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66600000049

第49章 货币政策选择面临的背景:流动性过剩

流动性是否过剩问题是货币政策实施的背景,是货币政策运作方向的选择依据。当然,流动性过剩问题很多时候不是仅靠货币政策就能解决的,还需要货币政策以外的其他手段和政策配合解决。

(一)流动性的含义

唐双宁梳理了国内外研究文献对流动性含义的研究,发现流动性是一个涵盖从微观企业资金周转到宏观货币现象各个层面的概念,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解,认为流动性应有自己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质的规定性使流动性表现为货币现象,而货币具有多种表现形式,既可表现为基础货币,也可表现为货币供应量M1、M2、M3,整个银行体系的表内资产总量、表内外资产总量,甚至整个金融体系表内外资产总量。而且这些银行体系或金融体系的资产又进一步表现为由不同经济主体所持有,并且不断地循环和运动,也就是全社会的资金运动和变化。流动性量的规定性表现为不同质的规定性下的总量和速度,或总量和速度的积,即周转总量,如货币供应量的规模和速度。

刘俊民等指出流动性的本意是指某种资产转换为支付清偿手段的难易程度,由于现金不用转换为别的资产就直接用于购买,因此被认为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由此引申出市场流动性和宏观流动性的概念。流动性大致可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的定义:第一层含义是银行系统的流动性,即存款性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第二层含义是指广义货币,如M2;第三层含义是指所有金融资产,因为在金融高度和深度足够的国家,包括股票、债券、外汇储备等金融资产可以在几乎不影响价格的情况下迅速达成交易,变现成为清偿手段,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因此可以把各种金融资产视为流动性。

徐茂魁等指出,流动性是一种高度复杂的货币经济现象,其具体形式深受金融机构及其实际活动变化的影响。他引用了《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关于“流动性”词条的解释:(1)交易者维持其活动所需要的运营资产;(2)为了对经济冲击中难于预见的变动保持灵活反应而持有的储备资产;(3)为获得收入而持有的投资资产。在一般的宏观经济分析中,流动性过剩被用来特指一种货币现象。

彭兴韵认为,从期限结构来理解流动性可能更为准确,它既符合流动性的本初含义,又涵盖了金融体系的所有金融资产结构,也可以根据资产的到期日曲线的形状和截距的变化来考察整个经济体流动性的变化。这样定义流动性是依赖于资产选择理论,因为人们的资产持有结构,包括期限结构,取决于人们对收益与风险的评估及其对风险溢价的要求,也取决于人们未来安排支出的需求。

张雪春发现世界上各种组织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流动性的含义。如巴塞尔委员会1992年提出了衡量和管理银行流动性的框架,将流动性定义为银行确保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并以减少不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为评价流动性管理好坏的依据。同时还主张,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及表外业务中可量化和不可量化等变量作为衡量银行流动性的原则和方法。欧洲中央银行在2006年12月的“金融稳定回顾”报告中将国家层面的流动性定义为流通中的货币及半货币资产。报告提出了三类衡量流动性的指标:一是货币供给、官方利率水平和信贷价格;二是金融市场流动性,即在不引起价格大幅波动情况下买卖证券的能力;三是资产负债表状况,即现金在金融机构、企业、居民资产中的比重。该报告认为,三类流动性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广义的货币流动性包括短期和中期银行债务,可以支持证券市场的交易与承销;大量的货币流动性还会降低融资成本,增加股票与债券的供应量。

(二)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和判断

李晓西等认为流动性过剩的含义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考察。一是商业银行的角度,英国出版的《经济与商业辞典》解释说,这是指银行自愿或被迫持有的“流动性”超过健全的银行业准则所要求的通常水平。二是宏观经济中的流动性,主要是指在经济体系中货币的投放量的多少。在一般的宏观经济分析中,流动性过剩被用来特指一种货币现象。他们指出,流动性过剩实质上是货币市场供求失衡的一种状态。判断供求失衡最好的办法就是看货币的价格即利率的变动,但由于目前我国利率没有完全放开,无法根据利率高低变化来判断。因此,可以通过其他角度侧面进行考察,一是通过资产价格的变化考察流动性是否过剩;二是通过国际比较,看我国的流动性是否处于合理的水平。

