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71200000021

第21章 农民土地权益流失的制度反思

通过前文分析可以看到,由于土地征收制度的缺陷,造成我国农民土地权益严重流失。“一项制度如果不受到批判,就无法得到改进。”[英]杰里米·边沁:《政府片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99页。对现行土地征收制度存在的缺陷有必要进行深层反思,这对于促进我国农地制度创新,全面保护农民土地权益有着重要意义。

一、制度价值取向背离社会公正

公平与正义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普遍价值,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的深入,公平与正义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的首要价值。”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页。笔者认为,我国土地征收制度设计背离社会公正,这是导致土地征收制度缺陷和农民土地权益“合理流失”的根源所在。

任何制度都要以一定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舍为前提,我国的土地征地制度也不例外。政府是土地征地制度的提供者,政府的价值取向必然引导制度设计。我国现行征地制度是在高度计划经济的背景下产生,它基本承袭了政府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农业为工业、城市发展提供积累的价值观念这一点完全可以从现行征地补偿的办法和补偿的内容与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最早的农村土地征用政策《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1953年12月)内容变化不大得到佐证。实际上是一种以国家利益为准则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的征地制度安排在计划经济时代尚有其合理性和公平性的一面,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过分强调经济增长需求而漠视社会正义,弊端尽显。为实现这一价值取向,制度赋予政府“自由”的征地权,虽然明确公共利益为唯一征地目的,但制度却将对公共利益的确定权归属政府自由裁量且无监督审查机制,这的确是有效地实现了政府“以农补工”的经济发展理念,但却违背了我国保护私人财产权的宪政精神,严重侵害被征地农民的土地财产权。

此外,地方政府是我国征地的主体,一方面要恪守政府行为价值选择的基本要求,同时地方政府还有自身的利益诉求,地方政府的自身利益诉求也必然表现在具体的征地行为上,而地方政府自身利益并不是都表现为公共利益,这样就会对农民的土地权益造成更大的伤害。例如,1994年中央分税制改革,“财权上收”效应使得地方财政收支缺口巨大,由于建筑业的营业税以及土地转让收入中央不参与分享,为有效实现地方政府特殊的效用函数(地方财政收入最大化和租金最大化),不少地方政府不顾农民土地权益,打着公益的旗号低价征地,大搞“卖地财政”,与民争利。这种对政府来说看似低成本、高效率的征地制度,在实践运作中却因为其社会公正的“理性缺失”,带来了制度实施与维护的高成本以及土地资源的粗放利用,最终使得经济发展的“效率”大打折扣。笔者认为,“尊重农民的土地权益”应该成为重构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首要价值取向。

二、集体土地产权不清晰

关于我国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问题,虽然本书第三章第二节已有论述,但在这里还有必要结合土地征收制度进一步加以剖析,因为土地征收中农民土地权益受损与集体土地产权不清晰有着直接关系。笔者认为,正是由于制度的价值取向上过分突出国家利益,过分强调经济增长需求,这种价值取向主导着征地制度的设计,而产权是土地制度的核心,因此我国土地产权制度设计必然受此偏失的制度价值取向影响。可以说,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不清为政府自由“征地”提供了很大的制度运作空间,这本身就是符合制度价值取向的,是“制度需要”的结果。我国《宪法》、《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以及《农业法》等相关法律都规定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但是对集体组织的界限、集体组织权利的分配等具体问题均未明确。

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属于集体,虚幻的“农民集体”自然不可能具备法人资格。由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虚置,而征地制度赋予政府完全的、“自由的”的征地权,这就从制度上为国家随意征地提供了“保障”。事实上,在我国,土地征收权力和土地财产权利之间的碰撞已达到白炽化的程度,政府或一些滥用“国家”名义的既得利益集团最终成了农村土地的“终极所有者和绝对控制者”。农民力图保护自己的土地权利,但政府只承认抽象的“农民集体”,农民在征地过程中连决策的参与权都没有。此外,本章第三节还指出,法律规定征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但由于土地权属模糊,导致征地过程中多个利益群体共同竞取补偿费的现象,弱势农民难以利用现有的法律法规抵制各利益集团利用“国家”的名义对其土地权利的侵犯,其土地权益就这样被“合理地”流失了。另外,国家在土地产权上仅仅注重“所有权确认权利归属”的功能,制度对土地所有权以外的其他土地上的权利的认可度并不高,这在对农民的征地补偿上就可以显现。由于受制度价值取向的主导,制度在国家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上明显存在着产权歧视,农民集体对其土地的所有权是一种被抽空了处分权的名义上的所有权,这不仅让国家通过征地得以垄断土地市场,同时在征地补偿上集体所有权权利归属功能也被弱化,客观上促成了国家土地征收权的超范围使用和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灰色流转。集体土地产权不清晰是导致农民土地权益流失的制度根源之一。

