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45900000017

第17章 顿河为何是静静的

麦列霍夫家的二儿子葛利高里,把家里人的脸给丢尽了。这愣小子居然跟邻居斯杰灌的老婆阿克西尼娅热乎起来,两人像魔鬼附身一般,总找机会凑在一起。宁静的黠鞋村,气氛一时间变得有些异常。人们议论纷纷,都在背后指指点点,他们俩却毫不忌讳。村里的人都知道,斯杰潘几天之后就要回来,他可是一个非常暴庚的家伙。人们等着看好戏,等着一场即将来临的暴风雨。斯杰擂回来的时候,那场面可想而知,几个人打成一团,几个人都留下伤痕。那个夜晚,阿克西尼娅的哭叫声,半个村子都昕得到。出乎大家的预料,没过多长时间,人们又在河岸上看到了他俩的身影。

顿河在不息地流淌,村子里升起白色的炊烟,间或可以看到哥萨克的骏马,在村道上奔驰而过,留下一阵清晰的马蹄声。

在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爱情是其中一条线,作品描绘的是一幅广阔的历史长卷:战争、杀戮,红军、白军,是非、善恶,离合、悲欢,逃亡、追寻等等。在历史急剧变动的非常时期,在纷乱的社会表象下面,作者探寻的是人类的生存精神,其中所包含的深刻意蕴,现在再读,显得更加清断。人类生存的伟力,在历史发展的血与火中铸就,百折不挠,生生不息。书中展现的哥萨克的野性与坚韧,那种不屈不挠的倔强,在我看来,正是人类生存精神的生动体现。

葛利高里和阿克西尼娅,这一对被村里人叫作野小子和母狗的家伙,他们置各自的婚姻于不顾,私奔到外村去生活。当葛利高里从战场上回来时,他发现阿克西尼娅东家的儿子尤金有染,就用马鞭子分别把他们狠狠地抽打一顿。葛利高里和阿克西尼娅分分合合,始终难以割舍。葛利高里一会儿参加白军一会儿参加红军,东撞西撞,找不到归属。最后,战火纷飞中葛利高里出逃,他抛弃一切,就带着阿克西尼娅。非常不幸,阿克西尼娅中弹倒下。葛利高里扔掉枪支,回到自己的村庄,在门口抱起年幼的儿子。四部八卷小说到此怅然而止。

作品中写了很多的事,时间跨度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到三月革命,到十月革命,到国内战争,处在中心位置的始终不是历史大事件,而是人物的个人命运。

主要人物最后的结局,是作者一开始就想好的呢,还是写着写着变成了这个样子?

《静静的顿河》自问世之日起,便遭到不断的质疑。

肖洛霍夫把书稿送到杂志社的时候,编辑们难以置信。一个23岁的小伙子,以前没有什么大的影响,突然捧出一部大作?等他盯细细读完小说,更加疑云重重。一位参与编辑的责任编辑,中年女性,老布尔什维克,觉得那么年轻的作者,怎么能够如此深刻细微地洞察女人的心,而且是各种不同女人的心理。她来到顿河边上,跟肖洛霍夫接触了一段时间,还是没有解开心中的谜团。编辑的怀疑有一定的代表性。质疑之声很多,比较坚挺的说法有,他剿窃了一位离世的白军军官的作品,有具体的线索和依据。这一说法持续多年,不断地由不同的人提出来。

相信也罢怀疑也罢,一幅带着青草和泥土气息的鲜活的顿河哥萨克生活画卷,已经呈现在世人面前。不管怎么说,这样的小说不可能不发表。1928年1月,》静静的顿河》第一部在苏联权威文学杂志《十月》上发表。肖洛霍夫对质疑之声没有太多的理会,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去为自己辩护。他埋首案头,继续往下写,孜孜不倦,镇而不舍。他写得很慢,从20岁开始一直到34岁,整整花去14年时间,才把四部八卷的小说全部完成。

随着小说后续几个部分陆续问世,批评的声音接踵而至。在第兰部中,肖洛霍夫用很多篇幅描写顿河地区哥萨克的暴动。这在当时属于很敏感的话题,几乎无人敢于涉及。作者通过大量的情节说明,国内战争时期哥萨克的暴动事出有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红军中一部分人对哥萨克采取过火的举动所致。主流意识形态显然不能容忍这样的观点,》真理报》认为,参加暴动的人就是敌人。《十月》杂志社停止小说连载,指责作者捏造暴动事实。肖洛霍夫说:因为不写这些就不能揭示暴动的原因,不然,这样无缘无故的,不仅不会发生暴乱,就连跳蚤也不会咬人。小说的第三部完成之后拖了三年,才在《十月》上刊登,被删节去许多内容。后来出单行本的时候,肖洛霍夫想方设法,找出种种理由,恢复原来的文字。小说第四部出来后,出现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故事结尾的时候,主人公没有成为布尔什维克。

