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62500000002

第2章 从张家门到宣家滨

杭州湾北岸,浙江省海盐县。

海盐县境内的第一大河盐嘉塘,逶迤地由西向东流经了几乎整个海盐县境。盐嘉塘的东端贯穿县城武原镇,在镇东不远处的古刹天宁寺旁,陡地转了个直弯,径自北折奔向黄浦江。北折后的河流名为盐平塘,是海盐县境内的第二大河。

盐平塘自天宁寺起向北流过九华里是白苧镇。由白苧地界向东派生出一条不知名的支流,长约三华里。支流尽头处是宣家浜村。离宣家浜村正东约一华里,张家门村与之相望,两村鸡犬之声相闻。再从张家门、宣家浜向东约三华里,就是杭州湾北岸,当地居民习惯上称之为“海边”。

张筠秋,这位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共当湖地下党支部书记的出生,与张家门、宣家浜这两个村子均有关联。

张家门、宣家浜,清末隶属于沈荡区十七图。经民国、新中国的时代更迭,虽行政建制、隶属关系几度变更,但作为村庄名,却一脉沿袭至今。

张筠秋家,源自海盐县张家门张氏家族。

张家门及张氏家族的渊源,几乎没有任何文字资料留下。在近代的张氏族人中,被称为“三毛之父”的漫画家张乐平先生是最著名的人物了,海盐县设有张乐平先生纪念馆。张筠秋的父亲张礼甫与张乐平先生,是同祖父的堂兄弟。我们本想从张乐平先生纪念馆得到一些张氏的资料。但可惜的是,有关张家门和张氏家族的历史资料,馆中仅有一帧张乐平先生与其父亲的合影,以及一行张乐平父亲曾当过小学教员的简略到不能再简略的文字说明。

看来,只能从健在的张氏后人的口授相传中,寻觅一些张氏先人的雪泥鸿爪了:

张氏的先人,来自杭州湾南岸的余姚。照当地居民的习惯说法,张氏先人来自“对江”。

据张礼甫的孙女、张筠秋的外甥女张欣华回忆:“听父亲讲,从前海盐白苧的地方,从余姚来了一对做栲栳的夫妻,姓张。他们定居下来后,做生意,生儿育女。几代下来就有了张家门的地方。”

张女士的回忆,没有这对余姚夫妻越海迁来的确切时间,但从一对夫妻到繁衍成几百人口的村落,从地名的初称到约定俗成的认可这历史的进程来推算,张氏先人的始迁来海盐,最迟总应在明末清初的四百年前左右。

我们可以这样推测:大约在明末清初,一对年轻夫妻,带着他们的藤竹编织手艺和对未来的憧憬,冒着横渡杭州湾风高浪急的凶险,从南岸来到北岸。凭着他们的勤奋和坚忍,获得了在异乡生息的立足之地,繁衍了张氏人口,也逐渐累筑成了张家门这个氏族聚居的江南小乡村。

在走访张氏后人的过程中,他们中的许多人都不约而同的每每提及张家门人的择业方向,这与当地一般其他小乡村中的大部分人务农种地只求温饱生存卓然不同的理性识见,不由引起了我们对张家门人的刮目相看。

在几千年来浸淫着官本位文化的中国人的职业选择中,张氏先人们的从业方向,也不可避免地打上趋时的烙印。

张欣华回忆道:“后来就请了拳师教武术,练武术,让子孙们去考武状元,也有中了的,被朝廷派去守边关,受到皇上嘉奖。”

考武状元,是应武举的一种民间通俗说法。张氏早年传人一开始习武,是一种最适宜他们当时生存状态的选择。对于背井离乡的入迁异姓来说,习武既可以强体防身,又可免受本地土著居民的欺凌。再则,对于文化起点不高,经济实力又不太殷实的手工业者近裔来说,求一个武职,是一条既可支撑门户又可再求进一步发达的捷径。

当然,有了一定的积累和基础,就改谋更为优渥的文职官员了。张欣华继续回忆道:“后来因武将均是战死沙场居多,所以就改考文状元。”

张氏先人中,后来是出了一些文职官员的。

张惠娟女士,张筠秋的远房堂妹,平湖刚解放时,就由张筠秋介绍参加工作,一直在平湖县级机关任职,现退休在家。她回忆起张家门祖上入仕的事说:“张家祖上是出过官的,而且据说官还不小。有一年,在外面当官后衣锦还乡,船到平湖。由于官船大,又刚巧遇到大潮汛,船过不了桥。船上老爷说,天意要留我在平湖居住。就吩咐停船上岸,看地方,造房子,居住了下来。这是海盐张家门人到平湖来居住的起源。还乡的船,大到不能过桥洞,可以想见,这官员还是有一定级别的。”

