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60300000008

第8章 装哑乔聋混人新宅 弃娼从良割断旧情

陈德瑚的家可算得上是名门望族,在陈家沟首屈一指。陈家世代书香,几代人多在宦海浮沉。陈德瑚的父亲陈步麟曾任六品顶戴直隶州同候补湖北道伊岁贡生,他本性孝友,周恤穷乏,遇人艰难,辄动恻隐,视人孺子,不啻己子,不惜己财,不吝己物。陈德瑚本人受其父薰陶,承共遗风,也乐善好施,经常慷慨解囊周济乡里穷人。到了中年,他挂了个翰林院待召直隶知州的虚职,由于秉性善良,说话不避小人,得罪了幕僚,不知被谁参了一本,丢了乌纱帽,败回乡下。从此不人宦海,一心在家务农和经商。他在直隶广平府开有太和堂药栈,经营陈家沟一带所产山药、金银花等药物;在泉州、杭州、扬州办有茶庄,由子女经营,温县同仁堂药栈也是他家所开。前几年茶叶生意不好,陈德瑚家道中衰,幸有季雯青、郑盈盈两位贤内助处治家政,转危为安。陈德瑚前妻病故,中年时娶了温县一个丝绸商的女儿季雯青为妻,几年前在游金陵秦淮河时,在画船上遇到歌女郑盈盈,见她聪颖绝艳,可怜她身世飘零,便买她为妾。陈德瑚直至晚年方才过起怡泰安康的生活,子女孝敬,妻妾和睦,丰衣足食。前年他邀陈长兴在他家后院办了一个武馆,专教本乡陈姓子弟练拳。这武馆有一个套院,七八间房子,常有20多个拳迷前来聆教。

这日清晨,天下起鹅毛大雪,陈德瑚昨晚从直隶广平府太和堂药栈赶回来后,有些心烦意乱,半夜里几次披衣起床,如今见漫天飞雪,便又一次披衣起床,小妾郑盈盈还在熟睡,说着咬字不清的梦呓。陈德瑚出了房门,见长工老刘正在扫雪,跟他打了招呼,信步朝后园走来。

雪下得正紧,积雪没过脚面,大小树枝仿佛都用簇新的棉花裹着似的,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显得分外潇洒。陈德瑚家的后园,自西迤逦而来,尽西有个苇塘,如今已成为白絮的世界。园中许多杉榆槐柳也是银装素裹,后面有个土山,山上有一座八角玲珑小亭。北面便是借给陈长兴做武馆的大院,有个角门直通里面,大院有个后门,学拳的青年不必从前门进去,专走后门,免得惊扰陈德瑚的家眷。

大院内有几处竹篱茅舍,菜圃稻田,这是陈德瑚亲手所创的一个桑麻田园之所,往东是个园亭,竹树泉石之间,也有几处院落,是陈德瑚家仆人丫环所居之处。

陈德瑚一路赏着雪景,慢悠悠转了回来。正中一座角瓦,随墙门楼,四扇屏风,进去有个院落,因西边园内有个大花厅,对面便不盖厅房,只有一溜七间腰房,左右两间,各有便门,中间茅堂,东两间为陈德瑚静坐之所,西两间是他的书房,取名为雀儿斋,取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之意。过了书房,有穿堂一座,垂花二门,进去抄手游廊,便是五间正房,这是陈德瑚之妻季雯青的居住;出了一个月亮门,又有五间正房,是郑盈盈所居之所。陈德瑚望着屋檐下挂着的大红灯笼,被风雪吹得一摇一晃,白了半边。原来陈德瑚有个规矩,每晚欲到妻或妾的房中睡觉,便在当日傍晚将这个大红灯笼挂在妻或妾住房的屋檐下。

陈德瑚进了郑盈盈的房间,见她仍在熟睡,花朵般的身子蜷曲着,从绣花被下露出一条白嫩嫩的大腿。陈德瑚小心地把她的腿放进被里,又走了出去。从游廊往东院里是饭厅,再过一间垂花门,便是一片闲房,那是子女们探亲来时的住房。顺着东边界墙,向南有个箭道,由这一路出去,便是马圈厨房,再出东首的墙门,便到了大门口。

陈德瑚出了门口,正见几个长工围在那里,议论纷纷。

陈德瑚赶紧走了过去,正见雪地里躺着一个人,面垢发长,衣衫褴褛,冻得不省人事,旁边扬着一个讨饭的破碗和一根打狗棍。

陈德瑚见状大惊失色,赶紧叫道:“你们还愣在这里干什么?救人要紧,还不快把他抬进去!”