争议很大,贬褒不一。1940年底,在斯大林文学奖评选委员会的讨论会上,围绕是否给《静静的顿河》授奖的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与会者有阿·托尔斯泰、法捷耶夫等著名人士,评的声音占主导。法捷耶夫,"拉普"(无产阶级作家协会)的负责人,时任《十月》主编,对这部作品意见很大,主要针对两点,对葛利高里最后的结局,对作品中布尔什维克的形象。候选的作品有好几部,接下来投票推选,35人无记名投票。无记名投票的结果,与场面上激烈的批评声相反,竟然有31票赞成,其他几部参加评选的作品分别只得了一票。《静静的顿河》以压倒性的多数票通过,被授予斯大林文学奖一等奖。

小说公开出版之后,数十次再版,还被翻译成数十种文字,流传到许多国家,受到罗曼·罗兰、鲁迅和海明威等作家的高度赞扬。1965年瑞典文学院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肖洛霍夫,授奖词为:由于肖洛霍夫在描绘顿河流域农村的史诗性作品中,以艺术家的热忱和活力,成功地表现了俄罗斯民族生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个侧面。《静静的顿河》的影响是世界性的,它成为当代世界文学中流传最广泛、读者最多的名著之一。

关于是否剿窃的问题也有了着落。1999年发现肖洛霍夫早年的手稿,在他的一个密友的远亲家里。经过文献部门鉴定,确认是肖洛霍夫的于迹。普京生怕于稿流失海外,从财政部拨款50万美金收购,现存于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所发现手稿的第一张,刊登在苏联《工人论坛报》上。第一张手,稿的左上角,写着1925年秋,那年肖洛霍夫20岁。

肖洛霍夫100周年诞辰的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肖洛霍夫年川。俄罗斯政府拨出巨款,持续开展纪念活动,世界各地的人们也以各种方式表达对这位伟大作家的景仰。

这部小说何以具有如此强盛的生命力?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苏联,在艺术创作领域,以国内战争与革命为题材的作品为多,主角基本上以无产阶级英雄人物为主,歌颂他们为革命献身的高尚品质和琅苦奋斗的光荣事迹。这样的一批作品,主要出于宣传的需要。文学确实也有宣传的功能。因为宣传的需要,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被塑造得很完美,现实生活也会根据需要被过度粉饰。其时文艺理论的说法,就是革命的现实主义,既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对于这个"高于丹的理解,非常明确,就是要"高大全"《静静的顿河》则是一个另类。

如此不合时宜的一部作品,却能够一步步地走过来。斯大林对它有诸多的不满意,并且要求修改作品的结局。肖洛霍夫坚持不修改。他不但逃过迫害和清洗,还能够让作品完整地面世。肖洛霍夫到底是怎样过关的?原因究竟何在?这些已经成为历史的谜团。

后人有多种推断和猜测,比较符合逻辑的说法大概有两个,一是斯大林有个愿望,在高尔基去世之后,苏联仍然需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家;二是斯大林和肖洛霍夫达成协议,肖洛霍夫答应写一部歌颂农业集体化的作品,斯大林则同意《静静的顿河》完整出版。也确实,在1931年,高尔基促成一次斯大林与肖洛霍夫的会见,会见中讨论了作品的倾肉性等相关问题。之后斯大林下令出版《静静的顿河》。肖洛霍夫后来写成一部小说《新垦地》,反映30年代苏联农村从私有制的个体经济走肉集体化道路的历史进程。据说里面其实也有两个声部,我没有读过,不好说。

在世界文学史上,肖洛霍夫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贡献包含两个部分:用良知与智慧,写出一部不凡的小说;用正直与勇气,保住了一部完整的小说。这样的作家不多。

我喜欢小说的名字"静静的顿河",博大深邃,庄严厚重,寓意深长。从中,我甚至还读出了肖洛霍夫的品格:可贵的坚守,决不退却的倔强。如果没有作者一昧的坚持,小说早就流于平庸,失去了经典的意义。

现在,在顿河岸边,矗立着一组雕像,阿克西尼娅挑着水桶正要回家,葛里高利骑在马上拦着去路。一部被誉为史诗般的小说,反映披澜壮阔的一段历史,雕塑家只截取这么一个情节,是不是有点失之偏颇?我们当然可以再想一想,除此之外,还有没有更加富有表现力的画面呢?

去西柏坡,途经北京,我建议同事们去一下798艺术区。不同于北京的其他景点,这里没有熙熙攘攘的人流,显得冷冷清清。静悄悄之中,传来一阵尖利的笑声,扭头望去,在一尊巨大的光光的男性人体前,三个女孩子在拍照。她们作手托小鸡鸡状,疯笑疯闹着。整个艺术区外表看上去破败不堪,废弃多年的厂房,满眼涂鸦的墙壁,不冒烟的烟囱,到处是杂乱无章的堆放。与外部环境形成鲜明对照的,一家家画廊里面都非常整洁,装饰十分讲究。这张照片,摄于一家画廊门前。进得里面,就不让拍了。

