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52400000038

第38章 实现自我价值的钥匙

人具有理性和想象力这一事实不仅导致感受其自身同一性的必然性,而且也导致他理智地为自己在世界上定向的必然性。可以将此种需要与生理定向过程相比较,后者在生命的最初几年里发展起来,并且仅当儿童学会自己行走、触摸和抓握实物、认识其为何物才告完成。不过,获得行走及言语能力只不过是这一定向过程的初始阶段,他不得不借助其自身的理解力弄清其意义,将其置于某种他能理解的情境中,由此他才能根据其思想来与这些现象打交道。他的理性愈发展,这种定向系统便愈加完备,亦愈接近于实在本身。然而,甚至连人的这种定向框架也完全是虚幻的,它只是满足了他对于那些有意义事物的需求。不论是信奉一种图腾动物、一种雨神,还是信奉种族的至上权威和尊严,都能使他这种定向需要得到满足。很显然,他所描绘的世界图景依赖于他自身理性和知识的发展,尽管从生物学上讲,人类种族的大脑容量数千年以来始终很少改变。然而,只是在经过了长期进化过程以后,人才达到客观性,亦即获得了如实地观察世界和其他人的能力,而不至于为愿望和恐惧所歪曲。人愈是发展这种客观性,他就会愈加紧密地接近实在,他愈是变得成熟,他就愈能创造出一个他感到自由自在的人类世界。理性是人借助思维来把握世界的能力,而理智则是人借助思维的帮助来控制世界的能力。理性是人达到真理的工具,理智则是人更为成功地处置世界的工具;前者属于人的本性,而后者则同时属于人的动物性。

理性是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加以发展的能力,它是不可分割的。我们这样说意味着寻求客观性的能力不仅涉及有关自然的知识,而且亦涉及人的知识、社会的知识以及关于自我的知识。假如一个人抱着对生命的某个因素的虚妄偏见而生活着,那么,他的理性能力便是受限制的或有害的。因此,理性的应用是受所有别的因素制约着的,理性在这方面就如同爱一样,正如同爱是涉及所有对象,并与禁锢于单一对象不相容一样,理性也是人必须领会人所面对的世界全部整体的一种能力。

对定向框架的需要存在两种形式。第一种也是更为基本的需要是建立起某些定向组织,无论它是真的或虚幻的,除非人拥有这种满足主观愿望的定向组织,否则,他便不能健全地生活。第二个层次的需要是借理性触及实在,亦即与客观地把握世界相关。但是,既然在这后一种情况下对人来说,生命攸关的是他的幸福与安宁,而不是他的健全,因此,发展其理性的必要性远不如发展某些定向组织那样迫切。如果我们研究一下理性化的作用,那么,这一点就会很清楚。无论一种行动是如何不合理和不道德,人总有一种试图使之理性化的无法抑制的冲动。换言之,就是试图对自己或别人证明,他的所有行动都是由理智、常识,或者至少是道德习惯所决定的。尽管他在非理性行为方面所遇到的障碍很小,不过,赋予他的行为以不合理动机的外观,对于他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人只是与其肉体相脱离的理智,那么,他的目的便只能从一种无所不包的思维系统中获得。但是,既然他是禀赋着肉体和精神双重存在的实体,故他不仅在思维中,亦在其全部生活过程中,在他的情感及行动中对其生存的二重性作出反应。因此,定向系统的任何令人满意形式都不仅包括理智因素,也包括那些通过人与特定客体之关系得以体现出来的情感及感性因素。

由人要求定向系统之需要所产生的种种答案与其所涉及的对象本身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也显著不同。我们知道,存在着泛灵论和图腾制这样的原始体系,在这些认识体系看来,自然客体和人的祖先对人寻求意义的需要提供了答案。还有无神论的体系,例如佛教,它通常被称之为宗教,尽管就其最初形式而言并无神的概念;还有纯粹的哲学体系,例如斯多葛学派;最后还有神教宗教体系,它借神的名义对人追求意义的要求作出了回答。

