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46000000006

第6章 适时卖出:该出手时就出手

炒股就这一招

适时卖出:该出手时就出手

股市长期投资,不等于永远持有,更不是绝不出手。巴菲特的投资经验是:当市场风险超出预期时,当持有到达期望的获利目标时,当投资对象已发生巨大变动时,当利润损失接近或越过止损点时,就要考虑适时出手,果断卖出。否则,巴菲特还是坚持长期持股,并把耐心当做成功的法宝。

再好的股票也要趁时沽出

一旦证券价格超过其实质价值,就几乎不具有潜在利益,投资人最好再寻找其他价格被低估的股票。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的超凡脱俗

巴菲特一直都坚持长期持股,但事实上他认为只有极少数的股票才值得这样做。经济学家会告诉投资者买入的绝大多数股票都是为了卖出,否则投资者永远不可能得到最大的利润回报。在投资股票时,每个投资者也都该清楚这个道理。不然,投资者买入的应该是不动产,而不是股票。巴菲特认为,要卖出股票时,首选就是投资对象不再符合自己的投资标准的股票。

1965年,巴菲特与沃尔特-迪士尼会面后,又亲自进行过一番实地考察,他开始买入迪士尼的股票。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投资400万美元,购买了相当于迪士尼公司5%的股权。1974年艾斯纳开始担任CEO,在最初13年任期里,艾斯纳使得迪士尼的股价每年增长27%,从上任时的20亿美元增加到了650亿美元。然而,1998年艾斯纳独断专行的投资8亿美元建立动物王国,花大量资金投入像Goto。com搜索引擎这样的网站中。同年6月迪士尼斥巨资收购了Infoseek。总之,迪士尼不再是那个制作《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这样的永恒经典通话的卡通王国了。

迪士尼在网络繁荣中挥金如土之际,巴菲特开始逐步减持陪伴自己33年之久的迪士尼股票,1999年几乎把持有的迪士尼股票都出售了。此后,迪士尼的股价也给巴菲特的抛售行为提供了高度的配合,由1999年的43美元到2000年的38美元,最低至27美元,2002年迪士尼股价最低还跌到了13.48美元,而与此同时,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却上涨了35%。

巴菲特在1986年年报中公开声明,希望永久保留3种股票:大都会/ABC公司、GEICO公司和华盛顿邮报。

巴菲特在2006年的股东大会上说:

“报纸仍然是很赚钱的。特别是与投入的有形资产相比,但其发展前景与二三十年前相比就不如当时乐观了。读者数量在减少,长期而言会侵蚀报刊行业的效益。我们仍然持有WoddBook(百科全书出版商),我们曾以每套600元的价格售出30万套。问题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再需要装帧和递送图书,人们就能在网上搜罗获取同样丰富的信息。不是说产品本身不再值此价钱,而是说人们有其他办法了。我看不出有什么事情能够改变这种趋势。”

巴菲特认为,报纸和其他媒体行业的本质已经发生改变,但股票价格还没有反映这一点就不禁让人担心了,巴菲特很可能会卖出华盛顿邮报和WoddBook等报刊类公司。

巴菲特的成功启迪

巴菲特曾经说过:如果你不打算将一只股票持有长达10年以上,那么你就根本不需要买进。但是投资者需要明白的问题是,做好持有10年以上的准备买入一个股票,绝不等于买入后就一定要无条件地持有10年以上。巴菲特一直强调的是:伟大的企业值得永远拥有。投资者不要认为这句话仅仅是在强调“永远拥有”,还要注意到“伟大的企业”是个极为严格的限定。在挑选伟大的值得永远持有的企业时需要特别注意。

在买进之前就要知道何时卖出

我们需要强调,我们不会仅仅因为股价已经增值,或因为我们已经持有了很长时间而卖掉它们。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的超凡脱俗

真正的投资大师,从来不会在不知道何时退出的情况下进行盲目的投资。

巴菲特认为,不管投资者在一笔投资中投入多少时间、心血、精力和金钱,如果没有事先确定的退出策略,一切都可能化为乌有。巴菲特不断用他投资时所使用的标准来衡量他已经入股的企业的质量。如果他买入的某只股票不再符合他的投资标准,他会马上把它卖掉。

