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62600000014

第14章 杏坛不老松——杭州市学军小学杨一青专访

杨一青,男,1942年出生,大专学历,杭州市学军小学校长、书记,中学高级教师。杭州市人民政府专家咨询委员,杭州市七、八、九、十届人大代表,杭州市小学管理学会会长,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小教培训中心兼职教师,浙江教育学院教管分院兼职教授。从1994年起担任浙江省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主审,1997年起担任浙江省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主编。1985年评为浙江省劳动模范,1986年评为省优秀教师、特级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89年评为省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1995年评为杭州市十佳小学校长,1996年评为省实验学校明星校长,2004年评为浙江省科研型校长。

杨一青是一位擅长理性思考且与实践紧密结合,拥有个性化办学思想的校长。20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6年的省级课题“小学班级管理整体优化综合实验”的拓展性实践,他得出了“整体观念,主体思想,个性发展,和谐关系”教改纲领。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元化,社会需要多品种、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1999年他又提出了“个性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办学目标。为实施学校16字的教改纲领和“三化”的办学目标,2003年,他提炼出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愿景:教师发展的沃土,学生成长的乐园。

在4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杨一青始终以满腔的热忱、执著的追求和进取的精神,为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地耕耘着、探索着、奉献着。他先后撰写的专著和论文《小学管理工作讲话》、《杨一青作文教学探新》、《师范生实习与指导》、《小学多媒体网络环境教与学》等达100多万字,《杨老师教作文》VCD电子读物8张正式出版。还组织开展了全国、省、市级教育科研课题7个,科研成果获省级及以上奖9项。

教育教学思想

习作教学三步曲:大同小异—小同大异—各不相同。“文革”以后,杨一青着重研究小学作文教学。其专著《杨一青小学作文教学探新》具有相当学术意义。他认为,小学生的习作有一个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从习作起始的大同小异,到中期的小同大异,最终走向各不相同的过程。这是他制订的小学生习作的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三个过程中,他非常强调老师的指导作用,明确指出,小学习作教学要做到指导课前有指导,指导课中有讲评,讲评课中再指导。另外,他非常重视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注意观察生活,丰富写作内容。在习作教学上,他围绕着三阶段目标,制订了种种有效的教学措施,如:尖子引路,带动全体,读写结合,片段训练入手等等。杨一青认为,现在的作文教学,容易流于程式化、文学化和成人化,教学应该从儿童的实际出发,关注童真、童趣、童心。

学校育人三理念:个性化、现代化、国际化。学校教育不是工业,是农业。教师是农夫。学生就像田园里的各种花草树木,是有差异的,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未来需要的人才是多品种、多规格、多层次的。个性化必须成为学校办学的一大理念。时代在发展,学校教育既要牢牢地守住传统教育中的精华部分,将其加以延承、发展,又要与时俱进,与时俱新,不断注入时代活力和现代气息。无论是学校的硬件,还是软件(人力资源),都必须具有时代感,具有现代风格。小学校,眼光要远大。经济全球化了,教育也要面向全球。今天在我们教室里学习的孩子,明天就是全球各地的公民。我们要知道自己培养的是未来在国际舞台上施展才能的人,我们是为全球培养未来需要的各类人才。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国际公民的道德素质,以及适应国际公民的生理、心理、知识和才能,将来才能为人类的进步、文明、幸福作贡献。

教师成长新主张:要当教育家而不是教书匠。在众多的教育因素中,教师是最为关键的。教师强,则学生强;教师优,则学生优。一个教师的教导将直接影响和感染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首先是教师的发展,学生素质的提高,首先是教师素养的提升。而事实上,在教师群体中,有着相当大的一部分教师,对自己的前景是缺乏“野心”的,甚至是失却自信的。教师要甘于平淡,但拒绝平庸。教师要树立这样一个事业远景:要当教育家而不是教书匠。小学教育要走科研之路,每个教师都要有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都要有自己的“教育家”梦想,并时时刻刻为梦想而努力。

学校建设新思路: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时代发展,家长、社会对教育的愈加重视,迫使学校所承担的使命更重,教师的压力更大。校长就必须要为教师、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学习环境。要使教师们感到有一种团体的力量在促使自己前进,在这所学校工作有一种安全感、亲切感、成就感和幸福感。首先,校长要营造赏识教师的美好环境,不断地给予老师鼓励和信心,使得他们在事业上能够不断奋进,不断成功。其次,要在校园中努力形成一个发现、赞美、赏识的群体氛围:把欣赏的目光投给自卑者,赏识他们小有的成绩,促其完成较大任务;把欣赏的目光投给素质平平者,适当捧捧场,从侧面加以赏识;把欣赏的目光投给幕后辛劳者,寻找机会不吝赏识。

