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43000000022

第22章 芬芳枝满

董茉莉,人如其名,拳如其名,雅逸自然,光华灿烂,清香沁心。

和董茉莉有过长期交往的一位香港画家曾经说,董茉莉如同一幅淡淡的中国传统水墨画,没有浓墨重彩的夺人眼目,但层次丰富,山水其间,细细品味,却是深厚蕴藉的。

由于兄长董虎岭长期在美洲、欧洲等地推广太极拳,董家太极拳在香港的各种事务便由董茉莉全面负起责来。1966年,她开始担任香港英杰太极拳健身院院长,直到她去世。她使香港董家太极的旗帜成为香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并且不断延展到中国内地,以及世界各地。

董茉莉的丈夫陈琼攀,也是董英杰的学生。陈琼攀与董茉莉家是邻居,他们从小就认识。陈琼攀也时常随董英杰学拳,他的儒雅与聪慧深深吸引了董茉莉。他语调清淡,从不拘谨。而陈琼攀对老师的这个小女儿也极有好感。后来,这位名满香港的著名医生成为了董茉莉的丈夫。

陈琼攀潜心医学研究与临床治疗,1960年获香港大学内外全科医学学士,1965年获英国皇家外科医学院院士,1966年获英国利物浦大学骨科硕士。

董茉莉有时会跟陈琼攀讨论一些自己思考的问题,她说:“我希望更多人练太极拳,你知道为什么吗?”

陈琼攀沉默地看着她,眼角眉梢浸满了笑意。

“因为我看到练拳的人都活得很健康。我观察了很多生病的人,他们关注的只有来自自己身体的感受。肉体若不存在,心智与意志也将不存在。我觉得太极拳是健康的无价宝,所以我见到朋友身体不好,都由衷地劝他们练习太极拳。”

1963年4月6日,董茉莉与陈琼攀在香港结婚,从此他们一生相伴,恩爱到老,陈琼攀对于董茉莉的太极拳事业也给予了全力支持。

结婚后的第二年,董茉莉陪伴丈夫前往英国深造。在此期间,她应邀在BBC电台、香港屋等机构教授太极拳。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董茉莉经常在澳洲生活居住,与澳大利亚武术界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对澳大利亚的武术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88年,她在澳洲悉尼创办了“董茉莉武术太极学院”。此后的多年中,在澳大利亚的许多重要武术活动都活跃着董茉莉的身影,她还不断地把中国一些优秀的武术家介绍到澳洲。

1990年,在中国体育发展史上是一个需要重点记录的年份,也是中国武术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这年,中国首次举办大型综合性国际运动会——亚运会,中国武术首次列入亚运会比赛项目,这是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武术第一次真正进入世界体育正规竞赛殿堂。全球的华人为之鼓舞,世界华人武术界人士为之兴奋。董茉莉作为世界武术家的优秀代表,参加了1990年亚运会武术比赛这一历史盛事,并担任了重要的裁判工作。

1990年,还发生了一件中国武术史上的大事,就是国际武术联合会的正式成立。国际武术联合会,英文全名为“International Wushu Federation”,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国武术组织。1985年8月在中国西安举办了第一届国际武术邀请赛,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队参加了比赛。同时成立了国际武术联合会筹备委员会,徐才担任筹委会主任。经过五年的发展,1990年10月3日,国际武术联合会在北京正式成立,第一任主席是李梦华,后来伍绍祖、李志坚、于再清先后当选为主席。国际武联以推动各个国家和地区武术团体的联合与统一,促进国际武术运动的发展为宗旨,于1994年10月22日被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接纳为正式会员。1999年6月20日,国际武术联合会得到国际奥委会的临时承认。2002年2月,国际奥委会第113次全会通过正式承认国际武术联合会的决定,武术同时成为国际奥委会承认的体育项目。

国际武术联合会成立后,2001年董茉莉被推选为国际武术联合会大洋洲传统武术委员会代表,成为这个最高级别世界武术组织最高核心层里面唯一的女性成员,为武术的全球化发展谋划运作。

1991年,中国武术的国际发展又在规范化方面迈出一大步,国际武术裁判员队伍正式开始建立。董茉莉是当时首批成为中国武术国际级裁判的海外人员,最早参与了中国武术的国际赛场的裁判工作。为推动武术的国际化发展,中国武术协会、国家武术研究院分别于1987年、1988年、1989年、1990年、1991年举办了多次国际武术裁判员培训班,为世界各国培训了优秀武术裁判人才。1991年12月,经国际武术联合会批准,所有参加过以前历次国际武术裁判员培训班的老师和学员经过考核合格后,被正式批准为国际武术裁判员。董茉莉是第一批成为国际武术裁判的香港武术家。

