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55800000093

第93章 德宗的救赎

——司马光评唐德宗免除赵光奇家徭赋(臣光曰103)

贞元三年(787)十二月,唐德宗外出游猎,偶入民人赵光奇家,顺便作了一番民情访问。因为今年的年景不错,粮食丰收,唐德宗很有信心地问:老乡,生活如意吧。

没想到赵光奇直截了当地回答,“不如意”。唐德宗很是惊愕:今岁颇稔,何为不乐?

赵光奇也很胆大,巴巴地诉苦,直言朝廷说话不作数(词令不信),没有公信力。理由如下:一,之前说两税之外,杂徭全免。可实际情况是,税外的求取过于正税。二,所谓和籴,实际就是强取,百姓见不到一个子儿。三,开初说和籴的粟麦,交给当地政府就行了,现在却要百姓自个送到京西行营去,动辄数百里之遥,车摧马毙,倾家荡产也不能支应。四,诏书每每说要优恤百姓,实则是一纸空文。“愁苦如此,何乐之有”。

唐德宗当下拍板,免除赵光奇一家的赋税。

司马光在“臣光曰”第103篇里,感叹唐德宗是蠢人一个。国家出台惠政百姓却无法享受到,民有冤情却无法上达天听,这两种情况自古就是国家动乱的根源。唐德宗幸而遇见赵光奇敢言,了解到民间疾苦,本应有所触动,严查那些违背诏书、残虐百姓、横增暴敛、贪盗公财的官吏,以及经常歌功颂德的亲近大臣,杀之以平民愤。然后“洗心易虑,一新其政”,屏去浮言,废除虚文,严肃号令,讲求诚信,考察真伪,分辨忠奸,怜惜困穷,申理冤情,如此则太平之业可致矣。唐德宗倒好,释此不为,只免除赵光奇一家的赋税。试问普天之下深受失政之害的老百姓怎么办,“安得人人自言于天子而户户复其徭赋乎”?

司马光此论亦是“基于史实而高于史实”,做皇帝做领导人,理当如此。但依史实来看,却是在为难唐德宗了。

贞元三年(787),是唐德宗当上皇帝的第八个年头。在过去的八年时间里,唐德宗经历了太多的事,总之是碰壁碰壁再碰壁。唐德宗也由继位之初的雄心壮志,变得心灰意冷、随波逐流起来。有唐国势也因此江河日下。

唐德宗是唐代宗的长子,大历十四年(779年)即位,年方三十五岁,正是大有可为之秋。他也决心要干一番事业,在财政和军事上的几项措施,对唐后期的影响即深且巨:

一是实行两税制。唐初,赋税之法称租庸调。租庸调以人丁为本,所谓“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但自唐玄宗末期以来,户籍制度逐渐败坏,户口、田亩数字已严重失实。及至安史之乱,朝廷四处用兵,所在急征暴赋,税敛无度,失去准常。赋税机构不断增加,却又互不统属,各自随意征科,巧立名目。大户人家有办法逃避课役,小户贫农则越发苦不堪言。于是相率弃家逃跑,成为浮户。乡居土著百人之中不剩四五,租庸调面临破产。

唐德宗继位第二年,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先计算州县每年所需的费用以及地方上供朝廷的赋税,以所得之数向百姓征收。户口不再分土著还是客户,而是一律以现居之地定立簿籍。男子也不再分为丁男、中男,而是依贫富来分别交税的多少。不种田而行商者,也要按财产的三十分之一纳税。所有赋税按秋、夏两季收取,因此称“两税法”。原来的租庸杂徭一律省去,如有另行推派(税外物),即为违法。

但正如李光奇所抱怨的那样,地方苛吏往往借机违法征收税外物。朝廷因为连年征战,国库严重亏空,也把税外物当作正常,且将诸道税外财赋输送户部确定为一种制度。贞元四年(788),唐德宗尽管良心发现,诏免税外物,但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是徒具空文。因为尔后又有“宫市”,五坊小儿见了中意的东西就明抢,《卖碳翁》的凄惨随处可见。

