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70800000020

第20章 二

薛宝钗严格遵从当下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与标准,被认为是德行、修养兼备之人。薛宝钗在贾府中口碑极好,上至贾母、王夫人、邢夫人,中至贾探春、史湘云,下至赵姨娘、袭人以及丫环婆子,无人不夸薛宝钗为人和气、大方。贾府人员众多,“帮派”林立,关系复杂,稍不留意不是得罪这个,就是得罪那个,是一个不敢多走一步路,不敢多说一句话的地方。然而,薛宝钗却能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与各帮派、各层次人员和谐相处,赢得众人称赞。

坚持“一视同仁”原则,不做“抬高一个贬低一个”的傻事。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抬高一个贬低一个”的案例,这是最不明智的举止,因为它不是一个正负能够抵消的零结果的中和反应,而是一个会产生负果远远大于正果的负担物。你“抬高”一个人,他/她高兴最多是一时的,如果言语、技巧拙劣,不仅得不到被抬高人的欢心,还会让被抬高人产生反感。你若“贬低”一个人,一旦让他/她知晓,你将得罪于他/她。所以“抬高一个贬低一个”的处事方式是愚蠢的。

聪慧的薛宝钗,对荣府中两个代表性人物贾宝玉和贾环,采取“一视同仁”的处事原则,收到了难以想象的效果。特别是把贾环与贾宝玉等同看视,赢得了包括底层丫头、婆子的真心赞誉。贾宝玉自小受老太太宠爱,与老太太同吃同住,在各方面都享受特殊待遇,贾赦、贾珍、贾琏、邢夫人、王熙凤诸人都对贾宝玉高看三分;贾环由于自身不长进等原因,不仅老太太不待见他,王夫人、邢夫人、王熙凤等人也不待见他。薛宝钗涵养深厚,深知自己是贾府的客人,不会长期居住于此,所以对所有的人都表现出了友好、仁爱、平等的处事原则。她有时也会巴结老太太,但不会在众人面前抬高宝玉,贬低贾环,以免承担得罪赵姨娘的后果,更不会落得“势利眼”的骂名。在对待贾宝玉与贾环的问题上,她坚持一碗水端平的原则,等同看视他们兄弟二人。她追求的效果是“不求他人夸好,但求无人说过”。事实上,“无人说过”便是对薛宝钗莫大的赞誉。

袭人是丫环中的代表,处理好与袭人的关系,赢得袭人的好评显得尤为重要。在贾府中,丫环身份、地位的高低由其主子身份、地位所决定,宝玉是贾母的心肝宝贝,是贾母所有儿孙中最受宠的一个,因此,贾宝玉的丫环袭人的地位,除了贾母的丫环鸳鸯外,无人与其比肩。薛宝钗在搭建与袭人的感情桥梁时,紧紧抓住袭人全身心关爱贾宝玉的心理特点,从细微处入手,采用文火慢炖的方式,把文雅、博学、贤惠、达理等美好元素填满袭人的心房。她关心贾宝玉的人生未来,规劝贾宝玉读书上进,立身扬名,即使不以读书为要博取功名,也要经常与达官贵人交往,谈讲、倾听仕途经济的学问,学习应酬事务的经验,广结宾朋,公事、私事皆有照应。贾宝玉厌恶读书,视追求功名的仕宦之人为国贼、禄蠹,薛宝钗的言语激起贾宝玉的反感,他舍弃亲戚情面,拔腿而走,置薛宝钗于十分尴尬之境地——满脸通红,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这一情境袭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她恨贾宝玉不识好歹,不顾情面;袭人担心宝玉的行为惹恼宝钗,影响姐弟关系。但薛宝钗并未记恨贾宝玉,姐弟关系一如往常。薛宝钗的素养让袭人钦佩万分,人前背后总是称颂薛宝钗:提起宝姑娘真真叫人敬重,有涵养,心地宽广。在生活琐事上,薛宝钗以情感人。贾宝玉的衣服鞋袜须由袭人亲手来做,活计多、要求高。袭人本想借史湘云来荣府玩耍之机,请她帮忙为贾宝玉做鞋。薛宝钗提醒袭人,史湘云家境困难,在家做不得主,不自由,日夜做活已经很累了,来到这里就让她好好地清闲清闲、休息休息。薛宝钗的话语感动了袭人,薛宝钗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光辉形象稳固地矗立在了袭人的心中。

