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52600000012

第12章 为什么她老爱说谎

“案例”为什么她老爱说谎?

新学期刚开学的时候,我调查了新生(高一新生)的家庭情况,其中有一项就是让父母客观评价自己的孩子。有位母亲说,她的孩子在她面前特别喜欢说谎,几乎是一张嘴就说谎。这位母亲表达了自己的苦恼,并希望能得到我的帮助。

开学一周后,我从语文老师那里了解到,这个学生在周记中谈到开学后一直不适应。这可是和她交流的好机会,可以就她妈妈反映的情况摸摸底。主意已定,我在她周记的末尾写上了一句:“如果对开学不太适应,你可以约个时间和我聊聊。”我认为,引导学生主动找老师,效果比老师找学生谈话要好得多。

第二天她就主动找到我。我很惊讶地说:“天啊!如果你这么开朗、阳光的女孩都不能适应,那我们班有的同学不是早就哭鼻子了吗?”

“我们寝室的室长前几天给家里打电话的时候就哭了。”

“你给家里打电话了吗?”

“打啊,几乎天天都要打。”

“那你哭了吗?”

“我可没有哭,就是觉得不适应。我也不知道什么地方不对劲,就是没精神。”

学生出现这样的问题往往是到了一个新环境后不适应,是常见现象,我想了解的情况比这要重要。于是我改变了话题,很缓和地问道:“你小时候有没有记忆特别深刻的事情?能和我说说吗?”

“小的时候,也记不起是什么原因,总之妈妈非常的生气,拿起我正在画画的铅笔就扔到我的脸上,一支铅笔的铅笔芯插进了我的上嘴唇的皮肤里,很痛很痛,还流了很多血。”讲到这里,她的脸上立刻呈现出非常痛苦的表情。我紧锁眉头,仔细地听着她的讲述。

“老师您不知道,铅笔芯现在都还留在里面。”“怎么,当时没有拔出来吗?”“拔了一部分出来,但留了一点在里面,老师您不信啊?您看,现在都还有一个小黑点。”接着,她指给我看,确实是这样。

“你家里是妈妈说了算,还是爸爸?”

“当然是妈妈说了算,我爸爸都得听我妈妈的。她决定的事情家里没有人敢说个‘不’字。”说到这里,她的脸上分明又呈现出了几分得意的神情。

我又问道:“最近做梦吗?记得都梦了些什么吗?”

“一直都喜欢做梦,但不记得梦了些什么?每次做梦醒了以后一个翻身就把梦给忘记了,因为妈妈说过,做梦对我不好,会影响我的身体健康。”

根据这些情节,我做了以下的分析。幼年的时候妈妈对她的教育异常的严格,在家里,妈妈说的话很有分量,所以,妈妈的威严已经在她的心里面根深蒂固(铅笔芯插入皮肤里,残留的东西一直到今天,而那个小黑点,成了一种心理暗示的符号),而且这样的记忆使得在她的潜意识中建立了“妈妈说的话就一定要服从”的指令(她记不清做的梦,就是因为妈妈说过做梦会影响到身体健康)。但青春期的来临,使得她感受到自己已经长大了,想摆脱妈妈的这种管教。迷信母亲的权威,又渴望自己做主,所以,在妈妈面前就只好说谎话了。

分析到这里,我很自然地想到,孩子的这种矛盾的心理发展特点是否预示着孩子会对妈妈产生矛盾的认知呢?也就是说她应该对她的妈妈是既抵制又依赖。这次来高中上学,她是第一次住校,第一次离家,肯定会既兴奋又害怕,兴奋是因为从距离上离开了妈妈,害怕是身边没有人发出指令,不知所措了,这也许就是她不能适应学校,打不起精神的重要原因。她一定会经常给妈妈打电话,把自己做的事情讲述给妈妈听,因为潜意识会去寻求那种多年的“不容置疑”的命令。

想到这里,我不禁问道:“这几天给家里打电话,你一般和谁聊得多一点,是妈妈还是爸爸?”

“老师,您不知道,我来这读书就是不想我妈管我(学生的家在区县,我们的学校在市区,有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所以学生住校),但我打电话的时候就不自觉地拨通了妈妈的电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不出所料,妈妈在她心目中一直担负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孩子一直依赖的“强者”。但我非常担心,孩子现在离开了这个强者,在生活又不适应的条件下,极大可能会在生活中寻找另一个“强者”并产生依赖关系,如果有一天这个学生早恋,那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最后,我微笑着对她说:“我知道你的问题在哪里了!”

“真的?”

“嗯,但你要照着我说的话做,可以吗?”

“当然可以!”

“好,从今天开始每两天给妈妈打一个电话,两个星期后,每三天打一次,再过两个星期就一个星期打一次。中途如有什么事情,要及时来与我交流,能做到吗?”她需要逐渐从对妈妈的依赖中摆脱出来,并逐渐地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这将是一个漫长、反复、渐变的过程。

“这样就可以了吗?”