彭兴韵认为,流动性过剩不在于货币供应与信贷的较快增长,而应当从资产组合理论出发,将流动性过剩理解为人们持有的短期资产超过了合意的均衡水平,而长期资产不足。

卜永祥认为我国2006年以来的流动性过剩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以狭义货币占广义货币份额计算的货币流动性比率攀升,流动性更加活跃;二是非金融企业资金很宽松;三是贷款投放过多的势头较为明显,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市场份额显著提高;四是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流动性充足;五是市场利率水平总体较低。

刘俊民等对1997~2007年第一层次的流动性进行了测算,发现中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出现是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由2003年5月份的4143.14亿元上升到12月份的7747.99亿元,其后的2004~2007年,这一数据一直在9400亿~18000亿元高位上波动。

张雪春探讨了衡量流动性的指标,发现世界上各种组织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衡量指标和标准。欧洲央行提出了以下流动性过剩的衡量标准:实际与理论货币存量之差。理论货币存量又称为利率货币存量,是指保持价格稳定的货币存量,通过与实际货币存量(M3)相比,以1999年来的年平均增长率不超过3%为标准货币积压,是中央银行为弥补实际与理论货币存量之差的尝试,其中,理论货币存量指的是货币的均衡水平,主要通过长期货币需求模型求取,而货币需求模型的主要自变量是产出和利率。货币与GDP之比。信贷对GDP之比。这里假设流动性过剩会降低投资者的风险回避,而政府债券和私人债券的利差可以用来近似流动性的条件。《经济学家》杂志的一篇文章指出,对于新兴国家来说,一般可以通过货币总量、信贷规模和外汇储备来衡量流动性。因为这些国家的金融产品和市场不够发达,利率和利差并未完全市场化。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利率和信贷利差等更有意义。

唐双宁认为应该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讨论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指出我国流动性过剩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银行存款大于贷款的差额日益扩大,达11万亿元之多;二是货币供应量过多,广义货币M2与GDP的比值达1.7,处于国际最高水平(欧美等发达国家在1.5左右,发展中国家在1.3左右)。并提出要辩证地看待流动性过剩问题:(1)我国的流动性过剩既与国际流动性过剩密切关联,又有明显的中国特色。这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长期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和结售汇政策使我国外汇储备过高;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造成储蓄率持续走高;三是与高储蓄率相联系的低消费水平。(2)我国的流动性过剩既是当前一种值得关注的经济现象,一定意义上又反映出我国正面临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本质。表面上看是全社会的资金过剩,实际上这种过剩是以另一部分人口的财产极大不足为代价的。(3)我国的流动性过剩既在股市和房地产等领域表现为绝对过剩,又在区域发展等结构问题上表现为相对过剩,也可以说钱既多又少。我国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在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上,城市占80%强,农村不足20%,农村实际上是流动性短缺。农村资金短缺,从根子上讲还是国家取多予少,财政性、政策性资金投入不足,难以吸收和引导商业性资金流向农村。(4)我国的流动性过剩既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又到了需要高度关注的时候。(5)我国的流动性过剩既给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又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带来契机。目前的流动性过剩是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劳动力过剩相伴随的;同时我国的单位资源消耗高,从另一角度(即达到国际单位资源消耗水平)正反映出物资的“过剩”,亦即人、财、物三“过剩”,这恰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带来机遇,关键是如何因势利导,化害为利。

谢平等认为M2/GDP表现异常至少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1980年至1993年期间中国M2/GDP的持续上升;二是中国M2/GDP比其他国家高。

黄晓龙通过对全球失衡、流动性过剩与货币危机之间关系的研究,指出当前存在全球性流动性过剩。导致全球性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一方面,在美国,由于存在巨额的、持续的经常账户逆差,需要用美元资产来支付。而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其发行不受约束。因此,持续的经常账户逆差往往导致美元的超发行。另一方面,在其他经济体,大量的经常项目顺差,加上受汇率升值预期影响的资本流入,导致这些经济体外汇占款迅速增加,相应扩张了本币的发行。基础货币再通过银行系统进行创造,使得银行体系的货币供应十分宽松。

