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67600000180

第180章 文学应当参与社会的进程——在韩国的演讲

中国是一个在急剧变化中的国家,用日新月异这个词来形容,是最贴切不过了。以我居住的武汉市为例,近几年就出现了亚洲最美的江滩——汉口江滩;城市上空的建筑塔吊常年保持在至少300座可能更多,也就是说,总有300幢高层建筑在施工。在武汉市的长江上,现在已有7座长江大桥。在长江上建桥就像玩儿一样,甚至大桥开工都没有什么报道,是一件非常非常平常的事。比方轻轨建设,比方过江隧道,几乎开工后市民都不知道。如果后退30年,这样的事就是一个城市的大事,甚至是国家的大事。社会的变革真是翻天覆地,30年来的进步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当然,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道德体系被摧毁和重建的程度,也并不比任何一次战争的惨烈低多少。

因此,在中国,作为一个作家,是十分辛苦的,不说站在时代的前面,就是跟着时代跑,你还跑得气喘嘘嘘,上气不接下气。如果你不参与整个社会的进程,不与现实同步,你几乎无法创作,因为你摸头不是脑,你会掉队,你会处于“不知有汉,莫论魏晋”的无所适从的状态,你就会被时代淘汰。仅仅凭着作家的才华,凭着童年的记忆,虽然极个别能写出好小说,但大多不会成功。也就是说,你只能在生活的外围,隔靴搔痒,你的作品无法进入到我们的社会深处,与时代形成了厚厚的隔膜。

写作在如今变得如此艰难,特别是小说家。他不像古代的诗人,只是采撷大自然,吟一吟风花雪月就可以成名。也不可能像他们,很早就能成名;或者用几句诗几十个字,就被历史送上顶锋。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7岁就写出了千古名篇《咏鹅》:“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另一个唐代诗人白居易,相传16岁就写出了《古原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魏晋时期的曹植有一首《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之内,二十个字,他就可以什么都不写了,在文学史上永久留下了自己的名字。这首诗当然是他的哥哥曹丕逼出来的,因为不写出就有掉脑袋的危险。但现在无论怎么逼,一个诗人仅靠一首诗进入文学史,已经是不可能了。一个作家想让自己的作品在历史中站住,他要付出比古代文人一百倍、一千倍的努力。他除了要不停地书写外,重要的是要参与整个社会的进程,在现实生活中汲取灵感,也汲取营养,还要汲取激情、思想。

以我为例,我是写乡村生活的,这是一种内心的召唤和选择,无法改变。但是,我已在城市生活了20多年,乡村已经没有了亲戚,我的乡村生活的记忆几乎是在知青时代。凭着一些记忆,我写过一些乡村小说。但当今乡村的发展我一概不知,或者说知之甚少。听乡下亲戚断断续续说三提五统、农特两税和什么集资,使得种地不赚钱,只好到城里打工来了。乡村现在流行的名词,我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更不消说农民生活的现状、乡村的政治结构、春种什么秋收什么、有哪些新的农作物品种、新的生产方式、整个农业的结构性调整、乡风民俗的变化、农民心中所想所盼,都如同在遥远的传说中。特别是在中国目前这种作家体制中,所谓专业作家,很容易脱离我们的现实生活,脱离我们的人民。文学本来应该是和人民一道来分享这个时代的痛苦和欢乐的,然而我们的作家因为衣食无忧,躲进书斋,成了完全靠想象和编造写作的一些人。

我本人是在世纪之交的时候,感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因为我感觉到我的作品苍白无力,江郎才尽,写出来的东西缺乏激情,没有思想。于是我想亲临现场,体验当代乡村的一切。我去了湖北省一个最偏远的林区,它叫神农架,很有名的,风景很美,传说有野人,但那是深山老林,人民相对贫穷,环境相对闭塞。我在那儿差不多呆了一年,吃住在农民家里。因为与乡村建立起了感情,建立起了一种关系,这几年常到那里,来来往往,于是我亲身经历了许多我们乡村变革的历史瞬间。比如,在世纪之交时,农民依然要交特产税,你家里种一棵桃树,一棵板栗,也要交税,养蜂自吃也要交税。这种税很低,几块钱而已,但我亲眼见过连两三块钱也交不起的农户。可是,前年,我也见过戏剧性的结束几千年农业税收取的时刻。我看到了农民们那种喜悦的表情。这是在城里看不到的,也是在城里感受不到的。前些年,我在乡村跑时,看到那些残疾人、呆傻人,基本上没人管他们,自生自灭,他们没有劳动能力,靠家人养着,有的自种自吃,艰难度日,这让我无比忧心。可是,这两年,他们不仅享受到了乡村低保,更是完全转入了城镇低保,一个月有了一百多块钱。这在山村,完全可以对付一个人的生活,而且生活得很好。

