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69500000007

第7章 神道教

神道教,又称神道,是日本历史最悠久、信仰最普遍的传统民族宗教。最初以自然崇拜为主,视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为神祇,属于泛灵多神信仰(精灵崇拜),后来又赋予日本天皇神性,增加祖先崇拜和天皇崇拜。神道教原先没有特定的称谓,佛教传入日本后,日本守旧大臣为对抗佛法,借用中国汉字“神道”一词命名了它。此后,神道教不断发展,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将神道教尊为国教,是为国家神道,后成为“二战”日本军国主义的精神支柱。“二战”结束后,裕仁天皇下诏废止神道教国教地位,使之重归民间。时至今日,神道教仍是日本人民最崇信的宗教,信徒约占总人口的80%。

神道教的由来

日本神道教起源于一种原始的自然崇拜。绳纹时代,日本的先祖们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所限,对周遭的许多事物和自然现象都充满敬畏之情,认为是它们在操纵着自己的命运。于是,为求得生存和安抚自己的恐惧心理,日本的先祖们开始虔诚地祭祀,自然崇拜随之产生。后来,随着文明的发展,这种崇拜逐渐演变成一种信仰,他们相信自然界各种生灵、山草树木都有神祇,且作为一种超能力存在。神没有好坏之分,只要它够强大,就可以拥有受人祭祀的权利。这在宗教学上被称为泛灵多神信仰,也叫做精灵崇拜。

日本民族这种古老的信仰起初并没有固定的称谓,也没有系统的理论体系和严格的祭拜形式。一直到公元5世纪,佛教来袭,引发信仰之争,人们才开始重新审视它。这时,一些对佛教持反对意见的保守派为维护本民族的信仰,开始频频借用中国汉字“神道”一词来称呼它,并进行大力宣传,但这还是没能阻止佛教在日本的全面推广。圣德太子摄政后,佛教成为日本的第一宗教,在全国迅速传播,而神道教虽然失势,但凭借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还是得到了天皇的认可。《日本书纪》就有记载说:天皇信佛法,同时尊重神道。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神道教极为推崇天照大神,并宣称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裔,代表大神治理民间。这一说法迎合了日本天皇建立绝对权威的需要,所以天皇特意建筑规模宏大的神宫,用以供奉天照大神和皇室祖先。日本律令制社会建立后,朝廷在设置太政官的同时设置神祇官,命其直接隶属天皇,中央行政官吏不得干涉其事务。此后,与政权挂钩的神道教通过不断吸收佛教、儒家和中国道教的部分要义、精神,逐渐形成自己相对完备的宗教体系。

依附佛教发展阶段

神道教与佛教在初期之所以能够分庭抗礼,所仰仗的无非就是其庞大的群众基础,而佛教只是在统治阶层较为流行,但后来随着佛教在日本的不断发展,神道教的群众阵地优势开始逐渐丧失。到了公元8世纪,佛教已和神道教一样被日本普通国民接受,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起重要角色。基于这种形势,神道教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开始寻求与佛教合作,而佛教也乐得与之化干戈为玉帛。就这样,两大教派开始融合,共同发展起来。

神社是崇奉与祭祀神道教(一种自然神教)中各神灵的社屋,是日本宗教建筑中最古老的类型。

两大宗教融合的首要表现就是神宫寺的修建。神宫寺是神道教神宫与佛家庙宇的结合体。在神宫寺内,神职人员可以在人们拜祭的时候朗读祝词,而僧侣和佛教信徒则可以诵念佛经,如《金刚般若经》、《法华经》等。因为神道教认为他们所供奉的各路神仙也是认可佛法的,所以自然也喜欢听佛经。神宫寺最早出现在公元7世纪中叶,在公元8世纪开始大量修建。当时,在日本差不多有神社的地方,就有神宫寺。与此同时,佛教若有重大活动,也会知会神社和“神”,并获得“神”的认可。