巴菲特的退出策略来源于他的投资标准。

当巴菲特需要为更好的投资机会筹资时,他也会卖掉手头的一些资产。这在他的职业生涯早期是必然的,因为那时候他的主意比钱多。但现在,他已经不必这么做了。在伯克希尔公司的保险融资给他带来充足资金之后,他的钱比主意多。

巴菲特的退出法则之一便是:如果认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认识到自己最初完全不该做这样的投资,就要毫不犹豫地退出。

一家公司的基本面发生了变化,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可能是因为经济下滑,可能是管理层的失误带来的,也可能是行业性的竞争带来的风险。

巴菲特因为企业发生变化选择退出的典型事例是抛售麦当劳和迪士尼。

1987年,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便买进了麦当劳的股票。巴菲特在1998年又抛掉了麦当劳的股票。2007年巴菲特在佛罗里达大学演讲时,详细地分析了麦当劳这个快餐业所发生的变化,他说:

在麦当劳,许多因素都起作用,特别是海外的因素。麦当劳在海外的处境比在美国国内要强势一些。这个生意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难。那些等着派发礼物的孩子除外,人们不愿每天都吃麦当劳。喝可乐的人,今天喝五罐,明天可能还会喝五罐。快餐业比这要艰难得多。但是,如果你一定要在快餐业里,世界范围里这个行业规模是巨大的,选择一家的话,你会选麦当劳。它有着最好的定位。虽然对小孩子是美味,但对成人而言它却不是最好吃的。近来,它进入了用降价来促销的领域,而不是靠产品本身来销售。我个人更中意那些靠产品本身就卖钱的公司。在这一点上,我更喜欢吉列。人们不是因为还有一些附送的小礼品而买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

安德鲁·基尔帕特里克在《永恒的价值投资天才沃伦·巴菲特传》一书中写道:

20世纪60年代,巴菲特曾投资迪士尼,他于1966年迪士尼股价飙涨时,购入5%的迪士尼股票,他于1967年以600万美元卖出这批持股,获利丰厚,但在巴菲特看来是错误之举。他说:

“在20世纪60年代,整个迪士尼公司市值8000万美元,当时迪士尼乐园新添了一座造价1700万美元的海盗船,因此该公司是以海盗船的5倍价格出售,我们投资了500万美元,次年以600万美元卖出。如果我们持股至今,当年的500万美元,到了90年代中期,价值一定超过10亿美元。

直到1996年巴菲特才重新拥有迪士尼的股份,巴菲特的控股公司——伯克希尔公司于1997年底,拥有2156万股迪士尼股票。

2000年,伯克希尔公司已经将它持有的迪士尼股份卖掉一大部分,当时的迪士尼的确迷失了主方向,首席执行官迈克尔·艾斯纳的爱好让巴菲特感到不安。迪士尼在网络中挥金如土,把大把资金投入搜索引擎这样的网站中,而且购买了像搜信这样一些亏损的公司,这样导致迪士尼的主营业务偏失,竞争力下降。显然当时的迪士尼不再符合巴菲特的标准了。巴菲特对这一操作是这样评价的:我们对这家公司的竞争力特征有一种看法,现在这个看法变了。”

在退出时机上,巴菲特会采用以下6种策略中的某一种或几种。

(1)当投资对象不再符合标准时

比如巴菲特出售迪斯尼的股票。

(2)当所预料的某个事件发生时

有些投资是以特定事件将会发生为前提假设的。索罗斯假设英镑会贬值就是一个例证,英镑被踢出欧洲汇率机制的时候就是他退出的时候。当巴菲特做收购套利交易时,收购完成或泡汤的时候就是他退出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特定事件是否发生都将决定投资者的成败得失。

(3)当投资的目标得以实现时

有些投资系统会得出某项投资的目标价格,也就是退出价格。这是本杰明·格雷厄姆法的特征。格雷厄姆的方法是购买价格远低于内在价值的股票,然后在它们的价格回归价值的时候(或两三年后依然没有回归价值的时候)卖掉它们。

