎,在中国“煤海”——山西,这块黄土高原边缘的沟沟峁峁里一时间出现了无数大小不一的“黑洞洞”,这就是被称为“白口子”(就是各种开采手续齐全的中小型煤矿)和“黑口子”(开采手续不全的小型煤矿),随之而来的是乌黑炫亮的煤炭源源不断地被送到地面,接着再用汽车、拖拉机、火车、轮船日夜不停地把它们运走。

众所周知,煤炭作为一种能源,对于国计民生十分重要。

在今天,山西的煤炭产业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在挖煤、炼焦、运煤、卖煤等产业链条节点上,数以百万计的人以煤炭为生。

如今,摆在我们眼前的现实是一方面山西煤炭经济“不均衡性”发展,一方面在产煤区出现数以万计的“煤炭富翁”。

在巨额利润的诱惑下,山西几近疯狂的“一些人”恨不得一下子把地下掏空,然后都换作大把大把的金钱。

团村,晋东南山区的一个行政村。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周边曾有二十多处“黑口子”,据村长介绍说,全村登记在册的近400个壮年劳力几乎全部在附近煤矿下窑谋生。

几年后,人们的腰包鼓起来了。

在农村,农民手里有了钱,自然要建房修舍,改善生活环境。于是,村里的新房多了起来。

然而,这一切都是有代价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发现,去村北三里外挑水的年轻人在水井边沿慢慢排起了长队;

村后不远处的煤矿周围土地里生长的庄稼,往往是连年颗粒无收;

村民房前屋后曾经翠绿挺拔的大白杨如今已是“灰头土脸”,雨过天晴时,才能辨别出原来的颜色;

村山子身下的煤矿工人在坑下放炮开采时,地面村民家里灶台上的锅碗瓢盆、墙壁门窗震得山响;

而以往清晨在房前屋后叽叽喳喳的鸟儿现在也不知去向,只有山风送来拉煤车奔跑穿梭的轰鸣声……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围绕一个“煤”字。

因为有了它,老百姓就能活,而没有了它,那就得千方百计去找它,否则,人们就没法活。总而言之离开它是万万不行的。

然而,人要生存,总得有饭吃。

用当地人的话说,如果在家种地,也只能是填饱肚子,但要日常开销,他们就只能在村子附近煤矿挖煤挣钱。

对本地山西人来讲,生活中再也看不到绿色,耳畔再也听不见久违多年的清晨时分叽叽喳喳的鸟叫声。

但是,自己脚下的煤还是要挖的,而且必须得挖,因为,如果你不去,也许就会换成其他人,而守着脚下这个能换来金钱的金窝窝,自然也不用背井离乡、拖家带口地外出打工。

这,就是山西人面临的窘迫现状。

事实也的确是这样,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在中国成千上万的外出打工农民的队伍中,人们总是难见山西人的身影。

在当地曾流行这样一句话,说“山西人出门时,一眼望不见自家烟筒时就要回家”,这一方面印证了山西人的“恋家”秉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煤炭产业对山西人日常生活的现实影响。

记得一则科普资料曾这样介绍煤:

煤是一种固体燃料,它属于可燃性有机岩的一类。它是由一定地质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成厚层,并埋在水底或泥沙中,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俗称“煤炭”。

作为化石燃料,煤炭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分布地域最广的一种。

据世界能源委员会的评估,世界上的煤炭总储量共有107529亿吨,其中“硬煤”有81300亿吨,“褐煤”有26229亿吨。

在国际上,煤炭储量最大的国家依次为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德国、南非和波兰。

据资料记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煤的国家。早在3000多年前的中国,我们的祖先就已开始懂得采煤技术,并在日常生活中用它来生火取暖和烧水煮饭。而到了在汉唐时代,社会上就已经出现了手工煤炭业,同时,煤在冶铸金属(利用热能)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再后来,在辽宁新乐6200年前城市建筑群古文化遗址考古发掘过程中,人们发现用于装饰佩物作用的煤制工艺品。这对于探讨和研究我国开始用煤做燃料的历史有重要的意义。

此后,在林林总总的史料中,关于煤的记载屡见不鲜。在中国古代著名神话地理史书《山海经》中,就有大量篇幅介绍“煤”,称为“石涅”,并载明其性能、产地。到了魏晋时期,人们仍称煤为“石墨”、“石炭”等,并对煤的成分和功用开始进一步关注。在此后的《天工开物》一书中,则科学、系统地对煤进行分类,并指明煤的块径质地和产地分布等详细信息。再后来,明代大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首次使用“煤”这一名称。

在国外,煤已逐渐被一些国家关注。希腊和古罗马是用煤较早的国家,古罗马大约在2000年前已开始用煤加热。希腊学者泰奥弗拉斯托斯在公元前约300年著有《石史》,在这本书中,详细记载煤炭的物理性质和产品产地。从此以后,人类与煤炭的缘分开始了。

而煤炭的功效和用途,逐渐演变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推进器”,其“经济作用”和“政治意义”的作用在当今能源经济时代下不言而喻。

今天,让我们再把历史的目光收回,投向自己脚下这片清秀河山中的山西大地。

也许会有人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感慨:丰富的煤炭资源是皇天后土给山西人的恩赐!