再次就是“本地垂迹”理论的形成。伴随着神佛的关系越来越近,神道教内部开始形成一种“本地垂迹”理论。这种理论借用佛教关于佛祖化身入世、普度众生的故事来寻找佛与自家的神的关系。所谓“本地”就是佛陀。在佛教理论中,佛陀为拯救世人可以化身到不同的地方,所以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他为拯救日本人,化身天照大神来到日本列岛,这就是所谓的“垂迹”。根据这一说法,神佛毫无疑问是一家,不分彼此。后来,在这种理论的支持下,神道教先后产生了“两部神道”和“天台神道”两个分支教派。

独立发展阶段

平安时代末期,随着日本天皇制的没落,武士阶层的兴起,佛教开始在日本走下坡路,而依附佛教的神道教受影响也逐渐衰败下来。当时,大片的神社土地被武士团侵占,神职人员被迫流离失所。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后,为重新稳定国家统治,就听从属下建议,决定重拾神道信仰。他不仅勒令武士团将神社土地全部归还,还修复了八幡宫以下的六十多个神社。在这种背景下,一直为朝廷祭祀天照大神和丰受大神的伊势神宫抓住时机,创立了“伊势神道”。

伊势神道力图摆脱佛教的影响,首先否认了“本地垂迹”说,提出以神道为主体,以儒、佛、道为从属的新神道理论。伊势神道认为宇宙本原神是国常立尊,他创造了世间万物。国常立尊具有五行之首的水德,而伊势外宫所奉的丰受大神刚好就是水神,两者其实为一体。伊势内宫所奉的天照大神则是日神,具有火德,与丰受大神互相依存,共惠万物。伊势神道在立说时还吸取了许多中国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强调一种正直清净的道德追求,并首次完整地提出神国概念,要神国子民自觉维护神宫的权威和三大神器的尊严。

伊势神道的学说受到了新兴的武士阶层和农民的欢迎。在镰仓幕府解散后,新建的室町幕府承袭了镰仓幕府的神祇制度,继续推崇伊势神道。但很快,随着室町幕府末期战乱的又一次兴起,伊势神道走到了尽头,而接替它的是“神儒结合神道”。

神儒结合神道是日本在进入江户时代后,一些神道学者吸收儒学的理论,特别是明清朱熹理学,创建的新的神道学派。这个学派强调神儒合一,排斥佛教。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推崇儒学伦理,强调忠君爱国的“吉川神道”(亦称理学神道);集神儒结合之大成,彻底排斥佛教,主张道德主义的“垂加神道”。此外,还有一种“复古神道”,同时排斥佛教和儒教,主张从日本古典史书《古事记》、《日本书纪》中探索古代神道产生之初的思想和本义,认为神道不只是祭祀祖先,还是政治、经济、社会伦理道德等一切事物的根本。复古神道的思想对近代日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是日本国家神道的先声。

这一时期,日本民间也组建了形形色色的以神道信仰为主的宗教组织,这些组织在影响上虽然不比上述几个神道分支大,但都具有明确的教祖、独立的教义和严格的组织结构,并立有教名,在小范围内受到推崇,如“神道大教”、“黑住教”、“神道修成派”等等。至此,日本神道教终于摆脱佛教,成为具有自己独立思想体系的大宗教,为它之后成为日本第一国教奠定了基础。

获得“国教”殊荣

明治维新期间,日本面临内忧外患的不利形势,新政府迫切需要全国子民团结起来,发展突围、共抗外敌。于是,就接受了改革派的建议,决定建立起“祭政一致”的国家神道。

新政府先是于1868年发布《神佛不得混淆令》,强令神佛彻底分离,紧接着又在1870年发布《大教宣布之诏》,将神道教定为国教,并恢复神祇官制度。《诏令》规定在日本的各种宗教中,神道教处于特殊地位,由政府直接管辖。各地必须开设神道宣传机构,神职人员在传道时务必与忠君爱国关联,使全国民众的思想统一到“尊皇、敬神、爱国”上来,为此政府还专门编撰了《宣教使心得书》、《大教旨要》等指导性书籍。1871年,为进一步提升神道教的地位和政府对神道教的控制,明确规定了各地神社的社格,使全国神社无论是官社还是诸社,都纳入到天皇的统治之下。同年又发布公告,要求日本民众将神社与自己的一生都结合在一起,从出生那天起,就要参拜神社,直到老死为止。