关心史湘云赢得客人的赞誉。史湘云对成立诗社非常高兴,于是主动提出做一东道,邀请众位姐妹。史湘云这一决定,把自己推到了两难的境地:一是,史湘云无经济实力做东道。她无父无母,寄居在叔叔婶婶家,在家不仅做不得主,而且经济窘困,每月只有几串钱。即使把她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也是不够的。再说,史湘云把所有积蓄都拿出来做东道花尽了,这件事若传到她婶婶的耳朵里,婶婶必然责怪于她,史湘云在家的处境就更加艰难。二是,史湘云已经把话说出来了,如果不办无法向众人交代,想办又没有钱。正在史湘云进退两难、无计可施之时,薛宝钗为史湘云想出了一个妙计,帮她摆脱了困境:薛宝钗依仗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在母亲哥哥跟前说话算数的优势,向哥哥要几篓极肥的螃蟹,请老太太、太太等人到园子里赏桂花吃螃蟹,待老太太、太太等人离开后,姊妹们再开始作诗。这样一举数得:吃螃蟹是物质层面的生活,作诗是精神层面的生活,前者是序曲,后者是高潮,既兑现了史湘云主动做东的承诺,又免除了她经济无着落的苦恼,最终结果是赢得史湘云的敬重与感激。

薛宝钗抓住赵姨娘渴望尊重、追求平等的心理,在一些细微事件上给予其“尊重”与“平等”,赢得以赵姨娘为代表的被压抑、受歧视的底层人的赞誉。在贾府中,赵姨娘虽说是半主半奴的姨娘身份,但其地位低下,既不如自己的女儿贾探春、儿子贾环,也不如有脸面的丫环如鸳鸯、袭人。她处在被压抑、被歧视的境地。事实证明,越是被压抑、受歧视的人,越是渴望得到尊重;只要稍微给予她/他一点尊重,她/他就很容易满足,感恩之心超出那些被尊崇、受追捧之人的几倍甚至十几倍。薛宝钗深知赵姨娘的这种心理,把哥哥薛蟠从江南带回来的一些小玩意儿,特意派丫环莺儿送给了贾环。赵姨娘渴望尊重、平等的心理得到极大满足,她欢喜异常,夸赞说:“怨不得别人都说那宝丫头好,会做人,很大方,如今看起来果然不错。他哥哥能带了多少东西来,他挨门儿送到,并不遗漏一处,也不漏出谁薄谁厚,连我们这样没时运的,他都想了。若是那林丫头,他把我们娘们儿正眼也不瞧,哪里还肯送我们东西……真是大户人家的姑娘,又展样,又大方,怎不叫人敬服呢。”赵姨娘那张宣传员似的嘴,对薛宝钗为人处世的赞誉,起到了免费广告宣传的效应。

宝钗不是一个自我的人,她说话做事总是考虑环境、气氛和众人的感受,不以自己的情绪影响大家的兴致。清虚观打醮有一段文字,显见宝钗的气度与涵养:

贾母因看见有个赤金点翠的金麒麟,便伸手拿了起来,笑道:“这件东西好像我看见谁家的孩子也带着这么一个的。”

宝钗笑道:“史妹妹有一个,比这个小些。”

宝玉道:“他这么往我们家去住着,我也没看见。”

探春笑道:“宝姐姐有心,不管什么他都记得。”

林黛玉冷笑道:“他在别的上面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

宝钗听说,便回头装没听见。(第二十九回)

对宝钗回答贾母问话的言语,探春、宝玉、贾母都能客观准确的理解其意,唯有黛玉曲解宝钗的本意。黛玉对宝钗存有介意和敌意,特别是事关宝玉的事情,黛玉更是加倍留心,留心观察宝钗的一言一行,不时以不咸不酸的话语讽刺宝钗、警示宝玉,这是黛玉对宝玉爱意的外露,也是对爱情不自信的体现。自己想得到,却又没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想“预定”,又怕别人捷足先登,因而采取“清君侧”的战略,凡是与宝玉来往的女性,特别是有着“金玉良缘”之说的宝钗,黛玉都采取严密监视,设置重重屏障,用嘲讽、暗示、提醒等方式,将其示爱的言行斩杀、屏蔽在外围,决不能让其进入宝玉的思想内心中去。史湘云戴的金麒麟虽然与宝玉没有直接关系,但有间接的关系,它从一个方面说明宝钗特别关注佩戴在身上的物件。在《红楼梦》中,身上佩戴物件的有三个人:史湘云、薛宝钗和贾宝玉。林黛玉嘲讽薛宝钗别的事不留心,只留心别人戴的东西,明说留心史湘云的金麒麟,暗说留心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如果宝钗相信“金玉”之说,那就对黛玉构成了威胁,所以黛玉使用了嘲讽的武器进行“驱杀”。林黛玉的一个“冷笑”道出了她对宝钗的蔑视和不齿。冷嘲热讽是黛玉对宝钗的一贯态度。林黛玉由薛宝钗注意史湘云的金麒麟,联想到她必然注意贾宝玉的“通灵宝玉”,由宝玉的“通灵玉”联想到宝钗的“金锁”,由“通灵宝玉”和“金锁”想到了宝玉和宝钗的“金玉良缘”之说,心中醋意骤起,敌意顿生。