是啊,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的“煤海”美名一直无人能出其右。

于是,心羡眼慕的外省人每次提及此事,心里无不产生吃葡萄时的“酸溜溜”:“山西人身卧福地,恭喜发财!”

这不,一辈子以种地为生的张老三,从来没想过自已祖辈居住的破旧土窑洞里,竟让儿子刨出了乌黑的煤炭!

地不仅能产粮,还能生金!

有了煤,就有了幸福生活,而对幸福的追求则是人们本能的欲望。在这个时候,人的理性良知被欲望所主宰,这是很可怕的。而同样,失去控制的疯狂更是不可想象的。

就这样,张老三父子五人在狂喜之余,不分白天黑夜地狂挖,身后堆了一座小山似的煤炭,三年后成了当地有名的千万首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张老三父子的影响下,当地村民都加入到“自查自纠”的找煤“运动”:房前屋后,门里门外,灶台下,睡炕上……

于是,这些被欲望主宰了的当地人,开始对养育自己的这片灵山秀水实行了“三光政策”:挖光(煤)、抽光(水)、烧光(焦),并且对自已脚下这片土地从里到外一遍遍地“蒸炒熘炸”。

一时,他们逢山必挖!

一时,他们遇洞必钻!

然而,疯狂,是要付出代价的。

据有关资料,截至目前,山西各类矿山采空区已达两万多平方公里,若以全省十五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计算,山西有超过七分之一的地面已经悬空!

有媒体报道说,近十年来,山西省地质灾害造成经济损失达二十六亿多元人民币,有数百个村庄需要整体搬迁,共造成三千多处井泉水源干涸断流,导致一千五百个村庄、七十多万人吃水困难。

一时间,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山西出现了。

一时间,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山西出现了。

“山”不成“山”

“西”不成“西”!

我们再把目光转向山西东南。

临汾,物产丰饶、水肥土美的工农业重镇。

这个曾经被媒体誉为“花果城”的“晋东南明珠”,如今已风光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中国污染第一城”的“大号”。

如今,这顶硕大的“黑帽子”将这座城市压得透不过气来。

事实上,临汾兴于煤,亦受制于煤。

我们知道,临汾是山西省有名的“煤炭大市”,而煤炭经济又是临汾市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长期以来,临汾市的经济发展基本上完全依赖于煤,但是这座晋东南大城市总常常因煤而屡屡受到国内外媒体的抨击。

有资料显示,在2006年,临汾市的财政收入曾突破100亿元大关。这一看似平凡的数据也许并没引起人关注,但它的经济意义却让临汾在山西省诸多地级城市中“独领风骚”。当时这一数据被有关部门公布出来后,就有媒体引用部分官员的话说:临汾已成为仅次于省城太原的第二大“经济强市”。

然而,有谁曾想过,“经济强市”这一“光鲜招牌”的背后,似乎另有丝丝隐情。煤炭给临汾积累巨大的社会财富的同时,也让临汾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有关资料显示,在临汾,与煤炭相关的产业占到了当地经济总量的60%以上。

在临汾从事煤炭及洗选加工业的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以上,这还是有据可考的部分。如果加上隐藏在西部崇山峻岭中成千上万个“黑口子”的从业者,在临汾地区从事煤炭行业的人数可能再翻一番都打不住。

至此,上文中的“一些人”就浮出水面。

他们就是本书中的主角——“山西煤老板”。

他们的出现,将会在山西煤炭工业发展史上书下浓重的一笔。

他们的出现,将会让每一位山西人在“省籍”情结上有挥之不去的阴影。

他们的出现,将会在让有“表里河山”美誉的山西为之付出了“山穷水尽”的代价。

同类推荐
  • 男人和刀子

    男人和刀子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夜店诡谈

    夜店诡谈

    宅男偶像最美嫩模周秀娜、台湾当红歌星范逸臣联手演绎夜店、医院、学校经典鬼故事。万圣节夜,几个年青人各怀心事聚集在一间酒吧。席间,大家提议讲恐怖故事,投票决定谁的故事最不吓人谁就请客。于是其中三位轮流讲述了失踪、单行道、夜勤病栋三个离奇诡异的故事……
  • 月牙泉