“是的!”我坚定的眼神和表情让她也变得有了信心,但她似乎还是在有些犹豫中离开了办公室。

随后,我立刻与她的妈妈取得了联系。取得她妈妈的信任后,我给她的妈妈提出了以下的建议:

(1)如果孩子给你打电话讲述自己在高中的生活时,不要急着发表意见,更不能严厉批判甚至指责她,先静静地倾听,最后不要忘记说上一段鼓励的话;

(2)家里如果有什么事情,无论大小,可以给她打一个电话试着商量征求她的意见,尽可能采纳她的意见,如果她的意见不太好,可以委婉地提出你的意见;

(3)适当的时候,给孩子讲讲你的经历,特别是在工作中、生活中不如意的地方,甚至听听孩子的评价,让孩子适度感知大人的苦恼,有利于孩子成长;

(4)密切注意孩子的动向,如果孩子出现早恋,不要急躁,随时和我保持联系,我们一起想办法。

三周后,学生的妈妈打来电话表示感谢,说现在孩子经常和她交流,而且明显地感受到孩子变得开朗了,交流非常愉快,她的妈妈觉得这些都得益于我的建议。9月10日,这个学生送给我一个苹果,附了一张纸条,写道:“岗哥,是您改变了我,而我又改变了我的妈妈,我不再怕她了,在您的帮助下,我完全理解了我的妈妈,谢谢您。送您一个大苹果,祝您教师节快乐!”

案例解析

王晓春点评:

这个孩子是怎么回事呢?我初步判断,属于权威人格,说谎只是权威人格的一种表现。权威人格对上级的态度是又依赖又想摆脱,对下级的态度则是百般控制。梁老师通过早期记忆分析和访谈敏锐地发现了母女关系的特点,正是这种关系塑造了孩子的权威人格。母亲在家中过于强势,特别容易造成孩子此种性格。注意此事孩子父亲也是有责任的,丈夫对妻子过分迁就,会使孩子心理失衡,因为这个家庭的人际关系就是倾斜的。梁老师对孩子母亲的建议都很好,如果有机会,还可以建议适当提高父亲在家中的地位。

这种权威人格的女孩,确实容易早恋,梁老师的这种预测我很认同,因为权威人格者崇拜强者,她离开了权威的母亲,就会本能地找一个新的权威来填补心灵空白。这种孩子如果能力强,也可能会找一个老实巴交的男孩做早恋对象,那样她就可以像她母亲一样号令男性了,也能获得一种心理满足。

最好能给孩子安排一个工作,让她释放心理能量,适当满足她的支配欲(有权威人格的人都有支配欲和控制欲),这样或许可以避免她的早恋。

还有一点,这个孩子爱说谎,没搞清楚。她是只对母亲说谎还是对其他人也说谎,这两种情况性质是完全不同的,应该全面了解一下。

我的经验是,高中生问题诊断并不比小学初中难多少,但要解决问题却比小学初中困难得多。梁老师这个例子说明,有些学生,有些家长,可能改变起来还不算太难。这给人们增加了一些信心。

这个案例是我第一次在与学生的沟通中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知识的案例,结果很成功。这给了我不少信心,特别是得到北京基础教育研究专家王晓春老师的肯定后,更坚定了我走教育科研的决心,从此我开始“心灵档案”的系统研究,收获的越来越多,提高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这个案例自然成了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在问题生教育上迈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这一步标志着我的教育科研的开始、问题生诊疗学习的开始,也是标志着自己教育之路走上科学的开始。

同类推荐
  • 熟悉的陌生人

    熟悉的陌生人

    我们每天都与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或是擦身而过,但是你可想过,这些我们视为习以为常一面之缘的陌生人,也许就是改变我们生活、让我们事业迈向成功的贵人?没错,这些萍水相逢的人并不像我们的亲朋好友那样的重要,但是往往就是这些人才能以客观、抽离的观点提供我们事业的机会、看问题的方式,还有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互相支持与关怀。
  • 甘肃近代社会史

    甘肃近代社会史

    该书是本着区域社会研究的展开而撰写的,是社会史研究的子课题。它以微观的视角,去叙述历史,剖析历史,关怀历史,对某一时期的区域社会进行叙述、诠释和研究。它主要探讨甘肃近代社会的存在状况如何,各部分有什么样的关系,在近代化的社会因素出现后,这些传统社会的各种存在状况是如何嬗变的,它的变化轨迹如何等问题。甘肃地域广阔,各地的子社会系统在许多方面又有很大的差异。本书叙述甘肃这一地理范围内的基本社会存在状况,廓清其在特殊时期的演变轨迹,对甘肃近代社会进行全面的叙述、了解和分析。分析各种社会存在状况之间的因果关系,以便从微观上更生动、更理性地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理解社会。
  • 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框架和中国语境