对于近代张家门人的择业趋向,一生执律师职的张筠秋堂弟张寅初,在他79岁时有一段归纳性的讲述:“张家门人有两种职业,一种是经商做生意,一种是济世走仕途。”张律师将礼甫公一家,归入了济世入仕这一类。

张筠秋家世居张家门村,一直到她的祖父辈。

张筠秋的祖父母生平事迹,已几乎被历史的尘埃所封没,连名字和生卒年也无从知道。我们只能从张筠秋在1952年华东革大学习时写的一份向党交心的材料中,搜寻一些线索。照解放初期的政治气氛,写材料人的心是一定虔诚的,故虽只有只言片语,但所述事实还是真实可靠的。

“查阶级:祖父是浙江海盐人,是一个秀才,职业教书,很早死了。”

“五岁前后,祖母死,母亲死。”倡

张筠秋祖父应该逝于筠秋出生之前,即1911年前,而祖母的卒年大致可定为1914年。

张老先生是否进过学,只有这一处孤证。但他是当时的乡村中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应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教员”身份的介绍,也很得体。因为涵盖了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廷颁诏兴学前后塾师和乡村小学教员的两种称谓。

张老先生夫妻生有四子两女。儿子依长幼序为:礼甫、关甫、平甫、方甫。两个女儿:张秀英,嫁邻县平湖县金家;张丽英,嫁本县海盐县西塘刘家。

张老先生在世时的家境,据推算大致有租田三百亩、自耕田五十亩左右。这在当时的杭嘉湖地区,是衣食无忧的中等地主人家了。张老先生这个教员,不是为稻粱谋的职业,更多的是昭示一种身份:一方面表明与饱日终日无所事事的食租者不同,做着为乡梓服务的公众事务;另一方面,在公众目光中的张老先生是知书达理的读书人。在“读书人”如凤毛麟角般稀少,而“敬惜字纸”又成为社会习俗的当时乡村,使得村民们有着潜藏于心灵深处的敬畏和仰视。

在张老先生生命历程的最后几年,或者是他故世后不久的几年中,一场当地人称之为“天火烧”的无妄祝融之灾,使张家门村一夜之间沦为一片废墟。张家祖屋名为“知稼堂”,这是张老先生当年科举落第后为所筑住宅起的名谓。在这场大火中知稼堂虽未焚毁,却也半为倾圮,满目疮痍。灾后的修葺是在仓促和经济上捉襟见肘的窘迫中进行的。勉力修成的房屋已不见主人当年的殷实,再加上家中兄弟姐妹年齿渐长,都已到论婚嫁的年纪,祖屋供一家人居住已颇显狭窄。

张礼甫在婚后不久,大约在1910年左右,就迁出张家门祖屋知稼堂,租赁了一位朋友在宣家浜的一处空置住宅居住,成了宣家浜村中唯一的异性住户。

2005年金秋晚稻收割时节,我们专程来到宣家浜、张家门村,想寻觅当年张家的两处住所。可如今宣家浜村的主体已是马路边的一个农村菜市场,张家门村的房屋也全部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建造的农民新居。我们徘徊寻访许久,结果只能在沧桑之慨中驱车而返。唯一不变而隐约能听到的,是东去不远处杭州湾海岸边的涛声。

张礼甫租借的这处住房的主人及后人,笔者遍访多人,终因年代久远,不能访得其名,老屋也已荡然无存。最后在张礼甫儿媳刘佩贞1953年填写的干部登记表之“家庭情况及其家庭对本人的影响”一栏中,找到一处线索:“自己住屋是向人家租来住的,每月1斗半米(房东宣菊生,地主)。”

据此,房主是宣菊生。刘的回忆是可信的。月租大米一斗半,当时公办小学教员的月薪为大米一石半,是其十分之一,也在情理之中。至于张礼甫与宣菊生双方租借的缘起,仍不得而知。然质之以曾文正公家书中,文正公在当京官时,每有向旁人借钱,或别人向他赠钱之事,大概也可以推知其中的一二了。

对宣家浜当年的情形和张家在宣家浜住房的进一步了解,还可借助于张礼甫的孙子、张筠秋的侄儿,退休高级工程师张欣田的回忆。可贵的是,张工程师的回忆仍相当真切翔实:

宣家浜全村只有三十多户人家,一条小河自南向北穿过村庄。这里的村民大多姓宣,故而名曰“宣家浜”。

从白苧过来,由西面入村,村口南边有一排高高耸立的老榆树,北边是一片青翠茂盛的竹园。

沿着村道向东不远,有一座村里唯一的小石桥横跨在小河上,四块厚厚的条石构成了桥身,它们搁在也是由条石构成的桥墩上。石桥没有栏杆,但很稳固安全,因为桥下的河面只有二三米宽。