(4)当系统信号异常时

系统信号主要由技术交易者采用。他们的出售信号可能得自特定的技术图表、成交量或波动性指标,或者其他技术指标。

(5)当违背机械性法则时

比如设定比买价低10%的止损点或使用跟踪止损点在价格上涨时相应调高,在价格下跌时却保持不变,以此来锁定利润。机械性法则最常被遵循精算法的成功投资者或交易者采用,它们源自于投资者的风险控制和资金管理策略。

(6)当认识到自己犯错误时

投资标准不完善或没有自己投资标准的投资者显然无法采用退出策略,因为他无从判断一个投资对象是否符合他的标准。另外,他在犯了错误的时候也不会意识到他的错误。

退出策略因人而异,与一个投资者的方法和系统有关。但每一个成功投资者都会有一种与他的系统相吻合的退出策略。

巴菲特的成功启迪

何时卖出股票对投资者而言是最大的挑战之一。人性的弱点决定大部分投资者会卖出表现好的股票而会继续持有表现差的股票以避免承受损失和避免承认做了错误的投资决策。

巴菲特也曾经卖出几只自己事后认为判断失误的企业股票,但他并非像大多数投资者那样轻易跟风卖出股票,而是当投资的企业出现一定的状况时,巴菲特才会选择卖出。

有人对巴菲特何时抛售股票做了三个设问性总结:

第一,这家企业的基本面是否真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二,这家企业的股票价格是否真的被市场严重高估?

第三,是否出现了更值得投资的企业?

巴菲特在退出时机的把握上遵循的原则值得我们学习。

卖出股票一定要把握住时机

当人们对一些大环境时间的忧虑达到最高点的时候,事实上也就是我们该做交易的时候。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的超凡脱俗

一旦买进股票,只要该企业的经营本质没有发生剧烈的改变,巴菲特就会长期持有。

巴菲特以前对于何时卖出股票,都是效法恩师格雷厄姆的。格雷厄姆认为,当某只股票的价格已经达到它的实质价值时就是卖出的时机。

如果格雷厄姆以每股15美元买进一只他认为实质价值约有30~40美元的股票,当股票价格达到每股30美元时,他就会把这支股票卖掉,然后再继续寻找并投资其他价格被低估的股票。

格雷厄姆发现,如果以低于该股实质价值的价格买进股票,持股的时间愈长,那么预期的年复利回报率愈低。因为如果某人以每股20美元买进某只实质价值为30美元的股票,在第一年时,该股价格才上涨至其实质价值,那么年复利回报率就掉到22%。如果花3年时间,年复利回报率为14.4%,4年则为10.6%,5年则为8.4%,6年则为6.9%,7年5.9%,到了第8年为5.1%。

为了解决持股愈久、回报率愈低的问题,格雷厄姆采取的方法是,唯有在某只股票的价格和它的实质价值有“足够”的差距幅度时,才进场买进,这样才能提供投资人相对的安全边际,而安全边际就是用来保护投资人万一买到那些长时间才能充分反应实质价值的股票。投资人认为股价要多久才会上升到该股的实质价值,就决定其所需的安全边际大小。如果预期投资时间很长,那么安全边际就大;如果预期时间短,那么较小的安全边际可能就已足够了。

格雷厄姆法则又衍生另一个问题:万一股价永远无法上涨至该股的实质价值,该怎么办?

对于这个问题,格雷厄姆的答案是等2~3年。理由是,如果某支股票价格不能上涨至其应有的甚至永远都达不到的实质价值,那么最好还是出清持股再寻找其他标的。

巴菲特发现上述方法其实无法真正解决实现实质价值的问题,巴菲特多半时候还是持有那些从未达到预估实质价值的股票,并未出清。因为纵使把那些股票卖了,美国的税务局也会对资本利得课税。所以,他认为格雷厄姆的处理方式有欠妥当。

查理·芒格和菲力普·费雪则提出另一种解决办法:只要投资人买到一家正在成长的优良企业的股票,而且其经营管理阶层以股东的权益作为最大考量,那就不必出脱这只股票,除非整体环境发生变化或者另有更好的投资标的。他们认为此种投资策略,可以获得最佳报酬,因为投资人可以充分享受企业运用保留盈余产生的复利报酬效果。

为了检验这种策略的可靠性,巴菲特放弃格雷厄姆的方法,同时不再仅基于股票价格的考量而买进股票。他开始以企业的整体经营本质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那些创造出高资产回报率的优良企业,具备消费独占的特质,同时其管理层以照顾股东的权益为主要考量。

