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63900000114

第114章 民族

一 民族结构

红星二场人口由10个民族组成。2001年全场总人口7386人,其中汉族7255人,占总人口的98.23%。少数民族131人,其中回族36人,占总人口的0.49%;土族43人,占总人口的0.58%;壮族17人,占总人口的0.23%;哈萨克族11人,占总人口的0.15%;土家族9人,占总人口的0.12%;苗族6人,占总人口的0.08%;蒙古族5人,占总人口的0.06%;藏族3人,占总人口的0.04%;侗族1人,占总人口的0.01%。2001年全场少数民族人口比1964年增加0.83%。

红星二场的人口以汉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8%以上,成员来自全国各地,他们与其他少数民族一道,在几十年屯垦戍边、并肩战斗和共同生活中,相互交流学习,相互影响融合,既有沿袭又有变化,形成具有军垦特色的生活习俗。

二 汉族习俗

(一)衣食

50年代,职工着装大部分为绿色军装,穿军用球鞋。60~70年代,着朴素便装,多为中山装和工作服。80~90年代人们西装革履,衣服色调五彩缤纷,服饰变得新潮,衣料、款式讲究高档化、多样化。

北方人主食爱吃面食,南方人爱吃米饭。50年代初期实行供给制,连队办食堂,战士吃大锅饭。1956年实行工资制后,实行分餐,按量供应,粗粮多,肉、食油供应少。80年代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食堂停办,各家起灶,户户挖菜窑贮藏冬菜。90年代,职工在冬季可吃上温室青菜,菜窖日渐减少,来自天南地北,口味各异的人们做上自己喜欢吃的家乡菜,麻、辣、酸、甜,各显特色。

(二)住行

屯垦戍边初期,条件艰苦,住地窝子。60~70年代,建土木结构平房居住。80年代,实行职工住房制度改革,将公房折价归个人,职工自建住房,兴建砖木、砖混结构平房。住房有院有园。90年代搞小康连队建设和场部小城镇建设,职工自建房屋更加适用、方便、美观。到2001年,场部附近有150户职工住进了水、电、暖齐全的楼房,农场职工安居乐业。

50~60年代,自行车不多,出门多步行。学生上学,一天来回走好几公里。70年代兴建砂石公路,自行车增多,行路、上班多以车代步,学生上学也骑自行车。80年代,修柏油路,交通更便捷。人们进城有客车、摩托车。90年代学生上学,农场派大客车接送。

(三)婚姻

50年代初期,部队男性多,女性少,组织上关心指战员的婚姻大事,有计划地逐步给予解决。多由组织安排,领导介绍,做思想工作,男女双方同意则结婚。婚礼隆重而节俭,由单位主办,领导人主婚,公家给房,双方两床一并即可。60年代以后,农场男女青年自由恋爱结婚,喜婚日,不请客,不摆席,同事、亲朋送些茶杯、暖瓶、面盆之类算是贺喜,吃喜糖、瓜果,以茶代酒。“文化大革命”期间,赠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著作和毛主席像章。80年代后,婚礼越办越隆重,青年结婚购置高档家具,新潮服装,拍结婚照,举办婚宴,少则几桌,多则十几桌,几十桌。被邀者送“红包”,由10元、20元,逐渐增到50元、100元、200元甚至更多。迎亲、送亲者也由拖拉机发展到小轿车。90年代,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倡婚事新办,但也不乏大操大办者。

(四)节日

除重大节日,如元旦、“三八”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外,传统的春节,俗称过年,门贴春联,人穿新衣。大年除夕夜吃团圆饭,长辈给孩子发“压岁”钱,农历正月初一吃饺子或汤圆,看社火,放鞭炮,互相拜年,祝福万事如意。人们一般从农历正月初一延续到十五“元宵节”,吃元宵、挂灯笼,热闹非凡。

每年的4月4日或5日为“清明节”,汉族人要到墓地扫墓,为“亡灵”烧纸钱、摆供品、洒祭酒,以寄托对亲人的哀思。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人们习惯吃粽子。所以节前许多人家要上街采购红枣、糯米,做甜糕,包粽子。有的嫌麻烦,直接到集贸市场买包好的粽子。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俗称“团圆节”,节前,单位给职工发月饼,亲朋好友也互赠月饼。晚上,全家人欢聚一堂,边吃月饼、瓜果边赏月,其乐融融。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国外的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在追求时髦的年轻人中开始流行起来。

(五)丧葬

农场职工病故,所在单位组织开追悼会。入葬前,死者生前亲朋前来吊唁,送花圈、挽联等。寿棺前置酒食祭品,烧香祭奠“亡灵”。80年代前,多为棺木土葬,单位派车送往墓地,亲人为其一路抛撒纸钱,放鞭炮,在坟前焚烧纸钱、花圈、衣物等,死者坟前立木牌或水泥碑,刻写姓名、生卒年月、籍贯等。送葬完毕,大家回家办酒席。90年代后,提倡火化,但还是土葬者居多。

