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82400000001

第1章 县与县域经济

一、行政区域划分

所谓行政区域划分,是指国家为了便于对其主权范围内的领土进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区域。行政区划的确定,与地理、经济、民族、政治等因素有关,并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鉴于行政区划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它对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行政区划的确定和变更必须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进行。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条和第三十一条的规定,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

(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3)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4)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

(5)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

(6)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

我国实际的行政区划比宪法规定的法定区划要复杂得多。除了宪法明文规定的区划单位外,实际还有地区、设在城市中的街道、设在县以下的管理区,以及在特殊地区设立的行政机构如经济特区政府、开发区、矿山工业区、自然保护区等所管辖的行政区域。此外,依据有关法律的规定,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在必要的时候,经国务院批准,可以设立若干派出机关。这类派出机关一般称之为地区行政公署。县、自治县的人民政府在必要的时候,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区公所,作为它的派出机关。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街道办事处,作为它的派出机关。派出机关与同级行政机关的主要区别在于,派出机关不是一级地方政府,不设置国家权力机关,即人民代表大会。它们在特定的区域内根据委派它的行政机关的授权管理行政事务。

按照我国行政区域的划分,我国政府的行政体系。

二、县级行政区域

县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县级仅指县;广义的县级包括县、县级市、县级区、自治县(旗)等。

(一)县

在中国五千年辉煌的文明历史中,县作为地方单位名称,初见于春秋初期,郡县制作为一种制度起源于春秋时代,确立于战国时期。当时,诸侯各国设立郡县的目的,就是为了打破封邦的旧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郡县令均由国王直接任免,只领俸禄不享有封地,重大事项必须报请国王,无权擅自行决。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延续和发展了郡县制度。至秦朝实行郡县制,县成为重要的地方行政单位。秦朝起初设36郡,以后增加到40郡,一郡之内分为若干县,万户以上的设县令,不满万户的设县长,一县之内分为若干乡、里。郡县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任免。秦朝的郡县制行政机构设置,在其以后的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都成为各朝代模仿的蓝本。郡县制对中国区域机构设置产生决定性的不可比拟的影响。

唐朝时期,建立了中央政府、道(藩镇)、州、县四级体制,打破了自秦以来的郡县制。宋朝前期,建立了中央政府、路、州、县四级行政机构。元朝时期,区域机构的设置发生了很大改革,现在的省就源于元朝,但那时的省又称为行省,是皇帝的派出机构,它掌握着地方上的一切重大权力,地方成了中央的延伸。而路、府、州、县均听命于行省,都没有什么独立的行政权力。明朝时期,改元代的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相当于省级地方机构),设立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分别掌管地方民政财政、刑法、军事,这三使互不相属,各自直隶中央。布政司下的地方政权是府(直隶州)、县。同时,在省与府之间划分若干道,作为省的派出机构。道不是一级地方政权,而是监察区。清朝时期,区域行政机构分为四级,省、道、府(或直隶州、厅)、县。

可见,县是一般行政地方重要和基本的地方政府单位,在历史上,大约有不到1/3左右的时间县是中国的基层政府,在其他时间里,县一方面承接中央政府和上级政府的行政,另一方面是统领地方行政和社会百姓的“父母官”,在国家的政治和行政活动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县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在县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县体制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相当稳定,县的体制和边界均较少变动,县体制成为历朝历代施行统治的基本政治和行政平台。县一经产生之后,即表现出相当的稳定性,基本延续至今。

1949年以后,中国实行二元的城乡分治制度,县在中国的政治和行政活动中因此更加具有重要的意义。县是最主要的直接管理农村居民的行政单位,县管理着巨大的国土资源和农业资料的生产,县是向国家工业化贡献财政资源的主要操作者。目前,我国有1600多个县,县仍然具有重要的政治和行政,特别是政治统治的功能。

(二)县级市

县级市是在符合国家设市标准的较小地域内设立的城市。我国目前有县级市380多个。

县级市一般是规模较小的城市,其基本内涵是不设区的市。不设区的市的原型是少数历史悠久的、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小型商品经济中心。这类城市基本上是由纯粹的城镇构成的,具有相对发达的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

县级市的另外一种类型是近些年来通过撤县建市设置的县级市,即在县的基础和辖地范围内,将县改建为市,由于很多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并没有达到整个县域全部城市化的程度,因此改建后的市仍然管辖原有的农村地区,只不过相应扩展了城市政府的部分机构和功能,整个县域划分为城市部分和农村部分,分别通过相应的机构进行管理,因此这种类型的县级市实际上是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非城非农的、同时兼管农村和城市地区行政的一般行政地方。