如果一个校长,能把学校营造得具有浓郁的家的氛围,便是出色的领导。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必须扮演多重角色,让教师有家的感觉。校长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与教师海阔天空、轻松对话的朋友;成为与教师肝胆相照、分忧解难的知交;成为青年教师眼中的长者,中老年教师眼中的兄长;甚至适时地、自然而然地成为不同教师人群心目中的父亲、儿子、女婿……这样,才能真正地让学校成为一个温暖的家,和谐的家,幸福的家。

名教师之路

1960年,杨一青从杭州师范学校毕业,那年他只有18岁。他很幸运地成为杭师附小一名语文教师。他也应该感到骄傲,因为当时只有最优秀的毕业生才能留在附小。名额只有两个,他是其中之一。

工作的第二个年头,一位姓宋的教研员来学校随堂听课,恰好来到杨一青授课的班级。当时他正在教学生写毛笔字。讲台上摆着水粉板、砚台、笔墨,杨一青一步步教学生们如何起笔、落笔、运笔,结构怎么组织。当时中央正提倡写传统毛笔字,这位教研员深受启发,就写了文章《怎样教毛笔字》投给《浙江日报》。浙报编辑将文章退给杨一青,要求他以教学笔记的形式写自己如何教学生写好毛笔字以及传统文化有什么好处等。于是,杨一青写了《教儿童写好字》。不久,《浙江日报》刊登了这篇长达2000多字的文章。这是杨一青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从那以后,杨一青对语文教学和写文章有了更深切的兴趣和热爱。他发表的第二篇文章是《一个问题的启发》,学生章小平造了一个句子:我愿望长大后成为一名优秀的接班人。杨老师指出这里应该用“希望”而不能用“愿望”。章小平提出为什么要这样的疑问后,杨老师一时答不上来。这一事件之后,他深感自身学识的不足,逼着自己去学高等学校的汉语知识,去杭州大学听课,并正式考入浙江师范学院中文系函授。在此期间,他一边自我进修,一边自己写东西。这个时期,他已经悟出教师专业成长的真谛,上公开课、学习和写作。

粉碎“四人帮”后,杨一青将工作重心放在了作文教学研究上。他从调查研究入手,了解、掌握学生习作中存在的一些真实情况,并加以分析、思考,探究形成原因。并提出了全新的习作教学观点:建立在儿童心理研究的基础上的习作教学,是根深叶茂的。他把小学习作教学的视角投射到了儿童身上,这样做,实际上也抓住了小学习作中最为重要的研究因素:人的研究。他非常注重研究儿童,研究他们的学习心理、习作心理,他们在习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普遍认识和个别现象。他尝试在小学习作教学中“让学生习作有详细的准备过程”,克服匆匆指导,克服空洞指导,克服教师、学生的态度急躁现象。最终,他得出结论:作文是一个思维能力、认识能力、表达能力的综合反映,不能一蹴而就。教师应该承认学生在习作上的差异,不求每个学生都写得很精彩,但求每个学生都能写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在此基础上,他不断地上习作教学公开课,有时一个学期要上二十几节公开课,在上公开课的过程中,他得到了不断的锻炼和成长,也不断地对自己的习作教学作进一步的反思和提炼,不断推出自己的习作教学主张。如:他认为,提倡学生作文自评自改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改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他说,积累、思考是想,写作是落实,评改是反馈。

杨一青用信息论的观点来总结小学习作教学,解释小学习作现象。他创立了自己独特的习作教学体系:一套符号,两方结合“评和改”,三种用笔,四个过程。他别出心裁地开展了习作评改模式创新,“老师示范评改,师生共同评改,学生相互评改,学生自我评改”,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作文教学的成功,公开课的精彩,讲座的影响力,论文的不断发表,造就了作为小学语文名师的杨一青。但,这只是他人生华彩乐章的前半部分。

名校长风采

“教而优则仕”,杨一青当校长了。自然,他绝对能成为一个名校长,不同凡响的名校长。如果说当老师时的杨一青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成长,那么,成为一校之长后,他关注的更多了。学校要发展,教师要成长,学生要培养,他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同时,人生奋斗的目标更高远,生命的激情更洋溢了。