李光奇所说的和籴,本是朝廷为了避免谷贱伤农而出台的利好政策,相当于现在的保护价。年成好时,政府出面收购农民手中的余粮,前提是农民自愿,政府亦以合理的价格收购。所谓“官出钱,人出谷,两和相商,然后交易”,所以称“和籴”。但由于唐后期政府用度紧张,和籴不和了,逐渐成为强迫性的措施,只强取不给钱。州县还明文规定推派数量,定立程限,严加征摧,此又成了百姓一大负担。

二是确立绥靖政策。其祖唐肃宗遗下的绥靖政策,此时效果显著:藩镇尾大不掉,节度使不经中央任命而直接世袭。其父唐代宗默守成规,苟安度日,不想去碰这个滥摊子。唐德宗继位之初,年轻气盛,想念起皇家气派,于是准备给藩镇动动手术。

机会终于来了。建中二年(781),河北成德镇节度使李宝臣死去,他的儿子李惟岳上表请求世袭。唐德宗一口回绝,坚决要自己任命新的节度使。因为利益攸关,李惟岳与魏博节度使田悦、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山南节度使梁崇义,四家联合起来,叫板朝廷。

唐德宗这一点倒是聪明,想到以藩制藩,淮西李度使李希烈、范阳节度使朱滔等因此奉命进剿。不久,李正己病死,其子李纳不堪一击,被打败。挑事的李惟岳发生内讧,本人被部将王武俊杀死。梁崇义与妻子跳井自杀,传首京师。四路叛军,最后只有田悦还在喘气,但局面已得到控制。

形势已非常明朗了,唐德宗只要再使一把劲,没准还真能成就中兴大业。但唐德宗此时暴露出来的致命性格弱点,使唾手可得的前景,功败垂成。唐德宗不该抠门的时候抠门了,不仅抠官,且抠财。韩信评项羽所以人心涣散,大家都不跟着他混,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吝于爵赏,“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唐德宗也是这个毛病,逼得原本忠于朝廷的藩镇继起作乱,史称“四王二帝之乱”。

朱滔、王武俊因封赏不合己意,心怀怨恨, 魏博节度使田悦乘机派人以燕、赵、魏相依相存之势相游说,于是形成三镇连兵反唐的局面。建中三年(782)底,卢龙节度使朱滔自称冀王,成德王武俊称赵王、淄青李纳称齐王、魏博田悦称魏王。汝南节度使李希烈乘机起哄,自立为楚帝。

唐德宗手忙脚乱,只得继续借诸道兵来制衡乱藩。建中四年(783),调往淮西前线平叛的泾原镇(甘肃泾川县北)五千兵马,途经长安时,本想吃好喝好一顿,顺便得点赏钱安家。可是不当抠门的时候,唐德宗突然又昏头了,捂着钱袋子不给。不但不给,吃的伙食还很差,连米都是糙米,还渗入沙子。

士兵们火了,老子上前线卖命,不要说工资,连饭都吃不饱,反了。于是有“泾原兵变”。他们拥立之前被软禁在京城的前卢龙节度使朱泚(朱滔的兄长)为帝,国号大秦。唐德宗仓皇出逃奉天(陕西乾县)。直到兴元元年(784)五月,唐将李晟在吐蕃的协助下,攻克长安,唐德宗才得以重回故都。

然而唐德宗竟再一次玩起抠门,答应吐蕃出兵的条件,事后反悔,这又埋下了吐蕃出兵攻掠泾陇,唐朝联合回纥以制吐蕃的后患。

泾原之变平定后,长期讨逆伐叛的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因功高震主而见疑于唐德宗。自危之下铤而走险,加入叛乱行列,唐德宗再一次出奔汉中。

面对狼烟四起,束手无策的唐德宗不得已,于兴元元年(784)年正月初一,痛下罪己诏,公开向全国人民表示检讨,承认诸藩相继叛乱的主要原因在于朝廷抚御乖方,“天谴于上而朕不悟,人怨于下而朕不知……上累于祖宗,下负于黎庶。”既然罪在朕躬,所有叛乱分子也就不是叛乱分子了,全部赦免,复其官职,既往不究。