尽管宪法意义上的县级市是不设下级分治区的基层城市行政地方,但大部分通过撤县改市而设置的县级市仍然保留了设立在农村地区的乡、镇。县级市下辖乡、民族乡、镇政府,也可以设立街道办事处。

县级市一般而言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较高的县改建而设的,但仍然属于县的行政级别,除极少数的县级市具有省、区直辖的地位外,大部分县级市都是受地区行政公署或地级市的管辖。县级市在国家行政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在设立地区行政公署地方的县级市,受省、自治区的直接领导,并受地区行政公署的监督指导;在没有设立或不再设立地区行政公署的地方的县级市,受省、自治区政府的直接领导;在实行地级市管理县、县级市体制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县级市政府,受地级市、自治州政府或行署的领导。

(三)区及县级区

区是在设区的市设立的、城市内部分地区的功能性地方政府。区政府设立于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有极少数的地级市不设区。

设置区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城市过于庞大不便管理,因而有必要设置次级分治机构以有效行政。除这个原因外,一部分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地区改建为地级市使原本并没有设区的城市普遍地设立区,使城市部分与所辖县部分在次级机构的延伸长度方面取得一致,以方便一些行政和法律事务的处理(如地级市人大代表的选举问题,如果城市不设区的话,城市地区地级市人大代表将通过直接选举的方式产生,但市所辖的县或县级市所产生的地级市人大代表却是通过间接选举产生的)。

由于城市是一个相对高度集中和统一的经济和社会单位,因此城市内部的行政一致性程度相对较高,城市的这种性质极大地限制了区的相对独立性。区尽管不是上一级城市政府的派出机关,是一级独立的行政单位,但区的职权和功能却受到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政府的限制,以达到城市内部行政和社会发展的一致。因此区是一级功能相对不完全的行政单位。

区政府按照所辖地域的性质,分为城市地区性质的城区政府和农村区性质的郊区政府。郊区是位于城市边远地带的农村地区,本来不具有任何城市的性质和发展程度,但郊区有着广大的土地以及能够服务于城市的蔬菜等副食品供应,因此对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的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城区政府设于城市内,是城市地区的基层政府,城地区政府可以设立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郊区政府可以下辖乡、民族乡、镇政府,也可以设立街道办事处。我国目前有城市所辖区800多个。

(四)自治县(旗)

自治县(旗)是相当于一般行政地方的县的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县(旗)可以设立在一般行政地方,也可以设立在民族自治地方。我国目前设立有自治县(旗)的省有:黑龙江、吉林、辽宁、青海、甘肃、河北、湖北、湖南、浙江、云南、贵州、四川、广东、海南,其中云南省设立的自治县最多。设有自治县(旗)的自治区有:广西、内蒙古、新疆,其中广西的自治县最多。目前全国共有124个自治县(旗)。

三、县域经济

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域空间中进行的,地域空间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舞台。因此,从一般意义上讲,区域就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定地域空间。县级财政是县级政府的一种收支活动,它与县域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县域经济及其特征

任何经济活动,无论是何种产业、由什么主体从事、处于什么发展阶段,总是在一定的地理位置之上进行的,总是处在一定的空间维度之中。作为空间范畴,区域总是表现为可以界定范围的一定的地理单元,一定的区域都占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有其自身的地理边界,有一定的面积,并且面积大小可以度量。县域经济就是指在某一县级地理范围之内,处在一定空间维度之中的经济。如果我们以行政区划为依据来研究县域经济,便可发现我国的县域经济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宏观背景的一致性。我国的行政县域不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单元,县域之间没有国界与边防,县域经济运行与发展是在国家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下进行的,一般不存在根本的政治制度背景的差异。同时,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运行态势以及国家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县域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共同的宏观环境。

2.县域经济活动的相对独立性。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大系统中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子系统,不同的县域在经济增长、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以及发展战略中,都有不同于其他县域的特点。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县级政权,使得这种经济实质上是一种政权经济。县级政权经济的基本特点是县级政府办经济、县级政府管经济、县级政府行为决定经济趋向。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地方自主权的扩大,县域经济的相对独立性也将会得到更大程度的实现。