然而,不管上述体系的内容本身如何,它们都适应了人的下述需要,亦即不仅建立起某些思维体系,而且确立赋予他的生存及其在世界地位以意义的对象本身。只有对不同宗教形式予以分析才能表明何种答案对于人寻求意义及对象来说是更好或更坏的结论。另一方面,“更好”或“更坏”又总是根据人的本性和发展的观点加以确定的。

在讨论种种由人的生存条件所产生的不同需要时,我曾试图提出,它们不得不以某种方式予以满足,以便避免人在精神上的不健全。但是,每一需要满足的方式都是各不相同的,这些方式上的差别也就是它们对于人的发展的适应性上的差别。联系的需要可以经由服从或支配给予满足。不过,只有在爱之中,才真正体现出能够满足人的需要,亦即自我的独立性与完整性的需要。超越的需要既可由创造亦可由破坏加以满足,但是,只有创造才孕育着欢愉而破坏则总是给自身及他人带来不幸。寻根的需要可以由返回到自然和母亲那里得到满足,同时,它也可以通过不断前进,实现新的联合和整体的充分发展来予以满足。同样,在这里,只有在后一情况才能维持个性和整体性。一种定向结果可能是合理的,也可能是不合理的,但只有合理的结构才能充当全部个性的生长发展之基础。最后,同一感既能建立在与自然界和氏族的原始联系中,建立在对团体的适应性上,另一方面,它也能够建立在人完全而富于创造性的发展之上,同样,只有在后一场合下人才能达到其愉乐感及力量感。

种种答案之间的差别是精神健康与精神不健康之间的差别,是痛苦和欢愉、停滞和生长、生和死、善和恶之间的差别。所有可称之为善的答案均与生命的本性相一致,这种本性就在于它是持续不断地生长与发展。反之,所有可被称之为恶的答案都是与生命本性相冲突的,它们助长了停滞,最终是推进了死。确实,一旦人降生于世,生活就会向他提出,关于人类生存的问题。他必须在其生命的每一时刻就此作出回答。他必须这样做,不单单是他的精神,也不单单是他的肉体,而是完整的他,这个真实的个人,他的脚,他的双手,他的眼睛,他的胃,他的精神,他的感觉,他的真实的一切,而不是想象的或抽象的个人。对于生存问题的答案只能是有限的,我们可以从最原始到最精致的宗教历史中找到这种答案,我们亦可以从各式各样的人那里,从最健全的人到最深层的神经功能症那里找到它的相应答案。

与人类生存现实相符合的生命答案在于精神上健康。但是,通常由精神健康所表明的东西却是消极的人而不是积极的;它意味着无病状态,而不是健康的存在。实际上,在精神病学和心理学中,关于何种因素构成健康只存在着为数极少的讨论。

我们乐意于将健康视为创造、自觉和反应。独立和完全积极的能力使得一个人得以与这个世界共存,与存在共存,而不是与拥有共存,就在生命活动中体验着欢愉,并且将创造性的生活视为生命的唯一意义。健康不是一个人精神世界之中一个假设,它体现在他全身心的活动中,体现在他行走、谈话,以及力量发挥的方式之中。

毫无疑问,任何试图实现其目的的人都必须与现代文化的许多基本倾向作斗争,我只想很简略地指出两点:首先,我们要谈谈有关理智与情感之间相分裂的观念。这一观念从笛卡儿时代起一直流行到弗洛伊德时代,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当然,其中也有个别例外),一直存在这样的假定,那就是,只有理智才是合理的,而情感则在本质上就是不合理的。关于情感与理智相分裂的这一教条并不符合人类生存现实,并且对人类成长来说也是有害的。除非我们克服了这种分裂的观念,赋予人以其本来的统一,认识到情感与理智、肉体与精神之间的这种分裂只不过是我们本身思想的产物,并且不符合人的现实。否则,我们就既不能充分地理解人,也不能获得健康的目的。