变化就是这么悄悄地来的,而且来得很突然,很神速,在各个方面,我们的社会都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你不投身进去,你怎么知道?你不亲临其境,你没有感情投入,没有过关注,没有过那种揪心的忧虑和思索,你依然不能在当今找到自己的位置、你扮演的角色。就算你能通过互联网和报纸找到一些骇人听闻的故事,比如乡村的故事,但你还是很难写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小说来。在我们的周围,确有这么一批写手,比如电影电视的写手——他们并不是真正的艺术家,他们脱离生活,挖空心思,胡编乱造,一切向钱看。还有一些较年轻的作家,对我们的现实和社会漠不关心,在幻想世界中消耗才华。加上商业的介入,使这些年轻人误入歧途,甚至造成了文学创作和成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的错觉。我们面临的是这样一个现实:我们一方面在充分享受社会进步带来的舒适,另一方面却又远离我们的社会,失去了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对未来的思考,以及我们所应承担的良知和责任。我们的作品自然而然就失去了震撼人心的力量,缺少了鲜活的人物形象,让人思索的空间,变得轻飘,没有重量。我们的文学也就失去了读者,失去了社会的关注,被边缘化。文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那种轰动效应一去不复返了,这是十分悲凉的事。其实,你不关注社会,有什么资格要求社会来关注你呢?这是一种双向选择。当然,另一个让我们颇感悲哀的是:正是因为社会的进步,互联网和电子媒体的兴起,将曾独霸传媒几千年的纸版文学无情地挤到了角落,它的传统优势不再,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不会仅仅靠书籍来打发时光,来获得知识和快乐。但我要说,我们遇到的根本问题还不在这里,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作家没有与他的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丧失了一个优秀作家应有的写作立场。作家写什么,坚持什么是非常重要的。当一个社会不再需要你,她的人民也不再需要你时,这个作家或者这个行当就被无情地抛弃了。

我在山区的这几年,我写的小说基本上是紧贴我们的生活的,反映了当前乡村变革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农民的负担过重,比如老年农民的赡养问题,比如农民看不起病的问题。可是短短的几年,我的这些问题正在解决,或者已经完全解决了。那么我的这些小说是否就过时了,没有意义了呢?不,我认为它依然留下了我们国家乡村建设的某一阶段的足迹。而另一类作品,揭示的却是比这更隐蔽的问题。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大意是说我是一个小说预言家,有未卜先知的能力,用小说预言了我们的现实:我的中篇小说《松鸦为什么鸣叫》其中写到了一个人为了一句诺言,将同伴的尸体从远方背回故乡。小说发表后,果然出现了千里背尸回乡的新闻;我的中篇小说《马嘶岭血案》写的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无法沟通,导致两个农民杀死了七个技术人员的悲剧。小说发表后不久,就出现了马加爵杀人案,这位内向的大学生因为内向与同学产生了隔膜,最后将四个同学杀死了。

我不是预言家,也不能未卜先知。可是我的写作立场和我对现实生活的敏感使我担心这个社会将会发生什么。我是根据那股我能感受到的社会生活的潜流、它的流向推断的。因为我关注它们,盯紧它们,思考它们。

社会生活的变化,不仅要占领作家们的写作空间,还在强迫更改作家的思维。作家应该携着他的作品,时刻与国家和民族前进的每一个过程相伴,这样,他的作品才能在历史中站住。说到底,小说是现实的投影,是政治的回声。

同类推荐
  • 妈妈也有想妈妈的时候

    妈妈也有想妈妈的时候

    我以为妈妈是港湾、是依靠、是最后的壁垒;却发现,她也曾是别人的孩子,也渴求关爱和宠溺。我以为爸爸是头顶的天,是身后的树,能永远用最有力的手臂给我支撑;却发现他也会变老,老得需要我去呵护和照顾……妈妈也会想妈妈,爸爸也会变老,再坚强的人也会脆弱无助,我们要抓紧时间爱他们。
  • 读诗偶得——庐隐作品精选

    读诗偶得——庐隐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像他们一样:感动中国优秀楷模巡礼

    像他们一样:感动中国优秀楷模巡礼

    本书以激情、团结、执行为主题,总结了各行各业优秀楷模的杰出事迹,撷取了他们的精彩语录,并结合当下的时代特征及职场定位书写了具有针对性的职场感言,是个人学习榜样、规划职业生涯的范本,也是企业提升员工职业素养、弘扬企业文化的权威而精彩的读本。
  • 中国高考报告