马晓河指出,流动性过剩在宏观经济层面表现为货币供给超过经济增长,具体表现为货币发行过多、供应量过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充沛。现阶段我国流动性过剩有三大标志:一是货币供给超常增长。2001年以来,我国M2增速一直远远高于GDP增长速度,2005年、2006年M2分别达到17.6%和16.9%,2007年4月达到17.1%。更应关注的是从2006年12月开始,出现了M1增长持续超过M2,使得资金出现活期化现象,短期资金流通量迅速增加。二是外汇储备急剧增长。2000年我国外汇储备为1655.7亿美元,2006年为10663.4亿美元,年均增长36.4%。2007年3月达到12020亿美元。在国家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外汇人民币占款大幅度增加。截至2004年底,外汇占款52592.6亿元,2005年为71211亿元,2006年为95950亿元。2007年第一季度达到107747.5亿元。三是人民币储蓄增长远快于贷款增长。2000年各项人民币储蓄存款12.38万亿元,贷款9.937万亿元,存贷差2.433万亿元;2006年各项人民币储蓄存款33.55万亿元,贷款22.53万亿元,存贷差11.01万亿元。

(三)流动性过剩的原因

李晓西等认为流动性过剩本质上都是开放经济条件下实体经济矛盾在货币层面的一种反映,具体来说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流动性过剩是国内外产业结构失衡在货币层面的反映。第二,流动性过剩是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在货币层面的反映。第三,全球经济失衡导致的资本流动是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之一。

陆磊研究了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的成因,认为当前银行系统流动性过剩,原因在于短期的银行上市筹资因素、中期的人民币升值因素和长期的高储蓄率因素。

谢平等从货币基础出发寻找中国M2/GDP表现异常的原因。研究发现M2/GDP的高低是由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首先,中国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经济货币化过程部分解释了这一现象;其次,货币统计口径、非正规金融等多种因素也影响M2/GDP高低;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系统和银行类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上巨额不良资产的存在导致了内部货币量的虚增是中国M2/GDP偏高的最重要原因。

张雪春分析认为,我国宏观经济中的流动性过剩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外部看,主要国家的低利率政策、日元套利、新兴市场国家的巨额贸易顺差,加上对风险溢价的低估、石油输出国累积的石油美元,使得全球充斥着大量的流动性。从内部看,我国储蓄大于投资、贸易顺差居高不下,又处在人口红利期,这些因素在短期内是无法改变的。经济的高速增长、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的双顺差,使投资者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强烈,也会导致全球资金流向我国。这些因素使流动性过剩将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常态。

马晓河认为我国流动过剩形成的原因是综合性的,既有战略选择上的因素,又有制度安排上的因素,也有政策上的因素。第一,流动性过剩是由外汇储备增加过多过快引起的,而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又是由战略和政策没有及时调整造成的。第二,流动性过剩是由各级政府过度追求工业生产高速增长造成的。第三,流动性过剩是由我国收入分配政策不合理、刺激消费的政策不力引起的。

张明剖析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原因,认为根源在于三方面:一是发达国家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二是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常账户顺差和外汇储备累积;三是从流动性传导方式来看,美国和日本输出了大量流动性。

(四)流动性过剩的应对策略

李扬等指出仅仅依靠货币当局,并继续沿用现有的政策手段来应对流动性过剩问题,恐怕已难走出困境。因此,需要在制度层面上寻求解决问题的方略,包括治本和治标两方面。就治本而言,就是要寻找作为流动性过剩之基础的储蓄过多的原因并探讨应对之策;就治标而论,就是在储蓄率过高的局面未能根本改变之前,通过改革我国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隔断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的直接对应联系,弱化流动性过剩的风险。

李晓西等指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流动性过剩,形成原因复杂,潜在危害大,其治理手段也不能单单依赖于货币政策。对当前的流动性过剩的治理,需要多管齐下,“攘外”和“安内”并重,短期和长期并重,总量调整和结构调整并重。在短期内,攘外为主,偏重于总量调整;在长期内,安内为主,偏重于结构调整。具体包括:一是加强外汇管理,严格控制热钱流入;二是合理使用外汇储备;三是合理引导资金流出;四是适度调整人民币汇率;五是加快国内利率市场化进程;六是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七是建立公共财政;八是调整外资政策,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

唐双宁提出要采取综合措施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包括采取加薪、完善社会福利事业、国企利润分红等措施扩大居民消费,以及通过调整结售汇政策、调整招商引资政策、完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价格政策、调整和合理确定物价指数取样范围等措施应对外汇储备过高问题。更值得注意的是,还要多管齐下解决农村结构性流动性不足问题,包括发行支农特别国债(或政策性金融债券);消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存量包袱;引导资金流入农村地区;尽快启动农业银行改革;加快改革现有农村金融机构,培育发展新型金融组织,建立邮储银行服务农村社区的经营体制,从制度和机制上保证农村资金能留得住、城市剩余的资金能下得来,形成资金在农村地区的良性循环;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改善县域和农村地区的公共治理,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资金在农村地区的良性循环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些措施是从根子上入手来解决当前流动性过剩带来的通胀、资产价格上涨等经济运行层面的突出问题。