据说,唐德宗认罪态度过于诚恳,居然令“士卒皆感泣”。然而依事实看,《罪己大赦诏》其实就是德唐宗的认输诏。至此,唐德宗终于明白,要动节度使们的奶酪,何其难也。于是毅然放弃所有的梦想,学他父亲,苟安起来,过他的深宫富贵算了。唐朝对藩镇的绥靖政策正式确立,朝廷正式放弃收归节度使任免权的努力。

之后,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等纷纷撤去王号,上表谢罪,表示归顺。“二帝”之朱泚兵败逃亡,兴元元年(784)六月,被其部将杀死。李希烈亦于贞元二年(786)四月,被其部将毒死。

局面复归平静,但只是苟安的平静而矣。唐德宗一念之差,竟至如此,抠门害人不浅。而号称智囊的陆贽、李泌,竟也无奇计来匡扶大厦于既倒,真是时也运也。“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唐德宗是自毁前程。

附:臣光曰103:甚矣唐德宗之难寤也。自古所患者,人君之泽壅而不下达,小民之情郁而不上通。故君勤恤于上而民不怀,民愁怨于下而君不知,以至于离叛危亡,凡以此也。德宗幸以游猎得至民家,值光奇敢言而知民疾苦,此乃千载之遇也。固当按有司之废格诏书,残虐下民,横增赋敛,盗匿公财,及左右谄谀日称民间丰乐者而诛之。然后洗心易虑,一新其政,屏浮饰,废虚文,谨号令,敦诚信,察真伪,辨忠邪,矜困穷,伸冤滞,则太平之业可致矣。释此不为,乃复光奇之家。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又安得人人自言于天子而户户复其徭赋乎。(《通鉴》卷233)

同类推荐
  • 车绝

    车绝

    历史的长河中,在现在的书中都是寥寥写过,现在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又有谁详细的记载着?这是一本普通的书,但是它里面的那本书却并不普通!!这一切只有我们亲身体验过才知道!你,准备好了吗!!准备好和杜嘉轩他们走完这本书了吗!!!
  • 被历史尘封的典籍

    被历史尘封的典籍

    ——混沌未名,族群在黑暗中蹒跚前行。中世纪末期,在东方陷入黄色的恐慌时,西方最深沉的黑暗将迎来曙光。最后两次十字军的东征,是西方封建统治者最后的挣扎,他们企图通过掠夺另一个古老帝国的国运来维持苟延残喘的统治。十字军陈兵塞浦路斯,只等时机一到,兵峰就将直抵古老国度埃及的喉咙,截断这个千年帝国的命脉。在这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在这即将席卷整个西方世界的漩涡旁,高加索地区偏北一点的地方,黄祸入侵欧洲的遗民,钦察汗国中的小小部族——尼鲁温,也正在为汗国的野心奋斗着。而这时他们还不知道,某种比黑暗更加古老的恐怖,正裹挟着东西方的灾祸,企图将历史引向另一个进程
  • 兽兵

    兽兵

    他手握天下至凶利器纵横三国,却壮志未酬身先死他飞扬跋扈、肆意花丛,却在告别处男之夜时离奇神游。两个时空,一个是人、一个是兽,却通过神游为通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最爱的人可能还在,最恨的人可能也在,面对乱世的苛责,我们这神游的主角将做出什么样的抉择?敬请大家期待坎坎的神游之麒兵麟甲!
  • 十辰石

    十辰石

    长生锁,谓之迷锁,亦作锁魂符,留魂续命之用。秦年间初现,初传乃是始皇帝命方士,以天降奇石打造而成。然大成之日,诡异消失,后下落不明。嬴政遂派方士徐福出海找寻,奈何徐福亦不知所踪,而后不了了之。沧海桑田,逾两千余年,迷锁重现人间。消息出,天下人趋之若鹜。不想此物竟牵连着无数个巨大的秘密……
  • 三国之策御天下

    三国之策御天下

    孙策(175-200),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之子,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吴国的奠基者之一。绰号“小霸王”。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而屈事袁术,并在讨伐割据江东的各军阀的过程中增强自军实力,终于统一江东。后因被刺客淬毒刺伤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其弟孙权称帝后,追谥他为长沙桓王。
热门推荐
  • 缘来情深意浓