    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框架和中国语境

    《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框架和中国语境》是一个多年项目的成果,旨在探讨如何根据当代中国急剧的社会变动,特别是近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的经验事实,从理论的角度认识文化与社会转型间的关系,转型的性质和动力,特别是实现转型的机制和未来走向,足资借鉴。
  • 女人所生:作为体验与成规的母性

    女人所生:作为体验与成规的母性

    “为了帮助所有女性始终做出真实的选择,”艾德丽安·里奇写道,“我们需要深刻地理解父权文化中母性所表现出的力量和无力。”在这本具有里程碑影响力的书中,里奇的研究对象涉及体验与成规。体验是她自己的――作为女性、诗人、女权主义者以及母亲――但这是受制于成规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又以不同形式加诸于不同地域的女性。里奇以个人的材料、经历、研究成果和文献为素材,创作了这本具有普遍重要性的著作。
  • 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必做的数学游戏

    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必做的数学游戏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是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在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的一门学科。基础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是个人与团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于这样一门重要的学科,一些同学却视为畏途,兴趣淡漠,这使一些教师、家长乃至专家、学者大伤脑筋。事实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任何事物,只要有了兴趣,就能产生学习钻研的冲动,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兴趣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中小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的根本原因是没有体会到蕴含于数学之中的奇趣和美妙。
热门推荐
  • 阴阳故事之我欲成仙

    阴阳故事之我欲成仙

    日升日暮,花谢花开,遇见的,离去的,记住的,忘却的转身都已不见!我除妖魔,抗命运,最后成“仙”有何用!
  • 腹黑校草:女王驾到,速来迎接

    腹黑校草:女王驾到,速来迎接

    美国回来的帅气校草,他会催眠,会耍帅,样样精通。他的好朋友刘浩宇告诉他,学校里有一个女王,不管是异性还是同性,她都可以吸引过来。他和这个女王还有过交情。“呵呵,还真的不记得我了··········”她的梦中,经常出现着一个男人。“放心,你追不到这个人的········”到底是谁?女王驾到,速来迎接!
  • 心之魔斗士

    心之魔斗士

    箫逸曾是《魔斗传说》游戏世界中,唯一掌握六系原修魔法以及许多逆天级别的上古魔法的魔斗士。可是游戏莫名出现了BUG!?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数据具现化病毒!?为了保护伙伴的强力心念,原本在现实生活中一无是处的箫逸,竟获得了游戏中的力量!!“记住,魔法是由心而生的,只要你相信魔法,那么你便可以凝聚魔卡,使用出强力的魔法!”。可是这样,现实世界不就乱套了么!!??我一定要用我这份力量,寻找昔日魔法斗士,一起找出幕后黑手,恢复原本的秩序!
  • 报恩般若地

    报恩般若地

    本书是中国禅都文化丛书之一,讲述惠能不仅是佛教禅宗派的六祖,是佛教的一位大师和领袖,而且是中国禅学文化的创始人,是中国和世介思想史、哲学史上重要地方的思想家、哲学家。特别是,他创始的禅学文化,典型地体现了珠江文化的传统特质,尤其是在中古兴旺时期的思想文化意识。
  • 久伴治愈谁的青春

    久伴治愈谁的青春

    有的时候,我觉得是不是从一开始不和你相熟,我们之间就不会有那么多我意想不到的以后。“花姐,我报名报完了,你在哪里啊?快来带老乡一起参观学校”“麻痹,老子在上课,参观你大爷。”“能不能有点素质!!在哪里上课,我刚好在这个什么电气大楼参观,你在哪里上课啊?”“电气大楼旁边有个教学楼,看到没,我在二楼上课,还有群猪和一个学长。我们还在上课,你可以等会,要不就去参观参观。”“没事没事,我和七七来参观参观教学大楼,顺便等你们下课.......
  • 魔剑重

    魔剑重

    九百年前,与六界为敌;九百年后,本性不改,任我逍遥。笑看天下风云混沌,唯我通晓乱世玄机。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看他如何掌握命运,手握魔剑,脚踏世巅。一花一乾坤,一剑一天崖!
  • 轮回气控

    轮回气控

    穷迫小子,奇遇天神,手持神器,复家之仇,斩破天地,创造神话!
  • 星辰妖皇传

    星辰妖皇传

    一个漫天神佛飞舞的故事。穿越成金乌,立天罚成圣……凭借手中剑一步步追求永恒……
  • 二次元倾世游

    二次元倾世游

    一个超无聊的世界,一个超无聊的选拔,一个超无聊的系统,一个超无聊的综漫,一个超无聊的升级
  • 灵异棋局

    灵异棋局

    一宗密室杀人案,引发出几十年前的神秘悬案,鬼灵再现,拥有神秘身份的实习警员韩小枫和女神警花林淼,如何破解一次又一次的生命危急?我不写过去的传说,我是在缔造以后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