在参加国际武术裁判员培训过程中,董茉莉与中国的很多优秀武术领导人、武术家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交流、交往,如徐才、吴彬、邱丕相、张山等,并在此后多年中保持了长久的友谊。

裁判员参加学习、表演,董茉莉总是穿得很讲究:练拳的时候就穿太极服,上课的时候是规规矩矩的正装。她记得父亲董英杰曾经不止一次地嘱咐过自己:“如果你练太极拳连基本的着装都不要求,就显得散漫。着装不一定要多么华丽、贵重,但是要整洁、要规矩。”

董茉莉多次出任国际重大比赛的裁判工作,包括1988年担任第二届亚洲武术锦标赛裁判长,同年赴日本名古屋担任第五届全日本太极拳比赛裁判,1991年代表香港武联担任在北京举办的国际传统武术比赛裁判,在郑州举办的第一届国际传统武术比赛裁判,在深圳举办的国际武术大赛裁判等。

20世纪90年代,董茉莉失去了两位亲人:1992年长兄董虎岭去世;1994年4月16日,母亲刘慧君去世。

母亲原来没有和董茉莉住在一起,后来不小心摔碎了脚骨,行动不便,为方便随时照料,董茉莉就将母亲接到她家居住。她搬到母亲房间和母亲一起睡,夜间亲自照料,还为母亲念佛祈福。

她和母亲两个人都不愿意轻易让对方看到自己掉泪。母女二人个性里有种惊人的相似,外表坚强桀骜,内心里却隐着浓浓的柔软和依赖。

在经历了丧母之痛的一段恢复时期,1995年后,董茉莉多次回内地进行太极拳的研究、交流。在此后的10年间,她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广泛与杨式太极拳的众多名家、机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积极参加了多种形式的太极拳活动,并应邀在内地一些地方讲学。

也是在这段时间,她回到了父亲的家乡河北省任县。

一群皮肤黝黑的孩子远远地站在村口,好奇而热忱地注视着他们。

董茉莉想起了自己这么大的时候父亲会经常和自己推手。自己推不动的时候就耍赖地用头顶父亲,每到这时,父亲就会说:“你这个小铁头。”

走过父亲小时候学拳、练拳的地方,想象着父亲当年的样子。她想,老一辈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如此有限的条件下感悟出那么多东西,一直流传到今天,应该很好地继承下去。

董茉莉遍访各地各流派名家,她对于中国传统内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将其与太极拳融合研修,使得董家太极在内修上更具特色。

董茉莉不仅在太极拳上成就斐然,在整个武术领域也贡献巨大,特别是对香港武术界有着独特的影响力,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董茉莉是香港精武会的核心人员之一,1997年起长期担任香港精武会会长职务;2003年,曾作为香港精武会的代表,参加了澳大利亚精武体育会成立27周年的大型庆祝活动。中国驻悉尼总领事廖志洪、澳大利亚精武体育会荣誉会长周光明、新南威尔士州武术界以及其他各界人士数百人参加了这一活动。董茉莉应邀在庆祝活动上演示了太极功夫,受到热烈欢迎。

由于她在香港以及世界武术界的特殊声望,1987年辅助创办了香港武术联合会,在其中担任裁判主任,并被推举为名誉会长。

1996年,董茉莉受聘于香港中文大学,担任其太极拳学会的顾问。走在校园里,董茉莉会回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董茉莉记得,上学的时候,期末考试后,她把成绩表拿给父亲看。董英杰不了解,和内地有红圈表示成绩优秀不同,香港学校的成绩表有红圈是不及格的意思。见有红圈,父亲说:“还不错,打红圈了!”

“红圈的意思不是不错,是不及格。”董茉莉向父亲解释。但董英杰依旧不生气,只是笑一笑:“啊,跟我们上学的时候是不一样。”董英杰历来对子女们的学业要求不严。

在董茉莉念中学最后一年的时候,董英杰开始生病。

董英杰说:“你不要念书了,在家伺候我吧!”