当然,价格仍然是巴菲特考量是否买进股票以及预期可以达到投资回报率的重要因素。但是,一旦买进股票,只要该企业的经营本质没有发生剧烈的改变,巴菲特就会长期持有。运用这项策略,他做了几项最棒的投资,包括对《华盛顿邮报》和GEICO公司的投资。在过去的12年中,这两家公司每年都带给巴菲特17%以上的复利回报率,因为巴菲特已经看出长期持有这些深具发展潜力的企业的股票,会带给他丰厚的获利。纵然这两家公司的股价有时会超过格雷厄姆学派人士所认定的实质价值,巴菲特还是继续持有这些股票。

巴菲特一生的经验就是长期持有一只股票数年甚至数十年,这样的收益率远远高于短线买卖数百只股票。巴菲特之所以决心长期持股不动,关键在于他对长期投资有着巨大的信心,而且这种信心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对于投资者来说,一时的暴利并不代表他长期的赢利,而经常的微利却可以转化成长期的巨大收益。但是,巴菲特所说的长期持有绝对不是永远持有。

1984年,巴菲特开始买入大都会美国广播公司的股票,后来又大量增持。他在这时还对外部公开声明,要永久持有大都会美国广播公司的股票。但是,他并没有那样做,在他持股10年之后,大都会美国广播公司被迪士尼公司收购。巴菲特于1年之后,全部抛出了自己手中的大都会美国广播公司的股票。

后来,巴菲特又看中了中石油。他说:

“读了这家公司的年报之后就买进了,这是我持有的第一只中国股票,也是到目前为止最新的一只。这家公司的石油产量占全球的3%,这是很大的数量。中石油的市值相当于艾克森美孚的80%。去年中石油的赢利为120亿美元,在世界500强公司的排行榜上只有5个公司获得了这么多利润。当我们买这个公司的股票时,它的市值为350亿美元,所以我们是以相当于去年赢利的3倍价钱买入的。中石油没有使用那些财务杠杆。它派发赢利的45%作为股息。所以基于我们的购买成本,我们获得了15%的现金股息收益率。”

巴菲特根据中石油稳定的现金股息收益率就做出了价值判断,能够稳定地获得15%的投资收益率。他认为,中石油股票可以长期持有,于是开始购买中石油的股票。

从2003年4月开始,巴菲特通过伯克希尔公司不断增持中石油的股票。至4月24日,巴菲特共持有中石油23.38亿股,占中石油全部发行的H股股本的13.35%,总投资4.88亿美元。到2007年,随着油价突破70美元1桶,巴菲特根据市场这一变化,改变了自己原来的想法,他售出了中石油股票。

所以,巴菲特所说的长期持有并非是说要永久持有,因为在持有的过程中,要不断观察和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要决定持股的期限。所以,有些暂时持有的股票很有可能会变成长期持有的股票,而原来长期持有的股票也可能会被沽出。

中石油是巴菲特确认为价格被市场严重高估的股票之一,但是巴菲特在购买中石油的时候,也是非常谨慎的。据一篇名为《巴菲特抛售中石油是谨遵价值投资的表现》文章中写道:

“巴菲特首次以每股约1.6港元价格大笔买入中石油股份,而后在2元多曾卖出其大部分股票,在再次‘确定’中石油投资价值后巴菲特又在4元多大量买进,这就是巴菲特反复明确安全边际的表现。现在巴菲特在15元左右大量抛售中石油股票,显然按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中石油的安全边际已经脆弱,投资风险加大。巴菲特减持中石油即是其投资自主性的表现。”

巴菲特的成功启迪

对于所有投资者来说把握正确的退出时机是能否成功的关键。在巴菲特看来,正确的进入时机只是投资成功的一半,只有找准恰当的退出时机才能最终确保自己旗开得胜。所以投资的关键在于投资者能否做到在恰当的时机退出。如果投资者在进入股市之前没有制定出一个行之有效的退出策略,那么他很可能在仓皇进入后被市场套牢,无路可走,却又无路可退,如此骑虎难下的境地将迫使投资者最终做出违反常理的决定。