3.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县域经济活动相对独立的基础上,不同县域经济存在着差异。有自然资源的差异,包括地理位置与气候、地质地貌、土壤、植被、地下矿藏、水力、森林等方面的差异;有经济活动的差异,包括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禀赋的差异,生产力发展水平高低与规模大小的差异,产业结构状况与成长演进的差异,市场容量与发育程度的差异,经济活动成本与效率的差异;还有人文环境与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差异,包括人口的数量、素质、密度以及民族、宗教信仰、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发展程度、居民性格特征、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这种整体性的差异,一方面导致了县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另一方面也促使了县城经济主体将县域利益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他们在充分发挥县域优势、协调县域内经济关系、部门结构和资源配置的过程中,产生对宏观及县域外经济干预的排斥性。

4.县域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和利益关系的可协调性。县域经济集中表现为县域内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具体表现为在县域内尽可能实现充分就业,保持县域内市场稳定与物价稳定,扩大县域财政收入,争取更多的建设资金,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增加县域内居民收入等。县域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可能导致县域之间的经济利益矛盾,也可能导致县域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矛盾。但是,县域经济利益是从属于国家经济利益的,县域经济利益与国家经济利益,不同县域之间的经济利益,从根本上看具有一致性,因而县域经济利益相对独立性与国际上不同国家经济利益的高度独立性是不同的,县城经济利益相对独立性所形成的利益矛盾比世界范围内国家之间的利益矛盾更具有可协调性;同时,由于存在着统一的中央政府,县域经济利益关系不但可以在出现利益矛盾或冲突时进行事后协调,更可以在利益矛盾或冲突发生之前进行协调。

(二)县域经济的构成要素

县域经济的运行、增长和发展,是一系列因素的函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县域,这些因素对县域优势形成及影响的重要程度具有一定的差异。

1.自然资源。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部分。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中可以利用的部分,是在当前的生产力水平下,为了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可以被利用的自然物质能量,它是县域经济开发中不可或缺的条件。各种自然资源蕴藏的数量、勘探和开发的比例、使用的方式、方法和合理化程度,综合利用的水平以及对再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县域经济的优势定位与产业结构的形成、成长,制约着县域经济的规模、增长的速度与发展的质量。

2.人力资源。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人力资源包括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和现实劳动力的状况。人口数量包括县域人口的总量、劳动人口的数量以及人口出生率等多项内容;人口结构包括人口的自然年龄结构、区域分布结构、城乡结构、文化结构、就业结构等;现实劳动力状况包括现实劳动力投入的绝对量和相对量,现实劳动力的素质以及劳动生产率等多项内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定县域劳动力的熟练程度及其使用过程中产出的高低无疑是决定产业布局的先决条件之一。劳动力的熟练程度越高,其单位产出和创造的利润也就越多,从而使得县域经济的效率也就越高,反之则反。这样,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必然富集于劳动力熟练程度较高的地区,从而以劳动力要素为基础,形成县域优势。但是另一方面,人口过多,人口增长过快,则会制约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且在国民收入一定的条件下,会导致生产资金的减少,导致发展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的投资减少,直接或间接地对县域经济增长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3.资本因素。资本是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的投入要素之一。任何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县域优势的确立,都离不开资本的存量与增量。罗斯托认为:投资率的提高是经济起飞的必要条件。在正常的人口增长和资本—产值率的情况下,人均国民产值要取得有规律的、实质性的提高,从逻辑上说,净投资率必须达到10%左右。县域经济活动中的资金首先是原有的投资所形成的物质技术装备,包括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性的经济活动的固定资产、经济活动所依赖的能源设施和基础设施等。其次,县域经济活动中的资本还包括新增投资。在一般情况下,资金投入的增加可以扩大县域经济的规模和提高县域经济的产出水平,资金投入的增加同经济规模与经济增长成正比的,一个县域投入的资金越多,县域经济活动的规模就越大,县域经济增长的速度就越高。经济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经济增长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仅有资本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资本的要素吸纳能力在县域优势的形成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资本的要素吸纳力是对资本要素本身的聚集能力,它既可能来自于经济要素如劳动力、技术、自然条件等的组合要求,也可能来自于经济要素之外的因素如政府的政策方向、其他县域的利润均等化及边际收益的递减等。资本的要素吸纳能力对县域优势形成的作用主要体现于生产要素组合的内在要求,以便于产生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合力。