张雪春通过比较大国、中小国家在不同阶段应对流动性过剩的做法后,发现各国对付流动性过剩的不同做法,与其经济发展阶段、法律、机构设置等不无相关,但也存在一些共性。传统对冲操作手段在一定时期内有效,在实施一定时期之后,这些手段的成本越来越高;而国内利率的上升还吸引了更多的资金流入,对冲措施变得不可持续。更重要的是,对冲不能解决产生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在第二阶段,所有国家都不得不停止公开市场操作,转向诸如贸易自由化、加大汇率制度的灵活性、降低资本流出限制等中期举措。其他包括间接资本控制在内的辅助手段也值得考虑;这些辅助手段,如果在执行中没有被扭曲,成效将更加显著。

马晓河认为需要采取综合办法来解决我国现阶段流动性过剩问题。第一,必须尽快调整鼓励出口的外向型发展战略。要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减少甚至禁止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扩大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利用外汇储备增加高新技术及其设备的进口。不断降低并最终取消出口退税政策,并在出口基地建设、出口企业贴息贷款、减免税收政策等方面,不断缩小支持范围,初步降低扶持力度。同时要加快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第二,从根本上转变“生产越多越好”的生产方式。根据我国资源环境承受能力,适度发展工业,改革现有财政、税收、信贷、土地等政策,将政策重点转向支持工业调整结构,发展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低耗能、低污染甚至无污染的产业发展方向上来,支持工业企业加快产业升级步伐。第三,改变现行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灵活的财政政策搭配。第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一是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适当降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二是现阶段企业利润大部分来自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利润大部分又来自部门垄断产生的超额利润。因此,今后国有企业每年应向财政上交一部分利润,财政将这部分利润主要用于落后地区和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支出和救济贫困人群。三是通过财政、税收、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政策,努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调节高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以此增加城乡居民的消费倾向,为扩大内需创造条件。第五,为农民和中小企业“开闸放水”,以此来疏导流动性过剩。

卜永祥指出,为了继续调控较多的银行流动性,应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第一,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是在缓解通货膨胀压力的同时,高度关注资产价格的走势。第二,主要货币政策目标应适度从紧掌握。第三,利率政策调整应适时出台。第四,进一步实施有利于改善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的政策措施。

任碧云等认为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有三条思路:一是要加大货币政策的紧缩力度以收紧流动性,从而预防可能发生的通货膨胀二是使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在货币政策紧缩的同时,通过财政政策的扩张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三是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为汇率自由浮动提供前提和基础。

同类推荐
  • 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

    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

    《中国怎么办》作者时寒冰潜心十年力作!人人都能读懂经济趋势的第一书,未来10年财富保值增值必读。《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是一本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透彻分析问题本质而又引人入胜的著作。从整个世界经济大棋局,到中国的股市和楼市这样的小棋局,作者一一剖析,使得很多被掩盖得很深的东西都纤毫毕现。一开始,作者就从货币现象入手,给我们展开了一条由货币超发所主导的趋势之线。在这条线上,政府的决策思路、大宗商品的趋势、宏观经济趋势和整个国际大棋局,都尽现于眼前。
  • 中国大趋势——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突围

    中国大趋势——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突围

    《中国大趋势: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突围》将从金融危机之下全球经济的现状、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和影响、能源和粮食危机带给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中国拯救世界的博弈谬论、寻找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佳机遇、人民币国际化的途径和战术以及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展望等层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分析。相信是你了解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一本重要参考文献,也必将给关心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你带来更多的启迪和思考。中国经济复苏的速度和质量要想突围,不但与国际经济危机的发展程度直接相关,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国内宏观调控的着力点和力度。
  • 县级财政管理

    县级财政管理

    本书着重以市场经济下县级财政发展运行规律为序,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分“专题”的形式展开阐述,共11章。
  • 帅哥美女经济学

    帅哥美女经济学

    12000名专业人士披露两性社交误区背后的深层原因,彻底颠覆人们与异性交往的一般认识和做法!剖析两性社交误区背后的深层原因,学会跨过重重障碍成功与异性交往。
  • 财经管理应用文写作