股市全盛时期卖出比买入要重要

买进靠耐心,卖出靠决心。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的超凡脱俗

巴菲特认为:买进靠耐心,卖出靠决心。这就提醒投资者:在股市的全盛时期,一定要看清楚市场的状态,不要被市场强烈的投机氛围冲昏头脑。因为,就在大家都沉浸在股价上涨带来的喜悦的时候,市场的风险往往已经越来越高。当市场膨胀到一定状态,出现泡沫时,那离泡沫破碎的时候也不远了。一旦股市情形大转,没人能预料会跌到什么地步,而等到股票价值再次调整又要一定时间,掌握在手中的相对不是很优秀的股票就根本体现不出它的价值,与其长期持有,不如卖掉。

在牛市的全盛时期,股市上的股票价格大都在上涨,此时股票价格偏离价值越来越远。尽管这种状态符合投资者想要获取利润的心理,但是股市整体水平会偏离内在价值越来越远。这样的股市行情,也很容易让人辨认不清企业股票的真正价值,越是涨得快的股票越可能是投资者不熟悉的品种。股市不久将下跌,重新向价值回归,在这个时期,投资者都会存在跟风的心理。一旦股市冷却,急速降温的市场状态又会对股价产生巨大影响。即使是优秀企业股票价格有时候也不能幸免。这样,投资者的利益必然要受到影响。为了避免造成过大的损失和影响,投资者卖出一部分股票,也是合理的。在股市大盘和个股一涨再涨的过程中,潜在的风险也在不断发酵。

华尔街股市曾流传这样一句名言:“股市在绝望中落底,在悲观中诞生,在欢乐中拉抬,在疯狂中消失。”但是很少有投资者理解并记住这句名言。果敢智慧、特立独行巴菲特却没有忘记这句话,他也最终成为这句话的受益者。

1968年,华尔街股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道·琼斯指数一路上扬,交易厅里人头攒动。人们争相传递一个又一个能够发财的股票信息,又同时被急剧而来的财富迷乱了心窍。一时间华尔街仿佛遍地是黄金,俯仰之间便能成为百万富翁。

面对如此繁荣的股市,可巴菲特在将近半年的时间内一直少有举措,他更多的时间只是观察思考。

终于,巴菲特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解散合伙人企业,逐一清算投资人的全部资金。

在华尔街股市的鼎盛期,一个专注于股市投资的合伙人企业宣布解散,声名显赫的巴菲特将要退出股市经营。对于这个消息,人们惊得目瞪口呆,无法相信。

合伙人企业只保留了两项投资:伯克希尔公司和戴维斯菲尔德零售店,合伙人可以任意选择这两个企业的股票或者现金。巴菲特自己选择了股票,那时他拥有的财富已有200多万美元。

而就在快到年底时,奇迹发生了。股市的牛气渐尽,指数几度飘摇,令人胆战心惊。人们这时才想起来自奥玛哈的巴菲特和那个被解散的合伙人企业。

1968年,合伙人企业锁住了高额的赢利,超越道·琼斯指数近30个百分点。巴菲特称这是反常预兆。

此后,股市一路下跌,“噩梦”一个连着一个,熊市延续长达几年,无数人的发财梦全部破灭,损失惨重。

进入1972年时,伯克希尔的保险公司证券组合价值1亿1百万美元,其中只有1700万美元投资于股票。

1987年正是牛市的全盛期,道·琼斯指数达到了让人咋舌的2258点,巴菲特认为股市是个危险地带,他卖掉了大多数股票。

在2005年致股东信中,巴菲特自责道:“从我们最早买进这些股票后,随着市盈率的增加,对这些公司的估值增长超过了它们收益的增长。有时这种分歧相当大,在互联网泡沫时期,市值的增长远远超过了业务的增长。在泡沫期间我对令人头晕目眩的价格啧啧称奇,却没有付诸行动。尽管我当时声称我们有些股票的价格超过了价值,却低估了过度估值的程度——在该行动的时候我却只是在夸夸其谈。”

巴菲特的选择显示出预言家一样的英明。当人们从那场噩梦中醒来之后,可惜为时已晚。

理智的投资者一定要和市场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市场是变幻莫测的。若投资者想靠市场上的股价变化来投资,那将十分冒险。尤其是在市场发展到全盛期,股市出现了泡沫时,投资必须更加理智,绝不可人云亦云,这个时候的卖出决定往往比买入的决定更需要理智。