这一系列的措施将日本神道教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1881年1月,日本全国神道大会召开,标志着日本神道国教化进程完毕。日本神道在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后,终于打败佛教,成为日本第一大教。

日本军国主义兴起后,神道教被统治者在国家神道的教义基础上又加入“圣战”、“八肱一宇”等内容,为日本侵略战争披上了一层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为天皇效忠献身的“神圣”外衣,沦为日本军国主义蛊惑人民的精神麻药。所以“二战”一结束,美方就施压日本天皇于1945年12月发布《宗教法人令》,废止神道教国教的地位,停止全民神道教育。神道教恢复到普通宗教的地位。

神道教恢复到普通宗教的地位后,作为日本最古老的宗教,依旧被绝大多数的日本国民所信仰。每逢神道教的重要祭典,参拜者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穿过鸟居,进入神社,在这里洗净双手,然后两掌相击,双手合十进行参拜。每年的11月15日,日本的3岁、5岁的男孩和3岁、7岁的女孩便会穿上日本传统和服,在大人的带领下来到神社参拜,以祈求能平平安安地长大。这就是日本著名的“七五三节”。除此之外,日本青年人的成年礼、毕业典礼和婚礼也多选择在神社举行。从这一方面来说,神道教其实已经蜕掉宗教的神秘外衣,转化成日本人民习以为常的民俗。

同类推荐
  • 蒙尘传说

    蒙尘传说

    “大丈夫生而在世,诺比千金,要以守信为生存的第一准则”自盘古开天以来,大地由鸿蒙到洪荒,再到后世以人为首的世界,不知道过了多少万年,中古的蜀山剑派早已成为了脍炙人口的传说,而今的世界,正道魔道早以混乱不清,人们追求长生不老,因为人们对死亡的惧怕,因为对世间的憧憬,对红尘的留恋。
  • 回到明朝当姑爷

    回到明朝当姑爷

    于小川在一次旅行中不慎跌入山崖,醒来之后竟发现自己穿越到了明朝,并成为一名落魄秀才,弘治元年,孝宗即位,天下纷乱,狼烟四起,民不聊生,而于小川又如何以赘婿的身份立足于明朝,又如何扭转乱世格局?请看回到明朝当姑爷。
  • 明末饮食男女

    明末饮食男女

    如果你穿越回了明朝,却发现自己既不会烧玻璃又不会做肥皂,打仗谋略更是白日梦,那该如何是好?不过度YY,饱满的剧情,文字也走平和古典路线,在描写中国博大饮食之余,细细描述最真挚的感情。这里面有男女爱情,也有11爱情,有暗恋,有明恋,有爱而不得,也有爱恨交织。他和鞑子兵,因为救治,而开始;他和赵芳芸,因为那诗词歌赋,而相遇;那恨他的马明诚,却偏偏爱上女妆的他;那爱他的太医,却最终无法得到他的爱。而这一切,就是从一个穿越回明末的男子开始,他叫李拓拓,在明末辽东开了一家做西餐的馆子。每日中午更新,敬请期待。
  • 上谋者

    上谋者

    这是一个可以将所学兵法,通过才气灌输转移到兵士身上,从而发挥出与平常的十倍能力的世界。然而前朝暴政,前辈先人们所遗留下来的亲笔兵法近乎都被毁于一旦,悬梁刺股的学子们只能抱着抄录的兵法却苦苦无法顿悟。在这兵法贫瘠、七国混战不休、诸子百家争鸣、江湖势力错杂的世界里……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苏恒携带华夏五千年流传于世的兵法、谋略、军阵,前来搅乱风云。这是一个书生一谋可安、可乱天下的故事。
  • 楚汉之雄

