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69500000083

第83章 最后的武士道

谈到日本文化,就不能不谈到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真正的武士信奉:“身为武士者,与平日就重视勇气与名誉的人为友,战时也要求与这样的人为敌。”这就是武士所提倡的“勇”,而“勇”表现到极致时,便近乎“仁”。尼采说:“能以敌人而自豪者,便能视敌人的成功为自己的成功。”这无疑是对武士“勇”与“仁”的最准确的表达。

武士道的历史

日本武士道最早可追溯到江户时代的佐贺藩时期。据说那时,武士道被称之为“叶隐”,是指在1716年间民间传诵的,由佐贺藩的藩士山本常朝传述,同乡藩士田代陈基听闻、书写、整理完成的一本武士道修养书,意为有如树木的叶荫,在大家看不见的地方为主君“舍身奉公”。书以问答体的形式写了“叶隐闻书”的过程,全书共11卷1200多节,简称《叶隐》或者《叶隐集》,详细地介绍了武士的心得修养、言行,列举了不同武士同各藩主的关系。

这本书大肆宣扬果断地死、毫不留恋地死、毫不犹豫地死的武士道精神,倡导舍弃名利,以“死身”来义勇奉公的气概,批判了一般人对生命的执著态度,一个真正的武士应该认为只有死是真诚的,其他的功名利禄都是梦幻。它标榜了武士的精神优越性,即信奉先从心理上战胜自己,才能战胜别人的理论,并让武士将此作为头等的道德规律。

从日本历史发展来看,日本的武士道兴起于藤原氏专权政治时期,当时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逐渐瓦解,征兵制也随着中央集权制的衰落而日趋松弛。公元9世纪时,日本征兵制改行“健儿制”,导致了兵役成为贵族的专利,进而使得军队素质一落千丈。与此同时,日本各地的庄园正在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而庄园主为了领地和安全,不得不自建保卫组织,先是慢慢分离出一些农民让之接受训练,后来就形成了专门负责保卫工作的武士团。

随着庄园化的发展,武士的势力也在逐渐加强。到11世纪时期,以庄园为单位的武士团开始逐渐形成了超越庄园范围的地区性武装集团。这个集团中充斥着极强的宗族观念,有独立的首领“物领”,而下属“庶子”对“物领”绝对服从。战场上的武勇和“庶子”对主人的献身精神,形成了“武家习气”、“弓矢之道”等新的武士道观念,并成为维持武士团组织的重要思想支柱。

从此武士逐渐作为一个阶层发展了起来,而武士兴起的年代,正是日本从律令社会转变为贵族社会的时期,也正是封建制度开始占据优势的时代。他们的兴起,不仅仅是贵族与武士之间争夺权利的过程,也包含了日本地方新兴力量的产生。但是直到德川幕府时期,“武士道”这个名词才真正以文字的方式出现。

武士的发展

自11世纪武士作为一个集团的形式出现后,他们成了革命的中坚力量,他们所信奉的忠信体系,也形成了最初的武士道精神。同时武士在幕藩体制形成、发展过程中都起到过中流砥柱的作用。但到了19世纪末,武士所肩负的推翻幕府统治、创建明治新政府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而其庞大的体系和巨大的经济消费已经成为新政府的沉重负担,此时也是他们该告别政治舞台的时候了。

据统计,在明治初期,武士占日本总人口的1/16,萨摩藩武士人数更是高达全藩总人口的1/4,而这些武士都是以将军和大名为衣食父母,通过领取数量不等的秩禄来维系彼此之间的封建主从关系。但是到“版籍奉还”和“废藩置县”后,基本上废除了藩主的封建领主性,武士的生计来源被截断,新政府只好接手承担这一庞大武士阶层的衣食包袱——秩禄。