三、计划色彩浓厚,市场手段缺失

我国现行的土地征收制度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明显烙印:一是以牺牲农民的土地财产作为发展工业和城市的代价,据专家估计,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低价征收农民的土地,使农民至少蒙受了2万亿元损失。这与计划经济时期通过“剪刀差”剥夺农民利益的思路一脉相承;二是政府拥有几乎不受约束的征地权,实际上是否能征地主要取决于政府决策而并不是“公共利益”目的,征地的利益直接相关者——农民并没有决策参与权;三是征收土地的补偿价格极低,土地补偿费用由政府职能部门测算决定,而不是由土地的市场交易价格决定;四是农民的土地被政府低价征收后,再经过政府高价“批租”,所产生的巨额差价完全由政府无偿占有。李晓峰:《关于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思考》,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7期,第30页。通过计划手段,国家垄断了土地一级市场。虽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土地征收制度同时发生着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但是,征地补偿的立法思路仍沿袭着计划经济的旧思路,补偿标准仍以产值的倍数为依据,只不过是将倍数提高了而已。这种补偿方法并未充分考虑市场因素,补偿内容既不是地租,更不是地价,仅仅是土地价值的部分补贴而已。张慧芳:《土地征用问题研究——基于效率与公平框架下的解释与制度设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3页。实质上,无论是修订前还是修订后的《土地管理法》,抑或是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其征地补偿标准都是一种政策性的刚性规定,是政府标价,与土地市场价格关联度不大,大致上可以将其归属为低层次的不完全补偿标准。同时,由于土地征购这一市场性手段的缺失,建设项目所需的大量土地主要由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征得土地,市场机制在征地过程中根本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用。现实充分表明,带有浓厚计划经济色彩的征地制度已经与发展中的市场经济体制格格不入,在社会中产生了一系列深层利益矛盾。

四、法律体系不健全

土地征收的法律体系是否完善是征地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关键。而实际上,正是那些适应“制度需要”、不完善的征地法律成为农民土地权益流失的直接原因,因为农民在整个现行土地征收制度规范的利益格局中始终是处于劣势地位。权利和义务是法律的核心,法律规范其实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展开的。国家机构制定的法律可能会因为过分强调国家利益的重要性而否定私人权益的价值,从而导致私人权益因法律的规定而“合法”丧失,这一点事实上就充分表现在我国土地征收的法律规范中。从我国农村土地征收适用的法律规范中可以看到,对行使征地权的国家和被征地的农民在权利和义务的规范上是极其不对等的,对国家有利而对农民不利,这是我国土地征收法律制度存在严重缺陷的原因所在。

从土地征收的实体法上看,虽然规定了土地征收的“公共利益目的”原则,但对“公共利益”的具体规定却是缺失的,表现在征收补偿范围、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等方面缺乏具体而科学的规定,这就造成实践中行政主体滥用土地征收权、补偿标准不合理、对失地农民不能及时安置等一系列具体问题的产生;从土地征收的程序法上看,立法简单、粗糙。本章第三节实际上已经指出,法律对土地征收程序规定不够明确、清晰,没有赋予被征地农民决策参与权,对司法救助程序规定不合理,从而导致征地实践中土地征收权缺乏监督机制,乱征现象严重,被征地农民无法维权。

征地过程中要切实维护农民权益,就必须加强土地征收法律制度建设,健全保护农民权益的相关法律体系。在实体法上要严格限制政府的征地权,要从保护私人权益出发对征地补偿重新规范,平衡国家和被征地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笔者建议,在程序法上,应该学习法国的经验,让广大群众也拥有对征地项目批准以及征地补偿的决策参与权,将公告和听证会的作用落到实处,赋予被征地人合理有效的司法救济。

同类推荐
  • 2012年房价直跌一万元

    2012年房价直跌一万元

    中国房地产究竟怎么了?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究竟如何?中国经济是不是已经被房地产绑架?中央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末日审判何时到来?房地产行业真会要面临灭顶之灾吗?即使房价下跌了,真的能做到人人有房,“居者有其屋”吗?
  • 懂经济学的男人更成功

    懂经济学的男人更成功

    面对着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的变化,对于男人来说,经济学已经是一门必修课。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经济学,本书以案例与论述相结合的形式,对我们身边的经济学现象进行解说和阐述,完全剔除经济学中枯燥的数学和函数,通过有趣易懂的故事和现象来讲述其中的经济学原理,以浅显易懂语言讲述,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掌握经济学常识。
  • 赢在执行全集

    赢在执行全集

    本书针对企业执行力不佳及效率不高的问题,以通俗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向读者传达高效执行的理念,以帮助读者尽快找到提升执行力的有效途径。
  • 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经济学故事(超值金版)

    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经济学故事(超值金版)