三 回族习俗

(一)服饰

红星二场有回族36人,他们的衣着与汉族人基本相同。青年男女普遍着时装。中老年人多戴白色小圆帽,妇女戴发网,披白色纱头巾,喜欢戴金银手饰。

(二)饮食

与其他伊斯兰教民族一样,禁食猪肉、驴肉、狗肉和非伊斯兰教宰杀牲畜肉,喜吃牛羊肉。主食以面食为主,有蒸馍、烧烤馍、包子、饺子、汤面、拉条子、揪片子。宴请宾客时煎、炒、蒸、炸样样俱全,讲究菜肴丰盛,上菜时一道道上,新菜上席,残菜即撤,俗称“流水席”。最后一道甜粘饭表示菜已上完。喜庆节日,家家炸馓子、油饼、油果子招待客人。回族人喜欢饮茶,砖茶、茯茶及花茶等都饮,喜欢在茶中放方块糖。

(三)婚姻

以前回族多近亲结婚。1980年后近亲结婚现象逐渐减少,以自由恋爱为主,经父母同意,向单位领导呈结婚报告,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登记,领取结婚证。举行婚礼时,邀请亲朋参加,来宾送礼贺喜。

(四)节日

回族和其他伊斯兰教的民族一样,主要节日是肉孜节和古尔邦节。回族把肉孜节称为大节,在回历十月一日,古尔邦节在回历十二月十日,两节相隔70天。肉孜节前,家家炸馓子,做糕点。节日大人小孩穿新衣,给小孩分喜钱,成人要去礼拜,然后到亲戚朋友家贺节。古尔邦节为宰牲节,一般人家都要宰羊,有的宰牛或骆驼,宰牲后,过忌日开经,赞经,邀请亲友、邻居来家做客,欢庆节日。节日期间,农场和单位领导到回民家中祝贺节日。

(五)丧葬

回族人遵循伊斯兰教葬仪,实行土葬,老人临终前,近亲一般在枕边默诵经文。停止呼吸后,亲人要顺其肢体,合其双眼,闭其口齿,然后将遗体放置木板上,覆盖洁净白布单。进行洗礼时,由三个人用温水先洗下身,后洗头部,用白布沾温水擦洗口、鼻,再从上到下,先右后左顺序遍洗全身,然后将遗体移至克番布(白布)上,男用白布三块,女用五块,每块长约1.5米。依规矩包裹,置于木匣,头北脚南,抬至清真寺内举行葬礼。出殡时,妇女不送葬,不进坟地。坟墓南北向,墓坑深、长各约2米,宽约1米,内挖长约2米,宽约1米的偏洞,将遗体放入,后用土块封死,死者亲属在安葬后7天、49天、百日、周年要做乃孜尔(祭祀)。

同类推荐
  • 股权战争

    股权战争

    民企融资上市,会遭遇陌生的资本方,遭遇创业伙伴的想法分歧,甚至会遇到家事变故的侵扰。面对不熟悉的规则世界,创始人江湖老大的心态、把董事会开成家长会的习惯思维,和投资人往往不在一个平台思考,也不在一个平台说话,诸多残酷的股权战争由此而生。这也是中国民企发展至今的必经过程。创投之间的争端跃上报端已非罕见。激烈冲突的结果,有的是创始人黯然离场——新浪王志东另起炉灶,太子奶李途纯净身出户,土豆网王微出局;创始人重获企业控制权也不乏其事——娃哈哈宗庆后驱逐了达能,阿里巴巴马云重获控股权,雷士照明吴长江再次回归……
  • 经济法概论

    经济法概论

    本书为高校教材,主要介绍了所有权的一般原理、债的一般原理、公司法、担保法、合同法等内容。
  • 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6辑

    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6辑

    本书内容包括:2008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与分析、2008年中国经济研究新进展、资本市场问题讨论综述、对外贸易与外贸政策问题讨论综述等十二章。
  •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理论与实证研究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理论与实证研究

    纵观世界农业发展史,农业生产主要经历了古代原始农业、近代传统农业以及二战后现代农业三个阶段。现代农业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生物科学的发展和杂交优势理论的应用,二是化学肥料和农药的发明和生产,三是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农具的广泛应用。这三大类技术的交织和综合,为农业生产开创了一个新纪元,使农作物和畜禽产品大幅度增长。现代农业阶段可分为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石油农业”时期和70年代开始的生态农业时期,即农业循环经济的萌芽阶段。“石油农业”的基本思想是最大限度地向农业生产投入机械能和化学能,以能量的高投入谋求农业的高产出。
  • 商业信条