妨碍达到健康的另外障碍深深植根于现代社会精神之中,它表现为人的最高价值的丧失这一事实。十九世纪告诉我们:上帝是死的;二十世纪则会说:人是死的。手段已经转变为目的,物的生产和消费成为生命的目的,成为支配生活的力量,我们在一方面生产了象人一样行动的物,却在另一方面生产出象物一样活动的人。人使自身转化为物,崇拜他自己的产品;他从自身异化出去,并且业已退化到偶象崇拜的境地,尽管他这样做常常是假借上帝的名义。爱默生早就意识到这一点,“物居于马鞍上驾驭着人类”。现在我们许多人都重新意识到这一点。健康的获得只有在满足需要条件时才是可能的。那就是,我们是否能重新回到马鞍上去。

它拆毁了沟通人与世界、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全部桥梁。只有重新打开通向深层、通向在基底的大门,我们才能努力达到自身的新的统一,达到与他人的新的统一,达到与永恒者的统一。

同类推荐
  • 员工突击精神

    员工突击精神

    本书为企业员工心理激励读本,以电视剧《士兵突击》主人公许三多成长为线索,结合现代职场员工的工作实际情况,阐述员工突击精神在职场生存、发展、成功的重要作用。
  • 毕业后,工作局面是怎么打开的

    毕业后,工作局面是怎么打开的

    走出校园后,很多毕业生又走入职场的迷惘中。有太多的人毕业十年都会在迷惘和不甘心中徘徊。这个时候,需要学习一下别人出成绩的经验。但是毕业生又很难了解到那些打开工作局面的方法,为此我们把职场中普通员工出成绩的经验搜集和挑选,助毕业生到了职场好好发展。
  • 1分钟打动面试官

    1分钟打动面试官

    本书主旨在于给求职应聘人员提供一个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动面试官,让他们决定录用你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在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就业形势下,顺利通过面试官的考验,获得理想的工作。本书适合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正在找工作及准备跳槽的人阅读,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励志类的教材及相关培训机构的培训用书。
  • 有一种手段叫激励

    有一种手段叫激励

    人,这东西,表面上看起来十分强大,但实际上内心深处却是十分的弱小和自卑。无论处在哪个层面的人,都会有各自的烦恼,而且层面越高,压力越大,问题越复杂,因此,这世上真正自信的其实并没有几个。因为人的自信都只可能在某个点上存在,在某件事上存在,而不可能在所有事上所有时间上都能自信,因此,人总是在自信和自卑之间轮流转换。人人都有做不到的事,人人都有怀疑、退步和忧虑的时候,此时,别人也不一定能安慰你,能给你以勇气和力量,因此,你最能依靠的就是自己拯救自己,自己调整自己。因此,此时你读一读《有一种手段叫激励》中轻松的激励故事,你就会产生新的能量,就有可能主动化解冲突,振奋情绪,从而获得全新的人生。
  • 高效能人士的十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十个习惯

    “优秀”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习惯,它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优秀的习惯有着无比巨大的力量,它可以激发我们的潜能,使我们在成功路上如鱼得水!《高效能人士的十个习惯》汇集了成功人士必备的优秀习惯,指导读者从了解和认识习惯着手,结合当代成功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交叉学科理论,从心态、品质、工作、思维、行为、时间、生活、学习、交际、情绪等各个层面切入,全方位、多角度地阐释优秀的习惯对人生成功的重大意义。
热门推荐
  • 狼情妾意

    狼情妾意

    在秦可意的生命中,一共出现了三个男人。一个是她的合租人,与她一见面就互看不顺眼的暗夜王子夜明朗;一个是她的老板,与她总在电话里不到三句就开吵的大众情人姜唯;一个是她的发小,从小被她欺负着长大的冷面阎罗焰帮少主凤天阕。五年后的某一天这三个人相遇了。她以为这只是一个很纯粹的巧合,不曾想这是一场阴谋。
  • 西爱法则