“无论如何我也得把中学念完呀。”

董英杰很不高兴:“我不给你钱,不支持你了。看你怎么念。”

董茉莉也赌气地说:“不用您,我能养活自己。”

董茉莉算清楚了,学费50块,每天坐电车上学、在学校的午餐费,再加上书本费,总共需要100元。她找到学校校长:“校长,我想申请奖学金。”

校长笑了:“大小姐,你爸爸的名气那么大,学校怎么可能给你奖学金呢?”

于是董茉莉就靠教拳自己赚学费。岁数小,教不了大人,她就找和她年龄差不多的教。有一家三兄弟想要学拳,一个14岁,一个12岁,一个10岁。担心自己看起来太小不受人重视,董茉莉就穿了件长旗袍,去了才换练拳的衣服。每天清晨6点,她坐头一班车去三兄弟住的山顶教他们太极拳。教到8点,学校8点半上课,她就和三个孩子一起坐车下山,然后再转电车到学校。

有时候上课快要迟到了,下车后,她就飞快地向学校奔跑,两旁的树被掠动,叶子晃动,额头上的汗水被风快速吹干的过程,微微有些凉意,耳边,是呼呼的风声。

董茉莉中学就读于圣马可中学,当年的毕业纪念册上这样写道:“她乃太极派之掌门人物,身怀绝技,磊落大方,极为同学所敬重,而学业成绩亦佳,为本班女班长”。后毕业于罗富国师范学院,在圣士提反中学担任体育老师,并开设太极拳班。

此时,站在大学校园里的董茉莉,看着身边穿梭往来年轻学生,回忆自己的学生时代,竟然有些恍如隔世。

香港中文大学是香港一流的大学,在海内外也有着广泛影响,是香港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为提高教职员、家属以及学生的身体素质,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与认知,学校成立了太极拳学会,组织开展中国太极拳课程。经过反复研究决定,自1996年开始,香港中文大学太极拳学会专门聘请董茉莉担任顾问,并开设太极拳课程。

董茉莉对这一教学工作非常重视,她认为,培养香港大学师生对太极拳的兴趣,让他们掌握真正的中国传统太极拳的知识与技能,有着深远的意义。对香港中文大学的太极拳课程,每次她都认真备课,课上仔细讲解,不辞辛苦地反复做示范。同学们普遍反映,上董老师的太极拳课有文化内涵,有技术水平,是不可多得的身心修养过程。

在大学里教拳,董茉莉格外重视理论教学。她要求学生阅读《太极拳释义》中《行功论》等部分。她对学生说:“你们要不停地练,就要不停地看、不停地学。因为你今天看所理解的和你明天看所能理解的不一样。你看十遍,可能第九遍你不理解的点当你看到第十遍忽然就理解了。”

董英杰在教拳的时候就经常告诉学生,拳理一定要和动作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才算真正明白。董茉莉对学生说:“你原本知道道理,有一天做动作的时候忽然间和自己的动作配合上了,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觉得真对呀。这个过程的收获是最大的,也是练拳最幸福的时刻。”

在父亲的教拳基础上,董茉莉融入了更多科学的理念和鲜明的个人风格。

董英杰教拳总是在前边做一个样子,让学生在后边学,看到你打法不对,他便过来改正一下。而董茉莉则是像教弹钢琴一样,用先左手、再右手、最后把双手合起来的方式教。每一个动作董茉莉都分解开来,先告诉学生这个招式手怎么做,练好手了,脚应该怎么做,做好了脚的动作,手脚一起怎么做。

和爸爸、哥哥不同,董茉莉更爱表达,更爱在教学时嘱咐学生各种注意事项。她总是不厌其烦地把道理讲给学生听,然后再反复提醒他们自我检查。

1999年,董茉莉与中国著名武术家邱丕相教授一起,被聘为加拿大国际方济太极学院顾问。

2001年,首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在三亚举行。这是一次世界太极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会,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专门为大会发来贺电。世界各地太极拳名家云集,共有近万人参会交流。董茉莉作为杨式太极拳的重要人物应邀参加了大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太极拳朋友进行了广泛交流。

董茉莉觉得,“太极拳健康大会”这个名字起得好,太极拳带给现代人最大的益处便是健康:身体的健康,心灵的健康,心态的健康。

有位教授斯斯文文的,一直练太极拳。他对董茉莉说:“这个太极拳真好呀。有一次去洗手间,脚下没注意,差点要摔倒。一滑,我就一站站住了,没倒下去。如果从前我没学太极拳,我觉得不会临时就可以弄架子站好。”