几个长工七手八脚把这个人抬进大门,来到看门人住的房间,放到炕上。

“快端火盆来!”陈德瑚叫道。

一忽儿,一个长工端着一个暖烘烘的火盆进来,放到这个人的身边。

“不要放得太近,放在屋角好了。”陈德瑚说着,奔到院内捧了一大把雪,回到屋内,在这个冻僵的人身上、脸上搓着。

又有一个长工端了碗热气腾腾的姜汤走进来,放到桌上。

过了约有一顿饭的功夫,那个人慢慢苏醒过来。

“你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陈德瑚大声问道。

这个人看到陈德瑚等人,哇里哇啦,指手划脚。

“老爷,他是一个哑巴!”一个长工道。

这个人支撑着爬起来,伸着双手要出去,一忽儿做了个端的姿势,一忽儿又做了一个拄的姿势。

原来他在找讨饭碗和打狗棍。

陈德瑚让长工为他灌下姜汤,又叫人端了碗热腾腾的鸡蛋面条。这个人如狼似虎地吞咽着,眼泪簌簌而落。

陈德瑚又向他姓名和身世,他又是哇里哇啦说了一大通,十聋九哑,他不仅是哑巴,还是个聋子。

这个人勉强下了炕,走了几步,踉踉跄跄,歪歪斜斜,原来他还是个瘸子。

这时,陈德瑚的小妾郑盈盈闻言也赶了来,他见这人虽然又聋又哑又跛,但是面容憨厚,怜悯之心油然而生,劝道:“德瑚,这冰天雪地的,若让他出去,说不定会死在野地里。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不如留下他干些粗活儿,干得好就长久留下来,干得不好再让他走也不迟。”

哑巴像是听懂了郑盈盈的话,呼的跳起来,搬起桌子,高举过顶,表示他很有气力。

陈德瑚道:“那就把他留下来,武馆里正好缺少一个干活儿的人,收拾打扫,擦磨兵器,这些活儿也不算吃力。”

哑巴听了,忽然抢上一步,跪下来,口中呵呵的,连连叩头不已。

陈德瑚让长工带哑巴洗了澡,又给他换上新棉衣,新鞋袜,然后带他到后院武馆,教他收拾活计。

这个哑巴不是别人,正是杨露禅。他听了那个少女的计策,换了一身破烂衣服,脸上涂了黑炭,黎明前便躺在陈德瑚家门前的雪地里,装成哑巴,混了进来。

长工带杨露禅穿堂过院,来到一个角门,用钥匙开了门,只见是一个大院子,两侧有一些房间。院内摆着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箭、锤、抓、镋、镰、槊、棍、棒等十八般兵器。

长工找来扫帚和铁锨,对杨露禅道:“哑巴,你把武馆里的雪扫一扫,再把十八般兵器擦拭干净,雪住了,陈老先生还要在这里授徒哩。”

杨露禅二话没说,拿起大扫帚扫起雪来。扫完雪,他又擦拭兵器,然后又逐一打扫房间。杨露禅见那几间房屋陈设简单,每间房屋都有一个土炕,桌椅茶具齐全。有的屋内摆着石墩、棉垫、石锁之类的东西。唯有最北面一间房内,陈设雅致,有一张软床,被褥干净整齐,挂着白帐,案上放置文房四宝,一个雕花高瓦瓶内斜插一个鸡毛掸子。案上还有绍兴产的小泥壶,泥茶碗,壁上挂着一幅山水田园图,寒舍炊烟,烟云笼罩,山色迷蒙,野鸭戏水。两旁有一对联,左联是:看竹客来双屐雨,烹茶声细炉中雨。右联是:寻侠客坐一庭秋,栽墨香生刀上春。

杨露禅猜想:这一定是陈长兴的歇息之所。

正想着,那长工唤他去用饭,二人穿过几道垂花门,来到一间大饭厅,只见有十几个长工、丫环正在用饭。一个长方形饭桌,两旁摆着木凳。长工招呼杨露禅坐下,几个长工瞧着他,议论纷纷。两个丫环注目打量杨露禅,吃吃笑个不住。

一个老佣妇用筷子戮着那丫环的后腰说:“笑什么?没见过哑巴吗?”