但新政府在承担了武士集团庞大的生计之后,却无力背负这个沉重的包袱。于是,久经沙场的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岩仓具视等人先后实施了家禄奉还、自寻生计等政策,但是都没有彻底解决这个问题。1875年,再也无力承担重负的新政府终于以138号布告的形式,正式推出了以货币俸禄取代禄米、停止献出家禄和赏典禄、全部废除禄米额的“金禄制”政策,以期用较少的代价赎买武士阶层手中所掌握的财产特权。

当时佐贺藩士出身的政治家大隈重信是发授金禄公债证书的积极鼓吹者,在他的鼎力相助之下,大久保政府于1876年8月5日断然颁布了《金禄公债证书发行条例》。这个条例规定:拥有1000日元以上的高额家禄武士一次发授6~7年禄量的公债证书,利息5分;拥有100~1000日元的,发授7~10年禄量的公债证书,利息6分;拥有10~100日元的,发授10~13年禄量的公债证书,利息7分,而零头都以10分利支付现金。条例还规定,公债一次性支付完毕,今后不再支给。公债的本金自发授后第6年开始抽签偿还,30年内偿清。

这次对武士家禄的大收购活动,可以说进行得非常彻底。根据日本大藏省的统计,此次家禄大收购活动几乎包容了日本社会内所有家禄持有者,历经此次活动,武士阶层所拥有的食禄特权被取消,而在日本社会中沿袭数百年之久的庞大的武士食禄阶层作为封建制度的一个等级最终也被消灭了。

武士精神的没落与复兴

随着武士阶层的消逝,武士道精神看似也逐渐远离了当代的日本人,但是武士道其实已经深入了日本人的灵魂,成为日本人思维方式的一部分,至今日本人所做的一切事,都能够从武士道中找到久远的根源或较为可靠的解释。

日本很聪明地保留了武士道传统,并把它应用到现代的工作场所,使日本人在和平时期,也能唤起民族主义和牺牲奉献的武士道精神。事实也表明,现代日本经济也是一种由国家指导的武士道资本主义,武士道也以资本主义的形式而存在和流传。

另一方面,由于日本民族过分强调武士道精神中的合作性,从而也导致了现代日本人过于注重团队,忽视个人能力的思想。

同类推荐
  • 蛮书

    蛮书

    中国唐代记述云南地方及民族史的著作。亦名《云南志》、《云南记》、《南夷志》、《云南史记》。唐樊绰撰。全书10卷,记载云南自然地理、城镇、交通、里程、物产,特别是对南诏历史、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云南各民族的生活习俗,作了系统的阐述,是唐代有关云南的专著及研究唐代西南民族历史最重要的著作。
  • 乱世枭雄谱

    乱世枭雄谱

    如果你有一个梦想,那么你一定会遍体鳞伤。哥写的不是书,是寂寞!
  • 天筹

    天筹

    长安市上少年游,荣华任东流,青云于我意何如?寒山宿雨露,千年一梦回。夕阳西下煨清酒,不醉不罢休,浮生唯倾逍遥途。黄沙散尽后,再忆百年身。
  • 幅员辽阔

    幅员辽阔

    不知为何,来到了全新的世界,有了全新的身体,但却与原来的世界没有历史联系,身逢战乱,看林凡如何在全新的生活中是升华自己,建立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帝国······
  • 陨石传

    陨石传

    老陈,一个走街串巷的说书匠,热衷于收集编纂先祖留下的事迹,才惹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不朽传奇。解放战争时期,由于特务的重重打压,大部分文献以丧失,其父临终前把残卷传给了他......
热门推荐
  • 特等无赖

    特等无赖

    一等无赖花中戏花,二等无赖自家浇花,三等无赖到处乱抓。且看王小穷如何花中戏花玩转都市暧昧,如何假戏真做玩转商场黑道;且看一个小人物,凭借一颗神奇的珠子以及各路女人的帮助,如何只手遮天、纵横天下!
  • 帝少追妻:老婆,我错了