宝钗对黛玉嘲讽的话语虽然不舒服,但她采取了容忍和不计较的态度:“回头装没有听见”彰显了宝钗的宽容与大度。如果宝钗和黛玉一样,也以嘲讽的言语回敬黛玉,那现场的气氛就会冷滞,宝钗、黛玉、宝玉就会不欢而散,贾母就会不高兴。以亲戚的身份惹主人不高兴,就会引起主人的讨厌。再者,当下的场合是清虚观,是奉娘娘的旨意打醮做好事,如果把主事放在一边不顾,把生活中的小事、心中不如意之事翻腾出来计较、争辩,颠倒了主次轻重关系,背离了清虚观打醮的主旨。宝钗不与黛玉计较,就表层看来,好像黛玉“阻击”取得了胜利,宝钗哑言退却;就深层来说,黛玉惨败,宝钗取得了决定性胜利。黛玉和宝钗交锋的起因、过程、以及各自采取的态度、计策,贾母是看在眼,评在心:黛玉的小气、刻薄、不顾大局的性格尽显无疑;相反,宝钗的礼让、大度、大局观念令人敬佩。这是贾母最终舍黛玉取宝钗的重要原因所在。

金钏跳井自杀之事,王夫人内心十分愧疚与自责,但她又羞于将事实告诉众人,只对宝钗说:“原是前儿他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他几下,撵了他下去,我只说气他两天,还叫他上来,谁知他这么大气性,就投井死了。岂不是我的罪过。”宝钗对金钏跳井身亡感到十分诧异,对其跳井的原因不甚清楚,但面对内疚、自责、悔恨的姨妈,她必须尽自己的责任,劝解姨妈从内疚、自责中解脱出来。劝慰别人是宝钗的强项,她以清晰的逻辑、中听的言语,层层解析,其劝慰极具艺术性。

第一,不在金钏死亡原因上纠缠。宝钗对金钏的死因深感疑惑,既然姨妈已说出金钏是因为“原是前儿他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他几下……就投井死了。”就应该相信姨妈的话,否则就是对姨妈的不敬。如果继续追问金钏的死因,不仅不能劝慰姨妈,反而会使姨妈更加尴尬,更加生气。宝钗巧妙地避开了王夫人敏感而又难以启齿的话题,采信王夫人的说法,跳出一般人的思维模式和劝慰方法,站在更高的平台进行劝慰,视野开阔,回旋余地增大。按照一般人的思维逻辑和劝解方式,劝慰者都会说,既然金钏弄坏了东西,她就应该受到惩罚。这种劝慰方式,表层看来是在安慰王夫人,说王夫人打金钏、撵金钏都没有错,错儿全在金钏身上。深层分析,却是在王夫人自责的伤口上撒盐。因为金钏并没有弄坏东西,越说金钏有错,该受惩罚,王夫人就越内疚、越自责。这种拙劣的劝慰方式,不仅不能减轻王夫人的负罪感,反而增加了她的自责与悔恨。

第二,宝钗紧紧抓住王夫人说金钏“气性大”的话题,在金钏气性上做文章。宝钗首先“断定”金钏不是赌气投井,这就为王夫人解开了自责的环套——金钏投井死亡的责任与王夫人无关,或者说没有直接的责任,澄清了金钏的死因——自身原因。同时又找出顺理成章、令人信服的理由——多半是在井边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这就使王夫人消除了负罪感,心灵上得到了慰藉。