关于名校长的杨一青,有太多的故事,一时无法用拙笨的笔来讲完。仅举一串数字,自他担任学军小学校长之后,在他手下产生了20多个校级干部,西湖区的局长,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西湖区开发区主任。一批批精英在他领导下茁壮成长,在他的期待下放飞人生的天空。学军小学也多了一个美名:小学校长的黄埔军校。

杨一青孜孜不倦地追求着,殚精竭虑地思考着,呕心沥血地操劳着,为了一所学校,为了一支队伍,为了一群生命,也为了无数个幸福的家庭更加幸福。从他所著的《搭建飞翔的舞台》一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位名校长的风采和魅力。他对新教师成长的关注程度,不是一般的校长能够做到的。进入学军的每一个新教师,都必须经过他和班子的反复了解、接触和斟酌,才最终确定名单。他有一句经典的话语,“我是来挑选优秀教师苗子的,不是来招劳动力的”。

仅举一例。1990年3月,杨一青在省教育学会会议上,与浙江省教委师范处罗梅荪处长交流学校工作、教师培养情况时,得知浙江省艺术学校那年首届艺术师范班学生毕业,培养目标就是小学的音乐、美术教师。杨一青喜出望外,在罗处长介绍下,他与张胜乐副校长赶到省艺校了解毕业生情况,并观看了毕业汇报专场演出。发现了一棵好苗子——学校的“金嗓子”任一波。可是,任一波是海岛舟山嵊泗县人。对于来自海岛的毕业生,原则上规定必须回海岛,况且当时嵊泗县文化馆早就相中了这位学生,省教委必须得到当地教育局的同意才能将她分配给学军小学。为此,杨一青请张胜乐副校长专程赶到嵊泗,做嵊泗教育局领导的工作。张副校长到了嵊泗,磨破了嘴皮,终于打动了局长,同意放行。后来,杨一青专程赴嵊泗把任一波接到学校。在以后的工作岁月里,任一波果然不负校长厚望,率领音乐组全体教师在区艺术节中夺取了六项冠军,并站在了全国声乐大赛的领奖台上,勇夺全国录像课一等奖……

对待老师就像亲人一样,对待学校就像家一样,对待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作为一校之长的杨一青,他又像一个智慧的点灯人,点亮了教师、学生的心灯,照亮了他们人生的道路,也给予他们一个个美丽的梦想,并鼓励他们朝着自己的梦想不断出发。这是一位名校长的魅力。他不断地实践着,探索着,收获着。“领先一步就是领先一个时代,学校发展目标就是教师发展的目标。”“让教师成为自己职业发展的设计者、实施者。”“创设氛围,营造赏识的人文环境。”“扮演多重角色,让教师有家的感觉。”“努力营造新教师成长的基地,勾画教师发展的蓝图,搭建管理者飞翔的平台,融入学校发展的人生。”杨一青就像一位睿智、大气的学校发展规划设计师,为学校的教师、学生制订了幸福人生的五彩蓝图,也为学军小学的优化发展、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学军小学在他的带领下,气象万千,生机无限,成为一所国内外知名的小学名校。

教育隽语

校长职权“到位”而“不越位”,其直接效果是所有的人在职、责、权、利四方面都要“到位”;校长应该努力使自己到位,但不要越位;要充分依赖分管领导,让每个领导成员“各就各位”。校长应当抓大事,抓要事。

学校管理者在面对难题时,必须主动积极地解决问题,我们不能一拖再拖,必须有所行动,并在问题扩大为危机之前加以解决。

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应该有一种合理的结构。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学校领导要善于在保持整体向上的基础上破坏稳定结构,促使它不断发展。若组织长久地超稳定,结构就会失去生长性,不利于组织的进步。

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是发展。企业要找经济增长点,学校要找教育发展点。学校的发展,应该是办学条件由差到好,竞争力由弱到强,社会影响力由小到大,学校环境不断优化,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师待遇不断改善的过程。

一所学校,只有形成积极的校园文化和精神,学校才会有集体的正确的价值判断,教师才会有积极的生命价值,学校才会有发展的不竭动力。在这当中,爱是关键。谁都知道,爱是教育的核心。校长管理教师要爱教师,教师教育学生要爱学生,学生之间更要互爱。