    帝少追妻:老婆,我错了

    十年前,他们因误会分开十年。十年后,他是大名鼎鼎的帝少,她是神秘集团的失忆董事长。第一次,相遇在机场,她被无良的秘书兼好闺蜜托付给了他。后来,他对她说“女人,你既然回来了,就别想再走了。”婚后,一次采访中,有人问他道“帝少,您这最开心的是什么时候?”“我最开心的就是每晚和我老婆在一起的时候。”同样有人问她道“帝少夫人,你最不开心的是什么时候?”“我最不开的就是每晚和我老公在一起的时候。”记者还没来得及问原因,某男便出现了,抱起她回家办事了。【男主女主身心干净1V1】
  • Gee

    Gee

    没有男主,讲述女闺蜜之间的友谊。有坏的女角色
  • 圣古

    圣古

    秋黎,一个生活在母亲折磨下的孩子渴望力量胜过了其他,但是等到身边没有自己的亲人,朋友,爱人时......少
  • 总裁宠妻很呆萌

    总裁宠妻很呆萌

    【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分享,求转发,求评论,满地打滚各种求~】前一世亲眼看到自己男友和前任滚床单,这一世,定要辜负她的人得报应。决心不再相信爱情的她却一步一步跌入他布置的陷阱。男:你拿一生赌我,我怎么忍心让你输,虽不能给你最好,但我能给你更好的。女:别骗我,如果真要骗我,那骗我一辈子也行。小包子:爹地,为什么隔壁班小女生天天都有妈咪送幼儿园,宝宝的妈咪呢?很久没开文了,脑袋都有些生锈了,嘿嘿,渣作新书求支持~欢迎加入总裁宠妻很呆萌,群号码:194342664(敲门砖,书中任意人物名!)
  • 异世大恶魔

    异世大恶魔

    世界本就破败不堪,那我的破坏,是不是代表着另一种新生呢?用绝对的力量去创造一个规则,而规则就是——我!
  • 不做女皇:公主不愁嫁

    不做女皇:公主不愁嫁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第一眼看到他,她便惊呼:“我见过你,你是我梦里的那个男人!”于是,他邪邪一笑,不客气的将她拥入了怀里,“原来,你连梦里都在想着朕……”他俯身要来亲吻她,她却不小心划伤了他,只是为嘛最后走的时候,是他抱着她?她原本只是太后身边的小宫女,却在被皇上看到的当天封为了公主。因为逃避男友的吻,却没想,竟然和他一起穿越,她以为南宫翼只是霸道,她以为南宫轩只是掩藏了自己,她也以为,她喜欢的仍是氤氲不散的曼佗罗,却在最后,明白了,什么都在变,包括她的心……
  • 禁咒之灼莲之剑

    禁咒之灼莲之剑

    上古年间,鬼怪作祟人间,百姓受之疾苦,隐世大能出山,借神秘力量撰写一十八咒,封印十八大鬼王,平世间之乱,得人类和平生活几千年,封印随时间渐渐残缺,十八禁咒却早已失传,人类危机即刻降临……
  •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讲述了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爱美的民族。所以,从远古开始,礼和乐就被提到很高的地位。孔子教学生的六种教材——《诗》《书》《礼》《易》《乐》《春秋》中,有《礼》和《乐》;孔子教学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和乐居于前两位。目中的重要性。古人说“礼别异,乐和同”,意思是说“礼”是用来别尊卑,序长幼的。也就是通过礼的规定,来制定一种社会赖以稳定的等级秩序。而“乐”,则是求得一种没有尊卑长幼之分的平等与融合,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孔子就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过于礼。”
  • 没有不该承担的责任,只有不愿承担的责任

    没有不该承担的责任,只有不愿承担的责任

    不论是楔形文字,还是象形文字;不论古今,还是中外;不论家庭,还是职场。历史的变迁、地域的隔阂、工作的转换……却不妨碍我们对责任相同的理解,责任是人生命的一部分,应该承担的任务,应该完成的使命,应该承担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