    财经管理应用文写作

    本书以财经管理写作概论为知识基础,以财经管理行政公文、财经管理通用文书、财经管理专业文书、财经管理时政文章为平行的相对独立的知识架构,围绕财经管理应用文写作的中心,建构财经管理应用写作体系。本书分为五大模块:1.财经管理写作概论;2.财经管理行政公文;3.财经管理通用文书;4.财经管理专业文书;5.财经管理时政文章。
热门推荐
  • 不死神诀

    不死神诀

    我并非不死不灭,只不过你越打我,我受的伤越重,当法诀发挥作用的时候,你们的下场会越凄惨。
  • 诗剑无双

    诗剑无双

    李白历劫练魂身,自创剑法‘诗剑无双’,穿越时空斗智斗勇斗奇谋,大战兽灵,鏖战群魔众妖邪,烟云万里星辰暗,逐鹿于天、神、圣、魔、异、玄、幻、仙、灵、怪、武、侠、人道境世见地,满路奇逢,驰骋纵横于万劫天下,斑斓精彩,终登顶神圣无疆大道。正是、群魔乱舞惊天下六世玄幻映人身魂灵炼就登天境诗剑无双道法扬
  • 帝仙道途

    帝仙道途

    修仙十二境界又为十二重楼:登峰、化宇、造极、仙骨、仙体、仙力、仙觉、仙劫、仙寿、仙圣、仙帝、帝。这里大陆无数,其中中州大陆和行猿大陆是比较大的大陆,中州大陆是人类世界的天堂,这里宗门大派无数,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太白宗。行猿大陆有着十万大山之称,这里山川河流遍布,有超三千三百三十三米的是为峰,少于这个数的是为山。“终究还是撑不住了吗?,没想到我穆白也会有今天,死后都没人收尸了!”“可笑我以臧璐代步飞行,千辛万苦来到了万川河畔,又以逆水龙舟渡万川河,没想到刚来到没三天,我的劫数已经来临了!”“难道我就只有冰封百年了吗?这条路肯定是一条不归之路,谁敢言百年其间,会有人来相救!”……
  • 王二狗的武林

    王二狗的武林

    一个叫王二狗的少年,初入江湖的逗逼故事。武林乱,天下乱。一个少女,邀请王二狗加入自己的组织,一起拯救江湖。这几个有理想的青年,在为了实践理想的路上,发生了一系列的有意思的故事。想和作者沟通情节,人物关系,为作者提出宝贵建议,请在作者微信公众号留言,或者索取作者联系方式。微信公众账号:xiaoyaogege516,或者直接搜索肖遥哥哥(不带走之旁的肖)
  • 奇异果之KISS(下)

    奇异果之KISS(下)

    VIGAS、VIENNA、VICTORIA,到底哪座城才是他逗留的地方?如果只一眼就爱上不叫痴狂,那就拖着行李满世界去寻找他。她相信自己和他是两颗星,永恒不变的自己终会等到他。VIGAS、VIENNA、VICTORIA,到底哪里才是不会相遇的地方?如果他要的不是爱情更不是她,那他是否该更狠地打击漠视她?他想自己或许有一天会爱上她,不是今天不是明天但终究会爱上。
  • 只手夺天

    只手夺天

    天不与我,吾自取之;天不容我,吾当斩之。斩苍生,逆天命,看唐默如何只手夺天。
  • 美女的贴身小道士

    美女的贴身小道士

    我帅,故我在!抓鬼不忘谈恋爱!校花很美,警花无害!女鬼也留风流债!爱情不是你想卖想买就能卖!……惧阳真人曰:道士也有爱国的嘛!
  • 重生之君悦

    重生之君悦

    君悦重生了~老天开眼让她重回到5岁。父母还未离异,最疼爱她的哥哥还是健康的。一切都可以改变!再也不当委屈求全的笨蛋。只是那个谁,她真的不是故意的~求不负责......
  • 高层领导枕边书

    高层领导枕边书

    本书介绍了高职位领导应具备的各方面素质,共四部分,内容包括:创造业绩——夯实底气;上下周旋——进退自如;硬权力管人——软实力服人;摆正心态——学会休闲。
  • 战龙2

    战龙2

    在这个魍魉鬼怪神魔共存的世界,一切已不再是传说。机遇与危险共存。下一个神话或许就由你开启。少年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而现在,他不仅面对冷嘲热讽,更有生命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