第三,退一步讲,即使金钏真是因为赌气投井而死,那也是她辜负了太太的教导,是个糊涂人。既然她辜负了太太的教导,又是个糊涂人,所以,这样的人死不足惜。

第四,帮助王夫人想出补救措施。如果太太十分过意不去,多赏她几两银子,也就尽了主仆之情了,太太用不着过于自责。在宝钗看来,多给几两银子,是王夫人极不在乎、又极容易做到的事情,既能显示王夫人的仁慈、主仆之情,又能消减王夫人内心的自责。换言之,就是用金钱买内心的平衡。宝钗用了这样一种劝慰方式,使王夫人消除了自责,找回了心理的平衡。

第五,在王夫人心里,金钏如同女儿。王夫人曾对宝钗说:“金钏虽是个丫头,素日在我跟前比我的女儿也差不多。”因此,金钏投井身亡,王夫人内心极为不安,不仅要给赏银五十两(赵姨娘的弟弟死了才给二十两),而且还要再赏两套新衣裳。因迎春、探春姊妹新近没有做新衣裳,虽然林黛玉生日做了两身新衣裳,一则林黛玉身体不好,经常七灾八病,二则把生日的衣裳拿去做装裹不吉利,况且黛玉又有疑心的毛病。王夫人思来想去,只好叫裁缝赶着给金钏做两套。宝钗主动提出把自己刚做的新衣服拿出来给死去的金钏,一方面显示了自己的大度,不计较主仆身份,不计较吉利与否;另一方面帮助王夫人解决了困难,慰平了王夫人自责失衡的心理。

同类推荐
  • 红伶:侯艳的艺术人生

    红伶:侯艳的艺术人生

    本书讲述了侯艳的成长经历,以及艺术生涯,包括有:“红伶在路上”、“秦韵兮飞扬”、“影视大舞台”、“爱是醉心莲”、“原为连理枝”等内容。
  • 毛泽东与东周列国志

    毛泽东与东周列国志

    毛泽东熟悉历史,其中有一段是东周列国,也就是从周平王迁都洛阳到秦始皇这段悠久的故事。六经皆史。他从小就读古书,有如《论语》、《孟子》、《庄子》等;凡先秦诸家著作,无所不读。
  • “脱口秀”女王奥普拉首次出书:我坚信

    “脱口秀”女王奥普拉首次出书:我坚信

    奥普拉温弗瑞的《我坚信》(whatIknowforsure)是奥普拉本人的文字第一次出版成书,是她在杂志《奥普拉》上专栏文字的精选结集。国内正版引进。在这本书里,奥普拉从一个记者朋友的提问开始,回顾自己一生的奋斗,她真诚地问自己,也真诚地回答,经过了这么多事情,我真正相信的是什么?永远会坚持的是什么?奥普拉一生的成就辉煌,也充满了坎坷。在这本书里,她直面内心的敏感和脆弱,回忆往事的波澜涌动,也回望生活的那些细腻的幸福瞬间。每一个关键词,都是一生奋斗坚持经验的总结。她说,她每天做的事情,都是在为阅读时间做准备。她觉得最幸福最平静的时间,就是坐在那棵大树下阅读。
  • 名人传记丛书——肯尼迪

    名人传记丛书——肯尼迪

    肯尼迪是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总统之一,位列“美国十大文化偶像”之首。他颠覆了一百多年来的美国政治传统,开创了现代竞选活动,使总统制适应了现代化的需要。从宏观角度讲述了约翰·肯尼迪从学生到士兵,从众议员到参议员以及最后成为美国总统的波澜壮阔的一生。
  • 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彭桓武传

    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彭桓武传

    彭桓式的名字是与中国的核反应堆、原子弹、氢弹、核潜艇和基础物理写在一起的,然而,他却为许多中国人所不识。彭桓武,这位不著名的著名科学家在我国军事科学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作家王霞的笔下,彭桓武是一个既平凡又非凡的科学家;在很多人眼中,彭桓武还是个怪人。蕙心兰质、自然天成。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和潇洒风流的个性无一不印证他崇高完美的追求和自然超俗的秉性。彭桓武,一个既平凡又非凡的科学家,经历了怎样传奇而辉煌的人生?
热门推荐
  • 神斗