2003年8月23日至26日,杨式太极重要传人在中国内地首次聚会。从此,这一聚会成为一种传统得以延续,并且规模越来越大,成为当今杨式太极拳发展的一个重要形态。董茉莉参加了这次名为“首届杨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联谊会”的聚会,这是她作为杨式太极拳传人第一次比较正式地在内地太极拳界亮相。以前,杨式太极的董家传人卓有声望,这次,大家终于见到了这一支脉的正宗嫡传。

据载,参加这次联谊会的杨式太极拳名家有:傅钟文传人翟金录、石月明、陈国桢、洪日镜、顾树屏;董英杰传人董茉莉(香港);赵斌传人赵幼斌、路迪民、李正;杨守中传人马伟焕(香港);郑曼青传人徐忆中(台湾)、郑可达(美国)、罗邦桢(美国);牛春明传人孟宪民、莫汝东;傅宗元传人郝宏伟;田兆麟传人黄明山;陈微明传人魏权等。

交流会原计划在上海举行,后改在苏州太湖宾馆,上海同济大学太极拳研究会召集主办,上海同济大学教授、杨式太极拳传人石月明等人负责具体联络工作。

与会的世界各地杨式太极拳名家、传人畅所欲言,就杨式太极拳的传承体系、功技特点、理法结构、发展推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各位传人详细介绍了本支脉的发展情况,回顾了前辈拳家为推广太极拳所做出的贡献。

董茉莉在交流会上作了重点发言。她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董英杰先生跟随杨澄甫学拳、传拳的经过,包括董英杰当年长期跟随杨澄甫南下教拳的情况,以及董英杰到香港后,董氏一家向海外传播太极拳的过程。她说,父亲平时十分低调,不喜欢学生在外招惹是非,在创立武馆时特地命名为“董英杰太极健身院”,强调太极拳要为社会大众健身服务,他认为健康就是幸福。董茉莉在会上强调,同门之间要互相尊重,彼此和睦相处最为重要。

这次会议对于杨式太极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重要意义在其后多年中逐渐显现出来。之后,这种聚会形成了传统,并且在形式上越来越丰富,人数越来越多。

2004年,名为“杨式太极拳国际交流会”的杨式太极传人大聚会在香港隆重举行,董茉莉作为香港杨式太极拳的重要代表性人物参加了这次会议的筹办工作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是众多杨式太极拳传人第一次大规模云集香港,董茉莉的心情十分激动。能够在父亲开创的太极拳基地上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太极拳朋友,显得格外亲切,对促进香港太极拳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

在这次交流会上,董茉莉亲自上场,演示杨式太极剑。董家太极传人董郑小芬等也进行了太极拳展示,让大家领略了董家所传杨式太极拳的风采。

练拳的时间越久,董茉莉越感觉打拳是一种独处和静默,是一个内省的过程,是一种对表象的超越。它能够扩大心灵的范围,增加对人和事的理解。董茉莉的一招一式,圆缓轻柔。相同的动作在不同人的演绎下,散发出不同的味道,拥有不同的感觉。太极拳是带有个人气质的,打拳是一种寂静的个人经验,对观者来说,亦是如此。

2005年,全球著名武术传媒机构博武国际武术网专程赴香港,对董茉莉以及一些董家太极传人进行了系统采访。董茉莉在半山的家中接待了博武网一行记者,细致讲解、演示了董家太极技术体系,并组织了学生进行教学观摩活动。回京后,博武网对这次采访进行了系列报道,在内地反响很大,许多人纷纷来电、来函咨询和了解有关董家太极的情况。为了系统介绍董家太极,2006年,在董茉莉的大力支持下,博武国际武术网为董家太极建立了专门网站:董英杰太极拳网(www。dyjtj。com),成为宣传董家太极的一个重要平台。

2005年里,董茉莉与侄子董增辰一起,再一次回到河北邢台老家,受到了当地领导李剑方等的热情接待。他们共同商议如何进一步发展董英杰太极拳,让董家太极这个品牌为家乡的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规划。

2006年,为继承董家太极精华,团结世界各地董家太极传人,董茉莉主持在香港举办董家汇。在她的号召、组织下,近400名世界各地董家弟子汇聚香港,研习杨式太极拳。本次活动隆重、热烈、雅致、和谐,体现了董英杰先生一贯倡导的太极拳的核心主旨。活动期间,世界各地的董家太极拳传人互相交流、研讨,共同提高,深刻感受了中国太极拳的魅力。