杨露禅没有理会她们,只顾自己吃饭。他一连吃了三个窝头,又喝了一大碗面汤。长工带他来到一间房子,里面比较简陋,一截土炕,几只凳子。长工说:“你就住在这里,以后有什么需要的,你就招呼我一声。”

杨露禅装做没听见,往炕上一歪。

这几日,可能是因为下雪的缘故,陈长兴一直没有过来。杨露禅每日清晨来到武馆,清扫地面,刨沙土,擦兵刃。闲时还帮长工们挑水,清扫庭阶。长工们见他体弱,人却勤快,都很喜欢他。丫环们见他虽是个哑巴,但骨格体貌不狠琐,也对他有了好感,有时还帮他缝补浆洗衣服。陈德瑚听到大家都夸哑巴能干勤快,自然也十分欢喜,觉得自己做了一件体面的事情。

杨露禅逐渐对陈宅熟悉起来,起初他只敢打扫武馆,渐渐地穿宅入户,就连陈德瑚的静室,他也进去打扫,就连墙隅桌后,书橱底下,栅顶窗棂,也掏得一干二净。

陈德瑚见杨露禅老实可靠,就叫长工把武馆的钥匙交给他保管。

这天上午,陈长兴带着十几个徒弟来到武馆。杨露禅正在武场擦拭兵器,陈长兴见到这个陌生人,吃了一惊。恰巧陈德瑚过来接待陈长兴,便对陈长兴说:“他是我收留的一个哑巴,是个老实人,你不是常说要请一个小孩子来清扫吗,我看这个差事就让他干好了。”

陈长兴惊疑地打量着杨露禅,杨露禅的目光与他相对时,感到他有一股震慑人灵魂的力量。陈长兴长相平常,与普通乡下人一样的装束,腰里别着一杆旱烟袋,年逾古稀,白鬍过颈,可是一双利眼却像两道闪电,刺人心灵。

陈长兴问杨露禅:“你是哪里人?”杨露禅没有反应,憨憨地笑着。

陈德瑚道:“他不但是哑巴,还是聋子和瘸子。”

陈长兴厉声道:“让他打扫武场可以,但是我们练武时,他可不能待在场内。”

陈德瑚道:“长兴兄真是谨小慎微之人,这个自然做得到,你们练武时,让哑巴出去就是了。”

陈德瑚和陈长兴进屋去了。

杨露禅失望地退出武馆,恍恍惚惚地走着,走来走去,来到后园的土山后面,猛然听到假石内有两个人说话:

“我已嫁了陈先生,你不要再来了,陈先生待我很好……”这是郑盈盈的声音。

“你难道忘了我们秦淮之约吗?我终生难忘,画船彩灯,翠水红楼,这是多么美好的时光……”一个男子的声音,充满了留恋之情。

“不行,我已有了归宿,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女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陈先生是知书达理之人,是乐善好施的君子,而你却变成了男盗女娼的小人,到处拈花惹草,鸡鸣狗盗,你只剩下了一堆衣裳,一具躯壳,过去的你已不复存在了……你走吧……”

“可是我总想着你,每当我在与别的女人云雨时,眼前总浮动你的影子……”

“不,你走,我可要喊人了,陈长兴和他的徒弟们都在武馆里……”

“我才不怕他,他们陈家害死了我的亲弟弟……”

杨露禅再也忍耐不住了,他冲进了假山的山洞……

同类推荐
  • 黄金

    黄金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
  • 梦边追影

    梦边追影

    本书是作者对于经历过或者想象出的人,我审视、阅读、分析和研判,把对他的理解和回忆带着感情进行重组再造,然后记录下来,于是就有了这些文字。
  • 骚扰

    骚扰

    性骚扰,这个无处不在的幽灵,带给人多少屈辱、隐痛、泪水和阴影!她,小小打字员,面对骚扰一忍再忍,上司却得寸进尺,步步进逼。
  • 她与光同行

    她与光同行

    樊歆深觉上辈子定是烧杀虏掠无恶不作,这辈子才遇到两个这样令人糟心的男人!第一个男人奴役她。她不仅伺候他穿衣吃饭出行出恭,还得帮他打理家务物色女人。第二个男人无视她。她累死累活追了十年,就差没把心剖出给他!结果……他连她长啥样都不记得!好吧,她决定离开这两个糟心男人,勇闯演艺圈。可当她终于从演艺圈摸爬滚打逆袭到终极女神的位置……咦!那两个男人为何在台下为她打破了头?
  • 奇谭怪事录