当股市由牛市转入熊市之后,留给所有投资者的是深深的思考。巴菲特凭借他超乎寻常的理性,在股市成为永久的胜利者。

巴菲特的成功启迪

几十年在股票市场里的摸爬滚打,巴菲特深深地明白理性对于一个投资者的重要性。他曾经说过:“我的投资经验中最重要的是理性。智商和天赋就像是发动机的马力,而理性则是使发动机产生高效率的决定性因素。”

仔细分析巴菲特的每一个投资策略,例如集中投资、注重企业的内在价值、安全边际等,无一不是他理性思维的结晶。他认为,股票市场变幻莫测、阴晴不定,所以总是让身处其中的投资者不知所措。对于每一个投资者来说,一定要让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理性的分析和判断,才能够确保自己最终投资成功。

找到更好的股票,就应卖掉原先的股票

当公司的业绩表现不佳时,最好出脱全部持股,转到新的投资机会。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的超凡脱俗

巴菲特在其投资过程中不断用他投资时所使用的标准来衡量他已经入股的企业。如果他的某只股票不再符合他的某个投资标准,他就会把它卖掉,并不会考虑其他因素。

巴菲特在遇到更有吸引力的公司时一定会抛出那些相对来说吸引力低的股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投资优化。用最少的精力挣回最多的钱。投资的目的并不是要买到全部的价格在增长的股票,而是要合理配置自己的精力和资源,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最大化的回报。最明智的做法是,在发现现有所持股已经失去吸引力的时候,果断地抛出。利益的最大化是每个投资者都希望的,当投资者寻找到更有吸引力的公司时,它很可能比原来所投资的项目更加适合。这时,任何投资者都会倾向于选择有吸引力的一方。

巴菲特始终认为:不要轻易卖掉绩优股,不能因为股价上涨就卖掉,好股票涨了还会再涨,同时当公司的业绩表现不佳时,最好出脱全数持股,转到新的投资机会。任何时候都要牢记:卖掉赔钱股,留下绩优股。

1991年,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投资近2.5亿美元购买3127.4万股吉尼斯公司的股票,占吉尼斯公司股份总额的1.6%。当时,吉尼斯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和销售名酒饮料的公司,是英国第4大出口商和第11大公司。但是1994年,他就果断地卖掉了这只股票,因为它已经没有赢利空间了。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当投资者发现更好的投资机会即将来临时,一定要毫不犹豫地将现有的股票出脱,然后买进可能会带来好运的股票。由于投资者的能力有限,他们任何人都无法对股价走势做出准确的判断,甚至有时候他们的判断会跟实际情况南辕北辙。每当面临这样的情况,投资者的最佳选择就是继续持有,等待机会的到来,一旦机会出现,就要果断出手,去买新的股票。

长期以来,巴菲特都会抱怨,他拥有太多的现金而没有适合的投资机会。不过,在2007年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意外地表示,因为要实施一项巨型收购计划,由于资金需求甚多,他可能要抛售部分股票以筹集资金。巴菲特说:我期待着一次大型并购机会的出现,它将超过伯克希尔公司此前任何一次并购交易的规模。为此,我们将出售一些持股以筹集并购资金。

巴菲特同时表示,伯克希尔公司可以出售很多资产,但公司现金流增加的速度却比投资机会要快。

在公司规模比较小时,巴菲特靠投资那些处于朝阳行业而内在价值被严重低估的中小企业,期望获得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投资回报。

在公司规模变大以后,巴菲特坚守最基本的部分,像保险就一直是他的主业,同时还有一些像可口可乐、美国运通、华盛顿邮报这样的大佬巨头,这些很安全的投资对象带给他的基本是市场平均回报水平。

同时,巴菲特又投资了一些比较冒险的企业和行当,以赚取比较高的风险回报。

有些投资在开始时不太理想,在付出努力后,其结果却圆满。巴菲特的美国再保险公司就是一例,还有当年的所罗门、水牛城的报纸也是先忧后喜。当然,也有割肉出脱的,比如他对“第一进口码头”(Pier 1Import)的投资即是。