    缘来情深意浓

    她被同事踢出新闻界,愤怒离职,茫然失意。遇到他,她转行公关界,在他的引领下,一步一步为理想拼了命的往上爬!初恋情人回来和她抢饭碗,他为她踢飞。闺蜜背叛,他为她肃清道路,让她畅通无阻。还有变态上司和不明人物来骚扰她,他直接宣告了主权——她是他的!后来两人一起丢了饭碗,他一无所有,她养他,他也养她,相濡以沫,相守到老。缘分没来的时候,我不知道我爱的人原来是你,缘分没来的时候,我不知道我会爱上你,缘来你来了,情生意动……
  • 邪君hold不住,女皇不好惹

    邪君hold不住,女皇不好惹

    她是堂堂的特工女皇,一朝穿越,再世为人,到了一个以武为尊的大陆。她常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我就是要逆天而行!”她还说:“你有神兽很叼是吧,我上古神兽骑着玩!”“你有灵丹很拽是吧,我一堆圣丹嚼着玩!”契约上古神兽、炼逆天圣丹、抢上古神器、收狂霸酷炫拽徒弟,时而冷酷,时而逗比,特工女皇不好惹!“二徒弟,你牛你先上;小徒弟,你丑你断后;大徒弟,你帅跟我走!”
  • 末日刁民

    末日刁民

    当末日席卷而至,活尸像潮水般涌来,资深屌丝陈光大却贼眉鼠眼的露出了脑袋,俏寡妇!靓人妻!美少女!还有兄弟的女朋友!究竟该带谁走,这真的是个问题……
  • 唐棍

    唐棍

    一念起,沧海桑田,沈延来到了历史上最繁华绮丽的大唐。作为没有金手指的主角,沈延觉得很是郁闷。不过好在生活从未亏待他,文艺青年也能翻身,一下翻成了大唐神棍。还有美女环绕在侧。在没有电灯的夜晚,除了……还能做什么呢?
  • 你曾许下的诺言如今烟消云散

    你曾许下的诺言如今烟消云散

    他是我见过最帅气的男孩,他陪我走过感情的最低谷,在我懵懂爱情的萌芽中给我希望。我曾在想如果人生能够从来,我是否会以另一种身份待在他身边?那个人,在我梦醒后离我好远,泪模糊了我的视线......
  • 探究式科普丛书-威力巨大的雷

    探究式科普丛书-威力巨大的雷

    手雷,一种单兵携带式武器,最佳的近距离杀伤利器;地雷,实战中“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的应用;水雷又俨然是一个水上的“地雷”;鱼雷则更像一个行事低调的神秘刺客,冷不丁地给舰艇以致命的一击。这些军用雷或明或暗,或大或小,或主动寻敌或被动攻击,无一不是战场上的功臣。
  • 刈麦集

    刈麦集

    四年前,我应某旅行社征稿写了第一篇游记,这第一次小小的尝试,使我感到用写作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抒发情怀不仅很奏效,而且也很有意义,然后又写了关于离开北京十年的游子生活的回忆文章,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在写作中我发现,自己不但表达能力还可以,而且记忆力也比较强,尤其是看到作家麦家的一句话:“作家就是和记忆打交道。”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既然具备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和记忆力,加之多年来在人生道路上坚持不懈的努力探索,我决心从六十岁关键的收获季节开始收割自己人生这块土地上的庄稼,这也是书名《刈麦集》的来历。
  • 重生之天后升职记

    重生之天后升职记

    一场意外,让萧美人从天后重生到了一个浑身都是黑历史的小明星叶菲身上,这位小明星资质差也就算了,偏偏还树了一帮敌。身为天后的萧美人表示:人生从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 科普乐园:鼠标点击新生活

    科普乐园:鼠标点击新生活

    在现代社会,如果您想过完全脱离电脑的生活,是不现实的。那初学者如何接受这样新知识,如何快捷地享受轻点鼠标带来的新生活呢?本书精选了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电子知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目的在于引导少年儿童正确认识电子技术,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努力钻研科学的精神,为他们将来贡献社会奠定基础。
  • 巅峰小神农

    巅峰小神农

    穿越过来成为山村小子,一路驰奔,成就神农巅峰小小农民也能名扬四海,响彻寰宇,创造了一个时代的传奇他,就是巅峰小神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