    西爱法则

    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爱之旅程戛然而止,两个雷同的Coach钱包,生命里同样重要的两个人,重启错后六年的行程,只为爱的解脱,她和他,当两颗受伤的心对碰到一起,能否擦出爱情的火花?爱的解脱之旅,原来这般崎岖……从繁华帝都北京,到如梦如幻桂林,再到佛教圣地乐山,至浩瀚苍茫大漠,还有宁静的海边小城,每一站每一次的停留,都是一次心灵的朝圣。
  • 总裁追妻99次:关门扑倒放大招

    总裁追妻99次:关门扑倒放大招

    一场交易,赠送小包子一枚……六年后,第一次重逢,宋晓莜说,请你以后不要在我的面前出现。第二次重逢,顾东辰说,你又不是我老婆,凭什么命令我,除非,你嫁给我。第N次相逢,顾东辰拿着一张亲子鉴定书,阴鸷,霸道,逼婚上门,你敢说儿子不是我的?嫁给我,你别无选择。萌宝说,我是你们爱情的结晶,赶快结婚吧,别矫情!
  • 模范夫妻:甜蜜百分百

    模范夫妻:甜蜜百分百

    “BOSS!太太看上了一大堆衣服。”“买!”“BOSS!太太要出去玩。”“暗中保护!”“BOSS!有人摸了太太。”“砍了!”“BOSS!太太好像..好像喜欢上一个人。”“葬了!”“BOSS!太太买了一件zt新的限量版西服给..男人。”“阉了!”“可......这个人就是您啊”“......”
  • 宗镜录

    宗镜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花仙之新的危机

    小花仙之新的危机

    奇的拉贝尔大陆藏着神秘圣灵力量,而得到力量的方法被记录在了花之法典之中并由众多花仙精灵王守护,传说中只有被承认的魔法使者才能唤醒力量,并使用它们战胜邪恶。黑暗女王(雅加)率领着邪恶军团为此向拉贝尔大陆开战,在普普拉花神和古灵仙族众多花仙的努力下,解救大陆的命运与一位地球少女捆绑在了一起。
  • 异凤苍穹:不负天下不负卿

    异凤苍穹:不负天下不负卿

    她是玉凤之泪,贬下凡成,生在帝王之家,成了一国公主,担负起一统天下的重任,却在征战中,遇见了他,从彼此厌恶,到彼此相爱,暗许终生,却不想,他竟是她江山的最大障碍!
  • 行归于周

    行归于周

    我的人生观是这样的:“有时候会站在和别人不一样的角度看问题。自然也会有不一样的意见,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 爱恨修魔录

    爱恨修魔录

    他是出生在最底层的穷屌丝,她是出生在至高层的白富美;他粗茶淡饭,在黑暗中遥望光明。她锦衣玉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他憎恨世界,她热爱世界。本是毫无关联的两个人,却在命运的安排下,偶然相遇,从此纠缠不清……看平凡少年袁秋实,修魔问道,与各路美女之间的恩怨故事,美丽善良的白富美,精明能干的御姐,童颜巨乳的小公主,热血正义的警花……一一闪亮登场,大家鼓掌欢迎!大义灭亲,弃暗投明,邪不胜正……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要是我们生于黑暗,是否还会那么坚信光明?支撑起我们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是不变的真理,还是仅仅因为我们的立场。转换立场之后,我们是否还会依然坚持原来的想法?我想知道答案!
  • TFBOYS忘了牵手

    TFBOYS忘了牵手

    如果不是因为兄妹这个关系,也许和他在一个是自己,而不是她。总在某些不轻易的瞬间心里涌起柔软的温柔风很念旧停在谁的肩头青春就这样匆匆走过放慢所有回忆里的感受只怕听见谁忽然泪流那些曾经不经事的哀愁如今是最愉快的拥有我们挥手终究却忘了牵手鼓起勇气却只能做朋友犹如花火般短暂的美梦我庆幸我也曾感受过一万次的道别难道还不够也许再见只是一个承诺你在夕阳里挥手的轮廓直到现在我依然记得原来最美的话在于不说承诺在于我们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