投资一个企业之后,巴菲特通常是做好长期持守的心理准备的,但这种坚守不是死守。发现自己判断失误,有错当改还是得改,也有的得见好就收。

巴菲特的成功启迪

投资者应该持有这样的信念:买进具有持久竞争优势公司的股票,就应该长期持有而不卖。一旦股价够高,出脱持股也绝对是合理之举。作为普通投资者,卖掉正在赔钱的有可能继续下跌的股票是很谨慎的行为。留下收益显著的股票具有同样的意义,只要它们能够保持良好的基本面。当然要确定一只股票是否仍然是优胜股,要看价格调整的原因。如果总体市场走弱或“正常的”日常波动导致的股价下跌,该股票可能仍然是只优胜股。如果跌价的原因是长期性的,那就必须止损或换股。长期跌价的原因可能包括:销售额下降、税务问题、诉讼、熊市正在出现、更高的利率以及对于未来利润的不利影响等。这种情况下已经对长期的收入前景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这时就应该果断的卖掉赔钱股。

同类推荐
  • 女人的钱财自己管理

    女人的钱财自己管理

    像小甜甜、希拉里这样的知名女人,即使一生不受财务困扰,也一样需要妥善理财。因为人世间的事变幻莫测,今天的财富,可能在一夜之间就化为乌有。所以,更何况我们这样的平凡女人,为了有舒适的生活,一生的财务安全保障,更要及早重视个人理财。越早理财,生活越不需要发愁,理财越有规划,生活越能过得有保障而且舒适。本书告诉女人如何理财。
  • 理财小故事

    理财小故事

    《理财小故事》,本书是一本有关孩子理财能力培养的教育类书籍。
  • 点击财富

    点击财富

    当代社会如滚滚洪流,竞争激烈,追求卓越,渴望成功是每一个人寻求自我提升的最高境界。胸怀鸿志,不断激励自我,踏寻一条成功的捷径,是每一位成功人士的最终慨言。如何追求卓越,如何走向成功,成功者必备有哪些身心基础与准备,正是本套《成功励志经典》编撰的初衷。成功学历来被人们视为抽象、玄奥的学问,本套丛书从社会礼仪、为人处世、心志心理、感悟与人生等诸多方面的阐述中归纳出最有实用性、最有指导价值,且带有规律性的方法、定律和成功范例。本套丛书涵盖了人类取得成功的所有主、客观因素,分析成功规律性的原理,使成功学这种看似玄秘深奥的学问变成具体的可操作的方式方法。
  • 跟巴菲特学炒股

    跟巴菲特学炒股

    巴菲特的天才之处就是其驾驭股市的能力。他的性格严谨、理性、而这些普通的性格,对于搏击股票市场的人是必不可少的。巴菲特对上市公司的研究是其成功的关键,他习惯于阅读财务报表,从枯燥的账目中了解市场的波动和发展趋势,对研究出来的有发展前景、快速增长的公司全力投入,同时进行全面的跟踪了解.从各种渠道了解掌握公司的基本情况,并时时跟踪注意公司基本面的发展变化。故而。学习股神巴菲特的炒股精髓。并不是一味的模仿或生搬硬套,而是需要将方法融会己有化,将技巧领悟系统化。
  • 百姓经济学

    百姓经济学

    “当下,已是全民理财时代,是否参与投资理财将对个人或家庭的财务状况产生决定性影响。理财不只是富人游戏,穷人更需要理财。”经济学家郎咸平如是说。平民理财大师刘彦斌也告诉我们:理财说俗了就是赚钱、管钱、花钱,我们把收入当成一条河,财富就是水库,花出去的钱就是流出的水,只有剩下的才是你的财产。理财是一种习惯,要想在未来过上好日子,从今天起你就要改掉以前的坏习惯。
热门推荐
  • 当精灵爱上凡人

    当精灵爱上凡人

    精灵界的小萝莉重生,只为来到美丽的人间,只为了,她爱的那个人……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喜欢看的可以加我QQ:2336416252。如果没回你,请等待几天,谢谢支持。
  • 卑劣少女和恐惧魔王