走过石桥,村道蜿蜒向东,一直可以通到海边,到海边有五六里路。

我的家坐落在石桥的东南隅。过桥几步路有一条小路沿着我家的西墙,转弯就到了由四块青石板铺成的晒场,每块石块约五尺见方,是祖父当年从路远迢迢的绍兴运来的。

两扇朝南的黑漆大门正对着晒场,门上有一对铜环。跨进大门玄关是一个条石铺就的天井,天井两边放着五只七石大水缸,下雨时檐沟水汇集到缸内。

天井北面是正厅,厅不大,约30平方米。北墙两侧是窗,靠墙居中放着一张贡桌。天井两侧是厢房,东厢房是厨房和吃饭的地方。靠天井的西窗用薄绵纸糊着,靠着一张八仙桌,东边有一个大灶,南边有一扇边门。跨出边门是一个院子,院子东边是猪、羊舍,西边是柴廊,向西有扇木门。平时我们都从木门经边门进出,很少开大门。

西厢房是祖父办公用房,装过电话,所以我们都叫它“电话间”。

东西厢房的北面均隔着一个狭长的小天井,分别有两个房间。东厢房北面有三个卧室,是亲亲(祖母)及我和爸爸妈妈的卧室,铺着杉木地板。狭小的小天井中是冬枯春荣的铁杆海棠。

西厢房北的小天井中长着一棵高出屋面的黄杨树,北屋两间地面用青砖铺就,且没有北窗,显得又黑又潮,有一股霉味,里面放些农具和多余的家具。

我家晒场的前面是一片废宅基地,墙基石依然规则地嵌在荒草中,荒草地上生长着五六棵树和成堆的美人蕉。

从以上张欣田的回忆看,张家的居住环境在当时的乡村,是属于中等偏上或者上等偏下的水平,应该是与他曾祖张老先生、祖父张礼甫在当地的身份相当的。

公元1911年12月6日,张筠秋就出生在浙江海盐县宣家浜村的这所房屋里。

同类推荐
  • 三途楼

    三途楼

    三途楼,巫涉谷,榭春阁,连起来了,都连起来了,可笑,可笑,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他赢了,那又如何,不过是颗弃子,二十年前就是颗不折不扣的弃子,只要他活着,就是颗弃子!
  • 架空之青楼大总管

    架空之青楼大总管

    尝过江南的酥软,还是品过北国的豪迈?听过西凉的霸曲,还是闻过南蛮的野香?万里江山,长河内外,大抵销金八百万!“如果时空管理局那帮子蠢材再给我穿越一次的机会,我一定会选择当一个王爷,或者做一个驸马!但既然只是个小小的奴隶,那我只好开家青楼,赚点小钱儿花花喽!”方同作为失败写手的典型成功做了穿越大军中的一员,很不幸的是他居然被时空管理局送到了一个早已被史上最疑似穿越户的鲁班公输班大大改变过的时代,正当他准备一展拳脚的时候,公孙世家郡主公孙青芙正要举办晚冬诗会……如果你觉得方同可以吟上两首诗做几句长短句赢得美人芳心,那你就输了!
  • 王者遗风

    王者遗风

    传说中,天上的每一颗星辰都代表着一个欲界生灵,或大或小,或明或暗,或闪或定,皆是这个生灵的表现,古人观星象而知天下,殊不晓,可怜身是眼中人。
  • 津沽轶事

    津沽轶事

    天津是一个古老而神奇的地区,由于年代悠久,历史上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和历史轨迹,本书搜集了天津历史上留下的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和一些值得纪念至今湮没无闻的历史轨迹,共二十七篇。
  • 我要当盛唐皇帝

    我要当盛唐皇帝

    穿越到盛唐开元二十九年,成为最底层的草民,在穿越那一刻,将唐玄宗最宠爱的公主抱下河去。这是最好的时代,大唐帝国步入了最强盛的巅峰,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李白、杜甫、王维、张旭、吴道子、颜真卿、公孙大娘、王忠嗣、哥舒翰、高仙芝、郭子仪、李光弼、安禄山、史思明、李林甫、杨国忠、杨玉环……金碧辉煌,羽衣霓裳;人间天上,唯你无双。盛唐的天空群星璀璨,闪耀着无与伦比的光芒。这是最坏的时代,四境的烽火,内患的种子,都已经深深植在这片土地之内。突厥日暮穷途,不甘谢幕;吐蕃巅峰鼎盛,蚕食西域;回纥强势崛起,纵横漠北;契丹蒸蒸日上,剑指辽东;大食改朝换代,铁骑东进。最主要的是,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天下流民汹汹,民怨沸腾。百姓流庸无依而贵族们骄奢淫逸,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大唐帝国,前面是已经逝去的辉煌,后面是不可避免的衰败。
热门推荐
  • 时空旅盗团