    商业信条

    继《把信送给加西亚》之后阿尔伯特·哈伯德的又一力作。《商业信条》汇集了阿尔伯特·哈伯德一生商业思想的精华。这是一本关于忠诚、主动、敬业等商业法则论述的力作集合,也是阿尔伯特·哈伯德对商业法则的最高感悟。成功与卓越其实就是一种心态。追求卓越,就从阅读本书开始。
热门推荐
  • 蓝莲花

    蓝莲花

    《蓝莲花》)是一本写给理想主义者的书。不同于其他年青作者的青春题材作品,虽然书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都是风华正茂的青年,都有各自相爱的恋人,故事展开的地点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大学校园,但是,“言情”并不是小说的初衷,爱情只是其中无法回避的一部分。这里没有爱马仕、LV,没有旋转餐厅、海天盛筵,没有“宝马香车丽人来”,没有郭四娘,更没有《小时代》。这里有的是一群有血有肉的小青年,有他们的爱与恨,泪与笑,追寻与逃避,脉脉含情与歇斯底里,以及除此之外的一无所有……
  • 释迦方志

    释迦方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坏蛋生涯

    我的坏蛋生涯

    为了能生活下去自己必须狠
  • 战神王爷绝色妃

    战神王爷绝色妃

    她,是21世纪商业界的绝世天才,清冷淡然的她对唯一的妹妹宠入骨髓。他,是朱雀帝国的战神王爷,冷酷无情的他唯独对她宠溺如斯。当冷清的她遇上冷酷的他,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霸气萌宝:爹地走开妈咪驾到

    霸气萌宝:爹地走开妈咪驾到

    “有钱怎么了,我有我家宝宝”“有车怎么了,我有我家宝宝”“有老公怎么了,我有我家宝宝”某女得瑟脸,“麻麻,宝贝会保护你的,放心吧!”某男淡定的说一句“你不能在床上给她快乐”萌宝,某女一脸黑线.....“你走”。
  • 泪缘泪缘泪缘

    泪缘泪缘泪缘

    在碧云霄殿中居住着一位貌美天仙的仙女,名唤碧颖仙女,是天庭中数一数二的美仙女,堪比人间的西施。常居住在碧云中的碧颖日日以泪浇花,因她有癖好不喜欢与天庭的人交往,终日在碧云殿中孤云:情为何物,天上人间少有啊。碧云中的花因天天被碧颖的泪珠洗浇,也有了人性的灵性。亦常听碧颖讲人间的真情忠义仁之事。听的是如痴如醉也在这种情况下碧颖对人间已经越是向往和爱慕了。常常幻想自己能下去人间一尝所谓的真情忠义仁之事。
  • 心疾

    心疾

    爱总是那么难分难舍可最后还是各处天涯,难道我们有爱只是瞬间不足以让我们厮守终生还是只是有情却不能在一起?
  • 一泪成劫

    一泪成劫

    本应是一次瑰丽的黄山之旅,却意外地看到一株红色妖娆的曼珠沙华,却将自己送入了另一个时空。华丽的一场异世梦却是情劫一场。一滴仙泪而已,却是酝酿成三生的情缘,遇上了,谁又是谁的劫?云雾缭绕的花神殿上,她看向九天之下的凡尘,为了他而落下一滴泪,因此被贬转世,却不知他是刺族王爷历劫所化之人。花神大殿,她为了姐姐匆匆忙忙,撞到了他,他看向她却是一改冷淡,微笑而语:“如此美丽的花灵怎么不去神殿呢?”她却是不知他便是让前世自己流泪之人。为救她一命,竟是舍弃了一根法刺,那盈盈绿光中融入她体内的不只是法刺,更是缘分!人间,他转世为幽深皇子,受太子所害,暂时失去了内力,她却白衣胜雪,手持一朵菊花,翩翩而来。
  • 雇佣王者

    雇佣王者

    世界有三大犯罪雇佣组织,被世界政府联合通缉,被称为世界三角,何为犯罪雇佣,只要出得起价位,无论是任何事情,都能够完美完成,而我们的故事,是在一个叫做华夏的国家开始的。
  • oz国历险记

    oz国历险记

    《OZ国历险记》是弗兰克·鲍姆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著作。它主要讲述了堪萨斯小女孩多萝西的故事。在龙卷风袭来的一天,多萝西和她的小狗托托被威力无比的狂风吹到了美丽而神奇的国家——OZ国。为了重返家乡,回到收养自己的亨利叔叔和伊姆婶婶身边,她历经千辛万苦和种种惊险。在寻找回家的路的漫长旅途中,不断有新的伙伴参加进来。首先是渴望能够得到一个聪明头脑的稻草人,其次是想要获得一颗善良的心的白铁樵夫,最后是想要拥有足够勇气的胆小的狮子。这些为了实现各自的愿望而走到一起的朋友们,成为了亲密的伙伴。他们患难与共,相互扶持,一起经历了那些不可思议的奇特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