    奇谭怪事录

    最有看头的志怪短文,最包罗万象的奇谭怪事。燕垒生最耐看短篇集,说尽奇闻怪事,奇人怪事,奇事怪事。
热门推荐
  • 高手的悲催生活

    高手的悲催生活

    他有徒手治疗绝症的玄功,还有是个身居省长要职的父亲!可他却是个私生子,亲生父亲暗中帮助他,可父亲明媒正娶的老婆打压他......跟他同甘共苦的孤儿楚洁被陷害了,董晓雨也被陷害了,还有其它美女.....他有钱有能力,头上顶着无数光环,可身边的人总是在受伤!
  • 唯美女神复仇之路

    唯美女神复仇之路

    她们本是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公主,却因为一场车祸,让她们走投无路。
  • 窃笑红楼

    窃笑红楼

    本书以《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故事为背景,窃笑大观园企业由盛转衰的过程,期间虽颇多嬉笑怒骂之言,但皆含讽古喻今之意。本书最主要的目的是借这个由头,使中国的家庭企业无论是在管理上还是在企业领导者的心态上,都有一个很好的借鉴作用。特别是能给一些私企老板以警戒:经营时是凌云壮志,有点成绩后是不可一世,最后还可能是惟我独尊,结果只能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如果你也是如上的其中一位,最好把本书放在案头,虽不能对你的人生和企业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或许也能给你以警示。
  • 破案:华夏守护者

    破案:华夏守护者

    出生时三胞胎只活一人,却不想是三魂一体。异于常人的灵魂,造就异于常人的能力,因此成为了华夏守护者。林平愿不愿意成为华夏守护者,为了华夏的荣誉而战;为了华夏的子民而努力;与我们并肩作战,无论发生什么,永不退缩,即使生命停止也不后退,守护着华夏。而我们的信条是不折手段的守护想要守护着华夏。林平:“我愿意,我会不折手段守护想要守护着自己在乎的东西。”
  • 专属吸血鬼管家

    专属吸血鬼管家

    她有着雅典娜所拥有的智慧,在家族争斗间游刃有余;她也有着雅典娜所没有的决绝残酷,不饶恕任何一个背叛的人;常人以为她没有心,所以可以不在乎一切,如江南女子般婉约,如水般的柔和包容,生性淡泊。朋友看到了她婉约之下的小小算计和毒舌,以为她是一个没有继承权的,任性刁蛮的贵族大小姐。只有他明白,她隐藏着自己的情感,好的或是坏的,骗过了所有人,也骗过了自己。不懂自己的情绪,在自己都没发现的时候,自我欺骗已经完成,这岂不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我也不想的啊……”她这样回答“可是已经成了习惯,改不了了……”
  • 鬼事怪谈

    鬼事怪谈

    梦中出现的小山村,诡异的残缺童谣,一张似曾相似的鬼脸,惴惴不安的夜晚,恐怖惊悚的七夜-----本书主角王子传,他的生活,从一个纠缠的梦开始。
  • 殇冢

    殇冢

    自盘古开天以来,世间万物就展现出了它们勃勃的生机。作为万物之灵,人类更展现了自己出众的一面。然而对一些不可抗拒的灾害却无法解释,于是鬼神之说就泛滥开来,也有一些人不甘屈服,自此占卜问卦,求仙炼道,猎魔伏妖之士便循着自己的想法欲与天地一较长短。虽不曾有人习得长生之术,但卜卦问道,飞天遁地之术却是有的,这个故事便是从道派巨擎碧霄阁而展开的......
  • 血怒神皇

    血怒神皇

    误食丹药,绝世功法,逆天武技,各种困难注定伴随他一生,这一路走来造就巅峰至尊,宗派林立,群雄逐鹿,谁能笑到最后,就在这里......
  • 天仙妹妹住我家

    天仙妹妹住我家

    好男人郝轩,原本生活风平浪静。有一天,家里突然住进来美丽可爱、精灵古怪的妹妹董诗诗,他的生活立即开启了另外一个新模式,做她的专职司机、护花使者、恋爱参谋……在诗诗的身边围绕着小学同学,大学恋人、痴情富二代等各色人等,麻烦事不断,险象环生,最后竟然蚂蚁撼大象,扳倒了不可一世、手眼通天的“兰姐”……
  • 越滚越远的青春

    越滚越远的青春

    “女人三十头上一把刀”。为了改变穷困的命运,黎陶把最美的年华留给了奋斗,活生生给蹉跎成了大龄剩女,在三十岁即将到来时,心一横扎进了石信长看似温暖的怀抱中,结果却发现误上贼船。婚姻是一座围城,整个人生都是一座围城。困囿其中,烦闷,焦躁,孤独,是无底线妥协,还是用坚韧和执着,将命运的锁打破?峰回路转,蓦然回首,越滚越远的,却是无法停留的青春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