    时空旅盗团

    时空旅盗团,一支穿越时空盗宝的团队。一次意外的穿越,肖飞获得了精灵之体并加入了时空旅盗团。他的奇妙旅程也就此徐徐展开。火龙圣珠、骑士勋章、女巫法杖、海盗之眼、撒旦圣经......在寻找这些传说中的宝藏时,他也慢慢熟悉了自己的奇葩队友:怪力神、扑克脸、魔术师、小丑、狸剑客、驯兽师...他忽然发现自己的生活已经进入了一片水深火热之中,而最让他头疼的是那位性格阴晴不定的老团长.......“你们全是一群怪物!”肖飞咆哮。众队友:“最怪的人好像是你吧...”ps:本书为冒险文,非搞笑流。
  • 李思源探案集之火妖

    李思源探案集之火妖

    (向各位抱歉。首先笔者忙于高考,其次是文章任有诸多诸多诸多不足之处,还希望各位读者原谅。笔者在停笔期间一定会不断提升自己,将李思源系列精彩地奉献给各位亲爱的读者的。)
  • 锦绣洛神

    锦绣洛神

    为达成心上人的梦想——探索古画《洛神图》中那件“流风回雪锦”的制作之秘,女服装设计师董织成作为时空穿越实验的志愿者,回到了三国年代。几经周折,她以自己的才华和魅力,成为了传说中的甄宓——河洛第一美人,辗转宫廷与江湖,并登上世间荣华的巅峰。她所创立的云落坊以精湛的纺织技术,促进了三国工商业发展,也为曹魏一统天下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然而身为现代女子的她,无法与封建君王的思想相容。凭借当年因不祥预感而提前布好的局,她终于发现了“流风回雪锦”令人震惊的秘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沧溟剑尊

    沧溟剑尊

    天地为沧,九幽为溟!武者,上达诸天,下临九幽,纵横沧溟,锋芒无敌。魂穿异界的云清寒,无意中重生到一片以武道为尊,弱肉强食的蛮荒世界,开启了一段完全不一样的人生。炼武道根基,修凌云剑术,通天地法则,战绝世强者……他如彗星一样崛起,一剑绝尘,身凌九天,誓要将剑道演绎出不一样的风采!
  • 玲珑笙

    玲珑笙

    本想与君相守一世,不想一生却独自白头。朝夕过往历历在目,心中伤痕日日清楚。夜夜悲歌,只盼从头来过。“莫非是我错了吗?”司徒白薇悲痛欲绝。“面对这样的你,我感觉好可怕。”蔺兰泉难以置信曾经的司徒白薇会变成这个样子。“终究是我欠了你的。”欧阳盷阳瞧着苍白的人儿,心中酸痛。执着太过,终究是错的,上一世的恩怨早已了结,为何执迷不悟,落得如此下场………………
  • 步步惊华:倾世天下

    步步惊华:倾世天下

    她本是仙兽界的九公主,却因存在不合理而备受冷落;因身体元素为天生相克,又被确定为天宫唯一废物……她,是二十一世纪最强特种兵,善窥人心,在一次任务中因为猪一样的队友而导致丧生于火海……只一道雷劈,两缕魂魄合二为一,成就了一代绝世传奇……当另一个存在不合理的倾世男人站在十里红妆中深情的望着她,“念儿,嫁给我,我会照顾你一生一世。”她现出原身,九条毛茸茸的尾巴在风中摇曳,“可是我有九生九世……”男子邪魅一笑,“只要你嫁我,我便生生世世不离你而去。”……
  • 净土神珠

    净土神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俊凯之你何曾喜欢我

    王俊凯之你何曾喜欢我

    ”王俊凯,你到底有没有喜欢过我?““傻瓜,我从来都没有喜欢过你,因为我爱你!”
  • TFBOYS之绚烂花海的时代

    TFBOYS之绚烂花海的时代

    [本文一对一]闫鹿茸一个十六岁花儿一般的少女。因为爱上了一个TFBOYS的组合。所以,她把TFBOYS作为一个努力的目标,不停的努力支持。只是为了有一天可以和偶像同台。虽然梦想离她很远很远但她一直努力加油。她相信终有一天她的梦想会实现…………
  • 月之焰

    月之焰

    一个人,一株火焰。神秘家族一夜间灰飞烟灭。紫瞳少年破例下山。霸气回荡,主宰世界。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