    卑劣少女和恐惧魔王

    莲华死后来到了地狱,在这里,她见到了地狱唯一的住客,恐惧魔王:龙王,在欺骗的伪装下,借助魔王的力量,一起回到了人间,展开了她的“复仇”。
  • 都市魔帝归来

    都市魔帝归来

    前言:据说在上古洪荒时代就成就了一代仙帝的景皇和柳随风在仙界安逸了太久,柳随风走错一步遭奸人算计,中了毒,而公孙昊则是直接自爆,两个人在仙界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屠杀,最后两人筋疲力尽之时鸿钧道人出手将两个打破仙界平衡的家伙打入六道轮回,等待的却是两个人强势的回归,从一个菜鸟一步一步回归仙界报了仇,又血闯神界,杀到圣界,最后大战外族魔神,然后隐居人间过着潇洒的神仙生活。
  • 暗黑破烂神

    暗黑破烂神

    一个拾荒者,立志要当破烂王。事业腾飞的瞬间,却被传到了异界。他发誓!要做异界的破烂神!暗黑还是黑暗,一把死神镰刀,是他工作和杀人的利器!***新书A级签约,不会太监,大家放心收藏和阅读感谢绝版混混,贡献一群21307761(活群,有空)感谢草莓桐少,贡献二群55134376
  • 行尘吟埃

    行尘吟埃

    一入红尘万丈崖,赐我白发三千丝。纵有千山万水险,我便爬山涉水行。前有妖魔鬼怪阻,难挡斩妖除魔心。后有外界纷扰因,不可心中执念改。历经九九八一难,始从九九归一心。……佛曰:执着如渊,是渐入死亡的沿线。佛曰:执着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佛曰:执着如泪,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飞散。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以自然。故,顺其自然,莫因求不得而放不下。
  • 带着异能穿越:倾城女状元

    带着异能穿越:倾城女状元

    另寻坑中!!!!!别点别点!!!!千万别点VIP购买啊!!!!!!!!!!
  • 悠悠唐河水

    悠悠唐河水

    故事梗概故事发生在民国初年,南阳府唐县李店乡半坡村,蒙古籍的李氏家族。三个相同年代不同年月出生的男孩子,他们分别是李子炎,李子刚,李泽南。这三个一同喝唐河水长大的男孩子,在相同的年代里却演绎着三种截然不同的风雨人生,而他们的人生轨迹正是中州大地自民国初年至新中国成立以来,豫西南老一辈人人生轨迹的一个缩影、、、、、、
  • 非卿不娶:逃婚小妻子

    非卿不娶:逃婚小妻子

    听说最近流行起了穿越,没想到本小姐也赶上了穿越的潮流。但是谁能告诉她,这个未婚夫是从哪冒出来的?看着某腹黑男,某女想了想自己以后的日子……顿时欲哭无泪。不行,为了自己以后潇洒快乐的生活,她得采取点措施!三更半夜,月黑风高,四周一片寂静……突然看见某个角落,某女拿起早已备好的包袱,半弯腰瞅了瞅周围,哈哈,我终于逃出来啦!某女一脸的春风得意。向前走了几步,突地撞上一个硬物。摸了摸鼻子,“哪个人撞了老娘?”抬头,怒视,然后慢慢低下头,心中暗道:哦买的嘎嘎!“不知沐大小姐半夜出来为何?”某腹黑男笑得一脸妖娆。“啊?哈哈哈哈……我出来看月亮的。”说着,某女指了指连星星都没有的天空……
  • 灵山剑圣

    灵山剑圣

    灵山剑圣,武侠世界。奇幻风云,谁敢称雄?剑在心上,舍我其谁?
  • 囚魂转世

    囚魂转世

    上古神器‘轩辕宝鼎’竟然是转魂器,轮回的真相也不是宗教所宣传的那样,而人类的魂居然是被囚禁的。这是一个你想象不到的故事,在主人公寻找真相的过程中,你不仅会发现一个全新的宇宙。还会跟随主人公一起穿越时空并经历一场星际战争,而最终会在秦始皇陵墓里寻找你永远想不到的宝贝。在这个历程里,你还会体会到几位主人公之间的友情和爱情。而故事的结局则完全颠覆你的思想!当然,要想经历这一切,你得先找到启动转魂器的钥匙。而这就需要你具备侦探的头脑。这是一部传奇式的作品,来吧,跟着这几个主人公一起开始你的神奇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