班级教育活动是整体的。我们要把班级中的任何一项工作、任何一种活动,都看成文化的积累,以形成“事事可育人”的观念。

(访谈、撰稿 台州市椒江区人民小学 黄吉鸿)

同类推荐
  • 科学读本(英文原版)(第6册)

    科学读本(英文原版)(第6册)

    以一位名为威尔逊的教授与3位学生为主角,通过对各种事物与科学知识和原理的讨论,系统讲述了孩子们身边随时可见的事物与现象原理。以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与爱好。这比死记知识,大量解题要实用得多。《科学读本(英文原版)(套装共6册)》对中国学生而言,这又是另一习得英语的良好途径,尤其对那些准备出国学习的孩子们,《科学读本》的阅读学习,对他们继续国外课程的学业定有很大帮助。比起文学与文史题材的英语读本,科学英语更容易让孩子们理解与学习。一是其讲述内容均为我们身边熟悉的万事万物,容易联想记忆;二是科技英语的语法、句子结构相对简单,比文学语言更简洁清晰,易于理解。相信会得到孩子们的喜欢。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盆景(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盆景(阅读中华国粹)

    盆景滥觞于中国古代,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了。盆景师法自然,充满生命张力,是山水风景的缩影,自然而真实,盆景艺术延续至今饱含古代文人艺术家轻逸淡雅的情怀,可以称盆景是文人艺术家的“宠物”。
  • 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感恩故事

    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感恩故事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含义的异同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语文新课标必读-呐喊

    语文新课标必读-呐喊

    鲁迅(1881-1936年)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鲁迅”是他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1881年9月25日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没落的的士大夫家庭,绍兴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地方,乡土的传统与民间的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他的一生。
  •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谜语故事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谜语故事

    快乐阅读,陶冶心灵,这对于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能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的蓝天。
热门推荐
  • 天下责守

    天下责守

    踏入世上那一刻起,每个人都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使命。
  • 旷世异能传

    旷世异能传

    天地初开之时,也就是古代时,人类还不知自己从何而来从而正因这样,人们的大脑中出现了关于女娲造人之类的想法,不过随着时代发展让人们对于这种想法有了新的改变,人类不再相信这种想法。不过,有两个字深深的印在了一些人的大脑中——异能。。。
  • 仙武万界

    仙武万界

    少年叶北,天生至尊体!却遭人废除,至亲下落不明,遭受世间冷暖,偶得天地初开之至宝。而后三年踏入十万大山,寻那缥缈成仙途,一朝浴火得重生,且看叶北在漫漫求仙途中,堪破万道,仙武万界!
  • 杀天界

    杀天界

    众神大战的六万年后,大陆一片纷乱危机……秦无作为孤儿,将如何学会斗技、魔法、炼丹术、制符术、炼器术,御兽术,成为拥有千年寿命的斗士王。他含有修罗血液,被秦堡他人称作修罗妖兽,受尽嘲笑,尝尽孤独,但是没人知道修罗属于六万年前的天族一脉,秦无该如何解谜一般的领悟修罗力量,成为一个升级疯狂、魔武双修、战斗强悍的天才。
  • 香祖笔记

    香祖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沉默神奇的孩子

    沉默神奇的孩子

    沉默这个孩子在精灵世界可以说是无比神奇的一个孩子,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是先想这别人,而不是自己,不管自己有没有受伤,身体有没有事,她都不怕困难!
  • 新译大乘入楞伽经

    新译大乘入楞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蔷薇贵公子

    蔷薇贵公子

    15世纪初的欧洲梵蒂冈,在郊外一桩开满白色蔷薇的贵族庄园里。“小姐,您慢点,别摔着了。”一名女仆对着不远处骑马的女子叫道。
  • 恶魔校草在身边:丫头,乖一点

    恶魔校草在身边:丫头,乖一点

    他是人人爱慕的国民校草,冷酷霸道:她是力大无穷的呆萌小萝莉,脱线搞笑。第一次见面,她闯到了他的车上,并附送一个狗腿的笑。第二次见面,她一不留神将他壁咚在了墙上,且留下香吻一枚。第三次……她直接来了个公主抱,大喊着,“慕哲熙,你要是死了我怎么和迷妹们交代!”终于,他忍无可忍,将她禁锢在了怀里,“乖,这次我主动。”“……”混蛋,这一切都是误会好不好!
  • 血瞳魔尊

    血瞳魔尊

    伯仁之遇难释怀,自毁修行化废材。魔气附体淬筋骨,三年一梦终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