董家的海外弟子除小部分是土生华人外,大部分是外国人,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芬兰、希腊、泰国、新加坡等国。在会上,他们认真表演了所学的董家功夫,一招一式,一丝不苟,规范到位。对他们来说,太极拳是珍贵的中华文化。董茉莉看着这些学生动情地说:“太极拳是人类的宝库。”

在“董家汇”活动中,作为主席的董茉莉发表了热情的讲话。

各位亲爱的朋友和太极同学们:

首先热烈欢迎大家专程来参加首届“董家汇”的盛会。

今次是第一次世界各地之中外学生齐集在香港,纪念先父董英杰宗师109岁冥寿。如果董宗师在生的话,见到朝气勃勃的你们,定会非常欣慰。

大家可能听过我计划写一本书,介绍我父亲之生平,和推广发扬杨式太极拳之经过。我自幼便一直紧随在父亲身边,对于他的一切都非常清楚。去年我更造访本港、澳门、泰国、新加坡、内地及美加各地曾跟随父亲习拳的师兄姊妹们,聆听他们陈述当年随师学习的经过和感受。有趣的是,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及我父亲和我大哥虎岭师傅从不批评其他拳师的长短。真的,在我记忆中,在公在私,从未听过任何对他人的贬评。他们对先父先兄之言行非常佩服赞赏,尤其是对太极拳艺之认真和忠诚,对人之尊重和友善,及立己之淳朴和严谨。

有一位对推手很有心得之师兄说起跟宗师推手的感受。他说从不感觉宗师用力按在他身上某处,或用任何招式,宗师一扬手他便如“纸鸢”(风筝)一般飞出!多年来他都未遇过同等轻盈、上乘手法之人。我记得虽然我们健身院内墙上铺了厚垫,宗师与学生推手多采用“点到即止”示范。甚少尽发抛人,以免损人颜面或造成伤害。

在今次的盛大的“董家汇”,我希望能达到两项目的:

1.让大家认识董家在中外推广太极的成员和传人,以及他们的学生们。互相交换心得,融汇经验。

2.欣赏及揣摩拳艺之余,我们要维护及促进我们的美好传统武德——“团结互助、尊师重道”,去发扬董家太极之精奥及美好传统。

我谨祝各位在今次聚会得益良多,并为香港及澳门的美景而心旷神怡!

谢谢!

董茉莉作为香港具有代表性的杨式太极拳家,也是香港杰出的社会人士。2007年,中央电视台为介绍香港各界优秀人物,推出了《香江人物》栏目,专访具有国际影响的人士,董茉莉作为社会健身推广的突出代表被收录其中。采访董茉莉的节目于2007年2月9日播出,引起了广泛关注,董茉莉成为了香港太极拳标志性人物。

鉴于董茉莉女士在中国武术理论、技术上的精深造诣和杰出贡献,2008年她被中国武术协会授予武术高段位八段的称号。这是当时港澳地区武术最高段位等级。

董茉莉生性豁达,正直豪爽,充满爱心,家庭幸福。她与陈琼攀育有两男两女,男献文、献章,女若诗、爱诗,皆受高等教育,服务社会。更有多位孙儿、孙女,三代常叙天伦,其乐融融。董茉莉还喜欢艺术。

她从小看父亲写字,觉得父亲手中的那支笔很神奇,软软的笔锋在宣纸上勾画出或刚健或柔和的线条,如同太极拳的拳势运劲。从线条的变化中,在父亲祥和的神态中,她能感受到父亲情感的热烈。

在练习太极拳之余,她也开始学习绘画、书法。在绘画中,细腻的笔法、精致的构图与贯通的气脉,都给她以享受与灵感,她把这些感觉与境界都润物无声地融在她的拳功中。

董茉莉还喜欢戏剧,经常看演出,自己学唱京剧。2004年,她还参加了舞台剧《许月白的第一页梦歌》的演出工作,担任该剧的武术指导。

她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在戏剧中,董茉莉尽情感受着人生不同角色的起伏变化。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里,躺在病榻上,董茉莉沉默地听着戏中那些人物从容婉转的表达,不卑不亢,不惊不惧。

2009年,董茉莉在香港逝世。世界各地武术界人士纷纷表示了巨大的悲痛与哀吊之情。

余功保、梅墨生为董茉莉纪念会撰写了唁电:

承前启后,芬芳恒久

惊悉董茉莉老师离世,不胜惋痛。作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太极拳名家,她的去世,是当代太极拳的巨大损失,使我们失去了一位令人敬仰的老师、挚友。

董家一门,自董英杰先生,至董虎岭先生、董茉莉女士,以及其他董门后人、传人,蔚然成为中国太极拳著名世家,为太极拳在世界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董茉莉女士更是承前启后的杰出代表,做出了突出贡献。

董茉莉女士不仅继承了中国太极拳的精髓要领,还充分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美德,还在她身上洋溢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谦和平淡的性情风范,乐于助人的行为举止。她多年来在世界各地为传播太极拳不辞辛劳,竭精殚虑,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其风采、风骨将会被人们永久传颂,其传播的太极拳也将会恒久泽被后世。

愿董茉莉老师在天之灵安息。

在太极拳上,董茉莉始终坚持传统为本,服务现代的理念。董茉莉多次说:“我父亲董英杰反复强调过,我们董家传的太极拳就是传统的杨式太极拳,不能随意改动,要严格遵循传统的规范来练习。但太极拳不能保守,要让尽可能多的人从中受益,要不然也对不起先辈的心血。”她正是遵循父亲的教诲,不遗余力地向社会传播太极拳,在香港教授了大批学生。在董茉莉去世后,这些学生依然坚持不懈地进行太极拳的锻炼、研究,把杨式董家太极发扬光大。

董茉莉去世后,陈琼攀先生依然主持举办了多期的香港董英杰太极拳同学会活动,董家太极将为世界人民的健康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闪耀其永不熄灭的价值之光。

在太极拳的推广和传播上,董氏家族可谓功不可没。董英杰在世时,已将杨式太极拳传播至香港、澳门、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子董虎岭设馆美国,并将太极传至北欧等地。女董茉莉以香港为核心基地,将太极拳武术院创办到了澳洲,并在中国内地广泛交流传播。孙董继英、董增辰在美国、加拿大等地授拳。曾孙董大德、董振威于美、加、欧、东南亚等地授拳。

在董英杰和他子孙的传播下,董家太极目前已有海外弟子数十万人,遍及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董家几代太极英杰就这样开枝散叶,将杨式太极拳传播到世界各地。

同类推荐
  • 散打(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散打(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散打也叫散手,古时称之为相搏、手搏,技击等。简单而言就是两人徒手面对面地打斗。散打是中国武术一个主要的表现形式,以踢、打、摔、拿四大技法为主要进攻手段。另外,还有防守,步法等技术。散打也是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双方按照规则,利用踢,打,摔等攻防战术进行徒手搏击,对抗。
  • 农村体育健身常识——体育比赛

    农村体育健身常识——体育比赛

    体育健身,突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关注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和体能发展,关注通过对健身项目和运动项目的选择和学习,培养学生体育健身的爱好和运动特长,获得科学健身的方法,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具备在不同环境中坚持体育健身的适应能力。
  • 休闲体育行为发展阶段动机和限制因素研究

    休闲体育行为发展阶段动机和限制因素研究

    本研究主要通过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两部分来阐述休闲体育行为发展阶段的动机和限制因素。首先,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假设性理论框架。然后,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方差分析、相关回归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进一步论证理论框架,并提出休闲体育行为发展阶段动机和限制因素模式。
  • 象棋速成

    象棋速成

    本书共六章,内容包括象棋基础知识、象棋布局、象棋各个兵种的运用、象棋基本杀法、象棋残局技巧等。
  • 奥运历史上的女性书写

    奥运历史上的女性书写

    因为“平等、发展、共赢”的奥运精神之光里,两性的平等、发展与共赢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在中国社会提倡“和谐发展”、“全民奥运”的背景下,探讨女生与奥运的丰富话题,是研究者与行动者、决策者与执行者的共同期待。在热火朝天的迎奥运的活动中,作为性别视角看奥运的先例,《奥运历史上的女性书写》必将成为奥运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亮点!
热门推荐
  • 豪隐试婚:男神女神霸道爱