4.科学技术。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形式与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人类实践经验的升华和结晶;技术是人类为了同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根据实践经验与科学原理而创造的各种活动手段。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或资金是人类社会进行生产活动、经济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也是在生产力方面推动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三个基本要素。但这些要素要发挥作用,必须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联系。在现代经济中,科学技术对县域经济活动与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大,日趋居于主导地位,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最重要、最关键的要素。正是科学技术,能使前述三种要素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并且还能作为生产力系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推动县域经济结构发生质的飞跃。所以,不断推动县域科学技术进步,振兴经济,是提高县域经济活动水平,加速县域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根本途径。

5.交通和通讯。县域经济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作为系统,必然要有沟通和联系的物质渠道,这种渠道就是县域交通运输网络和邮电通讯网络。如果没有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这样的网络,县域经济作为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系统就不可能存在。县域经济的形成,要靠交通运输渠道的开拓;县域经济的有效运行,要以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为重要纽带;县域经济空间范围的完善和活动强度的增加,也首先取决于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设施的延伸和发展。特别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交通和通讯对于经济运行、增长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把交通和通讯作为县域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予以重视。

6.宏观经济政策。县域经济的运行、增长和发展,都不同程度地需要县级政府的介入,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大多是通过法律和政策来实现的。就县域经济而言,影响县域优势的政策主要是国家的宏观区域性政策和区域地方性政策。任何国家对其各区域均会制定相关的政策,以引导该区域的经济发展,使产业发展方向符合国家的整体利益。地方性政策主要顾及的是区域利益,地方政策依据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条件制定有关鼓励或限制某一产业的发展政策。大多数的宏观经济政策均会产生区域效应,比如,当国家制定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时,会对各区域的产业发展方向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较为突出的例子是,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曾在客观上推进了中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宏观经济政策因素作为一种外在因素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在实践中已被广泛利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当前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并将极大地推动我国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

同类推荐
  • 美女经济的要素、结构与动力

    美女经济的要素、结构与动力

    知识是真善美的统一——真是真理,善是合理,美是崇高:理想和现实的统一。知识市场经济是追求真善美的经济。美是客体的规律和主体的利益的和谐在主体意识中的整体直觉,是真和善在主体直觉中的统一。客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自然美,主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社会美,人的美是二者的统一。美女就是人的美。
  • 大自然里的商道

    大自然里的商道

    本书讲述了大千世界,虽看似纷繁芜杂,实则和谐而单一,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皆遵于规律、循于法则,无论是四季轮回、日夜更替,还是物种繁衍、植物凋零统统归于“自然之道”。同样,沉浮商海间,免遭疾浪冲击、险流覆没的唯一方法便是深谙并依从“经商之道”。
  • 冰与火的洗礼

    冰与火的洗礼

    本书的写作是基于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多次对民营企业所进行的调研和访谈,同民营企业家进行的亲身接触,以及多次会议和论坛。融汇了民营院两年多来所积累的大量资料,并加入了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以期从更深的层次、更全面的方位,展现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心路历程”。
  • 销售人员必备财会知识

    销售人员必备财会知识

    本书针对销售人员的工作性质,采用图表格式讲解每步可能遇到的财会知识,以帮助销售人员轻松解决支付、结算、预算等与财会相关的销售业务问题。
  • 金融概论

    金融概论

    本书主要阐述金融领域中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全书共分11章,其主要内容包括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信用工具、利息与利率、金融市场、金融中介机构与金融体系等。
热门推荐
  • 我是大慈善家

    我是大慈善家

    大诗人?大作家?大导演?大明星?……请叫我大慈善家!!!如果你对生活选择了放弃,却发现一切都重新开始。那么,你愿意风华绝代吗?
  • 续红楼之红楼新梦

    续红楼之红楼新梦

    她是绛珠仙草,他是守护仙草千年的白鹤童子,一个是被逼离开贾府的黛玉,却为何成了大皇宫中的公主?为何解救贾府一众?一首琴曲,引来萧声,身为皇子的他,又会否与她相依相爱?红楼梦中,再现别样风情!
  • 大苦海

    大苦海

    世间是个大苦海,生灵万物皆生于苦海之中。修仙者,就好比汪洋苦海中的一搜小船,逆水而行。修仙,就是在滑动小船,试图挣脱苦海的波束。滑动小船的人很多,到达彼岸的人很少,没有人知道,苦海之外是什么……一个少年,身负血仇,几经周折,以毫无天赋的凡人之资,逆天而行,持三尺青峰,斩净天下妖邪,问鼎仙界,登峰造极。我一无所有,只有毅力——司空毅。
  • 地狱花开君不见