    经济学研究的是我们身边的世界,它揭示的是复杂世界背后的简单道理。经济学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学问,小到家庭消费、生产经营,大到国际贸易、宏观调控,都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萨缪尔森说得好:“学习经济学并非要让你变成一个天才,但是不学经济学,命运很可能会与你格格不入。”无论是政府决策,还是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我们都可以从经济学中获得有益的启示。事实上,经济学也不是一门艰涩难懂的学问。在经济学大师米尔顿·弗里德曼眼中,“经济学是一门迷人的科学,最令人着迷的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如此简单,只要一张纸就可以写完,而且任何人都可以了解。”
  • 给经理人每天看的经济学

    给经理人每天看的经济学

    本书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贸易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市场经济学、投资经济学、管理经济学、营销经济学、人才经济学、民生经济学、生活经济学、情感经济学等多个角度介绍了经济学常识。
热门推荐
  • 超级农业帝国

    超级农业帝国

    王斌本来是农科院毕业的高材生,为了生存只能在菜市场卖菜为生,直到某天他意外得到来自未来的神秘生物制剂后……神马千年人参、万年何首乌、天山雪莲,神马黑郁金香、白郁金香要多少有多少!不用金坷垃小麦亩产照样一万八!垄断世界的生物科技集团在他手上迅速崛起,农科院的高材生你们伤不起啊!
  • tfboys之樱花树之恋

    tfboys之樱花树之恋

    三位富家的千金遇到tfboys三位明星的爱情故事
  • 重生三国之西凉马超

    重生三国之西凉马超

    他本是黑道枭雄,却死后重生……他无意中成为了马超,在西凉生活了十八个春秋。他竭力和这个世界融合同化,适应古人的一切……当他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那颗永不泯灭的枭雄之心跳动不停,欲与古人一争高下!他不做人臣,只为一步步登上高峰,享受刹那间的喜悦……当中原征战不休,他却在西凉励兵秣马!当曹操刚刚战胜平生敌手袁绍之时,他却率数十万铁骑,马踏长安!没有别的要求,求各位大大在看书的同时,能把我的书收藏一下,或者有富裕的给一张推票……
  • 再无佳人

    再无佳人

    陶花笑从书生到镖师,再到龙马大将军!这样的少年英雄当挥剑号令天下。无奈一杯酒却让他人生突然转向。钟爱的人成了别人的妻子,不爱的人却是郡主。所谓佳人何处?总在命运的百转千回中!
  • 再言青春

    再言青春

    青春末路,把自己交付灵魂,就此漂流......
  • 蔷薇水晶之蓝色蒲公英

    蔷薇水晶之蓝色蒲公英

    当你怀念过去的时候,说明你现在过的不好有些人,只是生命中的过客,却成了回忆中的常客。就这样开始遗忘,其实也没有什么艰难,就让潮汐洗涤往事,就让年轮画成句号,就让记忆,此地深埋.最难受的感觉就是,明知等不到结果还是要等,明知要放手却放不下。我第一次写文可我却贪婪的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喜欢明明错误有那么多,我还是自私的希望所有人喜欢1、人的一生总要去书写许多不知结局的故事。有的故事可以顺利完成,而有的故事或许将永远都是一种残缺。完美的结局是我们搏击风雨的见证,也是我们永久的期待,然而生活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美好,既然有年轻,也必然有衰老。2、人的一生全靠奋斗,唯有奋斗才能成功。让我们一起来奋斗吧
  • 青春不悔遇见你

    青春不悔遇见你

    叶羽菲、叶志辰、陈雨轩、花雨欣在高中的爱情故事……
  • 看晚风哭泣

    看晚风哭泣

    我从未说过我爱你,但是我爱你,我深深的爱了你整整一生,从青春爱到了白头,我将带着对你深深的爱去到死之终身不复,我整夜整夜的喝酒,我整夜整夜的想你,我对你的思念化作这漫天的樱花雨—京都的樱花每开一次,我就醉死一回。
  • 未说出口的承诺,谁兑现

    未说出口的承诺,谁兑现

    大学霸,如果我愿意在陪你三年,只是这样你会不会喜欢上我呢?我不知道我这三年会发生什么,但是真的很想就这样一直陪着你。只是我却不敢把这份承诺告诉你,因为我怕。。。我们认识三年了,你陪我走过来最疯狂的三年,我的喜怒哀乐你都知道。就连你的第一次被告白也是被我夺走的,同样我也把我生命中的第一次告白献给了你。你说这三年你会一直独身主义,而且没每天都会和我说早安晚安,你这是在。。。你说要做我的蓝颜闺蜜,你不知道我那时有多开心,只是我怕这样我会更加放不下你。我说过以后我会追你,你说好,那好,三年之后我会用我毕生的勇气再次向你告白,只是你会同意吗?
  • 真的失去

    真的失去

    四年的离别,羁绊终究还是会让他们重逢,续写未了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