    中国高考报告

    每年的中国大学考试就像一场战争,参加的人数和激烈程度是全世界罕见的,一个叫何建明的作家写的一部《中国高考报告》详尽记录了这个高考大国的高考实景。读后对中国的当代教育会有更多的认识。
  • 学生精品美文:童年的小河边

    学生精品美文:童年的小河边

    生命是一场旅途,从童年出发,我们的视野变得开阔,记忆变得清晰。童年的岁月,或是小河边的欢笑,或是田野里的追赶,或是夏日窗前的冥思,或是菩提树下的顿悟,或是书海中的漫游;所有细节,都是那么纯真、烂漫,回味无穷。终有一天,我们长大了,走远了,旅途两边更多的是异乡的风景。偶尔停驻,不禁感叹时光荏苒,童年那些过往,依然历历在目,不时在脑海深处波浪起伏。
热门推荐
  •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业革命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业革命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业革命》内容包括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节选)、产业革命、大城市、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红旗卷起农奴戟。
  • 万法圣尊

    万法圣尊

    一位在地球成仙却无缘进入仙界的仙人到了异界,展开了一条传奇之路。
  • 谁拿了我的水晶鞋

    谁拿了我的水晶鞋

    她不是温柔美丽的灰姑娘,却穿上了水晶鞋,成为公主;骑着白马的王子,不是情人,竟是哥哥,灰姑娘与王子展开了从来没有过的较量。本以为,她是真正的公主,与水晶鞋是最完美的匹配,然而,当午夜十二点的钟声敲响,公主,竟又变回了灰姑娘。到底,谁才是拥有水晶鞋的公主,谁才是给公主穿上水晶鞋的王子……
  • Adventures among Books

    Adventures among Book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色狐妃倾后宫

    绝色狐妃倾后宫

    冷蝶冰冰被一直跟踪她的绝色美男扔到雪地上,虽说不痛,面子上却如何也是挂不住的。头脑一阵昏沉,她“唰”的一下从雪地上跳了起来,满脸通红的窜到那人身前,大声道:“你欺负我,我要告诉我爹爹听,你叫什么!快报上名来!姑娘绝对不要饶你!”男子却不慌不忙,邪魅的一笑欺身上前……
  • 我有一杆神笔

    我有一杆神笔

    一个牵女孩手都会脸红的流氓,一个会扶老太太过马路的恶棍,一个能变成绅士的土鳖,一个被命运玩弄受尽人间疾苦的倒霉蛋,再濒临绝望的时候获得了一杆天赐神笔!修行吧,只要你有灵力,就可以画出你想要的一切!杀戮吧,只要获得了他们的灵体,你便可掌握他们的力量!召唤吧,只要是被收入笔内,不管是无敌神剑,还是万年妖魔,或是多达数亿的鬼王军团,统统的听老子使唤!天地之大,就让我画出一柄七尺长剑,然后笑傲这个缤纷的修真世界!
  • 甜甜的柠檬

    甜甜的柠檬

    表面大大咧咧,没心没肺,实则内心忧伤,感叹很多,伤痕累累的赵柠檬来到了“洁羽中心小学”,带上善良过头的冰冰姐,娇气嘤嘤的吴奕佳,神经徒弟戴诗玥……一起鼓起勇气坑死老师!十年后再次相遇,大家都有了各自的职业。以前的故友,曾经的死对头,现在的挚友……是永远的支持,还是无尽的背叛。柠檬小姐从未想过加入这场“战争”,却不知她才是战争的“目标”。
  • 观武神赵子龙有感

    观武神赵子龙有感

    一个观看武神赵子龙发飙的孩子,怒砸电脑之后的故事
  • 千年宿缘

    千年宿缘

    一千年前,他是魔界之主最小的儿子,她是天帝最宠爱的女儿。他们,是恋人。一千年后,他是魔界之主,她是普通的人类女子。他们,是陌生人。几度轮回,一千年的时光,尘封了的记忆,忘不掉的情。
  • 蝶间道

    蝶间道

    蝶间道路如同一条没有名字的土路,一条不知道来自何处,也不知道伸向何处的土路,弯弯曲曲高低不平,坎坎坷坷望不见尽头。但他们奋斗,拼搏,永不言弃地走了下去。蝶间道路拥有真情的相伴,他们多次跌倒也不再感觉疼痛。蝶间情爱不单单只是风花雪月,而是一种心灵的守候。如同莎士比亚所说:“爱情不是树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而是建立在共同基础上的心灵沟通。蝶间道上的这份真何尝不是道出了人世间最朴素的东西,而蓦然回首,这些正在一步一步远离我们人类,是被我们久埋在了心底,还是从未真正的唤醒过,在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人类究竟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