    地狱花开君不见

    爱到极致,就会成为疯狂。到底是什么?让人痴迷,让人沉醉,让人迷失了自己。为何付出了,却没有得到回报。“是你被黑暗遮住了双目,还是我被光芒遮蔽了眼前的真相?”“……你忘了啊,这些,我都不想要,我要的,只是……”你,你的爱。“我曾以为一切都不能相信,除了我自己,可是,还是忍不住做出了相信你的蠢事,那你又怎忍心这样对我?”“我不愿耗尽一切我所有的一切等到你,等待太久,我只愿我所有的一切,换来这一生见你一面,足矣。”地狱之花绽放,是什么迷失了双眼,明明你就在我身旁,我却找不到你?疯狂过后,才恍然发觉错了,可还有后悔的机会么?多少人被这世间繁华迷了眼,却终究看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无法守护属于自己的。
  • 废材小狂妻:邪君,用力宠

    废材小狂妻:邪君,用力宠

    “夫人,用力!为夫受得。”“来人,你们魔君又发热了!快抬去寒冰床。”“寒冰床无用,唯有夫人的体温可以解火……夫人累了,让为夫来。为夫的力气一直给你攒着。”……她是异世大陆乾坤传承者,天赋卓绝,亦正亦邪,世人眼中的惊天娇孽。一朝穿越成了废材将军嫡女。手足被废,身份被顶替,未婚夫被抢走,风雪夜险遭山匪凌辱……一朝乾坤惊变,搅起腥风血雨。欺她凌她的仇人,必让她们千倍万倍偿还。怎能愧对她逆天妖孽的身份……
  • 姐儿门前一棵槐

    姐儿门前一棵槐

    这是一部战争情感小说,是一个将军惊心动魄的情爱史,是一个女人感天动地的美德书。在战争中荣升为将军的人,背后都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她们是中国革命最高贵的牺牲。本书温婉细腻地讲述了将军(牛儿)和妻子郑秀云与前妻凤儿之间的恩爱情仇,在苦难和尊严的人性挣扎中,一番儿女情长,几多尘缘未了,母性的自尊和宽容之美,读来催人泪下,扼腕叹息,如一幅优美的风俗画。
  • 四大名主

    四大名主

    器,丹,阵,符。人,魔两族。人族有九天暗中控制。魔族有七圣背后支持。王朝内又有十恶迅速崛起。两百多年前的大战后,人族有了如今的局面。如今,形势再次变化。白日门,一个从未记录在人族史册中的江湖门派。四大名主,名震天下。
  • 加油,大魔王

    加油,大魔王

    被爸妈送到这个私立学校后,我整个人都是崩溃的啊!变态的校规和要求,快把我逼疯了。不疯魔,不成活!暂且忍气吞声一时,姐姐我日后报仇,三年不晚!(绝对真实的封闭学校生活)
  • 写记忆(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写记忆(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作品探讨了记忆消除和更改的故事。二十五岁青年东子开了家可以给人修改记忆的店,每一位客人,都带着自己独一无二的记忆走进店里,他们要求删掉那些遗憾,保留那些快乐,填补那些空白。也许你并不知道,翻过记忆的A面,你会在B面看到完全不同的场景……人们所拥有的每一段记忆都被写在一根根极细的记忆线上。大脑用它独有的方式去记录人体感知并接收到的信息,又在需要的时候以它的方式解码、读取。一部分记忆似乎印象深刻,那是因为人体接受的刺激强烈,大脑写入的内容充实,占据的体积也更大;其余那些可有可无的部分,则是因为在录入过程中仅被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以至于需要回忆的时候,总显得朦朦胧胧,似是而非。
  • 冷漠桃花仙,本王世追你

    冷漠桃花仙,本王世追你

    洛亦瑶,桃花谷谷主,拥有绝世的容颜和武功。许多人出大量钱财请她杀人,她从未失败过。然而,当她遇见他,南宫墨池,她就失败了。“瑶儿,是你吗?”“南宫墨池,你活不了多久,我一定会杀了你”说完便回到桃花谷,一个除了里面的人没有人知道的地方。就在某一天,南宫墨池偶然找到了桃花谷,找到洛亦瑶,便一直陪在她身边。终于,她的心融化了,不再冰冷,世界上还是有爱的。“怎么?答应当我王妃了?”她莞尔一笑:“愿追随你直到永远!”