    豪隐试婚:男神女神霸道爱

    身为S市龙头世家颜家的弃子绝对永无出头之日?那谁来解释下,眼前这个S市市长为什么一脸惊恐地向她助理俯首?
  • 女神驾到:淡雅芳华

    女神驾到:淡雅芳华

    本文讲的是一个二十一世纪“林黛玉”穿越成为异世女皇后再度穿越的狗血小说!本文什么狗血元素都具备请各位宝贝自带避雷针~本文算是以《网球王子》为背景的同人文,没看过的或者不喜欢同人文的请将它当作平常小说来看,不用在意原作!本文应该是很MarySue的文!因为汐对文的绝对定义就是女主至上!所以说女主绝对会是个完美苏!但汐的女主绝对没有“圣母光环”这点请放心!【友情提醒】:看书之前请先点击【《汐的阅读提醒》】这一章节进行了解,之后在进行阅读!【注示:此简介仅供参考,请以实文为准】【警示:文笔一般,不喜勿喷!作者那厮心脏不是很好,未免造成死亡事件,各位宝贝可以翻翻白眼吐槽一句,返回上一页面~】
  • 穿越变嫡女

    穿越变嫡女

    一个普通人,穿越古代变成公主的惊险历程!看现代人如何玩转古代!
  • 一日而遇一生相依

    一日而遇一生相依

    一次别离一声叹息一念之意一场心泣一段途迷一丝伤心一朝一夕一生相依
  •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册)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册)

    曾国藩,这是一位争议不断的历史人物。他被称为“晚清中兴名臣之首”,又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与一代大儒;他既为孙中山、章太炎、范文澜等人所不齿,但也为毛泽东、蒋介石、梁启超、冯友兰所推崇。这是两本流传甚广的家训典籍。他既能自立又能立人、既能自达又能达人的人生智慧与教育思想,也被后人广为称颂;后人整理曾国藩一切教育心得,统称之为“曾国藩家训”,堪称“古今家训之首”。为什么看似波澜不惊的千余封家书,却成为后人推崇备至的智慧宝典?为什么数十年如一日的心得日记,竟成为众人津津乐道的警示名言?为什么有太多的人,在翻阅他的日记之后,自惭形愧?
  • 宁小侯爷

    宁小侯爷

    昔年汴京城世家豪门小公子宁无邪被逐出家门,而后孤身一人出走汴京,十年茫茫漂泊无人知。十年之后,小侯爷破天归来,搅动风云,一怒天下惊
  • 教师无敌

    教师无敌

    这里有无比叛逆的学生、凶残狠毒的敌人。身为一名教师的我,需要做的就是扶正叛逆学生的思想,打击狠毒敌人的灵魂。当然,在闲暇之余和女学生聊聊人生感悟、和女老师探讨教学理念、和女警官谈谈罪恶正义、和女明星研究演戏真谛、和女杀手玩玩暗夜追踪都是可以的。教书+热血+青春+暧昧=爽文!PS.求呵护,求包养,怎么投票也不嫌多!
  • 超能大侦探

    超能大侦探

    这是一个老旧得笔记本,这是某个家族的族长遗留下拉的遗物,但是这个本子上写的并不是日记,而是画着许多奇怪的符号,这个本子因为族长的离奇死亡而到了他的手上,家族中的人都以为这个本子上写着族长对家族家产的分配,以及下一任族长的任命,所以主角一下成为了众人群起而攻之的对象,各种阴谋各种陷害,家族中频频有人死去!神秘的笔记倒底记写着什么?暗黑曼陀罗组织又为什么每每参与各个案件?离奇死亡的族长,究竟为什么而死?一个个离奇的死亡故事从这里开始,一个巨大的阴谋在这里暗藏!转生笔记引发的风云,屏住你的呼吸,跟我来!
  • 喵往哪里跑

    喵往哪里跑

    嗷嗷嗷,杨君艺看着某只窝在墙角瑟瑟发抖奄奄一息的小黑喵,就母性大发。“小可爱,你怎么了?”“...”某喵紧紧盯着她“伤的好重...”杨君艺看着某只喵“来,姐带你回家。”杨君艺把魔爪伸向小可爱“喵呜!!”某喵警告的低吼杨君艺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拐走了...
  • 相公你被算计了

    相公你被算计了

    老天她穿了,,,不是吧如此狗血的剧情竟在她的身上上演?好吧,既来之则安之,况且穿越后的她美貌绝伦,身份高贵,加上无人能及的智慧,她的人生真是完美到了极点。什么那人出现后,竟破坏了她的完美人生?对方还是个平凡无奇的人?好吧,看姐怎么把你算计到对姐俯首称臣。但是到了最后,到底是谁在算计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