    月牙泉

    《月牙泉》讲述了在敦煌,去城十里处有座鸣沙山,沙山下有一片泉水,被叫做月牙泉。早在尧的时代这儿就生活着三苗人,先秦时还有羌人、月氏人。别看这里大漠连天,这方风水盛哩!
  • 神魔记事(下)

    神魔记事(下)

    幻之大陆英雄的化身凝聚成圣灵的法印,具有传说中神奇力量的圣灵法印这一次主动选择了它的继承人。纯真质朴的少年雷斯特在懵懵懂懂中继承了英雄的力量,在聪慧美丽的艾娜的陪伴下,踏入了纷乱的红尘……
  • 谁在走廊

    谁在走廊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热门推荐
  • 望穿秋水不及望穿京墨

    望穿秋水不及望穿京墨

    穿越重生来到另一个世界她是溯月国丞相府的嫡小姐她五岁成名,为溯月国第一天才,六岁修为停滞不前,与废人无异但一切因为这场穿越发生了改变遇见他也许是命中注定他的玩世不恭,他的温柔与爱护只给她一人他说:遇见你和认识你,我只用一个时辰,爱你,我会用这一辈子去告诉你她说:我可以忘记自己,却无法忘记你遇见你,是我今生最对的决定
  • 众星

    众星

    神子为调查父母离奇失踪死亡,却发现神子的秘密。。。。。。
  • 腹黑老师是老公

    腹黑老师是老公

    家庭资产亏欠,苏小丹被迫联姻,嫁给一个'老男人',一个是呆萌的千金小姐,一个是传说中的'老男人',他们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他和她的历史

    他和她的历史

    风茗和墨欣两个人,在世界遭到毁灭的时候,带着属于他们的历史书,穿越到一千万年的世界,寻找能阻止这场毁灭的方法......
  • 八卦战纪

    八卦战纪

    中国一批神秘的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可以让人可以身临其境的游戏,从而让人在游戏中受到磨练,且保障人的安全。主人公在一次贪小便宜不知不觉地参加了这个项目,与自己的伙伴开始在这个未知的世界闯关。
  • 灭世録

    灭世録

    "不知道为什么,人们在面对着即将来临的灾难时,他们总是喜欢怨天尤人。尤其是在面对着世界性的灾难时,他们总是喜欢把一切的过错全部推到别人的身上,似乎他是最清白和最无辜的那一个。也许正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太多需要我们去反思的东西,才会有了这本书……故事发生在一个十分混沌的地方,世界性的灾难在不期然中来到了人间。一时间,人间遍布了妖魔鬼怪的身影,惟独看不见的就是神仙。难道这个世界最终崩溃的结局已经无法避免了吗?是不是任何事情都会有个转机?也许是,也许不是这个答案并不在书里,而是在每个人的心中。几个人的几段情事组成了整个故事,也许我们要思考的问题还有很多……"
  • 他的右手藏着神灵啊

    他的右手藏着神灵啊

    你真的以为自己的右手只能用来撸管?不!不是这样的!苏果:让我来告诉你,使用右手的正确姿势!
  • 海阔天空,彼岸花开

    海阔天空,彼岸花开

    来自不同地方的我们在不同路口汇聚,有着不同方向的我们在不同地方离开,是时光让我们认识彼此,也是时光让我们彼此分离。但终究会回想,我们拥有过的青春
  • 你好,我的总裁老师

    你好,我的总裁老师

    从小,他和她是青梅竹马;八年后,他是老师,她是学生;一个月后他是总裁,她是员工;再三年后,他是她的老公;她是他的老婆......看腹黑总裁如何收服可爱小女生;看逗趣学生如何一步步走进老师心里......
  • 狼妻逆袭:天才宝宝上阵

    狼妻逆袭:天才宝宝上阵

    小羊:“妈咪以后不准叫我小羊!”某女:“好的小羊,没问题小羊。”小羊:……“妈咪我们没钱!”“要钱干什么?”“没钱就不能买东西了。”“这个世界上的东西只要看上了就是我们的,给什么钱?”小羊:……总之就是一个从精神病院逃出来的女人失去一切记忆,终于放弃治疗,变成一个行走的大杀器,带着儿子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当有一天有个男人找上门对她说:“儿子是我的,而你……所以你欠我一条命和一世幸福!”某女:我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