同类推荐
  • 红楼的草根儿们

    红楼的草根儿们

    从不同视角对红楼梦中的人物进行了解读,看十二个小人物是怎样串起红楼史话的。
  • 那季落花不悲戚

    那季落花不悲戚

    《青春的荣耀90后先锋作家二十佳作品精选:那季落花不悲戚》作者赵伟的文章正如其笔名“轻过清尘”,纯美中透着轻灵,读起来不但语感美,而且意蕴美,节奏更美。他笔下的人物性情静好,宛如他心中的世界一样。他涉猎广泛,写散文,写诗歌,也写小说,在各种文体实验中展现了独特的才华。
  • 学术论文的创造性阅读

    学术论文的创造性阅读

    阅读既是一个消费过程,又是一个生产过程。所以阅读不仅贵在深刻理解原文,而且还贵在超越原文,这种超越就是要求读者以我为主,以批判性、思维性、独创性方法来阅读。《学术论文的创造性阅读》分析了学术论文的格式特点和修辞特点,学术论文的形成机制、评价机制和选择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构建了阅读学术论文的五种创造性阅读方法,即理解式阅读法、延伸式阅读法、类比式阅读法、样例式阅读法和透视式阅读法。
  • 中国诗歌史简明教程

    中国诗歌史简明教程

    《中国诗歌史简明教程》旨在展示中国诗歌史的完整发展过程,故以时间为线索,对各个历史时代的重要作家、作品进行了概括的描述,以使学生对古代诗歌史的进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本教材所指的诗歌,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古近体诗、词及曲三种类型。本教材的内容起于先秦,止于清中后期,共八编四十五章,三十万字。
  • 古城秋实

    古城秋实

    我的家乡福山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古城的初秋是美丽的,站在青龙山顶极目远眺,红瓦绿树和流光溢彩的屋顶交相辉映下的城区,银光闪烁、蜿蜒而下的内夹河和五彩缤纷、果实累累的田园,起伏逶迤的山丘和碧波荡漾的门楼水库……构成了一幅浓墨重彩的风景画。
热门推荐
  • 灰色幻想

    灰色幻想

    星族,一个注定要消失的神话种族这是围绕三个神的斗争的故事这是一群想要反抗命运的人的故事
  • 中医护理学

    中医护理学

    本书内容包括:中医护理学基础理论、中医护理评估基本内容、中医用药护理、针灸疗法及护理、推拿护理技术、内科常见病证护理、妇科常见病证护理、儿科常见病证护理、外科常见病证护理、五官科常见病证护理。
  • 新鬼故事

    新鬼故事

    来自地狱的声音,来自地狱的呼唤,你听到了吗?
  • 这个明星,辣眼睛

    这个明星,辣眼睛

    这就是一个二货在平行世界里凭借一个“情绪收集系统”成为一个大明星的爆笑故事!本书宗旨“轻松搞笑”,只希望给您带来一点点快乐!(新人新书,读者大大您每一次点击收藏和推荐,都是对我最好的鼓励,谢谢谢谢!)
  • 温柔百分百

    温柔百分百

    这位外号“荷花”的貌美教授──何硕文眼睛真的很瞎,误认她是男的也就罢了,更机车的是他很爱教训人,啰唆、固执、规矩多如牛毛,气得她出手送他个过肩摔,摔得他没面子,大男人输给小女子,活该!没想到几天后,换她落在他手上,想出不少名目活整她。走着瞧!她可不是脆弱的小女生,他要倒大楣了……这个名叫“温煦”的臭小子真的有欠教训!见到身为教授的他不懂得尊师重道也就罢了,脸还臭得很!他笃信公民与道德,那小子却素行不良、惹是生非,上回还出手攻击他,摔得他头都昏了,差点气到没命可是他气归气却忍不住受到吸引,常常怀疑那小子是女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玄幻全书

    玄幻全书

    玄幻全书正儿八经的玄幻文学波澜壮观的玄幻史诗,风起云涌的王朝争霸,群起逐鹿的乱世枭雄,尽在玄幻全书!。
  • 暗黑之末世降临

    暗黑之末世降临

    这是一个围绕着九千年前就灭亡的亚特兰帝国所写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废材主人公,经过生与死的磨难,洗礼之后,逐渐成长的故事、一场光明与黑暗的较量正在来临。
  • 御冰者

    御冰者

    无上冥王哈迪斯异能降临普通高中生之身,这是机缘巧合还是命中注定?!
  • 惊寒

    惊寒

    原本平凡无忧的少年,因一次进城而导致人生剧变,全村被杀父母惨死,为报仇少年不得已踏上修道一途。从此,一扇光怪陆离精彩纷呈尔虞我诈的世界开门而来。这世上,苦难的人和事太多,只是希望我们的心不要因此而麻木。
  • 万世元

    万世元

    一个天才少女,人人都对她寄予厚望,但是老天偏要让她去尝试那人间苦难,最后,她醒来了,虽已无绝世美貌,但却如宝钻般坚毅、闪亮!似乎是老天觉得她已成长,所以给了她一个好结果:一个良人,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一个美满的家庭。最后,她,是当之无愧的人生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