    楚汉之雄

    这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本作将努力再现这段历史,尽力还原真实的历史状态,想象将只被用来填补史书的空白。
热门推荐
  • 老婆,乖乖就范

    老婆,乖乖就范

    她麦点点,无父无母,一副憨憨的傻样,却生的十分漂亮。他苍月离,全球数一数二的跨国集团总裁。谁料,因为和死党的一场赌局,她却把自己给卖了,就此冠上别人的姓氏。
  • 臭小子即使我忘记额

    臭小子即使我忘记额

    她,曾经的放荡,如今的改变,直到在雨夜中他的出现生活也发生了改变。可能写的有点小小的传统,正在改进中
  • 逆阴阳

    逆阴阳

    阴阳钱,无常债,轮回有序,千古恨,无命亦无魂,魑魅魍魉主,百鬼身,三千鬼道定伦,九命加身,逆阴阳忤乾坤!
  • 异界之炎武傲天

    异界之炎武傲天

    在这个宗门林立弱肉强食的时代中,废材林炎饱受折磨,生与死只是一念之差,收藏本书看主角是强势崛起还是窝囊死去。人生大起大落,如果你轻易放弃那么你永远不会成为世人仰慕的强者。——林炎
  • 戏谑王妃

    戏谑王妃

    见状,白面书生伸手指着凌然,声音颤抖:“你……一定是你~贪图我们殿下的美色,在皇宫时不得之,恰逢殿下到此……对,一定是你下的媚药!”接着,看向南宫傲,双手作辑:“请傲王明察,世人皆知我国太子殿下,不好美色,至今亦未曾纳过一妻一妾!还是响噹噹的童男一个!”
  •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孩子不听话、孩子不用功、孩子不合群、孩子喜欢撒谎……孩子全身上下都是毛病!父母谆谆教导、苦口婆心、连哄带骗、恶语相加,甚至在失去耐心的时候不惜动手。父母能想到的办法,能用到的手段都用尽了,孩子依然是「问题儿童」,让父母提到就头痛不已。孩子真的就是如此不可教化吗?
  • 公主殿下变丑记

    公主殿下变丑记

    北神未海,塞巴斯海恩唯一继承人,改换容颜于米卡利斯学院就读。邂逅了一群少年少女与之发生的一系列的事件。冷淡毅然却又高傲的四之宫,邪魅俊美的姬八尘,忠心不二但却沉默寡言的花夙...还是温柔善良的慕华莲,亦或是半路杀出的冷酷暗黑天性带着坏坏气质的南柱赫..亦或者是......谁能一直在她身后陪她粉碎一系列的阴谋对抗各种袭击而来的难题...谁能和公主殿下一起走到最后,看看就知道啦~
  • 双眼背后

    双眼背后

    双眼背后的是心灵,没有更多的华丽剧情,只是普普通通的生活,一本看似杂乱无序,却是真实生活中事情发生的偶然与必然。
  • 不穿你的嫁衣

    不穿你的嫁衣

    他和她第一次见面竟然在夏天。他是一个大少爷...她只是一个普通女孩..是什么让她变成这样?难道是命运?还是注定?难道她真的只是礼物?为了找出真想的幕后凶手她不得不回去是什么让她生下了他的小孩?是什么让他们再次见面?谜题竟在小说里哦!
  • 穿过梦的迷雾

    穿过梦的迷雾

    她是一位美食杂志的编辑,婚姻对她来说,犹如一道创意菜,它需要精心搭配。需要制作者在充满想象的空间里,撩起美食者的期待与惊喜。而丈夫兰西却永远都似一团没有发开的面疙瘩,看着闹心,吃下去硌心。在一次采访中,她遇到了一个令她心动的男人,这个男人撩起了她心中尘封已久的期待,于是,她在爱恨之间挣扎,做着桃色缤纷的梦。而另一次采访,加速了这种梦的实现,最终,她实现了自己的梦,梦很美,可却易醒,梦醒后,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