    神斗

    时间与空间的连锁,感情与梦想的纠葛,人生与世间的感悟,神明与平凡的内心,顶尖特种兵的重新塑造,异世界的相同与不同。
  • 校草怀里来,樱花树下你还在

    校草怀里来,樱花树下你还在

    单纯女生夏目夕在踏入魂师学院的第一天,就遇到了那个温柔的少年,他竟然还是自己的同桌!自己彻底蒙了,然而,更惨的是,回到学校,那个又开朗又温柔的校草南宫舞初,竟然被自己看了光!而在学校被自己不经意间吸引的第二草林星澈竟然也对自己有了情愫!一次次单面的误会,她去了与正义所对应的想利用魂控制这个世界的邪牙分出的一部分异盟,黑天,那里的盟主莫陌,竟还爱上了她,他又来找她,误会解开,她怕了,自己已经是臭名昭著的黑天圣女了,自己怎么还能回到他这个温柔如水的少年身边?我们送走了,太多场离别,到最后,送的竟是自己你的加州清光和菊一文字则宗,与我的天赋异能相辉相映,花与水,那些隔过黑暗的,花与水。
  • 长老会之永恒史诗

    长老会之永恒史诗

    【白龙渊文学社】神与魔的共存世界,到底是什么原因促成?这个神秘重重的世界里又到底隐藏了何种惊人的秘密?神魔之间又到底是什么关系?【常青藤神林】,【源火七彩海】,【冰魄神谭】,【修罗战场】……这些几乎独成一界的灵天异地究竟是何来历?这是一本充满杀戮极其血腥的打斗爽文,没有太多的花哨都是切切实实的争斗,而且不会有太多的主角光环,给大家一种真实的感觉。天才多如狗,强者遍地走,在这个世界也许死亡才是一种解脱!
  • 风云再起

    风云再起

    江湖在纷争之中逐渐形成了黑龙帮,岳阳第一楼,与狮子山庄鼎足而立之势,自五年前洞庭湖一战后,三大势力逐渐退守一方,再无纷争,然而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的江湖,实则早已经波涛汹涌,风云再起……
  • 霸道恋人:校草的拽丫头

    霸道恋人:校草的拽丫头

    他伸手一把抓住她,然后紧紧的拥到怀抱里,冷酷在靠在她耳边,突然严肃起来:“伊清菡,你当我女朋友吧!以后我不欺负你了。”一场比赛,伊清菡赢了贵族太子爷冷幕安。当天晚上,她就被他绑到车上欺/辱。伊清菡转校到贵族学校后,被他安排的人欺负一通。之后因为打赌输了,她无奈成了太子爷的贴身女佣。帮他拿书包,为他捏肩捶背,更是喂他吃饭……可是为什么女佣当得好好的,他突然就向她表白,还霸道的向她宣布她是他的?
  • 丧尸人类

    丧尸人类

    作为末世里唯一一个不会被丧尸攻击的人类,陈凡将在末世里一步步走向世界巅峰。
  • 网游之不死游魂

    网游之不死游魂

    无意被卷入虚拟世界的一道游魂,成为了人人惧怕的死亡歌颂者。游戏因他风起云涌。韩逸表示:他真的只想做个好人
  • 剑斩乾坤

    剑斩乾坤

    寒尘天幼时偶获天玄剑、从此以后名扬天玄界,后因天下大多人都贪图天玄剑,寒尘天遭到天下人追杀、身死天之巅。又因不明原因重回儿时......
  • 这个总裁咬定了

    这个总裁咬定了

    第一次碰撞,他撞坏了她的小推车,她狠狠咬了他一口!富二代与穷人女的较量!双双入警察局!再次见面,却是被他商业奇才母亲算计,双双入情局!谁胜谁负?互不服输!他会否弃梦中情人转而爱上她?她是否会放下门第之见接受他?且看谁先咬定谁?
  • 神魔乱起

    神魔乱起

    世事难料,即便冲破桎梏,杀上九天,又可知道你依然弱小如蝼蚁。天地悠悠,万载岁月弹指间,终归摆脱不了重归轮回。人命如草,总是不能摆脱践踏。抛头颅,洒热血,捍卫家园。这是一个神与魔并起的时代,弹指问天,世界有多大?修炼的尽头又会是什么?你强,有比你强的,你弱,有比你弱的,为何要修炼,为何要变强,这些谁能说得清?神魔乱起,亮刀兵,洒热血,血与骨的铺垫。打破桎梏,再造轮回,血与泪流不止。为红颜,叹往昔,生死绝恋。神亦是魔,魔却堪比神,什么是神?什么是魔?到头来,一身征战,流尽最后一滴血,战到最后一块骨,就连元神都泯灭在虚空中,换不回红颜,保不住苍生。我欲恨天,打破天地,看一看那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